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末期皇帝一般比較昏庸,這跟近親結婚有關係嗎?

答案中一片對題目的追討聲,看來我有必要補充幾句:

1、題中」一個王朝初期的皇帝一般比較賢明,而末期的皇帝一般比較昏庸「這句話是否屬實?

我認為歷史這東西並沒有什麼絕對,真正的歷史只存在於當年親歷者的眼中,寫在書中、流傳在百姓口中的歷史有多少是謬誤多少是被篡改過的有人能說清嗎?每個人眼中都有自己的歷史,關於這一點歡迎大家討論。

2、題目的邏輯關係是否存在問題?

我在題目中想要闡述的只是「開國者常明,喪國者常昏」這樣一個我眼中的事實(且不論這個事實的真實性),這句話中並不存在前因後果或者前果後因的邏輯關係,所謂的因果關係有誤是各位想多了,我真的沒有想在題目中表現出「時勢造英雄」這樣的邏輯。

3、開朝者必賢,亡朝者必昏?

有多少人是抱著這種觀點在批判所謂「題主的邏輯」的?歡迎大家對這種觀點進行討論或批判。

4、這跟近親結婚有關係嗎?

我想把所有的著重號都用在最後這個問句中,這才是題目的重點啊各位!我深深地知道一個事件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尤其是王朝更迭這樣一個複雜的事件,我也並沒有想把一個王朝的更迭一股腦全歸因於近親結婚啊!我只是問「有關係嗎?」,哪怕有很小的關係,既然在知乎上答題就認真點嘛各位,到底有關係嗎?有幾個人回答我的問題了?如果想更進一步回答這個問題,也應該是去探究如何有關係,去探究各朝君王的血緣關係,為什麼大家都在給我分析一個王朝覆滅的原因?


古代文人寫文章,從孔夫子那裡繼承了一個很壞的習慣,叫做春秋筆法-------------------也就是用觀點代替事實,用褒貶扭曲史實。所謂末代皇帝多昏聵,有多少是真昏聵?又多少是身死名裂被後人給埋汰的?至少大名鼎鼎的昏君裡面,商紂、隋煬都是響噹噹的人傑,即使崇禎也不是愚頑之主,能力或有高下,但不能等閑視為弱智。


首先我覺得這句話因果關係就有問題。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不賢明的人能開創新的王朝嗎?一個不昏庸的人會把朝代引向滅亡嗎?即使是面對一個比較複雜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不也有好多賢明的中興統治者嗎?

比如下表,數量出乎我的想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6%AD%B7%E4%BB%A3%E4%B8%AD%E8%88%88

當然,以上問題的答案也有例外,比如漢高祖,唐高祖,宋高宗;比如樓上所說商紂,隋煬,崇禎。(非絕對)

另外我想幾乎每個朝代都會有這樣一個傾向,由上而下地捧高本朝統治者,貶低前朝統治者,包括當代恐怕也是(求不跨省)。所以難免有些開國皇帝被本朝進一步美化併流傳,而前朝末代皇帝則被醜化並遺臭。我上面所舉的幾個例子不敢說絕對,但漢糕糖糕松糕祖雖然不敢說很差,但恐怕確實個人能力不是非常強;而後三位如果去了解一下的話,也並非暴君昏君一無是處的。(我曾於Wiki詞條間輾轉看三國,發現好多我原本不知名的將領謀士也有著傳奇的人生,某些人物則被羅貫中等過度美化了。)

南京是六朝古都,不過這些朝代都不怎麼長,包括歷史上的秦和隋等朝代,有些只經歷一二三世而亡,這些朝代也許還沒來得及存在近親結婚或者並不嚴重;歷史上著名的「愚笨典型」晉惠帝並非近親結婚所生,我不大了解哪些統治者是近親結婚所生,但兩千多年來,沒聽說哪位是因為近親結婚而特別愚笨的,否則也幾乎不會有機會被立為繼承者。從事實上我對此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

近親之間相比無血緣關係者擁有更多相同的等位基因,近親繁殖會導致純合子的增加,即同樣的等位基因出現在成對染色體中的相同位置,隱性的有害等位基因在純合子時會造成嚴重的成長缺陷,所以可能提高新生兒畸形與智能障礙的機率。但中國歷史上似乎沒有出現因為近親結婚而智能障礙的皇帝,也沒有證據表明在同樣排除掉智能障礙的那一部分之後近親結婚所生者低於非近親結婚所生者的平均智力水平。

========================================================================

2013520之update:

先不談這個問題本身,提問者@Janmy 的態度我就不大欣賞:

為什麼王朝初期的皇帝一般都比較聖明賢德,而王朝末期的皇帝都比較昏聵迂腐,在智商方面的表現也是兩個極端,這跟近親結婚的關係有多大?

