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老爺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謝邀.....頭一回感覺到被邀請到的問題我能答。

說到老爺車,我覺得至少得要個30、40年以上歷史的車才行吧,我接觸的最早的老爺車應該是上世紀初的了,剛玩知乎時回答第一個問題中提到過我前年參加了一次老爺車拉力賽,剛好第一個賽程中我給一個歪果仁當了一段Co-Driver,我們開的車是一台Laurin Klement 300,Laurin Klement是斯柯達的前身,在汽車廠商里像這種有百年歷史的品牌真沒幾個。這款車是1923年出廠的,算算當時是2014年,這款車已經誕生91年了。

先介紹一下這款車,它搭載的是一台4.7L直列四缸引擎,50匹。變速箱是一台四前速手動變速箱,帶有倒檔。車尾背了個大油桶是油箱。

這款車是右舵的,但這不是最特別的地方,最特別在於這輛車的三個踏板:離合器踏板、剎車踏板、油門踏板的位置。以現在的手動擋車來說,不管左舵右舵,最左邊都是離合器,中間是剎車,最右邊是油門。但是這款車不是這樣,最左邊是離合器,中間是油門,最右邊才是剎車,而且右舵車檔桿在右手邊(感覺下次有人問有沒有右舵車可以用右手換擋時可以把這個點再拿出來),如果不熟練的人一上來是沒法開這輛車的。

注意看圖,中間最小的那根是油門,左邊是離合器,最右邊是剎車

下面說說感受吧,快百歲的車了舒適性就不要提了,懸架有彈性,但是非常硬,在高速公路這種算平整的路面上都覺得顛,而且那時候的車還沒普及安全帶,遇到大的路面起伏真的會把人顛飛起來。這輛車沒有車頂,除了車身就只有一塊風擋,但是並不影響強風給你重塑髮型。車身很高,上車的時候確實是爬上去的。

駕駛上你肯定要熟悉那個奇葩的踏板設定,然後換擋必須兩腳離合,退檔必須補油,不然真入不了擋。方向盤沒有助力,低速或者原地打方向累死人,跟80、90年代的無助力車更本不是一個量級的。開起來後聲音也是無比的大,直排沒有消音器,有沒有隔音的車艙,所以一路上對話基本靠吼外加手勢。

別看50匹馬力,快百年過去了,飈起來也有80的巡航速度,我時刻覺得自己會被顛飛起來,這車轉彎半徑大,也有後視鏡,但是因為沒有車頂,而且車身非常高,視野是真的好多了。油耗高的離譜,百公里50升、60升一點不誇張。

由於我駕駛的蘭博基尼400參賽,所以只在最開始的時候當了回Co-Driver,我跟那輛Laurin Klement 300都是一起在跑比賽,後來印象里它只是勉強完賽因為爆了水箱。因為最後一段賽程是跑山,前半段上山會比較吃力,一路沿途都在跟村民借水,搞的村民以為它加水就能跑,不用燒油。我後來是第三個過的終點線。

現在再來說說參賽時開的這款生產周期在1966年到1968年的老爺車吧。這我開過的最老的蘭博基尼了,400GT 2+2,總共也就247輛。

早期的蘭博只有V12引擎,外觀設計也都是偏GT的,而不是速度至上高性能Soortcar。4.0L的V12,,前中置設計,重量都壓在車頭。因為V12引擎大小的關係,車頭很長,但留給後面的位置就很小;加上車頂的流線設計,車內的空間很擁擠。另外,別忘了這輛車是2+2,後面還有一排座椅,實際的乘坐體驗渣到爆,感覺比現在的蘭博空間還擁擠。我覺得我一個亞洲人的體型坐進去都費勁,歐美人士應該更難出入。

進入車內,真皮內飾座椅;空調沒有,只有倆通風管道;收音機、音響沒有,只有常規的機械控制裝置:大燈、雨刷、電動車窗。以現在的豪華車眼光太看,稍微有些平淡。這麼老的跑車都是手動擋,離合行程比較長,但重量還算適中,不重也不輕,跟普通能見到的手動擋車比稍微重一些。因為車內空間小,所以三個踏板間的距離非常近,很容易干涉,尤其是油門,想深踩腳上功夫得好。換擋的話就比較生澀了,但擋位很清晰。方向沒有助力,不過方向盤做的很大,這點跟剛剛說的那輛Laurin Klement 300很像,短距離挪車、停車、掉頭,弄完一定是一身汗,一點不誇張超級重。

