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漢傳佛教如何看待《菩提道次第廣論》?


我最先弄了一本兒法尊法師翻譯的《菩提道次第廣論》,

前五頁看了十六遍。每次看到那兒就覺得鬧心。扔一邊,下次重頭來……

那個晦澀費解啊,那個詰屈聱牙啊,那個MLGB啊!

後來弄了一本兒某堪布的講義,反正算是啃完了……

後來有一天弄到一本兒《菩提道燈論》,又叫道炬論

我去!換湯不換藥一個東西……

BUT,阿底峽貌似在宗喀巴前面兒~

天下文章一大抄,隨便吧……

再後來,啃了《瑜伽師地論》

AUV!以前看的都是七十二變,這次看見真猴兒了……

嗯嗯!再看看時間,無著菩薩比阿底峽和宗喀巴都早……

原來新瓶裝老酒的把戲老前輩們玩兒的那麼6……

再後來弄到一本兒師叔的《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娘希匹!立馬做了兩件事兒,

一是隨喜讚歎,讚歎自己今天資糧具足

一是懺悔業障,我先前的法緣是有多差,繞一大圈兒才走上起點……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些人就生在羅馬……


可以找一下漢傳佛教公認的高僧大德對廣論的態度。我幫忙找了一下:

1、夢參法師-大德開示-中國佛教網

《廣論》中確實有非常多《華嚴經》里的內容。

2、妙湛老和尚僧教育帶給我們的啟示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悼念尊敬的單培根老師_閩南佛學院

如果讓我自己評論的話,我剛剛在莆田廣化寺請了《菩提道次第廣論》,正要看,等看過了再來評論。

===

《菩提道次第廣論》筆記(3)

廣論很好。


附佛外道。

廣論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平議廣論三部曲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一)

南無佛法僧


我的已經當廢紙稱份量,賣給樓下老太婆了。。。


明明就是性力書,還有各種SM,對提高性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但是看完你難免會把這玩意套到菩薩名號里,這就非常造業了!所以,這玩意不要看,留著作為正視喇嘛邪教的證據!我家有兩套,一套做證據自己留著,每每遇到要誤入邪教的朋友就拿這個拽他回來,另一套,本來是給一位已經迷途很深的朋友準備的,可惜,沒能給她,還鬧翻了


強答一下。

廣論寫得不錯,非常生動,裡面有不少譬喻和詩歌使人便於理解。同時,廣論還保留了清晰的脈絡,次第分明便于思辨。內容大量引用其他經論、修行人的語言,有點像現代的論文一樣嚴謹。


1402年宗喀巴大師於西藏惹真寺造《廣論》後,六百多年來盛傳於西藏、甘肅、青海、內蒙古等藏傳佛教地區。在漢地,自從法尊法師於1934年譯出《廣論》之後,漸於漢地流傳,日常法師於1966年獲得印順導師致贈《廣論》的海內孤本,矢志弘揚,於1982年啟講,同時也有諸多高僧如智敏長老、學誠方丈等,亦不遺餘力於北傳佛教界中弘揚此論。

《廣論》撰寫的根本所依,傳承自釋迦牟尼關懷眾生,透由示現身等圓滿為極致的生命狀態,指引成滿無邊眾生的希願,故佛陀開示一切以至於覺悟,因此頂禮感戴並依法修行。

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兩派修軌傳至阿底峽?吉祥燃燈智,由他融合之後再傳至西藏,以適合藏人學習的口傳方式教授「菩提道次第」揭示三階段;即超越通往來生、解脫和完美真知境界所須克服與達成的心識提升方式:

1、最初階段通往善趣來生:重視心靈的提升,減少物質慾望的負面綁縛,克服死亡恐懼,透由學習聽聞和講說的教導,從善知識、教義和精神團體中尋求教導。

2、中期階段脫離生死輪迴:要達成的目標是能夠超越輪迴、不再生死,讓心識找尋解脫,或是從錯綜複雜的痛苦中解脫。若想前往佛國凈土,就必須守持更高層次的戒律、觀想和智慧的薰陶。

