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是一種初級的審美層次嗎?藝術上、美學上對「唯美」是怎樣一個認識過程?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10/20/content_5226625_3.htm

「 莫小新: 雕塑家羅丹有個作品《愛彌兒》,是一個妓女,到風燭殘年的時候,剩下乾癟的乳房,骨瘦如柴的骨架,他就以這樣一個對象,創作了這個雕塑。

當時拿出來展覽的時候,法國社會罵他一通,認為是丑的形態,是噁心的東西。但爭論了最後呢,美術史上把這個當作審美的標誌。從單純對「形式美」的認識轉到對人的生命來認識。

西方審美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我們居然還停留在「唯美」上。這樣的標準一旦成為國民唯一的審美教育標準的時候,就會讓社會流於虛榮。導致「不自信」。按照那種「唯美」的標準來對照每個人的時候,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醜陋的。 」


審美有沒所謂的層次之分,美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每個流派每個人對於美的認識都不同。

[唯美]在維基百科中的解釋:

主張

唯美主義運動中的作家和藝術家認為:藝術的使命在於為人類提供感觀上的愉悅,而非傳遞某種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義者們拒絕接受約翰·羅斯金和馬修·阿諾德提出的「藝術是承載道德的實用之物」的功利主義觀點。相反,唯美主義者認為藝術不應具有任何說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單純的美感。他們如痴如醉的追求藝術的「美」,認為「美」才是藝術的本質,並且主張生活應該模仿藝術。

[編輯]

特徵

唯美主義運動的主要特徵包括:追求建議性而非陳述性、追求感觀享受、對象徵手法的大量應用、追求事物之間的關聯感應——即探求語彙、色彩和音樂之間內在的聯繫。

人們一般認為唯美主義和彼時發生在法國的象徵主義或頹廢主義運動同屬一脈,是這場國際性文藝運動在英國的分支。這場運動是反維多利亞風格風潮的一部分,具有後浪漫主義的特徵。

唯美主義有時被與惡魔主義連結,但是對惡魔主義和頹廢藝術不一定相符,倒不如說是感性的和文藝復興運動一起進行。有時也和神秘主義結合。

可以看出,[唯美]支持者對美的詮釋和觀點是美是不受任何道德、已有觀念、階層等因素限制的,只要有美的一面即可稱之為美。

如果無法用高深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流派加以區分時,大可以說是[唯美]的。美和品位都是相對主觀的形容,不能簡單的說「西方審美已經有100多年了」這樣的話,就如潮流和時尚一樣,誰擁有話語權誰就可以代表和定義時尚。每年的時尚潮流趨勢有誰定義?多為西方國家,如巴黎、紐約這些所謂的時尚聚集地。每個民族、每種群體都有屬於自己的美,但大的潮流趨向使得這些美沒有被更多的人發現和肯定,愛馬仕去年的棒針毛衣,之前的編製手袋,都喝中國上世界八九十年代的流行產物類似,但愛馬仕擁有話語權,自然可以定義「美」,定義時尚,定義潮流。


蘇芸,已經回答得非常完善了,我想以另外一個角度(從羅丹的雕塑出發)談談我的看法。最近在度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散步》,其中一個章節是《看了羅丹雕塑以後》,讀後受益匪淺。

宗先生說他在看了羅丹的雕刻之後彷彿是看到了一種光明。

在藝術、自然以及美的這個問題上,一次又一次的重申藝術美來源於自然美無疑是正確的,且清晰的驗證了唯物主義一元論,甚是真理。宗先生的一句話說得明了:「藝術的功用就是將它描摹下來,使人人可以普遍地、時時地享受,藝術的目的就在於此,而美的源泉仍在自然。」

關於「藝術動象」的問題。羅丹說,畫家和雕刻家表現「動象」就在能表現出從第一個現狀轉變到第二個現狀中間的過程中。宗白華認為羅丹的雕刻充分的體現了動象,或許羅丹雕塑的成功極大一部分因素都取決於對這種「動象」的悟徹吧。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於運動的過程中,一部絕妙不朽的藝術作品在這一點上有所體現是毋庸置疑的。我所理解的宗先生眼中的藝術作品的「動象」正如流動在人體中的血液一樣,它可起到「活」的功效,是保鮮而非冷藏,使之鮮活生動而不至呆板而毫無生氣。藝術的存在正需要這種所謂「動象」的出現,由於它的出現才可使得作品生靈、盎然、熱血沸騰。 也是因為有了此動象,藝術作品才能飽含更多情感、更有意蘊,具備更深層次的表達。