題目一直沒變,以上是提問者最初的補充說明。對比題目與補充說明,補充說明加了一句「在智商方面的表現也是兩個極端」,同時把「這跟近親結婚有關係嗎」改為了「這跟近親結婚的關係有多大」。

加上的一句比前面的兩個分句主觀性更強,槽點更多。您認為重點在最後一句是因為您默認自己前面的分句是事實,甚至是真理,但我們看來未必。此問題不同於what if的問題,我們需要對條件本身質疑。「想多了「,」沒看到重點」不是不認真,反而是更大的認真。同時您沒發現我的最後一段生物學的解釋似乎在默認題目前面兩個分句正確性的前提下也能給出結論嗎?反倒是您對我們的答案不重視吧。

而修改的那句,則有預設立場之嫌,由問有無關係改問為有多大關係。這顯然也不是好態度。

最後再回到問題本身:

  • 歡迎看到從歷史學統計學的角度探究各朝君王的血緣關係,如果最終發現所有的末期皇帝都非近親所生這個問題就圓滿解決了。

  • 即使按上面那樣真的發現幾位(應該不會太多)末期皇帝真的是近親結婚所生而初期的皇帝皆非如此又如何確定這之間存在必然關係?會不會是相關不蘊涵因果?題主想得到的究竟是相關關係還是因果關係?前者已然解決,後者則需要一個生物學的結論。

  • 個人觀點(待驗證)如下:在同樣排除掉智能障礙的那一部分之後,新生兒是否近親結婚所生這一因素與其平均智力水平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相關性。(近親結婚會導致新生兒更大概率的智能障礙,但中國古代沒有因為近親結婚而智力障礙的皇帝,故在此題中排除這部分)求驗證

如果是探究因果關係而非相關關係,只驗證以上第三點即可。

以上,題主請相信我是認真的。


中國的皇朝末期,一般出現皇帝由旁支繼統的比較多。一方面他們因此而缺乏正統君主的穩固地位,另一方面因為他們原來並未有繼承皇位的希望,而中國古代傳統,對皇位繼承人傳授的是君道,講的是權謀,教給他們王霸兼用之術,而對普通的親王傳授的是臣道,講的是道德,教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以他們往往沒有受到系統的皇位繼承人的訓練,把那些欺騙普通儒生的禮義道德都給當真了。

例如秦二世是因為兄長扶蘇被趙高害死而撿了個便宜;漢成帝無子,漢哀帝與漢平帝皆以外藩繼統;漢獻帝也是因為漢少帝被董卓所廢,所以袁紹等關東諸侯一開始就質疑其合法性;吳主孫皓乃廢太子孫和之子;隋煬帝也是弒兄奪權;宋徽宗也是因為兄長宋哲宗早逝即位;宋理宗則是因為太子趙竑被奸臣史彌遠所害而意外登基;遼天祚帝是被讒害的太子耶律浚之子;衛紹王完顏永濟是因為其侄金章宗無子而意外登基;元順帝也是被害死的元明宗之子,因為叔父元文宗接連喪子,認為是當初害死兄長明宗的報應,才意外將皇位傳給明宗之子;崇禎也是因為兄長天啟早死,才讓這個書獃子意外摘了桃子;晚清也是光緒宣統皆以外支繼統,若是同治順利長大成人,作為正統皇帝,絕沒有那麼輕易就被慈禧軟禁。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一個王朝最終覆滅並不是最後那幾年決定的,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等到積重難返了,問題就爆發了,這和近親結婚似乎關係不大。


邏輯錯了吧,不賢明如何開朝,不昏庸又如何亡朝


偽命題。

這種統計是不科學的,這樣取樣本是偏狹的。你可以逆向思考這個問題,正因為皇帝的賢明,他才能打下江山社稷,才有了朝代的發展,有了後續的發展,你也才認為初期的是聖主;同理,縱觀歷史,朝代的滅亡,王朝的顛覆,多是因為皇帝的昏庸荒淫而致,從而淪為末代皇帝。所以不能說初朝出賢明,末朝出昏君,這裡面有個因果的先後關係。

再比如:很多人看到讀 MBA 的人大都身價不菲,背景不凡,然後就認為讀 MBA 能讓人成為商界精英。但事實呢,是很多人在商界功有所成之後才去選擇了讀 MBA。從而給人一種認識誤差。都是因果顛倒問題,道理是相似的。


在中國一個有錢的人往往有一個好爸爸。而沒錢的一般都沒有一個好爸爸,這跟有錢人娶的老婆素質較高有關係嗎?


