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東北省份,為什麼遼寧經濟負增長?

今年一季度黑龍江和吉林經濟分別增長5.1%和6.2%,遼寧卻增長-1.3%,全國唯一負增長省份。同為東三省,遼寧還有出海口,但為什麼比黑龍江和吉林的經濟增長差這麼多。


身為東北人,我來回答下,我不拿數據,大方向大政策我也不懂,我就說我知道的!

過年時回家,同學聚會,在酒桌上聊了下最近都幹啥呢!

這邊這個是銀行的,那邊又一個銀行的,這邊一個紀委的,那邊一個公檢法的,最後邊還有一個獄警的!發現什麼問題沒有???

沒有一個是在公司上班。。。

年輕人走的走的,留下的不是事業編就是公務員還有半吊子等著轉正的。。。

經濟能好了么?


補充一下玄老師的回答,不擴展政治內容。

經濟增長的數字分為兩個主要部分,一個是實際增長部分,一個是數字增長部分。

全國基建與房地產行業下行,引發的重工業下滑,對東北三省,尤其是遼寧的衝擊是有目共睹的。實體經濟下滑是大形式,地方官員是左右不了的。

但遼寧一直能作為一個政治大省,其原因是其經濟上對其他省份進行輸血。

很顯然,如今遼寧自己都碰觸到債務上限,融不到錢,別說輸血了,就連自己都不夠喝的,這是為什麼呢?

先說一下為什麼沒血了。

這些年來,無論是四萬億還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東北尤其是遼寧都分到了很大的一塊蛋糕。但是,所有中央給地方撥款的前提都是地方要按比例出錢配套。

所以,昨晚幾個朋友聊天,說到中央又要振興東北……大家一致反應竟是……海南的房價又要漲了……

說完實際增長為什麼低,再說一下數字增長為什麼也低。

自從大哥上任以來,整治四風,打擊腐敗。

而遼寧這些年數字的高增長,本身就是建立在虛假的紙面的,履新的統計局一旦要求按照實際申報,有黨紀這把槍頂著腦門,這個這麼多年積累的虛假的泡沫就一定會被捅破。

捅破後,也就一定有人會招供,當年那些錢被誰用了,被用在哪了。

至於結果嘛,自然是肅清吏治,皆大歡喜。


遼寧倒也不必妄自菲薄,遼寧的經濟結構就已經決定了遼寧不可能有較大規模增長(冶金、資源、裝備製造、汽車等)。全世界的同類企業都在巨額虧損,也不能太苛求這些國企央企。

關於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房地產和工程項目因為冬天不能開工,固定資產投資和建設帶來的一系列鋼鐵水泥需求都不足。

產業結構原因不能與北上廣比,但其他省份表現得很好么。要記住即使是重慶這種經濟增長10%+的地方也是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占經濟增長比例高達77%。而遼寧這個全是國企央企的省份也並不過56%。重慶最為驕傲的也只不過是加工電子產品這一行業。2015年重慶冶金水泥這種產能過剩行業還在以3%-4%的速度增長,非常不可持續。可以說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是使用的某落馬領導發展經濟的那一套,看空遼寧也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遼寧的經濟的確已經不可持續了,冶金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裝備製造業不景氣、汽車製造增長乏力...實在已經看不到增長點了。這些問題,我還沒看到有哪個地方政府能夠解決的。

所以說現在只有投資能救東北,吉林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1%(重慶為17.1%,黑龍江3%,遼寧-2%),這個值還是非常高的。至於黑龍江,不知注意沒有,黑龍江的食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已經超過了傳統的能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已經開始向工業化北大倉發展了。估計黑龍江會越來越堪薩斯了,美國化的機械生產農田,大量的化肥農藥轉基因種子,巨型養牛場養雞場。。。

經濟衰退和經濟轉型帶來的陣痛哪裡都有,只不過遼寧的骨盆更小,問題全部集中,難產而已。


遼寧經濟轉型結構單一,煤炭 石油 鋼鐵乙烷。

全省4000w人口,60以上老齡化嚴重藥丸,接近20%。人口流逝的不要不要的。

留不住人才。到處都是廣場舞振興遼寧。

國家財政補貼,簡直後娘養的都不如,咱沒錢咱就哭窮吧,別再硬撐了好不?

