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港產功夫片量少,這是為什麼?成家班和洪家班都去哪了?成龍李連杰等武打明星後繼無人嗎?
很喜歡看港產功夫片,這兩年尤其葉問熱之後,幾乎沒有功夫和武打片了。我猜可能功夫明星後繼無人,可是上星期看新聞,成家班的一個成龍兄弟死了,說成龍立刻從片場趕往悼念。注意是片場,可是最兩年根本就很少功夫片了,武打明星都退休了嗎?後繼還有人嗎?
首先,龍虎武師,功夫明星,武術指導,都需要苦練功夫,現在還有多少吃這種苦去苦練的?洪金寶成龍他們吃過的苦,受過的傷,比我們想像的多得多!電影《七小福》裡面只展現了一點點。其次,現代科技發展,電影特效的迅速發展,就算你不會功夫,我也可以讓你七十二變上天入地!翻跟頭又算得了什麼!
第三,功夫電影紅了幾十年,審美疲勞,視覺疲勞了,觀眾的口味越來越刁鑽。六七十年代粵語殘片中的一招一式,七十年代李小龍的功夫,八九十年代洪金寶成龍的功夫喜劇,功夫各個面基本上都呈現給大家了。你想翻新,拿必須另闢一條路,可是這條路,外行走不順,內行都老了。
第四,功夫明星斷層。洪金寶,成龍,元加班,李連杰,甄子丹都老了,當然,甄子丹相對年輕一些,前幾年也紅了一把。新一代的吳京,張晉還不能成為票房的保證,投資商不傻,再有情懷也要賺錢的!謝邀。
縱觀近幾年電影產業的發展。漫威的超級英雄片風生水起,DC也奮起直追;國內進入了喜劇片高產的時代,叫獸,大鵬等靠網路「發家」的創作者做出了自己的電影作品;白眉工作室,開心麻花也開始製作電影;綜藝改編更是方興未艾,國內的電影票房像嗑藥了一樣飛速增長,整個產業一片繁榮。
相比之下,動作片(或按題主所說,單論港產動作片)這一本就相對小眾的電影類型就顯得沒落了起來。對於影迷而言,動作片是種很好的消遣,注意力集中在乾貨上,去品味打戲的一招一式,武指的設計風格,甚至去細細研究打戲每個鏡頭的幕後製作,不亦樂乎。然而,對於大多數主流影迷而言,動作片之於他們沒有這些概念,沒有那些打的真或假的判斷,只是在簡單的一看一過,他們關注劇情,演技,顏值這些東西,打戲只是在為劇情發展服務,具體的招式,打多久,他們不感興趣。
甄子丹憑藉《葉問》獲得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主角主要憑的絕對不是他打得多好看。
我在一篇答案中寫過,我認為《蘇乞兒》是一部很好的片子,但遭到了很多朋友的反對,他們說,演技浮誇,劇情俗套,哪好啊?只有懂的人才懂,它到底好在哪。
《導火線》《葉問》過後,甄子丹被樹立成了接棒李連杰和成龍的新一代動作巨星,他有這個實力嗎?
其實是有的。
為什麼失敗了?不是人的問題,是時代變了。
在那個李連杰憑《少林寺》和《黃飛鴻》系列揚名,成龍逐漸樹立起「龍式動作喜劇」的獨家招牌的年代,似乎也沒有誰站出來挑刺,說他們的演技浮誇,劇情簡單之類的,因為當時沒那麼多選擇,觀眾對電影的認知也沒那麼深。就像同樣的,我們理智地來看,如今如果我們把李連杰的《黃飛鴻》重新拿出來放映的話,用現在的眼光,李連杰的演技恐怕連及格線都達不到。
最近我們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原定2015年上映的甄子丹和成龍的新片像商量好的一樣,不約而同地撤檔,往後推,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事,《葉問》系列是甄子丹的招牌,龍式喜劇也向來是賀歲檔的王牌之一,它們為什麼會怕競爭?
