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去定義科學?

知乎上討論「科學「 「偽科學」的人一大堆,但是我有一點不太明白,就是:如何科學地去定義科學?


我再說一句直接回答答主的,實際上科學是不太可能自己定義自身的。因為科學是這樣一種主客二分的思維,我和客觀對象。所以科學只會研究人的客觀對象,而不會追求這個認識方法,因為主客二分前提拒絕這種追究,科學研究的是客觀東西,它本質上不研究帶有主觀色彩的科學家的工作和理論。一些歷史原因,眾所周知,科學從哲學裡面出來嘛。傳統認識論和知識論剩餘現在就研究科學研究方法的問題,因為科學方法這本來就是從哲學反思哲學的認識方法中出來的,這個傳統叫科學哲學。

所以科學不論證,哲學論證,所以科學畢竟也還是人的科學,也還是在歷史中的,不是歷史外的東西。當然科學研究服從自己的規律。

其實吧,說波普爾,他那個觀點呢 在科學哲學界算過時了,當然了我不是說趕時髦啊。而是說一個標準不時髦是因為受到了重大的理論挑戰,所以這種理論啊,還是不要興緻勃勃拿出來當唯一標準和判斷。

基本上波普爾以後,有三個路徑影響比較大

拉卡托斯的精緻證偽主義

庫恩的範式理論

費耶阿本德的科學無政府主義

這個三個呢,是一個比一個更傾向於科學理論和非科學理論的標準界限判斷的寬容(更寬鬆/甚至沒有)

所以@invalid s 這位呢也別姿態那麼高 那麼自信

不過說實話,作為一個這個方向的學生呢。我個人認為還是應該劃界,這劃界怎麼劃呢?比較複雜,我認為實驗室生活或者科學式樣認知方面的內在規定什麼的。反正波普爾那套,現在也並不能直接拿來用


喏,就這個:波普爾與證偽主義

————————————————————————

科學不認為任何人有資格判定何謂「真理"——神學不行,哲學也不行。至於跳大神的,死遠!

那麼,既然任何人都沒資格判斷何謂「真理」,那麼是不是就連什麼是科學本身,也只能任由民科、民哲之類妄人任意打扮了呢

並不。

科學以為,隨你舌燦蓮花,敢跑高速公路嘲諷汽車,照樣得變餃子餡。

這個世界,就活生生的擺在面前。你盡可以狂妄的否定客觀世界的存在——但你還是會死,死了還是會臭。

所以,科學把「實證」推到至高無上的位置上

——你說你能把鐵釘說彎?好,我現在手裡就有根釘子,你說吧,我看看會不會彎。

——哦,你個騙子,現在不敢說鐵釘了?什麼?你其實是能把「常人看不見摸不著的金之精氣」說彎?那邊有個五穀輪迴之所,你過去儘管說吧。什麼?你說我侮辱你?我就是在侮辱你這種只會弄些「不可證偽」的東西招搖撞騙的垃圾。滾!

所以,別信那些動不動跳出來自high的民科粉/偽科學粉。證偽主義打它們臉打太厲害了,所以它們寧死也不肯承認證偽主義。

但僅僅「不承認」就顯得它們心虛了。所以,它們就出來造謠說什麼「證偽主義不被接受」。沒有的事。

關於證偽主義,科學界在某些細節上的確有爭議(比如保護理論),但整體上是被科學界接受的——新鮮,你覺得你是哪瓣蒜?你憑什麼覺得您那牙齒前面的兩片爛肉,就比大自然的「事實」更可靠、更高貴?

事實上,「自然」是一本書,但科學之前,從沒有人肯耐下心來、認認真真的讀它、拜它為師。個別偶爾學了一鱗半爪的,總是忍不住翹起尾巴來,然後想當然的發揮出一坨一坨的理論——當然,其中極個別的天才發揮的還不錯,至今都還有很大意義。

只有科學,老老實實從「重物下落」開始,一字一句的讀它;但和其它流派不同的是,科學認為,自然老師就是標尺,一切言論,若自然老師不認可(通不過實驗驗證),那就是放屁。

同意這句話,就是科學;不同意,請另謀高就。

至於那些又想沾「科學」這塊金字招牌的光、又不打算同意科學的基本標尺、反而總是想在愚民中「重新定義科學」以便自己招搖撞騙的神棍們……你們的屁並不比別的江湖騙子高明。