官僚主義更甚,只知道節流不懂什麼叫開源。

不重視人才,不挽留人才,不節流人才。


其實我一直覺得,就是給自己找的理由太多了。

埋頭苦幹,戒驕戒躁,少吹牛逼,方為出路。


因為遼寧統計局因腐敗被抓了,數據造假不能延續,其他都是間接原因。


成長於遼寧某城市,該城市以鋼鐵出名(已經很好猜了),我不是經濟專業的,我發給出多麼客觀的分析,只能舉幾個身邊的例子去感受一下遼寧的經濟環境。

1.S姨:我母親的一個同學,我對這位阿姨的評價是:女強人。90年的時候砸掉自己教師的金飯碗出來闖蕩,先後干過建材,鋼貿,加油站,現在主做工程承包。社會地位怎麼說呢?我市大部分要害部門都有門路,開加油站的時候有警察幫忙看場,曾與某位大老虎(谷大扒)吃過飯。就是這樣的老闆,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突然給我媽打電話借20W。具體原因是工程腳手架出了事故,需要給受傷工人墊付醫藥費。按理說這麼大的老闆不可能連這區區20W都拿不出來。後來在私下場合她給我媽透了底,實際上從2010年以來,她承接的大部分建築項目基本上都無法付給她工程款,都只能拿建好的房子去抵押工程款,導致她手裡流動資金非常緊張,緊張到20W都很難拿出來的地步。

2.我的舅舅:他是做成品布料批發的,大年初二去姥姥家的時候他遞給我一份朝鮮官方雜誌,上面都是一些偉光正的圖片。我很好奇的問他:「怎麼跑去和朝鮮人做生意了?朝鮮的油水太少了」。他給我的回答是:「外甥啊,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啊,如果不和朝鮮做生意,那麼我那些庫存就都要砸手裡了」。而且據他所說,他們那個行業現在只能依靠低價取勝,而東北高企的人力成本已經讓他只能僱傭家裡人來幫忙,外人已經雇不起了。

3.W姐:她的母親和我母親是同學。擁有挺不錯的條件(稅務局公務員,家中獨女,母親是老師,父親是某國企的經理)。據說擇偶要求不高(我沒細聊過,我媽喜歡當月老,所以知道的多一些):985工科碩士畢業,有穩定(公務員或者某壟斷國企)的,清閑(簡而言之就是坐辦公室,不是那種到處跑不著家)的工作,買得起25W左右的房子。而實際情況是這位姐姐已經28了,一直沒遇到夠得上他的條件的適齡男性。

4.我父親:某央企職工,工齡32年,今年集團下發了居家政策,按照一年工齡對應90元的標準發放居家工資。我給我爸算了一筆賬算了算,扣除五險一金,實際到手的錢只比現在少300塊,省下的時間哪怕就是撿廢品都能掙300回來。而且居家不是強制的,想居家就自己報名,不想的就等到55自動退休。但是國企職工是有明確分級的,只有像我父親這種正式工才能享受居家待遇,外派職工直接攆回家,自謀生路,一分都拿不到。

各位看官可能覺得我說的都是很無聊的家長里短,不過我舉上面四個例子是有意義的。

1.S姨的例子說明了在全國各地都行得通的房地產經濟在遼寧無效,因為遼寧在四萬億之前城鎮化程度就已經很高了。大量的資金無法在房地產獲利,只能流入到重工業。這也是導致遼寧產能過剩嚴重的一個原因。

2.東北人力成本太高,我舅舅那樣的小微企業主根本無法承受,在價格戰中完全輸給了南方。人力成本高企的原因我覺得有兩個:(1)遼寧較高的城鎮化導致生活成本較高,我父親共有兄弟姐妹八個,只有一個姑姑在鄉下,其他都在我們市內;(2)養老問題,嚴苛的獨生子女政策導致一對夫妻養四個老人,如果不多掙點,工資多要點,以後四個老人看病的錢從哪裡出?

