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提到的關於君子的修養與德性,是否有人可以做到?

歷史上是否有人做到了論語中對君子的要求?


.

感謝邀請

在《論語》中,「君子」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孔子曾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述而篇》第 26 條)。在孔子心目中,所謂「君子」,只比「聖人」低了一個等級。

雖然論語中有幾十條甚至上百條都是孔子在議論君子如何如何,小人如何如何。但涉及到具體的人時,孔子的評論標準是很苛刻的。論語中記載了很多孔子對於他人的評論,但是孔子幾乎沒有稱呼誰為「君子」。

我們先來看孔子如何評論他弟子的傑出代表,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中優中選優的「孔門十哲」:顏淵、閔子蹇、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季路、子游、子夏。(《先進篇》第 3 條)

顏淵,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顏回,七十二賢之首,孔子最寵愛的弟子,沒有之一。在論語中,孔子對他的誇獎最多,他安貧樂道、意志堅定、好學而且悟性高,甚至孔子曾經明確表示連自己都不如顏回。但是非常讓我們意外的是,論語中顏回的名字出現過 32 次,沒有一次稱呼他為「君子」。

閔子蹇,當世的大孝子,「蘆衣順母」的故事被載入二十四孝。「不仕大夫,不貪污君之祿」的守身自愛精神更為孔子稱道。但是,孔子沒有稱呼他為「君子」。

冉伯牛,為人質樸,德行過人,接替孔子擔任魯國中都宰,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績顯著,深得民心。不幸早亡,讓孔子幾乎痛斷心腸(《雍也篇》第 10 條)。但是,孔子沒有稱呼他為「君子」。

仲弓,也就是冉雍。有德有才,孔子曾說冉雍有國君之才(《雍也篇》第 1 條),這是孔子對別的弟子都沒有的至高評價。但是,孔子沒有稱呼他為「君子」。

宰我,孔子對他的評價並不高,我們常說的「朽木不可雕也」,就是孔子批評宰我的(《公冶長篇》第 10 條)。孔子認為他言行不一,自然也不會稱呼他為「君子」。

子貢,懂政事,善經商,能言善辯,明理好學。追隨孔子一生,在孔子去世後,弟子們守墓三年,唯有子貢守墓六年,可見與孔子感情之深。有情、有義。有德、有才,還有錢。孔子對子貢有一段很經典的評價(《公冶長篇》第 4 條):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璉瑚也。」

璉、瑚都是祭祀用的重要器具,是非常尊貴的。孔子的意思,是子貢可以做廟堂之上的高貴人物,國家的優秀人才。可惜,達不到君子的標準,因為孔子說過「君子不器」(《為政篇》第 12 條)。

冉有,孔子稱讚他多才多藝,可以掌管「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從政必是一把好手,(《公冶長篇》第 8 條、《雍也篇》第 8 條)。但是,孔子沒有稱呼他為「君子」。

季路,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子路。他在論語里地位很特殊,他是最早一批追隨孔子的弟子,在弟子中對孔子最忠心,卻又不是一味順從和取悅孔子,當覺得孔子某些行為做錯時,他會極其直接地表現出來,逼得孔子反倒對他賭咒發誓表忠心(《雍也篇》第 28 條)。他和孔子已經超越了一般的師徒關係,更近乎與朋友。孔子對子路的議論往往都很直接,既不避諱他的短處,也不吝惜誇獎他的優點,,在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子路的莽撞、輕率,有時還顯得頭腦簡單。但也能看見他的直率、自信、武勇、忠誠、剛強、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不過,孔子沒有稱呼他為「君子」。

子游,孔子弟子中以文學著稱,更為孔子思想的傳播出力不小,孔子曾誇獎他「「吾門有偃,吾道其南。」也就是說有了子游,孔子的學說才得以在南方傳播。但是,孔子沒有稱呼他為「君子」。

子夏,也是孔門文學科的高徒,對於孔子的學術繼承頗多,相傳論語就是子夏主持編撰的,要是孔子曾稱讚他為君子的話,他肯定會樂樂呵呵記下來的,可惜,沒有。倒是有這樣一句: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篇》第 13 條)。與其說是勉勵,更像是告誡。

