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中國的經濟狀況很差嗎?真實狀況是怎樣的?


忍不住來答一發

我在民二庭做了幾年。有一個非常大的感觸就是這幾年經濟真的不太好

可能各位的數據看起來還是穩中有進,抱歉我比較的悲觀

民二是經濟庭。俗稱合同庭,而我的工作也大部分是合同有關案件,因為在中院,所以案子基本上是篩過一次的,案件量沒有基層的夥伴們這麼多但是更加複雜且棘手

很直觀的感受就是這段時間以來,平均我每周大概處理二十幾個案子,基本超過15件都是銀行收帳和破產,最誇張的一次是一周18個銀行追房貸

我經常看到有知乎er鼓吹槓桿買房。對此我持保留態度,你們真的太樂觀了,200萬的貸款,一個月1萬多的房貸,有沒有想過一旦崩盤,銀行不但不會退還你交的錢,房子一起給收走,那才是真正的給銀行打工,時間拖久了各種失信名單一上,未來想再貸款也不可能了

這樣的例子太多,各種大老闆風風光光的來,哭著求不要收掉他的房。。所以我們都是能調解就調解能和解就和解,直接判有的時候也是挺殘酷

再說破產,那天我還聽同事說要成立專門的破產庭了,現在在鼓勵年輕法官去鍛煉鍛煉,可能你們沒有什麼感覺,這幾年真的是各種上一秒看著好大的店,下一秒就來申請清算

可能就是這樣的事情看多了我也有點畏首畏腳,這樣也挺不好其實,所以最近在和同事們商量換著案子弄

不過話還是那句,越是浮躁的社會越要練就自己的本事,自己厲害才能面對萬千變化

走捷徑不是沒有成功的例子,不過這個福不是每個人能享的,所以掂量一下自己承受不承受的住,一步一步走上去總比一秒跌落神壇來的舒心


結論如下:

政策刺激下2016年中國經濟狀況不會特別差,伴隨人員失業、債務違約、企業破產情況經濟逐步進入存量模式(不矛盾,有解釋),從長期看中國長期經濟並不樂觀。

--------------------------------------------------------------------------------------------------------------------------------------

一、長期分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勞動生產率增長率為6.6%,創下1999年以來最低,當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餘波導致工廠訂單驟降、數百外國企員工下崗。

(製圖:彭博)

(圖片來自彭博)

勞動生產率是決定一國經濟是否具有未來增長性的標誌性指標。勞動生產率增速加快時,經濟增速也加快;勞動生產率增速回落時,經濟增速亦減緩。隨著勞動力生產率的下滑,薪資增長會放緩,阻礙中國向消費主導型經濟轉型。考慮到由於勞動力人口的萎縮已經損及經濟增長,而現在每個工人創造的價值也在減少,中等收入陷阱將有可能成為現實。

二、短期分析:

PMI每項指標均反映了商業活動的現實情況,綜合指數則反映製造業或服務業的整體增長或衰退。8月中國官方製造業PMI50.4%,重回枯榮分水嶺之上。

A.供給端:大型企業仍為復甦主力

8月PMI增長再次集中於大型企業,大型企業PMI為51.8。中型企業PMI為48.9,仍低於臨界點。小型企業PMI為47.4,但仍位於收縮區間。

從高頻數據來看,8月全國高爐開工率持續處於高位水平,粗鋼的產量有所增加。8月六大發電集團動力煤消耗量大幅增長,除高溫天氣導致居民用電與第三產業用電激增之外,工業用電有所增加也是發電量猛增的原因之一。隨唐山限產結束、鋼鐵盈利恢復等,後續開工率將逐步抬升。

B.需求端:汽車房地產需求回暖

需求的回暖主要受益於國內汽車消費與房地產相關消費增長。由於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將於年底到期,部分購車需求得以提前釋放。隨著新學年開學、暫住證等干擾影響消退,預計8月車市零售實現20%以上的較高增速。而今年商品房銷售依然較好,建築裝潢材料與傢具等房屋相關消費保持相對較快增長。

三、短期與長期不矛盾(重點)

這裡的論述似乎出現了矛盾,確實,今年經濟出現了很多背離和未解之謎,經濟層面是民間投資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背離,貨幣層面是M1和M2的背離,還有幾個未解之謎:1.房價大漲通脹預期,但產能過剩嚴重PPI為負,今年到底是通脹還是通縮?2.投資數據差,但高頻和工業數據好,經濟到底是好還是壞?3.商品和利率,到底誰漲錯了?4.明明是過剩,為何鋼鐵煤炭持續大漲?其實,今年以來的各種背離都可以用統一的框架來解釋,即短期與長期的背離。

為什麼工業和投資背離?

首先看最近市場廣泛關注的,工業和投資的背離。4月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10.5%下降到8.1%,同期工業增加值持平於6%,發電耗煤粗鋼產量鐵路貨運量等指標都有所改善。工業和投資增速出現背離,樂觀者認為根據工業和高頻數據看好經濟,悲觀者認為投資數據很差,不看好經濟。

工業和投資背離

發電量等指標有所改善

工業和投資的背離,本質是製造業生產和製造業投資的背離。2016年7月,製造業投資累計增速3%,相比2015年末下滑5.1個百分點,同期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分別上升4.3與1.4個百分點。可見,投資下滑主要反應在製造業投資方面。2016年7月,製造業生產增速為7%(工業增加值中製造業分項),與2015年末持平,顯示製造業生產平穩,這和工業增加值整體走勢差異不大,因為工業中絕大部分是製造業。

製造業生產和投資背離

製造業生產和製造業投資為何背道而馳?

生產取決於短期需求,投資取決於長期需求。弗里德曼在分析消費行為時,將收入分為永久收入和當期收入。同樣,製造企業在做生產決策時,也要區分當期收入和永久收入。生產決策依靠的是當期需求,在做固定投資時,考慮的是長期需求。短期需求主要看房地產和基建,1-7月,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分別較2015年末上升4.3與1.4個百分點,顯示短期需求不錯。

2016年房地產和基建投資較好

長期需求在人們心中,當前中國經濟仍處於增速換擋期,底部未探明,投資下滑反映了企業對未來需求預期偏悲觀。

為什麼商品和利率背離?

今年以來,出現商品和債券齊漲(對應利率下跌)的壯觀場面,由於商品大體反映了經濟復甦和通脹預期,債券上漲反應了經濟衰退和通縮預期。市場認為,二者同時上漲,肯定有一個漲錯了。 國債利率與商品價格出現背離

其實,商品與利率的背離也可以用同一個框架來解釋。商品反映了短期需求,利率反映了長期經濟與通脹預期,今年房地產和基建向好,供求關係支持商品反彈,但10年期國債利率反映的長期預期悲觀,因而利率下行。

其他背離的解釋:同一個框架

民間投資和國有投資的背離也可以用類似框架解釋,國有投資更注重短期需求和穩增長的短期使命,民間投資更關注長期需求。房地產領域也發生了類似的故事,房地產銷售大幅改善,但投資僅溫和復甦,土地購置負增長,顯示企業投資仍然謹慎。此前報告結論顯示,M1與M2的背離主要反映了地產銷售改善、企業對未來預期悲觀等因素。這些也和短期長期背離有關。

上述分析表明,有些變數取決於短期需求,有些變數反應長期前景,而2016年短期需求和長期趨勢出現背離。製造業生產關注短期需求,製造業投資反應長期需求;商品上漲反應短期需求,利率下降反應長期需求;民間投資關注長期需求,國有部門有許多短期目標。短期通脹預期,長期通縮預期;等等。

四、未來的趨勢:中國經濟將進入存量模式

各種背離的加大,體現了一個根本性變化,即在經濟缺少新機會新動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越來越接近一種「存量模式」。「農業向工業服務業」轉移成分正在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工業內部」以及「工業向服務業」的轉移。這帶來了需求結構、供給結構、區域結構等廣泛的變化。民間投資和國有投資背離反映了在資金和項目上的競爭。2015年以來,鐵路運輸和水利環境等行業中,政府投資大幅增加,民間投資明顯下滑,顯示存在擠出效應。

國有部門投資對民間投資有擠出效應

M1和M2的背離反應了居民存款向企業存款的轉移。相比歷史上其他時期,當前企業和居民存款的「存量博弈」特性更明顯,企業存款的增加來自居民的存款搬家,存量轉移的結果是,M1和M2的剪刀差處於歷史高位。

企業存款增速上升,居民存款增速下降

居民收入在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之間替代。今年以來,汽車、家電和傢具等耐用品消費增速較高,但速食麵、啤酒等非耐用品消費普遍下滑,顯示居民收入增速放緩背景下,消費支出也出現「存量博弈」,從居民短期和長期信貸增速來看,也可以看出明顯背離。

居民購房擠出短期信用卡等消費支出

五、總結:未來會怎樣?不樂觀!

