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會喜歡玩娃娃?

因為我自己就很喜歡玩娃娃,

非說原因的話,

可能有身份認同,自卑,童年缺失,獨生子女這些因素,

好像知道大家是為什麼會喜歡玩娃娃,

喜歡她們哪裡?

這裡的娃娃指bjd,小布,兵人那類受眾是高中生往上有獨立經濟能力的人買的那種算是得存錢才能買到的娃娃…


以前聽過一句話

認識的人越多,我越喜歡狗。

當時聽得時候覺得太冷幽默了!!!

現在我想說

拍過的妹子越多,我越喜歡我女兒

Dollfie Dream DD娃娃

就像名字里的單詞一樣,這是我夢中的女孩。

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逃避現實的因素,不過我覺得沒有錯。

總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我不喜歡三次元的女孩,我寧願逃避,去喜歡動漫里的女主角,或者養個娃娃。


BJD娃娃,兵人,手辦,甚至是充氣娃娃,都歸為人形玩偶,那人類為什麼需要人形玩偶?甚至是將玩偶視作自己的愛人呢?這個心理問題必須從兒童時代開始說起。(不願意看的親可直接下翻至 人形玩偶之於成人)

讓我們先來設想一個場景,朋友家的小孩兒過生日,你來到玩具店選禮物,你會選擇什麼呢?女孩的話,買個芭比吧,男孩就給他買個變形金剛。各式各樣的人形玩偶是不是已經成為了你的第一選擇?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過至少一個人形玩偶,但細細想來,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人形玩偶的喜愛表現的如此自然,或者說理所當然了呢?

l 人形玩偶之於兒童

「最原始的需要是對關係需要,以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照顧者作為依戀的客體是極其重要的。——費爾本恩」

在客體關係理論中,母親作為與嬰兒相處的重要客體,對嬰兒的人格形成具有決定因素,但是「母親」的嚴格定義是承擔嬰兒日常起居照料工作的主要角色,這個人也許是嬰兒的父親、爺爺奶奶、哥哥姐姐或者是保姆,也有可能是幾個人的雜糅,但是考慮到大多數時候母親承擔著孕育和母乳的任務,所以一般情況下,母親起著決定性作用。

嬰兒對母親的依戀源於生存依賴,正如所有剛出生的哺乳動物一樣,不具備「捕食」技能的它們,只能依靠母親供給食物,除此之外,面對其他生物的威脅,嬰兒需要在受到威脅時依賴一個可靠的形象來保障自身安全。對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在安全層面上,母親的形象對於嬰兒來說更多的是作為照顧者的共情,以及提供幫助脫離威脅的安全感,從而達到心理上的自我撫慰。

然而,母親也是人,在嬰兒面對各種威脅時,或許會被各種各樣的事情牽制而未對嬰兒的抗議作出反應。比方說,嬰兒正被尿濕的尿布裹住,非常不舒服而發出哭泣聲,而母親此時正在廚房炒菜,哭聲被抽油煙機的聲音而掩蓋了,嬰兒的哭泣沒有被及時回應。此時,嬰兒便會產生被母親拋棄的負面情緒,這種情緒使得嬰兒內心非常痛苦,由此,嬰兒就會對母親的客體形象產生「壞」的印象。

在此之前,嬰兒已經形成了對「好」和「壞」的初步認知,比如乾燥柔軟的尿布便是好的,潮濕悶熱的尿布便是壞的。 這個「壞印象」使得母親原先完美和理想化的形象在嬰兒的心中產生了裂痕,當裂痕越來越深,也就是「壞母親」的情況越來越多的時候,嬰兒為了逃避裂痕帶來的痛苦感,便將母親的形象一分為二,「好母親」繼續承擔依賴者的角色,以起到安慰的作用,而給自身帶來痛苦的「壞母親」便被排斥到意識之外,或許在將來成為心理問題的治病原因,這便是分裂。

