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漢、唐等朝代為什麼會重用宦官?
為什麼像漢朝、唐朝、明朝會出現宦官專權,而其他朝代少見?
漢朝和明朝比較像,是皇帝依靠宦官向文官(外戚)奪權。
所以這兩朝的問題在於文官(外戚)的強勢。
唐朝相反,是皇帝依靠文官向宦官奪權。
唐代是個奇葩,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唐代的第一個特點是邊將的獨大,外軍的力量壓倒中央軍。
為此,皇帝必須加強中央軍的力量,但是皇帝又不能自己去掌控軍隊,靠誰呢,靠太監。
第二個特點是門閥大族的衰落,太監們掌握軍隊後很快強勢,皇帝不得不依靠文官向宦官奪權。
第三個特點就是繼承法混亂,導致太監在後期壟斷了皇權傳遞渠道。
總之。。唐朝很奇葩。首先,官宦集團作為利益集團的出現是必然的。
先說東漢。清流、外戚、宦官組成了東漢的政治三角。由於處於中華第一帝國時期,君臣雙方的政治經驗都不豐富,三角平衡很不穩定。每每鬥爭都要搞得血雨腥風。外戚與宦官間一直相愛相殺,清流也曾遭黨錮之禍。政治洗牌主要靠定期殺人,標誌一般是某家新太后登場。第一帝國的最後,三角均衡玩崩了,宦官消滅外戚,因黃巾起義而壯大的地方軍閥消滅宦官,清流隨風飄散。
再說唐朝。唐朝中前期的政治分野里沒有宦官的事。轉折點是在唐德宗時期的奉天之難後。唐德宗經此一難,得出兩條結論:- 文官靠不住,危急時刻會投奔亂軍
- 朔方軍也靠不住,安史之亂中的平叛力量竟然也變成了反賊
唐德宗痛定思痛,改弦更張,決定加強神策軍的力量。軍隊領導是誰?既然文官、藩將以及地方將領都靠不住,只有讓身邊的宦官來帶兵,此舉實屬無奈。
就這樣,文官集團、藩鎮集團以及宦官集團成為晚唐的政治三角。皇帝為什麼重用他們?因為他們能維持帝國穩定,能保證天下姓李。雖然他們勢力大到擅殺皇帝,但是他們立的皇帝還是姓李。從道統上文官與藩將無法指責,更重要的是,由於掌握了武裝力量神策軍,文官與藩將也不敢輕舉妄動。
最後明朝。 @姜振鵬 已經指出了明太祖給朱允文的政治布局,我十分贊同,可惜建文帝自毀長城。明成祖不愧是真龍天子,帝王智慧不知道比他侄子高到哪裡去了,一直試圖建立起功臣集團、文官集團以及宦官集團的政治三角。功臣集團來自於靖難功臣以及部分開國功臣倖存者,宦官集團則是他一手扶植起的。
但是,三角均勢在土木堡之變中失衡,功臣集團被一網打盡,從此一蹶不振。宦官集團首領戰死,造成了文官獨大的結果。後來政治局面變成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間的平衡,皇帝作為仲裁者在雙方死局的時候出來調停。由於宦官不再統兵,平衡的重心還是在文官集團一側。而這也是為什麼明朝歷史上有這麼多臭名昭著的太監的原因,因為煽動朝野輿論以及他日史書工筆的人都是文官集團,怎麼可能放過老冤家?
以上回答了題主的前一個問題,下面籠統地說下為什麼其他朝代沒有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事實上,年代太短的朝代不太有機會出現宦官專權,因為帝國草創階段有太多的利益集團瓜分著不多的利益蛋糕,包括:有從龍之功的文臣武將,一朝富貴的皇族外戚,各路地方豪強以及天下千千萬萬的士人。只有等朝代持續一段時間後,舊的利益集團不斷隨時間消逝或者被清洗掉,宦官集團才有可能登台。當然還是要看帝王是否願意。比如清朝,康雍乾就明令禁宦官干政。不過後來,西太后為了對抗與平衡皇室貴胄與漢族大臣,又起用不少宦官。這個問題屬於政治學的權力範疇;這是集權體制帶來的副作用;
一個國家那麼大,事情那麼多,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可能僅靠自己一個人治理國家,他必須依靠一個體系,這個體系就是國家機器;
政治學是這樣描述國家權力(皇權)與國家機器的關係:國家權力是指統治階級運用國家機器來實現其意志和鞏固其統治的支配力量。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說:「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裡的兵器與法律其實就是國家機器;
就是說,國家機器必須掌握在自己人手裡,皇權才能在皇帝本人的手裡;具體操作就是分級管理與分權治理
第一,分級管理;由於規模龐大,幅員遼闊,受制於交通、通訊的限制,只能實行分級管理的模式(科層制);
第二,分權治理;皇權分化為產權與治權(行政權)兩部分,治權就是我們所說的行政權,是皇權的一部分,就是皇帝委託他人代為管理,這就是管理學上的授權概念;
皇權與國家機器的關係其實就是產權與治權的關係,體現為皇帝與官僚的關係;和平時期的官僚大多是文官擔任,所以國家權力與國家機器的關係表現為皇帝與文官系統的關係,具體就是皇權與相權的矛盾關係
由於權力有自我擴張、自我加強的本能,比如張居正、鰲拜就變成了權臣,所以,產權與治權的關係本質上是擴張與反擴張、侵略與反侵略的天然而且敵對的關係;這就是朱元璋不惜發動胡藍大案誅殺幾萬人並廢除丞相制的原因,也是文革被發動的根源
皇帝一個人是難以約束與監督治權的,必須藉助於其他勢力;就如西方的行政權,依靠選票、輿論與法律來監督,而選票、輿論與法律其實就是依靠國民的力量
這裡順便普及一下西方的分權制衡原則
分權三因素
- 首要因素是將政府機構區分為三個範疇: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
- 第二個因素是指一切政府活動都可被分類為立法、行政和司法職能的行使,每一種職能應當單獨委託給適當或「恰當」,的政府部門。
- 第三個因素是「人員分離」,即政府的三個部門應當由相當分離和不同的人群組成,而且成員身份沒有重疊,也就是說政府職能必須分別握於不同的人手中以保障公民自由
制衡(check and balance)則是由分權學說中派生出的另一個因素,它與分權學說相伴而生並進而成為西方憲政理論中另一重要理論。其意為:如果遵循關於機構、職能和人員的分立,那麼政府的每個部門都將成為對其他部門行使專斷權力的制約,並達到各部門權力的平衡與協調。於是便向分權學說注入「對權力行使實行一套積極限制」的觀點。因此,分權制衡就是把國家權力按其性質和作用分為相對獨立的部分,分別由不同的國家機關和不同人員掌握並使各種機關之間相互制約,
產權與治權的關係,就相當於一個企業,股東必須依靠職業經理來運營(絕對依靠家族人員運營的企業絕對做不大),遺憾的是:運營層,尤其是總經理,有自我擴權的本能,所以,董事長往往在人事,財務上加以制約與監督,但就一個國家而言,由於人數眾多,規模龐大,古代又沒有電腦、 飛機等現代化交通工具與高科技通訊手段,所以,帝制社會只是在人事、財務上監督,幾乎不可能;
對於治權的管理,皇帝一般採取兩種措施,
第一 直接用信得過的勢力(比如外戚)使用治權,這個在東漢朝最明顯,比如王政君使用王莽,
第二 文官系統治理,其他勢力監督;」比如呂后主要使用外戚來監督文官系統,明朝使用宦官(明朝的宦官相當於現在的紀委,只起監督作用)
治權具有很強的技術性與專業性,必須用專業人才----維繫官僚體系運作的重要規則是專業分工。人類社會高度複雜,不同領域的治理方式差異巨大,所以,官僚們需要在特定領域形成專業和專門知識,收集信息,作出判斷,通過層級分工推進執行,這種專業分工是官僚體系的獨特價值,也是以此反制政治領導層的重要工具
正因為治權對專業有高度的要求,這就決定了治權只能讓文官擔任
至於監督勢力,皇帝可以利用的有四股勢力,皇室宗族、宦官、外戚與文官系統;
- 對於皇帝來說,皇室宗族一旦掌權,威脅最大,因為皇室本身不受約束,如果掌了兵權,可能就無法無天了,這就是朱允文、漢文帝削藩的根源,所以,明朝是不允許皇室成員在朝廷當官的,就是說,無論是監督權還是治權本身,宗室是剝奪了的;{劉邦與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兒子當諸侯王,目的是為了制約文臣(監督權),遺憾的是,監督權最終還是被漢武帝與朱棣給剝奪了}
- 文官系統有治權,尤其是明朝,還掌握軍權,所以,當宗室剝奪了治權與監督權之後,對皇帝來說,最危險的是文官系統
- 外戚只能依附於皇帝,即使是呂后也不敢讓天下姓呂,而武則天即使將天下改為大周,最後還得將江山還給李唐,至於隋文帝與王莽那是個案(何況,隋朝與新朝都不得善終);所以,外戚處於中間位置;另外,在漢朝,無論是治權還是監督權都用過外戚
- 宦官是最可靠,溥儀被趕出宮的時候,哭的最凶的恰恰是太監,理由最充分,邏輯也最強:皇上沒了,誰還要太監呀?崇禎募捐,無論是王爺還是外戚,都不願意拿錢出來,反倒太監拿的最多,崇禎弔死的時候,陪葬的只有王承恩;
(至於唐朝與漢朝的太監囂張,那是因為掌握了軍權,但是無論太監怎麼囂張,只敢換皇帝,就如朱允文換成了朱棣,天下還是姓朱),
宦官,比如魏忠賢,大多是文盲,因此這就決定了宦官幾乎沒機會掌握治權,而只能行使監督權;而且宦官長期在內廷,與外朝幾乎不可能勾連(正因為馮保與張居正勾結,張居正的相權才坐大)
正因為文官系統最危險,最可靠的是宦官;所以,皇帝本能地啟用宦官監督文臣;所以,本質上,外戚和宦官是皇權的延伸;
大家仔細看歷史,只有在文官官僚體系不受控制時候,外戚和宦官才做大,就是說,外戚與宦官的重用程度其實是與文官系統的權重成因果關係的
反過來,因為治權掌握在文官系統手裡,所以對宦官有反製作用;這就是唐代宦官對皇帝有生殺予奪的權力,卻不能登基的原因,也是趙高敢殺胡亥但是不敢登基的原因;也是明朝皇帝誅殺宦官(比如誅殺魏忠賢)容易,但對付文官系統難的原因;
強調一下,無論是監督者還是被監督者,都不能坐大;比如漢獻帝時,文官系統坐大,所以,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比如在唐朝,宦官坐大,結果成為皇權的禍患;那麼,怎麼判斷坐大呢?