所以,不好意思,在評論區賣嘴的,你們既噁心人又浪費時間。鄙人只能一概拉黑,然後懸屍示眾。

————————————————————

簡單說,科學是這樣一套流程:

1、所有人都可以提出「假說」

2、「假說」應該描述一種或多種自然規律(比如 慣性)

3、可以通過實驗驗證「假說」描述的規律是否有效;如果無法做實驗,「假說」就必須拋棄;如果實驗結果和「假說」總結的規律不一致,則「假說」必須當即被否定——俗話說的好,「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不敢溜就滾,出來溜讓人看出是騾子一樣滾

4、如果其它人在同一領域提出了另外的假說,那麼兩種假說必須淘汰一個。淘汰規則是:找出兩種假說相抵觸的地方,設計「判決性實驗」,符合實驗結果的留下,不符合的丟掉(比如經典的 泊松亮斑,再比如後來的 光電效應實驗)

5、如果「假說」裡面有「刪掉也不影響理論精確度」的東西,那麼這些東西必須刪掉(或聲明其「只是個猜想」)

比如 「物體有慣性」 已經足夠精確,而「上帝讓物體有慣性」中的「上帝」存在與否都無關緊要,那麼「上帝」就必須從理論中刪除(這就是著名的 奧卡姆剃刀原理

一套假說,可以通過以上流程中的所有環節,那麼它就可以暫時稱為「科學理論」。

但是,一旦全世界範圍內的任何人挑出了它的毛病、並且可以用實驗證實,那麼這套理論就必須離開科學殿堂。

波普爾的證偽主義,只是盡量把這套流程用哲學語言表達出來而已。

當然,科學是個很「土」的學派。這個「土」就表現在,它不玩哲學,也懶得把什麼往哲學上發揮——事實上,它盡量避免這樣做。發揮可以,但必須通過「自然」老師的檢驗。一旦你開始「自由發揮」,那就離「自然老師」太遠了。

但自然老師不會說話。所以我們只能想辦法間接讓它開口——所以,科學認證流程一直在優化、在演變,越演變,就越不容易偏離自然老師的指導。

既然波普爾只是盡量把這套流程「哲學語言化」,那麼,科學界怎麼可能反對呢?

不過,如前所屬,科學認證流程一直在變;而波普爾的表述太過簡略也太過理想化。這就導致它對「被證偽」的假說太過嚴厲:畢竟理論需要一個整理完善的過程,如果「一旦被證偽就當即否定」,那麼當初的牛頓理論也會被打成「偽科學」。

所以,理論被實驗證偽時,允許理論提出者修改自己的理論(即所謂「保護理論」,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論,各方面都和觀測吻合的很好,但宇宙大尺度範圍的物質也太過均勻了,不太像爆炸的結果;所以又「暴漲理論」來彌補這個缺陷。「暴漲理論」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的「保護理論」)。

這也是科學不如哲學「高大上」的證據之一。人家都仙風道骨的——你見過不停做實驗弄一臉油泥、然後雙目無神喃喃自語「我怎麼/哪裡又錯了?怎麼就是和實驗不符」的哲學家嗎?

但科學界認為,不刻意「高大上」才是最為可貴的品質:從這個角度上說,科學界的確有點看不起「(自然這本)書讀的太少但想的太多」的哲學。

既然不重視……你想它會為「符合哲學標準的科學定義」花多大功夫?

不花功夫的結果,就是只要能把它極度推崇「實踐檢驗」的特質說出來,它就承認你說得對

——————————————————————————

為什麼「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這句話這麼有氣勢呢?因為它的背後有事實撐著。

科學也一樣。你吹牛吹再大,都不算數;能比其他人更好的預測到實驗結果的,才是真金——真金不怕火煉

但是……「實驗有一票否決權」,對那些騙子、妄人來說,實在是太難接受了。

因為它們除了立正接受打臉,再無第二選擇。

因此,它們才撒潑打滾,一定要把這條標準打下去。

它們一定要爭取到科學的定義權,以便自己行騙。

但直接懟「實踐檢驗」,不夠蠢的都知道這人肯定是騙子。所以,它們才需要頻頻跳出來,歇斯底里的咬波普爾的證偽主義——它們一定要和你扯淡哲學,因為它希望把你繞暈,讓你忘了「實踐檢驗」這回事。

