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怎麼解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這句話深層次的理解是怎樣的,請指教!


經科最近研究的人是少了,我很想說些話損損亂解的,但這樣未免有失風度。

上德不德是一種比較高的境界,是從下德過度出來的。

要理解上德,經歷下德是個不可忽略的過程。

下德不失德是一種較低的境界,意指刻意主動地去追求德,但為什麼這是一種比較低的境界呢?

好比我們想通過行善來積累德,起初是很容易被這種追求困住的,變成了一種執著。比如做事的時候過於追求這件事是不是利於「德」,有的時候甚至會把一件初心好的事情變成了壞事,大家如果經常去行善就會發現,很多好事都做成壞事了。

其次就是,這種德是具有很明顯的特徵的,比如你看見了漂亮的女孩子遇見困難,會想多幫助她,又或者某個人的性格你很喜歡,你去幫助,這就造成了另一個現象,你幫助他們是很有可能造成其他人的利益受損的。你在幫助一個人的時候使另一個人受損,那這樣算是行善積累德行嗎?

就像「萬物生而不有」一樣,從宏觀的角度來說,行善到底是照顧狼還是照顧羊呢?照顧羊得讓狼餓死,照顧狼得讓羊被吃,你幫助了對立的一方,另一方就會隨之受損。

所謂上德,不介意德的名分,隨心隨緣而行,「生」是德,「上天有好生之德」。

但是這個下德的過程是不可跳過的,不去經歷這個下德,不會真正理解什麼是上德,聽我在這瞎扯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只有親自去實行下德,做的多了,久了,再來看這個上德,就明白了,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再去做事的時候,就能避免之前做的那些蹩腳的事情。

下德有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別人罵你誤解你的時候,你會很介意,在過度到「上德」的過程中,用這個方法可以檢驗你自己是否到達了上德的水平。

「因為我豁達,所以我不介意你說我不豁達」


表達能力不好,有點混亂:

首先要明確一點,人們缺什麼,才會提倡什麼。無德的社會,缺德的人太多了,才會出現「道德」的概念,進而提倡它。不仁不義的人多了,才會提倡仁義。人們做事的時候會特意提醒自己和別人要有公德心,要如何如何。這樣刻意而為,這叫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有德的社會,全社會的道德水平都非常高,那麼不會出現「道德」、「仁義」等概念。人人都把有道德的行為當作自然而然的舉動,不會刻意去做。這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上德是有德之人的自然流露,下德是失德之人的刻意為之。


唉!沒得道的人解釋起道德經就像盲人摸象。給你個比較有參考價值的答案,轉載的。

03、第一次出體到第5大界時,第一次發現能量原來是意願(Will),能量根本不存在,再次無比震驚,唯能量論被徹底推翻。世界觀和生命觀再次發生根本變化,認知萬物本質在其意願。此後以心靈之性觀世界、處人心。

04、第一次進入第6大界時,第一次發現萬物原來完全是一體,道德觀發生根本改變,自私與惡念突然消失,看人看物的心態:那是自己的另一部分,是另一個我,我為什麼要恨他/我。由此發現,修心不能空談,要真正實修到這個靈界,親身體證一體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道德問題。才明白老子為什麼說:「失道而後德。」

由此發現第5大界之上無魔:魔鬼修鍊進入第5大界以上,進入一體性,魔性自滅。由此發現修道無需保密,尤其對壞人更不需要保密。壞人修道,能從根本上改變本性。由此發現修道保密者,尚未修到第5大界以上,離本源尚遠,不論他吹得多麼天花亂墜。(傳道者坦坦蕩蕩,無人不傳;傳術者神神秘秘,擇人而授。)真修到此境界者,最歡迎惡魔求道。(我也因此不願再使用出神奪舍殺人技術。)

全文如下

我的出神經驗----出神到各界對我人生的影響

【元吾氏】

回答舊百度空間留言板976樓問題:

(你出體生涯中1-7界,出體到每一界,心態各有什麼不同,為人處事上有何改變。不斷出體到越高的界。是不是在生活中放下的越多,業力越少,才會突破更高的界。那麼出體到第幾界已經不在去分善惡,當你第6界出體到第7界的時候,當時心中還有什麼放不下的事情嗎?而你是如何做,才成功的出體到本源界。我不太相信未得道的時候出體到第7界會順其自然的比較輕鬆的進入。還有你修道的時候剛開始就有種很強烈要合一的慾望嗎?還是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才開始明白。合一之後我命由我不由天。還有你能記得多少前世,我覺得得道後也要回憶下前世。算是對前世努力的尊重吧! 還有你前世做過惡人嗎? )

01、早期,丹經苦學了十年三個回合後,依然對出神半信半疑,覺得不符合唯物論。懷胎完成後,第一次出神到第1大界物質界時,無比震驚,開始真正相信丹經中的出神,開始知道靈體的存在。開始知道除了物質能量以外,還有靈性能量。世界觀突然改變,生命觀突然改變。不再唯物,開始從心物兩方面看世界和為人處世,不再以物慾為唯一。此後,我一度以為:物質和意識都是第二性的,能量是第一性的(唯能量論)。

02、之後,出神到第2大界以上,出現大量的幻相世界,用意識可以輕易改變。這使我很迷惑,是最迷惘的時期,也是最漫長的時期。曾經多次想放棄,覺得太「假」了。那段時間,曾經斷斷續續停練過幾次,其中最長的一次停練了一年。只是為了健康長壽,又繼續下來。

後來,幸虧很多先輩做出了很有吸引力的先例,給了我很大的動力繼續靈界旅行,同時學會了第一關鍵的破幻方法:觀察。就是在進入靈界後,一定不要思想,而是做純粹的旁觀者。這樣,意識不會改變環境,就可以「客觀地」觀察靈界的實際情況。第二個關鍵就是:開放意識。就是在進入靈界後,不論遇到什麼事,都不要判斷,而是全盤接收。一有判斷,便有思想;一有思想,便改變環境事物,立刻喪失客觀。

全盤接收客觀現狀,是達到全面客觀的唯一途徑,也是發現純客觀真相的唯一途徑。為達到全面客觀,也不能有任何理論,因為理論是思想。在靈界,一有思想,便改變客觀環境。故:理論、思想、判斷、觀想、意願等主觀行為,是出神到靈界後的敵人,是客觀的敵人。觀察,是最有效的破幻方法。

