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嗎?它的可信依據在哪裡?
這兩天一直在看《波士頓法律》,看的我很有自己得道成仙的感覺。一直在思索,科學真的就是一切都對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嗎?那麼除了science的方式外,還有哲學,宗教,藝術……,自然會想到心理學的科學依據在哪裡?
心理學是不是一門科學,如果50年前問的話,估計所有人都會斬釘截鐵的回答「不是」, 但是現在,我認為,心理學(大部分分支)已經可以名正言順的歸為科學了,畢竟我的第一篇論文題目就是」why psychology is science?" _(:3 」∠)_ 。。
其實心理這個詞對大眾對這門學科的誤導很大,另外,國內各種科普雞湯功不可沒,讓大家覺得心理就是一門雞湯似的主觀學科,就連我家人也堅定的這麼認為。。。我很贊同萊尼的觀點,他的答案從科學的方面解釋了心理是可以被稱為科學的學科。
估計所有學心理的都會被問「啊,你是學心理的啊,那你猜猜我現在在想什麼?」 下圖,我來給被這問題困擾的心理同學們最簡明扼要的 回擊
心理(Psychology)這門學科,通常被歸為「軟科學(soft science):心理學,社會學」而不是「硬科學(hard science):物理,化學,生物」。
一個很普遍的觀點是「大部分心理研究或者學說,是概念化的,主觀的並且是開放理解的,讓這個學科更傾向於人文學科。」 但是,在行為主義運動(上世紀五十年代)後,心理開始走向數據事實的研究與測量而非以前主觀的歸納, 舉個有名的人物就是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從他當時做的一系列實驗中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實驗已經非常系統了。關於心理實驗部分萊尼說的非常準確,我就不贅述了。
另外,心理學科的不同分支也影響人們對其是否科學的認知,比如,由於神經科學(neuropsychology) 的發展非常迅速,很多心理學家也稱自己為神經科學家,他們更傾向於通過唯物的方式研究心理,從神經,化學分子等方面來解釋人類的行為與疾病。這個分支顯而易見的可以歸為硬科學裡。而分析心理學派(analytical psychology),其包含很多如「原型(archetypes)」,「靈魂(soul)」等深層次的無法量化和物化的概念,這類型的心理分支則更注重目的,情感,意義等各種主觀的,更像是內心(mind)而不是大腦(brain)的感受,這個分支,則容易被歸為「軟科學」或者很多人根本不認為這算是科學。
以證明心理理論這方面為例,當直接應對人類情感或者經驗時,我們不能直接證明所有事情。比如,你很愛一個人,你將這個愛描述為某種奇妙的經驗,但是,沒有任何方法能證明這種愛, 分析學派可能會通過對話,從你過往的經驗歷史來了解這種感受。而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神經科學家可以測量你描述愛時大腦內的化學反應,然後對比你在正常情況下大腦的反應,可以很直觀的看出大腦內的化學變化。
但是,不光是心理,任何學科都沒法將一個人的主觀感覺表現的準確無誤,所以,唯一的方式就是通過對話了解,從而我們有了心理療法(therapy):人們傾聽與對話,來幫助我們來探索出到底發生了什麼。雖然這在另一方面為認為心理是不科學的學科的人們提供了鐵一般的論據,然而從另外的角度看,這反而顯得心理這門學科囊括的更多更全,有科學客觀的論證的同時,也沒有忽視人的主觀感受。
這個答案主要以神經科學和分析心理學派為例,心理還有其他很多分支(估計很多人自始自終認為心理只是簡簡單單的一門對話的學科而已),如社會心理,臨床心理,等等,但是大致意思相同,就是當我們問心理是不是一門科學的學科時,首先得清楚我們所認為的心理到底是不是學術層面的心理,而不是通過各種科普雞湯情感讀物而了解到的心理,其次要問我們到底對心理這個學科了解多少。否則,這個問題就像是一個運動員站在你面前,你就確信他是個足球運動員而直接忽略了他是籃球運動員,體操運動員,田徑運動員的可能性。
另外,諷刺的是,儘管心理經常被認為不是真正的科學,然而心理這個學科,相較於其他學科,對公眾卻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所以不管別人怎麼想,說不定心理反而會笑到最後。-目前大眾眼中的「心理學」與作為科學學科的心理學還有挺大出入,各種勵志學、成功學、小廣告甚至不靠譜科普雜誌都功不可沒啊……心理學本身的地位也很尷尬,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沾邊,又如之前很多位所言,從哲學中脫離出來的時間還很短。
拐回正題,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因為:
- 研究範圍上:研究的問題要能夠用實驗解決(empirically solvable),提出的理論可以被測試,進而被證偽(falsifiable)
比如「智力是什麼」就不在心理學目前的研究範圍內,因為事物的本質是無法用實驗證明的,我們只能透過某些表現研究它。只有選擇的問題合適才有可能提出可測試的理論。可證偽性已經有很多人提到,就不多說了,深入的解釋可以參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17383/answer/12746380
- 研究方法上:使用系統的經驗主義(systematic empiricism)
就是說,心理學研究也要做實驗、出數據的,與其他科學「提出假設 -&> 設計實驗 -&> 進行實驗 -&> 得出結論 -&> 修正理論」的大體流程沒什麼區別。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精神分析學派往往不被正統學者承認,因為他們從不做實驗,也不做預測,只基於個案由果及因提出理論——更準確地說,是些有趣的假設。
- 成果發布上:產生的知識會交由公眾驗證(publicly verifiable)
