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絕大多數大夫對於本專業的影像成像比專科影像大夫要專業,那麼影像醫師出的診斷書還有什麼作用?

看到不少人說,大夫對於本專業的影像成像要看的比影像科室的大夫要好,不少大夫根本都不看影像醫師出的診斷書,那為什麼還需要影像大夫出診斷書,出的診斷書有什麼用?還需要影像科室的大夫嗎?只需要影像科室的技師了?


見過各大科室找我們會診的,沒見過我們科找他們來會診的…


這就好像大部分男人都對自己的車很熟悉,小毛病鼓搗一下完全ok,還要修車行做什麼呢?

注意:

1,他們只會鼓搗自己的車

2,小毛病ok,大毛病有可能不會搞

3,一旦搞不定了,必須存在一個可靠的專業人士替他們搞定

4,醫院不是修車,不能等到自己鼓搗不定了才去找備份

5,影像和臨床關注點不同,可以互補

6,影像是根據臨床需求全身性評估,不是頭痛拍頭腳痛拍腳,臨床醫生不可能有時間把從頭到腳的影像學知識都學紮實,也不可能像影像科那麼有經驗

等等,同行們補充


某三甲醫院,放射科水平真的很……到什麼程度呢?只出描述性的結論,從來不會考慮個什麼病(骨折例外),因為放射科主任就只要求他們科的醫生寫報告寫到描述性就可以了,所以他們的水平就看上去很低……

然而超聲科,由於主任要求很嚴格,不僅要我們寫物理診斷,最好還要寫病理診斷(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個水平,不過最少要考慮個良惡性),科室每個星期都有內部的業務學習,每年都會舉行幾次大型的學術會議,科室也開了很多特色亞專業,有很多水平高的醫生甚至能指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所以說我們醫院超聲科的水平看上去比放射科高。

所以題主你看,影像科室的水平和領導要求以及醫生自己的努力是非常相關的,所謂術業有專攻就是這麼個道理。


專科大夫專研於自己的專業那麼其他合併症呢?專科醫生過於專註於自己的專業漏掉或者忽視其他專業問題太常見了。而且某些專科醫生在自己專業的自信有些過了。


不請自來,作為一名醫學影像的學生,以下言論沒有絲毫的添油加醋和護犢子,只是客觀的陳述。

2015年的4月份,答主的爹從3米高墜落,在工作地醫院做了全面的影像學檢查,包括胸部DR平片,腹部DR平片,腦部CT,胸部CT平掃,腹部CT平掃,及三維重建,診斷結果為右鎖骨粉碎性骨折,右三四五六肋骨骨折,腰一椎體壓縮性骨折,肺挫傷,無顱內出血,答主的爹撿回一條命。因情況穩定加上醫保問題,第二日下午轉院回戶口所在地縣級醫院,答主將影像資料遞給管床醫生,結果他只看三維圖像,其他圖像只是隨便看看,待治療觀察數天,行CT平掃,目的是看肺挫傷有無好轉,待片子出來後,影像診斷醫師報肺挫傷好轉,右鎖骨骨折,左肩胛骨骨折。把片子拿給管床醫生看,他說下午再去做個薄層+重建,此時,答主將轉院前的三維圖像拿出來給管床醫生看,左肩胛骨只是中央有圓形規則缺損,而且左側肩胛骨區未感疼痛,就答主現有知識覺得要麼是先天正常變異或者陳舊性病變,而管床醫生覺得是三維重建並未將肩胛骨完全顯示,缺的那塊是因為層厚沒切到,遂堅持做薄層+重建,答主覺得作為一名影像學學生的智商及專業知識受到極大的侮辱。為什麼這麼說,第一:轉院前的重建是64排螺旋CT,薄層0.75mm掃描重建。第二:肩胛骨平面應該近似等於冠狀面,他因為層厚掃掉了,敢情CT平掃掃的是冠狀面了?但醫生和家人堅持而且答主沒畢業,所以還是聽了醫生的話做了CT薄層,因偽影太多重建沒做成,結果報告顯示無左肩胛骨骨折,拿給管床醫生看求解釋,結果主任過來解釋說可能是肩胛骨中間很薄所以掃掉了,答主心裡一萬隻草泥馬呼嘯而過,你們骨科醫生知道CT是怎麼掃的嗎?與橫斷面垂直的肩胛骨中間再薄掃出來也是一條線吧。難道這樣掃也會出現部分容積效應。

這只是作為一個醫學生,我忍住因父親身體六處骨折,身上接著各種監護儀器,從ICU推到另一棟樓,兩次從病床抬到CT診斷床所忍受的疼痛的憤怒,單從專業的角度來講述這一段經歷。並沒有說醫生的不好,只是單純的說明臨床醫生的閱片診斷能力確實不如影像醫生。


謝邀吧,最起碼在國內超聲領域,我還沒見過比超聲科醫生還牛的臨床大夫。


也許是我們單位的臨床醫生水平太一般?至少超聲影像這方面,他們欠缺的知識太多太多,哪怕是本專業的疾病。不客氣的說句,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這裡提供一個觀點,現在的精細分科使得醫生容易產生慣性思維,面對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影像學表現,只依靠臨床醫師自己解讀容易產生誤判,需要影像醫師補充。換句話說就是,臨床醫師可能只會自己這塊的,影像醫師,得會整個人的。


你怎麼知道這個片子屬於哪個科室的範疇?何況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各個學科總是越分越細的,比較新的影像學越來越複雜,臨床學科也是一樣,臨床醫生平常上班就忙,業餘也要不斷學習他們自己專業的東西,還要他們學影像診斷?你們是想逼死臨床醫生嗎?