回想古人的教導:觀世音講靜觀,釋迦牟尼講觀照,老子講內觀,共同點就是一個「觀」----觀察。原來如此。

後來,我在短線炒股中,也無意中發現了同樣的規律:當我的演算法加入了我的想法和炒股理論,就輸錢;當我的演算法不加入任何想法或理論,而是完全跟隨「客觀」走向,就不輸錢。這是在生活中得到的與靈界一模一樣的發現。

後來,我在商務工作中,也開始發現同樣的規律:客觀客觀再客觀,不停地檢討自己的客觀性,工作效果明顯好多了。為人處世交友泡妞,亦發現同樣規律。

在此期間,太極拳的修鍊對我的修道有過很大的幫助。我學的是民間內傳武功太極,不是體操太極。實戰中,讓我理解什麼叫做順其自然,什麼叫做陰陽,也讓我第一次知道意念力的存在,第一次知道意念力可以打人,可輕易地打破我練了多年的金鐘罩硬功,而且可以打死人,還不留外傷。意念力可以強化到大於筋骨力甚至硬氣功,也是我以前絕對不肯相信的,一直到多次被恩師打得死去活來(金鐘罩不管用了),才接受現實。此乃從非靈修角度發現靈能力、而且能使用到物質界的特殊經驗,世界觀受到再次改變。

03、第一次出體到第5大界時,第一次發現能量原來是意願(Will),能量根本不存在,再次無比震驚,唯能量論被徹底推翻。世界觀和生命觀再次發生根本變化,認知萬物本質在其意願。此後以心靈之性觀世界、處人心。

04、第一次進入第6大界時,第一次發現萬物原來完全是一體,道德觀發生根本改變,自私與惡念突然消失,看人看物的心態:那是自己的另一部分,是另一個我,我為什麼要恨他/我。由此發現,修心不能空談,要真正實修到這個靈界,親身體證一體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道德問題。才明白老子為什麼說:「失道而後德。」

由此發現第5大界之上無魔:魔鬼修鍊進入第5大界以上,進入一體性,魔性自滅。由此發現修道無需保密,尤其對壞人更不需要保密。壞人修道,能從根本上改變本性。由此發現修道保密者,尚未修到第5大界以上,離本源尚遠,不論他吹得多麼天花亂墜。真修到此境界者,最歡迎惡魔求道。(我也因此不願再使用出神奪舍殺人技術。)

05、第一次通過第7大界與本源合一時(第7大界本身不是本源,而是直通本源之界。本源無界,在一切內外),第一次發現原來也沒有一體性,而是只有唯一。這個唯一同時也是一切。這個唯一無形無相,萬形萬相只是它的「表達方式」而已,而不是分身,故也沒有分神或分身。每一個分身只是一個「表現形式」,就像地面上鼓出一個小山包來:山包並沒有與地球分離,只是從地平線鼓出來而已。故本源誕生一切,同時也是一切。山包以為自己獨立出地球了,那只是愚昧的幻相而已。

06、本源不分善惡、正邪、陰陽等。本源是沒有「極性」的。有極性的都是分離而產生的。極性就是以上所說的「表達方式」,總是成對出現。有善才有惡,有正才有邪,有陰才有陽;要有都有(分),要沒都沒(合),同步變化。一分一合,一有一沒,是本源意識的「震蕩方式」,也是意識的規律。

07、有很多靈性指導者經常談愛,說本源是愛,一切是愛,不是恨。這只是為了讓理解力低下的地球人類容易理解的一種簡化說法而已。實際上,本源本身沒有愛也沒有恨。愛的本質是一體性,恨的本質是分離性。一旦親身驗證一體性和唯一性,破除分離性的幻相,就進入了愛的本質,就已經在愛恨之上,就不必再空談愛與恨了。這是從根本上解決愛和恨的問題。故,得一,既是得唯一,也是得一切,從根上得。

08、第7大界後,與本源合一,親身認證本我不生不滅,一切都是本我,就自然而然地放下了一切。這無限的一切,抱也抱不住,仍也仍不掉。抱著,是自己的;扔掉;還是自己的。無我無他,無有無無有。

09、我是如何做,才成功的出體到本源界?界與界的差別,用現代語言來說,是意識頻率的不同。故,要想進入更深的界,就要開放意識。一界比一界深廣,一界比一界要求意識範圍的寬廣。頻率很高的界,意識頻率也要調得很高,才能進入。和收音機調頻類似。一界比一界要難,花的時間更長。真正的困難是開放意識----這是我最大的經驗。

開放意識,比什麼都難。故開悟者少,都是卡在自己的意識里。我說過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但沒有說過比較輕鬆的進入,輕鬆的話就不會花費近三十年,其中有多少次差點兒放棄。水到渠成之水,是極其開放程度的意識;不到程度,死也進不去;到了程度,自然進入。

開放意識:什麼極端的東西都採取「只接收、不判斷」的客觀方式,像收音機一樣。最好的收音機,是頻率範圍最廣的。越廣越好,然後慢慢觀察體驗,客觀歸納經驗。我的座右銘是:開放開放再開放,客觀客觀再客觀。

最忌諱理論:理論,聽起來似乎最完整、最自圓其說,故最容易誤導自己。因為理論是思想框架,會套住自己的自由意識,喪失絕對自由和絕對客觀。有人說:「實踐要上升到理論高度」;我要說:「實踐在理論之上,不要下降到理論低度。」理論只能臨時利用,做輔助工具,用完就扔。而不能做常時指導。理論=假說,不能用假的指導真的。本末不可倒置。要想通達自由意識的本源,就要先將意識徹底自由----這是關鍵的關鍵。

10、是否放下:我生活中沒有放下什麼,只是增加意識的寬廣和客觀性,來突破更高的界。因為意識越來越寬廣,越來越自由,反而生活更豐富了。

11、我修道的時候剛開始沒有強烈要合一的慾望,因為那時也不懂什麼是合一,也不懂什麼是一。通過學習大量丹經,曾經一度以為,自己能夠不食人間煙火完全辟穀,從天地吸取一點精華之炁,創造肉體細胞,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了。最後,到了本源之後才突然明白什麼是一,也很意外。也才明白以前的「天人合一境界」只是兒童遊戲。