當然,稱職的母親還是大多數的,但嬰兒要如何緩解「壞母親」形象帶來的精神痛苦呢?答案是想像。當母親不在時,嬰兒便開始學習在腦海里形成母親的形象以得到安慰,這種學習在嬰兒一個月或兩個月大時變開始,到五個月或六個月大時才變得明顯。直到嬰兒三歲時,這種能力才成熟起來,得以在母親不在時,調取母親的印象聊以安慰,然而,這個學習過程是漫長的,在這段時間中,嬰兒需要尋找一些方式來彌補內心產生的負面影響,這時,人形玩偶就登場了。

其實,確切的說,嬰兒是需要一個過渡客體來代替客體缺失導致的安慰和安全感缺失。人形玩偶並不是唯一可以成為過渡客體的物品。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理論、實務與案例》這樣寫道「在嬰兒看來它(過渡客體)必須能夠『提供溫暖,或可以移動、或具有結構、或可以做一些看上去能顯示它們本身具有生命力和真實感的事情』。」

除去人形玩偶之外,普通玩偶(任何形象)、毛毯、枕頭等都可以承擔過渡客體的功能,只不過人形玩偶在外形上更接近人類,更接近母親的外形,而得到嬰兒們更普遍的青睞。芭比娃娃就是最好的代表,除了代替母親給兒童帶來依賴和安全感的作用外,它作為一個美好的完美的外貌形象,也就是「好」的形象,對女孩對於自身性別認知具有協助作用。

另外,過渡客體不僅可以被兒童當作是母親客體的代替,它同時還執行著分裂的功能。兒童不僅對母親「好」和「壞」兩面而感到困惑,對自身「好」和「壞」的情緒或行為也需要認知的過程。我們可以觀察到,孩子們對待玩具有時候關愛備至,寸刻不理,然而有的時候卻摔打玩具甚至更加殘忍的行為。溫尼科特說:「客體被深情地擁抱,也被興奮地損壞。」,過渡客體在兒童認知自體分裂時,能夠提供一個用具體方式來表達內心衝突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童話故事雖然不如過渡客體帶給兒童的功能多,但是在對於「好」和「壞」形象的認知上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像《白雪公主》、《灰姑娘》、《傑克與豌豆》等童話中,每一個形象都有自己的性格,但往往非好即壞,界限分明,這些故事有助於兒童區分善惡,但更複雜的一些的故事則能幫助兒童平衡和融合好壞的概念。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理論、實務與案例》中提到《瓦西莉莎姑娘》和《綠野仙蹤》,前者中有一個集善惡一體的女巫,也是罕見的帶有過渡客體的故事,後者則更為複雜,與主人公桃樂絲同行的三個角色,分別為缺少頭腦的稻草人、缺少心的錫人和缺少勇氣的獅子,其實這三個角色都是桃樂絲內心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大多數兒童內心的一部分,他們會認定缺乏頭腦、心和勇氣的自己是壞的、不招人喜歡的。孩子們需要和桃樂絲一樣,需要同自己的缺點和平共處,也就是說,需要接受自己「壞」的一面。就像故事的結尾,桃樂絲一行人最後在魔法師的點撥下發現,他們一路尋找的東西一直都在自己心中,孩子們也應該明白,壞的根源並非在外部,而是在內心,如果要克服自己的缺點、自己「壞」的一面,必須要在內心中尋找。

總的來說,人形玩偶作為一種過渡客體,在兒童心理成長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幫助兒童在客體分裂和自體分裂中完成對於「好」和「壞」的認知,之後再學會接受好和壞的「合二為一」。

l 人形玩偶之於成人

對於成人來說,過渡客體的存在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正常的、安全的「戀母情結」和「過度依賴」的抒發途徑。

下面有幾點比較有意思:

1. 客體缺失

對於兒童來說,客體缺失意味著母親的缺席,但對於成人來說,重要的客體就不僅限於母親或者代替母親的童年照顧者,還有戀人和非常重要的朋友,這些客體的缺失同樣會對自身造成強烈的痛苦,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形玩偶就演變成為了成人的過渡客體,來疏解內心的痛苦。