列夫·托爾斯泰說:「人們用語言相互傳達思想,而人們用藝術相互傳達感情。」斷臂維納斯之所以具有永恆的魅力,不僅僅是因為它刻畫了人物的優美和典雅,更因為它是愛的化身,象徵著愛情。這一點充分說明了雕塑作品所展示出的不僅僅是外在的本體,同時還包括內在意蘊的延伸。而這種內在意蘊的延伸就是物質的精神化,是藝術家情感的體現。羅丹雕塑注重情感的表達,注重精神層面的刻畫,這一點使得他的作品總是耐人尋味。宗先生在此文中稱羅丹的雕塑為「自然的心理學」便再貼切不過了。

美在某種意義上說其實是無定義、無界限的。這是我在讀過這篇文章之後的又一點體會與感受。事實上許多醜陋的事物在藝術家的眼中都是美的,都可通過藝術手段轉化為藝術美。舊的、老的、髒的、壞的、畸形的、歪曲的,幾根生鏽的鋼管,淌著鼻涕的阿Q,帶著醜惡剝削嘴臉的黃世仁……當然,在這裡尤其要提到的是羅丹的作品《愛彌兒》,在這樣一個出賣肉體的妓女、一具年老醜陋的軀體上,深刻反映了現實社會對底層人民不公的摧殘,從反面角度揭示了社會生活的真實與本質,再以這種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與本質來推崇美、影射美。這樣說來,美與丑在藝術家們的眼中本無具體劃分,只要是自然的、真實的便就是美的。正如宗白華先生所認為的:自然無往而不美。

總結來說,宗白華先生在談論到羅丹的雕塑時突出強調了這樣幾點:其一是體現自然美;其二是表現動象;其三是物質的精神化與情感化;其四就是關乎藝術家們的對「美」的定義。後來經過慢慢體會與揣摩之後,就發現其實這些特質相互之間都有著細緻入微的某種聯繫,它們都是絲絲相扣的,一個的出現必定關息著另一個。卓越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一定是以此作鋪墊而成功而偉大的。

能與大師在藝術的問題上產生共鳴並在文字中進行探討就是一種思想學習和莫大的享受了。寫到此忽然就覺思維與氣質好似共同提升了許多,儘管這樣說臉皮有些見長,笑。下面還是引用大師們的兩句精闢哲理,也算作是此文的完好收尾吧:

「在藝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為他銳利的慧眼,注視到一切眾生萬物之核心;如能抉發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觸及其內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羅丹

「藝術家要模仿自然,並不是真去刻畫那自然的表面形式,乃是直接去體會自然的精神,感覺那自然憑藉物質以表現萬象的過程,然後以自己的精神、理想情緒、感覺意志,貫注到意志裡面製作萬形,使物質精神化。」

——宗白華


我不是來回答問題的我是來吐槽的。。。

「「 莫小新: 雕塑家羅丹有個作品《愛彌兒》,是一個妓女,到風燭殘年的時候,剩下乾癟的乳房,骨瘦如柴的骨架,他就以這樣一個對象,創作了這個雕塑。」

這純屬暴露水平帖,這個磚家說的作品不叫愛彌兒,一般簡稱「老妓」,原名

法語叫 Celle qui fut la belle heaulmière

英譯是 She Who Was Once the Helmet-Maker"s Beautiful Wife

完全不知道愛彌兒是哪裡來的說法

當時拿出來展覽的時候,法國社會罵他一通,認為是丑的形態,是噁心的東西。但爭論了最後呢,美術史上把這個當作審美的標誌。從單純對「形式美」的認識轉到對人的生命來認識。

這個雕像成於1887年,正是唯美主義(以王爾德為代表)和象徵主義(以波德萊爾為代表)發展的時期,這兩個美學思潮,有類似之處,其美學思想的一個方面就是美和現實的善惡和丑無關。如波德萊爾《惡之花》中 「腐屍」 的片段:

蒼蠅嗡嗡地聚在腐敗的肚子上,

黑壓壓的一大群蛆蟲

從肚子里鑽出來,沿著臭皮囊,

像粘稠的膿一樣流動。

這些像潮水般洶湧起伏的蛆子

嘩啦嘩啦地亂撞亂爬,

好像這個被微風吹得膨脹的身體

還在度著繁殖的生涯。

而這個雕像,可以說是接納了這種唯美的美學思想。事實上那個年代,藝術家們紛紛站隊,有支持有反對,當然支持的是少部分,但也沒必要用「法國社會」這樣的大詞來渲染氣氛。至少雨果是支持這種新思潮的。

西方審美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我們居然還停留在「唯美」上。這樣的標準一旦成為國民唯一的審美教育標準的時候,就會讓社會流於虛榮。導致「不自信」。按照那種「唯美」的標準來對照每個人的時候,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醜陋的。 」

所謂西方審美一百多年了這樣的說法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彷彿古希臘人民就不審美一樣。而且要是說中國沒有這樣的審美能力,那就錯了。還在唐代,吳道子就畫了鍾馗像:

鍾馗可是奇醜的人,吳道子既然能畫這樣的題材,並且為唐玄宗看重,可見當時中國人的審美是很高端的。要知道,那時候西方還是中世紀呢。為啥不說中國的審美領先西方千年?東西方的藝術,各有所長,很多西方覺得很牛逼的美學思想,中國早幾百年就有了,不僅這一例,沒有必要妄自菲薄。這個莫小新故作驚人之語,嘩眾取寵罷了,根本不值一提。


很多人喜歡問: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這本小說在講什麼?這首歌表達了什麼?

