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一心想做科研的孩子到底是應該出國還是不出國呢?

就只想一心做有關計算機視覺的research,但是不想被英語考試、陶瓷等等無聊的話題打斷,自己有信心做的很好,認為沒有意義討好老師做教授指定的課題,同時希望擴大知識面,並希望有人指點。


要想好好學點東西一定要出國,在國內碰到好老師的概率太低了。

以下糾正樓主幾個錯誤概念

1. 英語是必要的專業素養,並不那麼無聊。畢竟你寫文章還是得用英語,語法文法不通順的文章不會被接收,被接收了也不會被廣泛閱讀。

2. 你自己有信息並不代表別人對你同樣有信心。因為幾乎所有人都有種幻覺自己比別人強。僅憑一腔熱情無法讓老闆把有限的經費花到你頭上。

3. 無論你在國內還是國外,幾乎沒有可能不去做「教授指定的課題」。養一個PhD很貴很貴(美國平均一年六萬刀左右吧),老闆不會憑空變錢,所以你的學費生活費必然是跟項目掛鉤的。如果能找到你感興趣的項目。你畢業的時候,項目都順利完成,你自己也能學到東西,這就是雙贏了。

4. 申請其實跟談戀愛差不多。都是雙向選擇。有的時候一大堆學生擠一個老師,有時候也會有好幾個老師搶一個學生。你把自己擺在老闆的立場上就能明白了。你要選的學生,今後會跟你低頭不見抬頭見五六年的時間。挑選這麼一個人,如果純粹看申請表上那些乾巴巴的文字,是有很大風險的。所以套磁自然很有意義——當然,我說的意義是增進互相了解,以便找到更好的match,而不是跟每個教授都說「自己有信心做得很好」的假大空話。

5. 剛才在問題評論里,我問你具體方向和paper。這兩點需要你自己想清楚。面對普遍作假的中國學生,美國大學教授已經沒法通過GPA、排名之類的指標了解一個學生了。所以相對可靠的指標就是paper。如果在tier1的publication(ICCV CVPR NIPS ECCV或者PAMI IJCV)上有文章,就很能說明問題了。而且這些信息也非常能幫助老闆決定你的研究方向是否和自己match。


做科研應該出國見識一下,我絕對支持。歐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有點下坡路,可是科研水平,氛圍,科研人員的地位,還是國內無法比擬的。

但是我覺得樓主不是在糾結要不要出國,我想請樓主務必想想以下幾件事:

  1. 樓主對科研有多少了解?有沒有和正在做科研的人交流過,了解一下科研是怎樣的職業?其實很多人對於科研尚有誤解,比如有人說想做科研是因為時間自由,其實做科研加班要遠遠多於在企業。還有很多人覺得學術界乾淨不複雜,實際上學術界從牛頓時代就不再純潔了。現在成為媒體寵兒的某些科學家和政客差不多,我個人就知道某個會忽悠的973首席,用拉來的資金和別人「合作」,其實也就是花錢買文章而已。
  2. 一個科研機構(甚至課題組)的運作,和一個企業其實相差無幾,需要申請基金,需要各種審核,需要建立合作網路(說白了就是人際關係)......陶瓷只是你走上科研道路的第一步而已。如果你連和教授溝通都不願意做,以後如何和政府打交道申請自己的課題基金呢?
  3. 這年頭做科研已經沒有單槍匹馬了。必須合作,作為年輕的科研者,一定要有人支持。你所謂「討好老師做教授指定的課題」,換個方向想,你也是在教授的指導下學習和積累經驗。另外,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恐怕到了教授這個級別也做不到,因為有基金委員會的限制。你為何不找個和你興趣相差不遠的教授呢?
  4. 作為研究生或博士如何處理與導師的關係,請多去和實驗室師兄師姐們聊聊。記住博士只是學徒工,你無法避免「討好老師做教授指定的課題」,但是如上,你可以找興趣相符的教授,也可以說服教授你的想法是有意思的——以後你同樣需要說服基金會,投錢給你是值得的。

發現我說來說去其實在說同一件事,就是不要以為你可以躲在科研的殼裡,不和人打交道。如果你是搞數學的天才,這可能還可行,比如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的那個俄羅斯人。


@金晨羽 已經說得很好了。想補充的一點是,不要以「無聊」為借口躲避應該做的事。不論你是讀博士,還是拿到教職,甚至是拿到tenure之後,無聊的事情都絕對不會少。你應該學習的是怎麼均衡好研究工作與非研究工作的時間精力安排,而不是以「無聊」為借口逃避你應該做的事。這世界上沒有為你專門鋪設的道路,逃避的結果只能是你自己被淘汰。


一心想做好科研的孩子,竟然因為英文的原因不想出國。

實在不能理解。


做科研,還是計算機方面的科研,LZ居然還在糾結要不要出國的問題,中國高校的科研跟國外高校的科研我就不做對比了,LZ可以上網去查。如果我沒猜錯,LZ應該是奔著讀博士去的,那麼北美的PHD肯定是首選。首先,做計算機的科研至少要有不錯的英語能力來閱讀英文的文獻,那麼準備準備這些考試也不算是浪費時間吧?其次,陶瓷只不過是一個說法,其實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其實我覺得這個過程,你有機會跟國外的跟你方向match的professor交流,而不僅僅是為了所謂的增加錄取的機會。

總之,磨刀不誤砍柴工吧。LZ如果條件不錯的話,準備出國留學也不過就是一年的時間。但是換來的環境卻能影響之後十幾二十年的career。

最後祝LZ好運~做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通常來說出國留學應該是必要的, 但教授在哪兒做則有不同觀點


我覺得老師的指引對於你一生的科研都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如果你有心看國內各界的大牛,他們也大部分有大牛的老師,這是一種傳承和創新


科研不是脫離社會,實際上科研體系里有一套遠比別的行業複雜精巧的人際晉陞選拔體系。海外學歷目前認可度遠遠比國內高,出成果也更容易。

如果僅僅是做科研,其實國內外一樣。國內甚至更方便,因為成本很低,科研條件設備在很多好一點的實驗室不比國外差,漢語環境也使得效率更高。再加上學術成果是世界共享的,國內國外不會有太大不同,真正國外的獨門絕技你中國人出國也學不到。

但沒辦法,你總要考慮博士畢業以後怎麼辦?


童鞋,不管你在國內還是國外,做科研不需要學英語可以嗎?計算機科學不太清楚,就我們bioorganicmaterial方面誰不是天天各大paper讀個遍?所謂熟讀文獻三百篇,不作實驗也會編!

其實出國也還是相對容易的,如果家庭條件允許,自己又抱有肉體翻牆的執念,GRETOFEL拿得出手,其實作海派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另外,很多人有誤區是認為在國內作土博沒前途,其實也不然吧,修行還是要靠個人的,我們這邊有土博兩年發1篇angewchem1篇jacs,你說牛不牛,所以說做科研,最關鍵的就是要耐得住寂寞,有得新想法,做得多實驗。好好做你一定能在學術上有所成就!


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這是我的歷史老師在畢業典禮上送給我們的話,現在我把它送給你。

的確,有些專業更適合在國外做研究。如果下定決心,就給自己一次機會,滿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加油。


推薦閱讀:

這個時代,是否投機取巧比踏實做事更容易成功?
哪些副業會比較有爆發力?
為什麼有的人沒有階級意識?
如何評價人民日報文章《人民日報:莫讓資金「脫實入房」》?
環境工程可以作為能學一輩子的專業嗎?

TAG:出國 | 個人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