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的今天,足球明星是否比 1998 年或 2002 年減少了?
以齊達內和羅納爾多為代表的那個足球時代可謂球星雲集,具有極強號召力和個人魅力的巨星數不勝數。現在雖然還有以梅西和 C 羅為代表的一些頂尖球星,球員轉會費和工資也在不斷水漲船高,但是真正有號召力的球星數量似乎要大大少於上個時代。這是真的,還是一種錯覺?原因是什麼?
問題定義 1:「明星」指「知名度、號召力和個人魅力」,而非「球技」。對於「巨星」來說,知名度尤其體現在不怎麼關注足球的人群中的知名度,甚至把「非球迷」轉化成「球迷」的作用。典型的例子如貝克漢姆。問題定義 2:這裡問的是「數量減少」,不是「質量下降」。打個比方,上個時代可能有 50-100 位高知名度球星,但是這個時代則可能只剩下 20-30 位。這裡無意去比較是梅西 C 羅更強還是齊達內大羅更厲害,而是更關注除去他們之外的那些個體及其數量。
樓主心裡知道球星是沒有減少的,但是他無法形容這種球星缺乏鮮明特點的彆扭感覺。
頭名的小護士答友說的很巧妙:「高水平運動員多,球星少」;第二名的李老師說球星沒少,是媒體的原因,你們說的當然都對,我用一個詞把你們的觀點統一起來,可以解答樓主的困惑。
三個字,「同質化」。
===========================
首先,黃健翔黃段子里有個觀點:現代商業包裝限制了球星彰顯個性本色,經紀人團隊、俱樂部管理層早早就開始培養一名球星如何應對媒體等方面的公共能力,球星的性格(被包裝出來的)越來越趨同,
性格球星越來越少。在30萬磅和2000萬歐元面前,寧要讀書和髮型的雷東多不會再有了。
其次,高科技手段使得陪養訓練機制、技戰術的分析、對球員生活的要求等更加規範化、數據化,而這才是讓球員的技術特點越來越模糊的根本原因。
我們看這屆世界盃,會發現採用馬競風格(或者說傳統意德反擊足球風格的結合)是以智、墨、哥、阿爾為代表的二、三流球隊表現出色的原因;而與之對應的,因為西班牙王朝的崩盤和義大利改造的失敗,我們自然會認為傳控足球將要進入低谷期。但是,請看一下下面圖片中的數據,大家還會這樣覺得嗎?
這是一張6月25日體壇周報第20版的照片,雖然是無盈利,也還是尊重人家版權吧,不掃描了。真不是因為不懶,如果大家一定要看清晰的,請買報紙。
這就是數據化,是規範化執行的重要依據和細節表現,也是新科技應用的基本形式和體現。在分散購買拷貝錄像帶的時代、在依賴人力收集測算的時代,媒體和機構是做不出這麼龐雜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的,而在IT時代我們終於做到了。於是競技足球發展的潮流越來越容易把握,需要培養、訓練球員哪一種基本技術,鍛煉身體哪一個部位,攝取哪一種營養,在數據分析面前都幾乎是一目了然的。
足球人從足球技戰術發展的,逆推出戰術需要決定人才培養這個結論,其實邏輯是不對的,這是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說法。先有哈維小白這些傳控高手,然後瓜不群從他們技術特點出發,最後設計出極端追求傳控的踢踏戰術;先有加禿堆積魯里黑皮等大牌前腰,然後有才安切洛蒂嘗試讓他們同時上場,擺出
