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10萬遠征軍 軍力強於英軍,為什麼在印度問題上,還是沒有形成有利於中國的政治格局?

似乎國軍被英國人玩於鼓掌之間, 對政治沒有什麼發言權


印度人看中國在二戰幫助英國=中國人看X國在抗戰中幫助日本。

中國想要增強在印度的發言權,唯一的辦法是歸順日本,印度不少人認為日本為印度獨立出力了,如果中國成為日本的一部分,那麼在國界問題上自然就有利了——如果那時候還有中國可言的話。

印度獨立前西藏還處於獨立狀態呢談個毛。


自行百度英帕爾戰役再來說英軍戰鬥力

駐印軍三萬人加上三千美軍不過就是打18師團,英帕爾英軍可是硬抗日軍三個師團打死日軍2.6萬以上(另有病死餓死超過3萬人)

駐印軍的密支那戰役日軍戰死790,遠征軍的松山戰役日軍戰死1290

圖中黑色的是日軍,可以看出英軍解決的日軍是國軍+美軍的兩倍以上,

不過因為資料和宣傳原因在華語圈沒有存在感而已以上日軍戰死數均來自日文(沒有就中文)wiki


英印軍到戰爭結束已經有250萬人 上千架飛機 更別提重組後的遠東艦隊光一輪齊射投射的彈藥量就能和整個國軍持平了 題主以為十萬國軍換了點衣服和槍就比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強了?


近代戰爭歸根結蒂還是海權、陸權之間的戰爭。

英國的強大是你不可想像的!!!

1、先吹德國。

1-1、元首的霸權。

任何一屆政治家比起希特勒都自慚形穢,因為希特勒是典型的民粹主義政治家,他靠取悅民眾上台,他靠取悅民眾維持統治,即使是戰敗的最後一刻,德國人民寧可恥辱的戰敗,都不願背叛他們的元首同志。說直白一點,希特勒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王莽。

1-2、關於他的國內政策,我就不講了,估計體制和知乎都不容許。

1-3、魯道夫-契倫。

他說:國家就像動物,為了生存而獵殺。他還預言:世界最後會形成幾個巨大而強盛的國家。(就像今天的多邊、多極世界政治。)今天大家都這樣說,問題是他出生於1864年,我就暈。

他對英國的評述,英國雖然佔有世界24%的土地,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但英國國土是分裂的。

他對俄羅斯的評述,俄羅斯雖然領土完整,但沒有不凍港,導致沒有行動自由,然後你就明白為什麼近代俄羅斯為了中東路和旅順港投入了那麼多。

然後你就懂為什麼英國要發動克里米亞戰爭、日俄戰爭,目的就是為了封鎖俄羅斯的行動自由。

1-4、英國的麥金德。

他提出誰控制中亞,誰就能打破資源平衡,誰就能發動統一世界的戰爭。這就是為什麼蘇聯、美國都要找借口乾阿富汗。因為阿富汗是中亞的十字路口,戰略位置顯赫。

他還提出陸權可以迂迴海權,最後贏得戰勝海權的戰爭。英國立馬就怒了,誰是海權?英國就是海權。所以根據此理論,英國一直致力於削弱法國、德國。比如說:普法戰爭、一戰、二戰。大家不要忘了英國才是宣戰國。英國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企圖統一歐洲大陸的人都是死敵。

這個麥金德嘴比較欠,又說德國和俄羅斯聯合,將會形成戰勝英國的勢力。結果後來蘇德果然就聯盟了。

現代人把他的思想歸納為三句名言:「誰統治了東歐(巴爾幹),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世界」

麥金德還說,麥金德你有完沒完。麥金德終於閉嘴了。

1-5、慕尼黑學派!

