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人民在經歷殘酷的一戰之後,同一代人再次走向了戰爭?

那個大時代下,很多人都有在戰爭中失去親近的人,不應該對戰爭的殘酷有著更好的認識嗎?還是說德國民族主義的影響推動國家走向戰爭呢?德國本國國民為了避免戰爭做過什麼努力嗎?


完全不同意 @Lee General在此問題下的回答。

裡面幾乎每一段話都是十分值得商榷的。

第一,「德國對波蘭宣戰」,是不是只意味著一場局部戰爭?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不對,因為在德國發動對波戰爭的時候,希特勒已經明知道波蘭已經是英法的一個同盟國家,而且是防禦性的軍事同盟。很明顯,這是一次針對一個軍事同盟的進攻,而不是針對單個國家的軍事冒險,

在1939年,英法決定吸取捷克的教訓,不再綏靖——當時希特勒違背了只要蘇台德區的承諾,在捷克於1938年10月割讓領土之後,還在1939年2月武裝佔領了捷克,並且將捷克變成了一個保護國,前外交部長牛賴特成為了這個保護國的總督,也意味著捷克正式全境落入德國之手。

這個形勢代表綏靖政策完全破產了——希特勒宣稱自己只想要保護蘇台德區的德意志聚居民族,可是在英法逼迫捷克割讓蘇台德區之後,僅僅4個月之後希特勒立即把承諾當成了廢紙,武裝佔領了捷克。

從這時候起,英法決定不再對德國綏靖,因為他們終於知道希特勒在領土問題上貪得無厭,而且任何承諾都可能被違反——綏靖的理由是可以保障各國的安全和和平,可是德國卻將其理解為德國可以為所欲為。

在1939年2月捷克被吞併之後,納粹立即將矛頭指向了波蘭,波蘭所受到的壓力陡增,而且看上去極有可能成為納粹的新目標——當然,希特勒宣稱自己只想要拿回但澤,保護那裡的德意志人(和去年針對捷克的說辭一模一樣,然而去年僅僅過了四個月他就把承諾當了廢紙),但是這時候誰還能相信他?

英法不可能再相信這樣的承諾了,他們不想讓希特勒繼續以不戰而勝的方式隨意擴張領土,他們想要以武力嚇阻希特勒,讓他不再追求軍事擴張。

正因為這個原因,英法經過商談之後,決定給予波蘭足夠的安全保證。

在1939年3月30日,張伯倫親自草擬了一份給波蘭政府的保證:

如果……採取任何顯然威脅到波蘭獨立的行動,而波蘭政府因此也認為必須動員全國力量進行抵抗時,英王陛下政府和法國政府將立即全力支持波蘭。

這個決定,也在當天就公告了整個世界。也就是說,在希特勒武裝進攻波蘭之前,他明知道英法波已經結成了軍事同盟,他也明確知道進攻波蘭將會自動帶來英法參戰的風險,他沒有主動對英宣戰也不能抹殺這一點。

然而,即使知道,希特勒也這麼做了。

誠然,希特勒那時候不想打全面戰爭,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英法把對波的安全保證當成了戲言,指望英國不去履行它的條約義務,然而希特勒對一個「英法波軍事同盟」的一員開戰,本身就是在進行一次空前的大賭博,賭英國不把自己對波蘭的安全保證當做一回事。

論證1939年的希特勒不想要打世界大戰,這是沒錯的,可是這能說明什麼問題?世界根據他想或者不想來運行的嗎?他對英法的同盟國波蘭開戰,本身不就意味著在挑起歐洲大戰嗎?

和1914年一樣,德國人兩次在英國人履行條約義務的決心面前心存僥倖,幻想不戰而勝,然而兩次遭遇到了失敗。

「德國往東入侵波蘭,是威脅英了還是法了」?這個問題問得沒有水準,日本向西侵略中國,威脅到了日本東面的美國利益了嗎?德國稱霸歐洲本身就是對英法的滅頂之災,波蘭之後難道不就是輪到了英法?

接下來,討論另外一個問題,綏靖是不是一個壞政策?

沒錯,綏靖確實是一個壞政策——但是這是捷克人、波蘭人和其他國家的人才有資格說的,唯獨德國人沒有資格,德國人已經在英法的歷次綏靖當中得到了如此巨大的實惠了,可是還要去直接武力對英法的同盟宣戰,招致宣戰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難道其他國家有什麼義務自動跪倒在德國人面前?

很多德國人確實說過類似於「既然你們前幾次綏靖了我,就應該綏靖到底,看著我們大德意志毀滅波蘭」的話,可是這種邏輯,憑什麼就要成真?

正因為德國以這種邏輯行事,所以同盟國最後發現,對德國人任何承諾、任何宣言、任何條約都不再能夠相信,他們只能要求德國人無條件投降,不能有任何讓步或者寬容的餘地,最後德國人用數百萬自己人的鮮血,得到了一個最終的結局。

「你們綏靖我,你們活該!能踩死我不踩死,你傻啊!現在輪到我來踩你們了!哈哈哈哈哈哈!」

「好,那就踩死你吧。」


補充一點:在1935年的時候蘇聯和捷克斯洛伐克簽署了蘇捷互助條約

先對某個洗地鬥士表示敬意,按這個洗地法我覺得離德國含淚不得不向波蘭宣戰不遠了,嗯。

好吧我才注意到他已經把鍋扣給英國佬了,英國佬一臉懵逼:我履行盟約怪我咯?

一戰不是德國的過錯,而是所有大國共同努力的結果。二戰則不然,徹徹底底德三的鍋,嗯。但是二戰為什麼會這麼快就爆發?普法戰爭之後法國人的復仇情緒同樣高漲,但是一戰要等到半個世紀之後才爆發。原因在於歐陸的徹底失衡

一戰是歐陸均勢僵化到極致後的必然結果,那麼一戰之後達成了某種新均勢嗎?並沒有。

一戰之後,德國並沒有傷筋動骨,戰略態勢反而比一戰之前更好了:蘇聯被孤立與波蘭獨立杜絕了兩線作戰的危險,奧匈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解體導致從阿爾卑斯到黑海出現了許多小國,卻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佔有主導地位。這些小國里散布著數百萬的德意志人,匈牙利人,加起來卻也不足以抵禦德國的威脅,而英法對此鞭長莫及。法國試圖建立小協約國協調東南歐各國,不過這個嘗試在1938年慕尼黑會議宣告失敗。

另一方面,義大利在一戰時對奧匈帝國的南蒂羅爾,伊斯特拉與達爾馬提亞虎視眈眈並最終加入協約國,一戰之後義大利收回了這些領土,開始主張對法國薩伏伊與科西嘉島的主權。

這樣局勢就很清楚了,一戰前是德奧兩國對戰英法俄三國加上一個不懷好意的義大利,而二戰變成了德意挾東南歐諸多小國對抗英法波。新的均勢並沒有形成,反而是徹底的失衡了。

這種情況下,英法蘇的遏制對維持歐陸平衡就至關重要了,問題是英國此時忙於應付英聯邦內部問題。在法國,一戰的慘痛回憶取代了普法戰爭帶來的復仇情緒。生長在普法戰爭陰影下的老一代政治家已經老去,新一代政治家被戰爭的慘烈嚇到了。另一側的蘇聯倒是有意遏制德國,但是蘇聯需要應付波蘭的敵意,註定難有作為。

看見有人覺得蘇聯從一開始就是和德國一頭,在這裡說明一下。蘇聯在斯大林上台之後放棄輸出革命,轉而號召建設一國社會主義並緩和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在希特勒上台之後開始與西方進行接觸,於1934年加入國聯,並在1935年與法國簽署互助條約,約定面對德國威脅協調一致採取動作。直到慕尼黑協議達成之後,蘇聯才轉而與希特勒達成妥協。


本答案謹反對德佬的答案。(第幾次了?)

為避免稻草人謬誤,我先引用原文如下——

論主要大國宣戰順序

一戰是德國先對俄國宣戰

二戰是英國先對德宣戰

那有人說了,一戰德國對低地國家不宣而戰威脅英法,才使戰爭全面爆發

那二戰德國往東入侵波蘭,是威脅英了還是威脅法了?