4個10號 和前腰後置的陣型。這樣才是真實的順序。
===========================================
第一過度商業化、第二過度規範化,加起來,就是過度職業化。而過度職業化,會讓商業競技體育的各個成熟的項目變成一個個普通行業,步入一個更加扼殺個性和創造力的階段。如今,NBA新一代雙子星是「偽君子」詹姆斯和乖寶寶的杜蘭特,科比都快算最後一個性格球員了;而桑普拉斯也認為技術的趨同鞏固了費納德穆四巨頭的統治,造成了男子網壇的階層固化。
還有,在這個信息爆炸、分工細化的時代,波爾那樣的科學巨匠、蘇格拉底那樣的醫學博士根本不可能再出現在球場上。同時就算獲取信息的手段豐富了,但IPD上的信息畢竟是間接經驗,職業球員時間精力都被鉗制在這個行業里,價值觀不免會趨同;同時他們可能2、3年內傳球都在學西班牙,反擊都在學馬德里雙雄,技術也被同化掉了。於是乎,我們看到了很多被生產線製造、又在另一條生產線上勞碌的「球工」們,而馬德拉的乍富窮人和瑞典的科索沃難民,變得更加可遇不可求。
當整個世界處在一個以信息一體化為導向的新科技革命的瓶頸上時,競技體育這種相對微觀的領域,沒有資本例外啊。
=========================
而拋開體育,我們借鑒一個文藝理論的觀點:一種文藝形式或風格作為載體,當它把內涵表達到極致了,它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或者說具體表現形式要改變了。當唐詩把愛恨情仇表達到極限,宋詞就出現了,詩歌的形式變了。現代商業競技足球,從競技平衡、商業需求等等角度都已經非常成熟了,勝極必衰。商業競技足球是不是已經達到鼎盛,見仁見智,話題太大,例題太遠,姑且不論。信息匱乏的年代,很多巨星光環是被腦補出來的。現在信息量大了,球星吃喝拉撒都展現在世人面前,一看,也就是那回事。
現代足球從04年以後越來越向著整體化的趨勢發展。進攻防守攻防轉換都是整體化的趨勢,圍繞個人制定的戰術越來越少,至少強隊很少,有也會很快被破解。04年以後的歐冠及各屆大賽,基本上都是整體強大的球隊奪冠。
曾經的巴薩是完全以小羅為核心,在小羅逆天是時候的確風光過兩年,但隨後也就平平了。後來瓜迪奧拉整體的傳控滲透加上梅西局部的一對一優勢,打出了最具統治力的足球,但你不能說這全是梅西的功勞,而是整個完整的巴薩體系。為了對抗巴薩,拜仁,皇馬都從莫里尼奧那裡受到啟發,收縮防守,組織後置,邊路進攻,加快攻防轉換,讓防守反擊更具攻擊性。在這個體系下,羅本里貝里C羅都是如魚得水。
總之現代足球,整體戰術遠遠大於球星的個人發揮,所以我們都覺得現在的球員沒有以前球員那麼出色。實際上是足球整體的進步,弱化的球星個人能力的重要性。謝邀。
沒有減少,只是球星的期待值和關注度沒有像以前那樣被放大。
我在知乎說過這個問題。非網路時代、網路不發達時代,球星的傳奇色彩靠口碑積累,現在網路這麼發達,球星掉一根體毛都會被曝光在數百萬人的目光之下,很容易讓人對他們的期待值降低。
另外,網路資源和聚光燈容易向頂級球星聚焦,而忽略了其他球星的光彩,也是常事。不炒C羅和梅西,都不叫頭條,不炒厄齊爾,都不叫熱門,有誰知道現在哥倫比亞的10號詹姆斯非常強呢?