3.W姐的例子則很能說明遼寧人才外流的問題,符合她後兩點條件的人基本上都不符合她的第一點條件。學歷無用論和社會關係論在遼寧盛行,找到好工作基本上依靠的不是自身能力而是家庭關係。當然這種事情在全國各地都出現過,但是像遼寧這種國企「近親繁殖」的現象異常的嚴重。我市的某些銀行在面試的時候直接赤裸裸的問「你家在系統內認識誰?」這種話。只要關係在,能力怎麼樣真的沒什麼意義。(PS:並不是說985碩士就NB,只是W姐的擇偶標準就是這個,我怎麼知道她就這麼喜歡工科男?)。

4.我父親的例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代表遼寧國企的現狀。雖然高喊減員增效,但是在正式人員上的開支卻沒有減少(我父親只是少掙了300元)。公司裁撤派遣工看似節省了成本,但是剩下的那些正式工因為有鐵飯碗,工作效率愈發的低下,增效更是無從談起。

總的來說,之前遼寧的GDP高增長主要是因為國家大力投資基礎建設以及統計局的功勞。而遼寧的重工業的屬性導致其無法像輕工業和信息產業那樣「船小好調頭」,當遇到行業不景氣的時候只能等國家輸血。國企的「近親繁殖」導致了底層人民缺乏上升渠道和奮鬥動力,經濟環境一潭死水,大家都得過且過(畢竟再NB也比不過人家有關係,久而久之就麻木了)。而刺激經濟活力的良方:「國企改革」在地方上執行的時候完全變了樣。正式工拿著和工作時差不多的工資回家養老,而派遣工卻以「改革」的名義被裁掉。改革的結果不是變得更好,而是變得更糟。在裁撤派遣工之後,冗官冗員更加嚴重(因為員工基數少了),老油條們依舊我行我素,新員工們忙著找關係往上爬。根本沒人關注企業的效益如何,無論效益好壞都有國家托底,儘快的當上領導才是正經。

=========================================================

2016-8-21更新

總有人說在東北,政府辦事手續非常複雜。親身經歷給大家說一下

場景:黨員檔案從大學轉移到社區所在的黨組織

具體步驟:

1:市委組織部開介紹信到區委組織科;

2:區委組織科在收到市委介紹信以後開介紹信到街道黨工委;

3:街道黨工委收到區委介紹信以後開介紹信到社區黨支部;

4:社區黨支部收到街道的介紹信以後,還要求出具一下證明,才能轉移黨組織關係

4.1:戶籍證明,證明你的戶籍屬於這個社區,戶口本複印件就行;

4.2:居住證明,證明你住在這個社區(tmd都是十幾年的老街坊了),需要拿著房產證和戶口本到市 房屋產權中心開具證明;

4.3:工作表現證明,證明你有合法職業,穩定收入以及並且表現良好,需要當前工作的公司開具證明;

如果算上從大學(大學也是東北的)開的證明,為了這麼一個黨員檔案,前後開了10+份證明。如果遇上領導開會,辦事的人不在,管公章的人不在等特殊情況,時間還要順延。這種不涉及任何利益的事情都辦的這麼冗長,如果是開公司呢?申請高新技術補貼呢?我還能說些什麼?


因為中央對東北三省的補助程度是有區別的。

2015年,東北三省接受中央財政補助情況如下:

遼 寧 省:1778.3億元,相當於GDP的6.2%,人均4058元

吉 林 省:1735.5億元,相當於GDP的12.2%,人均6303元

黑龍江省:2489.6億元,相當於GDP的16.5%,人均6495元

再補充一下

除了中央財政補助外,遼寧省的問題還在於依靠舉債發展經濟已經很困難了。截至去年,遼寧省的地方政府債務率是197.47%,核定的債務限額是9138.7億元。債務率領跑全國,更不用說和黑吉二省相比。

遼寧省去年一般預算收入只有2125.6億元,加上中央補助和發行新債等其他收入,去年總收入是6937.8億元。但是,這裡包含新債1709.1億元,但還舊債就還了1330.3億元,去年發行的地方債甚至一度流拍。

想想都捉急啊。.


