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歷史學的人文素養?

我們在接觸歷史的師範教育當中,經常會提出要培養人的人文素養,但它看起來又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辭彙,它像是一種厚積薄發的表達,又像日積月累的打磨,在我看來,對於歷史,人文素養就是對時間中的事物的深層次認知和時代主題下的微元素把握……

——————————————————————

感謝大家的批評指正啊,因為思路的問題,我的表達確實不太清晰,下面再加一點說明,大家自己理解額:

這個問題的主語是(對象)所有研究和學習歷史的人,不是特別單指歷史教育,因為感覺歷史學不像一個功利性或者說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更像是人文素養的一種積累…但是我很好奇我們和沒有研究學習歷史的人的人文素養會有哪些出入,或者說如果人文素養是我們學習和了解歷史的一種珍貴收穫的話那麼大家都有哪些收穫……具體表達不太清楚還請見諒


謝邀

題主邀請了一個最沒有人文素養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沃爾什的《歷史哲學導論》中,探討歷史的客觀性時,給出了四種因素的影響,一是個人的好惡,二是集體的偏見,三是對歷史不同的解釋理論,四是根本的哲學衝突。

歷史學家追求客觀與真實而不可得,我認為烙印在歷史學家身上的這四種因素,便是人文素養。

舉個例子,就像是感受愛的能力和解釋愛的能力,我們追求對歷史的解釋,但我們又希望感受歷史的悲喜,如果我們感受到歷史的悲喜,這便是人文素養,如果我們將歷史井井有條客觀公正地分析解釋,我們就很難再去追求對歷史的感受。

我認為歷史的人文素養是一種主觀的價值,能讓我們回到那個歷史場景里感受它的悲喜,而我們又需要理性客觀,甚至是以科學的態度去處理和解釋史料,這裡又不能摻雜絲毫的個人情緒。

人文素養讓我們用心去理解歷史,相對應的我們要的客觀公正的歷史,是用邏輯,理性,而排除任何情緒,立場,心靈的理解方式。這矛盾的兩者讓我們解釋,判斷,感受,理解,讓歷史學有了一種複雜矛盾的美感,是感受美還是解釋美,是感受愛還是解釋愛,就是這樣的問題。

唔,以上言論不負任何責任,個人見解。


多讀書,少發表意見,不開上帝視角,多因素綜合探究問題。

這是我的理解。


歷史的真相,是要靠功力才能破解的,你看柯南里很多案子,都是靠柯南的知識而不只是推理破案的,沒有這些知識,就破不了案

有個很有名的歷史學教授,和他聊天,居然不知道王子朝帶周典籍奔楚的事件

所以得出了《山海經》是楚人編出來的錯誤結論

《山海經》是商朝傳給周朝的典籍,所以1里是400米,看太室山少室山的距離就能確定,又被王子朝帶去了楚國,又傳給了秦朝,最後被蕭何搶救出來,一直存放在漢朝圖書樓里腐爛

夏以250米為里,商居然重新換算了里,可見對山海經的重視,從周不再整理山海經來看,有兩種可能:

1、周人已經質疑山海經的內容的荒誕了,因為周人自己傳承的山海圖已經因為過於遙遠和自身的顛沛流離野蠻化而失傳了,而口頭經文也殘存的太少,以至於缺乏鑒定山海經的能力,

2、周估計直接由職方氏在王宮製作了天下山河的沙盤,自行收集最新數據,也就不重視山海經的數據了

歷史大家,不能光揪古人小辮子,要站在宏觀的角度梳理傳承流變,才不會發現自己揪出的小辮子其實是自己理解有誤和思維有局限


謝謝 @曲奇餅 的邀請。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兩段話,覺得非常適合回答這個問題,是我非常尊敬的兩位歷史學家說的。

一段是楊奎松先生在《「邊緣人」紀事》中寫到的:

如果我們的研究,不能讓每一個關注歷史的讀者了解「人生而平等」的道理,懂得尊重每一個人的生命、權利和尊嚴,學會因關注他人的命運而養成對生命的敬畏之心,進而達到改善人類生存狀況和質量的目標;如果我們的研究反而會因為基於這樣或那樣的立場,造成更多的仇恨、對立,甚或傷害,那我說,這種學問不要也罷。

學問有道,求仁義而已。「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心而不知求,哀哉!」吾既認定此道,「雖千萬人,吾往矣」。

一段是高華先生在《革命年代》中寫到的:

革命年代,意味看大震動、大改組、大破壞,也意味著風捲殘雲、摧枯拉朽,其間有血淚、痛苦、死亡,也有激情和理想。我等有幸或不幸生長在這個年代,它給了我巨大的衝擊,也給了我動力和人生的坐標,我和我的那些理想主義的朋友們從此註定了不會為了功名利祿去做研究,也不會心如死水,像研究古董那樣去回望過去。於是,就在這喧嘩的、實利主義的年代,守著某種信念,以及可能已是陳詞濫調的所謂"知識分子的責任"等,開始摸索著觀察、研究逝去的年代。

我以為,歷史學的「人文素養」在這個時代里,更多的時候像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堅守。它需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去坐冷板凳,它需要你有足夠的恆心去面對誘惑,它更需要你有堅定的「初心」去面對歷史。如果我們的歷史教育,有一天讓學生們能夠看到粉飾太平的歷史敘述時,仍能像楊奎松先生一樣,發出「怎麼會有人這樣寫歷史?」的疑問,而不是都如看皇帝的新裝一般,見怪不怪。

那也許就是歷史學的人文素養真正實現的一天吧。

——————分割線——————

知友@hyakuri-L 對我所引用的楊奎松先生觀點的質疑頗具價值——這種過於強調「理解」和「尊重」的思維方式是否會影響對史實的客觀判斷?