現如今風靡全球的BJD娃娃(Ball Joint Doll 即球形關節人形)便是一種最有代表性的人形玩偶,這種昂貴的娃娃不僅大小外形酷似真人,因其關節製作精良,可以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簡直就是二次元跳出來的帥哥美女,模擬度極高,被稱為玩偶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它起源於歐洲古老的貴族玩具,當時這種娃娃大多數還是磁製的,就像《愛德華的奇幻之旅》故事中的主角愛德華,它是一隻昂貴的瓷製兔子,現如今的BJD娃娃中也有動物原型,但也都經過了擬人化處理。這些娃娃的主人們大都數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女性,她們往往文化水平較高且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她們將自己稱為「娃媽」,有自己的網站和交流平台,還經常會組織線下聚會,在一線城市幾乎每周都有,她們讓娃娃們面基和相親,甚至會給娃娃舉辦隆重的婚禮。娃媽們相信BJD娃娃是「因為您的需要才誕生的孩子」,認為每個娃娃都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因此,很多玩家都把BJD當作內心中隱藏的那個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朋友、伴侶。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墨西哥城旁有一個知名的「娃娃森林」,人們基於對親人的懷念等情緒將一些娃娃放在森林裡以寄託感情,本來是美好的一件事,但那裡卻以恐怖文明,從網上可以搜到很多被肢解的娃娃懸掛在樹上的照片。人們會自然而然的想到另一種文化——祭祀,在很久以前,活人祭祀是一種傳統,但之後人們為了逃脫就想出了用人形來代替活人的辦法,在我國,也有很多少數名族有「樹葬」的傳統,這些也許是恐怖元素的由來。然而肢解娃娃的暴力行為,我想這恐怕和孩子暴力的對待自己玩具的理由沒什麼不同。

2. 成人的「隱性」過渡客體

如果成人還需要「過渡客體」,那不就不叫過渡了嗎?其實,健康心理狀態的成人也是不能徹底遺忘這些客體的。

除去人形玩偶這樣明顯的客體,其實我們熟悉的房間,或者某個有家的氣息的裝飾品,都是作為家庭提供安全感的具體提醒物。除此之外,錢也是一個重要的過渡客體,就像嬰兒抱著娃娃睡的安心一樣,有許多成人僅僅是觸碰到金錢就會體會到同樣的安全感,對於他們來說,金錢是權利和獨立的象徵。除去金錢本身作為貨幣的職能外,它在填充情感需要方面也常起著工具性作用。

3. 成人的分裂

對於兒童來說,娃娃可以幫助他們進行好壞認知,減輕自我分裂的痛苦。而對於成人來說,就像孩子們愛看童話一樣,他們也會習慣性的喜愛善惡分明的故事,這也就是漫威這種傳統英雄故事作為成人童話火及全球的原因。成人們可以從這樣善惡分明的形象中獲得分裂的快感,逃脫面對自身分裂帶來的痛苦,我猜想,這也是他們願意購買和收藏英雄手辦的原因,把這些實體化的「好」「壞」形象擺在桌面上,就能夠時刻分擔自己分裂的壓力。

然而,如果不能處理好這種分裂,就會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反映這些問題的電影不在少數,《鳥人》《黑天鵝》《雙生花》等等,還有不少驚悚片將一個人分出了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人格。複雜的我們不說,產生人格分裂最初的原因一定是自體無法接受「壞」形象而將他剔除出去而形成的第二人格。愛倫坡的《威廉姆·威爾遜》非常早的觸及到了這一問題,可以稱為此類故事的鼻祖了。

有趣的是,這類故事的結尾往往落在,「好」人格打敗「壞」人格的同時也殺死了自己。

4.「部分客體」依賴的病態現象

在兒童部分我們說到,在嬰兒還不能識別「母親」這個完整的客體形象時,就會選擇一個更好理解的,比如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乳房」作為最初理解的「部分客體」。