隨著房地產投資重回下行通道,短期需求向長期趨勢回歸,工業和投資背離、商品和利率背離、M1和M2的背離等情況將趨於收斂。

工業和投資的背離無法持續,今年房地產透支較多,明年壓力較大,二者背離以工業生產下滑結束,考慮到企業庫存較低,生產的穩定大體能持續幾個月。

商品和利率的背離以商品價格下跌結束,在經濟弱勢與產能過剩環境下,今年螺紋鋼等商品上漲幅度過大,需求回落、產量增加、流動性收緊都將打擊商品價格。

隨著房地產銷售增速回落,M1和M2的背離、房地產銷售和投資的背離等也將收斂。

進入存量模式後,許多背離仍然會繼續存在,如不同城市,不同產業之間的差異等,擠出效應和結構性泡沫將迫使執政者放棄大水漫灌式的經濟刺激。

-----------有趣就點個贊吧!-----------


看了很多回答。基本都是描述一些勞動密集型、過剩產能行業或者此類行業聚集地區的辛酸實景。

中國自2001年加入WTO,走出跨世紀通縮蕭條期以來,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界,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01-2008的加工貿易躍進期和2009-今的土地開發基本建設躍進期。

第一階段,以低成本優勢為競爭力,民間投資主導,外貿出口加工,勞動密集型為特徵。年均GDP增速約11%-12%。民營產業資本迅速滾動發展,出口額連年快速增長,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到各沿海開發區工廠打工。勞資雙方的財富水平都有不少改善,當然老闆增長更快。這一時期是市場經濟中少有的、難得的低通脹高增長階段,貨幣供應量增長合理,貨幣涓滴流入細分的勞動者和小企業主錢包里,算是最理想的財富形成局面。這一時間,雖然經歷了2004年8月31日土地出讓權同一上交地方政府的變革,但是房價緩升,總體平穩,跑輸民間收入與GDP的複合增長率。2007年5月後股市崩盤,部分城市獲利盤蜂擁買房,短期內拉升了大約50%的房價,08年底崩潰退回原位。

第二階段,四萬億時代。四萬億就和58年畝產萬斤吹牛皮全國大獎賽一樣,實際上遠不止萬斤。09年10年兩年,M2增長大約20萬億!而09年1月時點的M2大概是30萬億,兩年增長近70%。這是一個世界貨幣史上的奇觀!

按說,辛巴威或魏瑪共和國時期,M1日內周內就能增長百分之百,中國怎麼就算奇觀了呢?因為印M1委員長也會,而形成信用,真正投入工業生產的M2規模,恐怕只有德意志第三帝國1933-1939年實現過。

這一時期的特點是,以城市化現代化設施不足為理由,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資為主導,開發商為助攻,呈資本勞動力雙密集型的進行一項大躍進工程——基礎設施建設。

基建大躍進直接衍生出當今三大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和若干稍小的民營性質偏多的過剩行業。

2011-2012的時候,中國首富三一重工老闆梁穩根被風傳要進入十八屆中央委員會擔任候補委員。

還有無數山西煤老闆的風光事迹,以及新興的兩個內陸豪門小霸王:號稱遠東科威特和阿聯酋的榆林和鄂爾多斯。

如果貨幣的投放比喻成降水的話,08年之前屬於綿綿細雨,08年之後屬於門框上棲息的謎之臉盆。

09年起參與到基建產業鏈配套的企業主,一年身價少說十倍。與銀行貸款投放直接接觸的人士,一年估計有百倍千倍。當年的藥量,換算成現在,大概是一年投放50萬億貸款。根據與水龍頭的遠近距離,誕生了大量的新貴,連吃通道業務的信託業務員,也年入百萬。貧富差距迅速拉大,體現到社會中除了奢侈品脫銷就是房價飆升。

同時,與01-07時代的資本形成質量相比。建成項目明顯缺乏連續性需求與連續性現金流入,造成投資效率低下,潛在壞賬激增,符合一切龐氏騙局的鑒定標準。

09年之後的增量GDP,大量源於一鎚子買賣式的脈衝式項目,短期產值增長巨大,然而在12年左右就出現了銷售回款極其困難的局面。本質原因是,基建配套的水泥、鋼筋、電解鋁、工程機械、煤炭都是指望基建項目來付款的。基建有兩類:市政等不可立即銷售的無現金流入型和開發商銷售的住宅與商鋪——准全額回款型。以市政工程計算,一般都是20%地方+中央財政,80%銀行貸款。在高峰期的尾聲,多在建項目並行,銀行貸款到位晚,由供應商墊資。當年有個口號就是保在建。在媒體廣泛宣傳中國有20萬億地方政府投資平台隱性債務以後,銀行開始害怕了。所以政府要求盡量不要出現爛尾項目。所以,面向零售的住宅和商業項目肩負起了為過剩產能行業輸送現金流的任務。本質上是一種風險轉嫁或者槓桿轉移。在理想的環境里,政府可以把新修的基礎設施拆分成有價票據,然後發售給全體人民,基建回款的問題就解決了,哈哈,可惜這個東西不誘人。二戰時美國發行的戰爭國債原理和這個差不多,軍火製造出來也缺乏回款現金流嘛。討論到這裡,我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實,在基建大躍進時代的資金循環當中,房地產居然是現金流最健康的!是最靠的住的好同志。直到14年以後,三四線城市的庫存也變得不健康了。真可謂竟無一人是男兒(劃掉)能回款。

基建大躍進大概可以解釋中國09年以來增量GDP的約70%以上。包括了基建項目本身產值和從業人員消費再循環。08年之前,外貿勞工密集型產業,官方用詞為加工貿易,區別於一般貿易(華為手機算一般貿易,包括知識產權、大部分零部件國內設計製造與整機組裝;蘋果手機算加工貿易,純手工勞動組裝),可以解釋當時GDP的約70%以上。加工貿易在廣動省的騰籠換鳥口號聲中被蔑視和被剷除,移到了內陸省份一部分,出國一部分。由於09年後,基建產業鏈大量新招用工,傳統對外貿易部門和大躍進部門形成了對普工勞動力的爭奪局面。10年後,媒體常常提起用工荒。2012年,隨著農村剩餘勞動力供給達到極限,劉易斯拐點來臨,中國普工的供給與需求達成歷史性的平衡,同時月工資躍升到3000元以上。這樣就開始令利潤微薄的加工貿易產業和大量低端一般貿易產業的企業主苦不堪言。他們開始賠本觀望,希望工資的上漲是暫時的,觀望到今年,基本都以各種方式退出了。這也就是各位看到的企業凋敝的原因。

中國11萬億美元的存量GDP中,存有相當數量的不具有經濟合理性或曾經具有但現在不具有經濟合理性的產值。它們正以各種賴賬或龐氏融資的方式掙扎著。

中國的新經濟達到了一定高度,但是佔比太小。低端出口產品和過剩產能行業估計佔到60%以上。這也是中國人均GDP僅有8000美元的原因,一小部分人貢獻了55000美元以上的人均GDP,被低端行業和絕望行業平均了下來。問題是,低端行業可能難以堅持下去了。而高端行業中,能夠享受超額利潤的也極少,我們把發達國家的價格拉下來,自己卻沒升上去,形成不了足夠的自由現金流以迅速投入研發升級。應該說托納斯達克泡沫的福,我們的互聯網等行業能夠在沒利潤的情況下快速發展。但是這種資本消耗型的發展朝不保夕,第二次科技股泡沫不可能無限延續。

同時,被成本擠出低端貿易行業的企業主,化身為遊資,或到處亂炒資產,或換美元準備跑路。15年股市和16年房市與此高度相關。

這樣規模的投機資金,是中央從沒有面對過的。這是經濟發展局面巨變引起的預期大混亂。

貨幣方面,M2代表的產業資本信用擴張已經降速,其中高效率的民營決策增量幾乎為0。多是國有部分在擴張信用。同時投機為主的M1迅速增長。這導致了實體越爛,投機機會越多的奇特局面。

這些舊軍閥式的散兵游勇,將在多輪資產價格輪動後被耗散掉動能,被越來越少的幸運贏家集中。再來形成長期產業資本。

青黃不接,就是L型長期存在的原因。

政府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如果龐氏融資體系崩潰,或房地產劇變,最終引起貨幣乘數坍塌,貨幣當局必然要投放天量基礎貨幣救急,美國08年來的三輪QE就是這樣,這又會導致資產暴漲。如果有下一輪產業集中大躍進的話,沒準就是軍事工業了。


以前是鐵路局的,前兩天問了問鐵路的兄弟具體情況。

國家公布的數字是,全國鐵路貨運量同比下降了11.8%,鐵路上職工說,差不多超過20%了,特別是黑貨物,鋼鐵,煤炭,石油,下降的極其明顯,到了什麼程度呢?以前鐵路貨運是一車難求,現在是貨運段的出去找客戶發貨,大概是這麼個情況。

總的來看,中國經濟應該是終於迎來了最糟糕的時候,而且是剛進入這個糟糕的年份,可能持續3到5年。如果說92年,98年,08年的經濟危機時由其它國家波及到了中國,那麼這次就是由於中國自身的問題而引發的。


說幾個非量化案例:

  • 1 老家的山區縣城舉辦暑期五人制足球賽,異常火爆——明明縣城的90後基本不踢球。我恰好在老家,被同學拉去湊數,上場一看,從隊員到裁判全都是大城市回來的同學,70後和80後是主力。原來在外定居的同學紛紛回故鄉避暑,尤其是自由職業者和半自由職業者(設計員、銷售員)都休長假。相互一問,都說經濟形勢不好,不如歇息幾天。

  • 2 開車穿越遼寧,路過營口和盤錦一帶的臨港經濟開發區,路超寬,各種管線齊備,連綿上百公里的基礎設施都已經做好,唯獨沒有製造業進駐,人行道上長出了青草。開車幾個小時,一家新開業的工業企業都沒見到,偶爾有幾塊地被開發,不是小旅遊園區就是用文化名義騙錢的房地產項目。很難想像這些土地和基礎設施意味著多恐怖的壞賬。要知道這裡在整個東北地理位置最好——渤海灣最深入內陸的地方,遼河入海口,東北水陸樞紐。