如果說,東北以前對中國的建設,貢獻很大.

那麼,現在,東北的貢獻已經毫不起眼了.

遼寧2013年上交國稅1900億,黑龍江1200億,吉林1000億,東三省上交國稅總和4100億;

2014年深圳市上交國稅3000億,而遼寧省是2020億;

廣東省2014年上交國稅1萬億,是東三省總和的2.5倍!連續20年全國第一;

江蘇跟廣東的GDP總量都是6萬多億,但江蘇上交國稅只有5700億;

山東省GDP總量5.9萬億,上交國稅3700億;

浙江省GDP總量4萬多億,上交國稅3400億;

廣東以6萬億的GDP總量,上交國稅超過了江蘇+山東的12萬億GDP上交國稅的總和.

有人說得對,誰當上了共和國長子都是用來抽血的.

.

中國的國情,就決定了,國家會抽發達地區的血去補貼落後地區.

以前東北發達,抽東北的血發展全國.

現在廣東發達,抽廣東的血去補貼落後地區.

除了北京是自肥之外,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現在都是國家的供血機.

除了國家財政補貼的50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

什麼貴州、甘肅、青海、西藏、寧夏、雲南、廣西,新疆,

都是幾千年傳統的窮地方 !

東北人口和人才在外流,這些地方也一樣.

這些需要國家財政補貼才能維持的貧窮省份佔領土面積的70%以上!

跟這些地區相比,東北算是可以的了,沒有太窮的地方.

遼寧的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地域主義者們,別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想太多.

自己想想,為啥無論是什麼籍貫和出身的執政內閣上台,

東北的相對地位改變都不大.

如果東北的衰落是因為國家抽血導致,

那麼稅負遠超東三省的廣東今天早就奄奄一息了.

還是多想想怎麼增強造血機制吧!

.

輕工也好,重工也好,關鍵是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

沒有比較優勢,在產能全面過剩的時代,任何一個產業都過不好.

東北底子好,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從1900年以後,生存壓力就比關內小.

搞原始的輕工累人,技術簡單,針頭線腦幹起,利潤低,東北人瞧不上.

於是,貧窮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們先幹了.

干輕工有個好處,輕工產品類型多變,價格多變,需求多變,

需要你有一個跟著市場需求和流行的腦袋才能玩得轉.

干輕工干長了,緊盯市場,緊盯客戶需求,

隨時準備打價格戰、營銷戰、技術戰的腦袋就訓練出來了.

這些思維模式,都不是計劃經濟下活得很滋潤的東北的強項.

也是東北目前最要命的短板.

去看看淘寶上面的輕工產品,有多少東西技術含量高到了東北工業搞不定的 ?

然而又有多少東西是東北生產的呢 ?

東北天氣寒冷,按理說,冬裝生產上,應該是擁有市場剛性需求,也擁有相關技術.

然而,就連冬裝生產上,也是長三角和珠三角生產廠家的天下.

對能生產隱形戰機的東北來說,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冬裝怎麼就那麼難 ?


2017.02.26更新

2016年的各省GDP總量已經塵埃落定,遼寧22037.88億跌落到第14位(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資料庫),看來我之前低估了遼寧工業的窟窿,各產業增加值詳細數據還沒有出爐,這6000多億的負增長很有可能都來自工業,那麼遼寧將成為第三產業比重最大的省。只看總量,遼寧目前已經成為了消費佔GDP比重最高的省,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最高的省區之一。另外,由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可知,2016年遼寧省居民消費支出增速居全國第一位,由中國人民銀行數據可知,遼寧居民存款增量居全國各省前五名,看來受GDP影響不大。

——————————————————

我說些實際一點的吧,以瀋陽為例,瀋陽一季度GDP是-2%多,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名義增速竟然是-39%,直接造成了300多億的負增長,倒退到了2009年的水平,要知道瀋陽一季度的GDP一共也不到1500億。

