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些大人寧願玩手機也不願陪小孩子玩?

身為高中生的我,和在上幼兒園的妹妹已經有很大代溝,更不用說比我更大的表姐們。是今天晚上的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

妹妹很活潑好動,會撒嬌地請求,但兩三句話後要求不被滿足就會大聲哭鬧,大家說她霸道,但我覺得不是這樣。

剛才她很想和我們幾個大孩子玩遊戲,一開始說要玩寫大字,但大家嫌累,她又拉著我們要表演節目,大家都很推脫,不想出醜。她便硬拉著她爸爸讓他表演,他很不情願,最後還是去了,很敷衍的樣子又惹得我妹很不高興開始哭鬧。我就想,他出個丑讓他女兒開心一下又不會掉塊肉,那種敷衍了事的感覺反而很傷小孩子的心好嗎?然後大家就玩笑的語氣說我妹事多麻煩,帶她太累。其實就多陪孩子玩幾分鐘,少看一會兒手機又不是多費體力的事,為什麼大家卻都如此不情願?孩子愛玩也是天性吧,請你陪她玩一下也不是什麼大事,但大家卻樂於把自己的懶惰歸結於孩子的調皮。難道是覺得,一個6歲的小孩抱著手機玩的樣子比蹦蹦跳跳更乖巧懂事?

後來我就說,既然大家都想坐著不想動,那麼我們就玩誰是卧底吧。但就是這麼不費體力的遊戲,玩了幾盤以後我姐也說,我們玩累了,休息一會兒吧,就又開始專心致志地打手游。我妹就抱怨大家都在玩手機,不跟她玩。大家還很委屈的樣子,說她不守遊戲規則才不陪她玩的,實際上是好幾盤她第一局就被刷下來,還是冤死的,她不太高興罷了,對一個小孩子這種情緒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吧。

說了這麼多,我就是感覺大人總是習慣不把小孩子的話當回事,哪怕她請求你完成小小的一個心愿也是敷衍了事,以為僅僅這樣就足夠使她快樂滿足。但是大人不知道,他們不認真的態度反而令她傷心啊。其實世上沒有那麼多熊孩子,很多看上去幼稚可笑的要求其實是那個年齡的孩子的正常需求,被關愛的需求,但是為什麼,大家就是不願意認真的去滿足他們的需求呢?


題主的觀察很準確,並非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大人忽略了孩子玩的需要,所以孩子憤怒了(看上去顯得有些霸道,背後的原因是被忽略而產生的憤怒)。

不可否認,有時候陪孩子玩確實是很無聊的。比如,孩子要求把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反覆要求玩捉迷藏的遊戲,玩簡單的大富翁卡片等,這些對大人來說沒有挑戰性的遊戲不免是對父母耐心的重大挑戰。很多父母即使陪孩子玩,也只是敷衍了事。

但是,在孩子的成長中,玩耍是非常重要的。能充分玩耍的孩子開朗、樂觀、活潑、開放、富有創造力。心理學家均認為,玩耍對於孩子培養自主性、創造性、自發性都是非常必要的,能投入地玩遊戲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標誌之一。沒有機會充分玩耍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本身的問題導致的),要麼顯得乖巧、自製、聽話,要麼多動、富有攻擊性、尋求刺激、混亂。按《情感依附》一書中的說法,前者屬於「將痛苦內化的兒童」,後者屬於「將痛苦外化的兒童」。

為什麼有些父母不願意陪孩子玩耍?常見的是兩個原因,一是跟父母身份認同有關,即還沒有完成父母角色身份的轉變;二是父母過份認同了教育者的角色,而不能成為孩子成長的參與者和體驗者。

形成父母的身份感並不是生育孩子之後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是要面臨身份認同的轉變,從一個「自由自在」的人轉變為一個「有家有孩子」的人。這意味著要犧牲很多自己的時間,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包括如何建立親子關係,如何更好的處理夫妻關係,如何賺錢養家等。有時候還意味著要犧牲發展的機會,比如出國、讀書、升職等。不像其他的社會任務會有很多外在的獎勵(比如升職加薪),為人父母所能得到的外在獎勵並不多(當然有很多內在的獎勵,比如親子之間的愉悅感,親密感等,但這些獎勵是建立在良好親子關係的前提下的)。

