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墨子,與孔子老子是否可以平起平坐?

如何評價墨子,與孔子老子是否可以平起平坐。


老子玄妙,智商最高。是天才。

墨子與孔子都是普通人。

墨子實在,樸實,直腸子,熱心腸。

孔子是老滑頭,話從不直說,也不說死。

墨子的思想源於老子。

老子覺得人「本無自性」,所以無所謂高低大小。墨子跟上「可以兼愛」。

孔子禮教謀求一時太平。

老子與墨子看得更長遠,是大愛。

孔子是小愛,所以儒家多出爛好人。

墨子不太看得上儒家那套。經常調侃儒生。

儒家所謂賢者:忠孝節義。

墨家所謂賢者:才力技能功伐,樸實,節儉。總讓我想起德國人。

中國若用墨家治國,早已是世界強國。


個人認為墨子遠高於孔子,與老子比不好說。


墨子人格高於孔子。技藝方面,各有千秋。可能墨子物質基礎條件受限(自稱」賤人「)接受所謂」高檔的六藝「機會少,可能不及孔子。但他更愛做點實事,改善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不少。老子不做評論,他不管事。

人品方面,經典案例:在止楚攻宋事件中,墨子不畏勞累走十天十夜,也要幫宋抵禦楚攻擊,也無所謂下面的人知不知道(守閭者不內)。全篇墨子都沒有評價宋、楚王的個人昏庸與否,他只是堅信自己主張,完成心中的那個「義」而已。這也符合他《墨子》一書的風格,更強調墨者努力行動改善周遭環境,君王的覺醒只是次要條件(儘管把親士放在第一)。

而孔丘,他似乎更願意拿個名分後,再幫這個國家管一管。若稍不順意,還在自己的論作中噴一噴(儘管有幾個都是他自己上去招惹的)。在「養士」成風的那個年代,相信那些個被他噴過的「王」都不是徹頭徹尾的蠢蛋。

人格上的孰優孰劣,一看便知。還是用《墨子》中的《公輸》篇的一句話結尾:治於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於明者,眾人知之。


不太好評價,讀一下他們各自的書,私認為孔子是君子,賢人,墨子是聖人,老子就不好說了,感覺像上帝,一部道德經,深邃玄妙,囊括四海宇宙


老子比他們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不要想著搞個大新聞。


孔子=老子,墨家不評論,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遁其一,老子是大道抑是天道(五十和四十九),孔子是半人半道(一),墨子是人,,通俗的講老子是上帝,孔子是耶穌,墨子是基督徒,墨子的技藝不錯


在《太平廣記》第一篇《老子》中,孔子去見老子,老子把孔子批判了一頓,孔子回去三天沒說話。

老子是自己參悟了很多道理,孔子更像是墨守陳規,讀書多但沒有創新


我只知道戰國顯學乃墨儒。


墨子比孔丘水平高,但傳道方式有點兒極端,技藝水平那是沒話說,數一數二的,孔丘總是維護君主的利益,由於他既不開明又愛發牢騷裝逼,當時人都不喜歡他,各種驅逐,但是他的東西到天下統一時反而適應了君主的需要,可以溫柔的奴役人民,就像溫水煮青蛙樣,但是青蛙一死,天下就大亂了。後來人再仿效,把人民的心放在鍋里慢煮,剛開始大家覺得挺舒服的,後來嘛,不知不覺就死掉了,然後天下就再次大亂,如此反覆。老子嘛,對人就像放羊一樣,你該吃吃該喝喝該尿尿,不怎末管你,連套鎖什麼的都沒有,根本不擔心你跑,反而和你處的很好,你們就像朋友樣,大家過得都很好,很舒適,有爭鬥時,不要太激烈的話,不怎麼問,自有別的羊來管你們。一旦羊心都浮躁了,他會餓你們幾天,等你們沒力氣了,再把你們領到草地上,讓你們恢復生機,恢復活力,這時你們的心也靜下來了,大家又是一次重生。

所以,老子比墨子高,墨子在思想品德和技藝上都碾壓孔丘,但維護社會治安方面比不上孔丘,因為孔丘能馴化人心,使人自覺不自覺的甘做奴隸。


看了很多回答,有尊崇老子的,有尊崇墨子的,嗯,沒有尊崇孔子的。

我說孔子能被我們承認為至聖先師的是因為他是一個打破了時代教育壁壘的教育家。

我說墨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非禮,非樂,節葬,節用其實是很好的主張,但統治者怎麼會全面的運用?為什麼成為兩大顯學之一,把兼愛非攻放在嘴上,把剩下的拿來用,很適合戰爭時期增強國家力量和收買人心。但不好去評說,如果馬克思是說社會主義是受墨子啟發那就不一樣了。

我說老子是一個哲學家,思想高度不是上面兩位能比的,但是道不分高低,以我之長比幾之短沒有益處,聖人不是完人,道雖然包羅萬象但萬象卻不是道創造的,就像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

怎麼能分出一個上下高低了?像天空中哪一顆星星更亮?可誰又知道那顆不怎麼明亮的離的多遠了?無盡的虛空中誰最亮呢?


