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羊肉泡饃好吃嗎?
陝西羊肉泡饃好吃嗎?你們吃過嗎
更:
得了幾十個贊,大家志同道合嘛!
下圖是我吃水盆羊肉拍的照片,可以說是最地道的水盆羊肉了。
吃完胃裡溫暖而滿足,不像西安水煮泡饃那樣會有漲肚感。
論一碗水盆羊肉的正確吃法:
1凈手。
2掰饃。
3糖蒜。
4香菜。
好再來
我泱泱大蒲城——
再大再好吃的蒲城包子也吃不下了……
————————————————————
表示只愛吃水盆羊肉。渭南蒲城,湯鮮味美。糖蒜,香菜,燒餅,絕配。
必須燒餅是火烤的,帶椒鹽。(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西安泡饃
羊肉切片
用的饃是死面
泡饃湯裡面有粉絲
總感覺偏離了羊肉的軌道
蒲城水盆
肉是成塊狀(也有片)
肉量足
無粉絲
給朋友公眾號寫的,拿來用用。
自古以來陝西就民風彪悍,秦王何以掃六合,我以為伙食很重要,一張餅一碗湯便走四方,美味又頂飽,可見彪悍與泡饃是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
一碗好的泡饃,需先有一鍋濃香高湯,還要有上好肉片,餅要有嚼頭,配料要講究,最後還得懂行的人品嘗才算不辜負一場美味。泡饃講究湯清肉爛,湯是重頭戲,骨湯肉湯分開煮,回坊常用口徑1米的大鍋細火慢燉,還會加麵粉進去,以求口感醇厚。回坊稱泡饃的餅為「飥飥饃」,用九分死面一成酵面活起,可保證口感筋道,澆湯不會變成糊糊。烤制時不刷油,有的還會打上印。配料會放上香菜蔥花粉絲肉片,「優質」泡饃肉多還會有木耳金針菜。肉片選羊仔後腿,又嫩又不膩,順紋理切酥而不散,肉厚說明老闆實在。用餐時店家會送一小碟糖蒜,裡面有辣醬,千萬別小瞧這點東西,肉湯齁得慌時糖蒜爽口。行家吃泡饃是有講究的。掰饃是基本功的體現,有人說饃要小如蜂蜜頭,越小越好,其實不然。饃的大小與煮法統一,西安普遍泡饃掰的像黃豆大小即可。如果掰的像葫蘆頭那種,一張餅掰四塊,廚師能把碗給你扔了。至於機打的朋友,人生還需多參透啊哈哈。饃掰好後,請夥計呈給掌勺大廚,加湯大火煮,據說廚師可以通過掰饃形狀了解客人性格。吃時左手拿勺,右手執筷,辣醬鋪在上面,慢慢「蠶食」,切忌攪動,一來保持鮮味,二來以免糊在碗里,偶覺膩口,佐以糖蒜。饕餮之後,配一碗精製高湯,頓覺神清氣爽。
西安生活節奏慢,晨練後的老頭老太太就近來一碗泡饃,邊掰饃邊說笑,半生都付泡饃中,又有何事不能一笑而過。所以,人生不過吃好,喝好。吃過。好吃。
作為從小到大吃過至少幾百碗泡饃的人,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泡饃只要做好了,根本不存在什麼所謂的口味差異,甭管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會同樣享受。相反,泡饃如果做得不好,味道就跟下水一樣,我吃了都想吐,更別提外地人了。亦如陝西人的性格,大喜大悲,沒有中間。
其實全國的美食都是這樣的,你所謂"吃不慣"的當地美食,往往是因為你沒有吃到好吃的而已。比如不管是咸豆腐腦還是甜豆腐腦,只要做得好吃,根本不存在什麼吃不慣。我以前吃不慣上海紅燒肉,覺得味如嚼蠟,後來在上海吃到一家好吃的一下就改觀了,好吃得我熱淚盈眶。還有我一直吃不慣湖南臭豆腐,覺得跟翔一樣,後來在長沙吃了羅記臭豆腐,一次吃了四十塊!還有所謂的黑暗料理卡瓦斯,一直是我的噩夢,但後來我在新疆伊犁喝了發現味道完全不同,人家自己釀的卡瓦斯簡直是我這輩子喝過最好喝的東西......然而問題來了,不知道是不是跟泡饃的製作工序有關,我個人感覺泡饃做砸的概率相當高。別說回民街坑外地人的泡饃館了,即使是西安人常去的所謂百年老店,也時常做砸,以前東郊有個樓北樓,真的是一次好吃一次難吃,可能是跟不同廚師當班有關吧。所以作為一個發揮如此不穩定的美食,評論兩極分化也是可以理解的。懷孕前四個月,食慾全無,吐到要生要死,每天吃什麼,吃得下什麼簡直是最頭疼的事!某天突發奇想,想吃泡饃,老爸就馬上採購了一條羊腿,在家裡給我做。配著糖蒜辣醬,一碗下肚,神清氣爽!什麼胃痛啊,噁心吶,一掃而光!看來離開陝西十幾年,內心和腸胃,我都還是那個四五歲跟著爸媽去吃羊肉泡饃的陝西小女娃。跑題了,對不起…&>_&<…
伊朗的才好吃
家在山西,蘭州上學。
放假和兒子們去西安逛。
我們一致認為如果在西安上學平均體重會漲30斤,簡直好吃到皮爆好嗎。
