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漢能的全太陽能電動汽車?

去年漢能股價過山車,總感覺這個公司不靠譜,現在又弄出來全太陽能電動車,大家怎麼看?漢能四款太陽能動力汽車亮相 真的不用油-手機新浪汽車


所說的31%的電池是實驗室測量結果,公司是漢能的子公司,用該型電池做出來的組件效率在24%左右,薄膜有個大問題是衰減得厲害,幾年之後是問題,無法如晶硅那麼持久。

漢能這個要求的是每天5–6小時的光照,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說的光照是在AM1.5的標準下,即照射角在48°左右,也就是說要求每平米的表面積內有1000W的光照率。全球能這麼曬的,除了天朝的西藏高原,還有非洲的撒哈拉,比較能符合要求的還有中國的西北部分地區,如青海,新疆等區域。中國的全年平均水平是日照4小時。也就是說,可以買了車去青藏高原做一個夸父。


就是個自欺欺人的腦殘行為,跟長虹玩太陽能手機一樣。科學講的就是嚴峻。無法理解這麼大的公司居然會愚蠢到這種自欺欺人的腦殘程度,不去老老實實做實事,盡玩這種假大空虛自欺欺人的東東。全車有效光覆面積挺多2m2,夏天中午強力陽光下光輻射能量每平米1kw,按實際有效光電轉換效率15%算總共可以得到300w功率的電能(如果說薄膜太陽能電池實際使用效率超過15%和25年壽命,李河君就可以做世界首富25年不動搖),4小時(假設地球在中午12點時停止轉動4小時)也就是1.2度電能,不算逆變器效率、電池充放電效率、電機效率、傳動系統效率,散熱系統能耗、控制系統能耗,通常百公里20度電能(特斯拉80kwh實際400km),1.2度也就是可行駛6公里,這是夏天中午12點地球停止轉動4小時的理想狀態下的情況,4小時跑6公里,蝸牛也比你要快些吧,呵呵,而實際應用就更糟糕,能有3公里就不錯了。


太陽能電動車那個電池板效率很低的,而且車體面積那麼小,電肯定只有一點點,杯水車薪的電,而且晚上陰天怎麼辦?


放著我來!

漢能又來圈國家的錢了,大家拉好錢袋,打死別買。

我就靜靜的坐著看漢能裝13。?(?)?


漢能本身就是個騙子企業,你還指望它做出來的東西能好?


08年在台灣中環集團旗下的富陽廣電,第一次接觸到歐瑞康的非晶硅太陽能薄膜產線,感覺好先進好厲害的樣子,但是一算賬我就不明白了:一條線四億新台幣,一年產能四十兆瓦,每瓦賣的錢,不算行業五年內的降價,要整整五年才能收回成本!我當時就傻了……如果要上雙節薄膜,產能就算上到六十兆瓦,和一條投資只有兩千萬,產能就能達到三十到四十兆瓦的晶硅產線相比較,怎麼我都覺得晶硅划算哇!薄膜唯一的優勢在當時看來就是硅材料的成本更加低廉,但是設備成本巨大。隨著晶硅材料價格下降和技術成熟穩定,終端產品電池片和模塊效率穩定,薄膜在衰減和設備方面的劣勢愈加明顯。

薄膜除了非晶硅外,還有CIGS,AsGa,染料敏化,等等等等…

李主席及其汗能根本沒有好好研究太陽能,一直以資本手段炒作這他的汗能,收購很多薄膜企業,很多國外快破產的薄膜廠(說起來是廠,其實和實驗室差不多),馬上就宣稱薄膜效率多高多高,你量產出來我看看!作為技術狗,我實在是鄙視!

看過以前南方周末對他的採訪,他當時還是首富。說什麼別人都看不懂汗能,汗能市值其實就是肯定等等,我看了都覺得不靠譜。不要炒作什麼薄膜和晶硅市場不一樣,不要說什麼應用場景不一樣,什麼民用,什麼BIPV,什麼電站是錯誤方向,什麼太陽能汽車,都是忽悠人!脫離了價格和成本談應用都是忽悠!