就是說正規的心理學研究要想發表,也要經過其他業內人士的評判(同行審議),大家覺得靠譜才行。況且發表出來以後所有人就能看到,也就意味著所有人都能評判。如果其他人重複這個實驗,理應得到相同的結果,否則就說明結論不正確。
另外,問題描述中提到「科學真的就是一切都對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嗎?」
不一定,即使我們只討論方法而不討論結論的正確與否。從上面第一點就能看出,科學的研究範圍有限。題目中還說「可信依據」,雖然從敘述中能看出提問者是認可科學方法的,但認真來講,我說不出依據。對於能用經驗主義研究的問題,這套方法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理性認可的最好方法而已。這真是一個經典的問題! 從心理學誕生之日這個問題就應運而生了,並且我相信還是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高票回答說的很好,特別是 @萊尼的答案,寫得很贊。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心理學不是科學? 1. 人人都是心理學家? 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人(動物那部分我們暫時忽略)。因此,研究者與被研究者是一樣的。我們完全可以放言,每個人都有一套對於自己行為以及他人行為的解釋理論。這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因此,當我們已經形成了這種慣有的思考方式之後,我們就會想當然地認為人人都是心理學家。但很顯然,這個所謂的人人心理學與真正的科學心理學具有很大的不同。至於哪些方面不同,大家可以參考 @萊尼的答案。比如系統的實證主義,聚合研究,同行評閱等等這些都保證了心理學的科學性。
2. 心理學研究的都是生活常識? 與上一條呼應,人人都會對彼此做出解釋,所以心理學研究的都是生活常識。既然如此,我們還要這個學科作甚? 常識的錯誤與矛盾往往被人忽視,而很多人寧願選擇去相信那些部分常識而不願意去相信真正的科學理論。
3. 模糊科學與有用之間的界限。很多朋友說到,心理學管它是不是科學呢,對人類有用就行。這種觀點其實是可以模糊了真與用之間的界限。要說對人類有用,其實何止科學,文學、哲學甚至藝術這些都對人類非常有用,但它們並非科學大家族成員。因此在探討學科是否為科學的時候不能以是否有用為判斷的依據。4.心理學家內部拆台。這一點在心理治療領域尤為嚴重。很多心理治療師拒絕對自己採用的心理治療方法進行科學評估。他們賴以生存的技能就是對外界聲稱這是玄而又玄,只能靠個人自行領悟才能得到的。關於這一點,在《這才是心理學》一書中有非常精彩的論述。書中列舉了一些曾在20世紀90年代在臨床心理學領域泛濫成災的幾種偽科學,甚至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各種投射測驗,以及使用高度暗示性的治療技術誘發兒時受虐記憶等等。5. 偽心理學佔據著大量的市場利益。 去書店裡面看看吧,正經的科學心理學書不多,而充斥著成功學,戀愛學,口語交際學,以及沾點邊的各種性格理論,一眼看透人心,讀心術層出不窮。除此之外,那些讓你接受苦難人生的勵志學,比如所謂的療傷治癒系列。這些書雖然沒有明確的說明自己是心理學,但是對於受眾而言,基本上把它們與心理學畫上了等號(至少也是約等號)。說到底還是利益作祟,這些書籍的出版以及這些偽心理學的流行背後都有龐大的利益集團在支撐。最後, 我還是要強烈推薦一本書《這才是心理學》。很多心理學的基礎問題,在這本書中都可以找到答案。這麼說吧,心理學的論文,除了綜述,全部都是實證研究,也就是靠數據說話的,真正的心理學和大眾心裡的心理學,其實是有偏差的,很多標明心理學的著作,其實更像是哲學書或者心靈雞湯類的哲思書,其實這些在心裡學的學術界是不被認可的。
我也有像你這樣的迷惑,看《天使與魔鬼》電影時裡面人說科學與宗教是對世界的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可以推薦你看看心理學家羅傑斯的書《羅傑斯著作精粹》,裡面也有講到他對科學的理解,我覺得挺啟發我。曾經來我們學校講學的一個留美心理學博士說過,科學並不是絕對的,難道牛頓定理就一定是正確的么。心理學是科學的。還看人們是怎麼對待它。我覺得並一定非要滿足可以證偽可以實驗重現實驗才能稱科學的,難道蘇格拉底柏拉圖笛卡爾他們對於世界的思考得出的思想就不值得取信么?我覺得科學真正的內涵不在於它的形式,而在於科學精神,求真探索懷疑論證學無止境永不停歇的精神。
北師大心理學科班出身。利益並不相關(搞笑了)。
學院始終教育我們: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美其名曰:「不要總以為我們在窺探內心,我們是在科學的道路上探索。」
但是越到後來越會發現,心理學是科學與非科學的雜糅——既有科學的部分,又有[不必]那麼科學的部分。心理世界並不是冷冰冰的客觀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是主觀的世界。
所以:「不要總以為我們在探索科學,我們是在科學的保護下窺探內心。」
問:「你是學心理學的,那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答1:「不要總以為我們在窺探內心,我們是在科學的道路上探索。」(焦慮派、優越派)
答2:「你在想我知不知道你在想什麼。」(搞笑派)
答3:「也許現在還無法知道,但是未來總有一天可以做到。」(現實派)
——讀心似乎是大眾對心理學的誤解,但這本身也是學心理學的人對大眾的誤解。
心理學的分支太多了,不同的分支需要藉助科學方法的程度也不盡相同。但總的來看,學術取向基本上是用科學的方法論回答理論或現實問題,而應用取向則是在已有的科學結論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決具體問題。
科學也並不是世界的全部,過於鑽進科學反而局限了學科的意義和價值。為什麼「學了心理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心理學在十分焦慮地維護自己是一門科學的同時,反而忽視了某一些能夠讓你過好這一生的所謂「樸素的經驗談」。