這種人非常討厭。因為他們沒臉。

比如說,我在下面這個話題下面,就描述過以上這套規則是如何把牛頓、愛因斯坦、薛定諤等人弄得下不來台的:

有沒有什麼自然科學理論瞬間擊中你以至於改變了你的價值觀? - 知乎

這些案例,稍懂科學的人都知道。

但,某些神棍仍然敢跳出來說,這套規則「不對科學界內部使用」。

他是造謠。你應該想想了,這樣的謠棍,它還可能有臉嗎

我之前撕一些妄人時,曾告訴過它們:這套連牛頓/愛因斯坦的臉都經常打腫的規則,科學界認為它很好的保護了科學的名譽;如果你們覺得它在迫害你們,它就是在迫害你們

因為你們選擇「與事實為敵」,而我認為這很丟人,也浪費我的時間——更捨不得你們去浪費那些大師的時間。你們的價值是負的,能有套規則制止你們出來跳,避免浪費大家時間,很好。

所以,評論區我會開放,但凡在下面上躥下跳的妄人,一律拉黑

這些貨色,絕無能力吐出半點有用信息,不值得大家在他們身上多浪費哪怕1秒——所以拉黑名單我會在評論區置頂,以方便大家拉黑。

——————————————預警——————————————

———————————我要撕人了的分界線———————————

究竟什麼是科學,這在知乎上幾乎是個「月經」問題。

前面提到過,證偽主義在科學界並無爭議;而且,幾乎每次提出,都會有人出來科普「證偽主義」相關理論。

但是,這個問題仍然會有一些人樂此不疲的一再提出。而且,每次提出,總會有一群偽科學信奉者搶先佔領、上躥下跳。

僅我個人,在知乎上相關問題下科普「證偽主義」就不止五六次。還有幾次遇到這類問題時,發現它已經被一群偽科學鼓吹者佔領,但實在沒有時間寫回答駁斥,之後就找不到了。

你看,隨手一搜:什麼是科學 - 搜索結果 - 知乎

什麼是科學,它跟宗教與迷信究竟有什麼區別? - 自然科學 - 知乎

什麼是迷信,什麼是科學?二者的界限在哪裡?為什麼「科學」總是開上帝視角,來批判自己解釋不了的問題。? - 知乎

什麼是科學?我們從小就被要求學科學,可是什麼才是科學卻從沒被告知。 - 科普 - 知乎

科學、哲學和宗教的異同是什麼? - 哲學 - 知乎

中醫是科學嗎?中醫和西醫的區別是什麼? - 知乎

科普的時候被質疑「憑什麼說科學是絕對正確的」,該怎麼回復? - 知乎

我就奇怪了,這隨手一搜鋪天蓋地的東西,你們能天天問、月月問、年年問

更奇怪是,經常性的,這類問題下面、最先回答的必然是一群偽科學神棍——我看過這個問題下知乎的自動推薦名單,那些被知乎自動推薦的、靠譜的人,為什麼題主總是能機智的全部避開?!

不止是這個問題。關於「何謂科學」之類問題,這樣只有偽科學支持者答題、機智避開知乎推薦名單、在偽科學支持者收穫數百贊後才有靠譜答案的情況,我至少見過五六次了。

看看我前面給出的鏈接。看看那些真正懂行的回答有多麼細緻。很難想像,這些熱情的答主會在收到過邀請後、放任這種問題下一群神棍狂歡。

@知乎小管家 我想問一下,這種以問問題為掩飾、拉幫結派企圖製造輿論重新定義早有結論的東西的行為,是不是應該處理一下?


辯證思維與詭辯論,知性思維,經驗思維,神秘主義,唯心主義的區別。

另外套用一句「科學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時代」

,科學也是有時代感的。


知乎成了國內自然科學水平最高的社交軟體,也是科學主義最嚴重卻談得最少的社交軟體,比如這種問題很少。而多數回答,仍基於科學,如波普爾(並非反對這種理論)。恕我將過去所言重組,基於現象學來回答。

科學也好,哲學也罷,都是一種價值,一種視域,一種意義;都不是先驗的、絕對優越的、根本同一或統一的規律、邏輯。莫忘科學原意:分科之學。如今哲學界已深知自己不可能解決一切問題,不是科學家的科學專業的人卻總還想以一門學科解決所有問題,甚至作為唯一正確的解,於是變為科學主義。@Ming Lei 等無認證的總比有認證的物理專業的回答更多贊,更積極回答各種問題,@Porcre Lee甚至以物理學否認時間存在,@Mon1st 等仍以同樣思維來研究人及其思維。