開起來後這輛車異常輕快,離合的結合點很容易找,開快了之後方向就輕多了。在4000轉以下,這輛車算是一個普通轎車,甚至開起來有點讓人失望,很溫順。但是當你深踩油門拉高轉速後,立馬車子就轉性了。隨著轉速攀升,動力開始湧現,提速很快,這種加速感跟90年代的日系性能車比較像: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能溫和、能狂暴。這台4.0的V12動力其實沒多大也就320匹,跟現在的車比,也就是一些高檔中級車的水平,但是在當時跑車中算是佼佼者。

跑山路的時候轉向很靈敏,不過曠量不小,從千島湖山區下山大概90左右的車速,轉向時車身幾乎沒有傾側,極限很高。雖然這是一輛後驅車,且沒有那麼多電子輔助,車尾還比較安分。我不太喜歡的就是車體很寬大,坐在裡面就像一個美式肌肉車的感覺。

因為老爺車賽比的是對時間的精準控制,而不是速度,所以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都以為前三個到的是冠亞季軍,圍上去要簽名。其實不一定,就像我第二個衝線,被誤以為是亞軍,但成績並不是第二。後半部分的感受其實上次在寫蘭博基尼駕駛感受的回答時已經寫過了,所以偷個懶直接搬過來,這些呢都是名副其實的老爺車,跟80、90年代的老車不是一個概念的,能撐到現在的其實也都經過大量的修復,精心保養過,非常難得。


98年的奧迪a4算老爺車么?如果算的話我或許可以答一下。。。

另外還有02年的福克斯以及00年的普桑。。。

我的生活其實充滿了老爺車。

要說開老爺車有啥體驗,無非就是小毛病多,技術老舊,舒適性差等等缺點了。

優點也很明顯,維護便宜,不怕刮蹭,情懷滿滿。

在上海的高架上任何車都不敢插我隊,因為我根本不會讓道,硬擠的話我就直接靠上去,就算蹭到了也是對方吃不了兜著走。說到底流氓併線比的就是誰的車不怕修罷了。

普桑的塑料保險杠不掉漆且無比堅硬,直接能撞癟車門。

聽說你要加塞?不好意思我是普桑—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這是我當時蓄意撞擊一台蒙迪歐的車載視頻。

看上去掉漆了是不是?其實都是對方的漆,用砂輪打磨了一下跟新的一樣。

對面的就慘了。

右後車門整個癟進去了,要重新鈑金和噴漆。右後葉子板也要噴漆。維修費肯定上千了。其實也沒啥,老車用料比較結實,低速碰撞很有優勢而已。


曾經差點與一台老車結緣。

那是一台直列6缸捷豹第四代xj 40,落滿灰塵停在相熟的修理廠的角落。

算是國內比較少見的了。

原車主開價3萬,

車況嘛,能發動,發動機聲音不太好聽,有點拖拉機;

外觀算完好,打打蠟應該漂亮;

關鍵是內飾有點看不下去,真皮有老化脫落,想收拾舒服估計要重新全包真皮,中控老化錯位,想爽要找品質好的配件換上,或者自己開模做新的;

(內飾是國內玩老車的一個痛點,多是以保留原車內飾為主,效果老舊不堪,還沒見到收拾得特別爽的。)

並且若買的話,後院還有台一模一樣的殘骸,附贈作為配件儲備。。。

當時很心動,不過相熟的老師傅一句話澆滅了我的熱情,他說:就這車,還三萬,三千差不多。。。

後來想想,要想收拾到舒服,要做的事太多,通過了解,國內保有量很少,配件要去英國一個捷豹論壇去淘,外地牌也轉不到本地,加上原車主態度傲慢,

最關鍵的是……這款車有v8的版本,本人v8控,這台l6總感覺不值得折騰這一輪,最終作罷。所以開老爺車什麼體驗?照顧車要付出很多精力,不管是剛開始的收拾,還是日常保養,不親自做過很難體會,

當然開出去也會吸引到我這種愛車人士欣賞的目光。

汽車之家最近有幾篇寫老車的,除卻辛苦不說,最終成果也只是外觀能看,坐進去就有點難以忍受。

畢竟國內老車文化還未成型,玩起來很尷尬,很無奈。

想到什麼再補充。


在俄羅斯上學時接觸過一台70年代的拉達,那哥們光讓這貨能打著火就花了四個月時間,把外表弄利索還算簡單但傳動和懸掛簡直就是個災難。新的東西想裝進去需要各種各樣的調整和硬幹,找原廠零件要不是價格高的嚇人要不幹脆沒戲。老皇冠老凌志還算省心,如果搞英國車義大利車尤其是阿爾法羅密歐,沒閑錢沒時間沒心思的話趕緊賣了吧,修車真能把人修死


