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帶一個男孩和女孩,怎樣教育讓男孩有男子氣概女孩沒有公主病呢?
謝謝邀請。我來提一個有趣的觀點,這也是我給自己考慮的如果以後我有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時的教育方法。
核心想法:把男孩向理想中的丈夫教育,而把女孩向理想中的妻子教育。教育的本質就關注成長,使人完善,那麼最完善的情況是什麼樣子呢?每個人的預期都會不同,但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理想模型,而對同性的理想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自身的影響,但對另一半的期望則不同,每一個心中總會留一個地方給最完美的愛人,或許只是一個概念,卻深深存在於每個人的腦海中~既然如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為什麼不向這個方向去教育呢?第一、家長會很清楚教育目標是什麼,有人不知道自己理想的愛人什麼樣子嗎?而如果理想中的愛人與現實中的愛人恰好是重合的,簡直沒有更美好的了。目標確定下來,在教育孩子時採取的方法,教育的側重相應的也就確定下來,比如希望孩子陽剛,或可適當寬容孩子偶爾的粗枝大葉。(這裡說一下,教育孩子時不要總強調不能如何,不能娘氣、不能公主病,要描述應該怎樣,應該有擔當,應該寬容,用正面的辭彙和孩子交流很重要)
第二、如此的教育方法是非常貼合家長自身的。在教育中,我們經常將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以後要怎麼樣怎麼樣,卻往往忽略父母自身,教育者自身的適應性。比如,如果媽媽自己是一個有公主病的人,卻想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溫柔不嬌氣的女孩,孩子和家長都無法獲得心理上的融合,必然是事倍功半的。而理想中的愛人形象已經不知在心裡存在了多久,教育實際與內心完全貼合,而每一個教育目標的達成更是會給家長和孩子都帶來巨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第三、孩子的未來會很幸福美好。這一部分不多做分析,可能父母更要克服一下「我培養了這麼好的男人/女人,卻要給別人當丈夫/妻子」這樣的心理落差~最後再說一說此理念在實行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錯位教育。不是傳統的男孩給爸爸培養,女孩給媽媽培養,而是反過來的男孩給媽媽培養,女孩給爸爸培養。不是簡單的說媽媽就全權負責男孩,爸爸就女孩。而是男孩或女孩在教育中的核心目標(對未來的期望)及核心責任人應該是媽媽/爸爸,而孩子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一定是父母共同進行,並且要父母經常的進行溝通交流,以確定雙方對孩子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並相互配合以便取得最大的成效。舉個例子,孩子犯了錯誤,那麼與孩子去進行交流的應該是相異性別的家長,而家長在交流中對孩子期望的模版應該是理想中的愛人,大家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錯亂了?
其實教育真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並不存在一個教育方法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適應所有孩子,所以家長還是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法,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同時也需要家長自身多學習一些教育、心理相關的知識,以更好的在生活中給孩子完善,適合的教育,本文也只是和大家分享一個觀點。本身窮養兒,富養女的觀點就是錯誤的,等孩子長大了,窮養的男孩和富養的女孩,可能結婚共同生活嗎?性格差異極大,做事,脾氣,都格格不入,很快離婚的越來越多。這跟教育有很大關係!
