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與各類科技產品的發展,是否促成了年輕人選擇獨居的現狀?

本題已加入圓桌 ? 即使獨自生活,更多「獨居」、「單身」的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社交網路與各類科技產品——尤其是手機——對我們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一方面,它們是便利我們生活的工具,另一方面,這種工具也反過來塑造人。

這可不僅僅是促成年輕人選擇獨居那麼簡單。

心理學家雪莉 · 特克爾在她的著作《群體性孤獨》中探討了社交網路、移動通信技術和社會性機器人等現代科技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我總結歸納了她的論述,認為社交網路與各類科技產品的發展不僅改變了我們面對他人的方式,也改變了面對自我的方式。

1. 分配精力的方式

聽老師講課覺得沒意思,就拿起手機刷貼吧;

蹲坑也要掏出手機刷一刷,刷了半年便秘了;

朋友小聚吃個飯,沒動幾筷子就都抱住了手機,以至於產生了一種新的禮儀:朋友聚會時把手機摞到一塊,誰忍不住想看要先喝一杯酒才行。

手機帶給我們一種全新的體驗:我們的時間不僅沒有因為手機電腦等工具減少,反而變多了——

首先,那些無聊的、碎片化的時光被利用起來了。通過手機,我們充分地利用了時間,有效地分配了精力。我們想和朋友們待在一起,但我們只關心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如果他們碰巧聊起一些我們不知道的話題,我們就能打開手機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度過這段「垃圾時間」。

其次,社交網路、手機、電腦等工具讓我們獲得了「多任務處理」能力。我們可以一邊開會一邊刷知乎,一邊工作一邊聊微信,甚至是一邊教育孩子要少玩手機少玩電腦,一邊忙著搶紅包。

但與此同時,減少的是我們對活生生的人的關注。

一群人明明在聚會,一家人明明在一起,卻都一頭扎進手機里,每個人都想高效利用時間,卻導致群體的沉寂。特克爾教授稱之為「群體性孤獨」。

高效分配精力的需求,讓我們更願意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裡,選擇獨居也變得更容易。

2. 印象整飾的方式

1996年夏天,特克爾教授在麻省理工學院見到了幾位極客。他們的背包內裝有電腦和無線電發射器,口袋內裝鍵盤,眼鏡框上夾著數碼顯示屏,皮下植入了機械和晶元。其中一個人告訴特克爾,他原來很害羞,但現在藉助設備,他可以在和人打交道時更好地記住別人的名字,迅速回憶起之前和別人相遇的情形,大大增強了社交能力和適應能力。

極客小哥需要設備輔助記住人名和情景,這可以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我們都有控制他人對自己形成各種印象的需求,這就是印象整飾。無論是與誰打交道,我們都希望向對方展現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但現實生活很艱難,人際關係充滿風險,擁有和維護人際關係往往伴隨挫折、痛苦、反省與成長。

但現在不同了科技給了我們更好的方式。過年了,可以編一條拜年簡訊,措辭恰當朗朗上口,給人以文采飛揚的印象。這樣就避免了上門拜年說錯了話,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自己感受更深:現在跟人說事我更喜歡發微信,我可以字斟句酌,並且一點「發送」,別人收到的就是代表我最好狀態的消息,我可以給對方留下很好的印象。相比之下,我不希望在電話里語無倫次,磕磕巴巴。

就印象整飾的角度來看,線下不如線上,電話不如消息,我們能更好地給他人留下好印象。如果面對面交談,我們該怎麼處理結巴的、詞不達意的、面紅耳赤的窘態?但這就是一個悖論——如果不去練習,不去在挫折、痛苦中反省、成長,又怎麼能面對自己的不完美?