一季度,瀋陽諸多新興產業,金融業,科研投入都增長良好,甚至增速走在全國的前列。把眼光放到遼寧省,很多也是這樣的情況,一季度遼寧新增市場主體註冊資本增速130+%,遠高於全國70+%的數據。可見市場的活躍度並沒有很多人想像中的那麼差。與此同時,遼寧與居民財富相關的存款,社消,個稅申報人數等都在穩步增長。

我個人一直覺得遼寧的經濟狀況不能用簡單的衰退來形容,而是其他產業的增量在填工業的窟窿,至於這個窟窿什麼時候填完,我覺得很快了,因為這兩年經濟狀況導致的結果就是工業在遼寧經濟總量中的佔比急劇萎縮,今年第三產業的比重也超越了第二產業,工業對於整體的影響會越來越小。

遼寧經濟發展中固然存在諸多問題,但也不必過於悲觀,也應看到一些好的方面。至少,我對於遼寧未來的發展是有信心的。

=====================

看了其他人的回答,我想再補充一點,遼寧是全國範圍內民營經濟佔GDP比重最高的省份之一。國企民企和經濟發展好壞與否沒有必然的聯繫,舉個例子,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上海25%,遼寧68%,廣東53%,你們感受一下。

至於二產三產的比重,四川GDP超遼寧靠的就是二產(2015年四川的三產仍然低於遼寧),今年第一季度福建GDP超遼寧(有季調因素)靠的也是二產。

=====================

找到遼寧另一個重要城市的情況,鞍山今年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名義增速-48%,這比瀋陽的-39%還可怕,只能說,這,,,或許是為了長痛不如短痛吧。

=====================

更新:

2016年5月

瀋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名義增速-48.6%

固定資產投資-73.5%

跌幅繼續擴大。

與此同時,1-5月,瀋陽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3%

以上為大連市近幾年單月地方財政收入,其中有一個月是負的,原因是該年1-10月財政收入低於1-9月。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大連市國稅收入增長16.6%,增速位於全國前列。(感謝評論提醒,這個增長主要是石化行業消費稅,查了數據,消費稅大幅增長)

2016/7/22更新: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大連GDP增長3.79%,其中第二季度增長6%,分產業來看,第二產業負增長6.7%,第三產業增長13.3%,說明大連經濟已基本回歸正軌,其他城市也大幅好轉,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瀋陽依然不容樂觀。

2017/1/6更新:2016年已經結束,但全年的GDP初步核算數據還沒有出爐,我們可以看一下目前已知的:

截止11月瀋陽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名義跌幅已經超過-53%(同比減少1500億)總量約為長春市的一半,這個數據我無法解釋,如果有人知道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跌幅歡迎一起討論。由此可見,今年瀋陽的GDP已經無力回天了。

大連市GDP(市政府)預計增長6.5%(名義增速約為5.4%),表明已經步入正軌,個人估計明年會進一步回升至其他城市(如青島,南京)的增長速度。

遼寧省地方財政收入增長3%,由於受營改增的影響,各地該數據普遍萎靡,這樣的增長速度已經可以說恢復全國正常水平了。

不久前遼寧政府預計2017年GDP增速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看來遼寧的浩劫隨著2016年的結束可以畫上句號了。(但已經過完的2016年的數據應該還是比較難看)

--------

我想在補充一下一個經常被談到的問題,就是數據的真實性。顯而易見,這種數據上的「不準確」是普遍存在的,遼寧近年來的「經濟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對不實數據的修正,而為何遼寧被抓了典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考慮到了後果,zhongyang對這個問題一直持保守的態度,非常謹慎。之前除了遼寧外還對湖南湖北等省份進行了審查,但在發現了一些端倪後都不了了之了,今年十月再度對湖北宜昌襄陽兩市的地方財政收入數據提出了質疑,隨後11月兩地該項數據立刻同比暴跌40%,不知道這件事還會不會有後續。我想說的是,市一級,尤其是區縣一級的經濟數據是存在大幅虛高的,重災區:GDP,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但國家的GDP是基本沒問題的,這也是通常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的原因。由於重複計算等原因,市級之和高於省級數據區縣級高於市級數據是正常的,但是是極其有限的,可這點大多數時候都成了擋箭牌,對這方面感興趣可以去研究一下。遼寧省政府已經承認之前數據「不準確」了:前幾年經濟形勢沒那麼好,現在也沒那麼糟。