我猜原因有二,一個,正如我上面所說,主流影迷的關注點已經不大會放在這一類以「打戲」為賣點的「老式大片」上了,要保證最大地收益;再一個,我們不得不承認,純粹的動作片,確確實實有點與時代脫節了。
今年有一部比較經典的動作片,叫《殺破狼2》,號稱甄子丹版本的續篇,票房很不錯,我敢說得有相當一部分票房來自於張晉那張臉。
這就是事實。
而少數真正影迷能清醒的看到,這一部較甄子丹的《殺破狼》和《導火線》,差得太遠了。吳京剛出來,沒樹起風格,托尼·賈老矣,早已沒了當年的實力,張晉動作倒是足夠炫酷,可惜吊威亞太明顯,很難有比較真實的代入感。實在難稱經典,畢竟,也是在賣打戲。
與此同時的國外,《敢死隊3》失利,除了片子泄露的原因外,也是過氣的表徵之一,在美國,《敢死隊》系列並不是一部很受歡迎的電影,可能都算不上大片,名為致敬和緬懷,在主流觀眾眼裡,不過是在炒冷飯而已。於是,動作片開始成為其他類型片的附屬,成為了超級英雄片,諜戰片,戰爭片,科幻片,運動片,青春片的陪襯,逐漸脫離了一個獨立的類型片的定位。
忘了在哪裡看到的,老兵不死,但傳奇就意味著和江湖說再見。
相比之下,國內動作片面臨著更尷尬的處境,動作能依附的,也就是喜劇,可說得上來的動作喜劇佳作也就那麼幾部,拿得出手的太少。除了星爺的例如《功夫》(武指:八爺和洪金寶)堪稱經典,別的,像後來的《老男孩猛龍過江》(武指:梁小熊)等等,都太嫩了。
這幫拍動作片的大師們逐漸發現,從頭辛辛苦苦打到尾,不如幾句經典台詞印象深刻(《關雲長》,武指:甄子丹),不如幾個偶像派的浮誇表演(《十月圍城》,武指:董瑋等),甚至不如幾個小鮮肉出來露幾面(《老炮兒》,武指:羅禮賢)。
觀眾欣賞電影的角度在改變,或許再過幾年,劇情,演技,打戲都不再重要,只要在影院里能看到小鮮肉的臉,就行了~
接著再說回開頭,我說一片繁榮,可事實是這樣嗎?電影的網路營銷發展起來以後,票房和口碑就幾乎再也不成正比了,大家對叫聲大的東西趨之若鶩,對於安安靜靜講給你聽的良心作品卻不夠重視。其實這是病,得治。
今年大多數國產片,都配不上它的票房。
但話說回來,這也不能全怪這些新片,實際是有一個背景的,那就是在小剛炮的《私人訂製》和姜文的《一步之遙》之後,觀眾對大導的大作很失望,所以才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新人的作品上來。
我在朋友圈裡寫過這樣一段話:喜劇應該是什麼樣的?應該是小剛炮的賀歲喜劇,成龍的動作喜劇,姜文的個人風格喜劇,寧浩管虎的黑色幽默喜劇,還有必不可少的,星爺的喜劇,這是國產喜劇該有的樣子和發展方向,也是國產片用來和引進片抗衡的最大資本,喜劇片如果都變成了段子,網劇,綜藝,小品,只能說明製作電影的人不負責任。
新世紀的動作片從甄子丹的崛起開始,奠定了以真實性為基礎的原則,真實性與藝術性兼顧,才能被稱為「打得好看」。之後一步一步都在堅持這個原則,走得相對來說算平穩。不過後來,動作片在劇本和演技上幾乎毫無突破,一次次的讓觀眾失望,動作片才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成家班今年拍了一個爛片《我是誰2015》,有點太跌份了,不想多說太多,但值得一說的是,今年特別火的英國諜戰喜劇《王牌特工》的動作指導,是成龍的徒弟。
洪家班就更有意思了,你會發現洪金寶最近幾年接了很多配角的角色,除了為《太極》系列設計動作之外,幾乎沒有好的作品了,都是在出演功能性角色,最新導演的《我的特工爺爺》,具體能怎麼樣,現在不好說。
倒是有一些武指,在這幾年起來了,比如韓國的梁吉泳,代表作有《天台愛情》《賽德克·巴萊》還有最近很火的《尋龍訣》。
武打明星後繼無人肯定是不可能的,新人實力有,差的只是和前輩比起來的票房號召力,而這需要時間和好作品的累積,任重而道遠。我個人認為新人中,張晉,安志傑,吳京,杜宇航,甚至鮮有人認識的袁曉超,都是合格的接班人選。至於未來會什麼樣子,咱們慢慢看。
肖牧野
2015年12月29日 一稿歡迎各位看官關注知乎「韻腳詩」專欄,你們可以在這裡享受一份安靜和簡單。謝邀,傳統功夫片已經沒市場了,除非用古代做支撐,現代戲逐漸被定義為動作電影,要求綜合的成分多,從成龍的雜耍,到李連杰的真功夫,再到甄子丹的混合格鬥,每個時期都有具備時代符號的動作電影,這才是香港功夫片的發展方向
因為市場。
動作片投資大,過審難,演員要求高,觀眾群限制大,女性觀眾和小朋友不愛看。
所以投資商更寧願投資段子喜劇。推薦閱讀:
※光從動作電影的質量來看 成龍完爆李小龍。那麼李小龍是否被高估了?
※成龍用過哪些替身?
※有哪些動作片的逼格較高?
※一句話證明你看過戰狼2?
※電影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暴力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