一個標準:軍權掌握在誰手裡、掌握軍權的人有沒有受制約;
漢朝和明朝的軍權掌握在文官系統手裡,所以,文官系統坐大,皇帝的主要任務是制約文官;
而唐朝是反過來的,因為軍權掌握在宦官手裡,所以,皇帝依靠文官(外戚)向宦官奪權。
為解釋唐朝的宦官,這裡引用本題的一個答主 @姬軒亦 的原話
唐代的第一個特點是邊將的獨大,外軍的力量壓倒中央軍。為此,皇帝必須加強中央軍的力量,但是皇帝又不能自己去掌控軍隊,靠誰呢,靠太監。
第二個特點是門閥大族的衰落,太監們掌握軍隊後很快強勢,皇帝不得不依靠文官向宦官奪權。
第三個特點就是繼承法混亂,導致太監在後期壟斷了皇權傳遞渠道。
一定有人這樣問:皇帝為啥不能直接掌管軍隊?
1380年2月17日,朱元璋正式昭告群臣和天下廢丞相,朝廷的六部直接隸屬於皇帝。廢除了丞相後,皇帝的事務自然要繁重多了,所以,皇帝必須分權,兩個措施
- 重用太監,形成了魏忠賢一類閹黨當權的局面,
- 推出內閣首府主管事務,這個首府沒有宰相的地位,只相當於一個臨時的辦公召集人。(雍正的軍機處也是類似的臨時機構,架空了文臣)
清朝入關之後沿用了明朝皇權高度集中的方式,也不再設立宰相。
因為宦官過於服從皇權,導致皇權越來越集中。所以,宰相的衰亡表明了中國封建皇權發展到極端,實際上也宣告了封建帝制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強調一下,皇權的衰亡不是因為相權的衰亡導致的,而是因為宦官過於服從皇帝導致的,這點與主流觀點不同)。果然,中國的宰相制度被廢除之後,接著就是皇帝制度本身也被消滅了
這就說到一個問題,大家看看本題的提問,明、漢、唐等朝代為什麼會重用宦官;就是說對於明、漢、唐等朝代重用宦官,題主非常反感,那麼,這就要問了,為什麼皇帝就不能重用宦官呢?
因為宦官被抹黑,具體是兩個原因
1,瞧不起宦官① 儒家思想提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太監沒有命根子,自然被書生與官僚人瞧不起
(這裡順便普及一下儒家思想的本質,儒家思想本質上為集權服務,但未必是我們所想像的為皇權服務,因為集權要藉助於官僚機構,所以實行皇權體製得益更多的是官僚,某種程度上,儒家學說對皇權是有害的,比如說儒家思想排斥宦官與特務機構,其實就是對皇權的傷害)② 人們將宦官定義為照顧皇上個人生活的,就如你寒窗苦讀幾十年好不容易混到科級,突然,某個沒文憑的只是因為給高官當保姆就當了處級幹部,而且還成為你的頂頭上司,你肯定不服;加上朱元璋鑄「宦官不得干政」的鐵碑,為你的不服提供了法理依據
2,話語權(輿論)掌握在文官手裡;文官與宦官是政敵,所以,為了自己的利益,文官系統自然而然抹黑宦官,這就是崇禎誅滅魏忠賢以至於自毀長城的原因(深受儒家思想的毒害);@吉諾棠也提到過這個觀點:因為煽動朝野輿論以及他日史書工筆的人都是文官集團,怎麼可能放過老冤家?實際上,如果僅僅監督文官的話,宦官是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識的,關鍵的是政治智慧
一般說來,使用宦官的朝代,必須是壽命很長的朝代,因為宦官成為一股勢力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
西方經常提到「將權力關進籠子」,在皇權社會,官僚的權力是最具有擴張性、侵略性的,也是最需要約束的;而太監、宦官就是制約官僚權力的籠子,所以,官僚為了擺脫對權力的約束,故意醜化籠子
至於元朝與滿清為什麼不重用宦官,那是因為先天性地存在一個相互制衡系統,比如滿清,清朝官員與漢人官員相互監督,而且兩者幾乎沒有串通的可能;滿清後期重用宦官,那是因為鴉片戰爭之後,漢人坐大,而滿清勛貴本身墮落了,所以,不得不重用宦官
對組織發展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認為任何時期都不存在所謂的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另外,補充一點,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兒子為藩王,目的是為了制衡文官集團,
天啟皇帝重用魏忠賢的目的也是為了制衡文官集團;
遺憾的是,無論是崇禎還是朱允文,政治智慧都不足,自斷臂膀;結果呢,明朝一頭一尾兩個皇帝,自斷手臂導致文官坐大而丟了性命與江山;
很多人問我兩個問題
1,朱允文自斷臂膀?難不成削藩錯了嗎?錯了,時機不對,削藩過早,在自己的實力培養起來之前,絕對不能削藩2,崇禎皇帝殺魏忠賢錯了嗎?錯了,殺魏忠賢削弱了制衡文官的力量,導致治權坐大,皇權旁落這兩個問題顛覆了大家的歷史知識,但寫起來會很長,會歪樓,有機會,我另外行文專門分析,好在《明朝那些事兒》為魏忠賢平反了,所以,關於魏忠賢的爭議不如朱允文削藩的爭議大 同類話題張讓說:「我等滅絕,天下大亂啊!希望陛下自己愛惜自己!」這句話有道理嗎? - 沈雅涵的回答為什麼漢末何進死會導致天下大亂? - 沈雅涵的回答明朝重用宦官,與其政治體制有關。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下令取消中書省,並廢除丞相一職,另設內閣,又設立錦衣衛等特務機構,用來監視百官。可惜朱元璋的後代都不像他那樣勤於國事,以致特務機構和內閣做大,因此皇帝不得不利用宦官集團來制約文官集團。
明朝的太監有兩大特權,表現在職務上,就是東廠廠督和司禮監。東廠廠督掌管東廠,同時監督錦衣衛的活動。司禮監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代皇帝擬旨,保管皇帝印璽,從而凌駕於內閣之上。
明朝有過幾次太監亂政的情況,例如武宗時的劉瑾,英宗時的王振,熹宗時的魏忠賢。但總的來說,皇帝還是能夠鎮得住宦官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宦官無後,因此不太可能篡位,太監依靠的是皇帝(其實是相互利用),所以當宦官集團得不到皇帝支持時,他們就立刻被文官集團砍了腦袋。明朝的宦官的崛起至少是在宣宗之後了。太祖明令禁止內臣參政,成祖開始允許宦官參政並有不少被委以重任(例如三寶),宣宗時期則開始對太監進行文化教育(這點讓他們有了和文官集團對抗的文化實力,對帝王助益也不少),再之後英宗時期,連軍權都對他們開放了。我覺得原因可以總結為
- 帝王統治所需。明代內閣製為主導的體制之下,文官集團異常強大。武官、宦官甚至帝王都在壓制之下。宦官和帝王有結盟的需要;
- 宦官眾所周知,基本不用太擔心謀朝篡位問題,史上也從未有宦官篡位成為事實,而且宦官權力來源於皇帝,自然可以隨時收回。宦官和帝王就有了合作的信任基礎;
- 再有一點,上面說過。宦官集團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是有實力和文官對抗的。
- ps.明代後期的文官扯皮太厲害了,說他們誤國算是抬舉他們了,總得找些幹活的人。
總的說來,套話就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所至。但細細區分,中國宦官最猖狂的三個朝代:東漢,唐朝和明朝當中明朝自有自己的特點。
東漢是由於皇帝年幼,最大十二歲,最小一歲。權力流於外戚手中,皇帝長大一點就拉攏宦官爭奪大權,又導致宦官專權。
唐朝的特點是類似於各個階層大解放,唐玄宗起對宦官封的職位和給予的賞賜是在是從觀念上讓人對宦官刮目相看,而剛開始的高力士和楊思訊等人,確實是又能處理政務又能上得戰場的能人。後來的宦官有的還官至宰相,鼓舞了後來人啊。後來的宦官在追求權利的路上肆無忌憚,禁軍軍權甚至世代沿襲成為制度。後期立皇帝則由宦官說了算。
