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移動業務支撐部經理寧宇從中國移動離職?

寧宇,前中國移動業務支撐系統部經理,中國移動23年老員工,ID工號70,曾主導全國行動電話漫遊計費中心的建設任務,以「CMCC寧宇」犀利觀點聞名於ICT產業界!日前,由於多重原因遞交辭呈,加盟華為業務軟體部。

參考鏈接:中國移動寧宇轉投華為 曾主導移動漫遊計費建設-資訊-通信世界網


我覺得這個題目下面的答主們,既不了解業支系統,也不了解寧宇,甚至可能不了解移動。我勉強了解一點業支系統吧,對寧處也不太了解,只是10年前入職培訓的時候他講業支這部分,當時我在移動研究院的業務支撐所,勉強對口,對他的其他具體方面一概不了解,這個答案算是給大家補充點參考知識吧。

業務支撐系統部的範疇:大家打電話上網,包括本地漫遊等等,這些都是業務,支撐這些業務的輔助IT系統就是支撐系統。輔助系統並非次要系統,這裡面至少包括了:

  • 計費/帳務系統,各種套餐、優惠,各種常規的或者特殊的計費,正確的或者不正確的計費,都是業支負責
  • 運營、CRM 系統,給用戶開通各種電信業務(電話、上網、簡訊、漫遊等)
  • 經營分析系統,這是運營數據分析相關的

而上面的前兩部分功能被劃分到BOSS系統中(後來CRM又分出來)。整個這個系統的模型的制定、規範的維護,寧宇在其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甚至是主導者的角色。

大家可能知道,中國移動曾經是世界第一的 GSM 網路,現在又是世界最大的4G網路,但是,不論2G、3G還是4G網路,建設都不是承包給一家公司的,都要有規範,才可以打通電話、上得了網,這些規範是世界各大電信設備商、晶元商、運營商一起合作制定的。

但是,運營商的計費和帳務系統,卻是沒有統一國際標準的(設備話單是有標準的,但話單怎麼處理、怎麼計費就沒有了),運營商要有自己的規範,從這個角度上講,對於行業的影響力,移動集團的業支的影響力是要強於其他部門的。插一句,移動大部分的企標規範都是由集團研究院發布的,唯獨BOSS和經營分析系統的規範是由集團業支發布的,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寧處他們對這個領域的絕對控制力。

所以,這裡,我想說的是,對於寧宇的離職,看客們不要簡單地說是集團里一個老員工,或者說是集團一個普通的三級經理走人了這麼簡單的事情,對於移動內部的有技術影響力的或技術線的員工的影響可能要比其他部門的三級經理甚至二級經理大得多。這件事情的對高層有多大影響我這個級別的人不知道,更何況我已經從移動離職六年了。

順便說,有答案轉某移動領導的評論,說不知道寧宇,那麼,首先我覺得這個領導級別不太夠或者入職時間太短吧。

嗯,我就補充點背景知識,至於問我的看法,我在朋友圈裡說說就完了,在知乎,我對這事沒有看法。


其實說實話,寧宇處長的這篇文章發的很不智慧。雖然話可能說的重點,但要是有智慧的話,憑這資歷,不會只是個集團處長。

首先要跟大家澄清,所謂的處長,並不是正處級的幹部,也就是所謂的二級經理。集團XX處,全稱應該是集團公司X部X處經理,所以就是比三級經理高的一個存在,正科以上,副處未滿。

因為不算核心層的高級領導幹部,其人脈資源在離開移動後是要打很大折扣的。

然後又發了這麼一篇文章,至少在集團領導方面是在減分的,華為要你看重的就是你的人脈,自己把自己的優勢打折扣了,稱不上一個智慧的做法,但願寧處長在新平台越走越遠吧。


瞎寫幾句,不針對寧座離職本身,更多是對下面答案中一些看法的態度和補充:

1、寧座辭職時是業務支撐系統部規劃建設處副處,集團三級經理副(所謂的副處),對應到省公司就是省公司業支中心副總或地市公司副總。所以其他評論中說什麼魏春輝02年和他現在平級,是大謬了;更何況老魏現在已經去山西坐鎮一方了……這種認知謬誤會影響到對他離職理由的判斷。

2、華為21級千萬年薪純屬以訛傳訛,隨便找個華為老員工都能打聽到端倪。華為較為資深的21級主管也就在300-400萬之間,且很大一部分是股票,剛去的新人股票不可能配到太多,估計前兩年200萬左右是比較靠譜的數,隨著年限增加可能有所提升,但也要看是否能堅持下去了;但無論如何,和集團副處的薪水相比,提升幅度可以說是驚人的。。

