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所謂的「國學班」「國學幼兒園」「國學課後學堂」?

如何看待所謂的「經典」:大學 中庸 論語 弟子規?


說到國學的興起,實際上這是在我們全盤西化後,才有的一個現象!

國外把中國傳統文化統稱為「漢學」。而國學,是我們之前根本沒有的一個概念。

國學的出現,更像是為了和西化唱對台戲。

100多年前,當西方靠著船堅炮利打開中國大門的時候 ,他們是來傳教的。許多人就覺得,如果我們不立一個國教,就很難成為一個強國。

我們的民族自尊心也要求我們,要有屬於自己的文化符號、文化輸出。

於是以儒教思想為主的「國學」被再次確立為國教,孔子便成了一個現成的教主。

當我們面對各種西方文化的強烈衝擊時,也有了底氣和信心。國學便成了我們的信仰、文化的根。

面對熱度不減的「國學」,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卻潑了盆冷水,「國學實際上是國將不國之學。」雖然這觀點略有些偏激。但究竟什麼是國學?

簡單說,所有的中國傳統文化都叫國學。也就是說,這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

好的國學班應該祛除傳統文化的糟粕,具有如下的品質:

不侮辱體罰學生

許多民辦「黑私塾」,既沒有獲得辦學資質,師資力量又良莠不齊……缺少教育部門、執法部門的直接管理,監管上存在漏洞,導致出現了一些「國學班虐童事件」。

傳統文化中就有「黃荊棍下出好人」的思想,很多老一輩人也認可這一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就可能會導致,「私塾」老師打孩子不僅是得到了家長的默許,還可以美其名曰,「我是在教育 Ta」。

2013年,北京的肖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兒子樂樂接受了3個月封閉式教育。說是給孩子「化性」,結果被私塾先生打傷腰部……這樣的事情並不是個例,9歲女孩童童被私塾女先生打致多處骨折,10歲浙江男孩在私塾被打死……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不體罰、不侮辱學生是老師的基本道德。

在選擇國學班時,避免選擇封閉式教學,並且還要了解其師資力量,教學方式,以及是否會使用戒尺,這些都非常有必要。

不以斂財為目的

復旦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錢文忠教授曾說:

我們的傳統文化一直都在被娛樂化,還有很多給企業家們開設的目的在於掙錢的企業家國學班、總裁國學班,就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娛樂。國學現在變成了牟利的手段,或者說大家可以售賣的商品。

從十幾年前國學的興起,到如今被商業化、產業化。

越來越多的「大師級」人物講起了國學,他們大肆吹捧學國學的功效,就像是在吹保健葯。

大多數國學班都裝點得古色古香,孩子們需換上漢服,正衣冠;在老師的帶領下凈手焚香,拜孔子……

這些國學班的創辦者們明白,讓學習的形式看上去更復古、更精緻、更具有歷史文化特色,有利於抬高課程的價值,從中收取更高的費用。

當國學只為牟利,其教育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避開那些明顯是在坑錢的國學班,其實是明智之舉。畢竟,在古代,真正的讀書人向來都有些排斥做與銅臭味沾邊的事。

不死記硬背(這點很重要)

想像一個這樣的場景,孩子天天跟著先生搖頭晃腦地誦讀經典,之後還要被先生叫起來抽背某一章節,背不到很可能還會被打手板……頓時回到了解放前。

可以看得出,當下大部分的國學教育仍是按著應試教育的思路在進行。單方面的灌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

甚至很多孩子都不能理解他們背誦的內容,更別說反思或實踐其精神。純粹是死讀書,讀死書。

有多少人覺得,倒背如流其實是對原著的一種侮辱。何時,我們才能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不是拿來背誦的,而應融會貫通、為今所用。

我們不是記憶的機器,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

然而許多「大師」卻在強調提高孩子記憶力,許多家長以孩子能背出大段大段的古文為榮。

前段時間大火的《中國詩詞大會》不也是一個展現人超強古詩詞記憶能力的舞台嗎。

想起熊培雲老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比記憶更重要的是思維。雖然詩詞的節目很美,卻美得空洞,因為,《沒有了孤獨,詩詞大會就是燈謎大會》。