明朝的特點是,皇帝大部分不傻,也不年幼(漢),更不是因為思想解放覺得挨不挨一刀不影響政事能力(唐)。明的特點是皇帝太聰明(極個別除外),文官集團太不服管。無論是嘉靖還是萬曆,都是極其聰明,深諳權謀之道,對於不服管的文官,只好拉攏宦官作為幫手。看起來宦官權利很大,其實皇帝還是終極boss,此宦官不好用就換一個宦官,還是得看皇帝臉色行事的。無他,權術爾。分析如下:
1 宦官地位低 低的下頭吃得了苦 不會跟皇帝頂撞 給皇帝感覺容易駕馭 文官凡事要跟你分個對錯 武官連對錯都懶得跟你分
2 宦官不見容於其他勢力(文官 武官 親王) 只能依賴皇帝才能上位
3 宦官無後 無法形成頑固的親族勢力 無法通過聯姻勾結其他勢力 無法順延自身勢力於下一代
4 宦官無JJ,能掌控內廷照料皇帝生活,做皇帝的貼心小棉襖。對很多小皇帝來說,是擁有先天光環的。朱元璋本來留給朱允文的權利布局是考錦衣衛剿滅勛戚集團,再壓制錦衣衛,扶持士林,形成文官集團,再通過藩王封建制衡文官集團。 死後傳位朱允文,朱允文重用方孝孺,黃子澄等士人,未能領會他爺爺留下的戰略布局,開始削藩,文官集團開始做大失去制衡。 本來文官和勛戚集團(官二代們)是可以相互制衡的, 但明朝朱元璋時代勛戚集團基本被殺乾淨了,力量無法制衡文官了。 成祖靖難後,鞏固皇權的主要手段就是依靠宦官,形成新的權力平衡,通過遷都,分化和瓦解南方士人集團(當時有半個朝堂皆江西的局面)。 在後來幾代明朝皇帝中也深諳這種權術, 這種智慧是在帝王間傳承,親王是不得與聞的。 但是到了明朝末年,崇禎是按照親王標準來接受教育的,也就是被文人(東林黨)集團用忠孝論洗腦後的產物,但是陰差陽錯當了皇帝,在文官集團的忽悠下,放棄了宦官集團,導致文官集團失控,換了50多個首輔也沒用。 年年愁軍費,李自成從北京官員家裡超出來的錢夠好多年的軍費了。
是誰寫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是宦官!是宦官!是誰改良了造紙術,傳承了人類文明?是宦官!是宦官!是誰伏邊定遠,為大唐平定西南蠻夷?是宦官,是宦官!是誰操持國政,挽唐廷於既倒?是宦官,是宦官!是誰拓邊西北,經略幽燕?是宦官,是宦官!是誰揚帆遠航,揚國威於萬里之外?是宦官!是宦官!是誰只手擎天,壓制禍國殃民的東林黨?是宦官!是宦官!滿清辮子奴污衊宦官說,大明宦官曹公公做內應打開了城門歡迎滿清。可惜當時曹公公還在外地老家服喪,而且還活了好多年。
東林黨在李自成進城的時候,李自成問起他們為什麼不追隨皇帝去盡忠,東林黨說不是他們不去,而是宦官王承恩堵著門不讓大臣們進去為皇帝殉死效忠。而王承恩卻是當時僅有的一人跟著崇禎死的臣子。東林黨真不要臉啊,在賣國和推諉過錯上完全和現在的官僚是一系的。東林黨亡了國就賴皇上,打了敗仗就賴宦官.什麼魏忠賢要謀反更是搞笑。誰家謀反被腦殘皇帝一句話就不謀反的束手就擒的?腦殘幼稚的崇禎不懂政治,不亡國才沒有天理。明朝的官僚權利過大,宦官完全是皇帝的助手,避免權利被奪。大明宦官七下西洋,探索世界。只手擎天,制衡東林。一旦失去平衡,就是亡國的下場。否則,那有滿清胡虜血腥地獄300年。那有血色恐怖。這個問題無法孤立出來回答的,要結合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我來做個綜合的回答吧。
宦官集團的興起,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有一個共同點, 他們最初都源於皇帝所代表的皇權要制衡外朝權力的一個訴求,所以宦官權力的崛起往往是和外朝以相輔為代表的官員勢力相伴生的,從這個基本點切入,我們就可以分別來回答這幾個朝代的各種現象。
漢代是中國的第一個帝國時期,政治制度處於初創的階段,西漢最初實行的是三公制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丞相總攬一切,統攝百官,權力之大一度甚至超過了皇權。為了解決這種獨大的相權,在漢武帝時期,內朝的尚書台被皇帝所重用,逐漸架空了外朝的宰相。所以在漢代後期,三公的位置雖然還十分崇高,但權力已經被架空,錄尚書事,領尚書事這些官號成為逐漸成為了事實上的宰相,所以在東漢往往是大司馬或者大將軍領尚書事這些官號的人,就是事實上的宰相。尚書台原本是一個地位極其卑微的內朝機構,這就給了外戚和宦官這些卑位的人掌控朝政的最好機會,因為一旦掌控了尚書台,也就掌控了國家政權。而在皇帝與外戚長期的權力鬥爭中,皇帝倚重於身邊的家奴和親信,即宦官,所漢代的情況是首先外戚崛起,他們輪流掌控尚書台,然後接著是宦官崛起,這其中的邏輯脈絡是非常清晰的。東漢王朝就是毀滅於這種制度內部的權力無法平衡的困境之中。
在說唐代的宦官專權之前,首先要說下,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特別是宰相這個制度的發展。在漢代之後,魏晉的人親眼看到宦官和外戚專權毀滅了一個王朝,所以此時這兩個集團逐漸被壓制,而尚書台在成為了事實上的宰相機構之後,逐漸從神秘的宮禁機構演化成了一個外朝機構,也就是宰相化了的機構。那麼此時在皇帝的身邊即內朝就必須又要出現一些新的權力機構來對外朝的尚書台形成制衡,所以此時,宮禁中的中書省、門下省這些機構逐漸出現在了歷史舞台中,中書令,侍中這些原本職位卑微的皇帝的親信逐漸控制了朝政,這就是隋唐三省宰相制的前身和雛形。在初唐,就形成了三個機構的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為宰相的局面,其中中書令權力尤重,唐制稱其為「定旨出命」,從他這個職能就可以發現,這個機構它興起於皇帝最親近的地方,代表了皇權。其後三省制也逐漸演變成一省制,中書省和門下省合稱中書門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宰相職位就來源於此,其主要就是中書省的職權。
在交代了這些之後,那麼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的,在原本歸屬於內朝的中書門下掌控了朝政之後,它和原來的尚書台一樣,也逐漸從神秘的宮禁之中演化為了一個外朝的宰相機構,並一直在唐宋時期存在。那麼此時,皇帝身邊又必須要扶植起一批人來作為制衡外朝權力的工具,此時,宦官的舞台又搭建好了,樞密使這個官職開始出現在了舞台上,皇帝在這時又選擇了宦官,它最初由皇帝親信的家奴即宦官擔任,作為平衡外朝宰相權力的工具。唐代還有一個特點,外朝的藩鎮勢力十分猖獗,所以這個樞密使還掌控著中央禁軍的軍權來制衡藩鎮。和東漢的情況一模一樣,這個宦官勢力原本皇帝是想倚靠的,結果制度的破壞和任用親信反而造成了對自身的威脅,內有宦官外有藩鎮,在這個兩股勢力的相互傾軋中,王朝也走向了滅亡。
如果唐朝不滅亡,如果能解決藩鎮問題,那麼這個樞密使很可能就像原來的尚書台和中書令一樣,發展為又一個新的外朝宰相機構。但這個歷史進程,被北宋的開創者趙匡胤給強行中斷了。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承認宋代的皇帝是明智的,宋朝的皇帝認可了外朝宰相的權力,形成了一種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在反覆權衡宦官、外戚、武將和以士大夫為代表的文官之後,皇帝認為,對皇權威脅最小的還是有一定道義擔當的士大夫集團,所以他們選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藉助於儒教的意識形態和文官的勢力,宋代的政治架構可以說相對來說最成熟和穩定的,如果不是外族的入侵和威脅,宋王朝不可能在短短300多年就會滅亡,宋代不是削弱了宰相的權力,而是加強了,因為在整個國家之內,沒有第二種政治勢力可以和士大夫的勢力相匹敵,宋代是依靠皇權和相權本身的分解和制約來平衡權力架構。