  • 3 繼續從遼西向冀北開,上高速公路,冀遼交界的地方約有上百公里的高速公路近乎放空,平均三四公里才有一輛車,我估計司機乘客加起來還不如路上的收費、養護人員多。

  • 4 在大連金石灣旅遊區看到十幾輛大巴,車上刷著東北特鋼的大字,下來的人歡聲笑語,貌似中層幹部居多。真沒想到這是一個債券違約八連擊,董事長果斷上吊的企業。

——註:評論中網友指出,這多半是特鋼和旅遊汽車公司之間的相互租賃行為,不能算。抱歉是我看錯了,社會經驗還是不足。

  • 5 就業一片慘淡,但省會以上的城市房價瘋了……

鄭州樓市上演速度與激情

8月18日,鄭州北龍湖區域的13、14號地塊,再次刷新了地價紀錄。

其中,13號地塊被融創中國旗下的河南融創置業有限公司以25.54億元競得,單價每畝3631萬元,樓麵價每平方米3.6萬元,拿下鄭州土地市場新的總價、單價、樓麵價「三料冠軍」。

14號地塊,歷經9個小時的激烈競爭,被北京覽秀城置業有限公司以35.1億元拍下,單價每畝4184萬元,樓麵價每平方米3.7萬元。這也使得它又超越13號地塊,奪走鄭州土地市場總價、單價、樓麵價「三料冠軍」稱號,同時也創出鄭州土地拍賣史上最長競價時間紀錄。業內人士預測,該地塊的住宅,將來的售價將突破每平方米5萬元。

  • 6 京滬高鐵路過徐州,習慣性地看路邊徐工積壓的工程機械,貌似面積繼續擴大。

  • 7 在編輯部天天處理新聞,外媒似乎也看不到什麼經濟亮點,各國都沒有重大技術突破和投資機會,政治衝突越來越頻繁,不知道對中國經濟算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相關回答:

東三省的實際經濟狀況到底有多差? - 馬前卒的回答

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到底怎麼樣? - 馬前卒的回答

2016 年,中國經濟有哪些新的增長點? - 馬前卒的回答


我的觀點:2016年以後製造業零售業的日子不好過,尤其是以內銷為主的傳統行業

我們先看一些新聞

速食麵銷量出現「五連降」 銷量下滑原因曝光

上半年啤酒巨頭銷量無一增長

一線品牌銷量嚴重下滑:食品飲料行業嚴峻的7大趨勢!

速食麵,啤酒,食品飲料行業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文章中提出的原因是消費結構調整,消費升級,還有人們的消費需求改變了。

的確,以上原因沒有錯,但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是年輕群體開始減少,一方面市場已經飽和,另一方面市場容量開始下降,按照計劃生育的強度下降

速食麵,啤酒和食品飲料行業面對的是15~30歲年齡段的消費行業,年齡大了,就會更加註重養生,味道偏重,偏油的食物就會減少攝入,速食麵就吃的少。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碰到喝啤酒場合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自1980年代初實施嚴格「一胎化」,自90年代初的調查顯示,中國的總合生育率已經逐漸小於1.5,這個結果是什麼?就是一代至少減少1/4人口,兩代至少減少7/16人口,原本1000W的市場規模,20年後就只剩750W的規模,市場一直處於去產能階段。

所以我可以做個預測,統一及康師傅,可口可樂或路邊奶茶店,或是肯德基等針對青年市場會越來越難做,不管他們如何改變,市場容量慢慢越少,那種結紮的痛苦,他們不久就能深深的感受到。

除了這些食品行業以外,服裝行業,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運動服裝品牌,之後也能感受到這種結紮的痛苦。

當然除了以上提到的行業,其他以內銷為主的行業也會慢慢體會到這種結紮的痛苦。就像日本一樣,這種無論公司這麼努力,消費就是上不去,無論安倍用什麼辦法,經濟就是上不去的怪圈。

好吧,以上的內容我總結一下:計劃生育 導致 人口生育率 下降迅速,導致市場規模快速下降,飽和的市場就會慢慢感受到 不管怎麼努力,還是要被結紮的痛苦。(感受到我滿滿的惡意沒有!!

由於消費市場的萎縮,我們還會遇到其他問題。

1.就業問題:製造業和零售業提供的就業崗位越來越少,青年就業出現困難,薪資下降,結果青年的消費就更少了,歐洲不少國家已經出現這種問題,同樣的台灣,日本也在出現。

2.老辦法夠用,市場不會擴張,創新意願下降,企業越發保守。

3.企業持幣投資,企業的利潤不願拿出來投資製造業,不願購置新的生產線,設備和廠房。然而他們又捨不得花錢,或是普通的花錢方式壓根花不完錢。於是就把錢投入房地產,股市等金融市場,於是今年房價,去年股市飆升。

並且出口也不樂觀,國內市場萎縮,導致對進口商品需求的下降。假設中國對外產品出口保持不變。貿易順差加大,結果要麼人民幣升值,要麼央行印錢放水。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人民幣國內投資意願下降,熱錢湧向回報率高的國家,人民幣貶值。

為了補充說明青年人口的減少,我找到一篇2012年的文章,歷年總人口、出生人口統計表

從2013年起,中國經濟將因人口問題而進入一個新的變局。

首先,中國人口的最大問題是:1990年後出生人口直線下滑,按照六普數據,1990年出生人口(六普存活,下同)有2800萬人,是所有年齡段中人口最多的。結合小學入學人數,我們可以發現,這個數據雖然存在一定重報,但人口數量的高峰卻是實實在在的。

不過,2800萬的人口卻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從1963年起,中國人口維持了近30年的出生高峰期。這期間,每年出生人口平均超過2000萬人。其中,1968-1970年和1988-1990年出生人口平均超過2600萬人。1990年的人口高峰,就來自於1963-1970年期間的嬰兒潮所形成的主力生育人群。

只是,嬰兒潮果真像潮水一樣,很快就退下去了。1995年的出生人口,只有1802萬,比1990年減少1000萬人!此後出生的人口繼續下降,1999年-2003年這五年期間出生人口,年均竟然不到1400萬,比1990年的高峰要少一半!

這樣的數據,讓人無法釋懷。從1960年代起,中國經濟和社會早已適應了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2500萬的規模,社會資源配置也長期以此為準。但1990年後,新生人口越來越少,1996-2010年,長達14年時間,沒有任何一年新生人口(均指六普時生存人口)超過1600萬人,其中還有4年不足1400萬人。

這一個人口低生育低潮期,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小學教育上:1994-1996年,全國小學每年招生2530萬人左右,隨後,招生數量急速下滑,2000年起低於2000萬,到2005年就不足1700萬。10年時間,小學招生數量下滑1000萬,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全國性的小學撤併、教師下崗、校舍荒廢甚至於一些地方的希望小學也只有關門大吉。

這股出生人口下滑的潮流所造成的影響還在繼續逐年向前推進。2003年起,初中入學人數開始顯著下滑,2006年起,高中入學人數開始顯著下滑。2008年,也就是1996年上小學的孩子開始報考大學的時候,高考報名達到了歷史最高1050萬。隨後,從2009年起,高考報名人數開始下滑,2012年只有915萬人報考。2017年,報考人數將可能低得令人不敢相信:那一年的學生當初只有1670萬人入小學,按照演變規律,屆時估計不到800萬人參加高考,而招生人數可能超過720萬人,沒錯,入學率超過9成。

所以,我們將很快看到一個又一個中學被撤併,很快,大學招生人數不足了,一些負債纍纍的大學將逐漸進入破產的邊緣。

還不只如此!由於1990年後出生人口急速下降,而中學招生人數不變,結果導致從2006年起,初中畢業後參加工作的人迅速減少,低端勞動力供給不足——2005年,有1500萬孩子讀完初中後進入社會,成為打工族,2009年就只有不到1000萬人初中畢業之後下來工作。4年時間,低端勞動力減少400萬,而退休人口維繫在1000-1300萬人之間,這就導致了所謂的「民工荒」。中國勞動力價格也正是從2007年之後逐漸上升的。

2014年起,中國每年將有逾1700萬人進入退休年齡。屆時,初中畢業下來工作的人員數量不足800萬人,低端勞動力進一步匱乏。即便加上大學畢業的學生600萬左右,則實際勞動力將存在200萬人以上的缺口。所謂的人口紅利,將變成人口負債!那時候,勞動力價格將被迫上漲。中國製造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六普20-24歲人口合計1.274億人,是1985-1990嬰兒潮時期的出生人口,雄踞各年齡別的最高水平。目前,他們的年齡是22-26歲,正是結婚生子的黃金。此時,他們開始工作,開始買房,開始喝酒。結婚和生子構成了此間白酒消費的高潮。而這將促成中國房價最後一次的大頂部,中國白酒的最後一次輝煌。很多東西,因他們而改變,最後一次。

此文所寫時間為2016年,1985-1990嬰兒潮時期的出生人口現在26~30歲了,從此以後30歲以前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所以針對15~25歲的碳酸飲料市場早已進入飽和狀態

可口可樂銷量下滑能否折射消費低迷。

從民政部的數據也可以佐證這一點。中國結婚人口在2002年達到3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786萬對,隨後開始逐漸回升。它對應的是1980年出生人口的階段性低點。2006年,新結婚人口達到945萬對,這是房價開始急速上升的重要原因。2008年新婚人口1098萬對,2011年達到1302萬對。2012年,將是1990年出生人口結婚高峰期。這一年,預計將有1400萬對新婚人口。但從2013年起,新婚人口將急速下滑到1000萬對左右。2018年新婚人口將降低到800萬對以下。所以,從「丈母娘剛需」的角度推斷,中國房價2013年起將持續至少10年以上的滑落,無論採取什麼措施,房價也漲不起來了。

婚道|全國結婚登記較2014年減少近100萬對

2016年情人節領證遇冷 同比下降超四成

結婚人數下降,意味著 家庭銷量下滑,那接著以家庭消費的主體,車,房,家裝,彩電等的市場容量到達頂峰。還有新生兒數量將繼續下降!!!

