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瑞士率先以負利率發行長期國債?

新聞原文見瑞士率先以負利率發行長期國債

長時間借錢給政府,同時還倒貼利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違背常理的事?就算是預計未來物價下跌,人們也不會因此希望自己的錢變少吧


謝邀。。

其實題主問了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有人願意購買負利率債券,第二,為什麼是瑞士而不是別的國家率先發行長期(十年以上)負利率國債。

第一問關鍵詞:全球通縮、量化寬鬆

第二問關鍵詞:避險天堂、瑞郎升值

什麼是負利率債券?

負利率意味著投資者支付的錢超過了債券面值,如果持有至到期,拿到的錢比本金還少,必然會產生損失。既然如此,為什麼有冤大頭願意購買?

簡單來說,「兩害相權取其輕」。

如果投資者認為凜冬將至,全球已經沒有好的資產可以持有,便會將資金從高風險投資中撤出,投入更安全的資產。沒有什麼比靠譜國家的國債更加安全,所以,負利率債券經常出現在危機時期,資金大量湧入國債市場,收益率下跌,於是幾年前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曾跌至負值,2012年歐債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德國國債收益率跌至負值,如今負收益率債券成為全球增長最迅速的資產類別,佔了歐洲政府債券市場的四分之一強。

不過,以上債券都是短期(&<5年)。

這次瑞士賣的,是史上首個長期負收益率國債,2025年和2049年到期,規模3.91億美元,超額認購,一搶而空,外???

因為賭徒們在賭桌的「通縮」一欄,放下了自己的籌碼。

直到一季度末,人們還相信全球進入通縮時代已經成為共識。美、歐、新興市場CPI俱不樂觀,二季度數值貌似有所好轉,但長久來看,通縮像一把達摩克利斯劍,懸在一根名叫QE的頭髮絲兒上。量化寬鬆能有效抑制通縮嗎?似乎債券投資人並不這麼認為。

為什麼通縮前景讓人寧可購買註定會虧本的債券?

假設我們有100元,買了票面利率-5%的債券,此時天橋上給手機貼膜只要5元,一律5元。債券到期後,兌付95元,但這段時間由於通貨緊縮,手機貼膜只要2元一律2元。。。顯然,到時候用95元貼2元的膜,比今天用100元貼5元的膜更划算。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不把100元藏在鞋墊底下,等待一律2元時代的來臨讓我一次貼個夠?

因為一張100元可以藏,100張100元勉強可以藏,再多,就沒有那麼大的鞋了。藏在床下?鄰居會給岐山同志打電話,懷疑你是體制內蛀蟲。存進銀行?負利率時代錢存進銀行反而會虧錢。次貸危機時,高盛的自營部門一籌莫展,手握超過六成的現金,但那也只是投行的自營部門,資金量有限。而券商、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卻是分分鐘上億的資金需要考慮投向。所以,不如買國債吧,就算負利率,也比等著通脹強,何況「也許可以賺到錢呢」?

投資負利率國債如何能賺到錢?

原因一:量化寬鬆

歐元區的量化寬鬆才剛開始。歐洲央行上個月宣布QE,從今年3月起,每月購債600億歐元,持續到2016年9月。若歐元區通脹回升到接近2%便停止購債,如有需要將會持續購債,直到通脹改善。

由於債券收益率和價格反向變動:

QE--&>債券收益率壓低--&>債券價格相應上升--&>獲利

原因二:瑞郎升值

討論到原因二,我們便來到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不是美國、德國這些「有前科」的傳統靠譜國家,而是瑞士?

首先回頭看一眼年初發生的黑天鵝事件。該事件讓英國外匯交易公司Alpari,紐西蘭Global Brokers NZ和Excel Markets不得不宣告破產,而美國最大的外匯交易商FXCM也馬失前蹄,其客戶一夜之間損失超過2.3億美元。

1月15日,瑞士中央銀行向外界宣布了一條重磅消息:從即日起,瑞士央行歷時3年多的1法郎兌0.83歐元的匯率上限將被取消,瑞士法郎的匯率不再與歐元掛鉤!消息一出,全球的金融市場為之震蕩。在短短的時間內,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從歐洲,到北美,再到亞洲,許多企業一夜之間傾家蕩產,血本無歸。許多外匯從業人員稱之為金融海嘯,並不為過。

瑞郎兌歐元設置上限,從2011年9月開始實施,已經有了3年時間。

瑞士央行設置這個上限實屬不得已而為之。瑞士是一個既不屬於歐元區、也不屬於歐盟、甚至不屬於兩次世界大戰的避險天堂。因此,每當危機來臨,大量熱錢就會湧入瑞士,推動瑞郎升值,進而抑制瑞士出口。

眾所周知,瑞士是一個靠賣手錶、巧克力、以及洗錢為生的國家。911之後,美國採取各種方法強迫瑞士分享客戶資料,陣線逐漸失守……堅守了幾個世紀的保密傳統一旦失去,洗錢這項作姦犯科的買賣就不好做了,如果手錶巧克力和軍刀再虧本,日子就真的過不下去了。於是乎,瑞士央行祭出了匯率上限這個法寶,確保瑞郎不會過度升值。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天天都有不測風雲。