儘管心理學不都是科學,科學並不是世界的全部,但面對明顯是偽科學的信息,我們依然要保持充分的批判思維/審辯思維。阿米爾·汗2014年的電影《我的個神啊》也許是很好的啟發。
在高票回復的基礎上再加一點內容,主要圍繞在什麼是「科學」的概念和心理學研究方法上。
第一,什麼是科學?維基百科引用字典上的定義是:Science is a systematic enterprise that creates, builds and organizes knowledge in the form of testable explanations and predictions about the universe. 其相應的中文頁面我沒有找到完全對應的翻譯。我粗略翻譯一下:「科學是一個系統性的項目,他創造,建立,及組織可驗證性的知識,並利用它來預測事物。」 同時,心理學總體來說是一門針對人的行為和思想來做系統的研究和應用的領域,符合科學的定義。
萊尼的回復中結識了如何創造,建立,及組織可驗證性的知識。這個定義中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成分,就是「預測」。我在以前教本科的心理學類課中會舉這個例子:每個人都會看天氣,也能系統地總結天氣中的規律;但這並不代表人人都在搞氣象科學。只有在系統性地預測氣象時候才能真正是算是搞氣象科學。比如我正在學習的領域,工業組織心理學,會通過申請者的智力,人格,現有行為來預測將來這個人會不會成為優秀且忠誠的員工。
第二,雖然我們從定義上來說心理學「應該」是科學(prescription),但依照現狀,心理學「實際上」是不是一門科學呢(description)?心理學有一些獨特的特性,所以人們會質疑心理學的科學性。心理學最關鍵的特性是這門學科研究的是「黑盒子」,既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大部分的心理學現象,比如一些在其他評論中提到的「智力」等。在實際的應用研究方法過程中,心理學者會依賴以下幾個概念:(可)操作性(operationalization),推論(inference),和效度(validity)。
操作性(operationalization)是在定義一個理論概念後,確定如何來具體觀察這個現象。比如測量智商的可操作性手段有記憶一段數字,根據打亂的圖片說故事,回答知識性的問題,做數學題等。然後,研究者會通過觀察到的數據來做推論(inference),看理論是否被支持。其中會有一些推論不是百分之百的OK,這就是效度(validity)問題。有些操作性定義可能不涵蓋理論概念的全部內容,或參雜多餘內容。有些在測量後的推論可能不完全可靠。因為我們人類在研究人類自己,而不是在研究物質世界,做出的決定和結論總會有主觀成分。數據結果也總會包含比一般物質科學(數理化)來說較大的誤差。所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會導致人們覺得心理學知識不是完全可靠。
最後,100%可靠不是科學的必要定義。只有部分科學領域能做到100%可靠。比如平面三角形三個角之和永遠是180度。回到預測天氣的例子上來:氣象科學發展n多年,氣象科學家還在不斷的提高預測的精確性。我們不會因為某天天氣和天氣預報有出入而否定氣象科學整體的科學性。因為氣象科學在未知的基礎上給我們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心理學是一門相對年輕並且充滿挑戰的學科,我們也在未知的基礎上不斷累積系統性的知識,提高預測人類行為和思想的準確性。所以,在這一方面我的評價標準是一門科學可以在0%或隨機概率的基礎上做出系統性的提高。
我的結論是: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讓大眾來用科學方式來接受這門學科還需要很多工作。
推薦關於心理學科學研究方法的閱讀:William R.. Shadish, Cook, T. D., Campbell, D. T. (2002). 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generalized causal inference.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這是個好問題,也是個一直都富有爭議的問題。我猜在這個問題下的回答也會保持這一爭議。心理學到底是不是科學?這個問題總歸有兩種大致的觀點。一是否定的,認為心理學是一門類似詮釋學的邊緣學科,這是長久以來大眾還有部分學者的普遍觀點;一是肯定的,認為基於實證主義的心理學值得冠以科學的名號,這是當今心理學家普遍主張的一種觀點,在彭聃齡老師的《普通心理學》中,也很直接地稱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個人認為這兩種說法都沒錯,它們的分歧在於看待心理學本身的角度不同。心理學脫胎於哲學,它的母體應該跟人類文明一樣古老,最初的確是具有哲學思辨傾向的一種現象詮釋學。1879年馮特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奠定了科學心理學的基礎,以後的幾百年內,心理學家都在以研究的科學化為目標努力,以至於至今,我們能用認知科學和數學的研究方法去證明,心理學是可以被證偽的。但事實上是,沒人能否認心理學起初是為了詮釋心理現象而產生的一門哲學分支,也沒人能否認科學化對心理學發展方向的良好影響。我認為比較恰當的立足點是,像我在另一個問題里貼出的鄭雪老師的觀點(心理學學科內部怎麼評價弗洛伊德的理論? - 蘇坦納的回答),心理學包含思辨主義和實證主義兩種「傾向」,這兩種傾向分別對心理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將兩者都視為研究心理學這門學科的方法,而不是兩個對立的個體,它們的目的都在於揭示心理的真相,我認為這才是所謂真正「科學」的精神。
心理學的歸類很明確是科學,但是主要的爭論點是究竟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