12、對於修道,我有兩個動力:第一是想健康長生的願望,第二是想知道萬物本源是什麼的強烈好奇心。前期是第一個動力,後期是第二個動力。

13、我沒有特意去回憶「前世」,只是自然地能回憶很多世,做過各種各樣的人。回憶時,出神進入一條前世記憶通道,有一層一層的階梯狀刻度,每個刻度是一世,停在哪一個刻度,就自動進入那個世的「我」的意識里。唯一一次特地閱讀前世,是為了想知道三百年前的人類智商和現在有什麼不同,進化了什麼;便特意出神進入通道,停在第七刻度,自動進入第7前世瀏覽了一下當時投胎的那個人生。

曾經對前一世的內容做了筆記,然後在歐洲進行了現地考察,每個細節都得到了當地的證實,包括詳細的地圖。

此外,我今世投胎前的記憶還在:如何決定投胎、如何又猶豫不決、如何最後下定決心、如何進入子宮、子宮內的情況、子宮內外的往返生活、出生過程、剛出生的情況等。這個記憶是我生來就記得,一直沒忘,不是後天修鍊出來的。

14、從上可看出,出神對我的人生影響深廣;反之,人生對我的出神也影響深廣。雙向性的。話又說回來:本來就是一體的。

(本人所述,皆為幾十年親身實踐、親身驗證、親身觀察的客觀記錄。無理論假設、無邏輯推理、無照搬經典。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元吾氏註:2010-06-18發表於舊百度空間,今略有修改。 】

xiahou2000 2010-06-19 03:44

請問居士 14歲男孩可以打坐嗎?謝謝!

仁君居士 2010-09-14 19:08 回復15-xiahou2000:

可以。

CHJ8M 2010-06-20 00:47

續上面的問題,居士說------開放意識:什麼極端的東西都採取「只接收、不判斷」的客觀方式------- 問:

1.人有七情六慾,如果「只接收、不判斷」,豈不是變木頭人了?

2.居士也有個女兒,那麼在管教孩子方面跟這句話有什麼相互影響?

3.當人遇上絕境時,總會想一些激勵的東西來增強自己意志,以達到脫離險境的目的,這樣做跟這句話有衝突嗎?

謝謝居士答疑,頂禮。

仁君居士 2010-09-14 19:12 回復25-CHJ8M:

1、不接收七情六慾,才會變成木頭人。

2、觀察她靈魂的需要,幫助之。

3、沒有。

夜ぐ寂靜 2010-06-21 14:04

這裡解釋下,不是說得道人冷漠,而是覺得沒必要慈悲或者冷漠,因為都一樣,得道駕馭全部幻象,包括慈悲也是,這才是真正的遊戲世間,無論好壞都隨心所欲,隨心所欲恰恰是尊重了自由意識。

仁君居士 2010-09-14 19:17 回復40-夜ぐ寂靜:

對。


看到一幫啥都不懂的傻冒在解釋,也是醉了!

什麼叫做上德,與而不取叫作上德。

什麼叫做下德,與而取之叫做下德。

高莫高於天,下莫下於澤,天覆萬物,施其德而養之,與而不取,故精神歸焉。

乾卦和兌卦為什麼是乾一兌二,根本就是在這裡,都是上德!

給予但是不取回來,所以德就在那裡了,所以上德就是與而不取,給出去了。

再說下德

地載萬物生長,與而取之,骨骸都歸大地,塵歸塵,土歸土,所以叫做下德,給出去精神,收回來骨骸,沒有失去德。

艮七坤八的原因就在於都是下德。

德是什麼,德是天地之間的一種道義。 上德是釋放,下德是藏。這也是為什麼 乾卦兌卦屬於金,而艮坤屬於土。

金的作用在於開拓進取,土的作用在於防守。

一攻一守。

上德下德也是一樣。

附:老子得意弟子文子的原話《文子.上德》,對於這兩句話解釋的清清楚楚。

看到這段話,基本上道德經還是德道經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道在德先,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義。

孔夫子的那點皮毛在道家面前基本上不值一提。


這一段,也是非常迷惑人的,各家解釋中的錯誤也是最多的。有一些解釋看似正確,可是太抽象,讓人很難理解。順便告訴大家一個機密,凡是說理抽象的人,其實他自己也不懂,只能穿鑿附會。

下面我就斗膽來解釋一下,班門弄斧了。

道德經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攮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 嶽麓書社《老子莊子列子》

第一句直譯:

上德不做有德的事,所以有德;下德總做有德的事,所以無德。

這句話看起來很矛盾。怎麼理解?先說說什麼是德。

我們通常認為,做善事就是德。例如扶貧、捐款都是德。但是反過來想一想,如果統治者把國家搞得很美好,沒有貧富強弱,像天堂一樣,還需要扶貧、捐款嗎?所以把國家搞得像天堂一樣就是上德,扶貧、捐款都是下德。有了上德,就不需要扶貧捐款的下德了,這才叫真正的有德。而下德整天不斷扶貧捐款,很忙,也好像很愛老百姓,好像很有德,其實沒有德。

《孟子?離樓下》里說了一個故事。鄭國的宰相子產經常用他的座駕幫助老百姓渡河,把老百姓感動得涕淚交流,都誇子產是個好官,都紛紛投他的票。可是孟子就批評子產了:子產哪子產,你為什麼不建橋呢?如果建了橋,一勞永逸,老百姓渡河還會有困難嗎?你還要天天忙著幫老百姓渡河嗎?由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上德和下德的區別。由此也可以知道,大奸大佞的罪惡只有聖人才能識別。一般老百姓都是庸人,認識短淺,他們怎麼可能知道上德下德?只要看到扶貧捐款就感動得磕頭作揖,嘴裡大喊活菩薩來了!

