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說話條理清晰,語言流暢,而有些人卻吞吞吐吐,邏輯混亂,怎麼如何改變加強自己的語言能力?
說話方面:
1、嘗試正式地表達自己一個觀點或看法見解,舉例:演講。可以當幾個朋友面講,讓他們事後給你意見,然後總結經驗;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機或者其他工具錄音,完後自己再用評判的角度,站在聽者的位置,來審視自己的不足。兩種方法都要總結,完後再循環重複,多次完善。
一個話題你自己滿意了為止。幾十上百個話題這樣練出來,恭喜你,你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將行成你喜歡並且接受模式,而且你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關鍵還是要練。
2、另外,嘗試複述。
我們通常習慣性地接受大量信息,而在複述時充滿困惑,感覺明明懂了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其實那是並沒有真正弄懂。只有在自己大腦輸出信息的時候,才能更清晰地發現到底大腦接受的效率是多少,哪些內容是大腦「貌似懂了(卻沒真懂)」的假信號。——同樣適用於學習外語、背誦單詞!
在外語方面,很多人由於說的環境和機會少了很多,所以養成了單方面聽的習慣。這導致了聽力(輸入)辭彙量很大,輸出辭彙量卻很小——這就是為什麼時常我們聽懂了譬如新聞里對事件的描述卻無法重複描述出來一樣,聽過並能理解的簡單句子甚至簡單俚語,卻無法從自己嘴裡說出。
【如果複述存在困難,可以考慮背誦橋段,或者他人的演講的段子,積少成多,量變才能引起質變。無論是外語、演講都適用。】對象。環境方面:
1、毋庸置疑,對自己和最親近的人,往往說話更隨意更有底氣。要克服對「別人」這個概念潛意識的緊張懼怕心理——不想他們,說話怪累的,沒工夫在意他們怎麼想了。Tip——多說多練,越挫越勇,才能越來越好(汗就跟沒說一樣)。
2、給自己製造機會,申請站在講台演講、在會議室作報告、舞台上發表言論的機會,其實即使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有的演員甚至導演也會緊張的不會說話,即便是他們已經成就非凡,又是母語。往往那些個說得有條有理,詼諧幽默還帶點閑扯的獲獎演員,個個都是從影多年,提名無數,各類大小獎項都有所收,久經沙場的「老將」。敢問,誰規定一開始就要老成幹練,淡定老成了?這是一項技能,不成熟並不可怕,多鍛煉就可以進步。
思維邏輯方面:
上述的鍛煉方法可以通過自我評判、自我總結的方法讓邏輯思維得以提升。但是如果要求更高層次的邏輯能力飛躍的話,有句話說得好:「學習不是為了學習書本上的內容,而為了學習那種思維模式。」 當然若是對數學感興趣可以重拾書本鑽研一下,也可以是其他理科的東西,你會自然而然地發現去解決這些問題的邏輯模式。
有人說,我不喜歡數理化,看著就頭疼怎麼辦?個人認為讀一本名著,能把其中思維順序大綱提領通過大腦加工一遍,分析出結構順序,模式就出來了,也會提高思維和邏輯能力的。(歡迎高人指正提點,鄙人只是個人感受侃一侃…)愛上一個人,說話就吞吞吐吐,在一起了,就條理清楚,在一起久了,有了其他想法,又會說話吞吞吐吐了...
不斷的看書,並去複述書里內容,你會發現你複述的過程會有一些新發現並看到一些寫作技巧或技能什麼的,反正多看書然後思考我覺得不錯
多練多想;多練是讓你掌握說話的正確技巧、積累經驗和信心,王健林講過自己在剛開始面對媒體和眾人的時候也是一句話都將不利索,緊張到冒汗;現在的他常常秒語生輝也是靠不停的演講練出來的多想,沒有思想的東西講得再多再動聽都是垃圾,不新鮮的東西人也不感興趣,因此獨立思考併產出思想是一個人講得好的關鍵
現在的四個回答都挺好
推薦閱讀:
※心理語言學中的語言生成這部分的研究,現在有什麼新的理論?
※語言表達能力好邏輯思維強的人,在組織語言滔滔不絕講話時,大腦思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何反駁小概率事件一旦發生概率為百分之百?
※漢字究竟可以把輝煌 大氣 磅礴 壯麗這一類的詞形容的多麼極致?
※如果兩個人無共同語言應該怎麼交流聊天?
TAG:語言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