交代了這些,再來說明朝的宦官專權,在南宋後期和元朝,宰相的權力極大,到明朝初期,形成了中書省一省獨大的局面,緊接著是眾所周知的朱元璋廢除宰相,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兼職宰相的,,皇帝。皇帝干著宰相的活,對於權力欲極強的貧苦農民出身的朱元璋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這總歸是不成體統的。明朝中後期之期,在皇帝的身邊又起來一批人幫助皇帝幹活,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明朝的內閣制度,和之前的宰相不同,內閣它不是一個正式的朝廷機構,在制度和法度上說,百官最主要的是六部長官和內閣輔臣之間,是沒有上下之間的隸屬關係的,也就是說,內閣自始至終都只是皇帝的一個顧問和秘書機構,所以明朝的內閣決不能和唐宋的宰相混為一談,它不是依靠制度和法度,而是依靠皇帝的指派和信任來輔助皇帝處理事務的,「票擬」這個詞總有一種小報告的感覺,它完全無法和宰相這樣的大臣的體面相匹配。
隨著內閣制度的發展和成熟,在明朝的中後期之後,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備某種宰相化的趨勢,儘管不是制度和法度意義上,那麼此時,皇帝身邊又需要扶植起一批人來作為制衡,此時皇帝又選擇了宦官,這就形成了明朝後期內朝司禮監和外朝內閣共相的局面,前者稱為「內相」。所以它同樣是出於皇權制衡外朝權力的需要,在這點上沒有新意。由於明朝的皇權高度集中,始終牢固地掌控了外朝權力,所以作為制衡的宦官權力相對於漢唐來說,也就小得多,它對皇權的依賴程度也高得多,這就是它和前面朝代的區別,這兩個勢力都無法威脅皇權,所以如果不是農民反抗,明朝也不會滅亡。
所以宦官權力的大小是和皇權所面臨的對手的權力和威脅的大小相伴生的,一旦皇權垂死掙扎,宦官權力就會無限放大,它也就從工具而變為皇權的憑藉和依賴,從依靠皇權轉變皇權依賴它才能存在,那麼此時,王朝滅亡也就是近在眼前了。
大致就是這樣。歡迎探討指正。中國的宦官同時出現的是阿拉伯的奴隸騎兵馬穆魯克,全部被閹割的特色士兵,西歐的天主教禁止讀書識字,讀書是斷子絕孫神父的專利,這不是巧合是社會結構的不同體現,大同小異
先說明朝。
受當年明月的恩惠,這個普及的最廣。明朝宦官雖權勢滔天,卻不得不依附於皇權。依祖制宦官是不得干預朝政的,即便干預了也要拿皇帝的當幌子。文官是何等的聰明,既然是皇帝讓「做」的,那就搞定皇帝好了。所以明朝的臣子個個想做「帝王師」,仿周公、霍光輔政,起河山重整,待日月高懸,還太平盛世,留千古英名。
說到底,還是相權和皇權的爭奪,要說外戚為何不能在此立功?這歸因於明朝發達的官僚體制,比如當官的要看高考成績、看出身、看朋黨、看資歷、看能力、看時機,沒有這些,晉陞不了。也虧了這發達的官僚體制,你看明朝的皇帝接班比其他朝代的腥風血雨可溫和多了,皇子繼承大統,必須長幼有序,誰也不敢改,誰也改不了。不要說外戚,就是皇帝老兒自己都輕易動不得。這就是制度的威力。
再說漢朝。
漢承秦制,天下一統,而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漢以「孝」治天下。漢朝皇帝的謚號都必須加一個孝字,所謂「上恭謹,萬民有所效與;上事親,四海拱手垂治」,外戚不僅僅代表後宮,更是代表一個龐大的家族勢力在朝廷的紮根和生長,呂太后的呂家,竇太后的竇家,王太后的王家,何太后的何家,無不盡然。
皇帝想要對抗無比強大的相權,難道要去依靠外戚么?這無異於火中取栗,飲鴆止渴,自取其禍。這時候當然身邊的宦官們更容易獲得信任。該慶幸的是,外戚總歸是傾向於皇權的,這樣的依附性天生帶來了政治鬥爭的不自覺性,皇權依舊高高於上,只要外戚權勢不過於逼上,宦官終究登不了歷史的舞台。不管是西漢末還是東漢末,亂世的源頭都來源於外戚和皇帝的不合作,其中真意不言而喻了。
最後聊聊唐朝。
唐朝是中國歷史一鼎盛,文治武功,文採風流,煊赫威世。如昊日中天,光大不可直視。姬大明斷,這三朝最最複雜的的便是此。唐宦為禍之烈,非其他任何朝代可比。生殺予奪,擅立奪位,只在反掌剎那之機。這又是緣何?
自晉室東渡,中原豪族世家解體,近三百年胡漢的紛爭和融合,終得隋唐之文化興盛,政治昌明,以大國超然的自信傲立於世,所謂「能者上,庸者下」已成為當時一社會習氣。無有胡漢之分,唯認賢愚之別。高宗皇帝和武后的勵精圖治,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大唐仁義遠播,四海承平。而這盛世榮華的背後唯一唯一的弱點,恰恰就是後世引以為傲的科舉制和胡漢融合。
唐朝邊塞實行世襲軍戶制,有別於北魏的六鎮制,卻沒有完全的脫離傳統的府兵制,這樣的軍制一方面保持了唐朝武力的強盛,雖然唐朝的衛軍制規定每過一段時期要抽調邊軍精銳入中組神武軍拱衛京師,但終治標不治本,邊關軍戶的世襲擴展到將軍的世襲,進而是節度使的世襲,另一方面武力的強盛和胡漢的融合,使得邊軍無仗可打,驕奢淫逸日益為禍,藩鎮自此做大。
看上離題了,其實不然。科舉制,進一步瓦解了士族門閥的政治影響力,第一次為寒門學子的治國理想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對於政治的搏殺富有熱情卻少有謀略;再者,正是上述獨特的軍制,使得唐朝的文官官僚體制遠遠沒有沒有強大到威脅皇權的地步,恰恰相反,文官們反倒要依附皇權對抗武人政治。這在中國歷史是不多見,自秦皇一天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已經成為統治者的箴言,畢竟不是誰都可以如光武帝一般以「柔術」治天下的。
一方面,不發達的文官體制禁不住武人劍戟斧矛的衝擊,另一方面,外戚的權勢在武家天下後更是受到文官集團的嚴防死守,而京師最強大的武裝也往往掌握在宦官之手,政治風雲再多詭譎,勝負之數也定可預料吧。於是權宦強勢,在此超拔的登上了歷史的舞台。lz 說真的,關於宦官干政方面明朝絕對屬於小意思。翻翻唐史,連立國君都要問過宦官你覺得誰比較重用宦官。
至於明朝的宦官,出名的其實沒幾個,王振算一個、曹吉祥、劉瑾、汪志、還有就是大名鼎鼎的九千歲。但是這裡面,其實九千歲霸權多少年呢?從天啟5年到天啟7年,滿打滿算才3年,當中還要擺平東林黨,其實真心的壞出多掉渣也是講講的。王振一仗打進去京城三大營是沒錯,但是三大營估計擺開了打也先也是最多46開略占勝面的。 何況明朝還有相當不錯的太監,比如七下西洋的鄭和、比如懷恩、比如張永(我覺得他還是可以的)、比如馮保、比如王承恩......你看明末錢謙益,號稱要去尋死結果嫌水冷又跑回來了這已經沒什麼好說的了。縱觀東林黨,相當部分人其實自己很不幹凈,但是馬列主義要求別人自由主義要求自己。東林黨屬於道德不怎麼完美加上政治能力絕對不怎麼樣的一幫人,要是當時朝政真的到他們手裡......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的。
宦官之所以被人感覺不好是因為歷來話語權都在文官的手裡,凡事和文官關係好的基本都被寫的不錯,凡是打壓文官的就寫得比惡魔還邪惡。 其實歷朝歷代裡面,明朝的皇帝總體水平層次還是比較高的,基本除了個別之外都能力相當可以(其實天啟的能力也不錯,只不過不在做皇帝上.....悲劇吧)。而且明朝的文官普遍比較彪悍,下面還有一幫窮極無聊的瘋子,皇帝如果不是那種超級勞模肯定得拉攏人來制衡文官,所以宦官是唯一的選擇,仔細看看明朝的相當部分宦官真的還是不錯的,文化素養不錯甚至馮保這樣的比絕大部分文人還要牛逼了。這條答案旨在通過深入分析唐朝中央權力形勢的演變來分析宦官掌權的原因,原因有很多很多,下文在敘,但是真正保證宦官權位的人群有!兩個,一為藩鎮,二為部隊。當然,歸根結底,宦官之所以做大,根源只有一個!
那就是- - - -皇帝本身!!