比起慕尼黑學派,今天統治世界的芝加哥學派完全就是屌絲派對。德國想崛起,想搞一路一帶,就的要地緣政治理論啊!於是卡爾-豪斯浩弗浮出水面。他給希特勒這個屌絲教如何打敗英國這樣的高大上命題,完全的帝師風範。

他提出蘇聯不能征服,只能聯合。於是希特勒聽他的和蘇聯瓜分波蘭,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英國的丘吉爾幾乎要哭的節奏,日不落帝國要葬送在自己手裡。他提出世界五大國:泛美、泛亞(大東亞共榮)、泛歐、泛穆斯林、蘇聯。於是希特勒全力軍援中華民國,並給蔣介石教如何打現代戰爭,希望通過長期努力把中國培養成德國現代化的僕從國。

於是卡爾-豪斯浩弗提出,等中國崛起,那要等多長時間,不如扶持日本。於是他提出建立德、蘇、日之間亞歐同盟的主張。

1-6、蘇德反目。

結果斯大林那個棒槌提出西斯拉夫、南斯拉夫人(巴爾幹)應該屬於蘇聯治下,按卡爾-豪斯浩弗地緣政治理論也不為過。但是麥金德說:「誰統治了東歐(巴爾幹),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世界。」

巴爾幹就是一戰、二戰、蘇德戰爭的策源地,就是下圖那塊草綠色的地方。

1-7、巴巴羅薩計劃。

於是希特勒批准執行巴巴羅薩計劃。

德國《地緣政治學雜誌》直接露骨的說:日耳曼人把俄國看做未來的殖民地。

1-8、戰後德國。

路德維希·艾哈德,一個德國人,今天我寄希望於他,來幫我講解世界經濟版圖。他在希特勒最得意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內容是怎麼在德國戰敗的廢墟上重建德國。他有一個男人恐怖的意志、野心和企圖心,那就是控制歐洲經濟,打造一個以德國馬克為主的全球經濟秩序。這些都不算什麼,德國歷屆政府的繼任者毫不動搖的執行他的意志,那就是鋼鐵同盟以及今日不斷的擴大歐盟的思想基礎。最恐怖的是美元、人民幣有計劃、大規模的貶值來應對經濟危機,而歐元或者說馬克,堅挺的讓人害怕,因為德國人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取代美元的地位,打造一個以歐元為核心的新經濟秩序。

有一點是事實那就是社會主義起源於德國、熱核武器起源於德國、制導飛彈起源於德國,當年哪些國家社會主義者心裡都想了些什麼?一個讓人恐怖的答案。

1-9、有請大神。

歐元區之父------路德維希?艾哈德

福利國家的幻想:西歐和北歐社會民主黨所共同奉行的福利國家這種基本經濟政策主張,是一種現代的幻想。之所以反對福利國家,理由有二:第一,大規模的福利支出將破壞經濟發展的基石——通貨穩定。在現代工業國家中,正確的經濟政策需要輔之以必要的社會措施。但有效的社會福利政策必須以不斷增長的國民收入為前提。國家預算中的社會支出過大,就將造成財政赤字,從而伏下通貨膨脹的禍根,破壞經濟的發展,反過來使社會福利成為無源之水。第二,福利國家與經濟自由不相容。如果實行福利國家政策,人一生下來就由國家包下來,則他的智慧才能、創業精神就得不到充分發展。照此辦理,經濟發展就會愈來愈停滯。結果,人民大眾將陷於集體的貧困之中。

1-10、戰後蘇聯。

戰後蘇聯再也不敢提要巴爾幹地區的主張了。即使如此美國還是繼續肢解南聯盟,一刻都不放鬆。

2、再吹英國。

2-1、英國的偽科學。

成王敗寇,英國無視麥金德是英國人的這一事實,污衊地緣政治是納粹德國發展的偽科學。我暈。其實英國的小心心還是很怕怕的。

2-2、霸權的秘密。

英國、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霸權,不是軍隊、科技、資源厲害,而是因為海權論。

「海權論」最先是由美國海軍史學家馬漢(1840—1914)提出的,1890年發表的著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海權思想」。他認為,在現實世界中海權決定國家力量。

2-3、中國的海權。

根據他的這一經濟理論,東北亞的經濟中心應該是秦皇島,但事實不是。因為中國人不懂現代化,不懂陸權,不懂海權,只懂鋤頭。

2-4、中美爭霸。

當中美爭霸進入高潮階段,美國重返亞太,中國開始一路一帶,美國要把自己60%以上的軍艦布置在中國家門口。還有些中國人說美國掛海盜旗,是示意在過赤道。

男人不懂地緣政治真可憐啊。

美國的意思很簡單,中國不要做危險動作,不然分分鐘扁你。

2-5、逗比言論。

美軍發言人說:我們還是很友好的,大兵壓境主要是為了世界和平。(好吧,這段是我編的。)

