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如在《南京浩劫》裡面說,一戰中日本雖然在協約國一方,但在戰後的歲月里,許多國際商人和消費者都特意抵制日本產品。這是為什麼呢?這對以後的歷史發展有什麼影響?


謝邀。

日本是個島國,明治維新後經濟發展快。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是協約國,參加戰爭晚,並且是佔了便宜的國家,戰後擴張勢力,重點是東亞,既佔中國國土,又向中國銷售產品。其他國家情況我不了解,但在中國確實發生了從民間而後到官方的抵制日貨的行動。由於規模大,確實對日本經濟發生了較大影響,並因此促成了被日本佔領的山東回歸。

但這對以後中日關係的進程沒有根本影響,日本國力日漸強盛,並悍然發動侵華戰爭,乃至中國大片國土被占。

抵制日貨,是一種抗議,一種骨氣的表達,一種對民族工業的保護,但作用有限,也阻擋不了日本發動的大規模侵華戰爭。

大量的歷史例證已經證明,此種抵制性的抗議和自身工業的保護,會產生一定的作用,但不會換來自身的進步。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理性的消費者;不是所有的人,在任何一個時間都會理性消費;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會用符合市場規則的方法去競爭。於是,出於義憤,或者出於其他理由和目的,抵制行為就發生了。發生有發生的道理。中國有不食嗟來之食強調骨氣的古話,現在也有隻買貴的,不買對的的炫耀式消費行為,也都各有道理。但是價廉物美的產品,永遠會擁有最大多數的理性消費者,這是市場經濟的正道,還是文化交流的需要,是前進的動力之一,也是阻擋不了的。


其實主要是當時的日本跟今天的中國差不多,剛從農業國家轉型到工業國家還不徹底,搶佔國際市場靠的是廉價勞工,產品質量相對低劣(日本產品質量提升是到二戰後接受戴明的質量管理體系後的事),而想迅速提升國力、搶佔國際市場的野心卻不小,因而產生了部分的抵觸。要知道最初的所謂黃猴子、黃禍等等這些概念,都是稱呼日本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象觀察今天的國際市場一樣去觀察當時的國際市場。不能片面誇大其中的部分而忽視另一部分。也就是說,確實是有國際買家和消費者抵制,但同樣的,也有很多國際買家和消費者不抵制。只看到其中的一部分,是不對的。

張純如在美國待的時間長,接受一些美國單方面的資訊是難免的。所以就象今天有不少美國人因為他們的輿論宣傳,而認為中國產品就一定是質量差、假冒偽劣容易出事故一樣,當年的美國人看待日本產品也是有這樣的觀念。

理解歷史要能體會現實,不能偏聽偏信,導致將歷史割裂為不可理解的時間碎片。


根據英國人編寫的《國際事務概覽》,抵制日本產品最突出的莫過於英帝國的關稅圈。由於無法進入英帝國市場,最終促使日本轉向戰爭。這也是美國在二戰前期「逼迫」丘吉爾簽下《大西洋憲章》的原因--給日本和德國公平的全球市場,避免戰爭再次策源。


所謂大戰景氣,又稱大正バブル,是1915年~1920年這5年之間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日本對外商品輸出的空前的好景氣。「國際商人和消費者們」抵制出了4倍的順差,在5年之內,對華出口增長了4倍,對美出口增長了5倍,貿易黑字達14億日元,約合2009年的3584億日元。

所以我不知道「國際商人和消費者們」是怎麼特意抵制的。即使是「之後的歲月里」,也僅僅是因為戰爭結束,生產過剩所引發的戰後恐慌。

作為華人,我們都有愛國情懷,但是愛國並不是信口開河,真相不能用謊言去替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日本經濟概況。

戰火未燒延到的日本,已經是當時世界上少數的近代工業繁盛的工業國。接受大量聯合國其他參戰國的軍需品訂單,經濟得到大幅增長(大戰景氣)。同時由於劇烈的通貨膨脹,貧富差距急劇擴大。同時也出現了戰爭結束後被稱為戰後恐慌的不景氣現象。通過工業成長,生產力增大,人口向都市集中,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變化。

一戰結束之後,日美,日英關係的變化

張純如所說的「許多國際商人和消費者都特意抵制日本產品」恐怕僅僅是美國和英國和中國。這是因為日本作為列強之一,通過凡爾賽合約得到了德國所持有的山東省的權益,以及美統菲律賓和夏威夷之間帛琉,馬紹爾群島的統治權並持續出兵西伯利亞。從而可能影響美中兩國的經濟活動。

美國當時向英國施壓要求英國廢止日英同盟,並強硬反對當時日本所主張的種族歧視撤廢案,在國內也通過日本威脅論提倡黃禍論。作為結果,美國通過了排日移民法。日英同盟也被解散。

所以日本離開美英,向德意接近,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成同盟。


推薦閱讀:

南京為什麼能成為六朝古都?
2016-2017 南京跨年有沒有什麼活動?
在南京理工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給南京這座城市怎樣一個綜合評價?
蘇南究竟有多發達?

TAG:日本 | 歷史 | 南京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