很好,在談宣戰順序

你要說希特勒得寸進尺,可是英法蘇的綏靖政策不是活該么

合著只有德國能威脅別人,英法蘇威脅不了德國么

又在談「綏靖政策活該」。

接下來的「大段史料」多半是在說德國如何熱愛和平——亦或者英法綏靖多麼活該。我看不出這些史料如何論證了「英國是二戰爆發的策源地」,只看到了這些史料在論證如何綏靖。

然而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英法對德綏靖,不宣戰——你綏靖你活該哦

英法不打算繼續綏靖,對德宣戰——看看看,論宣戰順序你在前面哦

看來德國總是有理?更別提「合著只有德國能威脅別人,英法蘇威脅不了德國么」這句話……其後文完全是在自打耳光啊。其擺出來一堆史料論證英法如何如何綏靖,然後反過來問「英法蘇威脅不了德國么」?嘖。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本人僅在波蘭問題上進行著重論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間上,德佬玩了個微妙的花招。很遺憾,雖然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是為了避免當個民史,隔壁師範大學的歷史專業的教材我還特地跑去買了一整套回來學習一個。

我早記得中學時代的歷史課所學習到的爆發時間就是9月1日為基準——看來到了大學也不例外。當然,更應該指出的是——英法在德國進攻波蘭後並非直接果斷宣戰,而是做出了和平努力的。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開始……英法兩國政府向德國提出停止軍事行動的照會遭到拒絕。

——吳於廑 齊世榮 《世界史》第五卷

這並不需要多麼高深的歷史知識,事實上這很大程度上應該算眾所周知。

德佬的第四部分(波蘭)裡面的「史料」,很大程度上只論證了兩個內容。第一點,希特勒沒想跟英國開戰,是英法長期的綏靖慣著他了。

問題是,這跟犯了罪之後怨家人沒有把自己管教好的罪犯有什麼區別?

法律不會懲戒「管教不力」的家人,事實上這個「家人」管教的到底怎麼樣,也不好說——更別提英法壓根不是德國的家人。

至於所論證的第二點是什麼呢?希特勒沒有意識到英國放棄了綏靖,更沒有想要開戰。

然而很可惜,這並不是德國悍然入侵波蘭的理由,歷史更不會因為希特勒想什麼就是什麼。希特勒覺得入侵波蘭不是戰爭,並不意味著入侵波蘭真的不是戰爭。

接下來談談德國入侵波蘭的具體問題。

德國入侵波蘭真的是因為如希特勒所想的那般——「東部邊界的局勢已變得無法容忍」了嗎?真的只是「為取得理應屬於德國的東西的一次行動」嗎?

歷史就在那裡,而且足以證明希特勒的這些想法荒謬至極:

核心問題圍繞1938-39年的波德談判與後續展開吧。

1938年,納粹德國提出要求「收回但澤」,並且在但澤走廊地帶修建通往東普魯士的公路和鐵路。應該注意的是,但澤並非波蘭領土,而且在幾年前就由當地納粹控制了政局波蘭充其量不過是擁有其港口的使用權而已。但是但澤佔了波蘭港口出口貿易的71%,如果真的將但澤給德國,也就意味著波蘭的經濟命脈很大程度上被德國牢牢掌控。這種條件,難道波蘭能夠接受么?!

接下來的談判依然是較為緩和的,但是態度先轉向強硬的可是德國人

1939年3月21日,德國方面以相當強硬的口吻重申了1938年的要求。而在3月26日,波蘭做出了讓步——提出了國際聯盟退出但澤,交由波德共同保證的建議。德國人在3月27日指責波蘭讓兩國關係「急劇惡化」,波蘭做出的回應是——下令禁止了反日耳曼人的示威

是誰咄咄逼人?是誰一再退讓?東部邊界是否真的如希特勒所說——「局勢已變得無法容忍」?!

歷史就在那裡,大家都看得明白。

再看看後面的事情,到底是誰在做出「和平努力」呢?!

4月底,希特勒宣布單方面廢除了《波德互不侵犯條約》。

八月底,英法依然在不斷的進行和平努力,希望能夠讓波蘭延緩總動員的時間——事實上波蘭的總動員也的確被拖延了。

而希特勒難道僅僅是在「取得屬於德國的東西」嗎?如果說但澤算「屬於德國」多少還有點邏輯,那麼羅茲、波茲南……這些波蘭人明顯優勢的地區,難道也算是「屬於德國的東西嗎」?!

綜上,德三發動二戰,罪責明顯不可推卸。


一戰後的德國人民就是反戰敗而不反戰,甚至我可以說二戰後的德國也反思的不到位。

德三發動戰爭這個地沒法洗,總是有人說:

不是德國人民的錯,是納粹鼓動的!

不是納粹黨整體的問題,是高層的一小撮人計劃的!

都TM怪希特勒,希特勒是壞蛋!

以上邏輯,即傻又壞,而且還非常無恥。

第一:一戰後的德國是社民黨叛徒和軍方劊子手聯合組建的,吃著人血饅頭成立的。

第二:納粹上台與其說是右翼得勢,不如說一如既往的反共和打壓左翼勢力讓社民黨左右不是人,左派仇視你們,右派鄙視你們,最後不得不把政權拱手讓出。辣雞社民黨,就這破玩意還有人吹?

第三:你德民主典範,先選個興登堡,再選個希特勒,感情最後是一小撮戰爭狂人蒙蔽了德國人民雪亮的眼睛?

第四:啊!理智、客觀具有哲學思維(高貴的)德意志人怎麼可能做出迫害猶太人這種事情呢?都怪納粹有洗腦神功,整個德意志人都沒控制了!要警惕納粹啊!

另外,以下觀點來自元首演講

都怪英法,英法封鎖我們,這是要餓死德國人民!

都怪共黨,我們在前面出生入死,共黨在背後搗亂!

都怪社民,德國軍隊戰無不勝,我們軍隊在敵國土地上卻輸了戰爭!

都怪民主,民主以後馬克成紙,600萬人齊下崗!

都怪猶太,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猶太人賺的腰包鼓鼓!所以,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德意志要崛起!德意志要生存空間!

「私、アドルフ?ヒトラーが粛正しようというのだ!」


只要把丘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一章讀完,你大概就能明白德國人民為什麼在經歷了殘酷的一戰之後,最後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走上二戰之路。

希特勒的存在是催化劑,但他絕對不是發生此事件的核心原因。有他的存在,加快了德國人民情緒的醞釀,加快了二戰發生的進程,但沒有他,德國也遲早要走上二戰之路,但可能時間和方式會有其他變化。

為什麼德國人民能夠選擇,並且願意選擇戰爭之路,原因如下:

1、德國軍備保留比較完整

虛假的全面解除武裝。尤其是陸軍,雖然戰敗後進行了裁軍,但核心軍官團,參謀部並沒有在戰爭中被消滅,只是換成了另外的存在。通過德國參謀部的運作,保留的10萬常備軍幾乎全是軍官預備,武裝力量以預備役形式被掩蓋起來。一旦動員起來,德國可以秒建一支擁有足夠軍事素養的龐大軍隊。可以這麼說,德國戰後組建的政府從一開始就未考慮過當順民,從未承認過自己的失敗,僅把一戰的失敗當做是德皇的失敗罷了,德國從上到下的反抗意識是一直存在的。

另一方面,由於一戰未在德國本土進行,所以德國本土技工損失不大,生產核心技術人員並未受損,工業生產的進步並未遭到致命打擊。在拿回萊茵河西岸後,德國的工業更是進入快速發展路線。