從出生人口數量看,六普顯示2003年出生的人口達到40年最低,六普時存活1342萬人。這表明,新婚第二年生孩子,仍是中國青年的首選項(2002年新婚人口最低)。照此計算,2013年將是中國新生兒最後一次高峰,預計全年將有1700萬左右孩子出生。如果計劃生育不調整,未來每年新增人口將很快降低到1400萬左右。中國新生兒和嬰幼兒服務業也將因2013年這批孩子而出現最後一次輝煌。

從中國死亡人口數量看,1995-2006年每年有800萬左右人口死亡,持續11年。2007年起,年死亡人口突破900萬。不過,民政部數據顯示,2011年死亡人口罕見地比2010年減少8萬人。從數量上推斷,目前死亡的主力人口對應於1939年的出生者,或者說死亡人口主要是年齡72歲左右的人員。2012年,中國死亡人口很可能超過1000萬人。2017年每年死亡人口將突破1200萬人。2030年前後,年死亡人口將在2000萬左右。而中國人口負增長的時間預計將在2022年之前出現。看來,死亡人口數量是在不斷增長的,中國未來20年時間確定處於增長階段的行業將是殯葬業。可惜,這是一個壟斷性的行業,民營資本暫時無法大規模進入。

另一個確定增長的是老年人口的數量。2011年,中國有1370萬人進入60歲的退休年齡。2012年上升到1600萬,2014年將有近1700多萬人退休。老年人口數量的上升,對於醫療健康產業是一次很好的機遇。

健康行業,殯葬行業還是經濟增速發力點

如此看來,2012年並不是中國經濟最糟糕的一年。如果沒有實質性的變革,更糟糕的時候還在後面呢。2013年,新婚人口急劇下滑,房屋需求下降;2014年,新生人口開始下降,產科突然變得輕鬆了;2014年,人口紅利消失,新增勞動力不及退休人口多,低端服務業和製造業的工資水平將被迫上升;2017年,年死亡人口突破1200萬;2018-2019年,中國人口增長停滯,隨後將進入人口負增長時期……

現在最關心的數據,就是全面放開二胎的第一年,2016年的生育率及2016年結婚人數。如果繼續下降那麼拐點已經到了。

看完了,點個贊吧!!!

附 歷年人口出生數量,論壇里找出的數據

年份 出生人口數

1929 5,045,743

1930 6,499,332

1931 5,792,092

1932 6,503,311

1933 7,456,399

1934 7,220,066

1935 7,808,592

1936 8,248,125

1937 8,128,275

1938 8,611,865

1939 7,574,442

1940 9,141,141

1941 8,925,171

1942 8,869,780

1943 8,821,540

1944 9,708,711

1945 10,045,173

1946 10,858,446

1947 11,737,540

1948 12,083,027

1949 13,913,927

1950 14,711,260

1951 14,413,123

1952 17,236,621

1953 16,745,695

1954 18,513,434

1955 18,612,172 1950~1955年中國生育率6.11 其他國家6.07

1956 17,364,027

1957 18,998,424

1958 17,135,981

1959 13,059,787

1960 14,684,726 1955~1960年中國生育率5.48 其他國家6.15

1961 11,414,017

1962 20,923,112

1963 27,866,189

1964 24,144,848

1965 24,799,129 1960~1965年中國生育率6.11 其他國家6.12

1966 24,828,470

1967 21,736,582

1968 27,718,516

1969 25,018,386

1970 28,012,344 1960~1970年中國生育率5.94 其他國家5.96

1971 25,160,381

1972 24,800,391

1973 23,630,435

1974 22,874,423

1975 21,136,635 1970~1975年中國生育率4.77 其他國家5.64

1976 20,491,797

1977 17,931,155

1978 18,831,591

1979 18,924,822 1975~1980年中國生育率3.01 其他國家5.24

1980 18,393,809 男9315481人 女9078328人

1981 19,122,938 男9752137人 女9370801人

1982 23,100,427 男11786950人 女11316732人

1983 20,065,048 男10275677人 女9789371人

1984 20,313,426 男10468201人 女9845225人

1985 20,429,326 男10598460人 女9830866人

1986 23,190,076 男12023710人 女11166366人

1987 25,282,644 男13619530人 女12663114人

1988 24,576,191 男12779621人 女11796570人

1989 25,137,678 男13110848人 女12026830人

1990 26,210,044 男13811030人 女12399014人

1991 20,082,026 男10674963人 女9407063人

1992 18,752,106 男10014222人 女8737884人

1993 17,914,756 男9590414人 女8324342人 1980~1990年中國生育率2.3 世界3.45

1994 16,470,140 男8866012人 女7604128人 生育率1.60 ~

1995 16,933,559 男9157597人 女7775962人 生育率1.46 ~

1996 15,224,282 男8257145人 女6967137人 生育率1.55 ~

1997 14,454,335 男7897234人 女6557101人 生育率1.49 ~

1998 14,010,711 男7701684人 女6309027人 生育率1.49 ~

1999 11,495,247 男6332425人 女5162822人 生育率1.48 ~

2000 13,793,799 男7460206人 女6333593人 生育率1.22 世界2.73

2001 17,020,000 死亡818萬人 生育率1.39 ~

2002 16,470,000 死亡821萬人 生育率1.38 ~

2003 15,990,000 死亡825萬人 生育率1.40 ~

2004 15,930,000 死亡832萬人 生育率1.44 世界2.59

2005 16,170,000 死亡849萬人 生育率1.33 ~

2006 15,840,000 死亡892萬人 生育率1.38 ~

2007 15,940,000 死亡913萬人 生育率1.43 ~

2008 16,080,000 死亡935萬人 生育率1.45 ~

2009 16,150,000 死亡943萬人 生育率1.36 世界2.53

2010 15,740,000 死亡957萬人 生育率1.18 ~

2011 16,040,000 死亡960萬人 生育率1.04 ~

2012 16,350,000 死亡966萬人 生育率1.26 ~ 勞動年齡人口減少345萬 ←首次減少

2013 16,400,000 死亡972萬人 生育率1.24 世界2.5 勞動年齡人口減少244萬

2014 16,870,000 死亡977萬人 勞動年齡人口減少371萬

2014年末,中國大陸人口為1367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0萬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萬人,女性人口66703萬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376萬人,


謝!

好不容易空閑下來,且來聊幾句。

不過你要失望,因為我並沒有谷歌百度複製粘貼一大堆似是而非的所謂數據來告訴你這是滿滿的乾貨你快點贊吧的習慣,因為那實在是沒有什麼卵用。

我看了看部分答案,卻發現大多出自尚躲在父母羽翼下臆想社會(指點江山)的孩子們之手。

拜託你們好好讀書,畢了業被社會好好操幾年再來發表你們的高見也不遲。

————

說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我今天所見的四個老總有三個都在計劃近期投資房地產,剩下那位則要做舊城拆遷。

這意味著什麼想必不用我多說。

至於你的問題嘛,我還是一個個來介紹介紹他們的現狀,相信你看完後大致就會有自己的判斷了。

————

老郭,本來是做麵粉(條)生意的,早年我們市裡的麵粉廠很是紅火,後來經營不下去要破產,郭老闆兩百多萬接了那破廠。其實那廠子固定資產不到一百萬,商標倒花費了一百多萬才拿下來。

然而不過兩年這位郭老闆就被政府坑了一把,當年那破麵粉廠要拆遷,佔地近百畝的廠房居然只給了三十多萬就讓他滾了蛋,尼瑪那塊地被政府轉手就賣了兩百多萬。

老郭搬到郊區弄了塊地重新開始,十年苦心經營,也狠賺了一筆。壞就壞在人總容易被成功沖昏頭,他後來估計嫌錢包太重,就又砸錢在麵粉廠附近弄了一農業基地,結果因為管理不善五年來平均每年要虧兩百多萬。

今天一大早我約他出來替朋友談代理他的產品,發現他大概是數了數錢包覺得錢越來越少不能再這麼下去了,於是就想利用銀行付首付買些房產穩賺不賠。

這算盤確實打的挺好。具體如何,且拭目以待吧。

————

老張。本來是做小額貸款(高利貸)的,早些年趁著行情好撈了好幾千萬,眼看風頭不對就拉了兩個合伙人跑回老家租下近二十平方公里山地搞旅遊農業。

可憐,另兩位一個是做裝修公司的,一個是銀行高層,都被他帶進了大坑。

他們的基地三年多來前後投入接近三個億,大部分是銀行貸款和私人借貸,要命的是三年來每年的收益還銀行利息都不夠,眼看就藥丸。

咳咳,他欠我區區三四萬貨款居然能拖一年多都掏不出來錢,也是沒治了。

眼看水稻要上市,和他費了許多口舌,總算是逼著他答應用水稻抵貨款。

尼瑪,結果他亂叫價。但是沒辦法,水稻貴就貴點吧,我再貼一部分加工費這玩意兒好歹還能變成錢,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然而中午在飯桌上這貨居然說要投資房產,嫌生意做的太特么累,不如炒房賺錢快。