後半部分內容來自我們兩個的私信,經對方同意,現貼出來與大家分享:

@hyakuri-L:雖然,對楊老師接觸不多,聽過一些課,你摘錄的這部分,從他的課堂上切實感受到了他的這個態度。但是,這些理念卻有些像成了「執念」,使其喪失了一些判斷力,成了煮死青蛙的溫水,並不值得以為推崇。

@伯思:看過財新網的長篇報道《高華最後的二十年》,在面對南大有更多晉陞機會的項目的時候,他依然選擇做符合自己初心的研究,甚至有一段時間因為孩子高考,他不得不在廚房進行研究。這樣的堅持,對於他來說,無非就是那個「執念」。

是這種「執念」更像溫水煮青蛙,還是與之相反的,投入到顯學的研究中,說一些違心的話,甚至違背事實的話,以功成「名」就更像溫水煮青蛙。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hyakuri-L:我在談楊,「溫水煮青蛙」也並非你所理解的。

@伯思:你所說的「溫水煮青蛙」是什麼意思呢?

@hyakuri-L:楊對於「理解和尊重」這一理念的執著。對我們研究者所面對的歷史客體的「理解和尊重」,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溫和、溫柔理念,但是過於執著於此,長期以持此理念而不保持自我檢視,會影響客觀的判斷。

也許是我對他的理解不深,畢竟沒有專門就此與他做過討論。此前的課堂,他布置了一個關於台獨思想/運動歷史的課題,提出的要求是以「理解」的態度在進行歷史觀察。這個「理解」究竟是止於「理解」呢?還是說楊所暗含的是「理解——尊重——認可」這樣的思想路徑呢?而就我所感受和曾經對其著作《忍不住的關懷》的閱讀,楊似乎在傾向後者。

所以,這個「溫水煮青蛙」可能煮死的不僅是研究者自己(高/楊),還有對歷史客體——廣泛、廣大的小個體、小人物等的最終的「漠視」。


謝謝題主的邀請 @曲奇餅 不是有意冒犯題主,我認為題主問反了,應該是如何培養人文學科的歷史素養。人文大於歷史,所以先有人文修養,再歷史素質。

人文修養內在的東西就像每個人的生活感悟,都有自己的感悟。有些人認為人文就是生活中充滿了詩意,從一片樹葉中也能看到自然之美;有人認為生活不僅僅是物質,還有精神思考,應該對人生的意義有自己的認識;比較入世的人會認為自己身負社會責任,需要人文素養輔佐自己改變社會等等。

而外在的人文特徵有以下幾點:1,愛讀書,文科方面的書;2,愛思考和批判,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社會進行批判;3,自認為與眾不同,哈哈,不知道算不算哈。

再說歷史素養:歷史人主要與過去的東西打交道,所以閱讀主體是歷史類書籍;時時存疑,對任何書本中上的東西都抱有懷疑精神,一個大歷史學者說過的話;現如今,還要有包容與學習的心態,學科交叉越來越受重視,對別的學科要借鑒。在我看來歷史就是儘可能的接近歷史真相,這是歷史的核心。

文史哲不分家,這都是人文素養養成的媒介學科。作為人文學科的歷史少了文學的感情,少了哲學的思辨,但多了一份可信。文史哲又不分家,相互之間的交融與學習是不可少的,畢竟歷史研究的主要是過去的人。歷史人物也有文藝青年,也有哲學愛好者,如王陽明。也許就是這樣,歷史和人文其他學科分不開,也有自己的特色。

編輯完自己的想法之後才看了上一位的回答,比較欣賞他的具體回答。正所謂歷史是一門冷門學科,要能坐冷板凳,歷史也是一門有社會意義的學科,需要正直的精神。作者所舉的兩個例子都是近代史研究者,更需要獨立的精神,他們面臨的壓力比較大。楊先生和和高先生都是值得敬佩的學者典範。


謝邀。不過我才疏學淺,況且年紀尚輕,還未培養出一種精神。我覺得我老了以後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想起我老師寫的一句話:

從歷史找真相

找史家要人性

與神共享創造的樂趣


天知道我怎麼會看到這個問題。以下純屬意外。

人文,人好理解。文卻不然,可以作「紋」講?所謂「人文」亦即「人紋」?所以人文素養大概講的就是理解人世間錯雜「紋路」的能力吧。

人同此心,心通此理。我們「形似祖先」的同時也「神似祖先」。學歷史不就是為了了解所謂「似」的是哪部分「神」嘛。所以人文是學習歷史的目的卻不是手段。

以上,個人淺見。


瀉藥...

素養的主體當是人,人文素養在此應當是歷史學家/歷史學生/歷史學愛好者的事情,將其說成是歷史學的人文素養似乎有點摸不著頭腦。

看題主的意思,是個歷史類師範生,想要問的是歷史教育中的人文素養培養問題吧?所以,這題應該稱為「什麼是歷史教育中應當注重的人文素養(教育)?」

「歷史人類學」的研究旨趣可能有可借鑒之處。拋卻以往王朝國家的思維定式,從人的角度去發現歷史。這是前提,即人文教育需要有人文關懷的精神。

另一方面,一切學科都源於歷史,也都需要歷史。從這個角度看,就是要求多學科交融的教學模式。但考慮到授課對象、授課者本身,這是很難實現的。


推薦閱讀:

全球有哪些城市和地區是重名的?為何會重名?
歷史上有沒有一些巧合,卻被歷史學家分析成必然的?
中國歷史教科書一直說資本主義制度存在弊端,社會主義是最完善的,西方國家對此有什麼反應?對中國的制度有什麼看法?
如何看待皮諾切特這個人?
歷史上有哪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最終卻神奇地完成了?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文化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