3、寧座在移動的情況和很多局外人臆想的並不一樣,事實上在移動這個平台上有類似地位和信息、資源積累和儲備的並不鮮見,但為何真正出來的大V只有他一個(研究院的陳志剛微博粉絲多於寧座,但感覺深度要遜色甚多)。這背後我認為也是移動在對外形象公關的某種嘗試,我相信其所代表個人發表觀點的權利,一定和集團綜合部乃至高層領導之間有某種默契。否則業支口、網路口、市場口、終埠,乃至咪咕、政企公司,哪個領域我都知道有著掌握充沛信息同時有思考能力的中層幹部,何至於只有寧宇一個人獨領風騷。

4、寧座在移動年久未能獲得相應的提拔,其中細節自然外人不可能真正知曉,但想必是在高層領導處有著一定爭議,最終無法形成一致意見。國企用人悲哀大抵如此,四平八穩更易擢升;近年來移動度過了快速增長期,李向東之後廉政風險極端爆發,也在制度層面扼殺了突破性的人員提拔的可能。寧座45歲的年齡也是個瓶頸。與其繼續死扛,到華為獲得4倍以上的薪水提升,並且能繼續利用之前的資源積累,接觸核心技術變革趨勢;萬一後續離開華為級別薪資基礎都已經打下,我覺得已經是很好的選擇了!!要知道在這個年齡,如果沒能在移動升任總部二級經理正副職級別(如高念書、鍾天華、徐達、黃纓、徐剛等),在市場上其實是很難獲得如此之大的收入提升的。。。。

以上


看來華為34以上還是挑人嘛


本人雖然不是中移動的,但也算同行,所以略有發言權。

首先,向各位知友澄清一下,寧座職務是集團業支副處長,不屬於公司高管。運營商總部的部門領導,屬於二級經理,部門下面有各處室,是謂三級經理。寧座的職務,相當於省公司中層副職或市公司副總經理。

第二,關於他的離職信,個人認為屬於不太理性。對於中移動,你走與不走,它就是那樣,不會帶來任何變化。這封信,勢必引起移動高層的極度煩感。而華為,是運營商的乙方,還是會看運營商眼色的。這麼不理智的做法,恐怕給履新帶來一些麻煩。

第三,既然已經走人,何必再來點評原僱主,不如禮貌地道別,低調地離開,以後合作才會更順風順水。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也可能不知道他之前有過何種遭遇。祝福寧宇。


離職,跳槽放在私企再正常不過的事,到了移動就搞得生離死別一樣,特別的矯情!

別搞得跟談戀愛一樣,我付出了青春,流過淚,灑過血,但是仍然得不到你的愛,所以我選擇離開,但是離開前,我要把我對你的好再梳理一遍…

拜託!你們是僱傭關係!

你付出時間,精力,公司給你錢,就這麼簡單。

也許有很多人進入國企是想把國企作為終身僱主的,心理上有單方面的精神寄託,但是時代在變,人在變,很多人被動或主動的就出走了,很正常。

充實自己,杜絕單相思,準備好迎接巨變,說不定下一輪國企下崗潮就在不遠處!


移動內部的一大問題,就是在國資委的要求下,財務報表相當好看,外界只看到企業效益好,自然就認為員工收入多,導致在外界的輿論壓力下,員工收入反而不升反降,員工微言頗多,高層也不是不知道,無奈而已。

為何不學一下其他央企,借這個機會讓外界知道內部員工的收入問題?說不定反而有轉機了呢。


轉移動一領導的評價(能看得出來略怒)今天這個叫宇寧的人引爆了通信業的朋友圈。以前不認識,看了這篇文章基本了解。

一、沒有移動這個平台,他不可能有這樣的知名度。

二、沒有集團業支系統技術元老的經歷,賣不到華為21級,千萬的年薪。

三、懂技術,肯鑽研,智商不低。

四、情商略差,資歷比很多集團副總裁都要老,郵電部移動通信局18號員工、移動集團70號員工,然今日還是處長,體系內混的不甚得意。

五、絕大多數移動員工不可能按照這個比價體系把自己給賣了,若不信可以試著辭個職先。

六、辭職的時機不對,要麼不辭職,要麼在2005年左右全國boss集中的時候辭職,那是無論是到亞信、華為,還是像最近剛上市的思科奇一樣創業,憑藉對技術的了解和行業內的人脈,應該早該是億萬身價或者BG總裁之類了。

