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購物中心裡的書店越來越多了?能賺到錢嗎?
每次去購物中心都能見到幾家書店,北京常見單向街、字裡行間、PageOne,去成都重慶玩的時候見到許多西西弗,近期鍾書閣、方所等等也名聲很大。書店和購物中心可以互相提供什麼資源?這些書店賺錢嗎?這種模式是實體書店復興的好方法嗎?
這是一種商業模式,是競爭壓力導致的商業模式裂變。
其實這是主營業務+體驗(副業)業務的結合,普通消費者看不明白的自然正常。
比如西西弗,其實其主營業務是水吧、副業才是書店。因為水吧競爭太大,沒有特色的水吧很難在眾多水吧業務中得以提升,因此他增加書店元素(文化),有利於其在物業租賃的談判,經營上的提升等。從財務上解釋,一個水吧假設100平,承受租金是20000,他今天變成書吧,要300平,租金也只要20000。但是他在談判、經營上的優勢卻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三里屯太古里租賃部干過一年,每月都能看到pageone的銷售報表。
所以給個結論:賺錢,至少三里屯這家賺。具體銷售情況涉及人家公司機密不便透露。不過總體來看,每月銷售,書籍佔70%,文創類25-29%,會員卡5-1%。店內還有一家餐廳woodhouse,銷售和書店分開算,可惜位置偏,不如商場其他餐廳。
所以主要收入還是靠書,而且確實可以掙錢。大概去年冬天的時候,他們看書買的那麼好,餐廳不掙錢,於是把餐廳的三分之二改造成書店。
掙錢的原因,首先人家運營的確實好,而且作為全北京第一家24小時書店,本身就有噱頭,還經常辦新書發布會,客流不小,還能經常偶遇明星。
其次,書的品類定位較高,外文原版居多,單價不低。有一年樓上餐廳漏水,部分書籍受損,索賠500萬@.@,當然最後兩家怎麼私下處理賠了多少不太清楚,只是想說單價高,再加上三里屯這地方,不缺情懷文藝青年買單。另外就是,書店的成本相對較低。
先說壓死零售業第一座大山——稅,是非常低的。別小看零售的稅,普通的服裝化妝品,要扣總銷售17%的稅,然後還有27%的企業所得稅還是什麼(財務沒好好學,寫錯勿噴),扣完一半都沒了。書店國家有《實體書店免稅政策》,壓力小了很多。
然後就是零售第二大山——租金,比較低,太古算甲方里比較強勢的了,太古里這種級別的場一般情況不接受純抽成,但他家是,而且不高,具體數字還是不能透露~但絕對比一般零售省大了。不過也是簽的早,一開業它們就進場了。因為看他們掙錢,所以有考慮過漲租*^O^*
不過單說這一家店可能有些片面,因為據說芳草地的中信書局銷售就不太樂觀,所以還是要看選址、定位、運營等等。
總之三里屯這家page one,已經屬於三里屯文化的一部分,有客流,也有的是文藝青年為情懷給它買單。
剛才仔細看了下題主的描述,補充一下,商業地產引進書店的戰略原因。
對於三里屯太古里來說,談錢就太片面了。每當我們討論一個牌子能不能進太古里,我們的考慮順序是品牌定位、進駐位置,最後才是能不能給錢。
那麼首先pageone的逼格絕對是夠的,如果它作為anchor進駐商場,對商場維持整體調性有很大幫助。
第二就是書店位置對於商場整體布局的影響。如果具體分析商場的布局規劃,需要考慮的因素不少。但這裡只說一個原則,就是熱鬧的地方就做的商業一點(放吸金多的牌子),客流沒那麼強的地方,就走文藝、特色的路線,也就是多放pageone,野獸派,桃源眷村這一類。依靠品牌本身的特殊風格,也能吸引一眾粉絲,那麼動線不那麼好的地方也帶活了。
總之太古的原則就是盡量順應每個區域本身的氛圍,讓布局盡量和諧。當然有些商場可能不是這樣,會讓熱鬧和文藝的挨在一起,客流互補,這就是另一種玩兒法了。所以總的來說,對於商場,書店本身不是掙錢工具,它的附加價值才是。