我夾著煙頭笑而不語,心裡則尋思著回頭趕緊要把空置的房子賣掉,再晚恐怕也藥丸。

————

另一位老張。早年的化肥大王,縱橫商場二十多年從沒打過敗仗曾經是他的口頭禪。

但現在他再也不說這句話了。

他因為身體不好,住院近一年,生意基本是丟完了,現在每天的任務就是當孫子要債。

用他的話說特么實體經濟現在哀鴻遍野,欠錢的一個個真是比大爺還大爺,孫子做不到位還真是連一個子都要不回來。

但我算了算,他外部應收欠款接近四千萬,以目前這月「收」十幾萬的速度,要想弄回來最快也需要二十年。

人能不能再活二十年倒還不確定。

目前他的狀況是欠款收回來轉身就去買房,不管什麼地段不論商鋪住宅。

眼看也是藥丸。

————

老尹。這位厲害。

之所以說厲害,是因為我發現這貨八成是個大騙子。

自稱有上屆某常委親信軟銀幕後大老闆的什麼什麼關係孫正義也要買他三分賬卻跟我和第二個老張窩在某家常菜館啃豬蹄啃的不亦樂乎……

我不忍拆穿他的謊言,就悄悄發信息讓公司司機過來破門而入把我拉走,以處理生意為名逃之夭夭。

這貨居然言之鑿鑿說什麼要搞舊城拆遷,張嘴就要做就做賺幾億的業務,否則沒意思……

艾瑪,您老人家厲害,我離你遠點成不?

————

手機打字夠麻煩的,晚點再說吧。

想了想,再多說幾句補充一下:

某朋友做快消品二十多年,前段時間在牌桌上和我聊起如何節省人員開支,一番高論讓人瞠目結舌。

此公居然把手下薪資待遇高於市場價格的人全部一刀切趕回了家,只留下幾個核心管理人員,所缺的崗位不過一周就再度招滿了員。

這貨也是厲害,不服不行,我還得要離他遠點才好。

我們這邊零售行業特別發達,做依託的專業市場有好幾個,往常市場門口的招工欄里的招工信息總是貼得滿滿的,配送員和業務員等等體力勞動者特別不好招,門口總是冷冷清清。

但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市場門口每天都像集市,最近更是每天一大早門口總是黑壓壓一片,我每經過那裡也總要多看幾眼,南方實體經濟不景氣,很多人都迴流了,這直接導致以往無人問津的工作現在都大把人要搶著做,雖然拉低了用人成本,但是這情形總讓人感到說不出的悲哀……

可怕!


評論里的網友收入水平可能真的挺高吧?對你們來說,肉是8塊錢一斤還是10塊錢一斤,感受不深,但對月收入3000的老百姓來說(月收入不到3000的人多得是),這個差別很大,以前除了吃肉還能吃點水果,現在水果的開銷得刨開,同時買肉時的窘境,會輻射到心理其他方面,買任何東西心裡都會計算一遍,何況這幾年所有東西都在漲價,根本不只是肉一項,我常去的那家米粉店,一碗酸辣粉的價格,從6元到8元到10元到12元,3年翻了一倍,去年一年漲價兩次,而我們工資的漲幅,遠遠跟不上漲價的速度。&本來不想說這些,實在是看評論忍不住,物價高漲成這樣,老百姓越活越累,各位還在說那些不痛不癢的東西。

——————

評論中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有人問:「肉漲價啦?」

我說:「是啊,你不知道?」

他說:「美國肉價沒漲啊!」

我說:「我們從頭到尾一直在說中國啊!」

他說:「哦,我又不在中國住。」

大家說,這種人是不是討打?而且這個用戶,還一直在舉報刪除其他用戶對他的評論。終於昨天我也被舉報了,我不知道是不是這個人,但他舉報的就是我說的這段話。

而且這個人很神奇,他的評論能被重新編輯,他的原話是「美國肉價沒漲啊!」,現在已經變更為「美國肉價漲得不多。」

——————

今天我已經被舉報幾回了,甚至我很久以前的回答,也被舉報刪除了,如果不合規矩,怎麼以前那麼長時間沒被刪?看來有人專門進入我的回答區,一條一條去找毛病了哈,對此我在這裡鄭重宣布:歡迎大家一起來找茬!

感嘆啊,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寫了這篇短短的回答,我原以為這就是條路人回答,真沒想到它會在網友中得到那麼多個贊,還有很多人在下面評論,有批評也有讚揚。有些人說的話我不是很懂,但都選擇包容,既不跟他們辯論,也不舉報他們,唯一表示不滿的就是這個phobos,也就是上面肉價段子里說的人。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這段話甚至不是用來回復他的,之前有網友跟他辯論,辯一個他舉報一個,網友說我們也應該舉報他,我說別跟他爭,結果到了今天,就輪到我被舉報了,實話說我都覺得我活該。我也不懂知乎的舉報規則,就讓大家以我為鑒吧,這篇回答可能被刪掉,謝謝大家持續給我點贊,第一次作為一個路人被關注,哈哈!


炒房興邦,實業誤國。把國家比作一艘大船,目前的情況是到處漏水,大家都看到了,但想的不是修船,而是在船沉之前再敲下幾塊木板來。而船長還在忽悠大家這艘船沒問題,每天保持6%以上的增速越開越快,大家要有信心… 而船的真實速度其他人不許測量,只能我說了算,私下測量發布航行速度按造謠罪論處…


我一個無知農民工,我也不懂什麼經濟,我就談談就業。

我身邊一個同學,全家5口人,除了他全部失業。一個朋友,搞互聯網創業,好不容易搞上了新三板,但是屁用沒有,公司現在資金流沒有了,所有高層員工停發。一個朋友接外包項目,6月份之後甲方所有項目暫停發包。一個朋友在太陽能公司做營銷總, 上個班開開心心吃火鍋,突然就倒閉了,現在找了兩個月工作。

然後呢,我回頭看見房價在瘋狂上漲,這絕對是恐慌性上漲,背後的邏輯很簡單,經濟不行 -&> 政府又要強力刺激 -&> 房價又會飛漲 -&> 所以我要先下手為強。

索羅斯說這個是金融自系統的反身性, 我說人話,這就是給08年四萬億害的。

當年08年經濟下行,很多企業都要自行減產裁員,自然躲避風險, 你非要來一下4萬億,就你能啊,然後把房價永不下跌的邏輯強行植入老百姓的大腦, 這還不是你們自己作出來的嗎。

可惜的是, 最後如果泡沫破掉, 老百姓最倒霉, 上面的九大長老也不會好過, 真正落到好處的是那些奸商,炒地皮的,炒房子的

--------------------------------------------

2016-9-6 追加

今天上午去醫院看病,前面一個老太太看糖尿病,醫生跟她說血糖14個點,一定要住院了。老太太邊上站著她的老伴,穿個小區保安制服,黑黑瘦瘦的,抱著一個孫子說。 我們要在家帶孫子,不好住院啊。 醫生問他,這孩子父母呢。 老頭說, 他們都上班忙,沒天沒夜的加班,還要還房貸。

