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章中「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如何理解?

《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 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市場不仁,以交易者為芻狗,交易員不仁,以資金為芻狗。市場就好像零點能量場,看似真空,卻有化生一切的生命力,越擾動,則越能衍生出無窮。所以說,算計得太多,模型太複雜,搞不好反而把自己作死了。還是老老實實把握住「風險/收益比」就好。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獨孤逸風直譯:天地沒有仁的主觀偏見,把萬物當芻狗(可有可無的祭品)任其自生自滅。聖人也沒有仁的主觀偏見,把百姓當芻狗任其自由發展。天地之間多像風箱啊,看起來虛空但不窮盡,越是攪動風就越多。政令煩出加速敗亡,不如保持中虛恬靜的狀態。

聖人效法天地不因主觀好惡去干涉百姓的自由。越是攪擾,越是紛亂,不如保持中虛恬靜的狀態。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除非行事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否則都會帶來混亂和紛爭。

這是信息成本問題,溝通最佳的狀態並不是信息越豐富越好。

拈花一笑,夫復何言。完畢。


謝邀。引用qq群在天道場文件,我認為這個說的最靠譜。


謝邀。簡義為,這是你的家,守著吧。註解一下數的意思。等於一個鋼筋,可以彎很多次,彎完次數就斷了。道家常用術語詞,1萬物有定數。2氣數盡。。。。就死。。。。。。。下貼文。。。。。。此章《南華經知北游篇》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古聖人者,原天地無為之美,達萬物自然之理,是故聖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無為之謂也。不教仁義小成、有為多言之事,以百姓為草狗,隨聖人之風聲自然偃化,天下治也。。。。。。個人解,道家治人治事思想的反映。道家認為人來世上應享用萬物之用,天地之美。因此不應該多管束人,上者應無為,自家應清靜。目標在於識天地美,達自然理,成逍遙遊,退歸於道。

  天地不仁,

  《通玄經□自然篇》曰:天地之道,以德為主,道為之命,物以自正。至微其內,不以事貴,不須禮而庄,故道立而不教,明照而不察。道立而不教者,不奪人能也。明照而不察者,不害其事也。夫教道者,逆於德害於物,故陰陽四時五行同道而異理,萬物同情而異形,智者不相教,能者不相受,故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個人註解,因在手機上手寫,隨談幾句,須花時間,想看的過後刷新。。。。。。。。萬物從道而生,是命。萬物皆含德,德為道的外顯。因此萬物本可自正。萬物的自然就是正。與清靜同義。。。。。。。因此道教雖立教卻不教,不言之教也。這是各位熟知的道教徒不願勸人入教的源頭。

  以萬物為芻狗;

  《通玄經》曰:天地非有為焉,正其道而物自然。陰陽四時非生萬物也,雨露時降非養草木也,神明接,陰陽和,萬物生矣。。。。。。。。。。天地非有意要做什麼。比如產生雨露,發生陽光,不是為滋養草木,也不是為人。乃萬物自化自正中相互產生作用。這一觀點亦是道家被認為無創世神論,唯物主義的源頭。不過,人們總是忽略了古代神與現代神定義的差別,胡亂套上,前時為封建迷信,現在為文化支柱。。。。。。。。。。。。。。。。。。。。

  聖人不仁,

  《通玄經》曰:聖人立法以導民之心,各使自然,故生者無德,死者無怨。夫慈愛仁義者,近狹之道也。狹者入大而迷,近者行遠而惑。聖人入大不迷,行遠不惑,常虛自守,可以為極,是謂天德。故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設教立法,與慈愛仁義的不同在於,聖人法大,仁義狹隘。如將天地解做仁義,人就會困於一隅一時之見。因為事實上天地不僅生人,還殺人。若刑德恩威並談呢?亦小。。。。。。。。。。。。。。。。。。

  以百姓為芻狗。

  《通玄經》曰:百姓聽上如草從風,其於化也若風之靡草。。。。。。。。。。。。。。。。。。。。年齡小的人,地位低的人,學問差的人,意志薄的人,慾望強的人,慣於上令下行。。好吧,又被理解為修心守心了。老子未談心。請自重!後來道家談心,是五行之一的火這個心,是心為一身君主的心。勿用它說硬套上來!。。。。。。。。。

  天地之間,

  《南華經》曰:地籟則眾竅是也。夫籟者,大塊噫氣,其名為風,吹萬不同,而使其自然也。咸其自取,萬物怒號者,其誰使耶?