首先,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王朝變遷的一條脈絡,這條脈絡包括以下兩條主線即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分配以及王朝政治中樞內的權力分配。唐朝宦官之所以混的那麼吊,實際上和這兩條主線都關係密切。我們都知道的一點是,任何一個朝代的任何一個帝王,腦袋裡都沒有一台超級電腦,也不三頭六臂影分身,他們不可能單純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精力統治一個泱泱大國,君主的統治必然依靠一個或多個集團來維繫實施,這些集團包括宗親,外戚,宦官,文官,軍人等等等等~有了這些統治集團的支持,再加上一套經過漫長歲月發展演變統治秩序,皇帝才可能實現對朝廷和地方的統治。於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來了!皇帝應該和誰分享他的權力!或者說皇帝應該通過那個集團來使用她的權力!這個問題很核心啊,假如你把權力都交給宗親了,結果你突然發現你舅舅是朱棣!你豈不是悲催了?假如你把權力都交給你的女人和她的家族(外戚),然後發現你兒子發現他的媽媽是呂雉武曌,他豈不是絕望了?權力一旦交出去,就會自然而然的生根發芽,到時候能不能收,可就未必是你或者是你子孫做的了主了!唐朝中晚唐宦官之所以權勢滔天,就是因為他們獲得了皇帝所賦予的種種權力,宦官可以憑藉自己的影響力控制官員任免,押扣奏章文書,打擊異己,提拔親信,宦官為主導的政治機構權勢越來越重,李輔國甚至當上了宰相!都大大擴充了宦官集團的權勢!而最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宦官被授予了神策軍,禁軍的軍權!並且通過諸多方式苦心經營,牢牢掌握了這支中央王朝的武裝力量!寶刀在手,天下我有,從此宦官就牢牢把握住了朝廷內部權力鬥爭的大勢。那麼為什麼皇帝要把權力交給宦官呢?因為宦官以外的群體都不可靠啊!|我在下文簡單的分析一下原因脈絡。和中的很多朝代一樣,唐朝在建國伊始也存在著幾大權力集團,包括了皇室宗親(各種親王),外戚集團,功臣權貴,世家大族,清流文官等等,這些集團的強弱不一,彼此之間也有一定的相互滲透,但是歸根到底還是幾個界限分明爭權奪利的集團。他們的之間對大唐帝國權力的血腥爭奪才是唐初權力鬥爭的主線!你可以看到這時候唐朝的權力版圖裡沒有宦官集團的影子,因為台上的選手太多,沒有湯剩下!宦官上台的空間從何而來?從這些權力集團的失勢中來!這些集團為什麼會失勢呢?我們一個不妨一個一個來分析。1:皇室宗親:唐代初年宗室集團是掌握著巨大的權力的,各個親王經常會擔任地方都督或者軍事將領,親王受封后一般也能夠完成「出閣」,宗親集團在政治版圖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們都知道的是太宗是如何實現上位的吧?他和李建成的奪位之戰本身就是宗親集團內的一場內鬥,當然死個把王爺太子其實本身不太影響宗室的權柄,關鍵是這向大唐的統治者說明了他們的兄弟兒子都是不可信任的!!高宗李治繼位之後的頭疼大事就是在宗室里殺雞儆猴,親王們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並且隨著局勢的發展,親王還逐漸失去實際官職,更受到了人身自由上的管制,幾乎不能離開京師,外出就封,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發的邊緣化。2:外戚集團:外戚集團在很多朝代都是參與政治的一大勢力,因為皇帝能夠依靠的人群實在很有限,用皇族怕奪權,用功臣怕造反,似乎只好用外戚了??再加上一般來講外戚家族本身就實力雄厚,配合宮內有人的先天條件,於是很多朝代的外戚勢力都極為強大,唐朝可以說是一個典型例子。長孫無忌橫貫太宗高宗二朝,封國公,官拜司徒,太尉,揚州都督,憑藉他和太宗的親密關係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勢力龐大,感覺很牛吧?這說明了唐初外戚的勢力還是蠻強力的,皇帝也信任外戚,將外戚引為心腹。但是之後高宗通過」廢王立武「一事爆掉了長孫無忌,並且罷免流放了了王皇后,蕭淑妃的親族,痛擊了外戚的勢力(順手打壓了元老功臣集團,稍後再提)。高宗之後就是中宗李顯,他倒是想重用自己的岳父,不過還沒弄出名堂就讓他老媽廢了。而緊隨其後的就是武則天建立在太宗后妃的起點上奮鬥53年成功逆襲,建立武周王朝!這毫無疑問是外戚干政的巔峰時刻,可事實就是外戚集團險些徹底顛覆李唐王朝,把李唐宗室殺的七零八落(這進一步削弱了宗室勢力),你覺得唐朝的統治者還敢重用外戚嗎?還真敢!中宗就繼續重用外戚,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權勢滔天,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誅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幫相王登上帝位,卻仍舊面臨太平公主的強力壓制,一直等到睿宗禪讓之後才發力逆襲。而李隆基本人晚年重用怠慢朝政,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犯下了一系列決策失誤,楊氏家族權勢滔天,李唐江山危機四伏,最終爆發了導致唐朝中衰的安史之亂,雖然這背後有玄宗的政治目的,但是不得不說,從唐初一個有一個慘痛的例子證明了外戚作為一種政治勢力,對皇帝來講是完全靠不住的啊!基於這個人盡皆知的事實,唐朝的統治者自然也就對親王和外戚進行了一系列的打擊和限制,從睿宗開始就逐漸限制外戚的管制尤其是軍職,而肅宗在馬嵬坡先下手為強發動政變幹掉了楊氏一族,自此之後外戚勢力在唐朝就再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3:功臣和世族集團:嚴格來講這是兩個不同的利益集團,但是這兩個集團可以說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滲透,所以我們可以把他們結合在一起分析。西漢和明朝初年,功臣集團的實力都非常強大,輔佐劉邦和朱元璋登上帝位的文臣武將一個個都生猛異常,但是最後他們基本都被開國皇帝殺了一個七零八落,而為什麼唐太宗卻基本沒有對功臣們痛下殺手呢?原因很簡單,他不能殺!也不想殺!不想殺體現在太宗本身就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他手下的那些臣子在功勛能力上基本上是很難超越他個人的範疇,所以他絕對自信自己能夠控制駕馭手下的這些猛人,自然沒有殺的慾望。當然很多時候殺功臣主要是為了穩固下一代的統治,那麼為什麼不把功臣都幹掉保證下一代穩固地位呢?因為功臣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保持權力平衡促進君主集權的工具,因為唐朝的權力版圖內還有另一股強大的力量,士族的力量!我們都知道在唐朝之前的數百年間,士族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中國的權力,可以說你如果不幸沒生在一個世族,你這輩子大約就只是一個悲傷的失敗者了,這樣的政治勢力勢必會影響到皇帝的集權,偏偏世家大族的實力龐大,皇帝的統治不得不依靠世族,那該怎麼辦呢?答案就只能是和士族分享權力,但卻儘可能分化士族並且依靠其他的力量來制約世族。所以唐朝初年的功臣里有很多就是追隨李唐的士族或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以府兵製為基礎的關隴貴族集團尤其強大,),太宗對抗這些士族的方法也只能是在士族內部搞分化,讓關隴,山東,以及其他地區的一些郡望在朝野上形成制衡,另一方面太宗更是珍惜器重功臣中的寒門自己,這些人根基薄弱又精明強悍,是不得不全心全意的忠於李氏得力忠犬,也是一股維持權力平衡的重要力量,那麼既然沒有殺功臣殺世族?為什麼這股政治力量漸漸衰弱了呢?根本的原因當然是當權者對集權的不懈追究,具體的措施包括了在士族內部構築平衡,大力重用出身寒門的有功之臣,並且通過科舉考試來進一步削弱士族的影響力(注1)等等。同時,士族還遭到了事件式的打擊,唐高宗在試圖廢掉王皇后改立武則天時,曾經遭受到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士族集團的強力反對,反對力量之強,幾乎讓高宗選擇放棄,但是隨後高宗獲得了李勣等重臣的支持,並且重獎了贊同廢后的中層官員,引發了中下層官員群起投機廢后的風潮,高宗於是一舉廢除王皇后和蕭淑妃,並且殺戮流放其親族,隨後貶斥了宰相諸遂良,更在之後將長孫無忌,于志寧等削職貶斥!並啟用了大批曾支持自己的中層官員,這次事件極大的打擊了士族特別是關隴集團的勢力!大大加強了皇帝的權威。同時,在武則天掌權之後,大力推動科舉制度發展,通過鼓勵告密制度實行恐怖政治,在打擊李唐宗室的同時,又一次給了士族沉重打擊。