有人說因為心理學研究的難以被重複證明,這和其他社會學科很像。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人屬於社會,又屬於自然,因此心理學也是一樣。
心理學證明的過程和生物醫藥方面的研究一樣,混淆變數太多,實驗可重複率難以過半,心理學提供的是存在可能性的參考因素。所以不能說它成功率低就否認它是科學,心理學還是很努力的!推薦題主去讀一讀《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大一時,我面臨著選擇物理學還是心理學的選擇,看完後,我選擇了「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浙大心理系的全稱),同時把物理學不少專業課也修了。科學依據一部分來自,我們學的諸如方差分析的統計方法(我自認為數學就是科學)另外一部分,來自對科學、心理學的理解。
先上結論:
在心理學研究中,任何一個研究者都是把理論建立在對經驗材料的分析的基礎上,並儘可能在理論構成中運用邏輯,使自己的理論成為嚴密。心理學家也同樣明白理論必須受實踐的檢驗,要用經驗來證明,並同樣期待著自己的理論有著預見性,能指導我們的實踐。
因此,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
人們使用 「心理」「精神」這類術語非常隨意,但許多人使用這些術語遠非真正了解其性質、範圍、方法和用途。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有些人認為她是哲學的一部分,有的人把她等同於魔法,有的人認為這是瘋狂;還有些人則認為,心理學家、神秘主義者或神秘的人對心理學的興趣主要來自於無知的好奇心,即如果他們學習心理學以了解奇蹟、神秘和瘋狂,這將是一個玄幻的經歷。許多人覺得心理學的主要用途是治療精神不正常的人,這當然是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卻不是唯一。今天,心理學可以應用於一個人從子宮到墳墓的逆旅。
大多數人使用術語「心理學」意味著一個主題——這是對人類思維的理解及其活動的關注。這是心理學家的一個廣泛信念,那就是閱讀和理解他人的思想,雖然這是外行的觀點,而心理學領域,不接受這個定義。今天,科學心理學通常定義為科學的行為。「行為」這個詞是一個很包容的全面的定義。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外行的心理學思想的定義和心理學作為科學的科學定義的區別。
幾十年前甚至科學心理學家也定義心理學為思維的研究。然而很快,它被發現只定義心理學關注的某些研究領域。思想創造了某些問題,「精神」一詞是從哲學派生的。這被認為心理學不被歡迎加入自然科學的家庭。其次,接受的概念思維導致了幾個問題,如:心靈是什麼?心在哪裡?等等。思想是相當抽象的,不適合科學研究。針對這一點,在本世紀(二十世紀)初,心理學家決定放棄「心靈」這個詞,採用「行為」這個詞。兩位傑出的心理學家——威廉·麥克杜格爾和約翰·布羅德斯·沃森——表示,心理學應該關注本身有實際行為的生物——包括人類和動物,因為行為是觸手可及的事情,這一定義得到廣泛接受。多年來,心理學家已經達成共識,即定義心理學是研究生物體的行為。
此外,即使那些把心理學定義為科學的人,對於自己的行為是什麼也持不同觀點。有些人強調,只有生物的可觀察到的活動才視為行為,持這一觀點的人不贊成使用諸如思維、感覺、銘記等等,因為這些都是不能直接觀測的。總之,這些心理學家認為,只有運動的肌肉,變化的腺體和人體的其他器官構成了人類行為。這種觀點是首先由約翰·沃森提出,他是學院派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也許,這種極端的觀點今天不被任何人接受。然而,強調可觀測性和身體主導行為的觀點仍然盛行於大部分心理學家中,雖然他們不能被稱為沃森的忠實追隨者。
第二組心理學家持有的觀點是,「行為」應不僅包括可以觀察到的行為,也包括不可見的內心活動和過程。根據這一視角,思考、感覺和記憶可以被加以完美的合理性。一些心理學家走得更遠,不僅強調無意識過程可見諸他人,甚至認為未知的自己可達。在當代心理學中,無意識的過程被大量的心理學家強調,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無意識過程開此先河。但更多的爭議和分歧業已為新近的研究增添。今天的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心理學的科學定義的行為也包括這個詞的理解行為,目前用於看得見的、不可見的和推斷性的行為的綜合。
即使在今天,心理學是否是一門科學尚存爭議。比較心理學和物理學、化學及其他科學,我們研究人類的行為就如同對物質性質或化學變化的研究。這樣的類比是合理的,因為心理學的本質就是研究行為。物理學或者化學研究的對象具有連續性,使得測量、預測與控制誤差易於執行。但這不是人類行為。首先,人類行為比物理和化學變化更難預測。其次,人類行為存在個體差異,同樣的條件下,人們彼此的行為有很大的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表現。這種類型的情況似乎令人眼花繚亂,甚至使人懷疑,測量,更不用說預測,是永遠不可能的。
讓我們看看為何如此。答案是,人類行為比物理和化學變化複雜得多。人更加敏感,正是這點讓行為變得更加複雜。所以,人類行為和其他事件的區別在於複雜性。這意味著我們應該使用不同類型的分析方法。
在此我們甚至需要研究科學的概念本身。科學本身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和靜態的概念。例如,直到最近,數學才在人文學科中獲得廣泛應用,雖然物理和化學早就廣泛應用了數學。同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實驗室實驗被認為是唯一合理的科學方法。但隨著領域的擴張,在地質學、天文學、地理學和其他學科,實地調查、觀察、數據收集等方法也被接受。所有這一切都表明,科學一詞在今天異於18、19世紀,它不是指知識,而是指一種理解和研究。簡而言之,任何系統、細緻和有條不紊的調查或詢問都是科學。因此,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如今也被視為科學——社會科學。