不多說了,這就是你我身邊的中國,懂的自然懂,憐憫的自然憐憫。

~~~~~~~~~~~~~~~~~~~~~~~~~

安利一下,歡迎關注微信訂閱號【黑色基石】,談宏觀經濟,談理想,談地緣政治


大概從08年起,政府就是利用加槓桿強行拉高gdp,這些年不少地方已經債台高築,而且槓桿的使用效率越來越低,前景不樂觀,轉一下公眾號rating狗獲得的地方債務數據,算是可以了解下債務危機的情況吧。

口徑是以各地區發債城投企業2015年有息債務規模和地方公共財政收入計算,和財政部債務率計算口徑分子分母都不同:分母方面,公共財政收入波動小,而地方綜合財力計算了基金收入波動大;分子方面,發債城投企業有息債務餘額基於公開數據,相對客觀,而政府債務三類都需要「認定」,相對主觀。總的來說,這種演算法「簡單粗暴

另外推薦一下 劉海影寫的 中國巨債,算是比較清楚的說明白債務危機的情況的一本書。


真實情況是很差。

2015年大家都會不停地叫喚生意差,2016年大家就不怎麼叫喚了,那是因為麻木了,接受現實了。

朋友們來喝茶,哀怨起生意差來,我一般有兩點意見:

一是壓縮開支,裁減浮員,擠壓場地也好,要達到目的,停止流血。一定要認清形勢,世易時移,突飛猛進的老黃曆已經翻篇了。對於離職的員工和離職的朋友,我會再三勸阻,因為現在就業形勢並不好。

二是出去放鬆,就當老天爺給你放假,閑的時候不出去玩,難道等忙的時候再出去玩?

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投資機會也大幅收窄。一方面許多投資機會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不再算機會,另一方面閑散資金過多,即便是投資機會的項目,也會馬上湧現無數的同類競爭者,把藍海攪紅。所以各種資金在嘗試一圈之後,今年再次,沒辦法地,湧入房地產,這也是為什麼深圳的房價今年八月後還會高上再高的原因。增值不成,只能找最保值的固定資產了。

所以目前的資金,國家放的水,並未流入它想要進入的產業,變成了兩樣東西:一是固定資產,這個對拉動實體經濟沒什麼鳥用;二是現金,謹慎的現金,或者準備變成固定資產的現金。

解救的辦法我認為有幾個思考方向:一是行業創新,當然創新的成本和周期都會遠遠大於以往,注意保護好知識產權;二是本地化服務,不好做大,但形成區域口碑後過得也算滋潤;三是打通上下游,擴大利潤空間的同時形成價格優勢,壞處是和謹慎花錢的大環境違背,可以聯合合資最好;四是打到更低層市場,比如一二線往三四線,問題在於目標客戶群分散化和客勤成本提升。

在風起雲湧的互聯網潮流之後,支撐國家絕大部分就業和GDP的,仍舊是實業,淘寶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的同時,造城的信息絕對扁平也徹底打破了傳統的多級經營空間,事實上是造成了失業。相當於把原本幾萬幾十萬家企業的利潤合併之後,一部分返利給消費者,另一部分輸送給了阿里公司。當然這裡不是在否認電商微商視頻商等各種新形態,而是說適應新形勢的社會商業形態目前還在形成過程,尚未固定。這個尚未固定,就意味著機會,也對應著風險。

點個贊吧:)


2016年上半年,中國已進入經濟滯脹時代(L型偏下曲線),政治內耗嚴重導致發展停滯,經濟改革不力被迫濫發貨幣,市場物價整體在上漲,社會企業和底層老百姓過日子越來越精打細算、省吃儉用、不敢進行高端消費了。據有關經濟學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M2總量將會達到220萬億元,而我們的外匯儲備只有3.2萬億美元,讓人怎麼不擔心人民幣的匯率大幅貶值問題?怎麼能不擔心惡性通脹洗劫人民錢袋子的問題?

而在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最新發布的「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官僚資本和寡頭資本依舊壟斷著大部分行業市場,社會財富高度集中在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房地產、大國企手中,高科技製造還是華為中興大唐那幾家,互聯網寡頭還是阿里騰訊百度那幾家,部分民營企業和服務業企業除了營收規模略有增長之外其他方面乏善可陳,可見這屆用盡了洪荒之力的經濟改革實在成效不大。

有個網路段子很深刻地揭示了中國經濟的這種尷尬——過去24個月里,我們把美利堅曾經奏效的救世良方挨個體驗了一遍:1、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刺激需求;2、馬歇爾計劃的一帶一路;3、柯林頓的互聯網加萬眾創新;4、弗里德曼的貨幣供給理論;5、里根的供給側改革,還有熔斷制;最後又回到我們熟悉的房地產拉動經濟上……換迷魂湯不換藥,總玩08那一套,不還是坑底層老百姓買政府高價房為國接盤嗎?

更何況中國官方公告的數據已表明,民間投資增速在各個行業全線下滑,今年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速已由去年的10.1%下降到2.8%,而與之形成鮮明比照的是,今年上半年國有控股投資增速從去年的10.9%大幅拉升至23.5%。全國範圍的民間投資額度嚴重下降、大批資金鏈緊張和科技競爭力不強的民營企業面臨倒閉、不少中小企業實體老闆已準備賣廠炒房,與之而來的將是企業倒閉潮和工人失業潮,以及地方政府的賣地還債潮和增收稅費潮!

尤其是2016年上半年銀行業發放的新增貸款大部分都被房地產行業吸血式抽走,加重了「房產獨大、百業凋零」的產業發展失衡局面,某人當年所青睞的房地產業也毋庸置疑地變成了今天全民跪拜的天朝第一支柱產業。然而某些上位者和官媒喉舌還指望被剝削得快要吃土吃草的底層老百姓,去買光政府部門在背後支撐的高價房產來擴大內需拯救中國官僚經濟,實業誤國,炒房興邦,互聯網飛豬,製造業低谷,金融傳銷化,產業空心化,社會老齡化,低生育陷阱,消費沒活力,市場逆淘汰,階層分化凝固,貧富差距擴大,難道這就是21世紀的中國特色新經濟嗎?飲鴆止渴,不如刮骨療毒,恐怕各種政治、經濟、社會突出矛盾必須引爆一次內部大革命之後,才能給中國帶來增長空間和民族希望啦!

各位看官請注意,貧道既不是天朝藥丸黨,也不是在唱衰經濟,而是闡述某些上位者花拳繡腿什麼都敢搞,就是不敢搞利國利民的、觸動既得利益者的進步式真改革,觸動官僚利益比觸動黨性靈魂還難!以前是摸著石頭找路敢趟流沙河,現在是拿著望遠鏡看到康庄大道卻不敢去走了,要明白拖泥帶水的倒退式假改革,對國計民生和社會經濟的傷害比維穩式不改革還要嚴重,恐怕未來五年里某些上位者增收稅費剪羊毛都不滿足,還要拆羊窩、割羊角、抽羊血、挖羊肉了。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勞苦大眾操不了中南海的心思,還是先過好打醬油的生活吧!(已按照知乎管理條例,刪除部分敏感詞和敏感數據)


謝邀。

其實「經濟到底有多糟糕」這個問題是很難回答的。一是因為包括市場機構在內,大家某種程度上都是盲人摸象,同時又收到自身投資領域的細分帶來的局限性,看問題的角度存在bias;二是因為多糟糕這件事往往不是一個絕對值,而是一個相對問題。如果要下一個定論,我們可能需要更清晰的界定經濟運行的區間上下預期各在哪裡。

在知乎上,容我耍個流氓,不去列舉特別詳細的數據,說一說我的直觀感受。也是出於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對於非專業投資者來說,對各種指標的領先性,互相的分析和邏輯框架恐怕不是很清楚,大家更需要的是一個感性的看法;二是如前文所說,我的看法也存在局限性,對數據的理解可能存在偏頗。

整體來說,這屆的思路給我的感覺,是左手的理想主義比較清晰,但是作為有限;而右手的現實主義壓力沉重,在反覆的探索中曲折前行。我會盡量少繁雜論證,多說感受和結論。

供給側的內容,重點包括但不限於:

  • 去產能
  • 去庫存:主要針對大宗商品和三四線房地產
  • 去槓桿:主要針對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和國企債務重組
  • 降成本:主要針對降低企業融資利率,發展資本市場,引導資金合理地進入實 體經濟
  • 補短板:一方面包括傳統工業去產能的同時提高產能質量,一方面包括開發一批例如高鐵、核電、新能源汽車類型的大體量工業拳頭產品,配合一帶一路,布局亞非拉市場。

我們的理想預期是:

未來中國的定位,是適度接受歐美剝削,而自身需要在國際分工和食物鏈里,處於剝削亞非拉的地位。尤其是東南亞和非洲,作為人口眾多,工業生產能力地下,消費能力基本沒有開發的重要市場,是中國在地緣上天然的一個大金礦。隨著中國的人口紅利消亡,低端製造業必然向東南亞轉移,伴隨的是該地域類似中國曾經的經濟快速發展和消費能力提升。中國的高鐵、核電、新能源汽車、大飛機不一定能在歐美市場有多大作為,但是如果我們能藉助一帶一路和其他布局在亞非拉市場佔有半壁江山甚至以上,那我們就一句話,牛逼了。

作者:skiptomylou

鏈接:中國經濟形勢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好轉? - skiptomylou 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理想是很性感的,這屆政府在推動一帶一路、成立亞投行從而努力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獲得主導權、推動拳頭產品走出去這些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為了提高政府部門效率,重塑中央權威,這屆政府大力倡導反腐,同時希望通過營改增和地方債務的規範化,強化中央和地方在財權分配上的關係。從每日新聞聯播看來,改革紅紅火火,但是我之所以說進展有限,在於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後,一些矛盾的處理已經進入了僵局。