七、東家不一定是好東家,45歲的人到華為,華為的業軟BG又向來是故事多的專業。

八、不要說木有it人才,因為首先木有it機制,國企與BAT就是兩套PPT模板,圖片可以借鑒,可是母版早已定好。

九、在所有企業中,只有中移動的年齡結構是極為獨特的紡錘椎體,員工不像其他企業各年齡都有,剛分營大部分人集中在1965-1975年之間,所以其他企業每年平均年齡基本穩定,移動這種結構就是從過去10年一直到未來10年,每年平均年齡都長一歲,體現在職務上,就是前十年升遷升崗機會巨多,現在開始基本塞滿動不了,基本就是專科管本科,本科管研究生,研究生寫PPT外加擺攤。

十、慧悅設計的十九級薪酬體系據說他們自己公司都不用,就好比一個賣手機的廠家都不用自家的手機,一般那個手機太貴,要麼那個手機太壞。

十一、就是一個人辭職而已,剩下的該幹啥就幹啥。不能幹著CT的活,做著IT的夢,操著ICT的心。


他經歷了cmcc的黃金年代,可是,在如此黃金的歲月中他都沒有能被委任為一省之將,不是沒有技術沒有能力沒有資歷沒有學歷,我能否歸結為他完全沒有運氣呢?他應該是沒有在這個平台的任何上升空間而轉投了華為,至少有高薪。

從cmcc離職的不是他一人,轉投華為也好,進了阿里的也有,也不乏高管職級。至少,這樣的新聞報道出來之後,對他的感知不太好,個人主觀而已,無他。


雖然不是這個行的,但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恆古不變的。現在的所謂國企,央企,在各種條條框框的約束下,在各種妖魔化的攻擊下,已經是群眾不待見,上級不待見。已然無解,所以就讓市場來選擇吧。


不請自來的答一個。 不談通信行業,IT,運營商什麼的。我是昨天在搜狐新聞看到的。很長的文我認真的看完了,真是特別感慨。今天又找出來分享給同事。

歸屬感太強不是好事

捍衛自己的原則和觀點不自覺的就變成保守和狹隘

脾氣變得暴躁

趁著別人還沒有覺得你很壞,沒有個人單位雙輸的時候離開……

看得我都要流淚了,對一個一畢業就在一個地方從事技術支撐工作十幾年,被這個環境塑造,在這裡成長,取得一點點小成績,但慢慢發現越來越累,覺得工作重要個人卻沒有價值,心有怨憤但又依賴這個地方……寧宇的辭職信真是說出了我的心聲。

如果在運營商那裡IT都不過是這麼個際遇,可想而知其他的企業機構該有多麼的艱難。永遠是輔助,永遠是錦上添花,永遠被指責……

我覺得挺佩服寧宇的勇氣的,在那種情況下,只有自我救贖才能脫離困境。你停留在原地不下狠心改變,留戀這熟悉的一切,只會在泥潭裡越陷越深。但我覺得整篇文章並沒有指責移動,說得是實際存在的問題,不是有深厚的感情不會客觀指出來。但我覺得移動也改不了,公司的管理體系和基因已經決定了。寧敢跳槽除了大牛實力之外證明他還對華為有點幻想。我這樣的P民,一邊不滿但另一邊對外面單位也毫無興趣。

(又想起我那個同事,優秀的女孩,脾氣好,情商高,天天被人要求幫忙做PPT,PS圖片,我為這個和別的部門的、我們boss打了不知多少次了,幹嘛拉不下面子答應這些破事,技術部門就該給你們做PPT,你們沒學過?MD人家學的是GIS,不是美工好嗎?她倒是沒說過什麼,後來考到部里當公務員了,算是解脫了。)

記得上次和移動對接我們的客戶經理聊天,我問了一句是不是華為跳槽到移動的人很多,她笑了笑說有。她的上級和我們不熟,說,咦,應該是我們這兒有不少人跳槽去華為才對吧?那是兩周前好像。

沒想到現在資深員工就跑到華為去了……


中國移動的老將寧宇離職,下家新公司是華為。
寧宇說他明白華為如日中天,但問題不少,但他仍然想挑戰一下變化的可能性,他加入的華為運營商BG是最不那麼起眼的軟體服務部。
華為軟體服務部前身叫軟體業務部,曾經很輝煌,但後來沒有做好,部門被任老闆批幾次,員工辛苦獎金也相對少,確實需要他這類人才加入,一起做好轉型,要是成功前途無量。


推薦閱讀:

移動公司天天催著換4G卡,為什麼?
中國移動在內地和香港資費差別為什麼那麼大?
中國移動的 LTE-TDD 網路是從 TD-SCDMA 升級而來還是新建基站?
2013 年末工信部發放了 3 張 TD-LTE 牌照,會對中國通信行業和運營商格局產生哪些影響?
低頻 4G 網路信號覆蓋更廣為何不普遍使用呢?

TAG:中國移動 | 通信 | 離職 | 華為 | IT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