近30年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有哪些大的進展,有哪些新的優質著作?
心理學
如果把範圍稍微擴大一點,從1980年左右算起,在我看來心理學在這些年的主要脈絡大致如下:從「認知範式發展壯大」到「神經科學範式興起」。當然在主要脈絡之下,還有其他方面的發展
認知心理學
1959年,喬姆斯基發表了對斯金納觀點的一篇長篇評論,這篇評論主要是對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試圖從行為主義角度對語言習得進行解釋的批判。通常認為這是心理學領域裡認知革命的一個契機。(該段轉述自維基百科:諾姆·喬姆斯基)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阿爾波特·班杜拉在1977年發表了《社會學習理論 (豆瓣)》一書,在1986年發表了《思想和行動的社會基礎:社會認知論(上、下冊) (豆瓣)》一書。班杜拉著名的社會性條件反射理論(又稱:社會學習理論),將此前條件反射(古典制約和操作制約)的理論模型「刺激——反應」改變成「刺激——黑箱子——反應」(或「輸入——信息處理——輸出」),其主要觀點是:條件反射可以通過觀察來習得。其理論引入了行為主義拋棄已久的行為之外的某種東西——它在刺激(輸入)和反應(輸出)之間起重要的作用。這種東西被認為是「認知」,即包括記憶、知覺、問題解決等人的心理性內在模塊。認知範式正式登上心理學研究的舞台並發展壯大,主宰20世紀晚期的心理學研究,人的內在心理機制被類比成電腦來進行研究。
(認知)神經科學
這方面不熟,只能隨便扯一下
Bear等人1995年出版的教科書《神經科學 (豆瓣)》(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揭開了心理學研究領域內瘋狂地用fMRI掃大腦的大幕。神經科學和心理學部分分支在21世紀初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延伸出認知神經科學、行為神經科學、社會神經科學、情感神經科學等分支研究領域。這類型研究初期多是在重複以往行為研究的基礎上,增加fMRI、EEG等腦功能測量的部分。
在我看來神經科學有取代認知成為心理學研究新範式的趨勢,且看未來發展。
旁支:
社會心理學
在經歷了70年代的社會心理學危機(詳見:第一章、導論)之後,北美繼續擁抱實證主義,歐洲有學者開始轉用新的方法論進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
隨著認知範式和神經科學範式的相繼出現,社會心理學相繼和它們結合,出現社會認知、社會神經科學這些次研究領域。
臨床心理學(+心理諮詢)
其實這兩個有挺大差別的,不過在這裡暫時放在一起講吧。隨著研究領域認知範式的興起和發展,在臨床心理學領域也開始出現以「認知」為治療目標的療法。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主要是此前盛行的行為治療和新興的認知療法融合的階段,認知行為療法在北美擴張,並且成為最容易被納入醫療保險的心理治療、心理諮詢手段。心理動力學流派據我所知在北美可能只在紐約仍有一定地位,歐洲的情況不清楚。而認知行為療法也在繼續發展,近幾年研究和實踐相對熱門的是正念療法(如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將源自佛教的正念操作化並與認知行為療法結合後,目前的研究顯示正念療法越發nb
隨著認知行為療法而來的,還有Evidence-based practice(循證實踐),是心理學學界嚮應用領域推廣的一種理念,即一套新的心理治療/諮詢技術或手段在大規模應用前,需要經過實證的療效研究來檢驗其是否真的有效(有效指比安慰劑效應大,甚至比現有的普遍應用的療法效果大),舊有的治療/諮詢手段也應該進行療效研究,優勝劣汰。
統計
這部分也不熟,半猜著寫一下。
結構方程模型(詳見:結構方程模型_互動百科)這些年在心理學也挺廣泛地在被用著;另外原本在教育學領域用得比較多的等級線性模型(HLM或MLM,中文另譯:多層次線性模型)近年也開始獲得心理學研究者的關注,開始應用在如臨床心理學領域的療效研究中。也有學者倡導貝葉斯分析(詳見:貝葉斯分析_互動百科),但是我統計差看不明白。
而發生在最近(2013年底-2014年初)的一件事,就是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更換主編及更新審稿原則,和統計相關的變更是新主編倡導用純粹的置信區間估計(主要是效應量)代替零假設顯著性檢驗(假設檢驗參見:假設檢驗 - MBA智庫百科);這裡說純粹,是因為主編提倡研究者只報告區間估計,無論是否包括0。主編的倡導文見:The New Statistics。成效如何,拭目以待。
演化心理學
進化心理學方面的研究者從自然選擇的角度出發,認為不僅生物上,心理上人之所以是今天的樣子,也是自然選擇結果。他們從自然選擇角度提出對某些心理學現象的假設,然後設計研究驗證假設。也有研究者從是否有利於進化的角度來重複、解釋以往獲得的研究結果。
推薦書目:《進化心理學 (豆瓣)》
積極心理學(維基百科:正面心理學)