再次之後,因為科舉制完善發展的壓力,士族雖然依舊活躍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但是已經喪失了南北朝時的光輝榮耀,直至唐末五代十國時應該徹底的崩潰滅亡。文官集團:無論如何,皇帝都不得不依靠文官集團來幫助維持統治(無論其是否真正掌權),能否正確的任用優秀文官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王朝的勝敗興衰,但事實上君權和相權的爭奪也是中央內部權力鬥爭的主線,唐朝通過完善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權,弱化了文官集團的實力,並且加劇了文官集團內部的分裂,又通過對功臣的打擊加強了皇帝的威勢,而科舉制度對士族的衝擊和削弱以及隨之而來的黨爭進一步削弱了文官集團,在中唐之後,由門蔭制或科舉明經科成官的士族文官和主要通過進士科成官的寒門文官更是形成了牛李二黨黨爭不斷的局面,且二者皆在宦官集團中尋求支持,讓宦官穩抓最終的執政大權,文官集團之無用由是更甚。通過以上長篇累牘的分析(廢話流~)我們可以看到在唐朝的權力中樞,無論是宗室,外戚,文官,士族功臣,而軍事將領又都有各自的弊病和局限,或是無力掌權,或者皇帝不想委以大權,事實上造成的結果就是皇帝對宗室嚴防死守,對外戚小心翼翼,然後從自身的眼光出發用文官搭配宦官掌權,若是知人善任,勵精圖治,則政治清明,百姓安樂,若是任用奸佞,沉迷酒色,則政治腐壞,這樣由皇帝和宰相掌權的政治,在天寶之後轉變成了皇帝與宦官的舞台。 而究其原因是另一個重大矛盾的浮出水面。---------------------------------------------------------------------------------------------------------------------------------所謂另一個重大的矛盾指的是:地方與中央的權力分配問題!在唐朝,這個問題的爆發在於藩鎮和中央的衝突!唐朝藩鎮設立的初始目的主要是更好地在邊境地區布防掌控邊疆,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節度使被賦予統合地方軍事,政治,財務的大權,加之府兵制的崩壞,節度使在執掌一方大權的同時還擁有一支招募而來的常備部隊,況且常有一人兼任兩地甚至三地節度使的情況,節度使最終變得尾大不掉,加之玄宗末年唐朝政治的腐敗崩壞,終於,飽受玄宗信賴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舉18萬大軍謀反,持續七年多的安史之亂爆發,雖然變亂最終被平定,但是為了儘快結束動亂,唐朝就地分封了叛軍將領為節度使,從此以三鎮為代表的河朔地區節度使基本沒有納入過唐朝的實際控制中來,而為了掌控地方提防降將復叛,唐室又廣泛設置節度使,最終節度使的數量達到40餘個,包括了桀驁不馴始終刺頭的河朔割據藩鎮,也包括了服從中央調遣但是偶有反覆的地方藩鎮,無論如何,唐朝的中央權力都大大地衰減了!針對這樣的情況,朝廷必須強化直轄的中央武力作為權威的保障,而這麼一直強大的部隊要交給誰來統治呢?鑒於在肅宗代宗時代宦官崛起的大背景,配合宗室外戚文臣武將無一可用或是難以放心的事實,再加上一些眾所周知的原由,宦官先是獲得了神策軍的指揮權,最後又獲得了禁軍的指揮權,並且將對軍事實力控制常態化!---------------------------------------------------------------------------------------------------------------------------------當宦官牢牢把握住中央軍權時,皇帝和文臣的聯合也無法打破宦官對權力的掌控,當權力鬥爭激化到難以收場,對宦官造成重大威脅之時,他們就會運用軍權誅殺大臣,囚禁甚至幹掉皇帝,完成一次權力的洗牌,然後推出他們挑選的下一個皇帝,武宗也好,宣宗也好,乃至之前實現中興的憲宗也好,無一不是由宦官擁立,他們所能做到的,就是儘可能的啟用賢才,推行清明的政策,澄清吏治,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生產,在藩鎮中更好的樹立權威等等,或許他們能夠通過誅殺個別宦官來削弱這個集團的氣勢,但是他們事實上都不可能扳倒坐擁重兵的宦官集團,更何況文官集團內部還亂斗不休,而受宦官影響巨大的皇帝也並非各個精明強悍。同時,宦官掌握的中央部隊是懸在皇帝和文官頭上的利劍,同時卻也是保障朝廷威嚴的寶劍!當這把寶劍逐漸被一次又一次的農民起義磨光時,當那些曾經服從於唐氏的藩鎮越發不受控制時,當文臣意識到沒有部隊就不可能除掉宦官並因此希望借重藩鎮之力除掉宦官集團時。唐朝便大約隨著宦官的滅亡一併滅亡了!這是一篇很長很長的,主要是膚淺的梳理唐朝中央權力分配的演進,更多的內容其實我個人在順著一條主線整理思路,並不斷地加入知識碎片。對歷史學太談不上有很多了解,希望通過寫出並分享答案找到自己認知上的缺陷,聊作提升,望大家給新人點點贊,留下一些指點~廢話偏多內容冗長是不爭的事實,已累成狗暫時無力校對,錯字往海涵。註:科舉當時的科目有許多,但主要科目還是進士和明經兩科,而對於家學淵博傳承久遠的士族來說,明經科毫無疑問是其絕對的優勢科目,但是大唐更看重的,偏偏就是進士科!樓上都忽視了朱八八的一項重要政策:文武分立。
1364年,朱元璋以李善長為右丞相,徐達為左丞相。李善長第一,徐達第二。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魏國公 徐達第一,韓國公李善長第三。同時,25位公爵中只有李善長一人是文臣,其餘皆是武臣。此後幾十年里,這位淮右布衣出身的皇帝幹了這麼幾件事:1.把全國軍人變成世襲軍戶,也就是說,這些軍人的後代世世代代都得當兵。包括軍官。2.廢宰相、中書省,六部尚書成為政府首腦。這沒什麼,因為大都督府也一分為五。關鍵是:六部尚書只是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而: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 換句話說,如果把文官系統當做國務院,那麼廣大科舉出身的學霸們只能當上某部部長。而那些含著金槍出生(咦?好像有哪裡不對。。。)的「軍X代」們卻能進政治局。(無可比性,舉個簡單的栗子而已) 此外還有幾項配套措施,比如文官沒有軍功就不能封爵,封爵也只能到伯爵。軍戶禁止參加科舉等等。在偉大領袖朱八八的精心規划下,大明成功構建了一個「勛貴武臣閉合生態系統」,比喬布斯還要領先六百多年。 但時間不長,這個生態系統就出現了問題:文官都是考試考上去的,能走到頂尖的都是學霸。但勛貴武臣的身份都是世襲的,很容易冒出學渣。比如著名大草包李景隆童鞋。時間一長,武臣肯定比不上文官。 更重要的是太祖四兒子朱棣鄭重推出了大殺器:內閣。就好像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一樣,內閣也迅速成為了大明六部九司、五軍都督府、兩京十三省的核心。明宣宗一看這個表示很鬱悶:本來我爺爺他爹讓六部九司和五軍都督府、文官和武臣互相牽制,可我爺爺非得搞出個中央政治局。。。哦不。。。內閣大學士,那幫大老粗都被他們壓下去了,不行,我得再找個幫手。明宣宗左顧右盼,行,就你了! 於是內廷隆重登場。古代宦官真是業界良心的啊,純代表皇權,那些大臣在立場上是地主士紳的代言人,明顯跟皇帝不是一條心,魏忠賢死後好像明朝稅賦一降再降,最後皇帝窮死
因為宦官能為皇帝做事,而宦官通常又不會篡位自己當皇帝。其他朝代,往往有外戚專權、權臣專權之類的代替宦官專權。唐代宦官專權被誇大了。歷史學家汪篯《漢唐史論稿》指出,唐朝的宦官專權,對全國的影響,沒有東漢、明朝宦官專權那樣嚴重。另外,
唐代宗廢了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唐順宗幾乎是個全身癱瘓的植物人,太子集團利用俱文珍等宦官在宮裡活動,太子登基為唐憲宗,俱文珍反而失寵,鬱鬱而終。唐文宗廢了王守澄。唐武宗廢了仇士良。唐僖宗只想享樂,田令孜把唐僖宗伺候得很舒服,但後來唐僖宗拋棄了田令孜,田令孜逃走被節度使王建所殺。唐昭宗還廢了楊復恭。唐朝宦官沒有廢立皇帝。在唐朝唯一最接近廢立皇帝的宦官是劉季述,但是劉季述廢立皇帝仍然失敗了,唐昭宗很快複位,劉季述被殺。而且這已經是公元898年以後的事了,當時全天下早已大亂,各地稱王者不記其數,劉季述也沒什麼權力可專了。宦官劉季述迎皇太子監國,假傳昭宗之命退位為太上皇,讓太子登基。後來,宰相崔胤聯合禁軍將領孫德昭發兵打敗了劉季述,昭宗複位,劉季述被亂棒擊死,棄屍於市。歷史學家黃永年指出,唐朝宦官和皇帝的關係只是家奴和主子的關係,中晚唐有些皇帝由宦官擁立,還出現極個別宦官殺在位的皇帝而擁立他們所依附的皇子做皇帝……所有這些實際是家奴在參與皇室的內部糾紛,如同舊社會豪門大族裡各房的奴婢分別幫助其主子爭產業,而並非奴婢的權力真大到可以奪取整個大家族的家產。