pageone已經是三里屯文化的一部分,成都太古里方所也快是了,看到不少朋友到了成都都去方所拍拍拍過。你來到這裡看兩個小時書,渴了去星巴克買杯咖啡,餓了去新元素吃個沙拉,路上路過katespade在打折,臨走又去優衣庫買兩件衣服……
這才是商場的終極目的~~方所,西西弗,言幾又這類的書店在商場開的較多,以前的老書店:新華書店,文軒書店都是漸漸的消失或者轉變。對比一下商場書店和傳統書店就可以發現彼此之間的差別:商場里的書店除了賣書還是提供一個舒適的可以讀書的咖啡廳,還賣一些文化周邊產品:筆記本、筆、海報、馬克杯、書包或創意產品等。成都這邊的文軒也在做一些轉變,也做了一些咖啡區和文化產品。從這個方面,你就是可以知道這類書店怎麼掙錢了。 書店和購物中心可以互相提供什麼資源?這個問題還是可以從這個購物中心的書店位置來分析一下。書店一般都布置在負一層或者商場的樓上三四層。書店消費算是目的性消費的一類,但不是很強的目的性消費,因為現在網上買書都很方便。書店可以為購物中心帶來一些客流,例如:西西弗定期有一些讀者見面會和簽售會,另外,書店可以作為購物中心的一種功能的補充,很多男士陪女士逛街的時候,逛累了沒地方去就會去書店坐坐,休息一下。
多謝@白菜多少錢一斤提醒。
書店本身不賺錢,可以觀察城市各大書局,充斥培訓、咖啡、電子產品等周邊配套,目的是以書吸引客流帶動其他消費。商場補貼或減免租金也是書店存活下去的條件之一。這個問題問的好,大副接觸過大眾書局、誠品、西西弗、新華傳媒。
前言:實體經濟哀鴻一片,和大副創業項目有同盟的朋友反饋,上海市場小餐飲70%左右靠外賣維繫,忍受各平台苛刻盤剝苟延殘喘。街鋪方面:熱鋪越來越少,沒有規模效應、豐富業態引流難度高,客源被各大商場瓜分。商場方面:市中心熱度不在,依靠辦公人群維繫午市,但客單價普遍較低;城市副中心、郊區等商場餐飲冷熱不均、好憂參半。各位一定疑惑,說到現在都是扯餐飲,我要知道書店的答案。正文:餐飲是體驗最強業態,高頻、低價、剛需,這樣的品類依然水深火熱,零售諸如百麗、快時尚等業已節節敗退。商場競爭乃規模作戰,人無我有、人缺我補,把客流引來是生存第一要務。屆時哪怕補貼租金、裝補也要優先把體驗類商家召入,確保自身品類豐富。
結論:綜上所述,
1、在兒童、ktv、電玩、影院等體驗類業態同質化下,戰火早已燃燒到書店、藝術、密室等品類;2、商場競爭激烈,保生存犧牲眼前效益也要打敗競爭對手,吸引客流;3、書店強滯留性,各類論壇、講座、展覽吸引非自身商圈客流、打擊周邊對手;4、經濟下行,逛書店將成為生活方式之一;
5、各位答主的答案都有道理,請參考。大副拙答,希望能幫助你。謝邀
第一次被邀請有點小激動(? ̄? ??  ̄??)個人認為,社會現在普遍正在提高知識與生活的相互融入還有閱讀率。書店裝修也比較更復古或者有意境,讓別人有種想進去看看坐坐喝杯咖啡的感覺,現在生活節奏太快,商業也快速發展,我想當在一個嚴肅商業化的地方突然看到一家有意境/暖色調/復古的書店,會不由自主的進去吧~(在商場里和閨蜜們逛街累了 也可以當作歇歇腳的地方)書店和購物中心互相應該提供不了資源吧。
至於賺錢這個嘛
我只知道這種店裡面賣的咖啡和甜品都特別貴…可能靠的是咖啡和甜品吧^_^
個人拙見 不喜勿噴案例:方所、誠品、Page one等民營書店生存之道作者:尋空
2011年是民營書店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全國最大的民營連鎖書店——光合作用書店倒閉預示著線下書店已經漸入黃昏。光合作用書店的倒閉曾引起了不少所謂的「文化捍衛者」的擔心,但在i黑馬分享的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只有經過自由市場洗禮活下來的書店才有資格屹立於城市,因為他們已經在自己的經營模式上各自做出了適應時代的改變或創新。那麼它們都有哪些生存之道?