長此以往,對印象整飾的執念會讓我們會逐漸更願意避開他人。獨居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3. 處理關係的方式

都知道豪豬取暖的故事:

一群豪豬在寒冷的冬天擠在一起取暖,但是,身上的刺毛讓它們不得不分散開。嚴寒又把它們聚在一起,同樣的情況又發生了。經過幾番的聚散,它們發現,最好是彼此保待一定距離。

每個人都是一頭豪豬,取暖的需求讓我們彼此靠近,身上的刺又讓我們彼此遠離。這就是我們的脆弱之處:我們不願意獨自一人,但也害怕親密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度」很難把握,我們不知道怎樣恰當地表示好感,禮貌地表示拒絕,尋求自我舒適還能不破壞彼此關係。但社交網路和現代通信技術似乎給我們指出一條明路:通過這些工具,我們能找到和別人保持聯繫的感覺,並且可以舒服地控制這種聯繫。平時見了女生都要紅臉的人能在微信上大膽搭訕,如果女生不想回復,大可以說一聲「我去洗澡了」而不需要撕破臉。

依賴於技術,我們可以不打擾別人,也可以不被人打擾,當我們習慣了跟人保持這樣較低的捲入程度的時候,獨居貌似更合胃口。

4. 應對孤獨的方式

人是社會性動物,當我們獨自一人時,哪怕只有幾秒鐘,都會感到焦慮。假如我們耐不住獨自一人的寂寞,我們會轉而與他人接觸。但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另一種應對孤獨的方式:營造「我不是一個人」的錯覺。技術的發展使得總有人傾聽我們——朋友圈的讀者,微博的粉絲,知乎的吃瓜群眾,或者小冰和Siri。依靠社交網路我們可以百分百排除獨處的焦慮,於是我們說服自己獨居挺好的。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技術給我們提供了連接彼此的方法,但是如果我們一定要通過技術排遣獨處的焦慮,就會陷入以下循環:

  • 獨自一人,感到焦慮,需要用與別人的聯繫證明自己的存在
  • 玩手機,刷朋友圈,刷存在感,孤單的焦慮得到緩解
  • 但此時「他人」只是「人形自走點贊機」,沒有真正欣賞他人的價值

  • 更加不能體會人際關係,感到更加孤獨

用技術應對孤獨,無異於飲鴆止渴。

怎麼辦?

人的自主性不能被工具所束縛。特克爾教授提出了三條建議:

1. 與電子設備、與他人、與自我建立更加有自我意識的關係。

  • 電子設備只是工具,而不是寄託;

  • 他人是我們生命中值得認真對待的另一個個體,而不是人形自走點贊機;

  • 我就是我,自我的存在不需要靠刷存在感維持。

2. 把獨處當做一件好事,學會獨處。

獨處是自我反省的機會。當我們獨自一人並感到焦慮時,要學會運用自我的力量處理這種情緒。這也許很難,但在不斷探索中,你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獨處方式。

3. 學會交流,學會聆聽。

  • 技術可能讓我們的交流變得更和諧,但與此同時交流變得更少、更表面。嘗試著放下手機,在現實生活中多與別人交談,更多地傾聽彼此,卸下心防,展現真實的自我,這是自我暴露不可缺少的一環。

  • 學會應該更多地關注我們身邊的人。全神貫注的關注,哪怕只有一小會,也強過心不在焉地相伴一整天。

技術試圖重新定義人們的聯繫——例如我們怎樣關心別人和關心自己,但它也給了我們機會來確認我們的價值觀和發展方向。交流,關注,傾聽,在自我反思中成長,這是建立真正的人際關係的必經之路。


是的。哲學上早說過了,人不能太被滿足,人活在煩忙中。。。。要得越多,得到越多,越覺得什麼也沒得到,選擇越多,越無法適擇。現代技術方便了交流,但正是太方便了,你什麼都可以說,說什麼都可以,你和誰說都可以,你隨時可以滿足表達慾望,既然滿足了,所以就不知道下一秒做什麼了。另外,你可選擇的人多,你不知道選誰說,你也滿足不了所有人,你覺得世界在你面前,觸手可得,可你能得多少?

一句話,技術方便了,挑起了你更大的慾望,可你的心裝不下這世界,你滿足不了世界,你還是你,你徒呼奈何!


社會現狀也決定了我們必然孤獨,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是利益的溝通,人人都在忙著賺錢,想陞官,想發財,想當大老闆,缺少敬畏心,文化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翻看個大新聞APP鋪天蓋地的娛樂信息,人們似乎更喜歡樂此不疲的關注所謂的「明星」 人心浮躁。所有人都在偽裝,為了適應這個社會,為了在這個社會能更好的生活!