知道上面的道理後,那麼第一句就可以翻譯為:

上德不搞假德,所以有德;下德搞假德,所以無德。

第二句: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老子認為上德是無為的,就是統治者要無為。同時他認為下德有為。聲明一下,我不贊成老子這個觀點,我認為共產主義才是上德。但是我不強行要求任何人接受我的觀點。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此句最後呈上省略了德字,應該是上德無為而無以為德,意思是:上德是無為的,而且也沒有什麼好事需要做。即統治者無為之後,社會就沒有扶貧捐款等等好事要做了。

同理,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的意思是,下德是有為的,那麼社會上就有很多很多好事情需要做。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句我懷疑其中的無字錯了,應該是有字。不然憑我的水平解釋不通,需要高人來解。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攮臂而仍之。我認為仍是扔的誤字。此句的意思是,上禮是有為的,但是沒有效果,就伸長胳膊把它遠遠地扔了。此句指當時社會大量的亂禮僭越行為,即儒家所謂的禮崩樂壞。

故失道而後德,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失道之後,貧富分化了,出現了大量的不能生存的窮人,就會產生德,需要用德來打補丁,扶貧捐款等等。

失德而後仁。如果連扶貧捐款都做不到,或者杯水車薪,那麼就要鼓吹仁,用仁來打補丁。所謂仁,就是對別人愛,大家互相幫助。對自己家人愛不叫仁,愛別人才叫仁。

失仁而後義。如果仁也做不到,就要鼓吹義,用義來打補丁。所謂義,就是對別人,對社會做不屬於自己本職範圍的好事。例如養自己的父母不叫義,養別人的父母才叫義。

失義而後禮。如果義也做不到,就要用等級森嚴的禮來約束人。例如孔子所謂的非禮勿取,非禮勿視什麼的。

總之,老子認為,上德就是天道,就是無為,失道之後就會引起一連串的麻煩。老子推崇道,對德是鄙視的。他不得不推崇德的時候,推崇的也是上德,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德。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這個薄字,不好找合適的詞來解釋,就解釋為薄弱吧。這句話的意思是,禮是忠信達到很薄弱的產物,是亂的開端。因為缺乏忠信了,才需要禮來強行維護秩序。

前識者,道之華,愚之始也。識,我覺得應該是志的意思。前面幾種,德、仁、義,都是道的虛華的東西,是愚的開端。無為才是道的實質的東西。

(最後兩句的翻譯,我感覺還有點不滿意)

我的知乎回答:「 治大國若烹小鮮 」的原意到底是什麼?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79928/answer/200090438?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


德經: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亡為而無不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泊,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泊;居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注釋:

攘臂:伸出手臂。扔,意為強力牽引。

薄:不足、衰薄。

首:開始、開端。

前識者:先知先覺者,有先見之明者。

華:虛華。

  譯文:

  上德不刻意德,所以有德;下德不失去德,所以無德。

  上德自然而為卻不覺得有作為;上仁作為仁而不覺得有作為。

  上義作為義而覺得有作為,上禮作為禮然而沒有得到回復,就捋起手臂而拉他。

  所以失去道而後就是德,失去德而後就是仁,失去仁而後就是義,失去義而後就是禮。

  禮這個東西,忠信的少,卻是作亂的開端。

  預先識別的人,道的浮華,卻是愚昧的開始。

  因此大丈夫置身它的厚,不處其薄;置身於實,不處在它的浮華。

  所以剔除那個選取這個。

  理解:

德,國家之基也。

  自然秩序。上德是指營魄抱一。

  上德之人可不按照所謂的「標準德」做事,上德之人已經把應對各種事情應該有的正確的做人做事方法完全融入他們的思維以及行為模式中去了,所以他們的內心與舉止協調統一,非常自然,但是他們自己卻不認為自己是有德的,只不過是「明者因時而變 知者隨事而制」罷了,所以這樣的人是真有德。

下德之人不懂怎樣隨事而制,或許也不明,但是他們又希望讓別人認為他們有德,進而刻意按照所謂德的標準做事,有思慮,有所偽,做作的樣子,讓人覺得虛偽,所以他們不是真的有德。

  上德之人內心與舉止作為始終居於亡與為之間,而百姓認為上德好像沒有什麼不做的。

  上仁之人有所作為行仁,但並不直接作為社會,而社會認為上仁對社會無所作為,而上仁之人自己也不認為自己有所作為。能愛人能惡人,就是仁。愛應該愛的,如果愛不應該愛的行為,那麼不應該愛的行為壯大了,社會就亂了。上仁之人有著正確的世界觀,有著正確的愛與惡的態度,所以上仁之人有所作為,其實只是他的說話做事的習慣而已,哪有什麼有所作為啊。

  上義之人懷揣著幫助別人的心去行義,直接有為於社會,社會認為上義是對社會有作為的。義者對惡的東西,要進行矯正,使之合德。對愛的但還很渺小的東西,要進行發揚。

  上禮之人行禮時,內心真誠且恭恭敬敬的對待別人,一旦別人無視他周到的禮貌,他就會感到被侮辱,直接伸出手臂來強迫別人還禮。

上德,上仁,上義,是從上到下的一種秩序。

  所以在世風日下的社會中,社會失道了(如同清朝,不知道社會進步的方向),人們推崇全德之人為王;當有德之人也消失了,社會有些亂,為了穩定,人們就開始推崇仁者為王;當那些仁者都消失了,社會大亂,義人被社會擁護,伸張正義;當義人都消失了,那些有著周全禮數的人就會被推舉。

  所謂的禮,其實就是原本由忠與信所構建的自然秩序變得淡薄和衰敗的產物,是害人吃人的工具、更是大動亂的元兇。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所謂對未來之道有前識的人,只不過是認識了道的浮華而已,但這卻是讓整個社會認識到自身愚昧的開始。

  所以大丈夫要把自己置身於厚(內心,知識,行為,方法要厚實)的狀態,而不要淺薄;心態舉止置身於現實樸實中,而不要居於虛華。盤古開天地。

  所以要捨棄淺薄與浮華,立身敦厚與樸實。

吉小偉·解


大家所認為的上德大德,往往是一種理想中的賢人,或者是撥亂反正的功臣,形象是非常高大輝煌的,這種追求高大光輝的思想來源於儒家。其實老子所說的上德恰恰相反,我們看老子的另一句話,「含德之厚,比於赤子」,這個赤子可以說是赤子之心,也可以說是孩子。總之就是單純的,沒有心機的。為什麼老子把含德最深厚的人,比作赤子。因為赤子沒有利害沒有心機,沒有受到後天意識的熏習,簡易自然。他們沒有有意識的去做所謂「有德」的事情,不樹立「有德」的概念,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返璞歸真的去生活,道法自然,這就是有德。