理論科學與否的標準之一是能否證偽。如果一個假說存在著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假說與之相抵觸,那麼這一假說就具有可證偽性。只有滿足可證偽性,理論才能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如果與之抵觸的假說被證明為真,則該假說被證明為假,如果與之抵觸的假說被證明為假,則該假說也不一定真。
只要有規律可循,那麼變數所在的可能性空間就有縮小的可能。發現規律的過程就是探索變數間的約束。人們將隨著科學的發展而發現更多地規律,現有的普遍規律也許將來會成為特殊,而人的意識則在螺旋上升。科學是由低級向高級展開的,人的認識是以人為中心,向更高更遠處延伸的。人從不把完全可控的客體當做研究對象,人類一時沒法控制,但又企圖控制的事物是人的第一批研究對象。
只有把悖論性概念引入規定性結構,思維才能把握內在的運動,這是一種逼近真理的糾錯機制。如果理論沒有預見性,它不能推出超過原來提出理論時所依據的那些經驗事實之外的結論,那麼材料滾雪球般的自組織過程就中斷了,循環成為一個自我封閉的由事實上升為理論,再由理論回到原有事實的同義反覆,理論也難以自我改進。這時,由理論推出的(或說明的)事實仍是屬於原有範圍。如果一開始收集的材料是片面的(這幾乎不可避免),那麼我們根據理論思維來限定下一次研究收集材料範圍時,就陷入了一個不能有效擴大收集材料範圍的惡性封閉圈。這時理論是根據這些不完全的材料推導出來的,它很有可能是錯的,而由於錯誤的理論本身的規定使得人們在研究這個對象時總是看不到那些更為本質的材料。
同樣,如果理論沒有清晰性和預見性,那麼在循環中,錯誤倒有可能積累起來,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時,提出理論時發生的偏差也就不可克服了。為了克服這種偏差,唯一有效的辦法也是通過一次次的循環,把推出的結果和經驗事實不斷地比較,當出現不合時,就對理論修改並和經驗事實再一次比較驗證。理論在邏輯上越嚴格,推導過程和結論越清晰,它的結論就越容易和經驗比較,出現的誤差給與理論自我修改的動力也就越大。
這就是說,一切有效的邏輯推理都是遞歸過程,即在實現中又直接或間接調用自身,邏輯推導形式的定理集合必定是一個遞歸可枚舉的集合。
哥德爾第一定理認為:
任何無矛盾的公理體系,只要包含初等算術的陳述,則必定存在一個不可判定命題,用這組公理不能判定其真假。「無矛盾」和「完備」是不能同時滿足的。
哥德爾第二定理認為:
如果一個(強度足以證明基本算術公理的)公理系統可以用來證明它自身的相容性,那麼它是不相容的。
簡而言之,完備的理論體系不可能是無矛盾的,無矛盾的理論體系不可能是完備的,自我肯定代表構架自身,自我否定代表超越構架,自我否定導致邏輯證明的不完備性,邏輯體系的發展動力,除了(基於因果性的)糾錯過程,還有內部不確定性,為了解決那些不完備的問題,必須引入新的理論,而新的理論又帶來新的不完備性,需要基本概念表達思維的精神,那就是不確定性。
自然科學家是找到了具體而有效的方法來提高自然科學理論的預見性、清晰性的。這就是廣泛地應用形式化和數學語言。一個清晰的、有預見性的理論不一定是形式化的和數學化的,但一個數學化和形式化的理論往往是清晰的和有預見性的。自然科學各門類之所以要廣泛地運用數學,除了用數學精確地表達事物數量方面特徵外,更重要的是數學提高了理論的構造性,從而也使理論具有更大的清晰性和預見性,理論上的任何含糊其詞都可以被數學的嚴格排除。
實際上,數學化和形式化除了使理論具有高度的清晰性外,對提高理論的預見性促使科學家去開拓那些原來根本想像不到的經驗事實也是至關重要的。科學家認為,必須用儘可能簡單和儘可能少的假說來 說明更多的經驗,一個理論越符合「邏輯簡單性」原則,它就越美,也越可能「真」。確實,「邏輯簡單性」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理論構造性、預見性和清晰性程度的衡量。
同樣,在心理學研究中,任何一個研究者都是把理論建立在對經驗材料的分析的基礎上,並儘可能在理論構成中運用邏輯,使自己的理論成為嚴密。心理學家也同樣明白理論必須受實踐的檢驗,要用經驗來證明,並同樣期待著自己的理論有著預見性,能指導我們的實踐。
近代科學建立三百餘年來,自然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建立了一套保證實現經驗→理論→檢驗→組織更廣泛的材料→新的理論的循環的方法,形成了共同的科學規範,它制約著科學家們的行為。這樣,就使得這種循環不僅在某一個科學家個人研究中自覺地進行,而且還應在整個科學領域內廣泛地進行。自然科學家有的從事理論研究,有的從事實驗研究,但他們都很理解自己在這整個認識論程序中的位置。實驗科學家鑒別理論科學家的設想,而理論科學家總是想盡辦法去推出新的觀點,指導實驗科學家的實驗。推進這一循環已成為整個科學共同體自覺的事業。
這一點,在目前的心理學研究中做得是不夠的。很多心理學家雖然明白理論要用實踐來檢驗,但他們在研究中往往忽視從經驗到理論再從理論到經驗這一反覆循環。他們常常忽視理論必須要具有材料之外的結論。他們很少用這種新結論去組織材料,從新的角度去分析材料,並通過一次一次循環避免材料的片面性和理論的失誤。心理學學理論的構造性、清晰性、認識論上的預見性都還不能和物理學、化學這樣「純粹」的自然科學理論相比,科學研究的程序並沒有成為心理學切實可行的方法。主要的困難在於,研究對象難以象自然科學研究對象那樣形式化、數學化,因此往往找不到切實可行的方法來提高自己理論的構造性、清晰性和預見性。
因此,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理性認識都基於感性認識之上。研究者必須從廣泛地搜集材料開始,然後分析加工材料,進行從個別到一般的抽象,然後提出觀點或理論。任何理論總是對它們所依據的材料的反映,概括和解釋。因此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雖然不同,但從一般原則上看,它們的理論是否正確,也即認識從感性階段上升為理性階段這一過程是否能科學地進行,都必定取決於兩個重要環節。