即使孔子本人,也並非完美無瑕。孔子曾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反過來說,孔子在總結自己的一生時,是覺得自己「逾過矩」,犯過「大過」的。

我之所以喜愛論語,不僅因為裡邊飽含做人做事的道理,更因為裡邊是一群鮮活的人。從孔子到他的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著出眾的優點,同時又都不想神一樣完美,各有各的缺點。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成為大儒,成為先賢,成為被萬世景仰楷模。

「君子」幾乎就是一個象徵,是在茫茫學海中永不可企及的那條地平線,但也正式因為這樣,才能催促著我們不斷地完善自己。你永遠達不到那麼高的標準,但是在向著它努力的過程中,你就成長了許多。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勉乎哉!

.


嘛,其他不說。

只說其實很多人都對《論語》以及朱子那套「存天理,滅人慾」的繁瑣理論有誤解。

孔夫子也好,朱夫子也罷,其言論受眾都只明確指向其時代下的讀書人、士大夫階層,而非普通百姓。因而所提要求再高也沒什麼好奇怪,老師對學生,統治者對統治下某一特定人群的要求總是高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相信我們對《論語》中的這句話都不會感到陌生。

今天我們就要來好好聊一聊《論語》講什麼,我們要怎樣通過學習一副對聯讀懂《論語》。

說到《論語》,我們腦海里很快閃過這樣一句話:《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

但作為四書五經之一的《論語》,其實並不怎麼好讀。

首先,《論語》一共有20篇512章一萬多字,但就是一些對話的簡單歸類,個別地方還有重複出現的字句,內容整體比較隨意;

其次,《論語》本身篇與篇之間並沒什麼聯繫,甚至連篇章的名字也不能好好選取,只是選取每篇第一章的前兩三個字當標題,所以單看目錄讓人崩潰;

第三,《論語》引入的概念特別多,看著看著就很容易混亂了。

那麼,這樣難以攻克的《論語》,我們要怎樣才能快速讀懂呢?

《論語》雖然看著複雜,但其實有兩條主線貫穿全書的始終,只要我們能把它拎出來,就會豁然開朗。

第一條線是強調內外兼修的個人發展之路;第二條線是強調以德治國的國家治理之路。

如果用一副對聯來描繪的話,則是:

(上聯):內仁外學當君子

(下聯):德政禮制管國家

(橫批):天下大同

接下來,讓我們就依此將《論語》的精髓一一解開。

在《論語》里,孔子給我們闡述了很多關於人的道德品質的概念,有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等,非常非常的多,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一個字:仁。

「仁」字在論語中總共出現109次,是論語中最重要的概念。

因為孔子認為仁是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值得我們終身去追求的。

關於仁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一個能夠做到仁的人必然是孝敬父母的人,忠於君王的人,做事中庸的人,而不是花言巧語的人...

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除了需要不斷修鍊,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在教育方面,孔子可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孔子降低了學習的門檻。在以前學習是個貴族行為,一般人沒資格沒途徑。孔子辦的學院,學生只要付一條臘肉的學費就可以報名學習;

第二,孔子教的都是正能量的東西。孔子指定《詩經》為教材,讓大家通過學習美好的事物提升自己的修養;

第三,孔子在多年的教學中總結了很多教育和學習的方法論,比如因材施教、溫故知新、不恥下問等等;

第四,孔子強調學以致用,認為學習好了就要去當官報效國家。

可以說,孔子在教育領域留給後人的財富遠大於他在政治方面取得的成就。

孔子強調追求仁的品質,重視學習的提升,而能做到這樣的人就是君子了。

在《論語》里對什麼樣的人是君子有詳細的說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保留了原始的質樸,同時又很有修養,那麼他就是一個君子。

與君子相對的另一個概念是小人。在孔子的理論世界裡,君子是完美的,而小人是可恥的。

他用大量的論述告訴我們什麼樣是君子、什麼樣是小人:比如君子就是坦坦蕩蕩的、小人就是整天焦慮的,君子心懷遠大、小人就顧著眼前一點利益等等諸如此類。打個比方,如果說岳不群是小人,那令狐沖就是君子。