我也深以為:

詩詞的背後往往都有著一顆孤獨而憂鬱的靈魂。它適合一個人的回味或者三五成群的吟詠,卻不便當作大型遊藝節目。

古文或許和詩歌又稍有不同,但一樣的是,我們讀書、背書不是為了炫耀、為了展現自己高超的記憶力,而是為了豐富那顆只屬於我們自己的靈魂,懂得批判思維,腳踏實地。

所以,對於那些只講背誦的「私塾」,真的可以摒棄了,因為我實在想不出交著高昂的學費,去學堂單純背書的意義何在。

杜絕愚忠愚孝理想的國學班還應剔除愚忠愚孝的故事,反對洗腦式孝道教學。

像《二十四孝圖》里什麼「老萊斑衣」、「嘗糞心憂」、「埋兒奉母」的故事,拿到今天看是非常非常奇葩的。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搜搜看這些故事,我在此就用不可描述一筆帶過了。

什麼孩子沒了可以再生,媽可就這一個,把孩子埋了少一份口糧的思想,我可能看到了假古文……

至於《弟子規》里的: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一副我生了你,你欠我一輩子的樣子……

抱歉,雖然這麼說有些主觀,但我是真不希望我姑娘這麼「孝順」我,我希望我和她的關係更像是朋友,而沒有這樣的尊卑。

魯迅在《朝花夕拾》里曾談論過,人們在讀類似《二十四孝圖》的時候應該有「四不」的原則,不愚孝、不愚讀、不愚信、不愚傳。

如果國學班還在教一些迂腐的內容,我想,也不適合孩子去讀。說好的父母與子女平等呢……

那麼,說到底,我們為什麼要送孩子去上國學班?

過去,去念私塾可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而如今就算孩子把國學學得再好,頂多能培養成個童生。孩子不會因為從小熟讀孔孟就能成為一代聖賢。

其實,為什麼那麼多家長把孩子送去國學班,初衷大抵都是想讓孩子擁有「溫、良、恭、儉、讓」的美德。

但我仍然相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對他們的影響遠比讓他們去報個班,讀一本生字滿篇、之乎者也的經書來得快。

錢文忠教授講:

如果不能觸及國人的靈魂,國學熱也不過是虛熱。國學和人一樣,它是個生命體。它應該是保持一種溫情,有一種溫度就可以了,不必太熱,也不應該太冷。

面對如此火熱的「國學」,更需保持冷靜的頭腦。

不把它捧上神壇,也不踩在腳下,只當它是眾多興趣班中的一種即可。

孩子若是喜歡,考察一個合適的,讓Ta 去學習也無不可,畢竟可以擴展知識面嘛;不喜歡?那就去搗騰Ta喜歡的東西去。

現在畢竟不是古代,自有一片廣闊的天空任Ta去高飛。

本文發表在公眾號:雲學Time,原標題:《 美國小學生學編程,我們還在背《弟子規》?


瀉藥

之前回答過此類問題,此處再次重申下。吾少時醉心經史,樂於詩詞,自擬舊時文人,如是以數年。然年歲日久,所涉良多,乃有肺腑之言,不可不說:

題主的問題更加具體來說,就是現階段可不可以把國學納入兒童的必修課?就像語文數學一樣。還有父母讓兒童退學去上國學班是不是反智主義行為?

我覺得要把國學納入兒童必修課需要以下前提思考:

1.我們所理解的文明的基礎和前提是什麼?毫無疑問,現在世界範圍內的學科式教育體現的是一種以科學和人本位為基礎的現代文明教育體系。我國雖然有填鴨式教學,唯分數論等等走偏的現象,但也不例外。

2.國學是什麼?是否與現代文明(科學思維加人本位思想)相符合?如果那些重男輕女,男權主義,等級暗示的習俗等陳規陋習還沒從國學中剔除,我們就算宣揚道法自然,眾生平等佛道儒,也難解卧冰求鯉殺子二十四孝。所以國學到底是煌煌論著中文明精華的提煉?還是傳統節日,百姓習俗的刻板粗糙?沒有符合當代文明主旨的國學體系,盲目給兒童系統性輸入是不明智的,容易促使反智主義的形成。比如題主說的《弟子規》怎麼能也算國學了?《弟子規》這種近代酸腐文人造的「封建糟粕」根本算不上國學。可見大眾對國學的辨識度太低,很多人甚至覺得只要是看起來是古文的都是國學,那會不會有一天《女誡》也被納入國學系統?