平台戰略:方所
在今天這個線上書城和電子書大幅衝擊的環境下,幾乎所有的純書店都難以再保證盈利。當年光合作用書店在生命的晚期(當然那時它並沒有意識到)提出一個目標:百貨銷售佔到書店總銷售額的50%以上,只可惜光合作用沒有等到目標實現便已倒下,留下了唏噓不已的眾「文化捍衛者」。
事實上光合作用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在那個年代書店已經不大可能僅靠銷售圖書維持運營了,只是它的轉型看起來有點晚了(包括為了儘快轉型而從天意匆忙採購的良莠不齊的百貨)。
光合作用在生命末期的戰略其實是一種平台戰略,當時在光合作用書店銷售的百貨已經有小協奏曲系列筆記本、moleskine系列高端筆記本(就是現在與Evernote合作的筆記本品牌)、幾米百貨等品牌。當然走這條路的並不只光合作用一家。
方所書店成立2011年末——那個實體書店哀鴻遍野的年代。方所的第一家書店開在廣州太古匯商場,在總共1800平方米空間內,有500平方米的書店、400平方米的展示和銷售設計品的美學館、26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250平方米的服飾館以及90平米的咖啡館。它提供的產品,包括圖書、服飾、美學生活產品、植物和咖啡。
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在總共1800平方米的空間內,書店所佔面積不足1/3,再觀察一下數據,什麼?方所還賣服裝?在以前你能想像一家書店會賣服裝嗎?與其說方所是一家書店還不如說它是家「生活館」。
作為方所的創始人之一,同時也是廣州例外服飾的創始人之一,毛繼鴻其實早在2007年就做出過「生活館」的嘗試,他於當年在雲南昆明開了一家名為「雙面例外」的門店。店面中融入了大面積圖書空間,陳列和銷售以藝術、美學為主的書籍,此後「雙面例外」又在多地開設分店。某種程度上,其實你可以將方所看成是「雙面例外」的升級版,
了解一下例外服飾的歷史其實就可以看到方所的戰略,建立一個基於文化產業的高逼格品牌書店,然後不斷擴展書店的邊界,將其發展為平台,並以服飾、生活產品來作長期的盈利打算。據說方所廣州店開業兩天,營業額就已經達到了30萬元。不過至於圖書佔多大比例,方所卻秘而不宣。其實不管方所有沒有透露,我們都可以猜到,這個比例一定非常小。如果將來有一天,方所書店成了例外服飾的最重要銷售渠道你可不要吃驚,開書店來賣服裝百貨對於毛繼鴻來說真的是一門好生意。
長尾戰略+平台戰略:Page one
Page One始創於1983年的新加坡,對於一家書店來說,屹立30年不倒,並且在書店業如此沒落的今天還在不斷擴張,無論如何這都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了。
去過Page One的人都會發現它與其他書店的最大不同,那就是英文書所佔比例巨大,相對來說在中國英文書其實處於長尾位置,買英文書的人並沒有那麼多,但英文書相對中文書碼洋更高,因而利潤也更大,英文書的利潤至少要比中文書高10%左右,加之內地英文原版類書籍的購買渠道有限,因此,不少讀者會攜帶書單「慕名而來」。
對於長尾商品的充分利用,這種差異化銷售策略使page one的經營相對其他書店壓力要小很多,但縱使英文書利潤高,面對高額的房租,page one仍不能遊刃有餘。page one的另一個戰略是所謂的複合式經營即「圖書+創意產品+咖啡廳」。
page one國貿店店長曾向媒體介紹,「國貿店的非書商品區不大,佔全體面積5%左右,頤堤港會佔整個店面的20%,三里屯大概會佔總體面積25%」。
如果你去過三里屯太古大廈的page one,你可能會發現這裡的非書面積佔總體面積的比例可能不止25%,你應該還會看到二樓的大片區域留給了餐廳,在書店裡開餐廳你以前想過嗎?