  • 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需要的GDP平均6.5%增速和出清泡沫之間的矛盾。我們知道再上一個刺激計劃里,國企部門和地方政府積累了大量的槓桿,很多國企不要說還本金的問題,每年的現金流都掙扎在利息償還上。但是從經濟規模上來說,國企是地方維持GDP和稅收的最重要來源,維持6.5%的增速意味著在所謂的去產能和去殭屍企業的浩大聲勢下,絕大多數龍頭國企即使存在各種問題,依然是碰不得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真的做到進一步提高國企競爭力,同時有效出清冗餘產能,變成了一個漫長博弈的過程。
  • 打破剛性兌付和降低資本市場融資成本之間的矛盾,也是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與發展民營經濟在資源分配上的矛盾。這是指:
  1. 間接融資(銀行)將幾乎是絕對資源傾斜在上述的大中型國有企業上,造成民營企業在經濟下行階段除了抵押貸款之外幾乎不能開展其他業務,面對嚴重的融資困難。直接融資(債券、股票)投資者在經濟下行階段對民企的信用收縮程度遠高於國企,造成民企進一步的融資困難。而金融市場對於國企、民企的區分對待,完全來自於社會資源(包括政府政策、行政命令、潛規則行為、訴求渠道等)對於國有部門和私有部門的差別性對待與不平等分配。
  2. 由於金融體系長期對國有企業的「偏袒」,企業的信用風險被扭曲,風險溢價的長期定價錯誤。簡而言之,金融機構無法通過簡單的市場化行為分析來確定企業對應的風險水平,造成資源分配的有效性降低,且市場無法有效的降低融資成本。
  •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財權事權分配、政績考核、反腐等各項事宜上的矛盾。隨著營改增的全面鋪開,地方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很可能繼續出現下滑,疊加三四線城市的土地出讓收入普遍下降,明年財政出現斷崖式下滑的地方可能會更多。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吃緊和所承擔的事權出現了更進一步的錯配,加之反腐,地方政府可能在配合中央進行改革的意願上和配套中央的各項改革資金的能力上都有所削弱。中央政府目前推行的反腐機制和問責機制更多的是負面追究機制而不是正面獎勵機制。如何重新制定符合改革需要的中下層官僚的激勵制度,樹立中央權威的同時又能有效地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把地方和中央的基本利益協調到一條路上來,是深化體制改革一條不能明說又無比重要的事項。
  • 國企體制改革中在執行層面與意識形態層面的矛盾。國資委剛剛發文要求國企重大決策必須先經過黨委會批准,必須堅持黨對國企的領導,黨委在國企中的地位不能邊緣化,董事會和黨委交叉任命的原則必須堅持。這暴露的是,我黨深深地意識到對於基本生產資料的掌握,比如土地等,是維持執政合法性的重要根基,公有製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必須貫徹堅持。反之,如果因為改革執行層面的某些「過度的」市場化形式,動搖了人們對公有制經濟的統治地位的認同感,那麼就是動搖國本。我有理由進一步揣測,我黨從未也絕不會打算採取類似新加坡等國「管辦分離」式的國企改革方式,因為僅僅政府控股,而決策層完全依賴職業經理人、排除黨委參與的形式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是一個事實上的極大削弱。進一步說,我們在可預見的未來,市場化進程只能依賴民營經濟的發展倒逼,而很難寄希望於國有經濟的主動靠攏。

正是因為有這些矛盾的存在,我們發現改革始終有流於表面之嫌疑,很多東西碰不得,於是就要走回老路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反覆將艱難的改革下有限的政策選擇空間表現的淋漓盡致:

  • 2014年底,財政部宣布開始地方債務甄別,劍指政府部門的槓桿控制。發改委收緊城投債批文,一番熱熱鬧鬧的甄別持續到2015年一季度,但是財政部最終既沒有公布甄別的具體結果,市場也沒有拋棄對於未劃入地方債務範圍但事實上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剛性兌付的信仰。城投企業債在冷清了大半年之後,在15年底改頭換面,以非公開公司債的形式王者歸來,歸根結底,原因就在於限制地方債務之後,地方政府的不作為給經濟下滑帶來了更大的壓力。2016年一季度的天量信貸再次告訴市場,經濟增速現階段必然也只能依靠政府部門繼續加槓桿來維持,民營部門投資增速的衰退和傳統工業國有企業去產能的壓力,全都回到了財政政策的肩膀上。

2015年經濟通縮,資本市場堰塞湖造成了資本的「脫實向虛」,因為實體資產回報率低,金融資產回報率高,投機行為導致的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劇烈,大類資產輪動無序;2016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托底又造成了經濟通脹,實體經濟實際的回報率並沒有回升,但是財政政策通過大宗商品和地產價格的回暖造成了一種回升的假象。加上已經存在一定泡沫的債券市場和尚未出清泡沫的股票市場,過高的資產價格和過低的實體經濟回報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明顯。

6.5這條紅線限制了財政政策的空間,而昂貴的資產價格又限制了貨幣政策的空間。央行不僅要小心翼翼的在維持金融市場穩定和經濟增長穩定之間走鋼絲,還要充分考慮外匯市場可能的壓力,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難度越來越高。

最終,人民幣的價值和人民幣資產價格目前的虛高是不可能長時間並存的,昂貴的資產價格與過低的實體經濟回報率也不能長時間並存。前者意味著人民幣需要繼續貶值或者資產價格出現明顯的下跌,後者意味著資產價格出現明顯下跌或某個超牛逼的新興產業來帶給我們對於經濟的一個全新預期。

回到答主的問題,你問我2016年的經濟到底有多糟糕,我可以給你舉一個比方:

我們現在就好像一個在水裡掙扎的胖子,過剩產能和一部分冗餘的國有企業像是綁在我們腳上的鋼錠,拖著我們下沉,而積極的財政政策好像一個不斷充氣的救生圈,所謂的新經濟則是一記減肥藥。如果鋼錠不斷變沉,我們不斷變胖,只靠救生圈不斷膨脹,那麼早晚有一天,救生圈會爆,我們也會溺水而亡。正途是減肥減重,把鋼錠從腳上解下來,但是這都需要時間。和時間賽跑,和國際環境賽跑,如果產業升級和債務處理跑贏,那麼我們能迎來國運積極向上的又一個至少十年到二十年;如果跑輸,我們會面臨一個新的困境,到底是能夠有環境緩和衰退還是劇烈的拉美化。

討論自己的問題未免會沉重,如果放眼全球,其實中國的處境很多國家都經歷過。我們在體制上有特殊性,但是各家都有各傢具象化的問題,我們的優勢在於體系足夠龐大、人民足夠堅韌,我對擺爛環境里中國的相對位置,和高層官僚對問題的洞察力其實都是有信心的。

指點江山從來都很容易,難在做事的人如何在拖的過程里,想出一個妥協中推進的辦法,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這一屆領導人的第一個任期似乎更多的是在創造可以施展手腳的政治環境,是否能有所作為,我們在未來的五年里拭目以待。


說山西能源、工業方面。比如太鋼,前段時間工人上半個月放半個月一個月貌似2500,吊著工人,等自己辭職吧但是也不能讓工人走,一走停工企業就完蛋。大國企尚且這樣,私企更要倒閉。辭了職,估計只能去打工,如果本來是高能耗行業技術工其他方面不會估計也只能做點苦力,低級工,還會被說「你們這些外地人啊,快滾回去吧,xx市少多少外地人不知道會多好」,確實可以沒尊嚴的活。山西經濟不行,根本提供不了那麼多崗位,很多人失業,別人就又說「你們就會找政府,不會自己創業,自己找工作?」大樹倒了樹上的動物活的會很慘,還會被別的樹上動物嘲笑。樹倒下,是當初領導者就很肉食者糜,有既得利益不想未來,當然,樹上的動物如果有極其聰明的就提前跑到別的樹上,普通動物過一天是一天誰會想到那麼多,就算想到了,大多數人毫無能力去改變大勢,獨善其身就很不錯了。樹已經倒了,山西現在才想起來搞旅遊,其實山西旅遊資源本來就很豐富,超乎你想像的豐富,但是外省有幾個知道有哪些旅遊資源的?礦區地底深度一日游?對於底層百姓來說,過得就是大形勢,大形勢不好就翻不了身。試試當初不是國家強制煤價壓低,不知道早多少年前完成原始積累產業轉型,還能輪得到煤老闆都是江浙溫州人?

我這樣寫是看不慣那些噴底層的人,「你怎麼不去創業?你怎麼不去打工?」真有意思,底層他能找得到差不多的工作輪得到你罵,有市場的話市場不會調節?他們過得那麼慘了還要被指責。當年東北大下崗自殺了都要被罵,你們怎麼不去南方工作?區域的市場調節已經失靈了還問什麼問。假設將來中國經濟崩了,你們咋不來非洲工作,這面發展這麼好。

本人學冶金,不幹這行也了解點。假設我本來是個工人,天天就會掏個爐子,辭職了去南方做什麼?it公司里有人要看飲水機的嗎,我一天工作可以打一個代碼,我給自己6分!(這個梗來自奧運男籃,如果沒看懂請不要在意。)


開篇先說明主題。

是的,中國現在經濟狀況確實很差,今年的情況看起來比前兩年(2015,2014)確實好一些,不過只有一些。

利益相關,在銀行做風控,看外部環境風險也算是吃飯的本事,雖然我只是一個入門小白,但是大方面上還是能感覺出來。

銀行業,經濟的樞紐,這幾年銀行日子不好過,表現為利潤急劇下跌,工資下滑,工作量倍增,不良貸款也是呈現結構性「倒塌」。

有些人把這些歸結於房地產業,我並不認同,就像現在很多企業主說自己公司業績下降是因為「八項規定」的出台!噢,敢情您的公司都是靠潛規則盈利的,一句話少扯淡,自己作死還要我們來當接盤俠,然後外面宣揚是銀行弄死了我的企業,這個鍋我們可不接。可能這事放到外面就像是笑話,但是我這是我工作中真是遇到的情況,而且真心不止一次。

好吧既然經濟形勢都這樣了,我想談談為什麼會這樣,房地產行業的結構性惡循環,製造業的崩潰,過剩行業的大而不倒,殭屍企業的好死不如賴活著,這都是表象,其核心原因我認為就是:

貪婪!

讓我們翻翻舊賬,

當年那麼多不良信貸是怎麼貸出去的?

有多少企業忽視自己的本業,投身於回報率高的行業現在傾家蕩產?

有多少利益相關產業,為了「多快好省」的目標,突擊經濟增長,為了業績,勇往直前?