  其猶棄鑰乎?

  《南華經》曰:人籟則比竹是已。風唯無作,作則萬物鳴號,動而為聲也。冷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猶吹人籟比竹管鑰之聲乎。

  虛而不屈,

  《通玄經》曰:上聖法天虛靜無為,治天地之道也。知虛靜之道,乃能終始,是謂天地也。

  動而愈出。

  《沖虛經》曰:唐之治天下,游於康衢,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唐喜問曰:誰教爾為此謠言乎?童兒曰:古詩也。

  多言數窮,

  《通玄經》曰:後世民知書而道衰,知數而德衰,任數者勞而無功,書數者人言之所生也。言出於智,智者詐偽,不知於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沖虛經》曰:齊魯多機巧,有善書數者。

  不如守中。

  《通玄經》曰:為教之本在去小成。體道者,佚而不窮,神化無為,天下相應微矣,此所謂天地不言之教,芒乎大哉。後世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大道無為,天地不言之教矣。。。。。。。。。有了個人解說,後面應能懂。偷懶了。做個假設,如用道家治國,法律條文不會越來越多,只會越來越少。因更重視的不是管理國家,不是以人管人,而是人的自然後的自治。


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問題要明確。簡單說一下。

一是它的出處來源。

題目引用的這句話出自傳世本第五章。(我習慣把王弼本叫作傳世本,河上公本就叫河上公本)

馬王堆帛書出土以後,這句話就有了爭議,在最後,多言數窮多聞數窮。一字之差,激起多少爭論。

二是它的意思。

簡單解釋一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沒有什麼偏愛,任憑萬物自己發展,聖人也沒什麼偏愛,任憑百姓自己發展。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就像一個大風箱一樣。風箱是什麼呢,雖然裡面空無一物,但是鼓動即可生風。王弼注中提到了,雖然天地像風箱一樣虛空,但是裡面內涵是無窮的。這就是「無」的形式,它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

這裡能很明顯地發現,老子從天道推導到人道的思想。這種思想在書中處處可見,比方說最後一章的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三是它的目的。

主流觀點傾向於《老子》是講政治的,那我們就從政治方面來看,通過上下文聯繫,發現在傳世本六十五章中有這句話。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再回到原來的多言和多聞的差別上來看,結合第五章前兩句話,就很明顯了。

治國就要效法天地,不要自作聰明、擅作主張,而應該任憑老百姓自己發展。越是想自己做點什麼,越是出問題,不如效法天地,無任何偏愛,守住公平公正的底線。

中即是不偏不倚,一旦統治者有一丁點傾斜,就不能叫中了,換句話說,統治者一旦有一點傾斜了,那肯定是多言/多聞了。最後,我個人認為,此處可能多聞數窮更好一點。

========

參考:

1、高明《帛書老子校注》

2、樓宇烈《老子道德經注》

3、劉笑敢《老子古今》

========

相關回答:

《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廣受推崇? - 知乎

有哪些被後人曲解的古文或古詩詞? - 知乎

大學看哪些書比較適合? - 知乎

我在第一個回答里隨便舉了一個例子,關於名實的,以杯子舉例,沒想到這個也能被無良網站轉載。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輿。

  虛而不淈,動而愈出。

  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注釋:

芻狗:用草紮成的狗。古代專用於祭祀之中,祭祀完畢,就把它扔掉或燒掉。

橐:古代的一種鼓風吹火器。籥:假借為「龠」。古管樂器。

輿:形聲。從車,舁( yú)聲。車廂。淈:枯竭。

聞:從耳,門聲兼表詞義,合起來後意思是「門裡面的耳朵聽到了」。本義:聽到心裡去了。

窮:形聲。從穴,躬聲。躬,身體,身在穴下,很窘困。簡化字為會意,力在穴下,有勁使不出。本義:窮盡,完結。

  理解:

  天地對萬物不仁,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天地用萬物的時候把萬物當寶貝,又滋養又灌溉的。物壞了或者不適合,天地就會用環境變化、氣象災難等等把萬物毀滅或揀選,適合的活下來,不適合的淘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天地還會再造出適合的物。

  聖人對百姓也不仁。不仁就是不愛也不惡的平等態度。聖人對待百姓其實也像對待芻狗一樣,用的時候對這個人關懷體恤有加,用過了或者這群人壞了爛了,就把他們替換或剔除掉,再生新的。

  天地之間,其實就如同行於道的吹各種音樂的鼓風車廂。這個吹各種聲音的大鼓風車廂,空虛卻永不枯竭的,只要行道而動,各種聲音或風就越產出。

  隨著社會自然積累向上推進,社會中總會有各種聲音在前邊探路。對前識的闡述多聽聞,就會陷於窘困。所以前進中不如執守住(或解決)中要就可以了,以輔助平衡整個社會自動行於道。

吉小偉·解


這個意思是說啊,人在大自然的地位,就像你家樹下的那一窩螞蟻在你眼裡的地位。

不重要,不在意。

普通人不要瞎折騰...開心一天是一天...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很好理解。

知乎上一看那些超過3-4個屏幕還沒到頭的答案,我的做法就是直接忽略這些答案,因為我知道大部分這種答案,都是生拼硬湊毫無營養的答案,這就叫「多言數窮」。

大部分在知乎上活動的答主,都沒做過向高層的簡報,沒見過集團的大老闆,沒有直接面對過廳局級,省部級幹部。

你試試看用1w字跟這些人物,做個簡報試試看?

不把你撤職就算好的,克強2015總理的政府工作包括,事關全國13億人民的國家大事,才多少字?

一萬七千字。

大道至簡,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的。


橐龠,是內丹修鍊通往大周天的必經之路。

對於沒有修鍊內丹(或無上瑜伽、禪定、金剛乘密法)的人,或者修鍊沒有成功完成築基階段的人,在理解「致虛極守靜篤」的蘊含之前,他們根本沒有機會理解「橐龠」蘊含的深層次哲理。

==============

詳細內容,請參考:Part iv-27:1.3.3 道之妙,若水--第5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所謂不仁,並非不仁慈,而是指心中無物。如同人看待稻草人一般,用過就扔掉,沒有對它好、對它壞一說。天地對待人也一樣,道只維持著自己的運轉,彷彿人根本不存在似的,可有可無。天地如此,人何必為自己制定這麼多規則,這是作繭自縛。法令越多,就會讓人感到迷茫而不適從。天地之間,猶如一個大風箱,其中越空虛,就能鼓動更多的風,帝王治國,也當如此,減少法律,順其自然,民眾方能安居樂業。


實名反對幾乎所有回答。

尤其是高贊回答。

===

首先對 @Helena 回答中的觀點進行辨析。

我們知道《道德經》前面部分講的是道經,與德經相對,那麼它講的就是哲學(道,或者形而上學),而不是政治或者人事。而今天大多數人都只理解了裡面的表層意思,就是似乎作為人事指導的那層意思,但是對裡面的哲學內涵,卻都是從比較膚淺,過於迂迴因此就不是道的角度來理解的。

大多數人都知道「虛其心,實其腹」是老子提出的方法論,但是大家的理解是千差萬別的,很多也是錯的。像高贊答案試圖用概率論、統計學的角度理解這句方法論「不如守中」,雖然符合今天很多人(主要是理科生,以及學過統計的文科生)的思維,但是其實是完全錯的。這種錯誤比一般的古代文學、哲學愛好者直接從典籍里以及生活中悟出來的「理解」還要錯地多。