3.我們希望的兒童教育到底是什麼?從另一方面說就是我們希望民族的未來是什麼?我們看慣了從迂腐古代走向文明的現代,但也看慣了當代西式制度文化下的物質迷亂,道德崩潰。其實是舊的體系被打破後的混亂,亂則思賢,崇古其實只是希望新的體系構筑後消除現在的混亂。所以不是反對現在文明的基礎,而是需要完善新的文明體系。所以我們提倡尊老愛幼,又反對愚孝,我們羨慕程門立雪,又曰讀書無用。因為我們不是崇古,只是不知該如何表達新的文明體系。

4.國學還有希望融入我們的文明嗎?有,但是需要大規模的改良,甚至「傷筋動骨」,以至於改良後其內核到底還是不是國學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文明長河總需要一些陣痛,去適應或追尋更好的文明。文明沒有至善,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局限,當用一個局限去看前一個局限,功過三七開已然是可貴了。所以拋卻立場,我們這個時代認為的國學糟粕會有多大?精華又會有幾何呢?傳承不是複製,傳承只是回收。改良去參與新文明的構築才是國學最好的歸宿。

《一代宗師》里葉問想要宮二把宮家六十四手發揚光大,覺得失傳了太可惜。宮二卻說古往今來那麼多武功消亡,憑什麼宮家六十四手不能亡?所以我們也不要太執著過去。只要能做到取精去粕就行了,何必心心念念為了自己的情懷搭上下一代呢?近代以來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不能總認為我出生以前出現的都是世界固有的,我成長時期出現的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我中年以後出現的都是人心不古歪曲異端吧?

年輕人要善於接受新事物~~


居然邀請我回答這麼深奧的問題,誰能告訴我國學是什麼?要怎麼學?我學的都是什麼?非得之乎者也么?


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有人受益就好。

總會有喜歡的人去傳承,去研究。

國學博雜,沒人誰可以精通全部,只要都能專一的研究一門,融會貫通,就可以普世了!

至於當今社會的那些國學組織,好壞參半,靠明眼人來篩選吧。


瀉藥。

我是本科專業國學的,屬於歷史學的下設學科。

關於這個專業的培養方案,大目標是適應國家文化建設的需要,為國家培養國學大才(我們並不認同所謂「國學大師」的存在)。多數學生選擇畢業後繼續考研,之後讀博或是入校做歷史老師。

入了圈子之後,發現這裡頭確實魚龍混雜。國學機構很多,發展好的準備上市,但這又招來了許多「國學大師」的反對。

這些機構的發起人多是商人,之後與某些知名「國學大師」合作,定期開辦講座。或許這些大師的專業素養和思想高度是夠資格並問心無愧的,但說白了也只是一個「高級員工」。這些機構所面向的人群多是小學生,啟用的老師是速成培訓班養起來的半專業老師,授課講的是《三字經》《千字文》楹聯成語古詩詞——我的導師並不認為這些可以用來專門開設課程,至少不應該高價開課授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自身需要,而不是為了攀比而送孩子去這些僵化而又無聊的機構,並不是每個國學人都符合做一個「教師」的標準。

當然了,國學發展是大勢,會大熱也會面臨低潮,奉勸那些一時興起或是為了攀比而送孩子去學國學的家長,不妨先提高自己的國學素養,畢竟家庭教育在兒童成長早期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您好。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對君關心家國教育的大事深表欽佩。