如宣宗死後神策中尉準備擁立懿宗時,宰相夏侯孜就曾說「但是李氏子孫,內大臣立定,外大臣即北面事之」(《唐語林》四庫本卷七)。換句話說如果宦官要改事別姓,推翻李唐皇室,那就辦不到。相反,宦官即使貴為中尉、樞密使,其命運在一定程度上還得由皇帝來掌握。首先他們都得由皇帝擢用,條件許可時皇帝也能將他們撤任或誅殺。即使在文宗朝大殺宰相朝官凶焰不可一世的左軍中尉仇士良,到武宗朝也被迫退休,死後還削官爵籍沒其家。當他退休時,曾向其他宦官傳授經驗說:「天子不可令閑暇,暇必觀書,見儒臣,……莫若殖財貨,盛鷹馬,日以球獵聲色蠱其心,極侈靡,使悅不知息,則少斥經術,暗外事,萬機在我,恩澤權力欲焉往哉!」(《新唐書》卷二〇七《仇士良傳》)這仍是要討好皇帝、想辦法讓皇帝沉溺玩樂不理政事,而沒敢說要欺壓。當時「每歲櫻桃熟時,兩軍(左右神策軍)各擇日排宴,只候行幸,謂之行從,盛陳歌樂,以至盡日,倡優百戲,水陸無不具陳」(《中朝故事》),就是博取皇帝歡心的一種手法。這種手法即使對誅討宦官失敗後的文宗仍要使用,只是文宗「意忽忽不樂」,才使「兩軍球鞠之會什減六七,雖宴享音技雜遝盈庭,未嘗解顏」而已(《通鑒》卷二四五開成元年十一月條)。
唐代中後期,李輔國,第一個跳出來想專權的大宦官,靠討好唐肅宗,得到機會,但同時分權的還有張皇后。
張皇后想廢掉唐肅宗所立的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公元762年,肅宗患病,接連幾個月不能上朝視事,四月,玄宗病死,唐肅宗悲慟不止,病情加重到了病危的地步,無法下命令,而張皇后趁機召見太子,要太子李豫幫她殺李輔國、程元振。太子李豫不允許殺李輔國、程元振。張皇后與內官朱輝光等人謀劃廢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張皇后在唐肅宗即將病死時 召太子李豫進宮,準備與越王李系除掉太子。李輔國程元振得知了他們的陰謀,李輔國出兵把太子保護起來,然後率兵逮捕了張皇后與李系的黨羽,將張皇后囚禁在別殿。李輔國、程元振出兵擒獲了與唐肅宗有矛盾的張皇后、保護了唐肅宗所立的太子李豫,唐肅宗病死。李豫(唐代宗)登基,下令貶張皇后為庶人,並殺死了張皇后。(《新唐書》列傳二 記載:張皇后……代宗已立,群臣白帝請廢為庶人,殺之。)
有人造謠說唐肅宗是被嚇死的。但實際上之前張皇后已經與唐肅宗關係不好,唐肅宗甚至「內製於後,卒不敢謁西宮……」(《新唐書》列傳二),張皇后還想廢唐肅宗立的太子,唐肅宗見的大場面多了,何況這最後還是與自己有矛盾、並且還要害自己立的太子、改立別人的張皇后被自己立的太子李豫與勛舊之臣李輔國挫敗,正順應了唐肅宗的意願,這根本不會嚇到唐肅宗。唐肅宗或許還比較滿意。
或許有人問,那唐肅宗為什麼早不死晚不死、偏偏這時死了?搞清楚,這是張皇后等到唐肅宗馬上就要死的時候起事。唐肅宗本來已經病的快死了,張皇后就是等著唐肅宗馬上就死的時候才起事。不是唐肅宗為什麼早不死晚不死,而是張皇后早不起事晚不起事,就在發覺唐肅宗馬上就要死的時候才起事。所以唐肅宗在這時病死是很正常的。
(《新唐書》列傳二:張皇后……繇是太子深畏,事後謹甚。後猶欲危之,然以子佋早世而侗幼,故太子得無患。寶應元年,帝大漸,後與內官硃輝光等謀立越王系,而李輔國、程元振以兵衛太子,幽後別殿。代宗已立,群臣白帝請廢為庶人,殺之。)
張皇后在唐肅宗即將病死時想廢唐肅宗立的太子李豫、改立越王系,張皇后站錯了隊,於是李輔國又成了唐代宗李豫的功臣,加宰相銜,但是第二個月李輔國就被唐代宗貶職發配,數月後被「盜賊」所殺,而且未留個全屍。
俱文珍被太子利用罷了。唐順宗用王叔文搞改革,以太子為首的反王叔文的集團形成,太子集團利用俱文珍,唐順宗又是個全身癱瘓的植物人,太子登基為唐憲宗,他與俱文珍的關係,更像李隆基與楊思勖和高力士,真正控制廢立之事的是皇族而非宦官。憲宗李純之死,郭后(郭妃)母子嫌疑最大。憲宗晚年又遇到了太子的問題,郭妃是郭子儀的孫女,不論後宮還是朝堂,都形成了極強的勢力,她的兒子不即位是不行的,但憲宗就是不想被牽制,也不喜歡這個兒子,最後兒子逆襲老巀子的故事就上演了。一些新晉宦官又投靠了新主子,郭妃(後來變郭太后了)集團在憲宗最後那年主導了一切。縱觀憲宗元和一朝,掌權的宦官無一不是憲宗提拔上來的,憲宗的信任和威信是自己的絕對保障。果然等憲宗一死,元和朝的宦官除了依附太子唐穆宗的以外都盡數被誅滅。唐穆宗短命,死後就是他長子唐敬宗即位。唐敬宗昏庸。唐敬宗是被宦官所殺,但並不是宦官厲害,而是唐敬宗打獵醉酒缺乏防範。殺唐敬宗的不是當權的宦官,相反正是與當權宦官王守澄有極深矛盾的劉克明等次等的宦官。唐敬宗只關心自己的玩樂,可劉克明等人卻只有扳倒王守澄才有活路,唯一可行的只有敬宗死、絳王李悟登基,自己才能憑李悟的寵信翻身,反正天下人都不看好這個唐敬宗,於是劉克明等人在敬宗外出打獵醉酒缺乏防備時殺了唐敬宗。但他們要擁立的人是絳王李悟,而登基的卻是更合法度的敬宗二弟李昂。結果王守澄等宦官派兵滅了劉克明等宦官,李昂登基為唐文宗。。所謂的廢立,看郭氏(郭妃、後來的郭太后)集團主導的廢立:廢支持改革犯了眾怒的癱瘓者唐順宗,立太子為憲宗,立太子為穆宗,立長子為敬宗,敬宗死了就立他二弟為文宗,後面文宗死了,立他五弟為武宗。從穆宗到武宗,全是郭太后的子孫。郭氏集團的龐大,誰敢立其他的王來試試?唐朝那些成功的宦官必然是擁立那些水到渠成的皇位繼承人(早就被先帝冊立的太子、沒冊立太子情況下的長子、皇帝的兒子還很年幼時的皇帝之弟),也不存在廢皇帝的權力,更沒有因為自己掌權而任意殺皇帝。唐敬宗被殺純粹是因為次等宦官們狗急跳牆、地位甚至自身性命不保的豪賭之舉。唐文宗用大臣李訓、鄭注,整倒了宦官陳弘志、王守澄。為什麼文宗沒廢了仇士良?因為大臣李訓、鄭注開始爭功,發展成勢不兩立的局面,仇士良才有了活路。仇士良眼見一代大宦官王守澄被唐文宗拔掉,毒死暴斃於途,又險些在甘露之變中做了糊塗鬼,已經極端惱怒瘋狂,但是「甘露之變」後,仇士良卻不敢廢掉唐文宗。上有郭太皇太后,下有忠直大臣,在各地還有打著勤王旗號的藩鎮。雖然唐文宗發牢騷說受制家奴,可就在甘露之變後唐文宗依然可以任命李石、鄭覃為宰相,反擊宦官,甚至京兆尹薛元賞也敢公然與仇士良硬碰硬,稍後昭義節度使也聲討宦官。到唐武宗時期,仇士良就被秋後算帳、整倒了。田令孜依靠唐僖宗的提拔,才得以專權。唐僖宗喜歡玩樂,田令孜就把唐僖宗伺候得舒服,可惜黃巢之亂打破了美夢。過了幾年苦日子的唐僖宗終於成長了一些,加上田令孜誘發藩鎮大戰,他就徹底拋棄了田令孜,田令孜逃跑被節度使王建所殺。之後是楊復恭,這個人沒田令孜那麼張揚,但畢竟是個宦官頭子,新即位的唐昭宗只要是見了宦官就痛惡不已。唐昭宗弄死了楊復恭也沒走多少彎路。至於劉季述,唐昭宗的時候,唐朝已經陷入名存實亡的境地,各地藩帥牛氣起來,劉季述也沒的權可專了。唐朝宦官的軍權與權力,仍然是靠討好唐朝皇室得來的,一旦得罪皇室失去寵信,宦官往往就要被整倒整死。而皇帝的生死廢立朝廷官員的任免,根本上也是皇室、大臣等勢力決定的,例如郭后(郭妃)集團,宦官只是被利用的工具與替罪羊。唐朝宦官終歸是要依靠皇權生存的,皇帝要大權獨攬,你要麼合作當忠心的狗(唐明皇、德宗、憲宗、武宗、宣宗等等時期),要麼與之攤牌就看運氣好不好了(碰上唐代宗的運氣都不好,碰上唐昭宗的也不見得如何)。 要是皇帝喜歡享樂不理政事,那就好辦多了,比如唐僖宗,田令孜只要伺候唐僖宗玩樂,唐僖宗沒空去攬權,田令孜就幫著攬權,皇帝一看權力在身邊就不操心政務,繼續享樂起來,但唐僖宗仍然整倒了宦官田令孜。說明朝皇帝能收拾權閹,但唐朝的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王守澄、田令孜、楊復恭,不是都被收拾掉么?甚至不用皇帝,宰相出手就行,明朝內閣首輔能收拾權閹么? 仇士良是唐朝第一權閹,又如何,山西的澤潞節度使,甚至近在眼前的京兆尹,都敢「欺負」他,他卻拿二人沒轍。魏忠賢能發起全國性的迫害行動,仇士良不過就是朝中囂張而已。明朝魏忠賢的走狗、特務遍及各地,並行保甲連坐之法,使監視網無孔不入。「民間偶語,或觸忠賢,輒被輒被擒戮,甚至剝皮刲舌,所殺不可勝數,道路以目」。官員也不能倖免,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一點小事,例如反對給魏忠賢建祠,在私人文字中批評時政,就隨時被殺。「即戚里侯門,無不惴惴危懼」。大明天下成了恐怖世界。各地大小官員對魏忠賢逢迎諂媚,給魏忠賢建祠、建坊、塑像,類似的造神運動在中國古代絕無僅有。還有禁毀全國書院這一壯舉。相比之下,仇士良的權勢真是弱爆了。明朝權閹最突出的是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四人,稍遜的還有曹吉祥、尚銘、李廣、馮保等。有不少宦官雖未至於專政,但作威作福、驕橫不法的事多不勝數。明朝宦官掌握重要權力,始於永樂年間,此後權勢有增有減,但總體上是上升,至天啟年間到達頂峰,時間上的確是最長。明朝宦官對政治經濟司法的干預、操縱,相當全面,並且是由中央至地方。黃宗羲考察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宦官之禍,得出如下結論:「閹宦之禍,歷漢、唐、宋相尋無已,然未有若明之為烈也,漢、唐、宋有干與朝政之閹宦,無奉行閹宦之朝政。