這種思維,並沒有超越西方舊哲學(從亞里士多德到阿奎那,從笛卡爾到康德),即形式高於一切,並統攝一切。維度、形式,乃至「存在」,他們認為:性質上,是客觀的、先驗的、普遍的、必然的法則;關係上,從低到高,高的統攝低的,如三維空間對於二維空間。於是,基本是數學和物理包辦,不帶化學玩。

然而,數學能統攝一切嗎?哥德爾怎麼說的?幾何可以用代數表示,但意義一樣嗎?(托里拆利小號)物理學呢?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統一了么?弦理論和M理論呢?卻都認為五維以上不可見,這是物理學還是數學?數學和物理學間也統一了嗎?數學上存在超立方體、克萊因瓶,能證明現實中可能或必然存在那樣的四維嗎?畫、電影和夢中的場景,都有空間的三維感覺,為何卻說非現實?又如語言上存在「圓的方」,想像中和現實中可能存在「圓的方」嗎?這種語言上的存在,對現實有什麼實效嗎?

對科學與科學主義更多論述,可見:

人類如何感受到四維空間? - 知乎

科學主義、理性主義和本質主義 - 知乎專欄

再以一段引文作為結束:

什麼是數學,是決不能以數學方式來確定的;什麼是語文學,是決不能以文學方式來探討的;什麼是生物學,是決不能以生物學方式來加以說明的。一門科學是什麼,這一問作為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科學的問題了。當有人提出關於一般科學,同時始終亦即關於確定的可能科學的問題時,這個追問者就進入一個具有不同證明要求和證明性使得全新領域之中了,全然不同於在科學中司空見慣的那些證明要求和證明形式。那就是哲學的領域。哲學並不是粘在科學上的,也不比科學更上一層樓。哲學幽閉於科學本身的最內在領域中…… 海德格爾:《尼采》上卷


科學本質是一種經驗類認知,是人的意識工具化的結果,科學理論是一種經驗類認知工具。

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而科學理論的誕生,也是同樣的從靈感突現到觀念系統化,再到工具化過程。

1948年12月,聯合國通過《世界人權宣言》,明確了「無罪推定原則」,這一原則意味著「經驗」與「觀念」對還沒有真正弄清事物時判斷依據,如果把人的意志觀念強加於某個案件中,有可能會推出與事實不符的結論。這就是為什麼說,人類的思想越來越朝「經驗」認知模式進化的原因, 如下圖,經驗在主流認知所佔比例的演化曲線(t2即東羅馬帝國解體時間,20年後哥白尼誕生):

人類所有的思想,無論是系統的思想體系還是一個念頭,都包含了「觀念」和「經驗」,以及架接兩者之間的思維工具。科學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其中的「經驗」部分,而其「觀念」部分基本只是解釋和分析,並不起實際作用,認識科學,關鍵是抓住本質。科學和之前的認識模式之所以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境界,本質在於其中的經驗。

人類所有的認識模式,都是由經驗和觀念以及用思維工具將兩者架接而組成,科學則是經驗和觀念以及用可靠的思維工具將兩者架接而組成,近現代科學更多的是用數學這種可靠的思維工具作為搭建觀念和經驗之間的橋樑。科學認知分成兩種,一種是純經驗加觀念;另一種是經驗公理化理論,具體就是通過將原有經驗(即科學中的基本假設、基本公理)分解為「科學概念」(科學概念是觀念的一種),然後科學概念變成數學概念,再用數學工具再次建立起新的「經驗」,然後再用一種新的觀念對其進行解釋。科學和之前的認識模式之所以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境界,本質在於其中的經驗,波普爾的可證偽性起作用的是科學中的「經驗」,經驗都是局部性的,表現出來就是科學真理的相對性。根據這種對認識模式的定義,人類的思想模式呈現有規律的演化,未來人類認識模式將從科學時代進入到經驗時代。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具有在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獲取自身生存發展所需的能力,包括最原始的細菌到地球上最高智慧的動物-人,有可能在2、30萬年前的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祖先-智人,才開始有了人類獨有的認識-觀念,在此之前的人和其他動物一樣是通過體內的基因以及後天的學習帶來的「經驗」進行生存和發展的。人自從有了「觀念」,就可以通過觀念對已有的經驗進行再分析、再理解,從而形成了從那時到現在的人類思想發展歷史進程,即早期最原始的純經驗認識到多神崇拜思想(巫術)、一神崇拜思想(宗教)、哲學(主要是一元論哲學)、科學(自然哲學),以後還應該會再次進入到未來純經驗認識時代。