可以想像除了在國貿這種高端地段page one可以靠英文書的銷售來維持運營(這還是在它獲得了租金優惠的情況下),在其他地段這一策略是難以複製的,因而擴張的page one可能會越來越倚重非書產品,從國貿店到三里屯店,非書產品佔page one店面面積越來越高,以後也會繼續高下去。
品牌戰略:誠品、字裡行間
誠品
誠品書店一直在業界大名鼎鼎,其連續虧損15年卻沒有放棄的精神也為業界津津樂道。很多人在看到誠品的成功後會問一句話:誠品書店的成功可以複製嗎?在此我做一個回答:如果你不能複製誠品書店連續虧損15年卻依然能獲得資本支持這點,就別考慮複製誠品了。很多人在分析誠品成功的原因時分析了它的行業眼光和經營方式等等,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它不差錢,試問有哪個人做書店可以連虧15年還能籌到資本?大部分人恐怕等不到15年就已經破產了。
一個在書業浸淫了近10年的朋友曾告訴過我,其實台灣誠品書店並不靠書賺錢,它就像太平洋百貨一樣是個百貨商場,只是開闢出一塊空間用來賣書。事實的確如此,誠品在台灣的旗艦店信義誠品有四萬平方米的空間,這其中書店只佔一萬平方米,三萬平方米作為商場租出去給其它品牌。由於誠品書店的品牌效應,不少時尚精品、高端餐廳等全都樂於隨之而來。商場的營收早就超過書店,分別是六成、三成的比率,可以這麼說,書店是賺不了多少錢的,而其他百貨品牌才是真正賺錢的。以書店來燒錢建立品牌,然後借用品牌的影響力來盈利,這其實就是誠品成功的秘密。
北京萬聖書園的總經理劉蘇里也曾如此解讀過誠品書店的商業模式:「它的商業模式與房地產生意關聯,通常是租一整棟樓,包裝之後,進行各類零售商品的組合,而書店的生意額度和規模在全盤中並不佔據主導地位,書店本身更像是個招商品牌。」
對於誠品來說,它最大的價值並不是書店能賺多少錢,而是誠品品牌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當然建立書店品牌的前提得是不差錢。
字裡行間
字裡行間書店看起來是一家有點奇葩的書店,作為一家北京的書店,在幾年時間內,它從一家擴展到十幾家,並將戰線拉到南方,於南京、無錫開設分店,據說它們還打算在短期內將書店開到國外去。字裡行間擴散的速度幾乎是史無前例的,在之前我只見到08年的光合作用有過這種速度,只是光合作用最終被這個速度拖垮了。
去過字裡行間書店的人會發現,它與曾經的光合作用極其相似,都是在做一個圖書+百貨+咖啡的書店,它同樣希望百貨能夠成為書店的主要營收來源。但不同的是,字裡行間由於被一個傳媒集團收購因而並不差錢,它現在做的正像是當年誠品做的——燒錢建立品牌——建立一個在全國範圍內擁有聲量的品牌。由於有資本支持,字裡行間可能在短期內的盈利壓力並不是非常大,但這一天對於每一個品牌來說都是來的越早越好。
在品牌層面字裡行間似乎還沒有想得太清楚,它就像早期的誠品,也許未來某一天它會像今天的誠品一樣成功,這要取決於它的行業眼光和經營策略,而這些則又取決於足夠的資本支持,沒有資本支持去談行業眼光和經營策略其實是空中樓閣。
粉絲經濟戰略:萬聖書園
作為北京最具有人文氣息的書店,萬聖書園是北京「文化地標」之一,不少來這裡的人將它視為一片理想聖地。與大部分書店不同,萬聖書園主營人文社科、哲學、法律等思想性專業書籍而很少有暢銷書。如果通俗意義上的80/20法則在這裡也適用,那萬聖書園恐怕早已難以為繼。
萬聖書園之所以在這個時代能夠生存下來,跟它多年來培養的大批鐵杆粉絲是分不開的。KK說擁有1000個鐵杆粉絲的小眾藝術家能夠過上中產生活,那麼擁有10000個鐵杆粉絲的書店也許能活下來。