2、協約國對戰敗國處理的不當

按照丘吉爾的說法,協約國對德國的處理存在很多潛在問題,羅列了一些如下,其他可以去讀他的書。

1)賠款問題

戰勝國民眾為了宣洩仇恨,要求了一個根本不可能支付的賠款數額。如果按照這個數額,戰勝國民眾其實變相在強求德國人民在未來幾十年成為戰勝國的奴隸。所以站在德國人民的立場,由於一戰並沒有所謂正義方,所以認為自己遭受了英法的迫害。而這個巨大的賠款拖垮了德國經濟,民不聊生,導致為了使德國能夠維持經濟穩定,不會引起內部革命投向蘇聯,戰勝國「雖然沒收了約十億鎊的德國資產,但幾年以後,主要由英美兩國給德國的貸款卻在十億五千萬鎊以上,從而使德國能夠迅速地從戰爭的廢墟中復興起來。」(源自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尤其是美國商人,對他們來說賺錢是核心需求,所以一個落魄的,又具備能力的德國深受美國資本家喜歡。丘吉爾是這麼寫的:「德國現在向四面八方借錢,貪婪地吞食每一筆向它慷慨提供的信貸。在援助戰敗國問題上的錯誤意見,加上這種貸款的合算利率,使得英國的投資家也參加進去,雖然在規模上要比美國的小得多。這樣,德國得到了十五億鎊貸款,對比之下,它付出的賠款卻只有十億鎊,而且支付的方式又是多種多樣,或則讓出在國外的資產和外匯,或則利用美國的龐大貸款變戲法。」

但最大的問題是,雖然戰勝國最後還是用貸款扶持了德國經濟的崛起,但是德國人民看不到這些,德國政府也有意無意地從未宣傳這些,人民看到的還是賠款和對德國的傷害。

2)失去的軍備,使德國輕裝上陣

德國人雖然失去了一戰的重型裝備,裁減了軍隊,但是核心技術和專家並沒有受損。更由於較小的軍事規模,所以國家軍備負擔相對變小,更能集中力量進行裝備升級和經濟建設。

3)德皇被幹掉後,權力真空

戰勝國並沒有扶持德國在戰後建立一個親協約國的政府,而任其自行選舉政府。可以想像充滿仇恨的人民最終會選出什麼樣子的政府來。

3、德國人民的感受

一戰沒有所謂正義方,在德國人民看來不過是皇帝們為了自己的臉面搞出的戰爭,錯的是德皇,是歐洲各個國家的當權者,人民並沒有錯,既然我們已經推翻了德皇,退出了一戰,為什麼還要受到如此迫害?為什麼還要割讓領土?

再加上協約國並沒有大力扶持親協約國政府,德國精英階層有意無意散布迫害論,所以一戰結束後的德國人民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復仇的慾望一直在各階層存在。這是核心因素。

4、美國的債務問題成為一戰後各國的重點

大家借了美國很多錢。英法在戰後的重點都是發展經濟,確保不會影響到國內經濟。所以自己也在裁軍,同時對於德國的控制也有所放鬆。

5、英法怕逼德國太狠,導致法國邊境出現布爾什維克國家。俄國就是崩潰後演變成布爾什維克的,英法很怕在德國複製這個結果。所以一個健康的,資本主義的德國,也是英法政府潛意識裡希望看到的。也是很多綏靖政策的根本思路。

總的來說,凡爾賽條約導致的復仇情緒和民族主義在德國泛濫,而協約國沒有對此進行有效的處理,並且在經濟方面給德國了足夠的發展動力(也是被迫的),加上希特勒這個催化劑,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很快演變成納粹主義,德國最終失控,德國人民也重新走上了戰爭之路。

對比一下二戰之後,對於戰敗國的處理,明顯各國都吸取了足夠經驗。扶持一個聽話的政府,同時穩定戰敗國家經濟,做好輿論宣傳,這是處理戰敗國的基本要素。


某答案的內容並不新鮮,只是強調二戰爆發的原因主要是英法綏靖犯下的錯誤罷了。AJP泰勒50年前在西方講這個話是有震動性的,但是受蘇聯史觀影響下的中國讀者,恐怕對此不該感到意外吧。但泰勒的結論是希特勒無意發動世界大戰,該答主居然藉此就洗清了德國發動戰爭的罪責,這倒是令人感到很新奇的。

我向來是不贊同把國際政治中的行為體人格化的,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打個比方:某個沒有犯罪計劃但有暴力傾向的人殺人了,難道實施犯罪的人反而變成了旁邊沒能攔住他的人和公安幹警?當然,這是一個不能令嚴肅思考的人滿意的答案,而任何深思熟慮的回答都會帶來更多的複雜性。那麼我打算先介紹泰勒史學的歷史敘事,最後再來重新進行道德判斷。

那麼泰勒修正主義史學本來想要強調的是什麼?他所想強調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意外的戰爭。

希特勒並沒有計划去開始一場對英法的全面戰爭,如果說他想進行戰爭的話,那可能是侵略波蘭的有限戰爭,可能是對蘇聯的十字軍戰爭,但不是對英法的戰爭。

的確,他戰前的預想里似乎包括了重寫整個世界的秩序,然而預想並不會直接轉變成付諸實施的計劃,每個共產主義者都預想過世界革命的勝利,這不代表他們已經計劃好了征服世界。(關於霍斯巴赫備忘錄,史學家多有爭論,此處只介紹泰勒方的觀點)

的確,法西斯頭目反覆威脅使用和叫囂武力,但我們知道19世紀的列強都是這麼乾的,炮艦外交的調子並不會因為少了頂王冠變得更高亢。

的確,德國的普通人似乎有一種想要用戰爭洗雪恥辱的熱忱,但這種熱忱遠遠不如20世紀初的狂熱,德國民眾並不是像1914年的那個夏天那樣去迎接1939年的。

的確,希特勒的擴張過於貪婪了。但張伯倫對於德國甚至有著更加寬宏大量的打算,他準備許諾給德國的甚至比兩次大戰前許多德國沙文分子想要的還要多。希特勒已經通過哈利法克斯得到暗示,只要德國不引起動亂,英國可以容忍德國在奧地利、捷克與但澤得到德國想要的東西。

而在事實上而言,1938年3月,導致德奧合併的不是希特勒而是許士尼格;1938年9月,英國主動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8月,英國似乎也一度要出賣但澤了。希特勒並不是懷揣著挑起全面戰爭的計划去下令進攻波蘭的。

因此,德國,挑起歐洲戰爭的國家,並不期待挑起這場戰爭。

當然,遠東的日本是另外的情況,不過日本被列入這個走向戰爭的敘事是後來追溯的。

那麼德國,或者說歐洲為什麼走向了戰爭?

與斯大林截然不同,希特勒是一個擅長利用事態的人,而不是一個謀劃者。希特勒一以貫之的政策是「訛詐」,他相信訛詐總能成功,而不會受到懲罰。直到1939年9月,事實都在映證他的看法。由於歷史的轉折,我們不知道但澤是不是他的最後一筆訛詐,但至少我們知道,他想像的訛詐列表裡大概沒有包括阿爾薩斯-洛林這種項目。

蘇聯官方史學其實說中了很多東西。對於英法的右翼來說,他們的主張是「寧要希特勒不要共產黨」——如果不是「寧要希特勒不要社會黨和通貨膨脹」。由於這樣一種國內政局的制衡,又由於政客自身的短視,導致英法在戰前對德國採取了首鼠兩端的態度。

法國外長巴爾圖一度將拉攏蘇聯舉起歐洲集體安全的大旗,但他意外的死結束了這一切。而英法在阿比尼西亞危機中的態度——既沒有默許以拉攏義大利,也沒有嚴厲制裁以威懾侵略者——只是在鼓勵侵略者將胃口放更大一點。哈利法克斯的暗示,西班牙內戰,德奧合併,慕尼黑,之後的一次次都是這樣。

英國和法國制訂了1930年代的遊戲規則,希特勒在遵循遊戲規則行事,卻不料在1939年9月規則改變了,這就是歐洲戰爭的原因。這可能沒有回答題主的問題,但這個題目下面的風向已經歪掉了,就這樣吧。

那麼,如果我們承認了泰勒的史學敘事後,再拿出道德的評判尺度,應該怎樣去批評希特勒和德國?