觀念產生了巫術、宗教、哲學中的世界觀(即世界的本源是什麼),近現代科學中的科學概念和科學解釋本質上也是觀念的一種。人類所有的思想,都包含了「觀念」和「經驗」,以及架接兩者之間的思維工具。科學中對自然和人自身的認識方法,本質上和最早的巫術、宗教、哲學一樣,都是通過觀念對已有的經驗用思維工具進行再分析、再理解,產生新的經驗或者觀念。

人的認識模式進化到科學時代,更多的是用數學這種可靠的思維工具搭建觀念和經驗之間的橋樑,具體就是通過將原有經驗(即科學中的基本假設、基本公理,以下簡稱原經驗)分解為「觀念」(科學概念),然後科學概念變成數學概念,再用數學工具再次建立起新的「經驗」,本質上科學就是這樣完成的。科學和之前的認識模式之所以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境界,根本原因在於經驗,由於原有經驗是人或者人通過工具觀察、觀測得到的直接的或者用不完全歸納法得到的認識,所以原有經驗和「新經驗」都只具有局部可靠性,也就是科學真理的相對性,即波普爾的可證偽性。

所以,科學這種認識模式起作用的本質在於經驗,而科學中的觀念部分在建立科學理論的時候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往往到後來會對人的認識起阻礙作用。量子力學的出現就是對舊的「科學觀念」的巨大衝擊。我們常用到的科學概念,如「時間」、「空間」、「質量」、「力」等等,本質上都是觀念的一種,建立這些概念(有些概念是經過非常漫長過程的觀念積累建立的,如時間、空間概念)是為了通過思維工具(大多數是數學這種可靠的思維工具)進行分析演繹得到新的「經驗」,或者說是為了得到「原經驗」的可靠放大。如果原經驗在局部範圍內是可靠的,那麼新的經驗在局部範圍內也是可靠的。

在一些已有的認知理論中,由於架接觀念與經驗的思維工具並不可靠,觀念與經驗的割裂感非常明顯,如中醫、古代星相學。中醫就是「觀念」加「經驗」,並經過思維工具將兩者整合起來,但其思維工具大部分是類比法,並不可靠,如將人體組織與五行類比。而且中醫中的「觀念」在今天已經被看做一種很古老的「觀念」(大部分是巫術時代的觀念),所以中醫受到的質疑聲一直很大,但是中醫也是以經驗為主導的認識,中醫的核心價值就在於其經驗。而另外一些種類的思想,則將經驗完全拋棄,成為只留下了觀念的思想。

認識中最可靠的就是「經驗」,經驗是人或者所有地球生命與他人或者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受到的感應,並通過存儲記憶再與自然相互作用時做出反應的內容。很多經驗是超越人類的、可以基因遺傳的,如對慣性感知的經驗大部分動物都有,其他如明顯的像蜜蜂築巢釀蜜、大猩猩拿樹枝掏白蟻窩中的白蟻,動物母性對剛出生幼子的愛護等等。

而「觀念」的產生是人為了理解經驗、解釋經驗,觀念是人特有的,不可以進行生物遺傳的。人類天生就有快速利用原有思維的基礎建立觀念的能力,如狹義相對論誕生以後,迅速出現了各種新的觀念,包括帶有宗教意味的,也包括新的科學概念。人的認識中,觀念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東西,從古至今,人類之間的鬥爭一方面是利益之爭,而另一方面就是觀念之爭,包括現代民族之間的民族觀念不同,宗教觀不同而產生的戰爭、恐怖活動。據傳畢達哥拉斯的一個追隨者想如何把一個直角邊長等於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用兩個整數的商表示出來,他的結果是:這是不可能的。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2的平方根是一個無理數。當這位追隨者把它的關於可能存在無理數,一種不能表示成兩整數之商的數的事實告訴同伴時,同伴們很震驚、很憤怒,把這位有重大發現的畢達哥拉斯追隨者裝上了船,扔進水裡淹死了。這就是畢達哥拉斯學派觀念-數是神聖的,帶來的恐怖效果。