莊子怎麼講的呢?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這尚且在後天徘徊,老子所說的上德已然是安之若命了。有的人天生安之若命,是天生道種,有的人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後天修行。這裡的安之若命,不等於不作為,更不等於說我們一拍大腿「認命了」,完全是兩碼事。


來自《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評析引論》(劉笑敢)

帛本和傳世本差距不大 ,後來的版本都加了一句,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首先說版本

以原始版本來看 ,首先開明宗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然後論述: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上禮為之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從版本來說,加「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一開始是為了與開頭兩句對應

在下面的解釋中 並需要下德做對比

而是講了主題 德——仁——義——禮

我的理解是無需增加這一句

最後的論述總結:

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

故去彼而取此。

那麼我的理解如下:

第一個問題

何為 德

值得注意的 這段雖然是第三十八章

但在帛本中

屬於德經之首

道 大家都知道 就是路

但其象徵含義是無需的,可以是個人的道路即命運,也可以指的世界的運行

進而抽象出來的道 這種無法用文字所表徵,其所以是象徵含義

象徵含義即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掌握的概念

那麼回到正題

何為德

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 周禮註疏 -- 卷十四

君子德車。------《易 . 剝》

德,甲骨文(行,四通大道)(直,不曲折,不猶豫),

表示大道直行。有的甲骨文將四通大道「行」簡化為「彳」。

造字本義:看清道路的方向,沒有困惑迷誤,大道坦然直行。金文將甲骨文的寫成。

有的金文加「心」,

突出心胸坦蕩的含義。篆文在「直」與「心」之間誤加一橫。

那麼我們可以理解為何叫道德經

道運行於人的內心即為德

那麼我們就可以理解開明宗旨

德經之首 第一段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真正的德即「上德」不一定是外界認為的道德,但是遵循了內心的道路,所以說是有德,(是以有德)

虛假的德「下德」不偏離外界的道德,但不是內心的德,所以說是無德(是以無德)

這種從內在角度出發的角度觀點也可以在其他道家著作中看到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清靜經

然後論述了德——仁——義——禮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上禮為之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真正的德 表現在無為,並且不是有意為之(而無以為也)

真正的仁(愛人之心之舉)做了,也是出自本心,而不是故意為之(而無以為也)

真正的義是做了,並真正理解了為什麼要如此行動。(為之而有以為也)

真正的禮是,儀式做了以後但沒有回應,就應該像捲起膀子扔掉(為之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仍之。)

失去了自己道,德仁義禮無從談起,都是假的(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這一段說的是,上德 仁 義 禮。而隱藏未說的是,下德 仁 義 禮

值得注意的是,在後來的版本試圖補上,「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而最後一句的,失道 而後 德 仁 義 禮 就可以聯繫起來了。

整段的論述思路是 真正的德 仁 義 禮,用以反比假德 仁 義禮

從而總結 假 德 仁 義 禮 ,都是失道的結果。

注義與禮的解釋

義:

從我,從羊。「我」是兵器,又表儀仗;「羊」表祭牲。本義:正義;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

仗正道曰義

義與犧牲有關

禮:

會意。從示,從豊( lǐ)。「豊」是行禮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義:舉行儀禮,祭神求福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說文》

脩五禮。——《虞書》。

這一段的內容 在《莊子 人世間》也能看到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是以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於悅生而惡生!夫子其行可矣!

愛是不需要解釋,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

而義是,真正理解了為什麼要如此去做,即使知其不可奈何,但安之若命

最後的論述總結:

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

故去彼而取此。

製作禮的人,是忠信不夠的表現,也是造成思想混亂的開始

以前的所謂有識之士,只看到了道的外在表現(道之華),也是無知的開始

所以說大丈夫應該處於內心的厚實大地之上,而非淺薄的外在,處於內心的本質而不被外在的華美所迷惑

這就是不要那個而選擇這個。

在德經首章

老子論述了他眼中的德

即內心的行路

而非外在的德

他眼中的仁義

愛人出自內心 而非需要什麼原因 即無以為

義 是通達於精神 深刻理解自己的結果

拋棄了所謂的禮

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

在這個物質發展神速的現代

暫時不看我們在外在現實世界,所發展的道路

在我們內心

有各自的精神發展道路

德 即心行

這也是我多天試圖理解注釋這段的一點感悟。


不請自來。關於解讀《道德經》,提醒各位同道善信:

1、以經解經最靠譜,以自己想像來解讀,自然會因為「有以為」而「有為」,出現問題。如果只是了解下,當傳統文化學習的還無所謂;如果修鍊者,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理論指導實踐,理論錯了,那後果……)。

2、切忌斷章取義。通讀並聯繫全篇,來理解某章、某句,自然能把握準確其含義。

經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一、先說第一句

什麼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略舉例:

上德之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幾於道,就是等於德)《道德經》。若反之,則為「下德」。簡單說,做好事不留名,就是上德;做了好事,不能忘記你~~,把你寫在日記里~~~,然後被發表出來,就是下德。

上德之二:君子執左契,而不責於人《道德經》。大道,孕育天地萬物,是所有物種的債主子,卻從來不催賬,就是上德;反之,就是下德。

上德之三: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黃帝陰符經》。直接說明,什麼是上德。

上德之四: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

簡單說下幾個要素:

1、先,知「道」。體察大道是怎樣的。

2、再,上德、有德。按照體察去思維和做事,並且不居功,不立標準。證據:聖人行不言之教。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惡已。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均見《道德經》。

3、下德、失德,無德。第二條若反之,則……。所以老子說: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二、

看懂了第一句,第二句就好理解了。

1、先說怎麼理解 無以為?有句話: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如果我們做到,「觀天之道」,知「道」,就不會出現自以為是、想當然的情況了,自然也就「無以為」,而跳出自我思維的局限性,自然而然的以天道行事,就是上德無為。

2、反之就是,下德為之,而有以為。請參考《道德經》: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

另,注意區分:

我們平常說的「道德」,是儒家範疇,從內涵來講,屬於《道德經》中,「下德、無德、失德」部分。不要混淆。理解道家,要提醒自己,從常規、世俗、儒家等思維限制中,跳出來!


