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學習領域常見的思維盲區有哪些?


說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很多人每天在教室or圖書館看了一天的書刷了一天的題,覺得自己學霸了一整天很高興,到了期末高高興興去考試,出了成績一看竟然比自己預想的要差不少,反倒旁邊有些看起來不怎麼學習的人分數卻不錯,好氣憤!(應該蠻常見的吧)

我想還是有相當可觀的人到了大學之後還是採取高中的學習方法,時間花了大把,卻沒什麼效果,最直觀的就是考試分數,不理想,個人總結了一下原因:

  • 認為學習時間=學習效果

不僅是學習,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當自己努力做一件事的時候,只要花足夠多的時間就可以取得預想的效果,但事實經常與預想相悖。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做功這個概念,做功的大小是和力與位移的夾角有關的,相同情況下夾角越大功越小,如果夾角超過了90度呢?

另外,花了這麼多的時間,是不是一直都能保證高效率呢?一直在看書但是沒看進去多少頁的,看了十多分鐘就玩半個小時手機,這些現象有沒有經常發生?如果效率低下的話,就算時間再長也不見得有什麼好的效果。

  • 對學習的結果理解不對

蠻多人覺得只要自己一些基本概念會背,習題冊的習題都會解就ok了,這是不對的。我們不僅需要記住這些概念,更要知道為什麼會提出這些概念,這些概念有什麼用,概念之間的聯繫和影響是怎樣的,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用處等等。同樣的,不僅要知道如何解題,更要知道解題思路,為什麼想到這種思路,用到了哪些模型or定律等等。否則只是原有水平的原地踏步,很難提高。

  • 學習材料不對

如果用的材料的難度和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話,是很難提高自己的understanding的,因為你是在和水平和自己相同的對象對話,它很難帶給自己思維之外的東西。如果我們選擇一些看起來比較吃力的材料,雖然速度很慢,但是我們會細細的思考每一個概念的含義,作者的邏輯是怎樣的,當我們和高手對話的時候水平肯定會有提高。

  • 缺少輸出

所謂輸入,就是類似老師上課,自己看書等等,自己獲得了一些知識。輸出則相反,我們把自己知道的東西,或寫出來,或告訴他人。如果只是一味的輸入,那麼這些知識很難在大腦留下印記,如果是偏理論的東西,自然缺少應用,那麼遺忘的就更快了。輸出是一種應用的方法,輸出需要我們真正理解這些概念和定律,而且當我們輸出的時候,我們需要在大腦里重新用語言來建構概念,然後用語言重新說出來,或者寫出來。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理解的話,是做不到輸出的。舉個例子,有沒有體會過這種事情:有一題想了很久卻不會做,去問別人的時候,剛剛把題目告訴別人,自己卻突然想到了思路?

相應的,個人總結的幫助學習的方法有這些

  • 改變自己的原有學習觀念

去嘗試不同於原來的學習方法,當自己嘗到甜頭的時候,自然會對原來的學習方法產生懷疑,並加以改進。不過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遇到小挫折的時候請不要放棄。

  • 科學規劃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是需要勞逸結合的,一味的拉長學習的時間並不能提高效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培養個人愛好可以愉悅身心,起到很好的放鬆效果。學習的時候,則盡量減少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比如不帶手機等等),並且規劃好時間(比如番茄工作法之類的),讓自己全神貫注投入起來。而且學習的時候要多動筆,不要只是看書,並且要端正坐姿,不要用慵懶的姿勢去學習。

  • 多和同學老師討論

這個是有助於輸出的。有不懂的問題的時候多和老師同學討論,自己不僅需要組織自己的想法,而且討論的過程中會有思維的碰撞,別人會糾正自己的錯誤,或者帶來一些新的看法。而自己發表看法的時候也在無形之中加強了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在討論的過程中不要害怕自己說錯而不敢說,相信我,就算你說錯了,除了自己,沒有多少人會記得的!