很多知友都知道,我是一個自動駕駛信徒,特別喜歡汽車科技及電子產品。哦,對了,我還是知乎電動車優秀回答者。

所以最初 @梅賽德斯-賓士 邀請試駕一輛1955年版的第二代賓士 S 級老爺車時,我的內心其實是拒絕的。

特別是工程師告訴我,因為沒有轉向助力,方向盤會特別沉;沒有助力泵,所以剎車會特別硬,不習慣的話要提前踩剎車,要不然……

但我還是決定參加這次中國國際名城經典車拉力賽,是想真實體驗一下半個世紀前缺少各種科技配置的汽車,開起來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賽事前一天我趕到活動場地。吃晚飯時我就一直在天人交戰,待會兒要不要去提前試試那輛賓士老爺車。

一方面,我從來沒開過老爺車。60多年前的車,操作上肯定和現在的車有很多差別。今天不上手熟悉一下車子,明天上路後肯定會手忙腳亂。

但是,當時室外溫度只有5度啊,穿著短袖 T 恤的我在室外待了一會兒就被凍得全身發抖。當時北京白天最高溫度還有30度左右,最低也有18度左右時,張家口太陽落山後,簡直是斷崖式降溫。

最後理智戰勝了感性,既然是來體驗老爺車的,怎麼能怕冷怕麻煩呢。

第一眼看到這輛賓士老爺車,感覺這外觀,即便到今天,也一樣會讓人覺得大氣典雅,外觀好看。第二代賓士 S 級轎車有個外號叫「Ponton」,就是因為出色的外觀設計而來 —— 浮橋式擋泥板(Pontoon Fenders)和車燈組成的前臉成為經典設計。

這款第二代賓士 S 級轎車的內部代號叫 W180,是賓士第一個放棄傳統分離式車架,採用單體車身構造的車型。

上車就顯得很有儀式感,這輛車有一串兒鑰匙。你得先找到打開車門的那把,打開車門上車後再找到啟動發動機的鑰匙,插進鑰匙門後,旋轉到 Start 的位置,但這並不意味著啟動了車,你還要按下點火按鈕才算正式完成啟動。

掛擋起步前,一定記得鬆開手剎。手剎在方向盤左下方,手柄很像雨傘的傘把。握住手柄逆時針旋轉一點角度,手剎就會自動落下解除。

雖然年代久遠,但作為賓士的產品,懷擋必須是標配。我對懷擋並不陌生,曾試駕過很多賓士車型。懷擋的最大問題就是剛剛習慣了操作,回到自己不是懷擋的車上,起步就會打開雨刷,看起來就像剛從駕校出來的新手一樣。

不過,純手動的懷擋我也是第一次用到。

這輛 W180 的懷擋有4個檔位。掛一檔起步時,需要把檔把從空擋向你胸口的方向拉起一些,然後向上推檔桿進入檔位。二擋檔位,是和一檔對稱的。三、四檔則是從空擋直接上下推拉檔桿入位。

倒擋最費勁,需要把檔桿拉到差不多最高的位置,然後稍微晃晃檔桿找下檔位,咔嗒一下就能推進檔位。

得益於懷擋的設計,方向盤右下方沒有礙事兒的變速箱,整個前排腿部空間非常寬敞通透。

不過這樣的設計前排座椅並沒有切分,其實就是一張長椅。那麼前後調整座椅位置時,就不能按各自的喜好來設定了。

因為車況年代久遠,為了防止容易熄火,工程師把怠速調得很高。離合踩得有點費勁,但和踩剎車踏板相比,簡直輕鬆得像伸個懶腰。

而沒有助力的方向盤,在低速狀態下,轉向也要特別用力。所以剛剛上車試著開了5分鐘,我就全身發熱,不覺得冷了。

說到溫度,這輛 W180 的時代,車上還都沒有空調。不過出風口還是有的,在儀錶盤的最左側,有兩個開關,可以調整吹出的冷風、熱風。

一個有意思的發現,早在1955年,賓士的出風口就已經是這樣的設計風格了。

轉向燈的設計很巧妙。有一個金屬圓圈懸浮設計在方向盤上面,逆時針撥動它是打左轉向燈,順時針撥動是打右轉向燈。用右手按下這個金屬圓圈,就會響起渾厚的鳴笛,穿透力很強。

整個操控熟悉下來,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一輛1955年的車,人和車的交互設計邏輯,跟今天的汽車幾乎沒有差別。如果你是賓士車主,連懷擋都會很熟悉。