3、最後階段完美真知境界:在前兩個階段獲得修行成就之後,進一步思考他亦如己,深陷於輪迴痛苦大海之中。因而萌生菩提心,發起大乘世界觀的負責任態度,目的是要得到全知證悟,以具備幫助世人謀福利的最高方法,為此進入六波羅蜜與四攝法的修行。這是完成心識證悟,落實為有情眾生謀福祉的究竟方法。

「菩提道次第」意即「修養心識方法的階梯」,融合三士道所有修行的方法,為了全世界人類利益為目的,引導修行者進入上士道,達到真知光明境界,故稱為「甚深修行之佛法」。

《廣論》藉由道次第教義引導不同心識的證悟,證悟的目的是要去除心理的錯誤狀態和痛苦經驗。所以欲饒益的對象,包括所有想要離苦得樂的情識眾生。以大師無量悲智攝受有情,擁有思擇智慧,即為具足「諸有遍執暗未覆,具辨善惡妙慧力」之善根因緣的人,如果想要不虛度今生已獲得之能修行的人身,都能成為《廣論》終極關懷的對象。

大乘佛教的終極關懷並不以信仰要求而行,佛陀鼓勵弟子要親自去發現真理,對於佛法要進行審視才加以確認,且強調應該懷疑,不要盲目迷信、不要偶像崇拜或著重外相。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應該保持冷靜、理智、求真、求實、求證的態度。因此,不盲目地相信佛法,應以是否合乎邏輯和佛法的智慧作為準則,尤其在證悟的修行過程中,若出現幻覺、消極和心識混亂狀態時,理應善辨差錯出於何處?以正確清除認知上的迷惑與錯誤,才能產生真正的信仰。

大乘佛教的信仰就是心識的凈化過程,首先要能認識到身心現象中的眾多苦惱,然後相信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徹底擺脫這些苦惱而得到解脫。辨明佛所教導的方法真的能夠導致人們解脫。佛陀對於弟子的教育是要求他們認真分析、真實理解,以此形成內心堅固的認知,這個也就是《廣論》闡明真理的教義以建立信仰。

例如「經說三語,謂善、諦聽聞,意思念之。」(卷一,聽聞軌理)

佛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們好好的聽,記住我說的話,並認真的思考。佛沒有說,我說的就是真理,你們不用思考,直接信受就行。這個不是佛陀的教育。佛陀鼓勵思考,而且強調唯有思考,才能生起勝解,而擁有真實的信仰。故大乘佛教的終極關懷錶示以最高真理「緣起性空」為內涵的信仰。

佛對眾生的終極關懷安立於依法自覺覺他,其至高無上的理想即成就圓滿正覺(覺悟=菩提 -&> 自覺覺他 -&>覺行圓滿)的果位。所展現在緣起而性空的實質意義上,任何人通過對真理投注的無限熱情,自覺覺他的修行都可以成佛,否則永淪執取的痛苦輪迴中。故佛法闡明真理的信仰,投注於心識的自我不斷澄凈,是為大乘佛教終極關懷的關鍵之處。

《廣論》開卷即顯明造論的目的;成佛之必要以及修行道軌的建立,通過菩提道次第所詮說的法要,引導具足善根因緣者修行邁向佛地的道理。即說明前往一切種智地位的殊勝士夫的法則,包含三種士夫一切行持的次第,強調《廣論》以見導行;見行合一;結合深見、廣行二大車軌並凸顯廣行道軌上士道次的終極關懷之實踐基礎,宗大師依《現觀莊嚴論》與《道炬論》三士道體系為基礎著作《廣論》三士道修軌。無論修習者根器是鈍、中、利,或智慧下、中、上,皆可依其教授逐步修習,最終引導修習上士道為依歸。

引彌勒菩薩所造《現觀莊嚴論》闡述成辦菩薩求事(關懷眾生)所有方便,都是要通過道種智,以三乘道才能夠成辦世間的利益。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辦菩薩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諸欲饒益眾生,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卷一,教授殊勝)