當然,孔子是鼓勵我們去當君子而鄙視當小人的人的。

除了個人主線,《論語》還有一條主線是國家。

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孔子主張「為政以德」,應當用道德去感化人教育人,這才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而這種符合仁的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德政」。

孔子認為如果實施德政,老百姓就會向群星圍繞北極星一樣的圍繞在帝王的身邊,老百姓不只是很聽話還很有禮貌;而下等治理國家的方法則是用法令用刑罰讓百姓因為害怕而聽命,因此百姓是沒有廉恥之心的。

基於德政的治國方針,孔子提倡效仿周朝的禮制來進行管理。所謂「禮治」,就是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君和臣、父和子、貴和賤、尊和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孔子本身就是十分認同並遵守周禮的,在《論語》里有大量描述孔子是如何推崇並遵從周禮的論述。

在行為舉止上,孔子都能按禮行事,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應該有什麼表情、什麼動作、什麼語言,他都一絲不苟,準確而妥貼;

在教兒子說話時孔子會要求按周禮說雅言,在看到諸侯有越禮的行為孔子會忍不住嘮叨幾句,而自己最愛的弟子顏回下葬,顏回的父親請求孔子賣車給顏回厚葬,孔子也因為要遵守周禮而拒絕了。

可以說孔子是用生命在維護禮制的秩序。

有德政的治國方針和禮制的治國制度,孔子指出治理國家還要學習「堯舜禹」這樣的明君。

作為君王,關鍵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以身作則。如果君主自己做好了,就不用擔心底下的人做不好;

第二,任用賢臣。通過選拔有德行的人,就可以共同治理好國家。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期的內容:

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有一個理想的成功之路的,其實這也是一條個人成長和國家管理相結合的成長之路:

個人通過修身養性使得自己的心境修為在一般人之上,

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或宗族,

接著有能力治理好一個小小的諸侯國,

最後才可以安撫天下黎民百姓,使他們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可以說是孔子政治倫理成功學的最好演繹。


摘《史記》《管蔡世家第五》

繆侯以其女弟為齊桓公夫人。十八年,齊桓公與蔡女戲船中,夫人蕩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歸蔡女而不絕也。蔡侯怒,嫁其弟。齊桓公怒,伐蔡;蔡潰,隧虜繆侯,南至楚邵陵。

我摘抄這段為的是表明時代背景,蔡繆侯十年為公元前600以上的時間,而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所以時代還算相近。

這段大意便是蔡國王嫁了他妹妹給齊桓公,齊桓公夫妻鬧矛盾,老公一怒之下把她休了,讓她回家,蔡國王也怒了,把她妹妹再改嫁了,齊桓公再怒,直接抄傢伙打群架,狠狠教訓了蔡國王一頓。

你瞧多市井小民,品德是否極為低下?和菜場口發生打群架都沒區別。可你要想像下他們的身份啊!你能想像一個奧巴馬因為給他戴綠帽子的是個某國人,就直接對某國宣 戰么?,喜怒無常,不顧百姓死活,隨意發動戰爭,倒霉還只有百姓,哪裡還有一國之君的風度。

----------

還有 四十九年,景侯為太子般娶婦於楚,而景侯通焉。太子弒景侯而自立,是為靈侯。

這就完全是父親通姦兒媳,兒子弒父奪位的大逆不道的故事了。

這些故事的主角全是國人與「野人」相稱的農民相對,即有文化 受教育的人,他們的德行尚且如此。

他自己如此克己復禮,仍舊認為自己沒有做到仁,再看看他身邊的那些例子,孔子認為的有修養與德性之人不更像一個夢想么?