  • 寫學習心得

也屬於輸出。寫心得可以讓自己系統地整理學到的知識,加強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而且會讓自己寫作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堅持下去一段時間後,看到自己的筆記也會有滿足感,增強信心,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 應用到實際中

學習的終極目的還是為了實際,想方設法去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可以大大地促進對課本的理解,而且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將不同體系的知識都靈活結合在一起,並且增強自己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機會發現學到的內容中的不足。


把看書的時間或次數誤以為是掌握的程度。

比如考研:我複習全書看多少遍了,但是掌握程度自然很低,很多人都追求看了多少遍,而不是真正掌握多少的程度。

不要急,欲速則不達。


我有兩個想法

第一:看起來在學習,其實根本沒用腦子——」思考關機「(船川淳志《思考力決定競爭力》)

題主所說的關於不願意提問和不願意學習方法的問題,我認為可以歸結到一種「思考關機」的現象,由於我們長久以來每天被定時定點灌輸知識內容,思考活躍程度會被降低,很多人無意中就進入思考關機的狀態了,思考關機又分為思考放棄和思考依賴。舉個例子,當遇到寫篇論文需要的材料很多,頭緒雜亂就出現「這麼複雜,太煩了,我不可能搞清楚的,隨便抄點交差吧」這樣的想法就是思考放棄;而「雖然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但是學霸/老師/書上說就是這樣的,大概沒什麼錯」這就是思考依賴了。一般,放棄思考的直接結果就是依賴於他人的思考了。在思考關機的狀態發生什麼學酥的表現都是可能的了。

真正進入學習的好狀態自然是那種事半功倍型的,事半功倍的好狀態是需要依賴於自己的理智,徹底地思考的。然而最要命的是對思考的依賴性根本很難被發現,領悟到自己思維缺陷那一刻實在非常火石電光啊,感謝前人對思維科學的探索和總結,否則當你發現」哎呀,原來我想問題的方法一直是錯的,哎呀,怎麼辦啊,居然沒人研究過這個問題,可是我生物、心理學、數學、經驗都不及格,思考力還很差!算了,這輩子就這樣吧「,所以如果能發現自己有思考關機的問題,一定要嚴肅認真的對待自己想沒一件事的態度,及時剎車研習思維科學開發大腦,迎接換腦後新人生吧。

第二:重要的不是知不知道

每次在課堂上眾人沉默於老師某個冷僻的提問時,總會有個不凡的人恍若身披彩羽從矮矮的人群中升起緩緩開啟朱唇,這種時候我無法遏制地會產生羨慕嫉妒以及我為什麼沒看那本書這樣複雜苦悶的感情。停止吧!學習不代表什麼都要知道。

這個問題不止出現在學習的領域,高至世界各國的改革決策,低至明星手腕上的牌子,遠到巴西那個球進了沒,近到食堂的菜漲價了,時時刻刻都會有人質問你,你居然不知道! 問 題 是 我 為 什麼 啥 都 要 知 道?為什麼知道的優越感如此強烈?好吧,其實大家都很可憐,剛從信息封閉的年代解放出來沒幾個年頭,嗅到不知道的東西就莫名的心潮澎湃,頭腦還處於看到字就覺得很重要的饑渴階段(哎呦,戳到自己痛點了)。但是,必須理解重要的不是knowing,而是thinking。比如學英語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單詞很重要,辭彙量給閱讀帶來的是飛一般的體驗,不過類,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記下來——沒用到,沒幾天就忘了——一直在背單詞,辭彙量卻停滯不前——又遇到單詞很動搖,不知道該不該背

覺得熟悉的人就要注意下了,應該是沒想過背單詞也有優先性和順序,你要考慮自己學習英語的目的,商業會話、學術研討、日常對話,確定自己在什麼場合使用英語就能確定單詞的優先性。類比到閱讀、學編程什麼的應該都是可取的。所以我建議放棄對信息的過度攝取吧,對你重要的是真正對你有價值的信息,方法論怎麼說來著,抓住主要矛盾。主次不分的後果是很揪心的。對吧?