的確,希特勒是惡魔,但這個惡魔是內政上的。在外交場合上,欺壓弱國,爭強圖霸是歐洲的老傳統了。希特勒在外交上的行徑,並沒有比他的前輩弗里德里希大王更惡劣:瓜分波蘭,欺壓弱國,擅動刀兵,乘人之危,視條約如廢紙,瓜分波蘭,以及瓜分波蘭。

1930年代的外交遊戲規則,相比弗里德里希大王時代的改變,只是對侵略者言語上更加嚴苛、實踐中更加寬容——文不與而實與而已。在外交行為的道德評判上,人們為什麼對弗里德里希和希特勒採取雙重標準?

歸根結底,侵略擴張,發動戰爭是有罪的嗎?

對於凡爾賽條約中加入的戰爭罪這一條,全世界已經有了無數的論爭。間戰時期,英、法、美,再加上1938年前的蘇,這些最後屹立於勝利者之林的強國似乎與主動侵略擴張的三國軸心形成鮮明反差,可是看看1945年後的世界,發動戰爭也不是那麼罪不容誅的事。

對於這個問題,大概有這麼幾種回答:

A.歷史是進步的,道德標準也在進步。

B.現代世界的全面戰爭會帶來更大的災難,因此務必避免全面戰爭。

C.內政與外交不可分,不能把外交當成孤立的領域,也不能以炮灰式的史觀把所有戰爭等同。

D.弗里德里希同樣是敗類。

或者是某些人喜聞樂見的,希特勒是戰敗者,成王敗寇。

至於選擇哪幾種回答不會導致精分,那要看各位看官了。


高票讓我明白了:只要有地,我就能洗給你看。ˉ\_(ツ)_/ˉ


其實不然,主要是德國人民不服氣,也就是反思戰敗,但不反戰。

一戰的時候,馮老爺看著再打下去也沒法贏,甚至可能進一步激化國內的起義,推翻政府都有可能,也就認輸了,接受了苛刻的條約,轉而對內鎮壓。

本來對於德國人來說,輸就輸了,割地賠款也就認了,海外殖民地被瓜分也認了(雖然本來就沒多少),好好發展生產,好好生活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大蕭條打破了這個幻想,英法美憑藉廣闊的殖民地挺了過去。蘇聯因為自身並沒有參與太多的國際貿易受到波及較少,剩下的幾個列強和次強,不好意思,地球沒地方給你們了,你們自己想辦法吧。

所以日本有了918。

西班牙內戰。

義大利再次入侵埃塞爾比亞並成功侵佔。

德國納粹上台。

總而言之,德國人把經濟危機的原因怪在了一戰打輸了上,就像上面答主說的,東線蘇俄投降了,割讓了大片領土,西線雖然在僵持,但是主要還是在法國境內。看上去紙面上的形式還不錯嘛。

那自然會想,要不是馮老爺投降了,我們說不定可以打贏,只要打贏了,我們不就可以生活的挺好了嗎?

戰爭初期,掠奪來的資源、奴工、女僕自然把德國人伺候個爽,自然就開始踴躍支持戰爭。

但是蘇聯打回來的時候就不要喊冤了嘛,蘇聯人的血要德國人百倍償還,這麼血腥的話都說出來了,只能說明,德國人造孽太深,以至於被報復都沒人說話了。


難道只有我認為,一戰和二戰只是兩場戰爭的上半場和下半場么?

先打了上半場,德國雖然扛不住了,但是大部分領土依然存在,國家機構依然健全,於是簽訂了凡爾塞中場休息協議,德國回去把所有的隊員大換血一邊,派了希特勒帶隊重新打下半場。

最終戰爭以德國亡國為標誌才結束的呀


請允許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漢斯和隔壁街的大伊萬、查爾斯還有紀堯姆打了一架,漢斯一挑三,但是雙拳難敵四手,被打趴下了,漢斯傷痕纍纍,但是他不服啊:伊萬都被我打殘了,他那條街也被我拆了一半,紀堯姆那傻x也是一直被勞資壓著打,從來都是我去他那條街打,他就從來沒有打過來過。查爾斯更是慫包,一直都不敢和我正面肛,就知道派人過來。要不是隔壁區的楊基佬過來助陣,勞資最後肯定能贏!

於是漢斯養了幾個月傷,又找了幾個人幫忙,帶了群小弟,又去打架了。結果這次輸得更慘:這回直接被人打成殘疾了,家裡還被這四個人人給燒成了白地,自己親弟弟小漢斯還被伊萬帶走調♂教了。另一個兄弟還被迫簽字畫押保證和自己斷絕關係。原來的親戚們在這回群架里都被漢斯禍害慘了,都紛紛和他斷絕往來。

你說漢斯還敢不敢去挑事兒了?

一句話:第一次被打得不夠慘。

以上是開玩笑,詳細的過一會填,如果有時間的話……

首先,一戰殘酷么?當然慘烈,但是這個殘酷只是表現在戰場上,一戰期間德國本土可是沒有被攻佔的,雖然後方老百姓過的挺慘(蕪青之冬),但是和二戰那種全城被炸成廢墟相比,根本不算什麼。而經歷了殘酷戰場的前線士兵,比如希特勒,在戰後恰恰成了極右翼的主力:老子們流汗流血,拼了命拿下的戰果,你們新政府說投降就投降了?在一戰德國戰敗之前,東線俄國已經投降了,德奧佔據了大片的東歐,西線也一直在法國境內,紙面上的形勢還是不錯的(當然,僅僅是紙面上的形勢)這種情況下德國人輸得真的心服口服么?


實名反對 @執傘者孫羽 的戴帽子行為。

@Lee General 的文章改過與否我不知道,如果是按照他現在所寫的。個人不認為他是在洗地。

個人斗膽猜測他的意思:德國有問題,英法也有問題。(答主是這意思嗎?)

如果他是這個意思,那他的表示是沒問題的。基辛格早在《大外交》里就指責過當時英法的綏靖政策參與者。在裡面直接用了「短視」這樣的評價。

李將軍答的好壞不重要,知乎里你覺得不好你點向下的那個箭頭就是。 文章不看完,中心思想不領會,看到個指責元首對立面的,就立馬盲人摸象的說別人洗地

其他人也是跟著,立馬跟別人戴帽子。

這是拿知乎當天涯?

英法綏靖政策的短視問題難道基辛格也在全球範圍內洗地?至今哪個西方媒體出來給他戴過「洗地」的帽子?


但我就是看不慣的就是有人文章沒讀完就莫名其妙的亂戴帽子

----------------------------------------------------------------------------------------

回到答主問題:

丘吉爾和福勛都說了,這是休戰二十年。

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做人不能太絕,「窮寇莫追」。

你把別人的「釜+舟」都沒收了,和破釜沉舟有啥區別?


二戰是壞的→德佬是壞的→希特勒是壞的→相反綏靖政策是好的。

討論國際關係問題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先放屁股再用屁股論證。

討論國際關係的時候,必然要代入到當時的歷史環境和各個國家的情況判斷。你現在定義,二戰是反法西斯戰爭,法西斯是壞的,德國是壞的要入侵,英法是好的,然後帶回1938年,不加證明的說英法綏靖是好的,德國是壞的要入侵,這顯然不對啊。

你給二戰定了性,那討論戰爭是誰發起的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戰敗方戰勝方已經隨著戰爭結果和戰爭本身被定性了,而法理勝利必須書寫的和現實勝利等價。

當然你覺得在定性之後討論戰爭到底誰發起的爭論有意義那我也無話可說。

==============================

先貼一個【目前】高中教科書上的判斷。

慕尼黑會議:

1938年9月29~3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和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關於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區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四國首腦會議。德國覬覦捷克很久,1938年,德國武裝入侵了捷克的蘇台德地區,面對納粹德國的擴張野心,英國、法國政府推行綏靖政策,企圖犧牲捷國家利益而將德國侵略矛頭引向東方,以緩和與德國的矛盾,維護自身安全。為達此目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在與希特勒會談後同意將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法國總理達拉第則與英國保持一致,慕尼黑會議是綏靖政策的頂峰。

