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戰爭後期德國潛艇裝備通風管的問題?

這個問題指XXI型之前的uboat,後期裝備通風管後,可以在水下用柴油發動機,

1.那麼速度比電力發動機有提升嗎?或還是7節左右?

2.實用性好嗎?感覺也就晚上用,水上冒著煙也挺容易被dd發現的

3.是完全解決了水下開拆油機的空氣渾濁問題嗎?(無視第3問)


1:沒,進氣太少,其實主要是管子會斷,所以還是6節

2:這東西不好說有用沒用,要說有用那是有用,有的時候確實用得上

2.1:這個東西除了在水下用,還有就是海況不好的時候,舉起來防止進水,相當於加高進氣口

2.2:但是這東西還有三個弱點

弱點1:加個進氣口,船體上多開了個洞,潛深和防護都減小了

弱點2:這個東西要精準控制潛深,不然就幫了倒忙

萬一深度小了,大管子比潛望鏡更容易被發現

萬一深度大了,或者海況惡劣,一進水,柴油機進不了氣,就從艇內進氣了,這一下子艇內人員的耳朵就要出事

弱點3:你開這個震動太大,一震潛望鏡屁都看不見,聲吶也受影響,說白了就是一摸黑

3:水下開柴油機不是渾濁的問題,而是沒地方進氣排氣....

這跟第一個問題其實一碼事


1.21型以前,因為可以開柴油機,所以理論上速度有提升,實際上並沒有,因為在此之前通氣管在艦橋前方,使用時要豎起,結構比較脆弱,高速航行可能受損,所以航速依然限制5-6節。

7型上使用的早期通氣管,使用前要豎起

21型的通氣管收納進圍殼內,強度更高

所以常見的表述是「可以在潛航時充電」,因為速度比用電池快不了多少。

但是另一方面其實還是快了,因為電池電量基本上也只夠潛艇在水下極速跑個把小時,正常潛航速度很低,通氣管還是可以提高水下經濟航速的。

2.當然實用,對於U艇而言,電量和壓縮空氣是最寶貴的資源,這兩者只有在水面航行時才能補充,有了通氣管可以在水下開柴油機充電和製取壓縮空氣了。

所以哪怕通氣管漆成紅色,上面再掛一隻扒光的元首,也沒整條船浮在水面上那麼顯眼啊...而且被發現了關了柴油機通氣管一收就好,也比下潛塊多了...

煙實際上沒多大(說得好像在水面就沒煙一樣...),真正暴露目標的是通氣管和潛望鏡劃開的浪花尾跡...

而且通氣管上有兩個口,一個是貼近水面的排氣口,尾氣會迅速在海面被冷卻然後...我也不知道用什麼詞...

上面是進氣口,21型的彩圖那張排氣管上有個小浮閥,浪涌過高時浮閥會堵住進氣口,避免進水...但是時間長會造成艇內負壓,艇員缺氧窒息......

通氣管頂部採用的是塑料和玻璃纖維,避免被雷達探測到...

總體而言,在危機四伏的大西洋上,能呆在水下比什麼都好。畢竟對手是英美鬼畜,不是海軍馬鹿...

3.不是解決了空氣混濁的問題,沒通氣管,一開柴油機全艇就死翹翹了,誰還管空氣怎麼樣...

潛艇里本來就充斥著:

狐臭味、臭腳丫味、口臭味、霉味、腐爛味、腌黃瓜味、柴油味、機油味....

誰管你空氣什麼樣,潛艇里的空氣一直就是可觸可視的好么...


1問和3問已經回答的很詳細了。

至於第2問,可以參考一下一位德軍U艇艇長的回憶錄:《鐵棺材 二戰德軍U型潛艇艇長的回憶》作者:Herbert A Werner

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前,德軍為應對盟軍登陸,在布勒斯特集結U艇15艘,其中7艘裝有通氣管。到1944年7月14日,這15艘U艇的情況如下:

8艘無通氣管的U艇,7艘損失。只剩下作者指揮的1艘;

7艘有通氣管的U艇,2艘損失,剩下5艘還在戰場,並給盟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顯然,擁有通氣管和U艇的戰場存活能力存在正相關。

但是必須注意,相關未必因果

儘管這些U艇都是同一時間段,在同一海域作戰的,但是這本回憶錄上沒有進一步的數據,因此難以排除各位艇長戰場經驗差異對結果的影響——在二戰最後一年,第一次當艇長出海的菜鳥,活著回來的可能性很小。


效果不好,管子防浪涌設計還行,但是不能保證長久通氣,通氣也不是很足,但是有效解決了電池續航不足的問題,而且也可以相對隱蔽的充電。

畢竟靠電池不但不快,一天也挪不了多遠,VII為例是4節/94海里,更快的話,續航會短得多 ,路上耗電池太多,就容易導致反潛攻擊時電量不足而缺乏生存力。

航跡只能說相對好些,至少反潛機從空中不能一下就直接抓到你投彈,這還是有些好處的。

靠通氣管隱蔽,至少比上浮通過防空炮抵抗反潛機的存活率高不少,但這實際上也就是個湊合手段。


推薦閱讀:

二戰的東西線戰場上,是否有到戰爭結束仍在軸心國控制下的地區?
如何評價電影《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中對山本的刻畫?
二戰期間英國境內是怎樣的?
為什麼中國做不出很棒的以二戰抗日為題材的FPS遊戲(國外榮譽勳章/使命召喚的很棒)?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第六集團軍成功突圍的話,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會被殲滅嗎?

TAG:軍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海軍 | 潛艇 | 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