創始人劉蘇里本身是個較有聲望的學者和活動家,圍繞著他的氣質建立起的書店吸引了不少擁有同樣氣質的理想主義者。季羨林曾經評價說:萬聖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因為這個體系,有人專程從千里之外趕來拜訪,稱之為「朝聖」。隨著體系愈發強大,「萬聖」這個名字的含義漸漸由最初的「萬聖節」變成了「一萬個聖人」。這「一萬個聖人」大概就是10000鐵杆粉絲的寫照。在這10000鐵杆粉絲中,不少人海是「關鍵意見領袖粉絲」,多有報道說「季羨林、林毅夫、王石、劉瑜等都是萬聖的常客;阿拉善、壹基金等公益機構核心人物也在此出沒;浦志強等在微博上比較活躍的律師也來這裡;中科院一些科學家,甚至黨政高層、異見人士也彙集在此。」這些意見領袖對於萬聖書園的品牌背書使得這裡幾乎成了中國思想界的重鎮。
萬聖書園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這對於一個主要經營人文類圖書的民營書店來說簡直是個奇蹟,在這個喧囂的世界總有人堅持著理想,但這理想能堅持多久呢?也許20年並不算太長。
在方所書店的玻璃門上,有一句詩人也斯的贈語:「但願回到更多詩歌朗讀的年代:『隨風合唱中隱晦了的抒情需要另外的聆聽。』」這句詩是一個美好的祝願,但其實我們明白那個單純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先說為什麼書店越來越多。
首先是商業地產越來越多,前兩年商業地產呈現爆髮式的增長,基本一、二線城市在13年到15年間平均都有三四家中大型的購物中心開業,目前在建的項目也不在少數。
這種一窩蜂的結果就是隔不了幾公里就會出現一家購物中心,但其實在中國除了北上廣深和西邊的成都之外,即便是武漢、西安、南京、杭州等城市,體量大、人口多,也具備一些消費力,但還是養不活這麼多嗷嗷待哺的商業地產,更何況早期購物中心引進的品牌基本以服裝和餐飲為主,同質化嚴重,加上馬雲爸爸目前還處於盛世階段,傳統實體店鋪越來越艱辛。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80、90在消費人群中逐漸佔據主導,對能體現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消費體驗需求越來越大,持續了十多年的逛街買包買衣服吃飯看電影的休閑方式滿足不了這種個性需求。
於是各方推動下只能轉型,一些更注重實體體驗類的店鋪在近兩年的商業招商中備受青睞,咖啡館、甜品店、書店、獨立設計品牌、藝術體驗類,有特定的消費人群的業態、主題街區甚至一些傳統的手工業在重新包裝之後也能成為商業地產主力店。
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天津大悅城的騎鵝公社(文藝主題)和五號車庫(藝術主題)、蘇州誠品書店的誠品生活採集x蘇州(蘇州傳統的手工藝),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以上基本是目前購物中心招商的大環境,說白了都在追求差異性、多樣性、文化性、藝術性,注重消費體驗和引導消費方式。
終於說到獨立書店。顯然書店是能表達這種商業訴求的有效載體,多數書店對外展現的文化性和藝術性肯定是能滿足的,差異性可能略欠缺,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書店是低門檻的能表達自己文化素養的最佳空間,這種情況下,差異化並不重要。但其實相對於現在電子閱讀佔據主流、實體書籍以網購為主的情況下,在書店看書其實更能體現個性。