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傳,後有票擬,天下之財賦,先內庫而後太倉,天下之刑獄,先東廠而後法司。」 強如仇士良也怕劉從諫。而明朝邊臣倒是要巴結權閹。明朝宦官曹吉祥不僅選明朝的軍官軍隊作為自己的私兵,還造反想讓自己的嗣子曹欽當皇帝。 漢朝唐朝的宦官還沒有哪個造反想讓自己的嗣子當皇帝的。《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吉祥每出,輒選達官、跳蕩卒隸帳下,師還畜於家,故家多藏甲……景泰中,分掌京營。後與石亨結,帥兵迎英宗複位。遷司禮太監,總督三大營。嗣子欽,從子鉉、釒睿等皆官都督,欽進封昭武伯,門下廝養冒官者多至千百人,朝士亦有依附希進者……吉祥不自安,漸蓄異謀,日犒諸達官,金錢、穀帛恣所取。諸達官恐吉祥敗而己隨黜退也,皆願儘力效死。欽問客馮益曰:「自古有宦官子弟為天子者乎?」益曰:「君家魏武,其人也。」欽大喜。明朝宦官不乏「總督三大營」「督團營」的。從明朝宦官王振,明英宗朱祁鎮即位,司禮太監王振帶著他遊戲,控制錦衣衛,正統七年(1442年)毀去宮門所鑄太祖禁內臣預政之鐵碑,又勸英宗御駕親征,最後發生了「土木之變」。明憲宗時設西廠,由宦官統領,自此明朝宦官之權勢無以復加。明朝第十四任帝朱翊鈞在位時,最後的三十年只在金鑾殿亮過一次相。大學士數十年見不到皇帝,不能向皇帝面呈「票擬」,所有的「票擬」都要仰仗宦官轉達,宦官的權力遂日形膨巀脹。明朝宦官魏忠賢的權勢,當時政巀府高級官員和士大夫階層,公然爭先向宦官賣巀身投靠,甚至建立生祠,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國子監生陸萬齡上巀書,稱魏忠賢可與孔子相提並論,因為「孔子作《春秋》,忠賢作《要典》。孔子誅少正卯,而忠賢誅東林」。其後,魏忠賢生祠「幾遍天下」,「每一祠之費,多者數十萬,少者數萬」,且「剝民財,侵公帑,伐樹木無算」黃運泰造生祠迎塑像時,「五拜三稽首」,「率文武將吏列班階下,拜稽首如初」……《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三:根據《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記載,
明朝宦官汪直「任錦衣百戶韋瑛為心腹,屢興大獄」「自諸王府邊鎮及南北河道,所在校尉羅列,民間斗詈雞狗瑣事,輒置重法,人情大擾。直每出,隨從甚眾,公卿皆避道。兵部尚書項忠不避,迫辱之,權焰出東廠上」「眾知出直意,無敢違」「御史、主事等官迎拜馬首,箠撻守令。各邊都御史畏直,服櫜鞬迎謁,供張百里外」「威勢傾天下」……明朝宦官劉瑾「進內官監,總督團營」「因顓擅威福,悉遣黨閹分鎮各邊。敘大同功,遷擢官校至一千五百六十餘人,又傳旨授錦衣官數百員」「創用枷法,給事中吉時,御史王時中,郎中劉繹、張瑋,尚寶卿顧璿,副使姚祥,參議吳廷舉等,並摭小過,枷瀕死,始釋而戍之。其餘枷死者無數。錦衣獄徽纆相屬。惡錦衣僉事牟斌善視獄囚,杖而錮之。府丞周璽、五官監候楊源杖至死」「瑾召群臣跪金水橋南」「瑾權擅天下,威福任情」「公侯勛戚以下,莫敢鈞禮,每私謁,相率跪拜。章奏先具紅揭投瑾,號紅本,然後上通政司」「御道有匿名書詆瑾所行事,瑾矯旨召百官跪奉天門下。瑾立門左詰責,日暮收五品以下官盡下獄。明日,大學士李東陽申救,瑾亦微聞此書乃內臣所為,始釋諸臣。而主事何釴、順天推官周臣、進士陸伸已暍死。」「凡瑾所逮捕,一家犯,鄰里皆坐,或瞰河居者,以河外居民坐之。屢起大獄,冤號遍道路。」「帝大赦,瑾峻刑自如。」……
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唐朝中央對唐朝各地的控制力並不弱。根據專門研究過藩鎮的歷史學家張國剛的《唐代藩鎮研究》,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里,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而明朝宦官對全國的惡劣作用與惡劣影響要大於唐朝宦官。史學界黃宗羲考察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宦官之禍,得出如下結論:「閹宦之禍,歷漢、唐、宋相尋無已,然未有若明之為烈也,漢、唐、宋有干與朝政之閹宦,無奉行閹宦之朝政。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傳,後有票擬,天下之財賦,先內庫而後太倉,天下之刑獄,先東廠而後法司。」另外,而按某些人對唐朝宦官的誇大方式,那麼,明英宗複位更是明朝宦官曹吉祥廢立皇帝、廢景泰帝立明英宗了,權勢遠不如明朝魏忠賢的明朝太監王安,王安的行為,也成了廢立皇帝了。忠賢乃勸帝選武閹、煉火器為內操,密結大學士沈紘為援。又日引帝為倡優聲伎,狗馬射獵。刑部主事劉宗周首劾之,帝大怒,賴大學士葉向高救免。
增置內操萬人,衷甲出入,恣為威虐。矯詔賜光宗選侍趙氏死。裕妃張氏有娠,客氏譖殺之。又革成妃李氏封。皇后張氏娠,客氏以計墮其胎,帝由此乏嗣。工部郎中萬燝上疏刺忠賢,立杖死。又以御史林汝翥事辱向高,向高遂致仕去,汝翥亦予杖。廷臣俱大詟。一時罷斥者,吏部尚書趙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龍、吏部侍郎陳於廷及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先後數十人,已又逐韓爌及兵部侍郎李邦華。正人去國,紛紛若振槁。而御史梁夢環復興汪文言獄,下鎮撫司拷死。許顯純具爰書,詞連趙南星、楊漣等二十餘人,削籍遣戍有差。逮漣及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等六人,至牽入熊廷弼案中,掠治死於獄。又殺廷弼,而杖其姻御史吳裕中至死。又削逐尚書李宗延、張問達,侍郎公鼐等五十餘人,朝署一空。而特召元詩教、劉述祖等為御史,私人悉不次超擢。於是忠賢之黨遍要津矣。當是時,東廠番役橫行,所緝訪無論虛實輒糜爛。戚臣李承恩者,寧安大長公主子也,家藏公主賜器。忠賢誣以盜乘輿服御物,論死。中書吳懷賢讀楊漣疏,擊節稱嘆。奴告之,斃懷賢,籍其家。武弁蔣應陽為廷弼訟冤,立誅死。民間偶語,或觸忠賢,輒被擒僇,甚至剝皮、刲舌,所殺不可勝數,道路以目。復使其黨李永貞偽為浙江太監李實奏,逮治前應天巡撫周起元及江、浙里居諸臣高攀龍、周宗建、繆昌期、周順昌、黃尊素、李應升等。攀龍赴水死,順昌等六人死獄中。海內皆屏息喪氣。編修吳孔嘉與宗人吳養春有仇,誘養春仆告其主隱佔黃山,養春父子瘐死。忠賢遣主事呂下問、評事許志吉先後往徽州籍其家,株蔓殘酷。知府石萬程不忍,削髮去,徽州幾亂。其黨都督張體乾誣揚州知府劉鐸代李承恩謀釋獄,結道士方景陽詛忠賢,鐸竟斬。又以睚眥怨,誣新城侯子錦衣王國興,論斬,並黜主事徐石麒。御史門克新誣吳人顧同寅、孫文豸誄熊廷弼,坐妖言律斬。又逮侍郎王之寀,斃於獄。凡忠賢所宿恨,若韓爌、張問達、何士晉、程注等,雖已去,必削籍,重或充軍,死必追贓破其家。內外大權一歸忠賢。海內爭望風獻諂,諸督撫大吏閻鳴泰、劉詔、李精白、姚宗文等,爭頌德立祠,洶洶若不及。下及武夫、賈豎、諸無賴子亦各建祠。窮極工巧。攘奪民田廬,斬伐墓木,莫敢控愬。而監生陸萬齡至請以忠賢配孔子,以忠賢父配啟聖公。初,潘汝禎首上疏,御史劉之待會藁遲一日,即削籍。而薊州道胡士容以不具建祠文,遵化道耿如杞入祠不拜,皆下獄論死。故天下風靡,章奏無巨細,輒頌忠賢。封從子良棟為東安侯,加良卿太師,鵬翼少師,良棟太子太保……時鵬翼、良棟皆在襁褓中,未能行步也。良卿至代天子饗南北郊,祭太廟。於是天下皆疑忠賢竊神器矣。歲數出,輒坐文軒,羽幢青蓋,四馬若飛,鐃鼓鳴鏑之聲,轟隱黃埃中。錦衣玉帶靴褲握刀者,夾左右馳,廚傳、優伶、百戲、輿隸相隨屬以萬數。百司章奏,置急足馳白乃下。所過,士大夫遮道拜伏,至呼九千歲,忠賢顧盼未嘗及也。客氏居宮中,脅持皇后,殘虐宮嬪。
有人說明宣宗准許宦官讀書導致宦官專權,其實想來這一政策並沒有對後來的宦官專權產生多大的影響,主要還是明朝的文官集團實力過於強大,皇帝需要有宦官掌權與文官對抗以保持皇權。
我覺得一個是皇帝和太監比較親,相對於大臣來說。而且到了明朝,皇帝把批紅的一部分權利分給了太監,如果遇到比較不理朝政的皇帝,這無疑是太監掌權的溫床。所以一方面太監欺騙皇帝,一方面太監手裡有一個分量很重的披紅的權力。就很容易造成明朝宦官掌權的現象,而且有些皇帝也有抱著靠太監平衡權利在裡面
宦官無後,最多也就是貪錢專權,不太會有篡位的危險。
推薦閱讀:
※神權、軍權與族權,商王最重視哪個權力?
※從唐朝安史之亂到宋朝再次統一,具體是什麼過程?
※拋開反動性和分裂性,「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所在?
※關於元朝對中國人口造成的倒退?
※為什麼說漢以強亡,如何從體制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