發現/建構出習得性無助的Martin Seligman,在1998年成為美國心理學會的主席後,在學界推行的一種研究理念。他認為,過去的心理學研究(特別是臨床心理學方面的研究)過於關注人的負面狀況,關注如何讓人從非常態到常態,這不好(或者起碼不夠好)。他覺得應該關注人的積極面,研究如何讓人獲得幸福、快樂、好的人格特質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書,還可以看看《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豆瓣)》及《科學革命的結構 (豆瓣)》,後者是科學哲學方面的書,不僅有助於理解上文提到的範式及範式轉移,還可能對「科學是如何發展的」有新的認識。
最後扯遠一點。在我看來,從行為到認知的範式轉移並非完全的範式轉移,認知只是一種新的行為主義,在行為主義之上稍微增加了人的自主性,這點無論在研究上還是臨床上都有所體現。在統計領域又一次向假設檢驗發起的進攻,大概又會以失敗告終;在實證主義下,心理學研究者不看到那個*就不會安心,所做的一切也只是為了那個*,然後發表開會申基金拿職銜;無論是基礎還是應用研究都已經和社會沒有什麼關係。進化心理學之所以沒有像神經科學那樣成為範式轉移的候選者,一方面因為進化的理論部分難以操作型定義後進行實證研究,另一方面因為神經科學有儀器做載體,而進化卻只有浮在空中的理論。至於積極心理學,我覺得只是個笑話
我來補充一個可以完全刷新三觀的優質著作,心理學中比較偏向應用的一個重要的進展---行為經濟學。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因其與阿莫斯?特沃斯基在決策制定上的研究而榮獲了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它的書《思考,快與慢》(Thinking,fast and slow)揭示了人類思維的顯著特徵,他的研究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與幸福的研究,以及他和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推動的行為經濟學的新局面。(思考,快與慢 (豆瓣))。本書以及卡尼曼做的決策研究可以完全推翻之前經濟學理性人的假設 ,會發現人類決策的理性與感性,可以說是心理學中非常綜合重要的研究。
King在BJS上曾評論Archer與Giddens的多年爭論時說,社會學已經從二元存在論向網路存在論轉變,也就是說,且不論King對拉圖爾與懷特等人的敬仰到底是否得當,但往夕的爭論已經過時。的確,社會學經過了世紀中期衝突—和諧爭論(達仁多夫—帕森斯),經Lockwood的《系統整合與社會整合》化解(當然未必是成功的),再到隨後的微觀—宏觀爭論,以那本有名的論文集《Advance in Soci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Toward and Integration of Micro-and Marco-Sociology》(1981)而基本化解,傳統的社會學基礎性爭論的意義慢慢被消解掉。可以說。在1980年代以來,社會學作基礎性知識開始消解,隨之而興的是諸種分支社會學,如組織、社會運動、網路種種。如果要說近二三十年社會學有什麼「大進展」,那真的只是諸多「小進展」。因為這個學科開始成熟起來,鑽空子比挖地基更重要了。
哲學和社會學不清楚,只來說說心理學吧。1. 毫無疑問,認知神經科學的興起是當代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但我必須要說,如果直到今天你還認為認知神經科學只是心理學領域的小分支那就大大得out了! 這門學科融合了心理學、生理學、信息科學、學習科學等諸多領域——絕對是一個交融大雜燴學科。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之迅速真是超乎想像,許多國家都在這個龐大項目上投入了巨量資金。而且本身認知神經科學也繼續不斷深化,衍生除了諸如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發展認知神經科學等次級學科。我相信不久的將來,認知神經科學會和心理學一樣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認知神經科學:關於心智的生物學這本書被譽為認知神經科學的開山之作,作者是認知神經科學之父——加扎尼加。2. 行為遺傳學。 人們對於自己的探究早已不滿足於觀察一下外在表現,或者填填量表神馬的,我們已經深入到了基因側面來探討人類的行為。行為遺傳學_百度百科3. 進化心理學理論的提出。 嚴格來講,進化心理學不是一個領域,只是一種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從進化論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而已。人們對於自身生物層面的進化已經能夠介紹,但是心理行為層面的目前就是一個宏大而美好的假說。顯而易見的是,我們沒法做實驗證明進化心理學對錯,這也是它最為人詬病的地方。目前,社會心理學很多方面特別是攻擊及親社會行為很多都用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或者說給出一個進化論上的解釋。舉個栗子, 紅燈區是指那些提供色情服務的場所,那麼為什麼會用紅顏色來代表呢。而且也有研究指出女性穿紅衣服會更讓男性覺得性感。研究者從進化論的角度解釋說,人們在看到喜愛的人後會臉紅,而在性高潮的時候也會泛紅,因此這就為性與紅色建立了聯繫。進化心理學 (豆瓣)
作者是巴斯,這可是進化心理學領域的大牛!