《勝者母》中亦云:「以諸菩薩,應當發起一切道,應當了知一切道,謂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諸道,亦應圓滿,亦應成辦諸道所作。」故有說雲,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卷一,教授殊勝)

菩薩終極關懷(自覺覺他)為了圓滿生命(覺行圓滿):覺與行必定同時增上,道次第生命教育以三士道指出三種類型的心識凈化和認知層次,這都是成就大乘佛教終極關懷的方法。而非自許大乘行人即可棄捨任何佛陀教法,說明大乘菩薩應遍學三乘或五乘道法,以為終極關懷之基礎。

《菩提道次第》傳承的三士道,不是別別的教授,而是互相關連的修行法要。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都是過程而不是終點,所以稱為共道,是進入上士道的前行步驟,以進行心識凈化的圓滿引導。

三士道是成佛之道,下、中二士為上士支分之理 了解世尊所有的教法,內涵雖有各式各樣的方法,但總攝為「唯一由凡夫到成佛的道路」。有的是它的整體,有的是它的支分。就好比一棵樹,樹榦是它的正體,樹根是根本、樹枝是分支;修行也是如此,有整體有部分。所以廣學三乘包括道的正體及支分,如何按照主從進行,這些內涵都是成佛需要學的。

此中諸菩薩所欲求事者,謂是成辦世間義利,亦須遍攝三種種性所化之機,故須學習彼等諸道。(卷一,教授殊勝)

學佛為利一切有情,不但自覺還要覺他一切有情。菩薩想要成辦世間的所有,要遍攝三種種性的所化機,度化不同根性的眾生,一定要能夠善巧了解絲亳無錯謬的方法,才能真正救人。就像醫生要完全了解病情,才能醫好病人。所以菩薩要廣學所有凈化心識的方法。

《釋量》:「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自若未能如實決定,不能宣說開示他故。(卷一,教授殊勝)

《釋量論》「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具足悲心的菩薩為了幫助眾生摧毀世間所有的苦難,必須很勤懇地修行種種方便、法門。他必須了解什麼是苦、滅苦的滅諦、苦因的集諦、滅諦的因是道諦,這些道理都是非常深奧細密,必須勤修才能了解,菩薩如果沒有親自現證(心識凈化)根本無法向別人說明。《般若經》也說;菩薩要學一切道,要了知一切道,不管是聲聞、獨覺、佛陀道,都要學圓滿,這樣的話就能夠成辦每一道根器的眾生所應該成就的內涵。

真正學習大乘的人走的道有兩種:有一種是共,一種不共。共的,就是大乘人也要跟二乘人共同學,這部分叫做共。但是有一部分,大乘對於二乘人有一些是不一起學的,這部分要除開稱為不共。為什麼有共與不共的學習呢?因為,二乘人的目標只為自己解決,其戒律當中有一些要求得很嚴謹,例如:對應世間的要求應「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就這是聲聞乘的特點。所以《菩薩戒經》特別說明,樂簡厭繁對聲聞乘是好事。但是菩薩要幫忙一切人就不行這樣。所以聲聞乘當中「只管自利,不管別人」是不共學部分,所餘一切菩薩都要共學,此說菩薩的大乘方廣藏,就是大乘當中廣說三乘,原因就在這裡。以此說明菩提道次三士的道理。

現在為了成就無上菩提達到心識的正遍覺。所有的過失要徹底解決,所有的功德要究竟圓滿,不是僅除少分的過失、圓滿少分的功德就可以,是要究竟圓滿,所以說大乘道遍攝一切的斷過失與證功德,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故以佛來說,沒有一個過失不盡除、功德不圓滿的,也就是所有的過失通通斷盡、功德全部圓滿。同樣的道理,所有的這一切,真正大乘的行者也沒有不成辦的。故不會只修部分或喜歡的道次而已。大乘佛道包含三士道,並且從下士道開始就要培養菩提心,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它可以指導所有的修行,成為高等修行的基礎。借著思考擁有菩提心的優點和有益影響,可以培養出想要從事修行的興趣。

