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建築相比於外國的來說普遍短命?
遼寧科技館23歲與世永別,海口千年塔消失時不滿10歲~我國建築的平均壽命25~30年,而英國、法國、美國的建築統計平均使用壽命分別為132年、85年和80年。浙大教授范柏乃感慨:「我們有5000年的歷史,卻少有50年的建築。
這個問題要分兩點來看,古典建築和當代建築。
古典建築方面,關於東西方建築觀的差異,同意@ruyii的觀點。用材和建築技術的差異造成東西方古建築耐久度不在一個數量級上。當然本質的原因還是建築觀的差別。
中國當代建築使用年限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速度過快。2、土地資源的相對緊缺。
3、城市規劃缺乏系統性和延續性。4、個別的嚴重偷工減料造成建築質量過差。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建築使用年限稍短個人認為不是一個嚴重問題,土地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城市的快速更新是市場驅動的結果,有市場需求,有利潤,拆點舊房子不算大事。歐洲二戰以後因為經濟復甦也造過大量的經濟型建築,使用年限同樣不高。經濟發展成熟穩定之後,建設項目變少,建築質量自然會有相應提高,使用年限也會延長,但同時也說明經濟發展失去了快速成長的動力。我們國家的發展,正處於新陳代謝極其旺盛的階段,很多國家甚至沒有過這樣的階段。
當我們回顧10年前、20年前、30年前、40年前時,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1995年的商品房,到現在不過19年而已,戶型設計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生活的需求了,要麼湊合著住,要麼換新的。而恰好,大部分人有經濟實力換新房,那麼舊樓自然就拆掉了。我想這個問題是針對中國當代建築的。 在我們的建築史上,歷史較久遠的建築都是木構架建築,而木構建築的最顯著特點就是無法長久保留,所以中國建築的歷史大多不會超過200年,這是中國建築的上限,所以與西方可以保持上千年的石砌建築相比本身就是不可能在保存時間上佔優勢。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古文明,其建築觀都注重死後的世界而不是現世的世界,因而保留至今的多是與宗教有關的陵墓石刻建築。 中國真正的建築大量興建是在近50年才開始的,這裡面有很多政治因素。 首先興建的是蘇聯技術和理論的建築物,這是一個時期;然而在中國與蘇聯關係惡化之後,這些建築被停建,轉而興建一些民族風格的建築,這一時期的建築由於理論知識的缺失,大多以坡屋頂大屋蓋的帽子建築為主;在改革開放後,西方技術和理論的湧入使我們認識到自身在建造領域的落後,而此前一些所謂可以千秋萬載的建築根本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所以又一輪辭舊迎新的建造活動得以展開。
中國現代建築的建設無論是技術還是理論都是西方舶來品,所以在新的技術和理論的指導下,先開放的經濟特區首先進行了建築改革的實驗,而後波及其他地區。這一過程中,多數建築是以政府主導的形式出現,而這一類建築的政績功能比它的實際功能更重要,因而其設計壽命的說服力不如政府約束力大。我們的政府所推崇的指導哲學是唯物主義哲學,這一哲學指導下的建築認知並不主張保留不必要的建築,這與西方宗教味的歷史哲學不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歷史僅有數十年的現代建築,倘若失去其原始功能,必然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然而,無論我們怎麼加快建築實踐的速度,也趕不上國外建築技術和理論的進步,所以我們的建築實踐一直落後一直沒有自成體系。這導致我們的建築建造也時刻面臨著外來先進理論的衝擊,甚至在我們不確定這一理論是否適用時,社會輿論已經開始大量討論這些貌似新奇的建築模式,這樣的社會導向下,我們本土的建築在國外建築師大量湧入的將來幾十年更容易被取而代之。國情 急功近利,設計品質低下,不值得保留那麼久。 權力更迭迅速,建築是最好的紀念碑。 建築師自暴自棄,不堅持,不盡心,沒理想。
gdp,經濟增長,拆遷、規劃、土地掛牌出讓等等一系列都會帶來巨額收入。房子本身價值要看它腳下的那塊土地,值錢的是土地,而不是房子本身。
中國建築的設計建造周期過短,對於建築的持久性沒有足夠的考慮。這個政府過分追求建造效率,追求城市化進程和政績工程有關; 同時,建築在中國社會的角色過於單一,或者是政府權利的象徵或者是開發商賺錢的工具,很少有人真正的從城市的角度思考建築。或者說,在急功近利的大環境下沒有人有時間和精力投身到城市與建築的本質上去。現在的中國建築就是一門生意,找幾個明星建築師撐撐門面,其餘的大小設計院都在趕緊度出活賺錢,建築壽命越短,活越多。
所謂的命短,就是投資者的短期效益吧。他們不在乎工程能夠給使用者,給城市,給除了他的利益之外的一切,所能想到的就是在這個工程中能夠得到什麼好處,金錢方面的和權利方面的。工程完成了,政績有了或者房子賣出去錢到手了,他們的責任也就完成了。所以從規劃開始就是問題,到建築設計,到材料,到施工。沒有一個方面是絕對客觀合理的。真正用的時候就會全是問題!