因為在哲學意義上,統計學就是個笑話,統計是凡夫認知世界的一種方法,它是一種經得起實踐檢驗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肯定,但遠遠不是道,所以試圖用統計學理解這一章文字的時候,就是全錯了。再進一步,高贊回答所提到的根據已知信息作出判斷,而不要過度識別,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這也只是一種凡夫做一些事情時一種有效的方法論,但肯定也不是道,準確說就是這種方法中沒有真正體現道,因為這種方法本質上也是依託於現象的——因為信息本質上就是一種現象,它與純粹的邏輯是相對的。因此,這種方法論還是那種根據現象作出決斷的方法,本質上還是「沉迷」的,任何對道家思想有所理解的人,都應該明白,這肯定不是一種契合」道「的思想見地。

===

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姑且談一下我的理解,不一定與市面上或者一些「祖師爺」以及學者的一些經典解釋相同,因此權當是一種想法的表達。

從這一章開頭開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很多人對芻狗(祭祀用的狗的模型)的理解是,用過之後就拋棄的東西。我認為這並沒有理解到位,芻狗實際上象徵著一個內涵,「人偶」。「人偶」這個辭彙我是從神作《攻殼機動隊(無罪)》里借用過來的(電影的中間部分兒童人偶被焚燒用於祭祀的畫面,恰恰表明人偶的意象與芻狗有相通之處),如果知道這部動畫電影的人應該能更好地理解。

萬物於天地,百姓於聖人,都是像芻狗一樣的存在,就是像人偶一樣的存在。這裡的不仁,它的意思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道德」意義上那個人,似乎也不應按「儒家」的仁來理解這裡的仁字所想表達的意思。這裡的天地、以及聖人,正是作為「道」的象徵,形而上的象徵。天地滋育萬物,就像人製作出芻狗,人賦予芻狗以「精神」的想像(作為活的狗的象徵),但實際上很清楚,這就是用草扎出來的東西,是物,而不是精神。天地滋育萬物,但萬物不是天地,天地不是萬物。聖人治理百姓,但百姓不是聖人,聖人也不是百姓。人對於芻狗,如果表現出仁的話,即愛惜,憐憫,不忍其毀壞的心情,那只是偶然;天地於萬物的厚愛,聖人於百姓的仁慈,都像是人對物的情感。人的物的不仁,這裡所表達的還不是人的道德的虛無,這裡表達的意思是人即使有道德存在,也只是片面的道德。人可以使芻狗存在,但不能決定存在的芻狗如何化為灰燼。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個是老子對「道」的形象化的描述,萬物本質如同虛空,萬物形成如同從虛空中吹出的風。懂得「道」,這句話自然就懂得。

"多言數窮"。哈哈,個人認為這句話極為關鍵。不能理解這句話就不能理解老子的「不如守中」的中的真正含義。為什麼「多言數窮」呢?這是上面芻狗一段和橐囊一段得出的結論。天地造化萬物,如同虛空中吹出風一樣簡單,愈動愈出,這個道理對於人也是一樣的。天地造化了萬物,如同人製造了芻狗一樣。人製造芻狗是基於自己的情感,是基於有用的目的,芻狗寄託於人的希望和幻想而生,但最終因為人的幻想消停而失去意義。芻狗最終的命運一定是失去意義,但是芻狗確確實實被創造出來,它又不能在它意義失去時化為虛無,因此就會只能自生自滅。

聖人(或者君主,也可指廣義的人)的有為的治理,正如同人編織芻狗一樣,總是因為一定的名目,但是卻不考慮對其他事物的影響。人只是為了祭祀而製造芻狗,卻沒有想過祭祀結束後芻狗的命運。天地為了創造世界從而滋生萬物,卻不會考慮萬物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毀滅崩壞。聖人以仁的名目賦予人以「有」,卻不會考慮「有」的演變對於人來說是怎樣一種不仁。從這個角度看,任何有為的「仁」都是片面的仁,假的仁,「真正」的仁只有虛空無為。