比方我們小時候夢想成為科學家,你如果要求每個人都成為科學家這肯定不現實,每個人有一點科學常識那是可以做到的。

over


我認為 有的話 就是王守仁先生了


我覺的上面有幾位已經回答的很好了。

但是,我覺得有必要先從「君子」這個詞本身的起源來看,「君子」這個詞或者稱謂,最早的意思應該有兩層,一個,是對國君和貴族男子的通稱,對應的是「小人」,「野人」,個人覺得這個解釋是最初的意思,如《孟子·滕文公上》:「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這裡的君子自然是指貴族。第二個,是根據第一層的意思衍生出來泛指有德有才有修為的人,就不一定是指代貴族了,如《易·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這個就有點接近道家的神人,真人,至人的意味,是一種修為的期望和境界。

所以,如果單從《論語》里的語境去解釋君子,那這個君子到底該按照哪層意思呢?我覺得兩者兼而有之,孔子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這裡的「君子」有沒有包含是有德有仁的貴族的君子的意思,至於孔子的弟子,雖然有有德有仁有義有才之人,但是他的弟子里好像沒有所謂的貴族吧。也就是說在《論語》的時代語境下,要稱「君子」有兩個限制,一個你的是貴族,一個你還要有德行。所以在《論語》里基本沒看到孔子有稱誰為君子的。

我想,這也是一個思路吧,所以到現今也有人說《論語》里提出的道德標準根本就不是用來約束草根階層的,這個準則標準是用來指導或者約束後來的士大夫階層。比如,《論語》說:「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以行.故言則慮其所終,行則稽其所敝.則民慎於言而謹於行」這個意思就很明顯,首先要「君子」做出榜樣,而「民」才能慎於言而謹於行。即使顏回連孔子都稱讚的道德楷模,他有沒有這個能量給「民」做榜樣?我想顏回做不到,但是如果是一個國君的世子,貴族,就有這個影響力,做到上行下效。所以論語里對「君子」的要求不是一般「草民」能做到的,即使你做到了也只是「修身」頂多到「齊家」,而《論語》或者說孔子對「君子」的期望不只是「齊家」吧,起碼也是「治國」,直到「平天下」。

那麼至於後世有沒有人的修為達到「君子」的地步,我想將「君子」的定義放寬泛些的話,應該是有的。你看道家,修行到神人,真人,至人的也有不少,至於這個真人的標準誰來定,怎麼定,就不清楚了。


題主你好,《論語》裡面孔子所明確提到的君子有三人,分別是:宓不齊、南宮适和蘧伯玉。

一、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公冶長篇第五)

二、

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憲問篇第十四)

三、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衛靈公篇第十五)

所以歷史上是有人做到的,在孔子的眼裡,至少是他們三個。


溫良恭儉讓,禮義孝信勇


1.立志。立聖賢之志,不能夾雜功利心。曾文正公說:立志即金丹。

2.慎獨。慎獨是儒門徹始徹終的法門,看住自己不道德的念頭。

3.天人交戰。天理和人慾交戰,就看個人立志是否堅定了。如果堅定,用張載先師的說法:一年後心就正了。邪思、妄想、淫慮就越來越少。

4.心安。心正了就安,就會發現自己的定力越來越好,做事越有條理,情緒更穩定。知道聖賢說的真實不虛。

5.自天佑之。心安後知道命自我立,命在義中,自己一生的命運依賴道德是能走通的。

6.原始返終。回到先天世界,齊物我,平生死。

我現在基本正心了,大家要努力!


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目標而已,做生意的知道李嘉誠 人人都成為李嘉誠。做軟體的人人想成為比爾蓋茨 炒股自然也就想成為巴菲特....... 至少孔子他老人家制定一個行業標準不是,想做就按著他老人家的標準走 ,不想做君子 這年頭也沒人逼你呀


曾國藩很類似了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其為誰,標準為何?無名英雄,其實人人皆英雄,人人皆君子...