換句話說,綏靖政策的目的是

【企圖犧牲捷國家利益而將德國侵略矛頭引向東方,以緩和與德國的矛盾,維護自身安全。】

目的是維護自身安全→主要矛盾是與德矛盾→所以要去緩和或者解決矛盾→緩和方法是通過德蘇戰爭緩和對德矛盾

【解決方法是親自動手】

這很清楚了,英法為了緩和對德矛盾想推進德蘇戰爭,換句話說是利用英法在歐洲的影響力讓德蘇產生利益衝突以符合自己長期的利益。

說人話,就是ABCD四個人站一起,AB為了避免C或者D任意一方打自己,就鼓搗CD互相打。

在目前的世界線,這件事情放了屁股的解釋就是和高票一樣,下面摘錄高票的話:

【在1939年,英法決定吸取捷克的教訓,不再綏靖——當時希特勒違背了只要蘇台德區的承諾,在捷克於1938年10月割讓領土之後,還在1939年2月武裝佔領了捷克,並且將捷克變成了一個保護國,前外交部長牛賴特成為了這個保護國的總督,也意味著捷克正式全境落入德國之手。

這個形勢代表綏靖政策完全破產了——希特勒宣稱自己只想要保護蘇台德區的德意志聚居民族,可是在英法逼迫捷克割讓蘇台德區之後,僅僅4個月之後希特勒立即把承諾當成了廢紙,武裝佔領了捷克。

從這時候起,英法決定不再對德國綏靖,因為他們終於知道希特勒在領土問題上貪得無厭,而且任何承諾都可能被違反——綏靖的理由是可以保障各國的安全和和平,可是德國卻將其理解為德國可以為所欲為。

意思是,我AB對C的綏靖【只是為了保障各國的安全和和平】,並沒有挑唆C和D打架的意思。

默認的判斷是:我們是好人

然而C這個人很壞,【貪得無厭】,故意借著綏靖政策,借著AB給自己撐腰【破壞各國的安全和和平】,所以我們只能打他了。

默認的判斷是:C是壞人。

那麼我們先站在上帝視角看看英法所說的綏靖目的【為了保障各國的安全和和平】

各國是哪國呢?

【捷克斯洛伐克】?

【奧地利】?

站在上述國家的視角那就是列強AB幫著帶槍的強盜C說話,告訴你割肉交保護費,強盜就不打你。

你告訴我這個目的是【為了保障各國的安全和和平】那我只能說無話可說了。

事實上,高票回答對綏靖政策的理解和綏靖政策背後的國家博弈,也是理解偏差的。

問題來了

1,憑啥AB幫著C說話?C給AB錢了?

2,憑啥小國要和AB站在一邊?AB和C有區別?

顯然,事實情況是C的崛起已然不可阻止,同時,東方有個共產主義國家D在冉冉升起,既然AB自己有歐洲戰略,又不待見C和冉冉升起的D,那自然撮合CD打架讓他們互傷元氣,誰要輸了再拉誰一把,最好打個一百年。

怎麼撮合CD打架呢,AB就想,反正CD都是理性國家,如果C擴張到D的臉旁邊了,同時C又表現出極強的向東【侵略慾望】,希望擴張自己的利益,那不是自然要打起來了嘛?

這就可以解釋了,在希特勒吞併蘇台德之後,繼續控制捷克全國的情況下,為什麼英國人會這麼說了

當天下午,在倫敦,張伯倫單槍匹馬在下院英勇地回答關於政府為何不與希特勒對壘的各種憤怒的質問。英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保證跑到哪裡去了?一個批評者問。他反駁說,那個保證只在無緣無故受到攻擊時才適用。他說:「未發生此類的侵略。」

——約翰·托蘭《希特勒傳》

你看,綏靖政策里答應只給蘇台德,但是在德國人把捷克變出保護國之後,英國人自己還給德國人行為洗地。

AB答應C,犧牲E的一部分,C一看好啊,那我把E全吃了?

圍觀群眾:不是說只給一部分嘛!

A:我說一部分就是一部分 99.9也是一部分0.01也是一部分!

前面【我們是好人】的判斷就不成立了。

回過頭來,難道是英法自己沒事撕毀綏靖?顯然不是。

從無屁股的國際關係角度,就是英法藉助綏靖政策,故意犧牲小國利益,養德為蘇患,讓其他國家,主要是蘇聯,認識到德國的侵略性,促使蘇德開戰,達成最初的目的。

英法做出綏靖政策挑唆德蘇戰爭的準備,在1935年蘇法面對德國威脅的協定就已經開始了,而德蘇的合作,事實上正是1938年慕尼黑會議之後。英法的小算盤按道理就是這麼打下去的。

結果呢,初期幼稚病的問題就出來了,張伯倫這人的確聰明,但是也架不住德國人和俄國人也玩聰明。你不是希望我們打架嗎,那打架前自然要摩拳擦掌吧,要發展軍事吧,你得默許吧。

好了,發展軍事一看情況不對啊,德國要搞波蘭,結果蘇聯也要搞波蘭,兩邊都在做軍事準備,明擺著蘇德要打架了,可是這動員程度不是大國全面戰爭啊。可是畢竟犧牲了波蘭,德蘇還是有可能繼續打下去的啊,最終目的是撮合德蘇打架,如果波蘭要被犧牲換取德蘇在瓜分波蘭利益上的糾紛進而爆發戰爭,那也是穩賺不賠的。

對希特勒說來,入侵波蘭並不是戰爭,只是為取得理應屬於德國的東西的一次行動,是一次區域性的行動,是英法兩國在作了些挽救面子的姿態後必然會作為既成事實加以接受的行動。他的副官們曾不止一次在餐桌旁聽他說過,「如同對捷克人一樣,英國人也會棄波蘭人於危難。」

——約翰·托蘭《希特勒傳》

站在希特勒的角度思考,希特勒清楚,對於英法來說,利益最大化是蘇德開戰,那麼沿著蘇德開戰軌跡的吞併,擴張,攫取利益,都是會得到英法支持的。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存在彈性,顯然希特勒明白,英法最終的目的是壓制德國與蘇聯,在必要時刻必然會對德宣戰。如果對德宣戰,不可避免的德國就要考慮對蘇問題。如果德國優先宣戰佔有優勢,那麼德國將會直接宣戰,事實上德國宣戰的優勢如果要產生,就必須完全消化1938年以來佔領控制地區的工業產能和資源。假設希特勒目的就是引爆二戰,那麼二戰爆發的最優解對於希特勒來說必然不是瓜分波蘭之時。但是這個時間點是最有益於英法的,考慮到德國的戰爭潛力積累,不讓他積累同時宣戰必然是有益於英法的 。同時英法也有政治上的借口,可以在波蘭問題上指責德國。

為什麼要宣傳?

英法的本質目的是維護自身安全→主要矛盾是對德矛盾,既然無法通過蘇德戰爭緩解,那隻能通過直接宣戰,解決這個威脅了。

當然直到最後,但是並不太遲的時候,英法才反應過來,挑唆CD打架,結果CD心懷鬼胎,聯合起來了,借著AB看在CD要打架的前提允許CD整備軍事擴張力量,只幹了後者,沒打架。

那AB只好介入戰爭了,畢竟已經養虎為患,只能打虎了。

前面【C是壞人】的判斷,也就成立了。

至此,綏靖政策完全破產。

總結,就是英法希望藉助一戰後世界秩序擴大自身利益,挑唆德蘇戰爭,奈何蘇德心懷鬼胎,最終產生矛盾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戰。

兩邊都是壞人,壞人打架,只是有人更壞而已。

不要搞錯了,在1939年的歐洲,沒人是白蓮花。

綜上,就可以回答問題了:兩邊都沒有。


一戰好比是「有文化的流氓」互毆,自己定了一堆江湖規矩。德國以為服軟認慫不會損失太大,但是天價罰款、割地裁軍徹底把德國推進火坑。所以流氓徹底撕破了虛偽的道德面具,不打到亡國滅種不罷休啊。

一戰結束不意味著戰爭結束,這只是休戰。


英法有意無意的放縱所導致的。

我覺得英國人的外交官大概是腦子有坑,兩次世界大戰都一點也沒有表現出大英帝國全世界到處攪屎的水平。或者說,攪是攪了,結果都把自己攪進去了。

法國人修馬奇諾防線並不能算是一個錯誤,但是你們為什麼不把防線一直修到海邊?

