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元朝不是建都大都,而是建都在現在的烏蘭巴托或更西的地方,中國人還會認為元朝是中國曆朝歷代之一嗎?
蒙古帝國的主體既然選擇了定都北京建立元朝,此舉措的意義便不只是選一個首都這麼簡單,說明蒙古征服者認識到帝國必須依託人口、經濟甚至文化占絕對優勢漢族腹地,需要放下身段在征服與本土化統治之間尋求平衡。因而定都北京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政治、戰略考量的結果,並且定都之後也需要一系列多方面的配套措施來實現依託中土的戰略目的,這就是以忽必烈時代最為典型的一些類似「漢化」措施的由來。
如果元朝不定都北京,要分成兩種情況:第一種,蒙古統治者完全是以征服者的姿態統治漢族腹地,以蒙古腹地為依託,純粹憑藉政治與軍事高壓壓迫式統治,他們不想採取任何與漢族政治傳統向妥協的手段。雖然這樣的政治前景很不樂觀,但在這種情況下定都蒙古高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情形,若沒有其它政治考量,我傾向認為元朝不屬於中國朝代。
第二種,蒙古統治者依託漢族腹地進行統治,並與漢族政治傳統達成妥協的同時卻任性地嚴重違背漢族政治傳統而定都塞北。出現這種情況比較可能的答案是統治者腦子進水了。政治中心完全偏離政治重心,元朝不得不在內地設立副行政中心,兩個完全背道而馳的政治傾向會有極大可能性把帝國撕裂為二。對第二種情況分裂的具體解釋:游牧民族在東亞可能征服的疆土一般有如下幾個經濟單元:依託游牧業與林間漁獵的漠北地區,依託游牧業與邊境貿易的漠南地區,依託農耕與漁獵的東北地區,依託游牧業與中亞民族農耕業的漠西地區,依託漢族農耕業的中原內腹。建立在這些經濟單元上的是相對獨立的各個政治單元,任何一個游牧民族如果疆域範圍超過兩個政治經濟單元,其政治基礎就會不穩定,就像腳踏兩隻或多隻船。匈奴南北分裂,突厥東西分裂,鮮卑入中原則柔然起,孝文遷洛則北鎮亂,蒙古諸汗國內戰(額外牽涉到西亞、東歐經濟政治單元),明清後蒙古分為三大板塊,都是這個規律的反映。回到正題,因為第二種情況下帝國政治中心在漠北單元,而政治重心在中原內腹,其不分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麼這種元朝算不算中國朝代?顯然分裂後主體在中原的蒙古國家算,而主體在漠北的蒙古國家可看作蒙古帝國的繼承。怎麼可能會建都過去……
元朝是蒙古帝國的忽必烈部滅亡宋朝之後建立的中原政權,只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就算你想把首都建到中亞去,也得先問問同為大汗國的察合台汗國願不願意吧。之所以會有元朝=蒙古的錯覺,除了大部分人不認真讀書之外,只是元帝繼承了蒙古帝國的正宗而已。
忽必烈在帶著蒙古帝國皇帝的帽子時,他是跨亞歐大帝國的唯一領袖;但他帶著元帝的帽子,元和另外四大汗國就都是不同的國家,即使四大汗國承認元為宗主,但依然是獨立政權。元朝建都烏蘭巴托或更西,大抵等於我們把首都放到平壤去……所以說,元朝屬於中國歷史朝代這一點是沒有任何疑問的,宋朝滅於忽必烈之手,中原地區的國祚正統就繼承至元朝。而隨著1368年洪武登基,元惠宗逃至上都(錫林郭勒),又再次回到漢人手中,在中國歷史上蒙古人就算是退出歷史舞台了。而北元(已退出中原)、金國(未滅亡宋朝)等自然就不在歷代史之中了。基本不會了。
大哉乾元~元定都和取名,都有濃重的中華文化痕迹,屬於正朔的一部分~如果蒙古人跑去那麼遠定都,肯定不會取個什麼元朝的名字~
誕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紹百王而紀統。肇從隆古,匪獨我家。且唐之為言盪也,堯以之而著稱;虞之為言樂也,舜因之而作號。馴至禹興而湯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還,事殊非古。雖乘時而有國,不以利而制稱。為秦為漢者,著從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見聞之狃習,要一時經制之權宜,概以至公,不無少貶。
