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民居多用平頂還是有坡頂,單坡還是雙坡?

現在鄉村中多見的的是平頂房(山西晉中),但我發現似乎留存古代的房子多是坡頂。又似乎因過去講究肥水不外流,靠外的民居好像多會做成單坡硬山頂,而商用的門面房和寺廟即多是雙坡頂了。現在農村不少人家在房頂曬糧食,如果古代多用坡頂的話,那他們不曬糧食?再則,古人做坡頂房屋,是因舊時蓋房這樣方便,還是社會等級象徵?


先要介紹一下古建築屋頂的術語:

四面都是坡到頂的叫做「廡殿」,

上半部分兩面坡,下半部分四面都是坡的叫「歇山」

兩面有坡,屋頂伸出山牆外的叫做「懸山」

兩面有坡,屋頂和山牆齊平的叫「硬山」

歇山和廡殿可以造兩層,叫做「重檐」,一層的叫做「單檐」

上圖:

古代的屋頂是有等級次序的,不能隨便亂修,亂修屋頂的話等於挑戰皇權,基本上死定了。等級規律是重檐一定高於單檐,廡殿&>歇山&>懸山&>硬山。具體的規定是:

重檐廡殿、重檐歇山、廡殿:皇家可以使用。

故宮太和殿:重檐廡殿頂

故宮保和殿:重檐歇山頂

故宮英華殿:單檐廡殿頂

歇山:皇宮偏殿和高級官員的正宅可以使用

故宮武英殿:單檐歇山頂

懸山、硬山:高級官員的偏宅,低級官員和百姓可以使用。

民居:懸山頂

園林:硬山頂

重檐是權利的象徵,一般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民居用的懸山、硬山不能重檐。

古建築中也有用平頂的,例如盝頂就是平頂:

故宮欽安殿:重檐盝頂

盝頂是裝飾性的頂,注意此處用重檐標誌了皇家的權貴,普通的地方用盝頂不能用重檐。

總體來說因為會積雨水,平頂非常少見。

總結:平頂非常少見,一般民居都是坡頂,同時也都是單檐的,重檐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


天玎說得沒錯,排水的確是一大考慮因素,而且你還會發現北方園林亭的屋頂坡度一般遠不及南方園林亭來得大,同樣也是因為南方降雨多,方便排水的問題。曬糧食嗎,不能在空地上曬嗎?我在我姨娘那裡經常見到空地上曬著一攤攤的穀子,在屋頂曬主要是農村房有些屋頂是能上人的平屋頂,還兼具陽台功能。至於屋頂和等級制度之間的關係,在皇室建築中的確有這樣的規定,比如說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屋頂形式是重檐廡殿(太和殿就是重檐廡殿),其次是重檐歇山(天安門城樓就是重檐歇山);但民間建築是不是有這樣的等級規定就不知道了。


樓上各位說的都對。可是沒人注意到題主問的是民居么?總不會誰家蓋房子蓋成九脊殿吧?

古代民居的屋頂形式幾乎完全取決於當地的氣候條件,尤其是降水。

乾旱少雨的地方多是平屋頂東部多為坡屋頂。但是有例外,甘肅民居:甘肅民居最大的特點就是民居,民居是四合院樣式,正房和兩個廂房都是單面坡屋頂,而且坡面都沖向院內,從而使得不多的降雨儘可能的流入院內,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甘肅民居的圖片網上沒找到,只能大概理解了。

一般來說,降水量越多,屋頂找坡的角度越大。當然這也只是一般來說。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所有的民居都是因地制宜的,體現的是當地居民長居與此的生活智慧。所以除了氣候因素,當地盛產什麼樣的材料,也導致了什麼樣的屋頂形式產生。

比如我老家榮成的典型民居:

首先是每年降水量比較大,所以坡面比較陡,其次,屋頂用的是到處可見的海草,房屋用的是膠東到處可見的石頭。

平屋頂同樣不只見於降水量小的地區,比如東北,降雪量這一點不能忽視:

冬季的降雪量十分恐怖的時候,屋頂的活荷載也會十分恐怖,「勤勞勇敢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雖然不會精確計算受荷大小,但是長期以來的使用經驗就是他們「的智慧結晶」。故而也選擇了坡屋頂。

而且,就算是降水量大的地區,民居也不一定統是坡屋頂,依然用我老家,威海榮成的民居來「舉個栗子」:

榮成民居的東廂房或者西廂房一般是做平屋頂,用來……曬魚和地瓜……

所以,武斷的說中國古代民居的屋頂多是如何如何,是以偏概全的,是不太合適的。

國內比較典型的民居有哪些代表?形成的歷史、文化背景是什麼?

上面有我回答的答案,民居是在歷史實踐中反映出本地區最具有本質的和代表性的東西,特別是要反映出與各族人民的生活生產方式、習俗、審美觀念密切相關的特徵。大程度上源自利用地形的經驗、適應氣候的經驗、利用當地的材料的經驗以及適應環境的經驗等所以,要討論的話,最好可以分門別類的來討論。

最後吐槽一次:除了富商大賈的家,傳統的村落是不可能搞什麼重檐九脊殿的……那麼有沒有例外?有!比如:窮人大成至盛文宣王他家。雖然說他自己沒住過……


如果@曹夢迪不是專業的,回答這樣很不錯了,還少了個攢尖、盔頂沒提。

等級當然對適用屋頂有重要影響,不過我理解的深層次原因還有:

1,這些屋頂建造難度不同,造價不同,等級越高越難,越貴,對各自受眾的經濟地位也匹配

2,這些屋頂的藝術價值不同,仍舊對應各階層

所以簡單來說,人的地位-屋頂形式-經濟-等級這些還是一一對應的,俗點說,你讓百姓建重檐廡殿,他也沒這個經濟支撐

回答一下樓主問題:

靠外的民居好像多會做成單坡硬山頂,精神層面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其實在技術層面,因為圍牆沒有散水,更多的是防止雨水傾瀉衝擊圍牆的基礎;還有就是雨水瀉在內部不會影響外部環境

古人做坡頂房屋,是因舊時蓋房不止方便,而且還更適用,至於社會等級象徵,從精神層面理解吧。


哇哦~~~~


推薦閱讀:

讀建築的人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建築之間的對話?
建築學的教學會一直以空間為主嗎?如果以建構為主會不會更好?
超高層建築如何解決消防問題?
建築工業化會不會取代現有建築施工模式?

TAG:中國歷史 | 建築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