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得到」APP中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我的看法是這樣,經濟學研究和經濟學思想的傳播是兩個不同的行檔。研究做得好的人,並不一定能講;懂得傳播的人,不一定會做研究。這個矛盾在美國沒有那麼突出,因為美國的經濟學研究已經有幾十年的積累了,人才輩出,學術天才裡面也有像弗里德曼、克魯格曼這樣的傳播天才和公共知識分子,還有一大批能寫大眾暢銷書的經濟學大家(如森、薩克斯、羅斯、阿西莫格魯等等),所以非專業的經濟學「大師」就少了。影響大的民科是有的(比如Glenn Beck),但是估計他們是不敢跟克魯格曼們公開辯論的。

回過來看中國,最近二十年經濟學的發展突飛猛進,中國人在頂尖經濟學雜誌上不斷有發表。但是,中國經濟學還有兩個重大缺陷。第一,缺乏特別有原創性思想的人物,沒有森、克魯格曼、羅斯這個級別的大師。追趕起來,可能還要十、二十年。第二,研究做得好的人里,懂得現實的人不多,懂得傳播的人更少了。即使有幾方面都能做得很好,迫於晉陞的壓力和同行的眼光,專欄寫得比較少。

薛兆豐老師對經濟學思想在中國傳播貢獻很大。我自己在念書時,也深受他和周其仁老師、張五常老師(以及背後的科斯、弗里德曼、斯蒂格勒、哈耶克)的影響。因為這幾位老師,我對經濟學產生了興趣。但是薛老師的問題是,他對經濟學的認識停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更確切地說,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幾個人),因此,對更複雜的經濟問題(比如管制、產業組織、激勵理論、市場設計、政治經濟學,更不用說宏觀經濟學)的理解常常有偏差。而且,恰恰因為七、八十年代的經濟是比較簡潔和意識形態化的,所以特別有力量,比之後更技術化的討論更能打動人。

如果你問我是否推薦薛老師的公開課?因為我沒聽過,所以沒有發言權。但我看過許多薛老師的文章。所以我猜測,如果想從頭學經濟學,更好的啟蒙教材是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張五常的《經濟解釋》,甚至列維特的《魔鬼經濟學》,大概是沒有大錯的。


沒有聽過,不做對內容本身的評價。

我看了下課程目錄,內容挺多的。題目叫北大經濟學課,宣傳詞里也有類似的宣傳語,說不是每個人都能上北大,然而這個課程可以讓你聆聽北大的經濟學課程。

其實呢,如果你註冊了coursera,還有一些其他公開課的網站。你可以免費的聽哈佛伯克利耶魯的大教授給你講課,裡面有諾獎獲得者席勒哦。而且很多這些課程真的是課程錄像,是真正意義上的耶魯課程。這些老師都是活躍在一線的經濟學家,而且講課水準很高。如果英文不好呢,網易有翻譯啊。想聽金融危機么,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給你講,他可是金融危機時候的美聯儲主席,都是第一手資料哦。

肯花199去聽課的人對經濟學興趣不小。如果真的有興趣,不妨靜下心來認真的去coursera聽一門課。其實一門課的課時數也不是特別多的。大概也就幾十個小時吧。薛老師這二百多節課,一課10分鐘,算一算也三十多小時呢。所以時間消費都差不多。那些基礎課的難度也不一定很大,都是針對零基礎的人設計的。而且這些還免費。


薛老師力撐北大經濟學。全世界真沒幾個信社會主義的,北大經濟學要為社會主義張目就被淘汰了。


我知道知乎是個把薛兆豐噴成篩子的地方,但並不影響我推薦一下。

能在通勤的時候通過聽音頻學習的材料本來就少,這在其中已是質量不錯的了。

希望你能和我一樣擁有有價值信息的自動過濾提取能力。照單全收毫無質疑的人不適合看任何書籍,聽任何課程;專門盯著人挑毛病的人也一樣。

補充:經濟學是純理性思維,也請不要帶著情緒去聽,如果實在克服不了自己的情緒和高聳入雲的道德觀,請向前左轉去看《谷阿莫說故事》。


個人覺得,應該先有經濟學的底子,比如學過初級和中級經濟學了,再來聽這個課,會比較好。聽完後,對於所學的課本知識和實例之間會有很好的理解。你能知道他講的東西對應哪個知識點。

更為重要的是,你也能知道他為了說一些概念做了哪些極端化的假設,有片面和不足的地方。畢竟這門課沒有精準化的數理語言表達,其實是不夠準確的。

最後說一句,沒有任何基礎直接聽他的課,是很容易被帶跑偏的,你最後可能記得的只是一些碎片化的,極端市場化思想,因為這部分東西對你三觀衝擊更大,更容易記住。


我沒有訂閱APP裡面薛老師的課程,但是我在北大上的第一門經濟學老師就是薛兆豐老師教授的《經濟學原理》。從那門課我自己的體悟來說,我很喜歡薛兆豐老師。如果教學rating機制在北大有效,我願意給當年自己上的50%專業課打4.5/10分並為薛兆豐老師送上9.5/10。

為什麼分數這麼高?