要麼就慫到底,要麼就硬到底,你這慫一半,又硬了,硬了沒多久,被人稍微一打又慫了,這實在是有點搞笑啊。

大哥們,這是國際外交政治,不是過家家,玩不好要死人的。

最搞笑的是,表現的這麼搞笑的法國人,在二戰中受損失是最小的,反倒是非常硬氣(同時也非常奇葩的波蘭人)和很硬氣的俄羅斯人損失最大。英國人的損失也不小,從世界老大成為了跟屁蟲,還把殖民地都丟了。

這這這,歷史實在是有點讓人尷尬。


一戰:大家都想打,找個由頭就幹了起來。

二戰:大家都不想自己打,光想看別人打,看著看著還是打了起來。


@Lee General李將軍洗地姿勢不對,你的論點的核心是如何認識英法對德之前的一系列綏靖和最終主動對德宣戰(而非相反)的責任,但你還是讓人給拖到納粹和小鬍子自身的主觀意願的泥潭中去了。當然,你的本意應該不是如此,但開放社區的文章和答案是寫給大家看的,現在這種狀況的形成,你的措辭與語言和材料的組織不當本身也是要負很大責任的——尤其是你非要加上「希特勒本人為了避免戰爭做的努力」。

不過在討論真實世界的這段歷史的過程中,想繞過納粹,或則不讓他人又拖回到納粹,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作為一位架空歷史愛好者,我給你出一個歪主意——假設小鬍子在啤酒館被殺了,納粹完蛋了,德共上台了。

我這裡先不去對德共如何上台作具體假設——這要考慮的問題有點多,而且每一個「如果」之後的選擇分支,都會引向完全不同的歷史架空路線。我就先「簡單」地假設德共奪取了全國政權,魏瑪共和國政府流亡。現在,德國的資本主義、德國的帝國主義、德國的納粹、德國的法西斯、德國的極端民族主義、德國的復仇主義、德國的軍國主義、德國的戰爭狂人的臆想,這些的常見的一些「德國發動二戰的原罪及其根源」都不復存在了。

那麼,這樣二戰就不會爆發了嗎?英法就會和德國和平共處了嗎?

自然不會。而且,我相信,在這種「歷史架空」中,英國依然會主動對德宣戰,並且宣稱是「德國引發了世界大戰」。為了向我們真實的歷史致敬,我甚至還可以做這樣的具體假設——

在德共奪取政權之時,恐懼於被兩個無產階級國家左右包圍的可怕未來的波蘭大力干涉德國革命,雖然最終沒有成功,但也佔領了奧得河以東的所有土地,並作為「防範邪惡的共產主義勢力對波蘭威脅的緩衝帶」而拒不交換,甚至拿出了博萊斯瓦夫一世時期的波蘭地圖來作歷(zi)史(gu)宣(yi)稱(lai)。

德共在穩定了國內政權,平息了反對勢力的反撲後,德共為此與波蘭發生了激烈衝突。自然而然的,英國對波蘭做出了,並且是昭告天下的做出了獨立保證,儘管它在事實上並沒有能力幫助波蘭抵禦蘇德兩國的進攻。

德共在結合自身的軍事準備和蘇聯的聯盟意願之後,對波蘭下達了最後通牒。波蘭拒絕,德共對波蘭宣戰,英法對德宣戰,英國政府在「歷史書」上寫道:「1939年9月1日(或則隨便哪個時間吧),德國聯合蘇聯入侵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好了,接下來可以開問了: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

當然,我這個歷史架空有點過於隨意,完全沒有去思考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義大利、比利時的可能的,「合乎邏輯」的態度和反應,本身也不能「影射」英法的綏靖政策——不過我可以用一個直接威脅到英屬印度和長江流域的「名副其實」的「野蠻邪惡」的沙俄置換掉蘇聯,然後再為德共優先打倒沙皇的迷之思路做一些假設,誰有興趣的話可以回復我。

而且,對於某些(或者說相當一部分?)將布爾什維克/德國共產黨和納粹/法西斯視為一丘之貉的人來說,這個架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他們眼裡,德共領導的德國自然毋庸置疑地也是「主動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邪惡獨裁國家」。

但至少,在我的這個「歷史架空」里,@Lee General李將軍你就可以繞開納粹,從一個側面,來論述一個和現實歷史裡幾乎一樣的英國政府,對一場「和真實歷史極為相似但又不盡相同的」二戰的爆發的「責任問題」了。

實際上,為了到達「影射」/「諷刺」的目的,依據以上「架空背景」,按照真實歷史中的二戰爆發前的英德(外加波蘭、法國和蘇聯)外交博弈,改編一份「德共發動二戰」前夕的歷史回顧,效果更佳。不過,我本人對二戰史和間戰史不熟,也不想臨時抱佛腳搜集材料。如果@Lee General李將軍你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一起做一下這些「改編」。


其實題主你慢慢看所有答案就會發現現在還有好多精德(比如某高票答案)覺得德國二戰也輸的太冤打算翻盤呢。

如果不是敦克爾刻休息三天的話。

如果拿下英國再巴巴羅薩的話。

如果41年冬天沒那麼冷的話。

如果早點兒整合佔領區經濟工業的話。

如果日本沒那麼愚蠢不去招惹美國的話。

如果虎式和Me262 42年就大規模列裝的話。

如果堡壘行動沒有一拖再拖的話。

如果諾曼底沒有被欺騙的話。

如果阿登把美軍打疼的話。

...

總之元首太急切,給我十個曼施坦因和隆美爾!給我十個黨衛軍裝甲師!

他們極度渴望趕緊證明德意志帝國的億萬榮光呢。


因為對普通的德國人來說 一戰完全是輸的莫名其妙 你看俄國和平了 義大利打殘了 1918德國還對西線發起了大進攻 突然就停戰了並且宣布自己國家輸了 。。。 換誰都覺得自己國家被叛徒出賣了 猶太人。。。


每個反駁我的答主我都與其討論過了

但是這裡仍然有兩位歷史發明家,到現在還無法回復我的質疑

呵呵,我給他們自己去補救的機會,我也懶得揭穿他們發明的歷史,就默默看著他們自己圓謊

==============

總結了一下,反對我的人大概有這麼幾種,自己對號入座

1:罵街型

就是除了罵人什麼都不會的,不多解釋了

2:先入為主的自大

腦迴路:這個和我知道的不一樣→這肯定是洗地→我要反駁他→思考怎麼反駁他

普遍表現為缺乏論據,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是為了反駁而反駁

這種人很幼稚,不多批評

3:稻草人型

各種發明我的原話,立個靶子去打,我記得我發過不下10次【我原話說過XXXXX嗎?】

最無語的是,有的人在我質疑後反過來說我是【在語言表述上的投機取巧】,我很無語啊

4:蘇格拉底型

正如蘇格拉底一樣,只問不答,拒絕回答我的反問

當然了,三四兩者是詭辯術中比較基礎的一部分

大概只有不到十個人不全落在這些範圍裡面

比如 @自由與獨立和 @匂宮出夢 是唯二正經來反駁我的,至少列舉了史實出來,那我寧願多討論一點

有些人拿著各種不要臉的詭辯術來質疑,我為什麼要好好回復呢?

==================原答案=====================

什麼叫【再次走向了戰爭】?

難道一戰和二戰都是德國發動的?

論宣戰順序:

一戰是奧匈帝國先對塞爾維亞宣戰

二戰是德國先對波蘭宣戰(我們暫且把西班牙內戰以及衣索比亞跳過去)

論主要大國宣戰順序

一戰是德國先對俄國宣戰

二戰是英國先對德宣戰

那有人說了,一戰德國對低地國家不宣而戰威脅英法,才使戰爭全面爆發

那二戰德國往東入侵波蘭,是威脅英了還是威脅法了?