從哲學的角度而言,這是設計到管理層面的問題,所以說是帝王之學。

老子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縐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縐狗。

大意是說,看待事物,要超脫立場的限制,有著合乎於天道的標準。

為什麼這麼說呢?男人女人,君子小人……都是系統的一部分,對立的雙方,相遇不可避免,它們陰不必惡,陽不必善,如何處理它們的關係,維護系統的平衡穩定,才是重中之重。

上德無德,是以有德。顯然是超脫系統內各屬性的立場,對整個系統而言的。

易亦是此謂:

《象》曰:天下有風,姤,後以施命誥四方。

姤卦,上乾下風,一陰在下,五陽在上,陰長陽消,有著以柔變剛之勢,經過四個階段性的發展,成為剝卦。物極必反,剝卦最後一陽終不可被剝盡,必將由下而上,一陽來複,成為復卦,復卦一陽在下,五陰在上,有著以剛變柔之勢,經過四個階段性的發展,變為夬卦,亢龍有悔,夬上一陰不會消失殆盡,必將又下而上,成為姤卦。陰陽消長,互依互存,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

夬必有所遇,故受之於姤,姤著,遇也。

一陰遇五陽,反過來說,便是五陽遇一陰,陰陽交合,五陽相爭,則必有傷,五陽之傷,後果卻不盡相同。

初六陰居陽位,陰長陽消,躁動不已,親比於九二,對應於九四。九二陽居陽位,又有中正之德,對應於九五,故能執初六。初六的陰氣就像是車被九二控制著方向,故曰:繫於金柅,柔道牽也。

九二近水樓台先得月,上又有九五之尊照應,故曰:包有魚。

九三為下卦之首,上卦之下,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下面的消息要通過它傳達而上,上面的消息又由它往下派發,因此擁有大局觀。在社會人事上而言,也意味著有著複雜的人際關係,因為九六亢龍有悔,高而無位,脫離了它的基礎,故無法與之對應。而其陽居陽位,所以勇上有決,在受到傷害之後能夠以大局為重,客觀看待初六九二的關係,不被外物迷惑牽引,所以終究沒什麼危險。故曰: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九四為下卦之上,上卦之末,陽居陰位,無中正之德,雖照應初六,但是並不親比,隔著九二,九三,如果強行與九二相爭,那麼就會自我孤立,所以反而需要警醒。故曰:無魚之凶,選民也。

九五為九五至尊,具有中正之德,在陰長陽消的勢頭之下,可以通過妥善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使初六被九二所牽,化消極為積極,維護系統的穩定平衡。所以九五掌控全局,忍痛割愛,與九二互相配合,造就人倫教化大行於天下的局面。

在這個系統中,九五作為掌控全局的後,在五陽相爭的局面下,超脫各方的善惡,是非,高下……看待問題,屈尊就下,立志捨命,固九二之至,從而化解各方的矛盾,維持系統的和諧穩定。

那麼九五是有德還是無德呢?

你問我九六哪去了?九六想爭時已被九五配合控制住局面,已經沒它什麼事了,只能望魚興嘆。

說一段往事吧。

洪武三十年,發生了一場科舉「舞弊」案。在當時,因為藍玉一案,朱元璋殺死了大部分官員,因此,當時的科考,也對動蕩的朝局起到一些微妙的影響。

出人意料的是,那一年上榜的51名考生,清一色的全是南方人。消息傳的沸沸揚揚,朝野震動,一些北方的考生,聚集起來,擊鼓鳴冤,聲稱主考官劉三吾收受賄賂,科舉存在舞弊情況。

出身底層,痛恨貪污腐敗而又殘忍的朱元璋,自然十分生氣,而一位叫做張信的官員,為了討取朱元璋的好感和重用,主動承擔了此事的調查工作,在張信盡心儘力的工作之下,真相很快水落石出,那就是科舉考試公平公正,本身並沒有任何的問題。

這個結果並不被人接受,一時之下議論紛紛。朱元璋對比卻心知肚明:南北差距越來越大,已經有了不可逾越的鴻溝,再加上藍玉一案,株連甚重,當期北方的考生,就少了一半,李信等人呈上來的卷宗,北方考生與南方考生有著極大的差距,水平低至竟然不能夠濫竽充數。

但張信,被指責為藍玉餘黨,凌遲而死,其他參與複查的官員,也大都被流放。朱元璋親自閱卷,從北方考生中親自選出來51人,南方沒有一人被錄取,不久之後,南方考生的狀元亦被賜死。

此後的考試,便有了南北之分,並因此在朝堂上有了南北之爭。

朱元璋有德還是沒德呢?從維護國家安定,安撫人心,社會均衡發展的角度而言,顯然是有大德的。但此案卻是徹底的冤案,正直的主考官被流放,狀元被賜死,調查官被凌遲……

上德無德是以有德,從天道的角度來看待萬物,很殘忍才被人難以理解吧?


「上德不德」,是「上德不(執)德」。前一個德是德的本體,後一個德是德的形式。道家求真,反對刻舟求劍式的「執德」。正如莊子所說,「飲酒以樂,不選其具;處喪以哀,無問其禮」。


這句話的前提是道德經的核心理念-----萬物自然生長。道的本源就是就是一切自生自長自滅,以最大符合它的本性。

下文還有前識者道之華這句。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可知有限,因而要有根據,求實。符合事理就是有道德的。

下德不失德,意思就從言行、情感除非做出判斷。這樣的道德是虛假的。或者說並不會真正利於社會------這也就是失去了道德本身的目的,所以就是無德了。

童話里狼都是壞的。現實中狼被屠殺,兔子橫行,生態奔潰。

人類社會,宗教道德重,科學、經濟、人文、自由極大壓制。你認為那些信徒會認為自己是錯的嗎?伽利略、布魯諾的血都沒幹,他們就繼續信奉他們的神---------然而是個人都知道社會進步來自那些科學家、工程師、經濟學家等人。如果上帝那麼厲害早為我們做了一切了。然而還有人鼓動要有信仰。

-----------------------------------------------------------------

中國也一樣。幾千年儒教枷鎖剛卸下來又要套上去。還美名其曰儒家思想造成東亞繁榮。如果是,我們早就是最早進入資本主義的了。事實上任何經濟發展都是來自限制的減少和對事物的深究。日本是受儒家影響,可是他們可沒有很深的君臣父子理念,而且怎麼看都是禪宗佔上風的。