我一直認為西北人民做的肉比別的地方好吃呀。曾經西安上了四年大學,表示真愛還是肉夾饃,品質穩定且美味,全國都有其擁躉。
至於泡饃,真是好一頓差一頓的典範,品質之不穩定,烹調之隨意性,讓人又愛又恨。
不過至少,當年疲憊之時,泡饃帶來的豐富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給過我不小的安慰。西安的泡饃沒吃太多,倒是甘肅的泡饃冬天常吃
冬天,天寒地凍,早上起來把煮好的養湯加上切好的羊肉片,還有鹽,胡椒粉一類的調料,在爐子上燒開,這個過程,把從城門外買的死面鍋盔掰塊兒,把蔥切成環兒,等羊肉湯開了,一股腦倒進去,我吃的辣,再放兩勺油潑辣子。
鍋盔在羊湯里再煮個兩分鐘,找個海碗,一股腦把湯還有鍋盔倒進去,順手拿起起剝好的大蒜,羊肉喜蒜。
然後一口蒜,一口肉,一口饃,一口湯。
然後蒜,肉,饃,湯,都沒了,鬆鬆腰帶,點一根煙。仔細一想,好像今天早飯吃的有點多啊。
推開門,外面的雪積了十來公分。天氣冷,街上沒多少人。
哪天要是運氣好點,說不定能遇上賣凍梨的。那可就是另外一件事兒了。
寫這麼多,冬天,就好這一口。北方寒,冬天吃羊肉暖。
所以,羊肉泡饃么,好了就多吃,不好就少吃。
做為一個甘肅人,我只能說西安的羊湯真難吃,新疆和甘肅這邊的味道和西安是兩回事。
這是昨天吃的,用時半個小時掰的,三個指頭捏的「蒼蠅頭」。下面是成品,香!!!!!!!!!!!!!!!!!!!!
出門在外,我們總被問到一個千年不變的問題:你是哪兒的?
我:陝西的。
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西安,肉夾饃,羊肉泡饃,會成為接下來對話的關鍵詞。
另有百分之十的可能,見過世面的外地人,吃過不止一種的羊肉泡饃。
很多外地人吃過西安的羊肉泡饃,在我們縣城人的眼裡,那叫「羊肉煮饃」;一碗清湯「水盆羊肉」配上兩月牙燒餅,才是真正的「泡饃」。
老碗大如水盆,盛一碗漂著油花的羊湯,吃之前用筷子撈一撈沉在碗底的羊肉,開始心滿意足地「掰」饃。
饃要手工現「打」的,形如月牙,掰開薄薄兩片,中間冒出裊裊熱氣,帶著老肥的發酵味兒,香。
西北大漢,三下五除二把饃掰成數十塊,剜上一勺油潑辣子,連湯帶肉大口吞咽,舒坦。
細膩的人,不慌不忙把饃掰成瓜子大小的碎粒兒,泡到碗里,剝一塊糖蒜就著,肉、饃、蒜,入口慢嚼
一碗配兩餅,一個夾肉一個沒有
常聽人說,有人周末一大早坐著火車來從西安到我們小縣城,「咥」(die,二聲,陝西方言『吃』)一碗羊肉泡饃,然後再坐一兩個小時的火車回去。
道聽途說難免有些誇張,但西安的羊肉泡饃和我們那裡的「水盆羊肉」,味道和吃法的確不一樣。
陝西人和「羊肉泡饃」,有說不完的故事。
我外公去世前,舅舅隔三差五去給他「提」(打包)一碗羊肉回來。儘管老人得的病,幾乎食不能咽,舅舅還是想讓外公走之前,吃點好的。
在陝西人眼裡,羊肉泡饃是好的,高級的美食。十年前,一碗十塊(現在二十),算比較貴的主食;其次,泡饃味道香,油大,解饞。
所以,吃一碗羊肉泡饃,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賈平凹《秦腔》獲了矛盾文學獎,為自己慶功,「就去街上吃了一碗羊肉泡饃」。
我小時候,家裡要是有什麼「好事」或者「重要的日子」,就會收到或買幾張羊肉票(類似於代金券),上面寫著飯館的名字,蓋著紅色的戳子。
吃羊肉泡饃要起大早,冬天可能天不太亮就出門,因為我爸說,「去遲了,肉就不好啦!」
這個世界永遠有比你更拼的人,尤其在吃這件事上。
不管你去多早,飯館裡總有很多人。有端著碗正吃的,有跑堂的端著大盤子來回竄的,還有站在窗口焦急等著的。
羊肉館地上,滿是白色的蒜皮,有糖蒜那種濕的,也有乾的。夏天如果開了風扇,地上的干蒜皮貼著地隨處飛,混著羊肉的香味和膻味,幾公里外都能聞到。
「來一大碗泡饃,加一碗湯!」我爸吼一句。
在那裡點「菜」,基本都是吼的。
有的館子沒有跑堂的,老闆娘忙不過來,窗口的師傅要吼一句「x號的大碗,對了!」讓幾十米遠的客人聽見,自己過去端。
「叫號」,像是飯館裡的「古法」,點完菜給老闆娘結過帳,會領到一張寫著號碼的圓牌子,價位不同顏色會有差異。
圓牌子
等一碗羊肉,一碗湯,兩個燒餅,一碟糖蒜、一碟香菜上齊,我爸酣暢淋漓的吃肉,我只喝湯。
小時候覺得那玩意兒太膻,不吃,聞著味兒就夠了;啥時候開「葷」的,也記不清楚了。每次假期回家,吃一碗羊肉泡饃,才算真正的「回來」了。
有人曾問我,是否知道北京哪裡有好吃的羊肉泡饃?