2-6、海權理論。在當時海權理論一發表,全世界都瘋了一樣的開始造軍艦。

就是今天都停不下來。

2-7、海軍假日。

戰列艦實在是太貴,土豪也有玩不起的時候啊,於是美利堅合眾國、大英帝國、法蘭西共和國、義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坐下來開始談如何控軍、裁軍。

第四條:各簽約國的主力艦噸位不能超過本條所規定的水平:美國,525,000噸(533,400 公噸);大英帝國,525,000噸(533,400 公噸);法蘭西,175,000噸(177,800 公噸);義大利,175,000噸(177,800 公噸);日本,315,000噸(320,040 公噸)。

第五條:各簽約國不得建造、獲取、或為本條約其它簽約國建造超過35000噸(35560 公噸)的主力艦。

第六條:各簽約國的主力艦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406毫米)。

第七條:各簽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不得超過以下的標準:美國,135,000噸(137,160 公噸);英國,135,000噸(137,160 公噸);法國,60,000噸(60,960 公噸);義大利,60,000噸(60,960 公噸);日本,81,000噸(82,296 公噸)。

2-8、冷戰時期。美國繼承的是英國的海權,鞏固海權利益,就要限制蘇聯、德國這種超級陸權的行動自由和機動能力。蘇聯繼承的是德國的陸權,要鞏固和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就要擴大自由行動的權利,那就要發動朝鮮、越南戰爭。美國手裡有海權,蘇聯手裡有陸權,陸權與海權尖銳對峙。美國不敢動,因為心裡沒底。蘇聯不敢動,因為心裡也沒底。兩個逗比,一個喊的比一個凶。其實心裡麻桿打狼,兩頭怕。

(原圖我找了兩天,最後還是沒找到。自己分分鐘做了一張,大家湊合著看看吧。誰找到這張圖,記得發個鏈接給我。)

2-9、杯酒滅霸權。英國二戰欠了美國的錢,於是美國說:你把英聯邦經濟一體化取消,我就註銷你的債務。英國一看帝國慘勝如敗,回天乏術,如果這個時候和美國翻臉,根本打不過啊。所以笑納之。

假如沒有美國這個石頭壓著英聯邦,今天的英國毫無疑問是世界首強。

說到這裡,答案立見自明。


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的英軍,基本就是英國人指揮下,由殖民地人組成的部隊,這種部隊的戰鬥力是什麼樣的,有兩個很直觀的佐證,一個是1941-1942年的菲律賓戰役,13萬美菲聯軍(其中美軍3萬),在一代名將麥克阿瑟的指揮下,面對10餘萬登陸的日軍,丟盔棄甲,不到一個月馬尼拉失守,不到半年全部撤退。另一個例子是1950年國軍第八軍殘部2000人退入緬甸,不久緬甸國防軍10000餘人雄赳赳氣昂昂去驅趕這支被共軍碾出國境,沒有補給,沒有增員的潰軍,結果被國軍殘部打得大敗而歸,不得不跑去聯合國哭訴中國侵略。

這就是這些東南亞殖民地軍隊的戰鬥力。日本席捲東南亞時的,英美軍隊基本都是這種水平,但一旦英美緩過氣來,基本就是碾壓日本了,比如英軍在英帕爾,直接剛掉了日本三個主力師團,是除美軍以外,唯一殲滅過日本甲種師團的國家。


近代中國(從晚清到1949年)贏過嗎?

一個沒有現代化的農業國家怎麼可能打得過日不落帝國?

要說贏得唯一希望就是英國覺得印度不重要,畢竟英國玩的是全球的戰略布局,不那麼看重一時一地的長短。可惜,維多利亞女王加冕成為印度皇帝就證明了印度對於英國來說很重要,不能放棄。


裝備都是別人的


推薦閱讀:

恆河在印度是什麼地位?
如何看待印度人口實際上已經超越中國這一事實?
為什麼現代的印度流行音樂辨識度很高,而中國流行音樂卻沒有這種強烈的風格特徵?
綜合看來中國和印度的地緣政治方面哪個更有優勢?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起跑線》?

TAG:軍事 | 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