國學沒有問題,當然應該學,這是五千年來歷代祖宗留給後世子孫的寶貴經驗。可是現在教學的條件不是很好,因此恐怕不太容易達到預計的目標。

我們以一個孩子為例,簡略說明一下。

第一階段,家庭教育。

人類是模仿能力最強的動物,也是適應能力最強的動物。模仿就是學,適應就是習。因此,學習其實就是模仿和適應的過程。

但是很多家長都覺得教育是用嘴,覺得教孩子和他們的行為無關,不聽教誨就打罵。其實孩子的初級教育就是本能的模仿家長的行為,他們是聽不懂道理的。

好吧,即使家長自身的表率做得不足,用武力也可以達到初步目的,孩子學會基本禮貌和做一點簡單的事情。但是,孩子的反抗小火苗已經有了。

第二階段,學校教育。

教什麼?書中道理沒變,可是環境已經變了。裡面很多東西是不能照搬照抄的,需要修訂。

誰來修訂?如果修訂錯誤怎麼辦?

即使沒錯誤,誰來教?孩子對老師有來自天性的敬畏。可是要延續這種敬畏需要身教配合才行,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好吧,我們假設教材修訂無誤,老師也通曉國學並身體力行,孩子依教奉行。

第三階段,學而時習之。

孩子學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肯定要回家練手的。問題出來了,當初家長教孩子的,以及現在老師教孩子的,家長做不到。

這下可壞了,孩子一定會問。怎麼回答呀?騙、哄、唬呢?還是知過就改呢?

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孩子不是傻子。好啊,父母呼,應勿緩。我爺我奶說你怎麼不聽?讓我不罵人,你倆咋還吵架呢?讓我幹活,你倆一個打電腦一個玩手機。

我也不幹了,老師教的肯定是騙我的。如果不是騙我的,為什麼我的爸爸媽媽不做呢?還是跟著爸媽學吧,怎麼說我也是他們親生的,老師是賺我們家錢的。

不用去社會,至此教育已經失敗了。

通過例子說明,現在的首先考慮的不是開孩子國學班,而是家長國學班。不要求家長個個成君子淑女,起碼你要能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裝得像個樣子。

如果家長連這點都不肯付出,愛孩子只不過在嘴上罷了。這個並不難做,只是想不想做。道理很簡單,各位敬愛的家長,您在工作單位什麼樣?老闆同事面前可以彬彬有禮,親身孩子面前怎麼就困難重重了呢?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諸君參考。


有時候我真的希望我們國家只有68年歷史。眾人獨愛傳統文化留下的教條與誡訓,唯獨忽略了先賢思想中樸素的唯物主義和人道主義。對於傳統文化,我個人主張粉碎再創造,將流於形式的教條與枷鎖徹底粉碎,只有這樣才能找出有利於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華,對待任何一個文化我們必須要進行人文主義的改造,讓有趣的思想成為人類追求的共同目標。

在幼兒期間沒有解放兒童遊戲的天性,反而去閱讀朗朗上口、格律嚴謹的蒙學讀物,這實質是一種保守主義文化的灌輸!Don"t read the books of old , just play to discover the world!


學國學是好事,不過怎麼學學什麼還是很重要的

中國經典文化不是光有儒家那些吧,

儒法道墨四大家,為什麼就只讀儒家?

而且還都是什麼中庸、弟子規、孝經之類的,讀多了不怕孩子愚忠愚孝嗎?公司里如果都搞這些就未免讓人覺得有洗腦之嫌。

國學經典那麼多,論語、老子、詩經……甚至韓非子都可以一讀的,這些對於人的一生都會有非常好的影響,這些才是國學的精髓呀


這些做法在最開始,起心動念時,都是好的,只不過很快就變成市場化、商業化的產物


推薦閱讀:

孔子是禮樂射御書數全科老師,為什麼記他的書只有語錄,其專業課筆記傳世(像《費曼物理學》)不更有價值?
如何理解「敏於行而訥於言」?
「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哪三個人?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怎麼理解?質該如何提升?
《論語》這樣的書應該怎麼讀?

TAG:國學 | 弟子規書籍 | 中庸 | 論語書籍 | 國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