直接回答:跟近親結婚沒有關係。

請參見此回答: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中,皇室近親結婚現象嚴重么?

雖然皇帝確實娶了不少近親,但是當皇帝的人一般都表示近親結婚的產物。

——————————————————分割線———————————————————————

知識有限,不敢多言,我對於這個問題應該是這麼想的:

不賢明無法建國,不昏庸難以亡國

題主邏輯有誤

有很多同學都想從王朝興衰中總結出些規律來……其實我覺得基本不靠譜,這應該是個概率的問題

STEP1.: 因為某些人賢明(或者叫厲害),所以他們變成了皇帝 (常年戰亂,家底薄,但別人的家底都是接近於零了,他就突出了)

STEP2.1: STEP1 中他們的子孫出了些能折騰的,直接把這個王朝玩垮了(或者有些人只會打天下,不會坐天下,自己就葬送了自己的基業),請見下面短命王朝集錦 (家底薄,禁不住玩,一玩就給玩垮了)

1李自成的王朝 大順 1天

2袁世凱的王朝 83天

3十六國 冉魏 2年
4五代 後漢 4年
5十六國 西蜀 8年
6五代 後周 9年
7五後 後晉 11年
8十六國 南燕 12年
9五代 後唐 13年
10秦 15年
11北朝 東魏 16年
12五代 後梁 16年
13十六國 後涼 17年
14十國 前蜀 18年
15十六國 西涼 21年
16北朝 西魏 21年
17十國 楚 21年
18十六國 後燕 23年
19南朝 齊 23年
20十六國 胡夏 24年
21十六國 漢趙 25年
22北朝 北齊 27年
23十國 北漢 28年
24十國 後蜀 31年
25十六國 後趙 32年
26十六國 北燕 32年
27南朝 陳 32年
28十六國 前燕 33年
29十國 吳 35年
30十國 閩 36年
31隋 38年
32十國 南平(荊南)39年
33十國 南唐 39年
34三國 蜀漢 42年
35十六國 北涼 42年
36十六國 成漢 43年
37十六國 前秦 43年
38三國 魏 45年
39十六國 西秦 46年
40十六國 後秦 47年
41西晉 52年
42十國 南漢 54年
43南朝 梁 55年

STEP2.2: STEP1里的人命好,教育方法好,子孫也出了些賢明的人,所以開創了一系列盛世,康乾,貞觀,開元等等 (家底慢慢變得厚實了)

STEP3: STEP2.2裡面的皇帝的子孫出了個不怎麼行的,差點把這個王朝玩垮了,比如 漢桓帝,宋徽宗,(此時家底遠不如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STEP4.1: STEP3里那些主的子孫,也不咋地,徹底把自己家王朝弄完了 宋欽宗 漢靈帝 (這家徹底關張了,或者成了空殼公司)

STEP4.2: STEP3里那些主命好,子孫不錯,但是前頭玩得太過了,別人跟他一樣厲害,但是家底比他強(或者兩個都勝過他),他無力回天了,比如帝辛,周赧王 君士坦丁十一 秦三世 劉備應該也算吧? (這家在苟延殘喘之後,關張了)

STEP4.3: STEP3里那些主祖墳冒煙了,對手太垃圾(或者自己子孫特牛叉)家業重振了! 少康中興,光武中興,各種中興 (尼瑪我想到了叉燒……為什麼!)

STEP4.4: 從STEP2.1 到STEP4.3 繼續循環下去,一直到這家徹底掛了

只是因為賢明之君難得,所以很多王朝沒有走完這個循環,就拉倒了,有些命好,走了兩輪才倒下。王朝興衰存滅,跟皇帝近不近親的,甚至於他本身能力強弱只是有一定聯繫,但是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都是時勢使然,君不見鄭莊公,陳友諒,葛爾丹?