材料搜集中的經驗(包括實驗)事實是否正確,是否完備、全面;是否能反映出事物的聯繫和全貌;
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時,理論概括是否科學、是否正確。如果這兩個環節中有一個發生重大差誤, 那麼據此提出的理論必然靠不住。
只要我們承認人類的任何理性認識都來源於實踐(包括經驗和實驗),任何理論都是相對真理,只要承認我們認識客觀事物過程中,在收集取捨材料時往往存在主觀性,片面性因而發生偏差,在概括材料進行抽象和推理時也經常失誤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理解所謂「科學方法論」的本質了。無論對於自然科學研究還是社會科學探索,方法論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找到一種有效的途徑來排除這些偏差和失誤,使人的認識逐步逼近真理。確實,在這方面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不同,在近二千年的發展中,特別是近三百年來,已經建立了一整套相當有效和成熟的研究方法,依靠它可以使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從謬誤的陷阱中較快地擺脫出來,取得長足進步。只有從這個角度,我們才能理解,所謂自然科學的方法究竟是什麼?它在什麼意義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社會科學中運用?
無論是物理學、化學,還是生物學,地質學,一種科學理論的成長或者是一門學科的研究對象的確定,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過程。 雖然學科研究對象不同,理論的具體內容也不同,但是理論成長的機制,研究對象明確的過程、收集材料由片面到全面的途徑都是通過在經驗→理論→經驗→理論一次次循環中實現的。它說明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形成正確的理論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一開始必須完備而全面地收集材料,明確研究對象(這是不可能的),然後進行理論概括,它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這也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一次一次的循環,研究對象才能明確,材料的收集才能趨於完備,理論才能趨於正確。因此,從認識論上看所謂科學方法最本質的乃是利用這一循環,實現材料自組織和理論的自我改進,以克服認識過程必然出現的兩種偏差。
心理學是連通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顯例,心理學並非不同於那些在學習、記憶、動機、需要和個性上膾炙人口的實例,這往往給讀者這樣的印象,即心理學只是使用常識。這種印象有時是心理學家刻意宣傳的結果。例如,當心理學教科書講授「學而時習之」這樣的道理時,讀者不太會去洞悉此言的深刻含義。
與此同時,讀者也會相反地感覺心理學家經常故弄玄虛。因此,人們常說,一個心理學家往往徒勞無功。也許在某種程度上,讀者的這種感覺是有道理的,但與此同時,對人們的感受進行正確的闡釋是有必要的。
科學處理一般現象。當事物和事件映入科學家的眼帘,他們的研究應該有助於改善人們在這個星球上的生活。如果是這樣,那麼心理學應該處理常見的特徵。常見的不一定是簡單的。科學家研究和探討常見的事件,但他分析的是系統。針對這一點,他的構想通常基於系統地比較和分析。此外,例如一個心理學家研究學習過程,他必須考慮這樣做的動機。記憶在學習中似乎是一個簡單而統一的進程,然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並非如此。讀者會發現心理學家已經創造了一個術語「強化」來解釋學習動機之間的關係。讓我們用化學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對於外行,水只是水,但對於化學家,水是H2O。外行的方法是經驗,科學家的方法是解釋,後者解釋前者的經驗。實現這一目標的前者是經常發現不足。讀者現在可以理解為什麼他會覺得心理學似乎只是常識,卻同時讓人困惑。
另一點是,我們準備著在物理學、化學或地質學承認我們所知有闕,即使這些科學被用來處理身邊的事情。但當涉及到心理學時,我們羞於承認自己的無知。每一個人都被認為是某種形式上的心理學家。正是這一事實常常讓我們覺得,我們知道心理學,和心理學家不會去做的事情。人們很難對自己保持客觀。不幸的是,與其他科學,心理學不得不面對這些孤芳自賞的研究對象。一旦讀者意識到克服他對心理學的偏見和克服主觀主義是一體兩面,讀者就將會這樣做。
今天的科學家不是尋找一個簡單和孤立的因果關係,他感興趣的事物是全面理解事件的性質而非簡單而機械的解釋。20世紀物理學完全不同於19世紀的物理學。這表明科學由傳統到現代觀念的演化。針對這一點,讀者會接受心理學是一門科學,雖然她非常不同於另一個科學,因為其方法是科學的,雖然不同於其他科學。作為一個科學,心理學處理的現象更複雜而不可預測。這只是意味著心理學家面臨更困難的境地,但這一挑戰當然不是不可逾越的。這是一個科學的區別。
另一個因素使得心理學不同於其他科學的是,科學調查周圍的事物,而心理學研究周圍的人。當然,生命科學也研究人,但心理學與之有差異,因為行為更微妙的,更隱秘,也更多樣化,而身體——不同於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統一的。
然而,學習心理學不同於研究物理學、化學或其他自然科學。心理學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是,它直接關係到我們自己的生命,這方面——例如對教學相長過程的研究——應該被強調。