希淵問:「聖人可學而至,然伯夷、伊尹於孔子才力終不同,其同謂之聖者安在?」

先生曰:「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
雜。猶精金之所以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然聖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猶金之分兩有輕重。堯、舜猶萬
鎰,文王、孔子猶九千鎰,禹、湯、武王猶七、八千鎰,伯夷、伊尹猶四、五千鎰。才力不同,而純乎天理則同,皆可謂之聖人。猶分兩雖不同,而足色則同,皆可
謂之精金。以五千鎰者而入於萬鎰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廁之堯、孔之間,其純乎天理同也。蓋所以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兩。所以為聖者,在純乎
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猶一兩之金,比之萬鎰,分兩雖懸絕,而其到足色處,可以無愧。故曰『人皆可以為
堯舜』者以此。學者學聖人,不過是去人慾而存天理耳。猶煉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爭不多,則鍛煉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則鍛煉愈難。人之氣質清濁
粹駁,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於道有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其下者必須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則一。後世不知作聖之本是純乎天理,欲專去知識才能上
求聖人,以為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須是將聖人許多知識才能逐一理會始得。故不務去天理上著工夫。徒弊精竭力,從冊子上鑽研,名物上考索,形跡上比
擬。知識愈廣而人慾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見人有萬鎰精金,不務鍛煉成色,求無愧於彼之精純,而乃妄希分兩,務同彼之萬鎰,錫、鉛、銅、鐵雜然而
投,分兩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無復有金矣。」

時曰仁在旁,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離之惑,大有功於後學。」


http://mp.weixin.qq.com/s/IEnsHMGBv-EgvXSrdhFLzg

論語另類解讀


君子為什麼無私?因為君子有鴻鵠之志。就是說,君子有他想要實現的使命。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兩歲喪父,母親帶著他改嫁了,後來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就離開母親,住在一個寺院里發奮讀書,想要考取功名。當時他的生活很艱苦,一天就煮一鍋粥,粥涼之後結成塊,他就把粥劃成四塊,早上吃兩塊,晚上吃兩塊。這跟我二十多歲時很像,那時我也是熬上一鍋拌麵湯,然後一分為四,每頓一塊。後來有一天,范仲淹掘鼠洞時發現了一壇黃金,但他覺得那不是自己的,就把黃金重新埋好。幾十年後,他當了宰相,那座寺院鬧了火災,方丈來請他捐款修建寺院,他就告訴主持,某某地方埋了一壇黃金,你們把它挖出來修寺院吧。方丈回去一挖,果然見到了黃金。他還將自己的俸祿,都買了田養活老百姓,讓很多貧寒子弟都能讀上書、讓很多孤寡老人能老有所依,據說救助了幾百戶貧苦人家。他聽說自己的房子是風水寶地,後人必出公卿,就馬上把房子捐出來,建了學堂,為國家培養人才。他去世時,家裡沒錢安葬他,連入葬的費用也得朋友來出。范仲淹就是真正的無私。他的家族出了很多德行高尚的人。這正好印證了老子的這句話:「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任何聖人都有他的使命。在信仰群體中,它稱為「信願行」。信就是自己的信仰;願就是這輩子要做什麼樣的事;行就是行為。聖人有信願行,但他沒有私慾。如果他沒有信仰,沒有願望,沒有行為,他就不是聖人。

——選自《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雪漠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


古人有云: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又有云:期乎上,得乎中。


腦子裡閃現出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能夠完全做到的人,怎麼可能有!但要是時時以其為人生鐵律,未免不了!如此一來,足以修身齊家!


我覺得,孔子所提的君子之道,或許是一種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或是孔子所認為的聖人!


聖人的準則我們只需儘力向他看齊,如果說達到,或者一樣。。那就太誇大了!孔子還認為,一個人獨處時能做到自律才是真正的君子,或許有沒有人達到只有自己知道,有時真的是眼見不一定為實。


心認為是,或許就是吧!


不知道子產算的上嗎?

《論語》「公治長篇第五」裡面提到: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子產,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賢相。


推薦閱讀:

《論語》中「仁」的具體涵義是什麼?
如何看待所謂的「國學班」「國學幼兒園」「國學課後學堂」?
孔子是禮樂射御書數全科老師,為什麼記他的書只有語錄,其專業課筆記傳世(像《費曼物理學》)不更有價值?
如何理解「敏於行而訥於言」?
「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哪三個人?

TAG:閱讀 | 國學 | 道德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