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是怎麼被毀的?


題主沒有交代清楚,不知「毀」是指怎樣的毀?我默認指的是遭到了人為的破壞、損壞。

在歷史上,大明宮被毀過不止一次,事實上長安城也被遭到過不止一次的破壞。大概有如下幾次:

第一次還是唐玄宗在位時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安史之亂。
公元755年11月,鎮守大唐北疆的節度使安祿山造反。皇帝也跑四川去了,臨走的時候,有幾個細節耐人尋味:在皇帝人馬路過左藏大盈庫的時候,楊國忠請求請將庫藏燒毀,以免大批庫存布帛為叛軍所得。唐玄宗說:「不行,叛軍來了沒有錢財,一定會向百姓徵收,還不如留給他們,以減輕百姓們的苦難。」到了便橋的時候,楊國忠又命人放火,將橋燒毀,以阻擋叛軍的追擊。唐玄宗知道後又覺得不妥,說:「官吏百姓都在避難求生,為何要斷絕他們的生路呢!」於是便派高力士帶人將火撲滅,留著橋給後面的士民逃命用。

皇帝跑了之後,長安群龍無首,安祿山很快攻下了潼關,熟悉西安周邊地理的人應該知道,潼關是守長安的最後一道關了。之後,安祿山便派孫孝哲帶兵殺進了苦難的長安城,正規軍毫無還手之力(其實當時兵力上也確實無法與安祿山抗衡),叛軍本來對長安城就沒有愛惜之心可言,燒的燒搶的搶,幾乎整個長安城都成為了廢墟,大明宮自然也逃不過被毀的命運。這是第一次。

下面說說第二次。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這之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皇帝想治又不能治,從甘露之變等事件中可見一斑。民怨沸騰的結果就是造反,終於,黃巢揭竿而起。

據《舊唐書》記載,黃巢是個鹽商,因此可以推測他也精於搞人際關係那一套。這次起義不是單純的農民起義,應該也吸收了別的力量。在880年,攻破了潼關,也直接殺入了長安城,滿城盡帶黃金甲。唐僖宗李儼和以前的皇帝一樣,跑去了四川。黃巢佔領了長安城兩年半的時間,自立為大齊皇帝,但他與安祿山不同,安祿山給人的感覺是為了造反而造反,成功了之後就不知道該幹啥了,而黃巢是為了農民的利益,但他又難以處理好與百姓的關係,只是搞搞政治運動。

貌似說著說著就跑偏了……既然算是戰爭,攻破長安城的時候戰火必然會殃及到大明宮,只不過這次的破壞沒有前面和後面那麼嚴重。

第三次就更厲害了,不僅把大明宮毀了,更是把長安城都毀了。黃巢起義時候,招兵買馬,朱溫在那時候加入了他的隊伍,由於英勇且屢建戰功,在黃巢手下的官位也越做越大,黃巢派他四處征戰,最後讓他駐守同州。後來大唐正規軍反撲,逐漸對西安形成包圍之勢,原來投降了黃巢的王重榮,又叛變回了大唐,就是他讓朱溫吃了幾次大虧,屢次擊敗朱溫的部隊。朱溫心裡不服,但他的一個手下對他說,你要識時務啊,要為自己考慮啊,不能被黃巢洗腦了甘心給他賣命啊。朱溫一聽有道理,便投降了唐朝。

那時候朱溫手握大半的叛軍,投降了唐朝,得到了唐朝的重用(讓他們自相殘殺當然最好不過),最後朱溫壓下了起義軍的攻勢,也當上了唐王朝的大官,封了郡王。但那時天下已經打亂,有點像諸侯割據的局面,朱溫當然要自己割一塊蛋糕吃。在藩鎮的鬥爭中逐步幹掉了自己的敵對勢力,904年,朱溫燒毀了整個長安城,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後來昭宗不聽他的話,就被殺了,換了個傀儡,再後來,覺得還是自己當皇帝爽,於是逼迫皇帝禪讓之後,他在開封稱帝了,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歷史上稱為後梁太祖。

整個長安城最後就這麼被毀了,包括那座瑰麗無比的宮殿。

現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也已開放,離火車站不過百米之遙,來西安旅遊、出差或是其他什麼事情的時候,別忘了去走走,看一看那個偉大王朝的背影。


去看金鐵木導演的紀錄片《大明宮》 裡面的特效實在是太棒了 隨便一個截圖都可以當背景啊


朱溫遷都洛陽,把長安整個拆遷了


推薦閱讀:

關於北京故宮建築本身,有哪些冷知識?
山西的古建為什麼保存的那麼完好?
從建築學角度來看,中國古建築從古到今有哪些值得討論的問題?
為什麼歐洲人不把古建翻新得像北京故宮那樣?
古代城門上的門釘的作用是什麼?

TAG:歷史 | 考古 | 西安 | 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