還有就是遼寧真實的經濟水平如何,這點我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單純考慮經濟方面,次於江蘇浙江廣東,和福建互有勝負,好於山東。(均指人均)


區別在於,這次遼寧一把手剛落馬,正好有人背鍋+集中清理壞賬~


看到玄處的回答下面評論區有位知友@會飛的小豬說到「看來這三個省都是要飯的」。我對你這種提法的邏輯有一些其他看法。

雖然我們大連一般都開玩笑說自己是獨立於遼寧的,但作為遼寧的一個城市也是能感受到發展速度放緩。但是,我還是覺得你的提法有問題。第一,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張光教授《測量中國的財政分權》里寫過,全國接受中央政府轉移支付也就是你說的補貼,只有上海是負數。其他都是或多或少有補貼,那你的意思要十塊前是乞討,要一塊錢就不是了?何況這三個省份要的也不是最多的。第二,這只是增長率,不是總量,這幾個省總量還是很高的。你不能因為日本金融危機低增長或者負增長了,就說巴西印度好增長比日本發達了。第三,建國以來這三個省份作為唯一具有完整工業基礎的省份,為全國建設貢獻很多。誰不有個發展問題和瓶頸。犯不著那麼說吧。


遼寧,我出生成長的地方,大學也在省內讀的,但是被迫的,因為工作卻到了外省,我很想回到家鄉工作,但是調不回去。

遼寧,當初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時候,執行得很徹底,大多都有一個孩兒,我也是。

遼寧,我不知道遼寧的老齡化程度相比於其他省份如何,但我感覺已經很嚴重了。

遼寧,高校真的不少,但是畢業生的去向呢?遼寧輸出了多少自己的年輕人啊,上面應該調查考慮一下原因好么?

遼寧,請不要責難它,它自己也很委屈,我不在家鄉工作,但是我能感覺到一種說不出來嗯委屈和壓力,只是希望家鄉的父老鄉親的生活質量不要下降就好。

遼寧,經濟出現負增長,那麼你就看看遼寧的支柱產業和主要的經濟動力較以往的時候受了什麼影響,發生哪些變化。肯定會有人告訴你的,呵呵,這能怪我么?你當我不想增長么?

遼寧,我只想過個穩當點舒服點的日子,你們那麼愛奮鬥,愛打拚,你們干去唄,幹嘛非要拉上我跟你們比一比?

遼寧,總和和平均數大家誰不會算?你以為我就這麼想背鍋?


請大家高談闊論之前先搞清楚遼寧到底是不是「唯一」負增長,並且「墊底」再來討論問題。

按照名義增速來看,遼寧為-1.3%,山西為-4.32%,遼寧比山西還好點。

按照實際增速來看,遼寧和山西都是3%。並不是「負增長」。


中國區域發展的原因:如果一個地方發展的好,本地人會認為是本地人聰明勤勞優秀,和外地人無關;外地人會認為是國家政策和外地人無私的貢獻,和本地人無關。如果一個地方發展的不好,本地人會認為國家吸血,虧待了自己,和本地人無關;外地人會覺得那個地方的人壞蠢懶,和外地人無關。


之前別人問我是哪裡人,我會說我是大連人。

現在別人問我是哪裡人,我會說我是遼寧人。

大連的相對式微和遼寧的衰退不完全是一個問題,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共性。在我個人看來,這個社會的大部分問題歸根結底是經濟問題,但是影響經濟發展的有不同權重的諸多原因。