學困生可以應用心理學中的一些原則來改進自己的學習習慣。同樣,人際衝突和爭端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通過心理學知識來解決。當一個學生高中畢業,心理學可以幫助他選擇志願;當他念完大學,心理學可以幫助他選擇工作;當他墜入愛河,心理學可以幫助他選擇生命中的另一半;當他身為人父,心理學可以幫助他理解他的孩子令人費解的行為。教師可以利用心理學規勸那些叛逆和無心學業的學生;醫生可以利用心理學更好地安撫他的病人的情緒;工程師可以利用心理學了解個體的差異和性能的極限,設計更加對用戶友好的產品;廣告設計師利用心理學可以使其廣告令人印象深刻;將帥可以利用心理學鼓舞士氣。因此,心理學可以幫助所有的人,凡事概莫能外。它是針對每個人都必須有的對內心的理解而洞察人類行為的科學。事實上,它幾乎成為通識教育的一部分。
現代社會許多人的問題是由於心理的問題而導致的。二十世紀被描述為一個緊張的時代,文明和生活越來越複雜,心理問題亦水漲船高。皮亞傑說,「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丈量原野與山巒,洞察碧落和瀚海,理所當然地自認為我們足以了解無垠的時空。實際上,雖然我們已經能夠預測甚至控制自然現象,我們卻沒有非常成功地理解和預測人類的行為。原子能可以用來改善人類生活,也可以用於製造炸彈、摧毀生命。因此,人們應當明白什麼是理性,什麼是盲目。受過教育的人會去做他們並不期望做的,這些非理性的人類行為雄辯地指出,人類需要理解別人和自己的行為,否則,最好的科學創造可能被最糟糕地使用,除非理解、人性和人類行為達成了一個更成熟的和自適應的水平。
的確,古代哲學家和神秘主義者,尤其是印度先哲,已經意識到心理理解的必要性。但這方面的知識和方法還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重視。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充滿誤會和曲解,每個人都準備著指責其他人,自認為自己比別人更加優秀和高尚,如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因此,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和了解一些心理學。
人們認為其他科學,例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和統計學,在其廣泛應用的過程中似乎並不與心理學牽連。但是,心理學是獨特的,它可以像其他科學一樣廣泛應用於工作、教育和體育等諸多領域,更可以增加人們的幸福,減少人們的悲傷。它可以幫助分析和理解他人行動,也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確保心理的健康有助正常和快樂的精神生活,就像良好的體質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身體的健康一樣。
高票答案都有點問題,本回答的問題在於偏題。 心理學是外來詞。從詞源來看,psychology=study of the soul從17世紀就開始了,而科學心理學的創立不過百餘年。如果冒昧地說馮特之前的心理學是不科學的,那麼心理學不科學的時間明顯更長!!!一個心理學從業者概念先行,告訴其他人心理學是科學,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我們現在談論的作為學科的心理學,精確一點說叫現代心理學或者叫科學心理學。不過即便冠以「現代」「科學」的名號,心理學的發展也是與哲學的發展密不可分的。笛卡爾以後的哲學對心理問題有很多精深的研究。現代心理學的許多學說還是可以看到經驗主義、聯想主義的影子。洛克、康德這樣的哲學巨匠其理論的精密程度甚至在許多現代心理學大牛之上。可是,他們採用的方法是內省。作為科學的心理學強調外部觀察,比如實驗和對行為的研究。為什麼排名第一的答案里所說的硬科學,人們認為是純正的科學呢?從方法上來說,科學老大哥物理學的研究一開始就來自於外部觀察,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很多是錯的,但確實來自於外部觀察。(重的物體下落更快符合觀察結果,只是方法錯誤)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一開始就是內省,現代心理學也需要藉助內省。(看起來很科學的問卷調查,不過是一群人內省結果的匯總) 主流心理學史認為科學心理學始於馮特。(所謂主流,就是我看過的)那麼馮特之後的心理學就和哲學撇清聯繫了嗎?威廉·詹姆士(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一位實用主義哲學家。(同是倡導實用主義的杜威對我國的胡適影響甚大。)皮亞傑後期著作《發生認識論原理》讀來哲學味濃厚,皮亞傑自己在書里則希望讓發生認識論獨立於心理學、哲學,成為一門學問,發生認識論的著作好幾大本。心理學與非科學撇清聯繫了嗎?操作行為主義大師斯金納是學英語語言文學出身的,想想自己心中的文科生形象,奇怪嗎?在20世紀100位心理學家的評選中,斯金納第一,皮亞傑第二。試想一下愛因斯坦是學中文出身的。所以,心理學系學生大喊「我們心理學可是科學」是很奇怪的(奇怪,並不是錯)。 心理學長期給人留下的非科學的印象,應該怪自己,而不是大眾或者傳媒的誤讀。除了認知神經科學,其他門類的心理學從方法到結果,有時出現左右互搏,不科學的空間很大。為了壓縮這不科學的空間,專門有很龐大的心理測量學。搞認知的瞧不起搞社會的是有資本的。每一本心理學教材開頭都要說心理學其實是科學,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我認為心理學還在大步走向科學的路上。長期以來把人腦看成黑箱很有趣,因為中醫可能也拿人體當黑箱。實驗是工具不是最終目的,科學是方法不是最高追求。心理學要「認識你自己」。
凡是基於大量邏輯的,嚴密的實驗和討論得出結論的方法都可以稱之為科學。