成為父母的這種身份轉變並非那麼容易發生。對於那些幼時沒有被很好養育過的人,或者幼時父母關係存在嚴重問題的人,他們需要克服幼時成長過程中的創傷(比如被忽視、被拋棄、被虐待等)後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在創傷沒有被修復的情況下,這些人會害怕成為父母。即使陰差陽錯成為了父母,這些人仍然像一個未婚者,經常遊盪於朋友之間或工作之中,而不願意回家陪伴孩子。養育孩子的過程會自動喚醒幼時的創傷,因此他們潛意識地迴避成為父母。

除此之外,一個人還要完成與父母之間的分離,成為充分獨立的個體,此時,那種成為父母的身份感更容易建立起來。現實生活中經常看到的例子,有些父母將孩子生出來之後,理所當然地交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來帶。這些父母還沒有完成與原生父母的分離個體化,無法形成充分的父母身份感(那些因為客觀原因而不得不讓老人來帶孩子的情況除外)。對這些人來說,生了一個孩子就像多了一個弟弟或妹妹一樣,他們無法體驗到為人父母的樂趣與意義,更多的感覺到孩子是多麼令人討厭。

再來簡單談一談第二個原因,即父母只是成為一個教育者而不能成為參與者和體驗者。這些父母已經完成了父母身份的轉變,事實上他們很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父母。但他們似乎存在著一種自信心的不足,以及過分壓抑的性格,因此,他們總是過於注重孩子的規矩、成績或禮貌等,生怕孩子學壞。在他們眼裡,玩耍是不務正業,他們以成人的視角來看待孩子,無法共情孩子的玩耍需要。孩子的玩耍會激起這些父母自身關於願望滿足的心理衝突,他們對自身的願望也是壓抑的。過份壓抑的教育導致孩子的早熟,無法充分享受玩耍的樂趣。成年後,這些孩子可能會沉溺於遊戲或賭博之中,以補償幼時未能充分滿足的玩耍的需要;或者也跟父母一樣,成為一個過份壓抑的人。

成為父母重要的是將養育孩子作為一種事業來做,而不僅僅是一項社會任務。成為父母也意味著要重新面對自身的成長過程,面對自己的童年經歷。有了這些準備之後,那些無聊的遊戲便賦予了積極的意義——因為它們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因為它們能讓父母體驗到自己的童年情感。此時,父母能放下教導者的身份,跟孩子一起玩,並能感受到玩耍的樂趣。他們能共情的發現孩子玩的需要並適當地滿足孩子。在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親子之間的聯結被很好的建立起來了,而我們知道,親子之間親密聯結對於孩子的健康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在《情感依附》這本書中,兩位作者總結出孩子與父母之間依附方面的問題,附在後面以供參考:

1、父母不能與孩子建立聯結。父母不能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樂趣,對孩子沒有興趣,把養育孩子僅僅當成是負擔,讓孩子失去了深層次的安全感,導致的結果是多動的孩子或過份壓抑的孩子。

2、父母不能與孩子一起玩耍。父母太習慣於對孩子指手劃腳、過度控制,根本不相信玩耍的價值,無法體諒孩子玩耍的需要。在親子之間無法產生輕鬆愉悅的體驗,孩子會變得多動,在思考、感受歡樂和行為等方面沒有辦法整合。

3、父母情感的投射與否認。父母將自身的情緒和認知投射在孩子身上,常常妨礙父母準確地理解孩子。比如,憤怒的父母把憤怒投射到孩子身上,會認為孩子很惡毒或者是一個「壞種」。過度控制的父母會認為孩子總是「操縱別人」。

4、父母自我認知與實際行為之間的分離。也就是說,父母想的和說的是一回事,然而實際上他們的表現剛好相反。比如信誓旦旦地說打罵孩子對孩子不好,但一轉身便對孩子大吼大叫。

5、父母的需要在前,孩子的需要在後。

6、體罰。體罰確實能馴服孩子的衝動行為,這種馴服能制服外顯的野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難駕馭的部分會向內,導致孩子對瘋狂想法感到內疚、抑鬱和自尊減退,內心很難整合。

參考文獻:亨利·馬西 內森·塞恩伯格. 情感依附.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


只有小孩子的父母有責任和小孩子玩,題主的表姐們不願意和小孩子玩有什麼錯?