李主席要不是靠他的水電撐著,早破產了!

這幾天汗能北京又聯繫我們,說要上HIT電池線,我們代理嚇得把技術窗口丟給了我。他們打完電話給我,我瞬間就怕了,他們沒有確定的工藝路線,想空手套白狼啊!!!

不匿了,太陽能圈子太小,匿了白匿。

送幾個太陽能應用給大家看看,說實話,這些和太陽能路燈一樣,都是華而不實的,唉,行業都被一些人做爛了……


感覺比那個超級巴士巴鐵還要不靠譜


我懷疑李河君是在玩真的。

2014年福特推出了C-MAX Solar Energi Concept,被國際媒體譽為「vehicle of the future":

Vehicle of the Future: Ford C-Max Solar Energi Concept

一年後,在媒體的質疑聲中,漢能推出了自己的「vehicle of the future":

漢能亮相雙創周,太陽能汽車獲總理稱讚

對比這兩種概念車,漢能明顯比福特強,考慮到:

1 福特用的是一塊塊的多晶硅,漢能用的是輕薄柔性的薄膜。

2 福特用的Sun Solar電池轉換率遠遠低於漢能的30.8%(這應該就是李河君聲稱的「核心技術「了),所以只能藉助於聚光設備充電。

3 因為用的是玻璃基電池板,福特只能利用車頂那塊面積發電。而漢能的薄膜電池據說可以鋪到6平方米:

oo?üSolarPowerì????ü??3μé걨í???1a??í???_1ú?úD?3μ_ì????ó??3μí?

再考慮到代明芳曾聲稱嵌在玻璃窗上的太陽能電池,世界上沒有哪家企業做得比漢能好,我合理懷疑兩側的車窗也鍍了膜,或者將會鍍膜(這可能又是李河君的「核心技術」):

漢能崛起的背後

福特沒有這些核心技術,在電動車領域又沒有什麼獨到之處,將來更可能是漢能的合作夥伴,而非對手。福特能與Sun Solar合作,自然可以和漢能合作。問題是誰能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漢能的太陽能觀光車已經出來了,據益高說一天能跑20公里:

漢能擬推五款光能車

決定車速的是電動發動機,與充電方式無關。李河君需要做的,就是把20公里提升到40-50公里(也就是一年15000公里)。這應該是可行的,考慮到福特的慨念車依靠聚光設備的幫助充電五小時也能跑21英里(接近34公里)。一般的家庭用車一年跑下來也就是15000-20000公里(美歐二手車市場十年舊的車,大部分公里數就是15-20萬公里),只要能實現40-50公里這個目標,就是不折不扣的太陽能汽車。未來隨著其薄膜電池轉換率的進一步提高,再升到80甚至100公里(漢能說已經能跑80到100公里了,我謹慎懷疑)。

我感覺去年腰斬漢能股價的對沖基金們命運比較悲催。他們成功地把股價打下去了,卻因為停牌而無法入袋為安,還得付人家利息。現在漢能的vehicles of
the future出來了(四種量產車型)。漢能一旦復牌,好不容易媳婦熬成婆的他們可能會爆倉(中國人有句話,叫枉為小人)。如果幾個星期後,李河君能讓他的車跑出去50公里,這將是「毀滅性的創新」。毀滅的不僅是傳統汽車工業或其布局,還包括了尚在研發中的新技術,比如說日本人的燃料電池電動車(沒人會對這種東西感興趣了)。


敢賭敢做才是真企業,對於漢能來說,最壞的結果不是沒有人認可他們的產品,而是面對這麼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他們無動於衷。清潔能源潛力巨大,比起暫時的限號減排行為還不如找到一條突破口,既不耽誤人們日常生活,又做到0污染。PS:太陽能是配備充電樁的,陰天也不會影響。