以上不是「多言數窮」的字面意思,對這一句的字面意思的理解,我認為需要基於一種唯物的思想,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前面我已經解釋過,萬物不是天地,天地不是萬物,雖然天地滋養了萬物。萬物形成之後,萬物就作為萬物而獨立,它就與天地的意志無關。如果天地的意志可以左右萬物,那麼萬物就不是芻狗。因為如果人的意志可以左右芻狗,那麼人如果仁慈就可以令芻狗的存在消失,而不是要經過踐踏或者焚燒從而化為作為草灰重新存在的「芻狗」。人所做的越多,說的越多,他所能給自己留的空間就越少,在他做出這些行為之後,這一趨勢就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了。我認為這就是「多言數窮」的含義。

綜上,「不如守中」的含義就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來了。應該注意的是,對於這樣一句話的應用必須要在深通其邏輯內涵的條件下才行,否則就會變成「神棍式」神經病的教條式的虛無主義、無為主義,這種思維是落在「空」見里,直接就與「守中」的內涵無緣了。

=======

最後,如果有深通哲學或者古代典籍乃至於得道之人,或者對此問題有興趣的人,懇請前來斧正鄙人陋見。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大概的意思就是人說的話,往往讓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這讓我想起中國有句古話叫沉(men)默(sheng)是(fa)金(da cai)!


《無奇之道》 第5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和地的法則,或者我們叫它自然法則。在自然法則的角度,是沒有「仁」 vs 「不仁」這種相對性的,自然法則對待萬物都是一樣運用的。「芻狗」,就是古代人用草做成的狗,用來祭祀,跟近代人去上墳燒的紙人是一回事。老子用芻狗,來把 萬物比喻成同一類事情。

什麼叫「仁」?理解了「仁」的本意後,我不得不佩服中文造字的偉大!仁從字形上,左人右二。指的是人可以分為兩類,「我」 和 「非我」。能把這兩類,當成一體來對待,就是 「仁」。

第三章我們講到「尚賢」的時候,就講了人性主觀上的趨利避害,會導致世間的事物只剩下「利我」,而沒有了「不利我」的類別,所以人道的事物 是不符合天道的平衡的。這裡的「利我」是泛指一切利於人類的事物。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引入一個相對性,把人分為 「我」 和「非我」,那麼就會導致世間的事物只剩下(利,我),而沒有了(利,非我)。古人把只做(利,我)而傷害他人的行為,稱呼為「不仁」, 把能做(利,非我)但可能不利自己的行為,稱呼為「仁」。

但天地法則是不存在 主觀的 「我」 vs 「非我」的相對性的,所以也就不存在 「仁」vs「不仁」這種相對性,也就沒有 「仁」的定義了。 天地不仁,不是說 天地只做(利,我)的行為,而是說 天地做事是不分 利我 或 利他的,天地法則是沒有 「仁」vs 「不仁」這種主觀相對性的。

所以,貼近自然法則的領導人,也要像天地法則一樣,不要有「仁」vs「不仁」這種主觀相對性,要把天下各類百姓都當成一樣的對待。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

天地之間,不是指天空和地面之間,而是泛指天地的法則 和 法則的展現。

橐,是古代用來生火打鐵的鼓風機

,是古代用來生火吹風的管子

上一章老子用 深潭,這種容器來比喻 自然法則,潭裡的水 比喻 自然法則的運用/展現,但是沒有講到 相對性變幻。這裡老子找到了更好的例子,他用 鼓風機 和 吹風管 這兩種容器 來比喻 自然法則,用它們生出的風,來比喻 自然法則的運用/展現,用鼓風/吹管 的動作來比喻 相對性變幻。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鼓風機 和 吹風管 有什麼樣的性質呢?它們雖然是空虛的,但是它們卻不會因所含的空氣多少而產生體積變化。它越運用,就生出越多的風。

什麼是「不屈」?「屈」對應的是「伸」,它們是事物形狀變化的一種相對性。用一個形象的例子來描述一下,「伸」就像你吹氣球,氣球被吹起來膨脹 就是「伸」,氣球泄了氣而收縮,就是「屈」。所以「不屈」指的就是容器本身沒有體積變化這種相對性。老子用鼓風機 雖然空虛,但是自身卻不因其所含的 空氣的多少而產生體積變化, 來比喻 自然法則是無形的,而且 自然法則本身 卻不會因為 它運用的多少 而產生變化。法則本身 它運用的數量 是沒有關聯的。

既然法則 和 它展現出的事物的數量沒有關聯,那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事物的數量呢?