因為不好玩……


因為小孩真的好煩 又吵又鬧又作 玻璃心小公舉 給點陽光就能上天 老子小時候一塊玻璃片打磨【玩】了一學期


我大三,我唯一的表妹小學二年級,說實話,我不喜歡和她玩兒,家裡能陪她玩的不是她爸媽就是我爸媽,總之是有孩子的大人。

題主問題里『寧願玩手機也不陪小孩子玩』其實是樹立了一個前提,『陪小孩子玩重要性大過玩手機是天然成立的』。對於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這個前提並不能天然成立,尤其是本來就不喜歡小孩子的。我玩兒手機的時候,一般來說是和要好的同學聊天,或者刷刷微博,看我喜歡的信息,這些事情對於我而言其重要性和趣味性遠遠大於陪孩子。陪孩子玩對於我這種人來說,就是付出機會成本讓小孩子開心,自己又不開心,沒回報啊。

對於我爸媽他們來說,他們能從逗孩子中得到樂趣,所以能耐心陪孩子,對於喜歡小孩子的人來說,花費成本讓喜歡的人開心,自己也會得到快樂。但是對我來說,真的很痛苦,為什麼要強迫我這種人陪孩子玩呢?就因為他是小孩子我就要滿足他嗎?

所以我覺得,對於不喜歡孩子的人,就不要非讓別人陪孩子玩嘛,可以找點辦法兩全其美。比如說我就會把我妹帶去購物中心什麼的,讓她去滑冰啊攀岩啊或者放到找小朋友多的地方讓他們一起玩,自己就去逛街什麼的,各玩各的,挺好的。


題主的問題不夠嚴謹,而且有很重的道德綁架的意味。

為人父母,用愛去陪伴下一代是應該的,無可厚非的。但對其他的親戚朋友,題主還是別多做要求了吧!不是你小你有理,全天下都要圍著小孩子轉。看題主描述,應該是春節的聚會,大家都很累,也各有各想法。願意或有責任陪孩子玩的(比如題主和小孩的父母),就花多些精力和愛意去陪伴孩子(並且教育孩子不要去打擾到旁人,請尊重別人的私人時間)。至於其他人,拜託讓大家都輕鬆一點,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好嗎?


因為父母不愛孩子。別和我爭,因為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謝謝。


別說手機了,就是給我一本《微積分(下)》,我都不願意跟小孩玩。


真實答案就是你們心底壓根不在意他。不管他是大人還是小孩,當你不在意他時,他就什麼也不是。沒有理他的興趣,管他哭還是鬧或是笑,他沒在你心裡,他什麼也不是。換句話說就是:在你心裡,他沒存在感。

原因:你們已經連自己都沒好好放心上,心裡怎麼還放得下別人。

分析:你們自個兒做到了關愛自己嗎?什麼是關愛自己:做到起居有常(不熬夜不睡懶覺),做到飲食有節(不過飢不過飽不飲酒不吸煙飯後走幾步),做到不妄做勞(不強擼不長時間看手機電腦電視不長久工作要注意休息)。呵呵,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對待自己都如此敷衍,這樣的人還會有精力去關愛身邊的人嗎?

解決:首先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學習。一切井井有條了自然有精力對付家裡的小公舉小妖精了,說不定還會樂在其中呢。

我自己:春節回家就帶著弟弟妹妹扯野草、背古詩詞、放煙花、山間漫遊、曬太陽、寫作業,抱一抱也很開心了,和小孩在一起其樂無窮啊!

弟弟剛上幼兒園,他讓我們考他題目,大家都出了幾個難題,可他只會十以內加法,弟弟嘟囔著說:你們都不要出難題好不好,我要做女題。

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看,小孩其實也很幽默呢。


小孩子需要的關注度遠比你想像的多。她需要你陪她玩的時候也是她爭取關注度的時候,由此才有自己是被愛著的感覺出現。

那為什麼大人不願意陪小孩子玩呢?