首先,如果我是李河君,我會抱著我的水電站睡大覺等著錢來。

所以這就是我和企業家的差距,P民一個,每天刷刷知乎刷刷微博得了。

不管人家是什麼原因,人家曾經是中國首富,這個概念不是躺在被窩裡睡大覺一宿就能成首富的。

其背後一定有高於常人的東西支撐,企業家的精神也好,奮鬥的決心也罷,

你說他做東西是為了圈錢,殊不知即使是圈錢,這玩意做成功了最大的受益人群也是全人類

當然除非你說自己不是(攤手)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首位,霧霾一天比一天嚴重

所謂的限行政策終究是治標不治本,一邊在生產汽車一邊在實行限號,倡導大家不要開車出門

EXO ME啊??我買了車跟家裡擺著嗎?哦對不起家裡沒有地方我只能每年交2000塊錢的停車費放在小區停車場里。

8月份看到了漢能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的新聞還是很感興趣的,覺得晒晒太陽就能開了很神奇

後來被質疑說陰天怎麼辦,地下怎麼辦?

然後了解到太陽能與充電樁可以一起使用的

又有人質疑磕了碰了修不起,結果人家是一塊一塊的,哪塊壞了修哪塊就可以。

我只想表達,倫敦霧霾事件應該給我們敲響一個警鐘

他們到現在都遵循低碳環保的理念,經常能看到名人與官園騎自行車,坐地鐵出行

現在有了漢能的太陽能,如果可以利用清潔能源等技術,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又是我們自己國產的東西

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匿了,怕樓下大爺聽見2000停車費找我加價)


不看好,但還是有點期待

其他幾位朋友的答案有些小誤解

1.不是全靠太陽能,也是電樁充電

2.30%轉化率,能否做到等專業高手解讀


李河君甫一登場,賈躍亭頓時沒了壓力,大家也都覺得賈總還是滿實幹的。再想想遊俠汽車,如果把開發周期從450天延期到4.5年,把團隊從20人擴展到2000人,再拉10個億風投,那剩下的事情也是相當靠譜。想到這裡,銷聲匿跡了兩年的黃修源覺得自己不能光悶在知乎點贊了,也該露個面了。


不能停地下,要不不能開。

明天查天氣預報,明天下雨不能開。

時刻關注太陽動向,背陰了不能開。

每天進去如桑拿,肯定醉生能死。

人家愛車如命,我卻是一個陽光BOY。


我們或許高估了一到兩年的變化,卻低估了五到十年的變化。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就像2013年前李河君和他領導的漢能要建民營水電站時,很多人質疑:一家民營企業如果不是騙國家的錢、國家項目,怎麼可能去干,怎麼能幹成?但漢能花了10年,總投資超200億元,愣是在海拔2000米的雲南省金沙江幹流上建成了兩期總裝機量300萬kW的金安橋電站(全球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最大水電站)。

而後,漢能意圖進軍汽車領域,又被一些人認為是「瘋子」,不久前首次公開亮相一口氣推出4款太陽能汽車後,批評聲音更是此起彼伏。這是為何?倘若太陽能,這種人類真正可以依賴並無限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得到廣泛應用,豈不是好事?為何一些人寧可追捧互聯網造車,卻對漢能造車加以苛責?

在太陽能汽車領域,漢能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者。1982年,墨西哥研製出三輪太陽能汽車,此後,日本、德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也研製出使用普通硅太陽能電池的太陽能電動車,基本都是異形概念車或實驗車;1984年9月,我國首次研發太陽能輕型三輪車;2008年,南京研發出轉化率為14%~17%的晶硅太陽能汽車……上述太陽能汽車的共同特點是:無法商業化。究其原因,是受制於太陽能轉化率低、佔用面積大,續駛能力差以及晶硅太陽能晶元很難與車體外觀設計融為一體、外觀不美且風阻較大等多種因素。然而,筆者以為,漢能推出的太陽能汽車具備商業化可能性。