老子用鼓風的動作 來比喻 相對性變幻。動作越多,就是相對性變幻越多。 鼓出來的風,可以比喻成 自然法則的展現。動的越多,風就越多,是用來 比喻 相對性變幻越多, 自然法則的展現就越多。決定鼓出來的風多少的,是動作的多少,而不是鼓風機,老子用這個比喻來告訴我們,決定世上事物種類多少的,不是自然法則,而是相對性變幻的多少。我們可以用直觀簡潔的數學公式來表達這個比喻:

鼓風機 + N個鼓風的動作 =》 N個 風

自然法則 + N種相對性變幻 =》 2N種自然法則展現的事物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人用再多的語言也無法一一描述這些自然法則展現出的無限的事物。前面我們講過,語言是有限的,萬物萬象是無限的,用有限去對應無限,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我們發現,雖然 風 和 鼓風的動作 都是無限的,但是鼓風機只有一個。雖然 自然法則展現的事物 和 相對性變幻 都是無限的,但是 最根本的自然法則只有一個。與其去做那種 試圖掌握無限種事物 這種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不如去掌握最根本的自然法則。

有的人把「中」理解為中庸,平衡等等。這隻理解了表面的意思。老子舉得這個 鼓風機的例子,不太容易讓人理解「中」的本質意思。我來舉個例子: 比如說我們用圓規來畫圓, 隨便定一個點, 我們可以通過變幻圓規兩腳的距離,來畫出無限個圓。這無限個圓,就是無限的法則展現。變幻圓規兩腳的距離,就是變幻相對性。 我們定的那個點,就是無限個圓的中心。圓的大小有無限種變幻,但中心永遠不變。這個中心就是自然法則。所以說,「守中」,就是抓住這不變的法則這就是古人說的「以不變,應萬變」。

總結:

在這一章,老子告訴我們,自然法則 是不存在 主觀相對性的, 領導人 對待民眾,也不應該 有主觀相對性。然後繼續上一章的比喻, 用 鼓風機/吹風管 這些容器, 鼓風/吹風的動作,以及風/空氣,這3者的關係,來生動的告訴我們,自然法則 是 無形的,是與它展現的事物種類的數量 無關的。決定事物種類數量的 是 相對性變幻的數量。人們與其去試圖 掌握 變幻出的無限的事物種類,不如去 掌握它們不變的本質,即掌握不變的自然法則。只要掌握了鼓風機,我們就可以生出無數的風;只要掌握了自然法則,我們就可以 變幻出無數的 事物種類。


勢如輪轉,三角函數,最好的位置是站在極限值的最高點左右,處世之道要把言語行為做的恰到好處,就如天地之間的函數高點,過了就走霉運了。不如凡事都能得過且過,60萬歲!及格最好,千萬不要當什麼精英棟樑,英雄常常不得好死,數窮啊!運數要窮,,,開始遞減啊!哈哈。不如在極限左右,這叫守中。


補一點: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你用言語去描述、想把眼前所見一一曆數、是不可能窮盡的;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來,仍無法讓人原原本本地理解。

不如閉口不語,默默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克進職守。裝作沒看見、裝作什麼也不知道、裝作沒什麼意見。

不然,你開口描述了,必然有失真的地方;你講出你的想法了,對方必然有曲解的地方。

任你上萬言書,你也不可能向一個盲人完完整整地描述這盎然的春色;任你傾訴衷腸,她也不能理解你的用心良苦,反看你多事。

何必呢。

我看見了,我不必向你描述;向你描述,也不強求你和我一樣看見。我的想法,我不必告知你;告知你,也不強求你能明白。

各自安好。

道法自然。道不是強求、強說理;強求、強說理,不是道。

——————【匿名用戶2】

我還是喜歡按自己意願去說、去做。「強扭的瓜不甜」,問題我就喜歡強扭,管他甜不甜。

我可沒興趣「道可道非常道」,我又不修仙!