就寫到這裡吧,下午還不知天高地厚的想研究下語言和思維的愛恨情仇關係,發現這簡直就是個巨坑,今天就洗洗睡吧,希望寫到有用,歡迎批評指正,我會告訴你這是我第一次寫這麼多字么?


高中時代忙於找方法,而不注重踏實苦學。

切勿本末倒置。


佔個坑,考試周大家都懂的,有空慢慢答。歡迎摺疊(我說著玩的你們不要當真啊喂)。作為一個資深學(xue)霸(ruo),我覺得我有必要說兩句了。1.關於學習方法的問題。我到現在為止用過的效率最高的也是效率最低的方法——題海戰術。大量的做題絕對有益於對知識點的掌握,就如同我現在臨近期末,不要命地在刷老師給劃的重點一樣(總覺得每次老師劃重點都恨不得划上半本書-_-||)。它效率高就體現在你不需要刷太多題就可以掌握基本方法,看書卻容易找不到重點。但同樣的問題,當題目刷到一定數量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勞而無功了,因為基本的方法已經掌握,不基本的方法好像跟做基本題關係不大。而關於方法的問題我其實也有過不同的思路,比如說看到會的題直接Pass。但當偶爾心血來潮或者期末回來複習的時候往往就會發現自己傻眼了:『這題我當時真的會做么?!』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心態,我們老師曾經也說,不要因為題簡單就不做,看著懂跟做出來完全不可能劃等號。同時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找其他的學習方法本身就是有一定風險的選擇,而題海相對來說更容易給人安全感(比如說什麼快到期末了去找老師問題啊,我是不是說的太多了,大家不要想歪了)。複習去了,晚上回來答。—— ————————————


完美主義就是最大的誤區:總想把所有相關的事情一次性的完美的解決,結局就是---------------------------拖延症。


學習就是對事物的反應速度練習,僅此而已。比如,對於未知事物,你的反應是什麼。當然是不會了,不明白了,不明覺厲了。那麼,你學習,只是為了會,明白,懂得。會,明白,懂得的用處是什麼,就是下次再遇到了,反應速度快了。就像REDIS緩存一樣。


1. 興趣永遠是第一位的,保持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愛好與興趣會成為最大的動力。

2.掌握一定的方法,自學一些東西要遠遠比在大學接受傳統教育要高效很多。多利用互聯網,多看書。

3. 技術和理論同樣重要。但要記住,想要成為「作家」,要先會「寫字」,才能談「故事」

4. 「執行力」,少bi bi,去做就好了。只有自己清楚自己會什麼,不會什麼。不需要用文憑騙自己。

5. 閱歷和年齡成正比,但是能力和年齡並沒有關係,無論是你的同學還是老師。

6. 不要只學習眼前的專業,經常往「兩邊」看看,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習內容太片面,僅僅學點考試適用的知識,而不學工作適用知識。


中國應試教育就是為了培養這種被限制的易局限思維,題主你感覺到局限就說明應試教育成功了。

如果確實對改變這個現狀感興趣,建議看看電影《死亡詩社》。


前三個問題,因為#即使不願意承認#學生往往認為自己夠聰明而忽略很多很多聰明之外的事情。

學習不好的一般都是這。

另外還不能直接指出,一抵觸就白講了;還不能太無聊,老師常講要對學習重視起來,真對,但誰在意。

呃,不然你做個遊戲?

告訴他們你用聰明能到達,不夠聰明,態度好也能成。

具體看你了老師。


有興趣學習的內容和學校希望你有興趣的永遠達不到統一。


推薦閱讀:

英語水平有限,如何適應專業課上的英文原版教材?
為什麼大學期末考試的時候,有的人平時不怎麼認真學習,最後卻考的比平時學習很認真的人要好甚至好很多?
大學學的知識以後真的沒用嗎?
認真學習幾個小時是什麼樣的體驗?
怎樣在學習工作中保持持久的精力旺盛?

TAG:學習 | 思維 | 學習方法 | 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