所以題主會感覺購物中心裡的書店越來越多了,因為現在地產招商在前期就確定了業態的佔比,一到兩家書店跟以前的電影院一樣是標配。
國內做連鎖獨立書店就那麼十幾家,題主提到的基本佔到一半了,單向街、字裡行間、大眾書局、PageOne、方所、西西弗,還有近年名聲大噪的鐘書閣、言幾又,於是獨立書店越開越多,在朋友圈上鏡的概率越來越大。
但問題也逐漸暴露,資本推動下,書店基本空有其表。
商場的獨立書店不過是借傳統書店的屍還新產業的魂。大家基本也都發現了,現在的書店,尤其是開在商場里的,沒有哪家書店是不賣咖啡、飲品的,而且基本都在售賣甜品、輕餐飲、文創產品、雜貨等等,追求有格調的裝修,要不文藝小資,要不震撼大氣。
書店在進駐商場時確實能擁有相對低廉的租金,更多優惠的商業條件,但很多商場也在合同前就談明了書店所要承擔的商業義務,比如定期舉辦藝術講座、文化沙龍、線下交流活動等,這有助於塑造商場的文化形象,吸引前面提到的追求文藝的年輕客群。
所以題主問的,這些書店賺錢嗎,賣書當然不賺錢,其實就算賣飲品、雜貨,有一半的獨立書店依然不賺錢,但是不賺錢不代表開不下去,錢沒用完目前自然還能撐下去,而且還需要接著開下一家店。
至於說這是不是實體書店復興的好方法。也許是,實體書店復興首先是實體書店能賺到錢,但是目前在國內不賣教材好像賺不了錢,但是賣教材又沒逼格,所以就賣咖啡吧,總歸是一種能把人吸引進書店的方法。
但是呢,個人來看現在很多獨立書店顯然都抓錯了重點,發錯了力。書架上塑封的書排列得整整齊齊,位置誤差在幾毫米,幾本沒塑封的書存在的意義也不過是作為拍照的道具,各種雞湯勵志文學佔據主導,倒是餐飲吧台那邊按季按節常常推出新品,飲品甜品的海報做得可口誘人。
可是連書店的文化氣質都顯得膚淺又捉襟見肘時,還談什麼復興書店啊。因為無租金
首先這沒有絕對的賺錢。如果書店想要賺錢,就需要入駐有實力的商場,達到品牌效應。然後呢書店要跟上潮流,適應快節奏生活的閱讀。書店可以設置多種試卷調查,顧客就是上帝原則。
商業中心,現在也叫城市綜合體,都限定一定比例必須是電影書吧娛樂幼兒娛樂服務這些了吧,對這些給了很多租金等優惠了,要的就是全天全方位服務你,進去以後就能玩一整天。
如果你周末帶著家人進去一棟樓,裡面全是高利潤率的服裝金銀首飾等專賣店,連個休息的地方都沒有,你下次會來嗎?就和網站一樣,為了一部分的高利潤的成交單,也需要提供一些不賺錢的服務來帶流量和回頭率。
另外,《蔦屋書店》里有個觀點:互聯網省下來的錢,不是最終目的,最終是要花掉的。花到哪裡去呢,相信不能都是互聯網電商吧。我個人現在就很喜歡早上就出門去書吧里看書上網,而不是宅家裡。
首先,購物中心引進書店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加強購物中心文化輸出,提升商場整體文化性和藝術性;
追求差異性和個性化,提升消費體驗、引導消費方式;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最實際的一點,通過這些書店帶來新的流量。
其次,書店入駐購物中心也有幾點需求:
利用商場現有流量提升進店率、消費率;
實體書店走下坡路的背景下,這些書店從產品打造到商業模式進行全面轉型升級,打造體驗式消費需要依託商場這樣的體驗式場景。
其實購物中心和書店是互相提升流量、拓展資源的,而且藉助商場或書店本身的名聲也能給自身帶來提升。