簡單的說,煩。

小孩子的智力心性並不像成年人那麼成熟,她的遊戲對成年人來講有可能很枯燥,有可能很無聊,無法吸引成年人的注意力,而作為成年人自己的耐心又是有限的,即便是父母,也會出現身份認識不清晰,導致失去陪小孩子玩的耐心。

這個東西我換一個說法會更好理解。一個學霸給學渣講題,講到最後往往不是學渣抓狂而是學霸。因為學霸的思維太快了,學渣跟不上,就會產生這麼簡單的問題你為啥不會啊摔!這個公式直接套用就可以了啊摔!這類的情況出現……

和小孩子玩的時候成年人也會這麼覺得:啊好無聊啊還不如玩手機……啊好蠢啊還不如玩手機……啊小孩子好煩啊還不如玩手機……

有時候大家也該多點耐心陪陪小孩子的。小孩子內心其實很敏感啊大人老是不理她她會覺得被忽略沒人愛她了,於是一種就越來越沉默一種就越來越作只為了吸引一下別人的注意力……並不排除很多孩子自我調節能力很強但是那不是孩子本身就有的能力,而是綜合環境下教育等的共同作用力。小孩子一開始是什麼都不懂的呢。他們的本能是得到關注,生存,取悅自己。這個本能並沒有好惡之分,所謂熊孩子與乖孩子,差距只在於教育。

有點亂,希望幫到題主吧^_^


你以為大家玩手機是手機的鍋?我小時候寧願看《實用內科學》也不太願意去跟這些「小盆友」玩,無非是麻煩,沒意思。

她父母有這個義務,別人只有道義上的親戚關係,不要以為是親戚就什麼都行,你自己怎麼不去問問人家是不是累了不開心了不願意跟她玩(你還能看出人家是輸得多了不願意,你要是輸多了還願意是你自己的事情,問題是人家就是這樣啊),啊,小孩子是人,親戚的孩子就不是人?我倒覺得小孩子應該從小知道別人有跟你玩權利但是沒有這種義務。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親戚未必就是對你好的,還有兄弟鬩牆的呢


懂事的大人往往指責小孩子不懂事,愛哭愛鬧。

可是,大人們不懂的是。

對於大人來說,能陪他們打發時間的東西很多,而對於那麼小的孩子,他們的世界只有你。


這問題答案很簡單

就是因為不夠愛啊

我陪我閨女挖一下午鼻屎都興緻盎然的 或者她在前邊一邊爬一邊嘎嘎笑 我在後邊戳她屁股 或者我躺在地上什麼都不幹 任她在我身上翻來滾去當人肉坐墊 夠無聊吧?

因為我愛她呀 長這麼大我還從來沒這麼愛過任何人呢

哪裡會想看手機 手機哪兒有我閨女好看 哼


我不是專業人士,其實孩子還是蠻簡單的,我家小朋友一歲,老公和我都是手機癌,其實老公工作一天,晚上回家再做完飯也挺累的,玩手機放鬆是情理之中。不過他一般會放下手機和小朋友好好玩個把小時,給他說話,一起玩玩具,教他發音念爸爸。可以明顯感覺到,當有人和孩子玩的時候,孩子的笑聲會多很多。雖然他那麼小。其實,父親對孩子的感情是後天的,剛會站的小朋友有時候會站起來,彎腰看玩手機的爸爸,他不會說話,但是他希望有人和他玩,老公每次都馬上被他萌化了,扔下手機就和他玩去了。那些放不下手機的人,大概是愛的不夠深吧。


這就是那個孩子要走的路了。

這些不被關照的經歷會以清晰的回憶或抽象的感覺留在她心底,時刻影響著她的成長。這必然是一種障礙,但也怪不得那個父親。那個父親必定沒有得到過那般的關懷,也沒有其他契機讓他體會這樣的關懷對一個小孩是多麼重要。

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懷、足夠的愛,對於幼年時的父親是極其難過的一件事情。難過得難以承受。所以,他會不自覺地將那些不愉快的經歷藏起來,不再去觸碰。