恐怕只有關注他的人,專門看過他比賽的人,才會明白。可是他就是不被聚光燈放大,你也沒辦法啊。如果哥倫比亞打進四強,估計他掉一根體毛也會被網媒熱炒吧。
既然 @護士衫下 提到了我,那麼我這裡就把相應的答案擴充一下。
+++++++++我是補充答案內容的分割線+++++++++++++++++++++++++++++++++++++
為什麼我會說「只是球星的期待值和關注度沒有像以前那樣被放大」——在平媒時代,也就是博斯曼法案未施行的年代,媒體對於球星的曝光,是周期性的,而且,當時存在一個「信息流通難度」的問題。
也就是說,在當時,歐洲主流聯賽國家的月刊雜誌也好,周報也好,日報也罷,信息傳遞到中國國內,或者傳遞到世界上其他國家,都需要時間,信息流通不暢,導致了曝光周期太長、曝光度容易積累,在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基礎上,形成了口碑堆積效應。
這樣的情況,很容易造成強隊及其球星口碑堆積超高,但弱隊以及弱隊的球星單純靠口碑堆積也能引發足夠的關注度。舉很簡單的例子:當年貝貝托在拉科魯尼亞拿到西甲最佳射手,造就了一大群拉科魯尼亞球迷。而德尼爾森3000萬美金轉會皇家貝蒂斯,也讓俱樂部和他自己積累了大量關注度。
意甲就更不用說了,比埃爾霍夫和阿莫魯索在烏迪內、K·安德森和沙利莫夫在博洛尼亞,都是例子。還有熱那亞的斯庫赫拉維,這些都是弱隊球星,隨時遊走在強隊支票簿的邊緣,和球隊一起得到關注,實屬正常。
就算在博斯曼法案施行以後,由於資訊不發達,網路條件還沒能抹平信息不對稱的鴻溝,口碑堆積效應依然存在。英超為人所知以後,切爾西、米德爾斯堡因為大批球星的入駐,也開始得到球迷的大量關注,也是例子。
「網路資源和聚光燈容易向頂級球星聚焦,而忽略了其他球星的光彩,也是常事」——這個現象的出現,說明了信息對稱狀態下口碑堆積效應的「畸變」。
畸變的原因在於,現在曝光周期幾乎可以說沒有,曝光度上說,大家的資源和條件都差不多,平媒花一周積累的新聞和花絮,網媒天天都能更新,所以口碑堆積效應肯定會流向豪門和超一流球星。
同樣的道理,蘋果出個iPhone,從開發計划到真機放出來那天為止,天天都有新聞更新,就算沒有產品的新聞,也有喬布斯的新聞,沒有喬布斯的新聞,也有喬布斯他們家寵物的新聞……
這樣的狀態下,信息流通渠道和傳播優勢都堆積在蘋果身上,誰會去關心索尼愛立信或者摩托羅拉呢?
因此,豪門球隊更容易造勢,而以前各報各刊獲取球隊信息的方法,現在在網路媒體面前,已經沒有秘密可言,無非是狗仔隊大量出動,長焦鏡樓房內伸出拍攝,等等。
豪門差距拉大、球星外流導致關注度下降,不僅僅是因為博斯曼法案的緣故。護士衫下舉了貝爾格萊德紅星隊的例子,這個例子不夠有說服力,因為前南局勢一直在變,政局不穩的國家,聯賽質量和競爭力下降是不爭的事實——正好比現在的烏克蘭。
如果護士衫下舉的例子是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星隊,或者保加利亞的索菲亞中央陸軍隊,那相對就會正常得多。
其實越來越多的「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依然是球星,只不過在這個時代,得不到資源的傾斜,所以不被認為是「球星」罷了。他們需要在更少的關鍵性場次上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得到門戶網站那可憐的一點點青眼,然後以「一點特質被稱為妖人」或者「教授/爵爺最想買之人原來是他」的不知所謂的標題,來引發讚譽和關注。
說白了,還是因為所謂的門戶站,對這些球星了解得太少,也不願意將資源向他們傾斜,生怕只報道了「C羅掉落10根體毛」,會落在報道了「C羅掉落11根體毛」的對手後面。想補充一下 @李暘 前輩的答案..
先放結論:我和 @李暘 前輩觀點有所不同,我認為球星確實比1998年或2002年時減少了,如果跟1990年世界盃比,這一點更加明顯..
原因有兩個..
1. 在博斯曼法案和歐冠改制之前,各國聯賽之間的人員流動相對較少..那時金元也還尚未大舉進入足球這項運動..這間接導致各國聯賽的水平更為接近..而未改制的冠軍杯最大程度保證了二線國家的頂級聯賽冠軍進入這一歐洲俱樂部最高水平賽事競技的機會,使得各國豪門的差距沒有那麼大..