=====

加一點,至於為了避免戰爭做的努力嘛

在一戰時,威廉2世是真的想打仗

但是二戰時,希特勒本人為了避免戰爭做的努力還真不少

德國收回萊茵蘭沒打起來,收回魯爾區沒打起來,德奧合併沒打起來,收回蘇台德差點打起來

如果張伯倫不為波蘭提供那種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保證」,收回但澤也打不起來

你要說希特勒得寸進尺,可是英法蘇的綏靖政策不是活該么

合著只有德國能威脅別人,英法蘇威脅不了德國么

英國是二戰爆發的策源地,無論從實質上還是表面上都是

==================原答案=====================

我洗誰的地了?

說我洗地的 @宋少翔@執傘者孫羽

來來來把話說明白,我哪句話洗地了啊?

有不同意見可以慢慢講道理嘛,我一沒關評論二沒拉黑人,光說我洗地,有意思嘛?

============================================================

既然還是有很多人不依不饒,還有的人滿地打滾,我覺得還是直接上史料抽他們的臉吧

這是個歷史問題,觀點之下總得有點史料支撐吧

我看都沒人提,甚至有的人還在發明歷史

我不提是因為我都看過,懶得再去翻

基本都是憑著記憶大概說的

可有的人沒看過還亂扯

我就稍微摘錄一點重點

我覺得,總不會有人說,歷史沒照著他的規定發展吧

也不會有人質疑這些人的歷史研究地位吧

1:收回萊茵蘭

在上午10時,唯命是從的外交部長牛賴特召見了法國、英國和義大利的大使,把萊因蘭來的消息通知他們,交給他們一個廢除希特勒剛剛破壞的洛迎諾公約和提出新的和平計劃的正式照會!弗朗索瓦一龐賽苦笑說:「希特勒打了他的對手一記耳光,而他在這樣做時還要說,『我向你提出了和平的建議!』」

------

他的譯員保羅·施密特聽見他後來說:「在進軍萊因蘭以後的48小時,是我一生中神經最緊張的時刻。如果當時法國人也開進萊因蘭,我們就只好夾著尾巴撤退,因為我們手中可資利用的那點點軍事力量,即使是用來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夠的。」

------

對法國來說,這是未日的開始。它在東方的盟國俄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突然面臨這樣一個事實:法國不願進行戰鬥來反對德國侵略,以維護法國政府自己曾帶頭費了很大的勁才建立起來的安全體系。但是問題還不止於此。這些東方盟國開始了解到,即使法國不是那未因循苟安,由於德國拚命地在法德邊界後面建築一道西壁防線,法國也很快就會無法給予它們很多援助。它們知道,這條堡壘防線的建立,很快就會改變歐洲的戰略形勢而對它們不利。法國有100個師,尚且不敢去擊退3營德軍,那未在德國軍隊攻擊東方時,它們就更難指望法國願意讓它的青年人流血犧牲來襲擊難以攻破的德國工事了。但是,即使法國竟然出乎意料而這樣做了,也仍然會是徒勞無益的。今後法國只能在西方牽制住一小部分德國軍隊。其餘的不斷增長的德軍卻可以騰出身來對德國的東方鄰國作戰。

——威廉·夏依勒《第三帝國的興亡》

在愛德華登基後的第一個月內,科堡公爵與他交談三次,親耳聽到了愛德華國王的保證。「我提出一個問題:如鮑爾溫(首相)與阿道夫·希特勒進行會談,這是否對未來之德英關係有所稗益?」公爵報告說,「對此,國王的回答是:『這裡誰當國王?是鮑爾溫還是我?我自己就想與希特勒會談,在這兒談或在德國談。請將此話轉告他。』」

------

2月12日,他召見駐巴黎代辦,商討法國對重新將萊茵蘭變為軍事區會作何反應一事。同日下午,他對馮·弗立契將軍談到了軍事行動問題。陸軍參謀長對此一點兒也不熱心。為何不舉行談判?希特勒爭辯說,談判要花上幾個星期。又說,他只想搞個象徵性行動。將9個步兵營及一些炮隊開進萊茵蘭需多少時間?弗立契說,兩天;但警告說,若有一星半點的戰爭危險,就不該行動。

——約翰·托蘭《希特勒傳》

2:德奧合併

哈利法克斯心平氣和,異常客氣地試圖與脾氣乖戾的希特勒和解。他稱讚主人將共產主義逐出德國,希望兩國能與法國和義大利一起,為和平打下堅實的基礎。然後,他便犯了一個外交錯誤。艾登曾告訴他切勿提中歐和東歐的局勢問題。但是,為了表示和解,他把此話題提了出來。他幼稚地泄漏了英國的意圖。於是,希特勒便開始暗自盤算他亟需得到之物:與奧地利緊密聯盟,結束捷克對蘇台德地區德國人的鎮壓,將經濟關係自由地發展至歐洲東南部和東部——因為德國是這些地區的產品的主要進口者。他的論點雖然連貫但不可信,於是,他便張口大罵:「西方國家反覆在東南歐為我製造障礙」,他喊道,「並將本人從未抱有的政治野心強加給我!」

哈利法克斯機智地重申,英國曆來樂於接受任何非武力的解決辦法。接著,他又非常不策略地補充說:「這也適用於奧地利。」他的話好像是觸動的警鈴。希特勒激動地反駁說,關於奧地利,德國從未考慮動武;與德國合併是奧地利人民自己的要求。

-------

於是乎,到3月初,大不列顛王國已鐵定要執行綏靖政策——已無可挽回。3月3日,英國駐德大使尼維爾·漢德遜爵士拜會總理府,通知希特勒說,英國政府原則上準備與德國商談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儘管漢德遜竭力裝作友善和絕對正確,「他那副十足的英國紳士派頭」,譯員施密特回憶說,「總使不能容忍『雅士』的里賓特洛甫和希特勒發怒。」

漢德遜整整花了10分鐘才把來訪的目的講清楚:真心誠意地要改善兩國的相互關係。他說,為了解決裝備限制和轟炸限制等嚴肅的問題,以及和平解決捷克和奧地利等問題。英國準備作出某些讓步。

——約翰·托蘭《希特勒傳》

張伯倫說,「無可動搖的事實是,沒有什麼事情能制止(奧地利)實際發生的事情——除非我國和其他國家當初準備使用武力」。

希特勒清楚地看出,這位英國首相不僅不願意使用武力,甚至不願意同其他大國協作來制止德國以後的行動。3月17日蘇聯政府建議在國際聯盟內或國際聯盟外舉行一次各國會議,來考慮務使德國不再進行侵略的辦法。張伯倫對舉行這種會議表示了冷淡態度,3月24日更在下院中公開拒絕了這種主張。他說,「任何這類行動的不可避免的後果,只會加劇建立排外的國家集團的趨勢,而這種集團一定是不利於歐洲和平的前途的」。顯然,他忽視了或者沒有認真看待羅馬—柏林軸心或者德意日的三國反共公約。

——威廉·夏依勒《第三帝國的興亡》

3:蘇台德與慕尼黑協定

不久前張伯倫在給他妹妹的信中寫道,「德國人若是有意要蹂躪捷克斯洛伐克,不管我們或法國作何努力,都不太可能解救它……所以,我們不打算幫助捷克斯洛伐克——她只會成為導致與德國開戰的借口。這我們是不會幹的,除非我們有在適當的時間內能將它打得跪在地上求饒的前景。但是,我看不出有此前景。所以,我已放棄了向捷克斯洛伐克作出保證的想法,也不想向法國就其對捷克所承擔的義務一事作出保證。」

--------

當天下午,在倫敦,張伯倫單槍匹馬在下院英勇地回答關於政府為何不與希特勒對壘的各種憤怒的質問。英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保證跑到哪裡去了?一個批評者問。他反駁說,那個保證只在無緣無故受到攻擊時才適用。他說:「未發生此類的侵略。」