我覺得是的,至少我覺得我在有這些東西的時候,不會覺得孤獨或是空蕩,覺得很充實。


我想說是的,不過還有個原因是沒得社交才繼續沉浸個人狂歡。

但這個是需要打破的循環。

作為題目中的主體,一個年輕人,我玩的社交網路和電子設備算是大眾普遍性的了。

各類社交網站刷刷刷,玩遊戲、聽歌看電影、玩各類應用軟體。在一個人的時候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這些上面的。

我會告訴你我刷完了1600集的蠟筆小新?

看電影宅家裡的話就是邊吃邊看,音樂是洗澡家務必備,解放雙手吧。

各類遊戲榜單從第一個開始找自己想玩的,看三頁,下載著輪流玩。

新遊戲的嘗試翻牌子就不用說了,

另外對破解版遊戲愛恨交織,幾個小時過不了關要瘋,破解之後瞬間興味索然,

簡直是對自己的報復。

手機沒電了沒關係呀,可以玩電腦呀,

電腦前坐累了沒關係呀,可以躺著玩平板呀,

玩遊戲手指累了沒關係呀,看會papi醬呀,

……

我有一百種方式可以死宅。

一個人沒人管,樂得自在。

慢慢的這樣好像連窗外的陽光也吸引不了自己了,

就是不想出門。

其實我可以出門嗎?

可以的。

我有社交恐懼症嗎?

沒有的。

在私人或公開場合照樣談笑風生,段子故事信手拈來。

說到底就是沒人約。

有人約了也不願意去,寧願宅著。

騎單車環繞深圳一圈,來深圳半年就跑完所有海。

和朋友出去玩一天手機電可以還剩百分之八十。

不是我宅,是這個世界讓我宅。


社交網路及科技的日益發達 已成為現代年輕人人際交往的重要渠道及日常生活方式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便捷 同時彼此之間的面對面接觸也將隨之減少 心靈交流都通過指尖敲擊鍵盤傳達 人們也越來越依賴網路聯繫感情 以往的實質性會面變得微乎其微 科技的高效使得信息傳遞之迅猛 人們足不出戶似乎也能盡聞天下事 也使得人們越發習慣依託電子科技產品與外界取得聯繫 獲取信息 更加適應了獨居


其實,有的時候只要明白孤獨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或者更為確切的說,是承認。是的,是承認,不論狀態是戀愛中還是be a single people,大家都會有因為莫名其妙的孤獨感,也會有因為這樣的孤獨感而造成的焦慮。所以,承認了這個事實這樣心裡頭會好受一點。稍微敏感一點的人,或者說,是對自己敏感的人都比較容易察覺到,玩兒手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為了分散注意力,以防自己陷入一種焦慮無聊當中,比如別人和你講你不感興趣的話題的焦慮,比如上課老師特別沒意思導致的無聊中,比如圍著圓桌大家面面相覷講著一些你覺得並不好笑的笑話的無聊,生怕正在熱鬧著他人突然找你講話,然後不知道怎麼回答也不想回答的尷尬境地當中等等等等,以防這種情況出現的最好辦法莫過於低頭玩手機,因為這樣,大家也就不好意思去打擾你了。

所以,精力有限的人,最後還是選擇了獨處。我個人理解吧,獨處這個分地理意義上和心理意義上的。比如說,我住在宿舍里,每天也和舍友說很多話,但是有一些心裡話想找人說卻發現無人可找的時候,心裡頭的孤獨感就容易油然而生。還有一種情況,發現好像一些心裡話能傾訴的對象不止一個,而是很多個的時候,最後決定還是誰都不要告訴了,這時候孤獨感也是會莫名其妙地飄過來的。

這樣的時間長了,人還是選擇願意獨處吧。

雖然有的時候確實會挺難受的。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我說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我覺得一切的原因來源就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前沒有互聯網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還在走街串巷的尋找小夥伴一起玩耍,那個時候知道一個人孤獨很可怕。畢竟人也是一種群居的種類,我記得我小時候每次早上出去找小夥伴們玩能玩一天才回家。現在隨著互聯網的到來手機開始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現在你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部手機,最可怕的是你和你的朋友愛人親人一起吃飯明明面對著面卻不像以前一樣侃侃而談了,而是每個人抱著自己的手機玩的起勁。因為你在這個網路的時代好像沉浸在裡面無法自拔。因為你好像覺得在網上沒有什麼你辦不到的事情。餓了可以用手機點個外賣送到你家,缺朋友了現在手機里社交的APP數不勝數,聊完這個還能聊另一個還充滿了新鮮感,一個人不想去電影院看電影,可以宅在家看著網上各種槍版的偷拍。