我太祖聖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頃者耆宿詣庭,奏章申請,謂既成於大業,宜早定於鴻名。在古制以當然,於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茲大冶流形於庶品,孰名資始之功;予一人底寧於萬邦,尤切體仁之要。事從因革,道協天人。於戲!稱義而名,固匪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負於投艱。嘉與敷天,共隆大號 。
首先是當時蒙古草原上一直在打仗爭奪汗位,光是外蒙古那塊地就幾次易手,蒙古草原往西那就不是忽必烈的領土了。因為蒙古帝國是幼子繼承製,但是鐵木真死的時候又指定窩闊台為大汗,所以幼子托雷繼承了中國蒙古和帝國大部分軍隊但是蒙古大汗卻是窩闊台,當時長子朮赤早就死了,三子窩闊台聯合次子察合台逼托雷交出大汗之位,托雷打不過兩個哥哥就放棄了,托雷的兒子忽必烈建元朝的時候疆域只有中國和外蒙古,如果首都放在烏蘭巴托,窩闊台汗國就直接打到家門口了。
忽必烈是違背傳統,通過政變和內戰上台的第一位蒙古大汗,實際上並未取得整個蒙古世界的認同。本人在世時,對於其他汗國就只有名義權力了 。
不在北京(漢地),還能待在哪裡呢?和什麼政治重心之類的沒什麼關係。這裡至少比草原安全。
何況元朝其實有兩都,還有上都開平。
知乎的姿勢水平堪憂啊。
古代是文化論,而不是血統論。
所謂「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
另外,現在的蒙古國,本身就是非成吉思汗後裔的瓦剌諸部的領地,而黃金家族的後人,都在內蒙古。
為啥要定都到別人的地盤?黨中央在上海是怎麼被連根拔起的?還是跟著紅軍安全吧。蒙古政權定都於大都,目的就是為了向傳統的漢族統治區域靠攏,接近中原,一來便於統治,二來彰顯向化中原文明之意。儘管實際上元王朝沒有漢化,但其外在形式上的建制、疆域符合中原正統王朝的規範。換句話說,正是因為忽必烈一支希望入主中原,維持在中原地區和西北東北地區的統治,希望成為「正統王朝」,他們才會較為妥協地在大都定都——大都這個地方,為金故都,有一定政治感召力基礎,但離中原傳統的政治中心(河洛)不遠,離漠北較近,便於南北上下其手。蒙古各部族中那些不想在中國發展的,就去了中亞乃至東歐,建立起各種汗國,自絕於中原正統。
再簡單點說,元朝之所以被視為中國的王朝,是因為元朝統治者想讓自己成為中國的王朝,為實現這個願望,就有必要在行為上趨近於中原王朝傳統。你的這個問題是倒果為因。
然而帝都就是帝都 遼金元明清北洋共和
元朝只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 如果不建都在北京 估計也就不會叫元朝了
古代中國從來都是一個文化國家而不是民族國家 蒙古征服者改國號為元 定都北京 本身就是向中華文化妥協與融合的過程 反之 就不能稱之為正朔了
大哉乾元,而後明太祖修元史自然將其納入了中國歷代王朝更替體系之內了,而元世祖也入享中國歷代帝王廟,它屬於中國之一部分。
非歷史專業,個人陋見:-當然是中國歷史,就算是(對於漢族的)殖民史也是歷史。我心中的中國歷史,是目前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過去的人和事。「中國」二字是近現代才被賦予了其當代的意義,所以我覺得最好從現代的意義來判斷。你如果用「漢族正統」來判斷,很多事情會複雜化。比如你如果穿越回南宋,問南宋人是不是「中國人」,他可能會搖頭,然後告訴你佔據了中原的金國人才是。-如今的中國蒙古族和蒙國的蒙古人一樣有權繼承元朝的榮辱(他們人口甚至比外蒙更多),你如果認為他們是中國人,他們先祖在目前中國土地上的政權自然可以算為中國史。即使假設沒定都北京,元朝的人口和疆域,依然大多位於今日中國境內(四大汗國之類就不算了)。-至於算不算中國的「朝代」,不好說。因為我理解的「朝代」是個以漢族創造並承認的王朝更替系統,其皇帝稱「天子」。這種制度始於秦統一六國。所以在朝代認定上,倒是可以「漢本位」一點。一方面,忽必烈依然尊秦始皇為「始皇帝」,說明他某種程度是把元朝納入該系統里的,至於漢人願不願意認,又是兩碼事了。但是「元」既然被稱為「元朝」,看來是承認了的。但另一方面,元朝與同樣統治過中國的金、清比,與主體民族漢族融合得確實又不夠,是一個「異端」。
推薦閱讀:
※海灣戰爭前的伊拉克到底有多發達?
※達爾文死前曾經改信基督並且大力否定自己的進化論學說這是真的嗎?有具體的文獻證據嗎?
※為什麼二戰後美國社會普遍認同女性參加工作,而日本卻沒有?
※什麼是歷史虛無主義?
※如何評價路易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