有多少組織是有長期規劃的,只顧現在的KPI指標,根本無視未來的隱患?

難道只有組織、企業在貪婪,就連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捫心自問,

有多少人現在還在信奉「權力潛規則」這樣的過時信條?

有多少人把資金投入高風險行業,幻想一夜暴富的可能?

在享受高利潤的同時,有多少人是否想過這些錢是哪裡來的?

十幾年的經濟高速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回報在這就不多說了,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現在的經濟嚴重衰退,不客氣的說就是為高速行駛出具的「罰單」,或許這也是好事,起碼比「硬撞」要來的溫和些。

這一次經濟衰退,也是一位不錯的老師,起碼教會了我們80後,90後什麼叫風險,什麼叫危機,什麼叫因果關係,為什麼「暴富」的夢想不可取,甚至說摒棄了一部分老一輩那種「潛規則」商業模式,教會我們能力才是養活自己的關鍵,別玩那些虛的他爸怎樣,他媽怎樣,他家怎樣,腳踏實地自己怎樣才是真的。

(由於職業的關係,很多數據和案例無法呈現,這裡只有自己的總結和觀感。)


經濟好不好,去問問街上那些飯店超市什麼的小老闆吧。春江水暖鴨先知,現在賺錢容易不容易,底層的生意人最清楚。

轉入正題。今年就業內而言,感覺有所企穩。有些機械行業的客戶反映,市場上慢慢地有些詢單了。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是反彈,而非反轉,冬天還在後面。做人一定要保守,一定要把困難想得難一些,把冬天想得寒冷些,這樣才不會出大問題。記得2013年的時候也是有一波反彈,於是業內某廠家宣稱市場已經回暖,最困難的事情已經過去。而到今年該廠家就陷入了與代理商的糾紛之中,涉及金額高達50多億。一個廠家與自己基本所有的代理商產生經濟糾紛,這是什麼?這是不想再幹下去的節奏啊。現在業內已陷入嚴重危機,並導致了融資租賃次貸危機。融資公司收不到租金後要求代理商回購,代理商沒有能力回購,轉而要求廠家回購,廠家回購後則起訴代理商承擔回購責任,最後不停撕逼,兩敗俱傷。

我一直認為,不凍死一批人,冬天不會那麼容易過去的。那批人就是不準備棉衣還穿著夏天T恤的人。

我從2012年就開啟了防守模式。作為經歷過97年98年困難日子的過來人,給知乎的年輕朋友們一句忠告,做人保守點好。從你們出生起中國經濟就是順風順水,這是壞事,把繁榮昌盛當做理所當然,是危險的。

評論里有兄弟說不如混黑社會,老張覺得你說得好。去年問過一上市公司的法務,他們公司的清欠員提成多少,答曰4%。這數字嚇我一跳,公司內部的都有有這麼高,那社會上的不正規的提成該有多高。經濟下行,各類經濟糾紛爆發增長,黑社會業務繁忙啊。在基建行業,拖車就是黑社會的一個很好的業務。一大幫馬仔拿著鐵棍把價值百萬的挖機拖走,警察都不會攔,誰攔誰sb。廠家也沒有辦法,不靠黑社會的暴力根本不能收回機器,因為某些客戶就是當地的地頭蛇。經濟好的時候一派祥和,經濟差的時候各路牛鬼蛇神就登場了。說到挖掘機必須再強調下。挖掘機是工程機械之王,而工程機械又是機械裡面除了汽車行業外最為龐大的分支,所以挖掘機的各項市場數據值得推敲。如果沒有記錯,2010年國內挖機銷售量是24萬台,這意味著地球上所有國家加起來還沒有中國的一半。而挖機產能全部釋放的話,是60萬台,足夠幾個地球使用的了。一葉知秋,泡沫大到什麼程度自己想像。這就是天朝,不崩潰真沒天理了。

最後給點小建議。

第一,平時花錢不要大手大腳,多存錢做些有用的投資。

第二,八小時外修鍊反周期弱周期的行業技能。哪天失業了你還能轉行。

第三,生活保持簡單。少置物,尤其汽車這種大件。這不是財產是負債。

第四,多花點時間研究下投資,多關注黃金股票之類。

第五,看大勢,主動向大勢靠攏。未來中國什麼最多?死人最多。在可期的時間周期內,中國大概有3億人要死亡。這個市場的確定性是最高的。有人說這個晦氣。老張我的本性就是只要能賺錢的,就要抓緊時間上車。俗話說的好,殺人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買賣沒人玩。

第六,目前結構性失業已經很明顯了,不要捨不得轉行,不要怕從零開始。你要知道美國的鋼鐵行業衰退了四十年才止跌。你一輩子有幾個四十年?別抱幻想,中國大部分行業都是產能嚴重過剩,衰退幾十年完全沒有問題。

最後一條,有條件的話,建議讀讀商學院的幾個專業。最好是mba。這些專業雖然很虛,但是讀進去了的話非常有用。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就看你的能力。

前幾天看歷史,抗戰時期tg和日寇做茶葉生意做得有模有樣,所以說嘛,生意人餓不死,以後可能還是商學院畢業的活得最滋潤,就算經濟崩潰後玩黑市的話商學院也應該比碼農厲害吧。(這麼順帶黑了一下碼農好不好?估計碼農兄弟們都不會給我點贊了。呵呵。)


亮色之一:電商與互聯網+的風口還在吹,只要有概念。

之二:最大亮色,一二線地產大部分回暖,且局部過熱。三四五線企穩。資產特別是土地價格穩住,各種債就有機會變化。

之三:旅遊市場仍然不錯。

之四:境外消費仍然不錯。

之五:匯率相對平穩。

中國特別特殊之處,是中國的超穩型政治、社會及文化結構與特色。

其一,高儲蓄率

其二,父母對子女的超級照顧,即子女可以啃老

其三,中國人自有住房比例超高(如失業不致睡馬路)

其四,城市化率不高,農村生活成本較低,對於巨大量的農民工有最後的生活安全保障(即大不了暫時回農村生活.

其五,製造業強大到過剩且品類齊全,即幾乎所有民生用品都能自產,不依賴進口。

所以,只要守住房價不大幅下降,只要不發生惡性通脹,只要銀行不倒,只要養老及醫療還能維持,中國就是神一樣的國家哈。

小P民大膽瞎猜下:

A、利率進一步降低,穩步繼續貨幣寬鬆

B、民生類商品緩慢通脹

C、人民幣全力控制下的小幅貶值

D、部分寬鬆出的貨幣使部分特殊商品繼續漲價,如一二線的房產

E、因中國主力資產,如土地及房產價格上漲或企穩,各種債務繼續有時間與空間消化騰挪

F、可能是較長時間的L型

G、靜待深入的改革,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


不多說,各地zf賣完地,已經開始補收dang費了,課件財政有多苦難。。。

--------------------------------------------------------------------------------------------------------

9月2日更,我老婆單位已經通知工資卡合併了,今後一張卡發工資。這樣做的原因嘛,肯定不是為了提高效率,按照以前多張卡是為了避稅的路數,這次估計就是為了收稅了。看來,dang費還是太少啊。。。


我倒覺得不是經濟好壞的原因,或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多年來有關於貧富階層流動的凝滯。

與之伴隨的是經濟發展的凝滯,遲早都會出問題。

畢竟人傻不能傻一輩子,對吧?

可是活得越清楚明白才越無助呢。

中國社會階層固化有多嚴重?

引用媒體的話,真實情況為,階層固化問題的出現使廣大貧困大學生所堅信的「知識改變命運」從而實現「寒門出貴子」的夢想破滅,失去了奮發向上的動力和勇氣,讓那些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命運的人感到窒息和絕望。

階層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階層固化,只有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有向上流動的機會和希望,整個社會才能充滿活力、充滿希望。而當農村孩子的希望破滅、路越走越窄時,他們很有可能會充滿抱怨、憤懣和絕望,這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無疑是相當危險的。

以上階級固化的背後是啥,是就業歧視。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之後的畢業生陸續進入社會,大學生也慢慢由「天之驕子」向有光明、沒前途的「蟻族」進化。當體面高薪的工作多被家裡有關係有人脈的同輩人所佔據,沒有關係人脈的畢業生們呢?好像多數人就只有基層工作人員這一條路了。

與此同時,由於作為勞動者的基層工作人員在社會分配體系中逐漸被邊緣化,2007年我國勞動者報酬佔GDP比重比1995年下降了11.7個百分點,生產稅凈額佔GDP的比重為14.2%,比1995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營業盈餘佔GDP的比重為31.3%,比1995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數據來源於網路)

當報酬的漲幅漲不過通貨膨脹,而每個成年人都要結婚生子,這時候普遍該幹嘛?買房子啊!

然而房價,特別是大中城市的房價,一套房的基本要價通常需要靠花費2-3代人一生儲蓄的「六一模式」來解決。

你問錢去哪裡了,都存著買房去了呀。

更進一步的分析,每個人都留守在自己的階層,伴隨老齡化嚴重,基礎行業的衰敗,更多的人會選擇保守投資財產。經濟能好到哪裡去?這個社會的經濟可不是光靠高層的幾個大佬在那蹦一蹦社會經濟就能流動起來的。

然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統治階級憑藉整個上層建築維護和鞏固本階級的政治統治和經濟利益。

但是羊被拔多了毛也是要咬人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德意志銀行認為 2015 年 8 月 24 日全球金融市場的大跌是「非常嚴重」的?
美國MSF和MFE排名靠前大學的中國學生錄取佔比情況,畢業後工作走向如何?
【量化投資】計算機專業轉行量化分析投資,我需要怎麼做?
如何搜索和下載英文金融學論文?
股市暴跌蒸發了30萬億,錢到底去哪裡了?

TAG:經濟 | 經濟形勢 | 中國經濟 | 市場經濟 | 金融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