3. 決策心理學。 我在之前的一個答案中說過,今天的心理學研究已經呈現出模塊化,而非以往那些簡單的分門別類。決策就是一例。 其實心理學家對於決策的探討從未停止過,但當卡尼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出現了一個高潮。從經濟人假設到社會人假設,再到卡尼曼提出的系統1和系統2,人們對於決策的認識越來越深入。決策與判斷_百度百科這本書的作者是Scott。他在Cousera上開設的Social Psychology這門課一直是最熱門的課之一。另外,他本人是津巴多的學生!4. 樓上一個答案也說到了心理統計方面的問題。關於p值的爭論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沒有停止過,這裡不再贅述p值與貝葉斯的恩怨情仇。 可以明確的是,今天的心理學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更加重視對於數據質量的要求。 研究者再不能光靠p&<0.05就萬事大吉了。很多雜誌要求作者完整報告原始數據、描述統計、效應量、統計檢驗力、置信區間等等。這些舉措就是為了遏制p值亂飛。 還有一點, 元分析的引入。前一段時間整理文獻,2014年發表在心理學核心期刊中的元分析文章已經是30年前的十倍還多,人們越來越重視元分析這種統計再檢驗的方法。5. 怎麼能忘記積極心理學。 馬丁老爺子真是牛逼,從習得性無助開始提出積極心理學,倡導心理學不能總是研究人的陰暗面啊,得研究點積極面啊,比如勇氣啊、幽默啊、勤奮啊等等。特別是從他擔任APA主席後更是不遺餘力地四處推廣他的積極心理學。他來過中國若干次了,基本上都是參加在清華大學的積極心理學大會。肯恩 威爾伯(Ken Wilber)的《萬法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絕對算得上是一本。
兩性戰爭,現代解放運動,多元文化主義,生態學,環保理論,還有追尋靈性的入世與出世等兩造途徑的衝突等等,肯恩 威爾伯針對這些世人關注但爭議不休的議題,提出原創而動人的整合觀點,邀請讀者共享一趟非比尋常的法界巡禮。
肯恩 威爾伯的整合哲學,是靈性與理性兼具的。他認為人類的各種知識,如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宗教和神學等,以及世界各地的文化傳承,就像一顆顆彩色的珠子。而他最大的貢獻,就是以驚人的整合能力,將這些珠子串成項鏈,呈現出整體的圖像和意義。
這本書在國內沒有出版,是台版書。看完這本書後,把我很多一直以來對於心理學和哲學的疑惑都很中立公正的解釋了。哲學貌似就是心靈哲學這塊,不過跟心理學裡的認知心理學以及生物學、醫學裡的神經科學有很大交叉。說實話,我覺得現如今,古典的學科分類某些時候反倒是一種思維固化,甚至阻礙了知識的進步。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聽音樂喜歡把音量調很高?
※認知神經科學的博士在畢業轉行時,有哪些可以考慮的不錯的去向?
※腦科學最終是否會取代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該怎麼學呢?
※球迷支持主場設在自己城市的球隊是出於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