儒家道德邏輯有嚴重問題。由己及人是沒錯。這是最符合自然理性的,也是中國大部分思想共通的----是易經之魂。但是家國同構就一個錯。還有士農工商也是。本來這些都沒有序的,一幫有心建立社會秩序的人認定這其中有順序,然後一個禁錮的結構體系就出現了。家國思想應該是道德經--以身觀身、以國觀國;士農工商來自管子;和而不同來自和實生物,通則不繼------但是好像都扭曲了原意。

儒家思想很適合人口密集的地方。因為它旨在約束自己、和平共處。這確實對中國穩定和存續有很大幫助。

這套體系的最大的特點是排外,但是又有竊取別人的東西。排外是必然。以家庭為中心擴展,必然形成大家族、利益團體------如果你不幸在弱勢家族,你的命運可悲。社會的資源優先,這套體系卻告訴我們要對親的好-----那麼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不親的人的冷漠。這又是一個循環,當我們覺得不親的不可靠又會自然對親的人好。我可以說這一條可以說明東亞任何一個國家家庭、社會、國家、國之間的矛盾。

因為是內傾的,所以優秀思想基本不會自生。而且趨於穩定本身就不利於思想產生。所以自身吸納其他學術的思想。而且都是等別人做出果實才出現。無論孔子、荀子、董仲舒,還是宋明理學都是建立在其他思想大發展的前提上的。近代又是這樣。

而一旦形成了就說別的都沒用。尤其以宋明理學為甚。並宣傳都是儒家文化。一旦其他文化吸引進來,它便停止發展了。日本是這樣,我們也一樣。模仿總是居多,不過好在還有法家、道家、兵家什麼的發展一下------本身四大發明根本連皮都沾不到;絲、茶、瓷更是無緣。

講真的,除開政治佔上風,沒有一個領域儒家是領先其他的。而且政治經濟好都是不作的時候---這顯然不符合儒家思想。

社會要發展,人要自由。必須要有理性的解放。古代這隻有少數人認識到這一點。西方蘇格拉底、阿基米德,東方老子、管仲顯然是明白這點的。沒有內生的發展,社會是不會進步的-------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如同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

就如同寬容序言講到的老掉牙的長老一樣。

我不知道一個如同死狗一樣,別人踢一腳才會動。不動的時候所有人都禁錮的社會有什麼好。魯迅說做奴隸真的沒錯。


套用計算機的名言,「unix不會阻止用戶干蠢事,因為那樣也會妨礙用戶干聰明事」。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高明的道德,不在意道德,心裡沒有道德。所以(從外看)會真正有道德。

下等的道德,執著於道德,(怎樣做才道德?我必須這麼做,因為這樣道德)。經常會發現,真正守不住道德的是這些人。因為他們不是真正的有道德,所以才會執著於強迫自己(比如說,「自己必須如何如何,因為這樣道德」)堅持某一個自己內心的標準(道德)。


上位者擁有權力,但不基於自己的道德判斷和價值判斷而干預國家行為(上德不德),這樣看似「不德」的做法才是真正讓道德得以實現的辦法(是以有德)。

而民間的普通百姓,總是按照自己的道德判斷干預國家權力的行使和國家機關的運作(下徳不失德),這樣反而會讓這個社會的道德無以實現(是以無德)。

上位者的做法是無為的,這樣做的結果是自然而然地實現了道德,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做任何事了,也就是達到了一種「以無為致令有為」的結果(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而民眾的做法是有為的,他們越是有為,里道德的普遍實現也就越遠,自然就要求有更多為,這樣無窮無盡,結果「以有為致令無為」,殆矣(下德有為而有以為)

結合現實就很好理解了,最典型的例子是司法判決必須保證獨立,不能受到社會輿論的干擾。按照既定的法條、原則判決就可以了,不需要做任何其他多餘的事情。

當然,老子的思想里似乎是沒有法律的概念的。我把老子思想里那種國家運行的自然狀態和天然原則理解為了廣義的法。方便理解就可以了。

另外還是推薦易中天《先秦諸子 百家爭鳴》,沒記錯的話本答案的解釋應該是來自該書或者至少受該書啟發所得。


我覺得莊子解釋得比較清楚,重點在於「自然」,即不刻意,或者說德(的樣子)不是出於「德」(的束縛),而是出於本性導致的必然(用「愛」來描述?),這樣才符合人的天性,而不是被禮所扭曲。

1.商大宰盪問仁於莊子①。莊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謂也?」莊子曰:「父子相親,何為不仁!」曰:「請問至仁。」莊子曰:「至仁無親。」大宰曰:「盪聞之,無親則不愛,不愛則不孝。謂至仁不孝,可乎?」莊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過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夫南行者至於郢②,北面而不見冥山,是何也?則去之遠也。故曰: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夫德遺堯、舜而不為也,利澤施於萬世,天下莫知也,豈直大息而言仁孝乎哉③!夫孝悌仁義,忠信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

——《莊子·天地》

翻譯: 宋國大宰盪問莊子關於仁的含義。莊子說:「虎狼具有仁性。」大宰說:「這是怎麼說呢?」莊子說:「虎狼也父子相親,憑什麼說不是仁呢?」大宰說:「請問,什麼是至仁?」莊子說:「至仁無所謂親。」大宰說:「我聽說,不存在親就不會有愛,沒有愛就不會有孝。那麼,說至仁就是不孝,可以嗎?」莊子說:「不能這樣說。至仁乃最高境界,孝還不足以說明至仁的境界。這並不是說至仁超過了孝,而是說至仁與孝並不相干。比方說,往南走來到郢都,面朝北方卻看不見冥山,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距離冥山太遙遠了。所以說,用恭敬的態度行孝容易,以愛的本心來行孝困難;用愛的本心來行孝容易,使父母安心適意難;使父母安心適意容易,讓父母不為我牽掛難;讓父母不為我牽掛容易,無論親疏一概忘懷難;無親無疏一切忘懷容易,讓天下人皆忘我難。遺忘堯舜不足以為德,利澤及於萬世而天下不知,難道還要讚歎宣揚仁孝嗎?