很負責任地說,並沒有。

專業心血管內科未畢業碩士。拿本專業比較常用的幾個影像檢查來舉粒子。

1.胸部正位片 也就是你們說的胸部X光。我們心內科看的話,主要就是看心臟大小,心臟形狀。形狀就不說了,本科生都能看出來靴型、梨型、球形…大小的話,尤其是某些不特別典型的,需要看心胸比,我反正用眼看不出來是0.57還是0.61。另外,胸片包括肺,很多呼吸系統的疾病容易漏診或誤診。病人拍個胸片也不能只看心臟部分,對肺視而不見。

2.心臟彩超 需要從各個角度動態觀察心臟結構及運動狀態,大部分報告單的圖片只給某個截面,就算是兼備超聲和心血管的知識,也很可能看不出來個所以然來,有人會說,那多打幾張圖片或者出個GIF再去診斷,我認為可能有可行性,但不如邊看邊報,及時調整探頭位置及方向來的實惠。另外特別重要的是,需要測量數據。

3.CTA 拍的過程略。後期需要將各個截面的血管人工用索套(還是套索)工具圈起來,接著計算機根據所圈的血管截面把血管「拉直」來測量狹窄程度,工作量很大,心內科的醫生根本不可能邊工作邊完成任務。如果指派心內醫生專人負責這項工作,不如交給影像學知識更專業的人來做。

4.磁共振 拍這個的相對少一些,故而至今我還沒學會看,不知道年長一些的醫生怎麼看這個問題。

在臨床上,片子看多了,自然而然就會看了。但是要跟系統地學習了影像學知識(包括成像原理、偏倚等等)的影像醫生來比,還是有不足之處,就像是拿著手機能拍照跟拿著長鏡頭撥光圈調鏡頭也能拍照一樣。外行乍一看,反正都拍出來了。

還有,拿剛剛從業的影像學醫生跟臨床上的老油條比,可能確實不如。頗有田忌賽馬的味道。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我聽說會計算賬之後,會找另外一個人審核,因為他們怕算錯1分錢。而檢查結果直接關係到病人的診斷甚至是他的生命,有人居然覺得一個人看看就好了。

一張胸片,呼吸科醫生會看炎症腫瘤,但如果有肋骨骨折就很容易漏診;腰椎CT,骨科醫生會看骨質增生,但對前面的腹主動脈瘤常常視而不見。

我認為謙虛謹慎應該是一個醫生必備的素質,生命可貴,值得我們去珍惜敬畏。


同意已有回答的觀點,另外提供一個:即使專科醫師能滿足臨床需求,科研需求也是不可忽視的。醫學影像學發展得快,除了得益於硬體、軟體的工作以外,放射科的醫師也是不可或缺的。

或者我覺得也可以這樣說:放射科的醫師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協助新成像技術的開發、行業規範的制定、影像特徵的總結等等,最後現在得到了一套比較成熟的、可行的系統使得專科醫生們能夠很快地獲得他們所要的信息。然而一旦取消了放射科醫師,那麼這個方面的研究很有可能停滯,那麼將來就很難有更準確、可靠的診斷了。


別逗了,大多數臨床醫生CT還湊合,MR有幾個看得明白的~

舉個同事的例子:同事住院醫時候輪轉到呼吸科,我院呼吸科也算省內最牛了,看肺CT水平很強的!一病人入院1周多,已經第二次全科大討論了,肺內病灶,腫瘤?結核?定不了,各種檢查都做了,大家對著CT片,各抒己見!我同事心細,看到椎旁軟組織好像有點腫,換到骨窗一看,一元論考慮結核,患者第二天帶葯出院!

只關注專科,會漏掉很多線索!


題主的問題提的就是個假命題。那只是少數大夫。


規培輪轉期間為什麼教授要我給主治跟其他住院醫講腹部ct的基礎


不知道題主注意過影像診斷單下面有一行小字沒:僅作為本院醫務人員參考,不作為診斷證明!


影像診斷學是專門的學問,有些臨床醫生水平不錯,有些臨床醫生水平也很渣(即使是TA自己的專科),這純粹是術業有專攻、各人興趣不同而已。

影像診斷部門出具的診斷意見僅僅是根據影像特點來的,臨床醫生做出的臨床診斷則需要綜合各種信息,包括患者的病史、影像檢查以及其他檢查。所以:

1.影像診斷部門需要出具影像學診斷意見;

2.臨床診斷可以不同於影像診斷。

我個人是很喜歡去放射科和超聲科學習的,沒辦法,某老師和某某老師太有魅力了(捂臉)。


經常有臨床醫生說不要報告把片子提前拿走,然後很快就送回來了說看不懂………你們是腫么想的到底……


手機相機也能拍照,並且拍的不錯,但單反顯然更專業,以此來回答


不要把臨床的業餘愛好和我們影像的吃飯本事比:

我是超聲的,我們這臨床需要,外科婦產科自己有買超聲儀,平時術中,定位,他們都是自己解決

但是,一旦他們有解決不了的,幾個小時搞不定的狀況,都是我去手術室收場,每次不超過五分鐘


推薦閱讀:

內科科室選擇。。?
慢性胃炎怎麼辦?
為什麼人感冒的時候會覺得冷?
直腸破裂引起感染,現在動手術需要抑制肺部感染,請問該怎麼抑制住!!!急!!!?
內啡肽是不是比咖啡因更健康?

TAG:醫學 | 臨床醫學 | 醫學影像 | 醫學常識 | 醫院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