因為薛老師真的能把很多的經濟學原理講的很簡單,他上課經常調侃自己"I don"t know any derivatives",因為他從來不用數學公式去表達maximization,永遠都是現實生活當中實際的例子,計程車,擁堵費,醫療改革等等。通過例子的思考直觀得展示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我覺得並無不可。

作為一個本科二年級的學生,當年的我也就是上了薛老師的課之後對經濟學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並開始閱讀科斯、諾斯等人的著作,同時申請博士的時候也將經濟學放在了主要的申請方向(雖然最後選擇了管理學)。當然現在自己往researcher的方向培養自己的時候,也能夠意識到薛老師與主流的學者存在的差距:對學術前沿領域缺乏了解;對經濟學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解存在偏差;太過媒體化和政策導向而失去理論支撐等等。但這些drawback完全無法抵消我所人為的薛老師對這個領域的貢獻。他可以用很輕鬆,能夠讓初學者輕鬆接受的話語體系去對經濟學這個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好多人都說薛老師不發paper不知道前沿領域云云。我反倒覺得,1) 對於很一般的廣大群眾,以及非經濟學專業的學生來說,薛老師所傳授的經濟學原理知識,不存在大的謬誤並且直接有趣,很利於經濟學知識在更大範圍內的傳播;2)也正是因為國內大學體制內不存在tenure track和teaching track的區別,所以很多老師講teaching視為應付的任務隨便應付導致教學質量,尤其是研究生教學質量較差,而薛老師更像teaching track的老師,教學投入所以學生喜歡,這就是他在北大存在最為合理且正義的地方(此處暗自腹黑一些大牛老師對教學的應付略略略)。


看了一點點兒,很喜歡薛老師,講的很接地氣,現在中國最需要的就是經濟學基礎常識的普及。

如果中國人都能知道哪怕一點點經濟學常識,宋鴻兵這種貨色還能大行其道?

說的大點兒,這是一件從根本上改變名族性格,從群體思維的烏合之眾向公民意識邁進的大好事。

印證了凱恩斯說的,理念的力量遠遠強於既得利益。當所有人都認為既得利益不合理的時候,他就不能再存在了。


大概看完大家的評論,持反對意見的基本都會從自己的一套經濟學邏輯出發。或許有道理也或許偏激。

其實《得到》的專欄寫的的也很清楚,並不是想讓你成為經濟學大咖。就是能給你多一些見解與思維。適合在經濟學領域還沒有概念的人。有興趣的話還是有很多收穫的。依靠把它當做你成為經濟學精英的人來說,那簡直很扯淡。對於有興趣的門外漢,那自然很適合去訂閱一下。有認知總好過無知。


看到羅胖前段時間一直在他的《羅輯思維》推薦這個明星產品,所以來知乎找找理由,平心而論,羅胖拋出的幾個出自這個產品的觀點對於我這種沒有半點經濟學基礎的人來說,很有說服力(雖然過後就忘了),在經濟學這方面,薛兆豐老師就是比我牛的人,跟他總能學到一些我不知道的知識,獲得新的認知,我比較贊同一樓的觀點,懂得自動過濾,取其精華就可以了,哪怕「得到」一點對自己有用的知識,也算值了。算是支持得到app,希望它能越做越好


個人感覺只能說非常一般吧,一開始我並不知道薛兆豐其人,也並沒有讀過他的其他文章。直接開始看他的這個北大經濟學課專欄,看了一些感覺到作者文字表達能力比較乏力,文章邏輯不強,結構散亂,論證無力,看完文章竟然不知道他論證的是什麼,回過頭來看題目才知道他觀點是什麼。很多例子都表達不明白,有的觀點竟然沒有學員評論表達的明晰,具體例子再補充吧。看到第九講的時候就很不舒服了,且不說歧視應用的對象應該是人,你根本不能歧視一把椅子。他定義歧視是一個中性詞,哥哥啊,歧視從來都不是一個中性詞,您想表達中性的意思請換一個可好。我很中性的歧視德芙之外的巧克力,很難受。

然後就想了解其人,看了一些他的其他文章,我覺得他是個太過極端的市場經濟學者。很多觀點是經不起推敲的,雖然我經濟學入門都算上,但是基本的邏輯還是有的,通過簡單簡單粗暴的漲價是不可能解決火車票問題,以簡單的「市場化」邏輯推出大部分決策,只能讓人覺得有些淺薄。隨手一答,或許是我還沒有達到認識他的高度吧。


我訂啦~

作為一個經濟學小白的本科畢業生,覺得很多觀點都很新奇,加上看了其他學員的評論,思維上更開闊了。

當然既然買了,而且一直有堅持收聽,最大的優點就是薛教授的表述很通俗易懂,聽過之後就有印象,不用太花其他精力去刻意練習。

就個人感覺,花這個錢還是蠻划算的。


有很多人私信我要微信號,在朋友圈裡學習經濟學知識 微信號是 WilliamCullen

2017.12.6

¥¥¥¥¥¥¥¥RMB分割線¥¥¥¥¥¥

聽人家怎麼評論還不如自己看,有人說你不廢話嘛,訂閱是要成本的。實際上你可以免費試聽,記得沒錯的話有三節課可以免費聽哦

先別急著去,先看看全年目錄吧,有沒有你想要的

哈?看不出來?