很多人都已經回答到點了,不過有點零散,還有一點小欠缺,我來個歸納總結和補充吧。

1、因果關係搞錯了。不是因為開國的皇帝普遍賢能,而是比較賢能的人才能當上開國皇帝,同樣的也不是亡國之君普遍昏庸,而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昏庸的皇帝導致了國家的滅亡。這個因果關係倒轉了。

2、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一個王朝取代另一個王朝,總得有個說法吧,否則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必須弄個「替天行道」之類的借口。也就是說有些末代皇帝其實並不昏庸,只是他碰到了更加強大的對手,然後被抹黑了。舉個例子吧,周幽王的烽火起諸侯果斷就是假的,知乎已經人考證過了;紂王亡國主要原因也不是因為暴虐;楊廣並沒有史書上寫的那麼壞;近代的蔣某光頭,也不是一無是處。這一切都只是政治需要而已。

3、歷史的發展規律使然。王朝也罷,人也罷,總是會走向衰老,走向死亡的。而這個過程一般都是潛移默化、一步一步不容易覺察的。和平年代,政X府X機X構會日漸臃腫、人浮於事、黨派林立,土地會日益兼并,社會矛盾會日益尖銳,這一切都是沒辦法解決的。到了後期,就像一個垂暮老人,很多事情都是力不從心了。像光緒皇帝,想支持維新變法,結果怎麼來著?

4、關於近親結婚。一、近親結婚的皇帝不多,也不是每個王朝都流行皇族近親結婚的,清朝比較流行而已。二、近親結婚沒有你想的那麼惡劣。我告訴你在伊斯蘭國家,表親結婚是非常非常常見的一件事情嗎。在伊斯蘭國家,近親結婚再正常不過了。要是說近親結婚會亡國,那伊斯蘭國家豈不是應該很久就滅亡乾淨了?

5、血緣與王朝的發展關係。其實血統純正和王朝的發展沒有太大的關係。不是一直有人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嗎,那他還不是當上了秦皇,還不是帶領秦國一統六國,成了秦始皇?不是傳說雍正篡改遺詔,那雍正在位的時候,國家還不是國泰民安?朱允炆被幹掉了,明朝也沒立馬滅亡啊?還有很多外戚干政的時候呢,什麼呂后啊、馬王后啊、竇太后啊一大堆呢,各種宗室被消滅,那時候國家也沒有滅亡吧。甚至像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唐朝還來了個盛世呢。外國的就更多了。至於萬古一脈的,我所知道的就只有日本天皇了,但是傳說中途也是掉包過的。

6、現代國家在某種意義上和歷史王朝差別不大,同樣的沒了誰照樣轉。血緣這種東西其實就是拿來忽悠人的,和意X識X形X態差不多。要想從這些東西裡面找到一個國家的崛起或者國家的滅亡的密碼,那還真是緣木求魚了。

7、很多皇帝身體不行、夭折的根本原因有三。一是酒色過度,荒淫成性;二是亂服丹藥,很多皇帝想要長生不老就沉迷丹藥,現在已經證實了很多丹藥是有毒的!三是陰謀,我認為有一些死得莫名其妙的和非正常死亡的很有可能是被謀害的。後宮劇這麼多,大家估計能理解。


不是因為到了末代才昏庸,而是昏庸了才到了滅亡的時候。


創業時,團隊里都是牛逼的存在;

守成的團隊,尤其是守了兩百年,團隊里有一兩個牛逼的就不錯了;

這時候,大多數牛逼的人都在新的創業團隊里了。


成王敗寇,就算末代皇帝不昏庸,下個朝代的史書中,也會讓他變得昏庸,否則怎麼體現出改朝換代的正確性和先進性。


開國皇帝是與當時世上所有競爭中的勝利者,可以說是說是當時最優秀的人。而其後任者最多是皇室內多種勢力競爭勝者的代理人,智力和能力不見得高,有時是越無能越好,只要符合宮廷鬥爭勝利方的意願,越往後越是這樣。結果可想而知,智力和能力越來越退化,沒有優勝劣汰的過程。所以最後只有被更有能力的人奪取天下了


三句話, 富不過三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歷史就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王朝初期的帝王是勝利者,為自己修史。順便也會幫另外一個沒來及給自己書寫歷史的失敗者,也就是上個王朝的末期皇帝寫點東西。