——————犯罪專家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人之盜;人,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時時刻刻在收割萬物。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就像收割智商稅、人頭稅、信仰稅一樣。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橐(tuó)龠(yuè),指風箱。

存於天地之間的,像是風箱吧?

「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布滿天地之間的,就是造化,推動陰陽,煉化萬物。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正是因為天地間布滿了造化之力,才使得天地間看上去空虛一片卻不會塌陷的癟癟的;

你越是窮折騰,被天地造化奪去的就越多,流失的也就越多。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對這東西描述的太多了,你的理解反而會有局限性了。所以我把我要說的東西總結一下:真傳一句話,不若守於中。

不可說,不可說,說多卻是錯。

「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無他,抱元守一而已。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

正好看到了這個問題,本來想編故事的,想了半天想不出來,便講講我的歪理吧(⊙o⊙)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仁,親也。仁,為儒家之道。

如果一個社會,每個人都能愛別人像愛自己一樣,大家互親互愛,沒有傾軋也沒有傷害,那這樣的一個社會是多麼的美好啊。所以儒家一直在教化百姓,讓他們成為有教養的君子,溫文爾雅的,走到哪裡都能給人如沐春風之感。在這樣的社會裡,無論你走到哪裡,都不會遇到傷害,到處都是對自己友善與親密的人,這樣的社會好不好呢,這樣的社會當然好了。

老子是怎麼看待仁的呢,老子認為,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強調這樣的一個人人互親互愛的社會,恰恰是因為這個社會裡的人,都喪失了淳樸的天真本性,所以才需要後天的偽巧教化他們互相不要傷害。所以老子認為,化性起偽,是將錯就錯。教化百姓恢復天真淳樸的自然本性才是正當的。

芻, 喂牲畜的草。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古人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這裡喻指,人類對於天地來說,不過是沒有意義的輕賤之物。

天地是仁慈的嗎,天地愛人類嗎?道德經認為,天地只是創造萬物,再摧毀它們;再創造,再摧毀。如此循環往複,永無休止。如果天地有仁慈,愛人類,它們為何創造了人類,又銷毀人類呢?所以天地,既沒有仁慈心,也沒有冷酷心,因為它們根本就沒有任何心。

天地並沒有仁慈心,他們視萬物為稻草狗一樣。非天地無親,蓋因天地非人,故無人之性情。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家的聖人,指一之精通,合於天倫者。儒家的聖人,指合於人倫者。孟子說:「聖人,人倫之至也」。聖人不仁一句里的聖人,指的是道家意義上的聖人。

天地對萬物,既沒有仁慈心,也沒有冷酷心,它們只是按照道來運轉而已。聖人對百姓,既沒有仁慈心,也沒有冷酷心,他們也只是按照道來治理天下而已。

聖人也沒有什麼仁慈心,他們視百姓為稻草狗一樣。非聖人無親,蓋因聖人非常人,故聖人無常心。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橐(tuó)龠(yuè),指風箱。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風箱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它空虛而又充滿天地,無處不在。它越是被推動,萬物就越多的被湧現出來,生生不息。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多,萬物紛紜。言,言說描述。數,名實物理。窮,無有窮盡。中,內也。

既然天地生息萬物,只是順應道而運轉,而跟人類的意志沒有什麼關係,那麼人何必又要對天地的意圖妄加揣摩呢,又何必自作多情的認為天地懷有人的性情呢。

既然聖人治理天下,只是順應道的規律,而跟人間的智巧沒有什麼關係,那麼何必又要對聖人的性情妄加揣測呢,又何必一廂情願的認為,聖人懷有一顆仁慈之心呢。

勿自多情,亦勿自多言。萬物出生,萬物繁衍,萬物死亡,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而然。不論你悲傷,還是歡喜,它們都一切如常。不論你說什麼,還是不說什麼,它們都一切如常。