與整體客體的認識一樣,與部分客體的依戀關係往往會持續進入成年期,即對身體的某一部分表現出過渡興奮,像乳房、頭髮和腳,這種心理本身是一種無害的生命早期階段的記憶殘留。當這種依戀影響到個體與其他客體的交往,也就是個體成人後與他人的人際關係,就會演變成戀物,譬如當今出現許多的「戀足」現象,過分依戀過渡客體也是一樣,當然,這種癖好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無害的。

在電影《奸臣》中有一個極端的例子,皇帝時常要吸允著皇后的乳房入睡,當內心受到打擊和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他也要靠這個動作來恢復內心的平靜。同時,他沉溺於美色,在健康欠佳的時候竟然會相信天下名妓會拯救自己,這個有些病態的心理從側面表現出他缺乏母親照料的前史。

綜上,人類為什麼需要人形玩偶也有了答案,至於人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人性人偶的需要變得如此自然呢?我想,大概每個人在第一次啼哭時就瞭然於心了吧,人們對於人形的需求也演變成為了一種默契。

至於人們為什麼會對人形玩偶產生恐懼,這恐怕比較複雜,目前我能考慮到的有如下幾點,將玩偶當成了自己恐懼的客體的代替品;分離恐懼;替代恐懼。或許搞清楚了這點就能搞清楚人類對於外星人、機器人好奇又恐懼的心理了。

參考資料: 1.《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理論、實務與案例》[美]謝爾登·卡什丹編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出版 2.《客體關係入門 第二版》[美]吉兒·薩夫/大衛·薩夫 編著 世界國家出版社 出版 3.百度百科 4.《BJD娃娃的秘密》清水baby/元氣森林 編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淺談一下個人觀點吧。

主要原因是被他們的美所懾服,即所謂的看一眼就愛上的狀態。

再一個也是因為滿足了自己內心的一些腦洞吧。因為之前畫畫,有私心在腦補一些人設或者是理想的形象,然後發現了娃完美貼合了內心期望,就這麼愛上了。

再深究的話,有一點和幼年心理有關。小時候長輩會說玩物喪志之類的,然後借著打掃之名偷偷扔掉我的心愛之物。等到自己有一定能力了,就想要彌補這種缺憾~


個人觀察,很多愛畫畫的人喜歡收集娃娃,最初是「當模特」,後來就成了「愛瑪真好玩啊我還要燒錢...」#(滑稽臉)大概畫了十幾年,對人體之美有深深的執念吧。


感覺娃娃是一種心理寄託

每個玩娃娃的人內心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小世界

我喜歡把娃娃當成自己的寶寶一樣疼愛

疲倦或心情不好時候看到它們就忍不住微笑了

放幾張我家的娃娃

拍照技術很辣雞 但是不影響我舔屏哈哈哈

感覺一下子就被治癒了

最後放張我和我最愛的一隻的合影 我愛她一輩子 希望玩娃娃到老


就是因為好看


一步步的把她變美很有成就感。而且在玩娃娃的途中你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比如縫紉,攝影……


我喜歡一切美的東西,和能靜下心來做在那動手創造美的活動。所以我喜歡bjd,他們本身是很美的存在,而我願意花時間給他們搭配假髮衣服然後擺好姿勢拍照。

放一張我兒子

類似的愛好還有樂高和化妝~


因為有錢沒地花


因為小的時候沒法擁有,記得很小的時候表姐有芭比娃娃,我連路邊賣的塑料小娃娃都沒有,用的玩具是姐姐或者其他人淘汰的。長大了現在自己賺錢了,在娃娃上就特別捨得花錢,不喜歡買包買化妝品,就喜歡買娃娃。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即使擋不住禿頂,禿頂的人還是喜歡把兩邊的頭髮梳到中間?
如果你停車的時候不小心撞到旁邊一輛車,沒監控,你會逃掉嗎?我問了好多人都說會。難道我們本質都很壞?
工業與組織心理學的就業前景如何?
心理學家大多都有(過)心理問題嗎?
如何評價人對鬼神的敬畏之心?

TAG:心理學 | BJD球型關節人形 | 娃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