我記得我小時候要出去旅遊會和小夥伴們商量行程好幾天,而現在什麼途牛,攜程等等一站式的服務只需要你出錢其他不用你考慮。逐漸感覺自己的價值觀在一步一步的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以前是公交車計程車或者自己買車,而現在不管什麼時候你只需要手機上的幾個APP就可以隨時叫到車。確實我們的生活質量在慢慢變好,我們越發的享受生活的品質。可事情總會有兩面性有好就有壞,還是多走出家門多感受一下這個世界本來原始的氣息,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多一些朋友,找人相愛的人,也許你也有另一番的體驗,人生在世多一些經歷也就多一點色彩,何樂而不為呢?別等老了的時候後悔很多事情已經不能去做了。


額...不這麼覺得吧,至少如果獨處的話,個人更多的是看書和完成工作,至於科技產品例如手機等的...在家或者在宿舍都很少用。


這很正常阿,現在的年輕人。自己有著自己的工作沒車貸沒房貸。自己一個人過著不挺好呢嗎?寂寞了出去約一下。


首先討論不獨居的情況,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以及金錢,發展或維繫不穩定的情感。當出現一種物品「手機,社交軟體」能夠用極小的代價獲得思想上的交流,甚至身心上的愉悅「別瞎想(?????????)」,那麼個人以及群體在獨居以及不獨居上會有怎樣的傾向?

以上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選擇獨居的原因很多,但並不是因為社交網路和科技產品的出現,只能說它們給大部分人提供了暫時忘卻孤獨感的手段。


還是分人吧!社交軟體的發展反而促進了人的交流!現代社會的孤獨更多是相對於在喧囂熱鬧場合後一種無人關注的心裡落差吧!


手機呀網路呀快速發展,便利的同時出現了低頭族,大家一起吃個飯也都是零交流,各自看各自的手機。


主要還是現在的生活步伐太快了,稍微一停下來就可能被這個大社會落下,誰也不想被社會遺棄,只能瘋狂追趕,我們獨居很多時候並不是不想和別人交流,更多的是因為沒有時間交流,所以我們對手機產生了依賴,從而使我們更加偏向於間接的交流,而直接的交流早就因為長時間的間接交流而被慢慢的淡化了,所以才產生了現在這種情況


我覺得「促成」這個詞把社交網路和各種科技的發展對年輕人的獨居現象的影響誇大了,不如說進一步的改善了年輕人獨居時的生活質量(精神享受方面),使年輕人更加安於獨居的現狀,不求改變。(對獨居年輕人來說)

現如今年輕人的獨居現象更加普遍,其中一些人是因為自身的心理問題,但更多的是現今的經濟社會狀況導致的,最重要的是經濟上的壓力,使年輕人對改變獨居狀況心存畏懼(表現在買房,結婚時,婚後生活維持等支出),再加上中國社會發展速度相當之快,人們的思維方式可以說普遍沒有達到現今經濟發展的水平,這個就不展開來說了,自己都嫌自己啰嗦了。


現在的人很依賴手機電腦,是個問題


有時候手機只是掩飾孤獨的工具


促進人與人之間交流,但是又更孤獨寂寞了,這本身是不是自相矛盾?


即使一個人住也不無聊了唄。


很多人以為孤獨來源於手機,認為沒了手機逼下自己也許就能勇敢社交,但想不到要是以這種邏輯。要是沒有汽車,我努力努力也許能成馬拉松冠軍也不會是個胖子,如果有飛機,也許我努力努力還能上天。手機孤獨症的問題也許跟手機造成的社交大環境比起以前人面對面沒有掩蓋時社交更難有些關係,但還是跟人自身關係比較大


推薦閱讀:

希臘現狀?
規模不經濟與邊際收益遞減有什麼區別?
什麼信息可以讓比特幣下跌?
如何評價「得到」APP中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現在的社會輿論是逐漸從 「仇富」 轉變為 「仇貧」嗎?如果是,為什麼?

TAG:心理學 | 社會學 | 經濟學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