次貸危機結束了,歐債危機沒完了,最近就連全球增長引擎中國也進入了「新常態」;

克里米亞撕逼了,西伯利亞新貴來了,大把的石油美金轉移到了瑞士;

希臘的極左翼政黨獲勝了,2400億歐元不想還了,歐元區分裂危在旦夕;

最可怕的,幾萬億歐元的QE來了……

要知道,為了讓瑞郎慢點兒升值,瑞士央行可是真金白銀地在市場上掏錢買歐債,面對洶湧而來的錢錢錢,它的外匯儲備根本不足以塞牙縫。

它也想繼續經營賣手錶這份有前途的事業,奈何家底不夠支撐,不得不中途棄賽。

QE之下,歐元貶值在所難免,於是賭徒們在賭桌的「瑞郎升值」一欄,又一次放下了自己的籌碼。

如果投資者預期瑞士法郎升值,則他們會購買瑞士政府債券——瑞士政府也持有相同的邏輯,於是便有了題主所問的這個債券,這大概是兩難境地之下,瑞士人能找到的難得利好了。

參考資料:

歡迎來到長期國債負收益時代

如何從負收益率債券中賺錢

南風窗網 - 瑞士法郎衝擊波

誰在購買負收益率的全球政府債券?編輯於 23:15


這新聞標題的「負利率」翻譯有問題,看新聞正文就知道實際上是「負收益率(yield rate)」而不是「負利率(interest rate)」

收益率是指:按照當前的無風險收益率,折舊未來現金流,所得到的現值相對售價的增值率。

當市場避險情緒濃厚,則會追求高信譽低風險的資產,例如國債,那麼市場追捧推高國債售價後,就得到了負收益率。


先要搞清楚到期收益率和持有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是持有到期的收益率,國債不一定需要持有到期,期間可以買賣的.如果負收益率國債持有到期了確實持有者要倒貼錢.

從你買到你賣這期間的收益率叫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的收益來自於兩部分,一部分是票面利率帶來的收益,另一部分是資本利得,也就債券價格變動帶來的收益率.而實際上資本利得的變動對你最終的持有期收益率作用是很大的.

要理解為什麼負利率國債還有人買還要知道關鍵的一點,就是到期收益率的下降會導致債券價格的上升(不多做解釋了金融的基礎問題),那麼你的資本利得會上升,此時如果你資本利得足夠多的話賣出債券,你的持有期收益率仍舊很高.

現在知道這個基本點,再解釋一下為什麼負利率債券價格回升高呢.直接原因就是買的人多,自然價格就上去了(沒錯負利率債券買的人很多)為什麼買的人比較多呢?我覺得很多人分析得不夠全面.

1.上面已經有人提過了,因為英國脫歐等避險需求.其次還有一個就是國債的風險比存銀行要低,銀行破產你的錢就全沒了(即使是存款保險也是要限額的),但是國債是完全無風險的,政府印鈔票就可以了.

2.這要提到另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就是很多負利率國債是央行買的,為什麼呢?因為歐洲現在仍處於QE期,需要投放大量貨幣.現在歐洲主要投放貨幣的方式就是公開市場操作,也就是通過買賣債券向市場投入貨幣.如果預期央行還會進行QE,也就是說還會購買負利率國債,那麼自然會推債券價格,這樣持有負利率債券的投機者可以賣出獲得收益,正是因為是央行貨幣投放的預期,所以引來很多投機者.

補充一下,一般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都是買賣短期國債,現在瑞士德國都出現了購買中長期國債的方式.這裡主要是學習美聯儲的扭曲操作.

簡單說下,還要介紹一個概念,就是一般的債券收益率會隨著到期期限的延長到期收益率提高(利率期限結構,因為短期的流動性好買的人多,價格高,所以收益率比較低.)而長期如果利率太高會大大提高實業投資者的融資成本,而投資佔了是產出很大的比重.

通常的話由於利率傳導機制的影響,降低短期利率就會降低長期(利率期限結構,可以簡單的理解長期是短期的均值,加上一個流動性的溢價).但是!!現在降低短期降低不了長期,因為利率的組成主要是兩部分,一個是無風險的利率(一般是國庫券,就是短期國債)加上市場的風險溢價(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由於投資者對長期的預期很不好,系統性風險比較高所以長期利率降不下來,所以現在央行直接購買長期國債,推高長期國債價格,降低長期的到期收益率(再科普一下,一般發達經濟體不同期限的利率一般可以看成一個東西,因為利率市場化做的已經很好的,不存在監管套利之類的,所以各種東西的利率都是同向變動,國債利率的變動會影響整個市場利率的變動).

所以很多大機構的投機者,預期了央行還會買長期國債推高價格,為了賺取資本利得仍舊會去買負利率國債.

3.第三個就是通縮.如果想把理論講明白也有點複雜,佔個坑有空寫.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長短期利差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
為什麼會出現負利率的債券?
銀行間債券放槓桿的具體方式是怎樣的?
美聯儲加息為什麼可能會引發經濟衰退?在時機選擇上有哪些關鍵考慮因素?
等額本息20年和等額本金30年月還款差不多,怎樣最划算?計劃10年後賣掉這個房子。

TAG:經濟學 | 國債 | 宏觀經濟 | 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