可以說,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時期)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人類意識進化史,也就是人類認知進化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只不過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意識進化的不同階段性產物。

特別指出的是,意識的隨機性模糊性到固定化系統化,再到工具化,後面的都需要有前面的作為基礎。如近現代科學理論,是意識工具化的結果,但是建立科學理論,需要建立科學概念,而概念就是意識固定化系統化的結果,也就是「觀念」。再例如建立哲學觀,需要有前面的意識隨機性和模糊性的基礎,也就是需要原始經驗和意識的靈感突現,沒有生成的隨機性意識也就是沒有意識的固定和系統化。更進一步,而意識的隨機性模糊性,則需要原始經驗的刺激。整個人類認知進化史是這樣,而任意一個觀念的形成也是這樣。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再看當今科學理論,就會清晰很多。如對時間-空間概念的理解,對溫度概念的理解。這些科學概念最早源於人們早期生產生活,也就是源於經驗上的,那時這些概念都並不是「概念」,而僅僅是模糊的意識。

有人對貓進行過測試,發現貓咪並無時間概念,或者說並無精確的時間概念,他們只能每天感應到太陽的光或者其他外界刺激產生的貓的「經驗」去固定一個餵食點等待有人放置貓糧。所有動物和人類的經驗都是應激性的結果,傳播方式從肌體內的基因遺傳到機體外的肢體語言符號模式。

從早期人類的模糊意識到意識的固定化,時間-空間等概念產生了,這時的時間-空間概念僅僅是生產生活中使用,而到後來對時間-空間概念進行了系統化,有了宗教觀、哲學觀,成為宗教概念、哲學概念。再到後來人類意識的進化進入到工具化階段,時間-空間概念升級為初級科學概念,即牛頓時空觀,概念應用於牛頓理論中,為牛頓的系列定律作為基本建築基礎,牛頓系列定律是經驗的認知,無論從文字描述還是數學公式的描述,這些描述的基礎都是「觀念」的產物,而描述本身是經驗的描述。再到現代的相對論時空觀,時間-空間概念本質仍然沒變,本質還是「觀念」。用這種觀念結果作為其理論的基礎來建築理論大廈,相對論的原經驗到推導出來的數學公式,都是經驗的描述。

使用意識的進化三部曲階段性的各種產物,就會明白今天科學中的各種困惑,包括量子力學。如因為疊加性概念(注意這是觀念)導致的薛定諤貓困惑等等,很多諸如此類的問題。


普通的科學是指普遍意義上對世界認同的方法。

最尖端的科學啟示與巫術沒有什麼不同,都無法驗證。


【我是題主】

覺得知乎上那種【XX是不是科學】的問題太多了,而且經常出現無意義地爭論。

所以抖了個機靈……

——————update ——————

關鍵問題在於什麼是科學,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提一些想法以供參考吧。

1 對未知保持開放才是科學的精神。

2 對於純統計性的結果保持審慎的態度,並積極進行藥理性的探索才是科學的精神。

3 進行探索和求證後對於階段性的成果也依然保持審慎開放的態度,以便鼓勵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繼續探索,才是科學的精神。

4 科普現階段成果所揭示的利弊,及現階段成果的可信度,並供人自由選擇才是科學的精神。

5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科學的精神,對於非常異質性的事物貼上統一的標籤不是科學的精神。

作者:不知彼岸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28269/answer/15214497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何用a去定義A。看上去很怪的命題。貌似A的表現就是a的所有定義,僅此而已,不多不少。

不專業的個人見解,勿噴,見笑。


謝邀。

分科之學,把已知的一切分成各種學科,就是科學。不分科或無法明確分科即是不科學或者偽科學 ,我們所說的自然科學(原名自然哲學)只是科學中的一大科,卻經常被我們簡稱為科學。

在發展早期自然哲學是基於神學的,所以神學(玄學)是科學大科中排名第一的分支(二級定義)學科(至少在某些國家)。

関於這個科學,前一個答主答的很好。謹此作為補充。


推薦閱讀:

怎樣理解混亂度?為什麼熵可以表示混亂度?
為什麼相比於食肉動物,人類吃的更多的是食素動物呢?
什麼是可證偽性?
為什麼很多科學公式是以e為底數,而不是其他的數,比如10?
有哪些比較知名的科學類雜誌?

TAG:哲學 | 科學哲學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