至於賺不賺錢,貓酷君認為,單單靠賣書這 10% 至 30% 的利潤率,是肯定賺不到錢的,但是現在的書店大多都是「書店+X」的模式,其中「X」的部分例如文創產品的利潤率達到 40% 至 50%,咖啡飲料則達 75%…所以,書店的設計理念更加偏向於讓人們更久地留在店內,這樣所產生的消費也會更多。
書店和購物中心可以互相提供什麼資源? 回答:當然可以互相提供資源。優良的書店IP,對定位一致的商業項目,是極好的主力店入駐對象之一。書店能給購物中心帶來調性、人流量、提升項目檔次;購物中心能給與書店極好的入駐條件,如免租金、低租金、裝修補貼等等。 這些書店賺錢嗎? 回答:優秀的書店IP,當然非常賺錢。 第一,書店,也不能理解為傳統的書店了,現在流行混搭,比如成都太古里的方所,書是主題,但裡面混搭了衣服、精緻工藝品、咖啡等等,這些東西利潤是非常高的。 第二,我們可以這樣進一步理解,當一個商場,依靠對書店這個引擎依賴性很高的時候(同時也是書店 品牌附加值做高的過程),話語權可以就不是在商場方了。舉個例子,超市,因為自己的引擎作用明顯,除了租用超市必須的面積外,還把相鄰的許多商鋪低價租下來,轉手當二房東利潤很高。前段時間好像有個新聞,某書店品牌直接當了商業開發和運營的角色,道理很簡單,品牌、人流、這些資源都在他手頭的時候,還需要別人的商場幹什麼呢?自己開發不是更好?? 這種模式是實體書店復興的好方法嗎? 回答:當筆者在這樣優雅舒服的環境中看書也好,假裝看書也好,感覺還是不錯的,你們去應該也有類似的感受,大家都收益,沒有人吃虧,所以,我覺得是不錯的方法。
終於在文化產業項目下找到了一個可以回答的問題。
其他答主的答案我還沒看,但是我們專業認為:書店越來越多,這個書店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店,而是一些夾雜其他業務的不純粹的書店,比如他可以把書店和咖啡館結合一下,書店和其他相結合的任何生意結合一下。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網上買書的太多了。打壓了實體書店,沒辦法,我又不能不幹實體書店,只能想辦法轉型咯。像大眾這樣的,很多爸媽節假日帶孩子去。所以,基本上就是孩子的咖啡店。像誠品,基於品牌形象,也成了文化標配
人家經營的是副業 比如咖啡 飲料 糕點
1、商業發展過程中,在最求快生活過程必然結果,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結果,物質生活提高了,必然要提高精神生活;在購物中心開書店,面積達到了,是有補助的,單純學習類的書籍,肯定是不賺錢的,但是休閑、健身、娛樂類的書籍是有利潤的,再加上附帶咖啡、甜品等,做在有文化底蘊的城市,還是賺錢的。
多數書店還有相當部分的非圖書產品,包括服裝、工藝禮品、文創用品等等,甚至咖啡飲料都是相對高毛利的。同時,書店提供的租金是極低的,更或者都是業主方提供裝補。現在人們普遍對文化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大,尤其是兒童相關的圖書文具教輔等都有著巨大需求,加之環境影響人們難免會產生衝動或者隨機消費,所以整體圖書市場正在逐步回暖,但經營壓力仍然不小,品牌運營能力是個關鍵。
似乎在經濟衰退的時候,人們買書是最多的。瞎說。。。。。。。。請無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