首先從政府決策和行政效率上,遼寧較其他地區可能走了更多彎路。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人做錯了選擇,比如就讀了不適合自己的大學、找了一份不喜歡的工作,哪怕這種決策是可以改正的往往也勢必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其中既包括時間成本也包括物資成本。從大連的市政決策來說,過於倉促的西拓北進不僅沒有促進城市發展,還動搖了大連小而精對標香港的北方明珠的定位。快速的擴張消耗了巨大的市政資源,但效果卻不甚顯著。大連本可以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和基建優勢成為中國北方的門戶城市和區域中心,甚至有望和深圳、上海成為沿海三點一線(有趣的是,從地圖上看,深圳到上海的距離和大連到上海的距離很是相近),但是目前來看錯失了這個難得機會。反觀青島,正確的把握住了機會和城市定位,經濟體量上超過大連甚至逐漸拉開距離。大連的政府決策和頻繁的人事調動不無關係,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官員對自身政績和仕途的考量和規劃。符合城市最大利益的決策不一定符合官員的最大利益,符合官員最大利益的決策不一定符合城市的最大利益,由此出現了委託代理問題,而頻繁的調動加劇了委託代理問題,使得更多人視自己為過客而非歸人。當然,有時也會出現官員和城市目標一致的情況,比如官員需要突出城市特色以達到自身某些訴求,於是足球、廣場、女騎警的出現成為了大連讓人眼前一亮的城市名片。我們可以進一步把政府決策的視角從大連放大到整個遼寧,我曾經去過幾次鐵嶺市的新城區,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唯一的問題就是——沒人,沒人意味著沒經濟。像這樣的新城區在遼寧並不算少,比如營口新城曾經頻頻被各大媒體報道為鬼城,當城市自身的經濟積累和規模還不足以支持跨越式擴張尤其是還依託地方政府發債的擴張,這時新城的建設究竟能從多大程度上促進經濟的發展就值得考量。

其次,既得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嚴重。事實上,包括我在內,我們每個生在長在東北的本地人都或多或少受到父母長輩的庇蔭,這種庇蔭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一種福利,這種福利可以在留住本地人才上發揮一定作用。但是這種庇蔭和既得利益存在一個前提,那就是蛋糕夠分,大家吃的飽之後有剩。剩餘的蛋糕能留給其他人,無門無路白手起家的有志青年以及從外地流入的人才才能分得一杯羹進而紮根立足反哺當地經濟,如此般蛋糕越做越大大家才能吃飽。然而當蛋糕不夠分的時候會怎麼樣?當經濟下行,蛋糕已經不夠當地既得利益集團分配了,所以既得利益者只會盡其所能的保護自身利益免遭損失,於是儘可能的多撈多吃。因為如果自己少吃了,別人就會多吃,自己那一份就會少掉,於是就出現了囚徒困境,大家不僅吃,還吃相難看,最後什麼也沒剩,誰也沒吃飽,外來者無法參與,既得利益集團就已經把盤子砸了。因此目前遼寧地區的既得利益問題在於,第一蛋糕已經不夠吃了,第二吃相越來越難看,第三很多人吃了蛋糕之後並不覺得自己是既得利益者反倒覺得這是自己應得的,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於是我們看到,網上出現了一些言論,包括回憶以前遼寧是共和國長子之類,是否覺得這種言論的基調有些熟悉?比如香港的港獨言論。這種憶往昔光輝歲月的做法是否可以視為既得利益者喪失尋租空間之後的不適呢?知恥而後勇,正視問題本身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安逸了那麼久也應該活動筋骨了。

最後,從我個人角度,我認為很多像我一樣的當地年輕人缺乏足夠的視野和認識支撐起自己的人生選擇和職業規劃。我從幼兒園到大學本科一直在大連就讀,我在本科階段希望自己變得優秀、特別,也曾經試著不同的努力方式,參加各種比賽,參加學生會,認真上課等等,但是直到大四才猛然發現,我虛度了很多時光,浪費了很多時間(比如學生會),也少做了很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學編程、找對口實習、CPA)等,而這時候能去彌補的機會就很少了,所以我身邊的一些同學在就業的時候沒有經過真正的選擇和規劃,難免有所遺憾。當我來到廈門讀研究生,雖然依然有些後知後覺,但是周圍同學清晰的目標也讓我第一次為自己的未來規劃並行動起來。我曾經總以為在這個扁平化的信息時代,信息對稱你知道的我也會知道,然而從實際經驗來看,遼寧有價值的信息還是比較稀缺,這也直接影響到了個人的選擇和規劃。本科學校每年都會舉行一次舞蹈比賽,比賽很激烈,需要高強度訓練一個月左右。今天刷朋友圈,看到很多學弟學妹在分享學院學生會製作的海報,大意是說好幾個大三學生連續三年參加這個比賽,精神可嘉。我一時也有些語塞。