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就都用同一種教育方式教育就行,鍛煉自理,自立,不嬌慣,勇敢,自信,堅強,禮貌,等生活和道德素質。
感受挫折,獨立完成工作,該他們信任,孩子們就能學習到更多...........。相信他們,考驗他們,鍛煉他們,促使他們共同學習,完成任務,表揚,鼓勵,讚美,批評,都要一視同仁,不要讓孩子感覺你很偏向於那個,產生嫉妒,矛盾,爭鬥,要知道團結,合作,配合,是你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項。不要因為自己的言行破壞了孩子間的平衡,和諧,以後麻煩就大了。我沒有孩子,但是如果我有一個男孩,不會在他面前隱藏自己的恐懼;如果我有一個女孩,我會把自己的心事都說給她聽。因為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超出自己實際情況的堅強勇敢,本身就是不對的。
沒時間多謝。有空一點點再來補充吧。
- 讓男孩「保護」女孩。
- 讓女孩「體貼」男孩。
保護的意思是,你要勇敢,要勇於承擔各種責任,要挺身而出。
體貼的意思是,你要細心,要主動關心和幫助別人。你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問如何避免給男孩太多的女孩子氣,女孩子避免太嬌氣。總體看也是避免孩子們太過於女孩子氣(MMPI的心理測試中有兩個維度就是測試的女孩子氣、女孩子氣)。在同時進行教養時,家長要承認男孩、女孩的生理差異,以及由此而來的心理、社會性差異,尊重性別差異,不人為擴大男女之間差異。第一,給予同樣的任務項目,促使他們合作完成,避免單幹。第二,明確告訴他們性別差異和分工的差異,要互相尊重。第三,任務完成後,及時點評分享收穫,表揚或者獎勵完成挑戰性任務,表現出勇敢堅毅而不是莽撞、退縮的行為。
第四,忽視或者冷漠孩子們表現出來的負面行為,如退縮、莽撞、自大、嬌柔等。
第五,鼓勵孩子們之間相互交流,悅納對方。第六,親子之間互相坦誠,尊重。第七,家長要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糾紛;適當照顧弱者,但不故意損害另一方的權益。最好的教育是你在他們眼裡的言行舉止……另不要把人格教育和性別生理教育混為一談……我們首先是個人,其次才是男人或女人……
自己做一個有擔當不嬌氣的榜樣媽媽
在古希臘文化中,人理想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
「童年時,聽話
青年時,自律
成年時,正義
老年時,智慧
死去時,安詳」
對比之下,可以說,多數人的一生正好與之相反。童年時,不聽話;青年時,不自律;成年時,不正義;老年時,不智慧;死去時,不安詳。
對於子女教育來說,無論教育男孩還是女孩,如果把孩子教育成這則古希臘箴言所說的那樣,那麼自然不用擔心如何讓男孩有男子氣概。這個男子氣概,他自然會有。
但是,如何讓孩子聽話呢?你如何判斷自己是對是錯?到底是在糊裡糊塗地讓孩子聽話?還是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引讓他自然而然地聽話呢?
歸根結底,教育孩子,首先是成年人的自我教育。
你自律,孩子跟著學習自律;你正義,孩子跟著學習正義。
這種自律,應該是自然的自律;這種正義,應該是自然的正義。
也就是說,讓你和孩子自律、正義的力量不是來自外界的任何律則,而是來自內心。
也就是說,人的自律、正義,要以內在的自發性為基礎。對於成年人來說,如是;對於孩子來說,亦如是。
成年人,首先做好自己,讓孩子自然而地追隨你,自然而言地「聽話」,自然而然地學習做一個自重、明理、有自律、肯行動的人。
富養卻不驕縱體貼卻不束縛溫暖卻不灼手
最好的教育就是身體力行,用你的行動去教育ta,你堅強獨立孩子也會學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另外加一個圖,這是《千金方》里看來的
窮養兒富養女沒什麼對與錯。忽略馬雲等特例,就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窮養而已,又沒有不讓他自己賺錢。自己賺錢照樣可以稍微富裕點,不僅使物質狀況接近或者高於富養,更使閱歷經驗豐富,懂得什麼叫社會險惡。富養而已,在不奢靡情況下認真讀書,去一些高檔場所結交一些逼格較好,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很好。後代怎麼樣主要還是與基因和夫婦修養家庭環境有關
推薦閱讀:
※父母應該為孩子的錯誤買單嗎?
※當父母沒有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的時候,孩子應該怎麼辦?
※接受好的家風熏陶是種怎樣的體驗?
※我侄子快三歲了還不會說話,是不是自閉症?
※作為子女,爸媽有哪些行為,讓你覺得有這樣的爸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