當然有例外,比如最近比較爭議的《王的盛宴》,參考的是《史記》。《史記》中太史公沒少歌頌失敗者項羽,也沒少埋汰勝利者劉邦。

原因:

第一個故事是太史公有節操。

第二個故事是太史公深受宮刑之苦...嗯哼


命題為假 ---- 不是因為是末代才昏庸 是因為昏庸才末代好吧 當然討論範圍和樓主一樣為"大多數"


戲說看多了你。


皇子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

天天把你關在學校哄著長大,你也會被廢掉的


這個問題,分為兩個部分:

1. 歷史上,一個王朝初期的皇帝一般比較賢明,而末期的皇帝一般比較昏庸。是否屬實?

2. 如果屬實,是否與近親結婚有關。

第一個問題,個人覺得開國皇帝確實比較賢明,末代皇帝就不一定是昏庸之輩。開國皇帝之所以賢明,已經是一個事實,這裡也無需贅言。重點要說的是末代皇帝是否昏庸這項。一個皇朝必定會有興盛衰敗這四個階段,一般上,除了南北朝、五代時候,一個皇朝都有整200-300年左右。興盛時期是由立朝開始,局勢呈向上的趨勢,達到巔峰後,自然就是往下滑,最終滅國。在整個過程中,責任最大的應該不是末代皇帝,因為他們只是被推選出來的當然閉幕人。後巔峰期時代,國家的形勢已經開始轉弱,那時起的每個皇帝都要開始為亡國負上責任。當然,一些選擇當甩手掌柜、一些選擇以吃喝玩樂來度日、一些窮兵黷武者,得額外負上更多責任。若是周邊勢力未能對皇朝構成威脅,還能夠拖相當長的一段日子。因此,末代皇帝往往是適逢其會,未必是相對比較昏庸的那個。

上述說法只是以皇帝為準。詳細說來,亡國原因應該得算上當時的官僚集團的作為。很多人覺得封建時代的權利架構模式是以金字塔為準。但是,詳細進行分析,金字塔是不能夠非常準確說明封建時代的權利架構模式。比較準確能夠形容這種權利模式,應該是拱橋模式。拱橋的形成,每一塊石頭都緊緊挨著身邊的石頭,處於最高的那粒,本身被旁邊的石頭擠得不可開交。皇帝的處境就象是那粒石頭,身邊擠的,就是官僚們。君臣角力的局面是一直都存在的,開國皇帝時是皇帝佔上風,越是往後,皇帝就越處於被動。這些或多或少都與皇帝的能力值相關,但還涉及一些其它因素。譬如,一些多朝元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朝內大小官員多是出自其門下,皇帝見了他們也得畢恭畢敬。一些當過太傅的,更是地位特殊。還有某些皇帝上位,根本就是被視為傀儡,除了吃喝玩樂,他們的執政權都被擁護他們的官僚瓜分了。所以說,對於亡國,官僚們肯定有一份責任存在。

皇帝之所以昏庸,與血統是沒什麼關係的。昏庸主要的原因,是與他們從小開始的生活有關。皇宮是一個很怪的地方,一大堆正常女人圍繞著一個正常男人,身邊還有一大堆不正常的男人。一個小孩子在這種環境長大,沒有朋友,受到這些怪物影響,心理成長就難免有點扭曲。有些甚至得背負著母族興衰與自身往後命運與兄弟姐妹展開權力鬥爭。爾虞我詐的生活中,孩子會正常嗎?當然,一些本是異數者自然是雄主。其他的,自然是碌碌無為。深處宮中,不知民間疾苦,當然也無從得知所行的政令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反應。開國皇帝之所以賢明,應該也是因為出自民間的關係吧!


大家看到這個答案不要拍我啊。

除了多國(軍閥)混戰時期,統一王朝的滅亡一般從中央集權(控制力)變弱,地方勢力崛起開始的。

個人(即使皇帝)在集團面前的作用都是很小的。


推薦閱讀:

盧安達大屠殺的時候,胡圖族是怎麼區分圖西人的?
杜魯門開羅宣言里為什麼要宣稱台灣屬於中國?
為什麼清代不按地名封王?
假如你穿越到北宋年間,你如何讓後人知道你是穿越者?
怎樣客觀地評價石敬瑭?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人物 | 中國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