——約翰·托蘭《希特勒傳》

希特勒在11月5日說明要使用武裝力量對付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即使德國因此而捲入對英法的戰爭也在所不顧,這項決定使他的外交部長馮·牛賴特男爵感到極大的震驚。牛賴特雖然是個隨遇而安、自得其樂和道義觀念薄弱的人,也因此而發作了幾次心臟病。他後來告訴紐倫堡法庭說,「希特勒的話,使我極度心慌意亂,因為它使我一貫所推行的整個外交政策變成一場空」。在這種心情下,他不顧心臟病發作,在兩天後去找馮·弗立契將軍和參謀總長貝克將軍,跟他們商量能想些什麼辦法來「使希特勒改變主意」。據事後把希特勒的談話告訴貝克的霍斯巴赫上校說,希特勒的這番話也使貝克「大為震驚」。於是他們3 人商定,由弗立契在下一次會見元首時再向他規諫,向他指出他的計劃所以是不得策的軍事上原因,牛賴特則接著再度向希特勒著重指出政治上的危險性。

-------

在慕尼黑時代,人們說得極多的是,張伯倫投降的理由之一是害怕倫敦將被德國的轟炸所毀滅,毫無疑問,法國人也是一想到他們美麗的首都會從空中被炸毀就膽戰心驚的。但是據現在所弄明白的德國空軍在當時的實力看來,倫敦人和巴黎人,同他們的首相和總理一樣,是驚慌過度了。德國的空軍已同陸軍一樣用來集中於對付捷克斯洛伐克了,因此也就同陸軍一樣不可能在西線進行嚴重的戰鬥。即使德國人能勻得出那麼幾架飛機去空襲倫敦和巴黎的話,也很可懷疑它們能不能到達目的地。英國和法國戰鬥機的防禦力量儘管很弱,德國人也並沒有足夠的戰鬥機來掩護他們的轟炸機,就算他們有戰鬥機,它們的基地也大遠了。

也有人,特別是弗朗索瓦一龐賽和漢德遜這兩位大使,認為 慕尼黑妥協給了西方民主國家幾乎一年的時間,使它們能在整軍方面趕上德國。事實證明,這種論點不過是謊言。正如丘吉爾所說,而且也為盟國方面一切嚴謹的軍事歷史學家所同意的那樣,「號稱因慕尼黑妥協而『得到』的一年喘息時間,使英國和法國同德國對比起來處於比慕尼黑危機時期壞得多的地位」。我們下面就可以看到,德國方面一年以後所有的軍事計劃都證明了這一點,而以後發生的事變,當然又消除了任何懷疑。

現在根據我們所獲得的德國秘密文件和德國人戰後自己的親口供認,回過頭再來看這一段歷史,就可以作出在慕尼黑時代所無法作出的下面這樣一個總結。

德國在1938年10月1日沒有能力對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國、英國作戰,更不用提再加上一個俄國了。要是它打的話,它將很快、很容易地被打敗,那也就會是希特勒和第三帝國的末日。要是在最後一分鐘由於德國陸軍的干預而避免了一場歐洲大戰的話,希特勒就可能被哈爾德和維茨勒本以及他們的同黨所推翻,他們將在他最後下令進攻捷克斯洛伐克之際按照預定計劃把他逮捕。

——威廉·夏依勒《第三帝國的興亡》

4:波蘭

希特勒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是又一次世界大戰。他的人民,特別是他的將領,對諸如此類的冒險都深懷恐懼、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歷在他們心裡留下了創傷。著重指出這些基本事實,既不是為希特勒也不是為許多熱心仿效希特勒的德國人掩飾其侵略本性。儘管希特勒肆無忌憚,但是,長時期來,他在追求目標時還是小心從事的。無論採取什麼步驟,如果可能引起大戰的話,德國將領更是百般謹慎,憂心忡忡。

------

如果希特勒確實打算髮動一場包括對付英國在內的全面戰爭,他就會儘力建立一支能與英國制海權相抗衡的海軍。但是,事實上他建立的海軍甚至連1935年英德海軍條約所具體規定的有限規模都沒有達到。他不斷向海軍將領保證,他們不可全信德國會同英國冒險作戰。在慕尼黑協定簽訂之後,他告訴他們說,至少在今後六年內,他們不必認為要同英國打仗。甚至到1939年夏季,直到8月22日,他還一再重複這類保證,儘管他是越來越缺少信心了。

那麼,為什麼希特勒急於避免大戰,卻又偏偏卷了進去呢?他的侵略成性決不是唯一原因,也不是主要原因,原因應該是,長時期來西方列強殷勤討好的態度鼓勵了他,再加西方列強又在1939年春季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這個轉變突如其來,出乎意料,因此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你容許誰把鍋爐燒得氣壓超過危險點,那末,不管結果引起怎樣的爆炸,你也要承擔實際責任。這一自然科學的真理同樣適用於政治學,特別適用於國際事務的處理。

——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這種為防止德國進攻的危險而相互保障安全的防禦政策。從這位可敬的公民的觀點來說,是一項顯然合法而又合理的政策,但從希特勒的觀點來看,則是一種無法容忍的挑釁。

——阿諾德·湯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布克哈特所不知道的是,不久前,英國已通過張伯倫的一名高級顧問,向希特勒提出一項秘密建議。霍拉斯·威爾遜爵士與里賓特洛甫的秘密代表弗里茨·赫塞在肯辛頓前者的家裡進行過一次會見。在這次密談中,威爾遜說,首相準備建議與元首結盟,為期25年。它的內容將包括給帝國提供經濟好處和「在適當的時候」分期歸還德國的殖民地作為報答,希特勒必須保證不再在歐洲採取侵略行動。

-------

與此同時,蘇聯又在討好另一方。但是,張伯倫並不願意匆忙與蘇聯建立更加密切的外交關係。他無法相信蘇聯也懷有與英國同樣的目的和目標,更談不上對民主有什麼同情。首相堅信,與俄國結盟會分裂巴爾幹各國抵抗德國的力量。於是,在與蘇聯玩弄「很難得到」的同時,張伯倫用答應援助羅馬尼亞的辦法,加強了支援波蘭的保證。

---------

由於他沒有認識到英國不但在口頭上而且也在事實上放棄了綏靖政策,於是,希特勒便於4月3日發布了戰爭「絕密」令,由專人送往高級將領。「由於德國東部邊界的局勢已變得無法容忍,而和平解決的一切政治可能性已窮」,該令寫道,「本人決定用武力解決」。向波蘭發動進攻,即「白色戰役」,將定在9月1日。

西線若發生衝突,要讓英法首先動手,把發生敵對行動的責任推給英法兩國。如英法為報復而進攻德國,陸軍應盡量在這個地區保存力量。「下令反攻的權力應絕對由我掌握」。是否空襲倫敦,決定權也在他手中。

這一招說明,對於英法向波蘭作的保證,他是不太相信的。盟國為挽救面子,充其量只宣戰,如德國不發動反攻,討價還價還是可以的。各國的命運也就因此失算而決定了。這份戰爭令由凱特爾合簽。凱特爾,與他所磋商過的將領一樣,反對與波蘭發生任何衝突。大家都一致認為,德國還未作好戰爭準備。

--------

對希特勒說來,入侵波蘭並不是戰爭,只是為取得理應屬於德國的東西的一次行動,是一次區域性的行動,是英法兩國在作了些挽救面子的姿態後必然會作為既成事實加以接受的行動。他的副官們曾不止一次在餐桌旁聽他說過,「如同對捷克人一樣,英國人也會棄波蘭人於危難。」

——約翰·托蘭《希特勒傳》


帝國主義經濟的結構性問題


推薦閱讀:

如果德國十一月革命勝利,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威廉二世和俾斯麥時期的德國比較?
如果1924年12月建立的蘇聯領土和1914年一戰爆發時的俄羅斯帝國領土一樣的話,會怎樣呢?
如果一戰、二戰沒有發生,英美必有一戰嗎?
勃蘭登堡和普魯士公國哪個地區的軍隊厲害?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