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上有什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理論?

我們接觸的理論都是由極具邏輯的語言描述的,有沒有一些理論是我們不能用語言描述的?


當然是有機?成環?機理?玄學了!


不可言傳只有兩種情況。

1)我們還沒有找到該怎麼用數學語言傳達這個科學理論。

比如,接觸黎曼幾何前的愛因斯坦對相對論有些招架不住。

2)我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傳達這個科學理論的數學工具。

比如,發明微積分前的牛頓也處理不好自己的力學體系。

自然的語言是數學。

自然科學的語言也是數學。


Flag論:

不要立flag。

舉個栗子:反應完只差過柱子時


沒有。

我一開始想通過 Quine 的「沒有同一性標準就沒有存在」來為自己的立場辯護,來說明不可言傳的理論是模糊的,而模糊導致缺乏同一性標準而導致不存在。但是這個地方還是沒有那麼簡單。Quine 針對的東西是所謂的「可能實體」,比如說門口那個可能的胖子——和現實世界中的胖子不同,我們在指一個現實世界中的胖子的時候,根據物體在廣延性上的相互排斥可以唯一確定那一個被我們所指的對象,但是對於虛擬的對象,光是指定時空座標,我們可以找到/構造出無數符合條件的虛擬實體,這就使得我們在談論虛擬實體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辦法確定我們談論的是哪一個虛擬實體。

那麼問題來了:理論這個東西是不是一個可能實體呢?看上去很相似,但是仔細想一下會發現兩者是不同的。理論是一種概念的複合,而可能的胖子並不是一個概念的複合,而是一個胖子!「可能的胖子」這個概念本身才是概念的複合。而我們從「可能的胖子不存在」推不出「『可能的胖子』不存在」。一個理論是模糊的,無法用語言精確表述的,就目前的結論來看,還並不足以使得這個理論本身不存在,而僅僅只會使得理論指向的對象因為缺乏同一性標準而不存在。

於是問題的落腳點還是在於這兩個概念中的矛盾性。「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中的「可」有兩種理解,第一種是原則上的,第二種是事實上的。原則上的理解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為當其作原則上的不可能的理解的時候,就意味著不是概念所指的對象,而是概念本身在原則上是不可用語言表述的。而這就使得這個概念本身的存在性缺乏同一性標準。

第二種情況是認為這個「可」並不是原則性的,而是對於某個認知主體來說單純地恰好缺乏語言描述。比如說人類在很多對於感性的對象的描繪,以及審美品鑒的問題上,由於感性能力的範圍在長期訓練的過程中超越了常人,而能對更為細緻的東西做出區分,但是這種區分本身對於普通人來說是達不到的。也就是說,即便你使用語言描繪了這種區分,普通人也因為感知分辨能力的匱乏而不能理解你所說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又有兩種不同:

  • 個別認知主體因為理性層面上不理解辭彙而不理解
  • 在理性層面上雖然把握了這個辭彙,但是在感性層面上缺乏具體的經驗或者能力而不理解

對於前一種情況來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不是理論本身,而是『理解』的過程(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這裡最好的例子不是科學理論,而是數學理論。因為科學理論多多少少需要涉及一些經驗性的東西,而數學理論本身更乾淨一些。我們理解數學理論的時候雖然可能會通過藉助直觀的方式來理解這個東西,但是原則上來說並不必須要藉助直觀。而如果我們沒有理解一個數學概念,那絕不是因為我們缺乏某些經驗知識,而單純地就是沒有理解這個數學概念。這可能源於一種記憶的不牢靠,包括對於這個概念本身的記憶以及這個概念和其它概念之間的關係性的記憶。當我們在學數學的時候,經常會體驗到一種學著學著就懂了的感覺,但是要問你是怎麼懂的,你回答不上來,因為你至多只能把你懂的東西再和我複述一遍。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通過類似的方法的確可以教會小孩子,但是也不能排除就是有小孩子有智力障礙因此你怎麼教他都不能理解的情況。或者說,這個地方缺乏的東西並不是一種命題性的知識,而是一種思維能力。科學理論雖然是經驗的,但是具體的構建過程中有很多邏輯性的,和數學類似的部分。很多人連哈密瓜運算元都看不懂就想對物理理論評頭論足,在這種情況下缺乏的東西就是一種純粹理智意義上的缺乏,和更為具體的物理經驗事實的關係並不大。

對於後一種情況來說,在審美領域可能情況比較多,但是在科學領域情況就沒戲了。畢竟即便是研究人類具體感性能力的科學,本身所依賴的經驗材料也不(主要)是實驗者本人的第一人稱主觀經驗,而更主要的是他人的經驗彙報,或者說,可重複獲得的實驗數據,更不用說那些研究對象不是人類感性經驗本身的學科了。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理論本身雖然是可以想像的,但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科學理論是不可想像的。

補充:我們的確有靈感這種東西,它也的確是不可言傳的,但是這個東西如果沒去用語言捕捉到的話,別說別人不可意會了,自己過不了多久也就不可意會了,而將其固定下來的方式就是用語言去固定下來。何況單單憑靈感這個東西並不構成一個理論。用一種狡詐的方法來說就是:靈感的內容只有在語言表達(不限於自然語言,可以是樂譜、圖像)之後才確立下來,說「我有一個靈感」等於什麼都沒說。(你們還記得費馬的批註么)


你說的這個問題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參考答案

……

16.略


為什麼別人的文獻結果這麼好,我卻重複不出來。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如果我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是證明了用語言可以表達。

然而,其實是可以表達出來的。只要你找對角度。比如漢語和英語當中是有些東西不能互相翻譯出來。如果一個人不懂英文。而這些東西不能翻譯成漢語。對於只會漢語的人來說,這個就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


去看語用學


無可奉告


調參算嗎?

其實也是有技巧的。。。


個人感覺現代量子物理中的「不可觀測」現象就是對這個說法的最好證明。

我是偶然看了一些「形而上」的解釋聯想到了"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這句話的,於是就搜了下看看有沒有相關的討論。


此題無解。


有,可是我怎麼跟你說呢。

原諒我又犯傻了。

其實任何事情都能解釋,只是你理不理解知不知道的事。

或者,有些能解釋的,也不一定是科學的。

幾千年前人們還以為鬼火是真的有鬼來。這裡的鬼,是人們的解釋,解釋了幾千年,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這回事。畢竟,這個東西沒辦法實驗測量,所以也不能說人家說的是錯的。


推薦閱讀:

精神病人病發殺人不犯法,那出於自衛而誤殺了精神病會得到什麼樣的懲罰?合理嗎?
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國外馬克思主義及其相關理論學說目前的研究發展狀況如何?
目前最先進的馬克思理論是什麼?
有元哲學嗎?為什麼?

TAG:哲學 | 理論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