最近幾個月忙於實習和其他事情,頻繁的穿梭在廈門、深圳、廣州、香港和上海之間,偶爾回到大連,會突然想什麼時候才能重新在自己的家鄉看到這種蒸蒸日上的景象。


父親評論遼寧的經濟形勢:

轉型的陣痛期。製造業的寒冬。

人的觀念落後,官僚主義。

誰逼急了都能轉變。誰也不傻。

遼寧有完整的工業體系,以及遼寧人的工業血液和思維。這是其它省份不具備的優勢。


作為離開了東北的人想說,

多走走就能對比出來差異。

從上到下,可以說東北是最能糊弄事兒並且還好面子怕揭短的地方了。

別人的路線是:不知道不行,知道不行,不知道行,知道行。

東北的路線就好像有些回答里爭辯體現的:不知道不行,知道不行硬說行,貌似行實際不行。這種自我催眠真的沒什麼好處。


湖北統計局官方網站數據出來了,表42,各省經濟數據
http://www.stats-hb.gov.cn/CMSwww/201702/201702041030034.xlsx
第四十二頁
官方數據出來了,比預想的還要差太多,遼寧GDP22037.88,實際增長-2.5%,名義-23.13,人均已經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非常非常的可怕了

以後不用說遼寧相對全國還是發達省了
------------------------------

最新數據有了

,所有城市大幅度負增長

附上統計局回復的數據。如果不信,可以直接去瀋陽統計局詢問

遼寧統計信息網,在這裡


遼省是黑吉兩省的大哥,底子厚,氣勢強,力量大,政治素質好,是東北特色社會體制的代表。黑吉兩省作為跟班小弟,對大風向變化的體現不如遼寧明顯。

黑省相對來說更加原生態,除了大量工人還有大量農民,作為第一產糧大省,工業不行還有農業挺著,數字相對好看一點。遼省工農業比值更大,所以死相更難看。吉省一向是非主流,自然資源不如黑遼豐富,工guan業liao也沒有黑遼強勢,所以早就開始另謀出路,一變天反而經濟相對最好。這一波下跌主要是坑工人,所以遼寧被坑得最慘,如果連工人帶農民一起坑,其實黑龍江也跑不了,也就吉林相對好點。

但是至關重要的第三產業,三個省都不怎麼樣,基本沒有實質性政策支持發展新時代需要的信息化、互聯網、金融業,東北(除大連)沒有一家全國知名的銀行、券商、交易所和互聯網公司。撒錢基本是撒到上層建築里去,送給底層老百姓的禮物是下崗裁員。上層腐敗,底層愚昧,基本算是改革開放以後東北社會的一個寫照,這應該是古典社會主義轉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案例吧。官員的思想解bian放zhi了,老百姓的沒解放。官員學會了權力尋租以後,老百姓的勤勞熱情淳樸統統變成了傻逼。仔細看看思想文化界里某些瀋陽、哈爾濱出身的代表,大概你就能明白點什麼。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代表,這些代表頭上又是誰,本文不做評論。瀋陽、哈爾濱對兩省的控制力,光是從路網就可見一斑。金字塔社會裡,官員比狠,百姓比蠢,今天遼寧第一,也可能明天就是黑龍江,誰知道呢。資源枯竭工業衰退之後,事物開始暴露出本質了。新京你看你連山西都不如了,罰酒三杯。


推薦閱讀:

中國大城市的房價,為何會漲到今天這種「高不可攀」的地步?是有錢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錢了么?
馬雲重回中國首富,309億美元,如果把這些資產全部兌換成現金,會對經濟產生什麼影響?
經濟下行時,我們該怎麼應對?
應如何看待索羅斯關於「中國還有三年」的言論?
樓市肯定要崩,為什麼大家都不賣房??

TAG:中國經濟 | 遼寧 | 東北 | 瀋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