我就先講一下現代心理學專業上的分支。廣義上的心理學研究主要分布在,人文科學:教育心理學,哲學心理學,情感心理學,正面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科學:社會心理學,廣告心理學,投資心理學,政治心理學。自然科學:認知心理學,生物心理學,心理語言學,演化心理學。實驗科學:實驗心理學,心裡測量學,心理物理學。應用科學:臨床心理學,諮詢心理學,管理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工業及組織心理學。不過以上每一個分支都能再細分,而且都或多或少有交叉學科,如社會心理學的主要是社會科學,但在人文科學和實驗科學上也有涉足。科學是用邏輯推理,來觀察,假設,檢證,並通過嚴密的假設和數據採集得到一般廣泛性的結論。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和思考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科學」,但這些「科學」與我們所說的科學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只不過缺少科學研究的某一些步驟。舉個例子,我看到很多人排隊在買烤鴨,我可能會想:這麼多人在這買烤鴨味道肯定不錯!這種想法里包含有觀察和邏輯思維,但不能叫科學。科學方法是這樣:這麼多人在買烤鴨啊!是什麼原因呢?烤鴨好吃?價格便宜?特殊日打折?老闆娘漂亮?如果你提出的問題是烤鴨好吃,你就要用各種辦法去驗證是不是烤鴨好吃所以人才多,這就是實驗設計和數據收集,最後通過收集來的數據來驗證你的結論。當然科學不是一次就能成功,需要大量的重複實驗。普通人的推理之所以不能稱之為科學是由人的經歷,精力,注意力,記憶力,智力所困,這就是為什麼一般人的推理被稱之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有限理性雖然「不科學」,但有效率。
每一個分支都是基於以上我解釋的大量的實驗和研究,所以心理學為什麼是科學的理由也一目了然了。心理學這一概念太大了。心理學和別的學科不同,心理學幾乎完全是由不同流派、領域構建而成的,這些流派之間或有共同的基礎認知,或沒有同一個基礎。這也就使得心理學不同領域、不同流派之間的差異大到有如不同的學科之間的差異一樣。舉個例子,你讓研究精神分析流派的人去解釋認知神經科學,可能他對認知神經科學的了解與你不相上下。心理學是不是科學,對不同的流派和領域會有不同的答案。當你站在某一流派的立場上時那就會堅信這個流派的理論和內容是可信的,用這個流派的基礎假設去看別的流派,那別的流派就不那麼可信了。你說的「可信」應該是站在所謂科學的立場上,有嚴格的邏輯推理和證明,而心理學中有很多內容的「可信」並不需要「科學」的認同。
心理學還不具有完整的科學性,作為一個心理學科班生來說,最認同心理學是科學的部分,是認知部分,但是,如果我是咆哮帝,我會咆哮:「那是腦科學啊,魂淡!!!」至於可重複實驗,那更是笑話,很多在普通心理學上被認為是顛覆不破的「真理」的經典實驗被一個一個的推翻(如皮亞傑的很多實驗),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人們對多重條件對結果的影響還不能了解(針對實驗部分)。再者,心理學另一個基礎,統計學,更是被很多數學、物理、化學等傳統科學大牛們噴過多次了,自身都地位難保,更不能為其他學科做基礎了。離開這個領域有幾年了,很多例子不能一一例舉,但是性質是要定的。不過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自然有其有意義的地方,現在還不能成為科學,不代表今後不是。而且,科學也不代表真理。
這要看你如何看待科學這個概念,從你覺得心理學不是科學推斷,你可能覺得所有的科學都要經過實驗,驗證,得出結論,能被反覆驗證,這是現代科學研究的普遍方法,但是人的差異性是很大的,這個差異性在心理學上很明顯,比如精神分析學,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有殺掉父親或者母親的伴侶的衝動的時期,但是這是真的嗎?我們無從考證,只能從自己的童年的記憶或者別人的口述或觀察中驗證,不同的人遇到同一件事,表現出不同的反應,這就是每個人類的差異性,未來科學的進步不再僅僅是了解事物的普遍規律,而是事物的個例,差異性,最常見的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現代醫學判斷快要死了的時候依然活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又不是只有自然科學才叫科學。
腦神經學如果得不到發展,心理學就永遠都是統計學。但是如果發展了,那麼就不需要心理學了。
心理學留學生答:
心理學是「對人類和動物行為的科學研究」
Psych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human and animal behaviors.出處Rod Gilli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2011另外,中國人對心理學的誤解非常多。以至於老百姓對心理學的詆毀足以阻礙其正常發展。
一方面,
小測試,星座,周易,面手相這些東西把中國的心理學 在大眾眼裡 毀成了一種科學之外的東西。另一方面,
行業自己不爭氣。勞動局的心理諮詢證書據說幾個星期就能拿,而且考的是淘汰的知識。相比之下,美國的臨床證需要學8年+實習。
國內我不知道。西方心理醫師有違禁藥物的處方權,這足以說明這個學科的嚴肅性了。(違禁藥物是足以觸犯刑法的藥品)心理學正在朝著稱為一門實驗科學而努力,我想補充的是,心理學在方法論方面,物理化學等科學廣泛使用還原論思想在心理學方面面臨很大困難。是實驗方面,心理學實驗的可重複性也是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等中最差!所以也不要太樂觀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