唯美主義(aestheticism)就是不去問這些事。如果你不問這些問題,仍然覺得這部電影 / 小說 / 歌有意思,那你就已經知道什麼是唯美主義了。

『I think you are wrong, Basil, but I won"t argue with you. It is only the intellectually lost who ever argue.』 這是唯美主義。

至於「唯美」,在今天很多時候是被當作「漂亮」的同義詞來用的。

日本人把 aestheticism 翻譯成耽美主義,竊以爲更加準確。耽美並不總是跟宅 / ACG / 腐之類的概念相關的。


什麼是所謂的「唯美」?在一搜圖片什麼的,我只覺得這些「唯美」的東西都是淡而無味軟綿綿的所謂「文藝小清新」。和「小資」一樣,真感覺這種詞經不起推敲,沒有多少深刻意義。

我只知道唯美主義是一種藝術思潮,而且在西方國家已經式微。


視何物為美,根據的往往不是審美標準而是社會或者政治標準。

羅丹的作品創造於19世紀,19世紀浪漫主義盛行,伴隨的還有頹廢主義。有的藝術家以理想化的筆觸刻畫臨死美女活力已竭而肆意縱情,有的藝術家表現某種疾病的緩慢進程,有的藝術家刻畫被稱作老年和貧窮的疾病折磨得虛弱不堪而見棄於社會的人,例如羅丹。表現肉體之美漸毀之際,出現一種死亡「靈性」之美,如雪萊和維維安塑造的形象。雨果也迷上病體的魅力,他的《沉思集》稱頌蜘蛛和刺蕁麻這兩種討人厭的自然界造物。波德萊爾的《老婦》也讚美一個衰老女人的佝僂體態,威爾第也鋪張描寫《茶花女》肺病臨死的薇兒麗妲。

從古希臘到近代,幾乎所有美學理論都說,任何一種丑都能經由藝術上的充分呈現的效果而化為神奇。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說:在藝術的呈現上,模仿出來的丑還是丑,但由於藝術家功夫精到而有一種與美相呼應的境界。假定普通人的品味在某些方面與他們同時代的藝術家相同,假如一個來自外太空的訪客走進一所當代藝術的畫廊,看見畢加索畫的女子臉孔,並聽到其他觀賞者形容她「美麗」,他可能會誤以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也認為畢加索畫的那些女子臉孔美麗。但如果這位訪客看一場時裝秀或者環球小姐選美,目睹其他類型的美,可能就要懷疑自身的審美了。

大眾通常把具備比例與和諧的東西視為美,但一個時代認為合乎比例的東西另一個時代並不認為符合,例如一位中世紀哲學家會想到哥特大教堂的層次和形式,一位文藝復興理論家會想到依照黃金比例來建構16世紀的殿堂,文藝復興時代人們認為大教堂的比例是野蠻的,他們以「哥特式」一詞來形容就說明了一切。此外,一個時代的審美也會有差異。黑格爾在《美學》一書里寫道:「我們經常聽說一個歐洲美女難以令一個中國人心儀,一個非洲人亦然,因為中國人對美的觀念和黑人也完全不同。事實上,我們看這些非洲名族的藝術作品,例如他們的神像——出自他們對崇高的想像,是他們崇敬之物,但我們也許覺得那是最醜惡的偶像。同理,我們可能覺得這些名族的音樂是可憎的噪音,他們則認為我們的雕像、繪畫和音樂毫無意義或者醜陋。」同樣一張非洲儀式面具會讓西方人感到毛骨悚然,土著卻可能視為一個慈悲的神,反之,目睹基督受難、流血、遭受羞辱的畫,非基督徒可能犯噁心,但會在基督徒心中引起共鳴和情感。


唯美,只是美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審美層次是人的主觀行為。

唯美可以理解為對事物表象美的理想化追求,當然我們知道表象不是美的全部,它有外延也有內涵。

由於唯美其通常被認為過度追求表現形式,使人只專註到其外觀上,而人的表層的審美更多是本能知覺過程,沒有觸及心智層面,所以容易把唯美理解為一種初級的審美層次。當然它是可以擁有豐富的內涵的。^_^


就沒有人從字面角度去理解嗎?唯美,只有美而已。


推薦閱讀:

侘寂美學是什麼?
人類的審美是否存在極限?
為什麼日本文學中屢次出現死亡美學?
人為什麼要學習美學,學習審美?
學藝術史有哪些好處?

TAG:藝術 | 哲學 | 審美 | 美學 | 美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