時間一年年過去,他長大了,成家了,生了個女兒,成了「父親」。可他的心啊,依舊是那個不被關照的孩子。當他看到與自己類似的經歷在女兒身上重演,他一定有那麼一瞬間的難受,就像兒時的無助被挖了出來。他的心——那個無助的小孩想逃離,卻被迫要去面對。於是他變得慌亂、無措。他並不是拒絕陪女兒玩。只是,他的心太難受了,太無助了,他還沒有能力鎮定地面對兒時悲傷無助的情緒。他無法安然地配合女兒,去認真地完成一次表演,是因為他沒有勇氣面對這樣的幸福。

這幸福啊,太陌生了。陌生的東西總讓人隱隱地害怕。

直到女兒能說話、能走路,都沒有一個人、一個契機讓他走出那片陰影。於是,女兒無法從他這裡得到足夠的關懷與愛成了必然。

小女孩將帶著不敢觸碰的傷痕慢慢長大。或許她運氣好,會遇到一個漂亮的姐姐,對她說:原諒你爸爸吧,爸爸也只是個傷心的孩子啊。又或許她會遇到一個願意無條件愛她的人,讓她知道,即便自己煩人、一無是處,她也還是一個能夠被愛,值得被愛的人。

但也有可能,直到她兒子能說話、能走路,她都無法給出足夠的關懷與愛。就像當年她的父親一樣。

這些就是她要走的路。這就是宿命,是人生而為人的悲劇性。


有時候坐地鐵看見父母帶著小孩,大人基本不理會小孩只顧著自己玩手機,無聊的小孩眼巴巴地四處找茬,只能換來大人一句斥罵,我心裡就感覺極度厭惡。對待孩子如此冷漠!將來自己有孩子了,我一定不會這樣冷漠待他。當看到別人不恰當的行為時,讓我們引以為戒


一個小孩子,一個大人陪著玩就足夠了,不用一群人跟著,題主這麼想,自己跟她玩唄。

講真,我小時候,一個扣子能玩一下午,根本不用大人操心,因為他們本身也進不到我的世界裡面。而且,我們家的教育是,一個小孩子,如果需要五六個大人一塊哄,那就是所謂的鬧人和不懂事。

要從小就教育小孩自己不是宇宙的中心。


推薦大家一個方法..

帶孩子去學圍棋..

大人偶爾也跟著學習學習..

大概用不了兩個月的課..

你就玩不過你孩子了...

這時候 作為大人,你要挽回尊嚴啊...

輸給孩子算什麼?

然後你繼續玩,一般就繼續輸...

然後就良性循環了..

孩子喜歡贏你

你要挑戰你孩子

然而你看到孩子老是贏你

你還會有種我孩子超聰明的成就感

然後,你們就可以在一起愉快的玩了!

參考出處——我的童年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 西西 的視頻,西西父母經常把和女兒西西玩耍,感覺雙方都很享受這過程,是教育典範。


不知道題主描述的事情在某些回答里怎麼就成道德綁架了,這明明就是對孩子的極度忽略和不負責任的表現。

我的孩子目前一歲五個月,正在進入terrible two階段。

我可以用很多詞來形容她:好動、活潑、積極、善良、友好、充滿熱情、好奇心強,這些都是一個孩子最積極的一面。

而另一方面,她也是謹慎、脆弱、疑惑、容易恐懼、充滿不安全感的個體,因為她眼中的世界是精彩卻又極度陌生的。

孩子本來就是這樣複雜的個體,可總有些人喜歡單用一個聽話懂事來衡量ta。

很多長輩對孩子所做的最大的誤解就是完全不能從孩子的角度來理解ta,試想,在一個完全陌生、語言不通、不被理解、並且不能自理的環境中,你能比一個孩子做得好多少?

在現實中有太多題主的描述里那樣的父母,這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有太多人連自我成長都沒有完成,卻在本能的衝動下、親戚的壓力下、以及說不清道不明的各種狗屁理由下生下孩子,然後淪為生而不養、養而不育、育而無類、類而不化的狗屁父母,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

ps:題主你是個好孩子,敏感善良的眼睛看到了很多人看不到的事情。我想你以後會成為一名好媽媽的。


推薦閱讀:

想到美國留學,畢業後從事早教工作,請問申請哪個方向好,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還是教育心理學?
如何培養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
adhd是否該選擇擇思達治療呢?
什麼是客體關係?
兒童發育遲緩能恢復正常嗎?

TAG:心理學 | 兒童教育 | 幼兒教育 | 兒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