不知道。
反正,地方菜系一進京都「北京化」了,拉麵不再蘭州,羊肉泡饃也不再陝西。
外地人吃羊肉泡饃,並不知陝西人的情節所在。它不像武漢人過早的熱乾麵,北京人的鹵煮火燒,要是願意天天都能吃。
陝西人的羊肉泡饃,總和重要的日子、重要的人聯繫在一起,記憶中夾雜著熱乎乎的羊湯和獨特的香味,無論身在何方,都是美好的。
阿城說:「於是所謂思鄉,我觀察了,基本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於是開始鬧情緒。」
凡是思鄉,就是「蛋白酶」在作怪;凡是鄉愁,就是一方水土的「舌尖密碼」。
還好,我小時候只喝湯,不吃肉。
http://weixin.qq.com/r/9kynv2rEAzd8rS7c9xnk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作為一個廣東人,我想說,泡饃的那碗湯十分鮮美~剛去吃的時候喝了幾口湯,學著人家把饃給撕碎,但是最後沒吃完,連一半都沒吃到就飽了,送的腌藠頭也不夠吃,總覺得太膩了……就是可惜了那碗湯,早知道直接把湯給喝了,到現在也是這麼想的( ˙-˙ )?
國慶來西安走親戚,昨天中午我一口氣吃了兩碗,一碗兩個饃。我是四川人,這是我最愛的小吃之一。地址:西安戶縣清香樓。
作為一個南方人,說實話我是吃不慣的,並且很虛心的向陝西朋友們求教: 為啥一碗羊肉湯跟一個完整的饃,分開吃那麼完美的組合。你們要把這兩種美食強行扭到一起,把它變成進入食道、進入胃的狀態呢?(饃也泡爛了,變成了糊。湯也渾濁了,入口並不怎麼順滑)
早上剛吃完,咸陽永壽縣,15元一大老碗,正宗泡饃,個人覺得比西安的味道好太多
正宗的羊肉泡饃去陝西蒲城去吃
愛吃的珍之如寶,不愛吃的棄之如履……對本人來說,無論何時,熱天一碗口湯,冬天一碗水圍城,神仙不換啊
作為地道的陝西覺得還不錯。外省的就會覺得吃不慣,有次帶山東的同學吃他們覺得味道較重不習慣,還不如涼皮好吃。
吃得慣羊肉的北方人來說一句
家不在陝西,後來到了西安上大學。
第一次吃羊肉泡:難吃。饃都成稀糊了。為什麼不跟我家鄉羊湯燴面那樣扯勁道的麵條下到羊湯裡邊呢。當時吃來只有這一個想法。
從大學到現在畢業兩年,一直呆在西安。陝西人的飯很有特點,面叫燃面,大部分都沒有湯水,油潑面、干拌面、biangbiang面、褲帶面,一個比一個實在。這樣實在的一碗面吃到肚子里,滿滿的都是飽腹感,心裡也踏實。
等到我接受這樣的設定,習慣這樣「實在」的飲食方式。再吃羊肉泡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羊湯一定是帶羊骨肉熬制而成,羊湯的肉香夾著花椒、香料的香,與鍋盔饃的樸實無華,有嚼勁的質感,相得益彰。真正吃出了和諧的感覺來。再搭配糖蒜的爽口、甜,辣醬的鮮辣。大冬天吃出一身的汗,你說好吃不好吃。
在外地念書,如果有一碗正宗的羊肉泡饃,賣100我也毫不猶豫!
推薦閱讀:
※當偶像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何優雅地從長輩手中接過壓歲錢?
※「早餐吃飽點,午餐少吃點,晚餐吃一點」真的對身體有益嗎?有人堅持「過午不食」,這樣好嗎?
※在武漢和喜歡的姑娘在一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如何選購電烤箱啊?長帝?ACA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