儘管受限於當時的工藝和技術,一些操控步驟顯得有些繁瑣,但最重要的交互邏輯非常符合現代思維。這在60多年前,算得上是很棒的人機交互系統了。而且在同時代車型還是手動2檔3檔的低速配置時, W180 已經用上手動4檔的技術了。

第二天7點多,提前到了停車場,果然還很冷,不過因為太陽已經升起來,感覺比昨晚好多了。工程師正在給 W180 熱車。涼車啟動的訣竅是,關上風門儘可能減少外面的空氣進入發動機影響汽油霧化,保持較高汽油濃度。

這輛 W180 裝了一台 2.2L 直列六缸引擎,加92、95標號的油都可以,加95標號的汽油對清理積碳有利一些。工程師昨晚已經給它加滿了油,花了380塊錢,估計下來 W180 油箱大概有60升。

就像工程師說的那樣,車子一旦開起來,方向盤轉向輕鬆了很多。只是在山路大彎兒轉向,需要大幅度轉向時還是比較吃力。但剎車一如既往的難踩,特別是在剛開始的適應階段,我會比較早的提前踩下剎車。

W180 在高速路上的表現非常好,好的讓我吃驚,這也是我駕駛這輛老爺車最爽的一段體驗。四檔的速度適配範圍很廣,從60公里/小時到120公里/小時,動力適配都很輕鬆。在高速上的感覺和自動擋沒什麼區別。在這樣的速度下,方向盤轉向輕鬆,也不需要大幅度轉向。底盤的感受也出乎意料,路感略微模糊但也還算是舒適。

總體來說,這輛 1955 年的老爺車駕駛體驗大大超出我的預期。的確,它在舒適性和安全性方面,和今天的汽車有相當大的差距,比如它的曾孫——那輛新發布的新一代 S 級轎車。

但僅從駕駛體驗來說,60年後的今天,一些普通車型也就剛剛達到這個水平。這不由得讓我思考一個問題,60年前的汽車已經有這樣高的水平了,隨後整個汽車工業是被什麼推動發展?而汽車這個產品,為什麼會變成今天的樣子。

我覺得推動汽車工業發展到今天,最主要的因素有兩個:競爭和汽車自己。

汽車對人類的社會生活來說,是一個顛覆性的產品,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更是改變了社會運行的廣度和效率。隨著工業水平的整體進步和流水線的出現,汽車的價格越來越便宜,街上跑的汽車也越來越多。

想要獲得更多的銷量,汽車製造商就不得不開發出性能更好的動力總成、更賞心悅目的外觀設計、更舒適的駕駛體驗、更全面的駕駛安全、更低的購買和使用成本。

而隨著汽車數量越來越多,汽車這個產品反過來影響到汽車產品的設計。汽車增加了人們的生活半徑的同時,也帶來越來越多的擁堵。人們在車上消耗的時間越來越多,就會促使汽車的舒適功更重要、內飾水平更高、輔助駕駛開始出現。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汽車,對不開車的人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所以汽車產品,要開始考慮行人安全、減少排放污染等等。

所以到今天,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是汽車和人類相互影響關係的必然結果。因為汽車和人類之間關係的衝突越來越大,汽車發明後,汽車將會第一次自己顛覆自己。

當年開著 W180 的人們,可能完全無法想像到60多年後,一輛高檔汽車上運行著超過1億行軟體代碼,可以用語音操控車上一些功能,靠導航軟體可以讓你開車輕鬆去很多沒去過的地方, L2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還能讓你遠離很多交通意外。

也不知道60年後的汽車會是什麼樣呢?

- 我的最新 知乎 Live

- 故事和觀點:叭叭嗚 - 知乎專欄


都讓開,讓我來裝逼

不到一百年的老爺車都不是真正的老爺車!出去玩遇到一輛,車主說這輛車已經110年了,30匹,時速最高50。不能上高速,讓我吃驚的是這種輪胎廠家竟然還在生產。

手動啟動

百年標誌

手套箱

木質車輪

各種潤滑油和儀錶

真皮座椅

手動4檔

鏈條傳動

手動喇叭

煤氣大燈


那年寒冬的長安街上,當吉普自由光不耐煩的按著喇叭催我的時候……

我,BJ7250,一輛20年的切諾基,哄著油門,真的走不動了……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老子風光那年你丫在哪裡?!


開黃標車的體驗


推薦閱讀:

在冰雪路面上,剎車效果是否比發動機制動效果差?
在開車中你所經歷的奇葩違章有哪些?
正常行車過程中,遇到前方有車突然併線,應該剎車還是打方向?
高速上照著限速跑要不要給後車讓道?
車開得好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汽車 | 駕駛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