祭出幹得寧不出水的可燃物

這就是全年內容了,有自己需要的嗎?

聽了之後我的切身感受是,發現了這個世界表象下的事物本質和發展規律。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薛兆豐很努力將這個專欄做的通俗易懂,但是經濟學難免會有公式圖表存在,需要你打開圖文文稿對應著理解會更容易

專欄里有音頻和圖文文稿,內容和音頻相差無幾,更多的是音頻無法表達圖表公式的補充,好東西當然要給大家分享啦,我每天早中晚聽三篇,聽完就把這一課的圖文文稿發朋友圈,讓朋友們在刷朋友圈的時候也可以學習學習通俗易懂的經濟學課

我的朋友圈通常是這樣的

因為是長圖,所以嘞會微信顯示不出來

幾天下來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啊,那些好久沒聯繫的朋友微信跟我說,現在刷朋友圈早上中午晚上都可以得到經濟學的乾貨,說比起那些看到好東西就讓你去下載APP 還要註冊登錄 求知的熱情早就消退了,你發到朋友圈可以讓碎片時間娛樂變學習,請務必堅持

舉手之勞嘛哈哈哈哈

----------------------------------------------------------

後面帶*那個是我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裡面相當多內容甚至有的例子都是原封不動的抄的李俊慧的《經濟學講義》


小白入門先去看看曼昆,接著看薩繆爾森,張五常,楊小凱,知識不要全盤接受,認識思維要有升級意識,歐了。都在這裡撕什麼。。。有意思嗎?!科普向可以訂閱。


很垃圾,千萬別定。

羅輯思維都是坑人的。看到知乎這麼多人噴,我也就放心了,薛老師專欄訂閱數十八萬多了,訂閱數最少的專欄也有好幾萬吧,志同道合的朋友夠多了。其他的朋友留在知乎就好了。


先說結論,這個是個好產品,值得非經濟學專業出身的人去聽。理由如下

1.這個產品的定位人群就不是那些原本懂經濟學的人,而是非經濟學專業出身但又渴望經濟學的學習的人。

2.我本人每天都跟著課程在聽,課程內容基本能聽懂,而且到目前為止經濟學確實已經重塑我的世界觀價值觀了,凡事看問題的角度已經多了一個維度和思考。

3.專業的經濟學學術流派討論,我無能為力回答,我的專業領域是在能源,但這個課對於經濟學入門而言完全可以勝任。

4.這個產品是音頻,我一般是在路上邊走邊聽的,不佔用我其他時間,這是這款產品最大的優勢。

5.至少我認為薛是個優秀的老師,他的講述可以讓外行也聽懂。前提是從第一課開始聽。

目前這款產品也是得到里的明星款了吧,訂閱價格199,用戶量20w+,大家可以猜一下薛的這門課給他本人創造了多少財富。想起了以前我的大學第二專業導師(那時他通過價值投資,做醫療器械行業的股票半年內賺了2個億)給我說過,現在一些商學院的教授連在食堂吃頓飯都要計較花多少錢,這樣的人又該如何去培養一個優秀的商學生呢。從這個角度看,薛至少已經是優秀的商學院教師了。


更新:聽了何帆老師同樣以北大名義講得課,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更好一些。不過有點可惜的是何帆作為一名經濟學金融學很有研究的教授,他的欄目只是日常讀書而已

————————————————

講道理,薛兆豐老師是北大教授,但不是一個主流的學者,在學界影響力極低。因此對他以北大經濟學名義(而不是他個人的名字)開課,大部分北大學生和老師都是有微詞的。就像「北大雙胞胎」的炒作被北大人鄙夷一樣,和北大同學聊天最好不要用「我知道薛兆豐」來打開話題…效果就像告訴天津人「我吃過狗不理包子」一樣

但是!!另一方面,薛兆豐老師是個成功的媒體經濟學家,在這一波風潮中成為弄潮兒並不簡單。我上面說的,之所以薛老師不受某些人喜歡,是因為他和邏輯思維的目標客戶根本不是這些人。


樓主最後說的最好。贊。


借樓出一張得到限量充值卡200元的實體卡,自己用不上,需要的私信,交易走鹹魚。


看了好幾個答案,我只想說句,如果真的可以選,我選擇漲漲漲價,而不敢相信必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先踞後恭的人性,一切的關懷,都是虛偽者的台詞,我們應該比誰都更有體會吧


推薦閱讀:

現在的社會輿論是逐漸從 「仇富」 轉變為 「仇貧」嗎?如果是,為什麼?
中國經濟【發達地區】有沒有必要補助【欠發達地區】?
應如何解釋西方經濟學中「人的消費需要 (needs/wants) 無限大」這一概念?
一行三會如果合併,對中國金融發展將有什麼深遠影響?
上癮和邊際效用遞減矛盾嗎?

TAG:經濟學 | 北京大學 | 羅輯思維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