孝悌仁義,忠信貞廉,這些都是被稱做美德而束縛了真性的,不值得去推崇。(加重)

2.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四海之內共利之之謂悅,共給之之謂安;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此謂德人之容。

——《莊子·天地》

翻譯:有德之人安靜無思:

行動之時沒有謀劃;

不測算是非與善惡。

有德之人與四海內

所有人分享其所得,

並能從中獲得樂趣。

他們分享所擁有的,

並且因此感到滿足。

悲傷時,他們就像

是失去母親的孩子。

疑惑時,他們就像

是迷了路的旅行者。

雖大量財富與安逸

被降福到他們身上,

他不知其從何而來;

雖吃喝充足而有餘,

他不知其從何而來。

此有德之人的風格。

的確看不出來這些描述和「得道」的區別,

「因此,偉大的人,在他的行動之中,不會去傷害別人,也不會宣揚仁義;他不會為了利益而行動,也不看輕門前的僕人;他不會爭奪財產和財富,也不會過多表示禮讓;他不請求別人的幫助,不誇耀他的自力更生,也不鄙視貪婪和吝嗇之人;他不隨波逐流,也不標榜特立獨行;他追隨眾人,但不看重那靠諂媚獲得成功的人。世間的頭銜和榮耀,他不感興趣,他也不在乎懲罰的羞辱。他知道,是與非、偉大與渺小都沒有分別。我聽有人說:『得道之人沒有名聲,完美之德沒有所得,偉大之人忘記自我。』多麼完美,這就是他所遵循的道」

所以「道德」不是我們所說的「道德」,「上德」指老子定義的「德」,「德」、「下德」指周禮提倡的「德」


釋迦牟尼隱去佛凈土的廣博嚴凈,利用穢土來教化眾生?

比如那些默默在背後出手守護華夏,卻不違背天道因果的神仙和聖人們?


一、

見仁見智是自然而然、勢所必然、理所當然。

相對主觀有客觀,

相對唯心有唯物,

相對微觀有宏觀,

相對已知有未知,

相對相對有絕對,

相對太極有無極;

相對有不斷創造,絕對有不斷局限;

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

二、

心跳呼吸、冷熱苦甜、吃喝拉撒、恐喜悲怒、思想行為、生死病康、胖瘦美醜、男女老少、壽夭殘健、愚智拙巧、成敗禍福、公私正偏、是非順逆、明暗虛實、親疏利害、治亂分合、連斷彼此、強弱滅生、增減有無、新舊來去等。

三、無極太極解說宇宙自然

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動靜:陰陽動靜,緩速顯隱。

四、宇宙自然是道

宇宙自然合和無極太極:

1.一化二:陰、陽,

2.二化三:陰、太中陰陽和合、陽;

3.陰化二:陰中陽、陰中陰,

4.陰化三:陰中陽、陰中陰陽和合、陰中陰;

5.陽化二:陽中陰、陽中陽,

6.陽化三:陽中陰、陽中陰陽和合、陽中陽;

7.合和為一。

知行自然合和太極無極:

陰中陰陽和合,合情合理:慈、靜、行、退、柔、舍、文、信、曲等;

太中陰陽和合,合理就好;

陽中陰陽和合,合法合理:嚴、動、止、進、剛、取、武、疑、直等。

五、太極道無極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局內常迷局外清,只因心在此局中;

化去所有及身心,一無所有身山明;

太極有無無極無,易行無有有無通。

六、無極道太極

道是宇宙自然;

一切文化、學術、宗教等,為人體悟道而解說道;

無極零,無無有;太極一,有無有;

無極通同道合和太極。

七、道

若有其他的一切世界,都必然符合太極無極;

無極合和道同通太極;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八、宇宙自然自存在

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陰陽:類比物事,矛盾統一;

動靜:善惡吉凶,緩速顯隱。

宇宙自存在,空間存在的過程是時間;

自然自存在,陰陽存在的過程是動靜;

自然宇宙矛盾統一。

九、道自存在

相生是相生亦會相剋,

相剋是相剋亦會相生;

道不會僵化,自有變化,

變不會失序,自有規律;

無終無始,生生不息。

十、八卦易經

1.先後天八卦南是乾離,互相重疊是同人大有,同人綜大有,錯師比。

2.北互相重疊是師比,師綜比,錯同人大有。

3.東互相重疊是噬嗑豐,噬嗑豐綜賁旅,錯井渙,井渙綜困節。

4.各排列得出:

先天: 後天:

北:師、比 北:比、師

南:同人、大有 南:大有、同人

西:節、渙、旅、豐 西:困、井、賁、噬嗑

東:噬嗑、賁、井、困 東:豐、旅、渙、節

東北:小過、中孚 東北:頤、大過

東南:大過、頤 東南:中孚、小過

西南:觀、臨、大壯、遁 西南:升、萃、無妄、大蓄

西北:大蓄、無妄、萃、升 西北:遁、大壯、臨、觀

5.南北不變,東西、東北東南、西南西北互換。

6.按上面方法將一個八卦轉180度同另一個排列,得出另外24卦,餘十六卦如圖。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本人認為可以從德這個字寫法來解釋,」雙人旁」在十字路口選擇,「十」滿數或者十全十美,「四一」在數理意思有德,在「心」有德;可能在行動上不表不見或者相反;合乎太極圖陰陽畫法。另提一句道德經許多地方講的是相反相成道理。。。


《老子·德部一》開宗明義便講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什麼是「不德」?什麼是「不失德」。由於古往今來的訓詁學者,不知曉甲骨文的「不」字構形源自女性經血來臨時的不要或不可以(性交)。在「不」下增添一個口,便是「否」字,繼承不字的否定義。在「不」下增添一橫便創設出指事字「丕」。「丕」字以女子經血不再如期來臨表示受孕懷胎。「丕」的胚胎義由轉注後的「胚」字所繼承,「丕」則表示引申而出的孕育義或彰顯義(女人肚子大了)。例如,魏文帝曹丕的「丕」字,便是彰顯義。《老子》書中的「不德」應作「丕德」講,乃是「丕德」一詞的習慣寫法。 「不失德」即「丕失德」,詞義為彰顯失去(又仿效回來)的德行。

引自唐漢《道德經新解》


推薦閱讀:

我們為什麼對我們的邏輯深信不疑?
叔本華的哲學思想主要是什麼,有何影響?
最近在讀哲學的入門書以及哲學史之類的書。但是感覺讀不懂,很吃力。對於哲學應該抱定怎樣的態度來讀?
如何理解斯賓諾莎:「觀念的次序和聯繫與事物的次序和聯繫是相同的。 」?

TAG:哲學 | | 道家 | 莊子人物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