墨子,呵呵,說墨子好的去看看孟子,能把孟子駁倒算我輸,什麼兼愛非攻,共產共妻嗎?


相傳墨子曾經學習過儒家學說,因為不滿其中的禮儀文化,改創建墨家學派;有弟子三百人,成為當時和儒家並列的顯學;從這可以看出,墨家學說有一部分也是出自孔子的儒家學說;雖然,在一定時期和孔子的儒家學說並列為顯學,但無論是學術成就,還是繼承根源,應該都比儒家學說差一些


不要老盯著世界觀,看看方法論。

老孔墨大抵是波爾布特、斯大林跟托洛茨基吧。。


孔子和老子是同一時期的人,按年紀看,老子年長孔子二十歲,所以孔子不能和老子平起平坐,墨子和他倆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如果要想一起坐的話估計應該要穿越了吧。


墨子真的很好。

司馬貞按:「《別錄》云:『墨子書有文子。文子,子夏之弟子,問於墨子。』如此,則墨子者在七十子後。」李善引《抱朴子》亦云:「孔子時人,或雲在其後。」


評論里都是捧老子的,老子思想真這麼玄妙?老子思想有愚民,有反對進步,反對人際交往,主張返回到上古時代。而孔子是向前看的,致力主張仁政,求以德治國。雖說他知道自己的主張不可能被施行,但是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難道不高於老子的明哲保身?明哲保身可以說是一種智慧,雖說給後人留下了道德經,而且還是有爭議的,為什麼不能像孔子那樣多教點學生給後人多留些寶貴的思想以及可參照的行為。或許他也認為自己的明哲保身的智慧不應該被更多的人學習,如果中華民族都是這些明哲保身的智慧人存在,我不知道中華文明還能傳承到今天嗎?孔子也有這種明哲保身的智慧,他唯一比老子高明的地方在於傳播他的思想。不要一提到儒家就說為君主集權制服務的,讓人安心做奴才。如果你真的耐心讀過孟子的言論就知道,孟子就是反對暴君的,暴政的。如果政治不行老百姓就可以推翻它。這可是諸子百家沒提出過的。


可以這麼幾個角度看

首先,孔子是老子的學生。老子是純做學問的人,他的學術思想就是萬物有其道,不要刻意。孔子其實是順著老子的思路說的,人自然有遠近親疏之別,所以孔子的君君臣臣就是這麼來的,相當於把老子的思想落地化。你不管怎麼去看孔子的論語,各種理解都是用大白話的形式表現的。墨子也是孔儒一脈的學生,當然不是孔子直系,由於時代變化,他覺得孔子說的好像不對啊,就有點反著來的意思了。

結論,老子是對世界的哲學解釋。而孔子和墨子都是大v,他們的觀點無所謂對錯,因為時代不一樣。他們的高度是不及老子的,雖然老子沒那麼神,但老子好歹創造了一門學說,孔子和墨子沒有。

孔子和墨子的偉大是另一個層面的,他們都忠實地貫徹了自己的意志。但是也要看到,孔子的思想一直保留到了現在,雖然內核在發生變化,這個沒辦法,因為社會總會逼迫你做出思想不斷的具體性闡釋,但是總體還是可以看到一脈相承的脈絡體系。而墨子的學派之後分化為了遊俠派和辯論派,都可以說和一開始的墨家相去甚遠。

所以,至少孔子的學說更符合中國的社會結構


老子很高明嗎?老子確實有一個非常高明的地方,他看出了他們那個時代的悲劇是文明發展的結果(類似於馬克思說的私有制的出現導致了xXXX)。然後他給出的藥方,就是退化,反文明,人變回動物,絕人道,成天道——虛心實腹,無知無欲,老死不相往來,回到原始社會,回到原始公有制,一切不就解決了嘛?

這點上,我認為他一點都不高明,有人說他是聖人,視萬物為芻狗,境界高。但我認為,他本人和他的理論一樣,都是逃避者而已,天下大亂該怎麼辦?關我X事,我拍拍屁股走也,你們自己慢慢鬧。要怎麼解決給個法子啊?頭疼把頭砍掉不就不疼了嘛?

如果這叫高人,我表示推崇這樣的高人的國家和民族,估計早就被屠宰乾淨了吧?

我更喜歡孔聖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孜孜不倦的講人道。

至於墨子,他出生「賤人」,受教於儒,價值觀不合出來自創一派,只是如果沒有孔夫子的有教無類,他這位賤人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得到教育的機會擁有一派之宗起手的本錢?


推薦閱讀:

道德經和論語哪個境界更高一些?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哪一個更加適合當今中國?
老子講的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什麼意思?
道字有幾種解釋?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什麼意思?

TAG:歷史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