天地之間,無時無刻,又無窮無盡的把萬物一波又一波被湧現了出來,它們看上去是那麼的複雜而又紛紜。怎麼描述它們呢,怎麼言說它們呢,看上去怎麼說也說不清,它們是那麼的繁多,數也數不盡。

要怎麼才能窮盡這一切呢?就算這一刻窮盡了它們,可是下一刻它們就變化了。當你追趕著到下一刻去窮盡它們的時候,它們又變成了下下一刻的樣子,怎麼追也追不上。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讓我們停止向外追趕它們吧。不如,回過頭去,往相反的方向走,一直走,回到一切發生的起點,回到萬物之初,宇宙之始,在那裡,看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一體,我遺忘了萬物和天地,也遺忘了我。這時候,我看到了道,那才是我最深沉的內己,我體會著它,是那麼的美妙,以至於也遺忘了思想和言語,遺忘了一切。我守著這樣玄妙的感受和境地,甚至也遺忘了,可能在下一刻,我又會被拋回到萬物里。

要怎樣才能說清楚不如守中這句太過於玄妙的話了呢,我也只能這樣寫了。

附:《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摘自至道學宮~白雲先生


中黃的原理與妙用。

胎息得真炁後才明白。

對了中黃不等以中脈

從月窟海底到天根泥丸相通


要理解這幾句話得先解讀前面的兩句,所以我把第五章全部拿來解讀一遍。

原文:

天 地 不 仁 , 以 萬 物 為 芻 狗 ﹔

聖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為 芻 狗 。

天 地 之 間 , 其 猶 橐 龠 乎 。

虛 而 不 屈 , 動 而 愈 出 。

多 言 數 窮 , 不 如 守 中 。

句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芻狗」是一種用草編織成狗一樣的祭物。天地是遵道而行,怎麼會不仁?把萬物當成芻狗來祭天的行為是人,是人陷天地於不仁。比如古代的一些部落、幫派殺牲畜,甚至殺人來祭天地,天地並沒有叫他們殺,你殺不殺天地都是一樣的運行,是那些幫派部落的人陷天地於不仁。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在《道德經》里聖人經常是指統治百姓的君王;一個聖賢的君王不仁,當然也就是因為有人陷君王於不仁,如君王的臣子利用君王的威望假傳聖旨也會造成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橐龠」是一種用於柴火灶助火的風箱。天和地之間就是天空,天空猶如風箱空無一物。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天空和風箱都是空無一物,是虛的,但它們虛而不委屈,風箱經推動就會出氣助火。天空也是一樣,天空的動力是太陽,太陽把地面的水份蒸發產生冷熱氣流,就會颳風下雨,它們都是空的虛的,但是你給他補給多少,他就出多少。太陽蒸發多少水蒸氣到天空,天空就會下多少雨。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一個人把自己所學的學問,說給別人,總有說完的一天,也就沒有可教的學問了。不如像天空一樣守在天地之間,雖虛無一物,卻可以裝下任何東西,就是守中。這句話的總體意思是:做人要像天空一樣虛,即謙虛,不管有再高的學問,也要邊學習邊實踐,不然就算不是歪門邪說,是正道的學問也會因時代因地域的不同,而做出天地不仁,聖人不仁的惡果。

Q


變幻原是永恆,有窮經驗理論工具不能應對現實無窮變化,立足每個當下靜靜觀察調查就好


推薦閱讀:

男子邪淫會轉生女子,那女子邪淫會轉生男子嗎?
《莊子·天道》中說鐘鼓之音是樂之末也,那麼樂之本是什麼?
參加過十日禪修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道家稱,人的身體里有三屍神,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為什麼修道之人要阻止他們上天彙報?
悟道和得道有多大距離?

TAG: | 道德經書籍 | 莊子人物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