在這裡,利益和質量很難兼得
日本建築平均壽命不長,與中國建築平均壽命不長是不同的原因。
中國、日本的傳統思想、哲學觀、宇宙觀簡單說就是「易」。易,變也。因此,中國古代建築、日本建築多用木料,結構、工法均秉承這一中心哲學思想。
日本非常好的繼承了這一思想,日本人的建築、寺廟均為20年或者40年會拆掉重建。歐洲的建築繼承的是歐洲的哲學觀、世界觀、宇宙觀——「永恆」,從他們的神祗——永恆的天父就可看出。因此他們的建築也遵循這一目的,材料多用石料。經得起多年風雨侵蝕。
你提的問題,並不歸結在以上的原因中。你提的問題的答案,有可能是:-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有錢。
- 中國處於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的奇怪的合作期,其中層層的權利、利益關係
- 中國人命不值錢,就算出了事故,也無所謂。
日本建築的平均壽命也不長,比中國要稍微長一點,記得是三十幾年吧,建築壽命短是亞洲國家的一個通病,跟我們的文化、跟我們對建築的態度可能有一定的關係,歐洲國家一直把從事建築當作一種高貴的職業,當然對建築就格外精心與細心,而中國曆來僅視建築師為匠人,骨子裡對建築並不尊重,雖然現代人們觀念轉變了,但到我想肯定也遠遠沒有達到歐美國家那種文化傳承所在的高度,現代社會如此浮躁,更難產生長壽命的建築了。
政績需要。
一,中國的建築,主要以木材為構架;歐洲的建築,則以石材為上選。兩種主幹性材料的不同,決定了延續時間的長短;二,不同的材料選擇,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觀念。歐洲追求宗教意義上的永恆,而中國則追求生生不息、代代更新。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並不看重凝固的永恆。樹木的生命過程與人的生命過程密切呼應,人世間二十年為一代,木構架的房屋也需要二十年大修一次。中國的下一代對於上一代的服從和孝順遠遠超過歐洲,但他們最大的孝順是重振家業、推陳出新,因此拆老宅、建新屋的夢想幾乎成了一種掌控九州島的行為倫理。
這種對比很有趣味,因此走在歐洲,我並不對中國古人的選擇深感羞愧,或義憤填膺。我是一名設計院工作的建築設計師。站在我的角度我覺得有有以下幾點:
1,設計本身存在很多問題,設計周期短,設計費用低,設計人員普遍技術水平差。
2,施工技術也是有很大差距,一群農民建造的房子和一群專業工程師建可想而知。存在偷工減料情況,施工人員待遇差,工作環境差。
3,國內的城市規划水平相對來說很差,當然這也和國內的政治環境脫不了干係,一個城市的規劃往往和在任的領導有關係,領導任期滿走了,那新來的領導可能會全盤的否定上一任的規劃。
4,國內建築的維護,在大多數發達國家,房屋的檢修、維護一直是每年必須要做的,而反觀國內,哪些建築會每年定期的去檢修檢查,不是出問題了誰會管。這也是差距。
暫時想到這些。
其實應該也不是在中國蓋不出壽命長點的建築。
看看黃埔江邊的那些房子,算是壽命比較長的吧,不過可惜不是國人蓋的。
北京的東方廣場,也有十來年了,但進去以後,感覺還是很新,我想再過幾十年,東方廣場應該也還是不錯的。
中國的建築短命也是普遍情況,可能的原因:
1、建築設計方案里,對建築的使用壽命考慮不足,建築本身的設計就存在缺陷;
2、建築業本身就是一個很H的行業,偷工減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了;
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了。
不能和日本比,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日本人精著呢,才不會S著蓋個高房子去讓地震震掉,但中國不一樣,中國大部分還不是地震帶。
其實和這個問題差不多的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城市的垃圾桶,大家有看過哪個城市的垃圾桶長壽的嗎?
但對比一下國外城市的垃圾桶,或許能找出點原因來。
中國古代的建築是藝術品,現在則是商品,甚至消耗品。
中國建築的設計建造周期過短,對於建築的持久性沒有足夠的考慮。這個政府過分追求建造效率,追求城市化進程和政績工程有關; 同時,建築在中國社會的角色過於單一,或者是政府權利的象徵或者是開發商賺錢的工具,很少有人真正的從城市的角度思考建築。或者說,在急功近利的大環境下沒有人有時間和精力投身到城市與建築的本質上去。現在的中國建築就是一門生意,找幾個明星建築師撐撐門面,其餘的大小設計院都在趕緊度出活賺錢,建築壽命越短,活越多。
因為我國有錢,推倒重建不心疼
在中國建設速度是飛快的,一般三十年就面臨拆遷或者重建。
在西歐生活了四年,住過1965年,1973年的房子。總的感覺,同樣是普通住宅,維護差別巨大:歐洲的房子每年都有專業人員至少維護一次,二三年大維護一次,住宅從外到里整潔,公共設施(走道燈,地下室)有效使用,沒有佔用公共空間現象。反觀國內,我在武漢,住過1992年,1997年的房子,走道堆滿雜物,牆體脫落,屋頂漏水,無人維護。當然,一般中高端商品房還是有物業的,會進行維護。
中國的建築都是由領導說了算,工程質量要求同樣由領導決定。
推薦閱讀:
※塔吊是怎樣壘起來的?
※近幾年的建築中,有哪些在被成功使用的新材料?
※很一般的建築材料有哪些妙用?
※裝空調打斷橫樑主筋對建築結構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不提倡使用紅磚?紅磚的替代產品有哪些?有哪些優缺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