心識修行的三士道,為所有佛陀教誨生命教育的總集。上士修行者具有大慈悲心,行持顯宗六度和密宗生、圓二次第,為了獲得全知的佛陀果位,致力於徹底解除人類痛苦的教義,即是大乘佛教終極關懷的實踐。

三士道滿足心識上的凈化需求,主要有兩種層次的好處:現前增上生與畢竟決定勝。

如是所成有情利義,略有二種:謂現前增上生及畢竟決定勝。

依三士道次修習所獲得兩種層次的好處,亦按照修學先後次第而獲得:

龍猛依怙:「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卷三,道次引導)

一旦確立了生命要追求的方向,必定會致力於尋找達到目標的道路,而《廣論》引導的次第,正是想獲得增上生及決定勝的修行者,必定要走過的三士道路。倘若對此有完整認識,修行的過程就能千穩百當;不論是在高的次第或低的次第,都會歡喜踏實地向上走,次第雖有高低,僅先來後到而已,終究都能獲致圓滿果位,圓滿終極關懷。以下依照《廣論》分判;下士道屬於希求現前增上生,進入中士道後屬於希求究竟決定勝。

《廣論》基於大乘利他思想強調菩薩行圓成佛道。所以下、中士道次是上士道的或支或分,稱作共同道即是佛道前行,故以入大乘門發菩提心開始正行成佛之道、開始啟動終極關懷。引導發心的學習令學者以大乘菩薩道為願景,而奠定共下、共中士道為基礎,這大乘佛教的終極關懷即啟動於發心「為利有情願成佛」,進而完成自覺覺他全知光明的果位。

大乘佛教不舍世間、濟渡眾生的慈悲內涵與空性智慧,推動大乘實踐道的積極與擴展。雖菩薩修行以成佛為唯一目標(一佛乘),然對眾生濟度的面向;則隨眾生的需要與程度而廣為周遍,施以適當的「心靈改革」,首先「以知助行」透由認知《廣論》實踐終極關懷之理,接著選擇積極樂觀的態度「以行證知」,趣入《廣論》終極關懷的實踐之道,則「知行合一」漸次漸次能步步實行,終能領會全知的甘露美味。因為想要得到圓滿生命的殊勝果報,因此需要「知」道方向、設定目標、進程規劃,實踐步驟,才不至走錯路也不會多走冤枉的遠路。

菩薩基於三士道生命教育,導令眾生皆共成佛道為究竟目標為終極關懷,於每一道次都要把握當下的緣起,實修實證心識的階層凈化,尤其是菩薩,應當了知一切道,掌握對有情生命適切的關懷,目的是引導「獲得完全證悟」。故探察上士道實踐終極關懷的相關義理,其次推導實踐大乘道相關的共中、共下乃至道前準備的相關基礎。另外,為欲迅速成就無上菩提以利樂有情,大乘行者可發心繼續進修密乘諸道,研修《密宗道次第廣論》。若修學下三部密法,當先修有相瑜珈,後修無相瑜珈,由此能證得密宗所說的各種悉地;若修學無上瑜珈部密法,當先修學「生起次第」,後修「圓滿次第」,最後證得無上佛果。這些密宗內容與本話題無關,不展開了。


建議看,日常法師的講解! 有爭議的內容最好別在知乎問,比如中醫,宗教,文化,藝術等!

聽完講解再說話,雖然已經翻譯過,但還是由於文化差異所以不太容易通達,最好看配合大德的講記去學習!


推薦閱讀:

漢傳佛教的現行制度是怎麼從理論上解釋和其傳統乞食制度以及不捉金錢戒的背離的?
凈土宗以什麼法義為根能像現在這樣別的派別經書都不推薦讀而立宗?
男女雙修是佛教的法門麽?為什麼?
怎麼才能見到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酒戒是否可以忽略?

TAG:大乘佛教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