在中國造車最基本的是什麼?無外乎幾點:資本、技術、人才、資質、模式。

在資本方面,相比一些新晉造車者,漢能的優勢明顯;在技術方面,高效光電轉化率、輕型環保材料運用、減重增效的雙重保證,以及舒適的駕乘體驗,使太陽能汽車有望走出實驗室。漢能通過四次海外併購擁有了全球轉換率最高的砷化鎵薄膜太陽能晶元技術,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將使轉化率在31.6%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具體應用在車頂或車身合適部位,根據不同的車型定位需要,集成鋪設一定面積的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光照條件下,通過光電轉化和儲能、智能控制和電力配送等精確控制管理系統,將太陽能轉化為動能。人才方面,漢能2014年成立了獨立的太陽能汽車事業部,集聚大量汽車、能源及IT領域的人才,並由曾在上汽、北汽擔任技術高管的高衛民領銜;資質方面,代工、購買等多種被互聯網造車企業掛在嘴邊的方式,漢能同樣可以嘗試;模式上,漢能方面稱,將儘快整合各價值鏈,實施技術批量轉化和建設晶元、整車製造基地,以太陽能薄膜晶元為核心,實現全價值鏈開放合作。筆者理解,其實就是一種循序漸進,先期應用在電動汽車或傳統汽車上,作為能源補充,將產業化的量打開、路鋪平。

當然,漢能造車的不確定性也是顯而易見的,首當其中的是轉化率,包括太陽能汽車應用環境局限,以及後期造車資質、銷售渠道、供應鏈體系搭建與管理、品牌營銷推廣等,但試問,電動汽車是不是也會面臨同類問題?

事實上,除漢能外,很多國內外企業都將目光投向了太陽能汽車並進行多種有益嘗試,其中包括備受矚目的蘋果、特斯拉等。此次福田汽車也前瞻性地與漢能簽訂了合作協議,通過「薄膜芯」解決方案聯合開發清潔能源巴士。跨界巨頭已經在加緊布局,而對於中國企業的行動,我們是否更應多一些支持與鼓勵?

李河君在太陽能汽車發布會上說到了兩個法則。一是念力法則——當你發自內心相信一件事,又在不斷地堅持去做的時候,這件事就一定會發生;二是一九法則——一件事情做了90%,收穫只有10%,但堅持最後的10%,就能收穫後面的90%。對於漢能等中國企業的持之以恆,我們有何理由不予以點贊呢?


雲南太陽歌科技是西南地區太陽能熱水工程首選,專業承接雲南太陽能,昆明太陽能,貴州,貴陽太陽能熱水工程安裝維修,批發銷售,公司成立以來同行中一直遙遙領先!


離生活越近的發明,才是好發明,亦如漢能的產品。


很好啊,太陽能很環保啊,對環境有利啊


我覺得漢能不錯,一直在關注,有了太陽能電動車對大家都有幫助,以後出行也很方便


消費日報網315 2017-09-12

法制與社會消息:近日,山西省、河南省等地區大批顧客投訴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產品,稱漢能公司打著「科技創新」的幌子欺騙消費者,因為該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每千瓦日均發電量遠遠低於其前期宣傳的發電量4.5—5度, 投訴漢能產品騙人,虛假宣傳,產品與宣傳不實,漢能產品有致命缺陷,發電量極低,成本回收二十年也回收不了,客戶們紛紛要求漢能退貨全額賠償


家用太陽能www.http://leaptonenergy.com未來將普及


推薦閱讀:

使用光伏系統為電動汽車充電可行嗎?
中國光伏產業的優勢在哪裡?
太陽能電池發電系統全壽命發電量,真的低於其生產耗電量嗎?
現代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效率和生產能耗是怎麼個概念?
如何選擇光伏逆變器?

TAG:汽車 | 太陽能 | 電動汽車 | 太陽能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