而聯賽,是國家隊和球星的溫床..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各國的頂尖球隊都能有在歐冠里表現的機會,各國也都能產出球星..1991年貝爾格萊德紅星尚能問鼎歐冠,而現在呢?16強里還能看見什麼東歐隊么?而那支紅星里能產出薩維切維奇和普羅辛內茨基這樣的全歐洲級別頂尖球員,加上在那兩年前從紅星走出的最後一位紅星之星斯托伊科維奇,現在前南地區還出得了這樣級別的球星嗎?
2. 足球運動自身的發展使得其場面更多地向高速,精確,全能的方向發展,不同位置球員的自身屬性開始淡化..以前我們會對很多球星津津樂道,是因為他們身上有一些足夠讓人印象深刻的特點..說到9爺,大家很開心,說呀,9爺,出生在越位線上的男人..說到戴維斯,大家很開心,說呀,那個長得好醜但是好能跑的男人..說到內德維德,大家很開心,說呀,那個長得好帥也很能跑還喜歡遠射並且會哭的男人..說到盧西奧,大家很開心,說呀,那個長著一張中衛的臉卻帶著一顆前鋒的心的男人..說到馬黑,大家很開心,說呀,那個真正能用眼神防守的男人..
可是現在呢?1950年代,法國《隊報》記者亞諾就曾經預言,以後的足球,將只剩下5-5一種陣形..不再有前鋒,中場,後衛的區別..前鋒也要回撤盯人防守,後衛也要插上助攻,中場也許也要拉邊和對方糾纏,甚至門將都要擴大活動範圍行使半個後衛的職責..所有的位置都在全能化,而人們對於比賽節奏和強度的要求首先就使得傳統組織者開始退出歷史舞台..從貝利拉邊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踏上了這樣一條不歸之路,並且一路狂奔..
所以,球員這個群體比起以往絕對更加優秀,出色,超越一般人..玩FIFA04的時候,有很多球星都在29,30歲左右的年紀,但你玩FIFA14的時候,真的找不到那麼多在那個年紀還十分出色的球員了..事實如此,我們開始擁有越來越多的「優秀的足球運動員」,卻只有越來越少的「球星」了..前兩天還和一哥們聊到本屆世界盃星味很淡,似乎也都沒什麼個性。
後來就擴展到似乎在電影、電視作品裡也見不到出色的新生代,就連女優也是蒼井老師、松島老師,武騰老師那個時候更有味道啊
原因呢,我覺得群星暗淡既是現實,又跟我們自己心理狀態有關,年少時追逐的夢想和情懷總是最美的,年紀大了,投入感大不如前,而隨著那些偶像、英雄,大師,隊長一個又一個的夏天淡出我們視線,只能想起岩松老師說的:
「看見巴蒂被淘汰,我覺得我的青春結束了」2022年世界盃時,現在14歲左右的孩子肯定會懷念如今的梅西,c羅等人,至於大羅,巴喬我們這代人懷念的球星,就會變成更早一代的克魯伊夫,貝肯鮑爾……
贊同 @護士衫下 的答案,尤其是第二部分。球星少了,少在哪兒?少在了多樣性上。
不知道還有多少球迷能想起「歐洲拉丁派」這個詞語。好像最近幾年,想聽到這個詞語都難了,因為各國幾乎都是在強調控球,採用以地面推進為主的打法。
我大概琢磨了一下,新晉球迷如果沒有補做功課,基本上很難理解圖中亮點所在吧。現在這四個國家的戰術根本不像圖中這麼鮮明了。德意志戰車開始玩起繡花活兒來了……
以往力量與技術的對抗不見了。看到的都是我的「力量+技術」對抗你的「力量+技術」。大部分進攻球員都是拿球穩,速度快,身體強,又有頭槌又能罰定位球,你說我看得單調不?
之前我可以把拿球穩的這份愛給予到球星ABC,速度快的愛給予到球星DEF,身體強的愛給予到球星GHI,頭槌好的愛給予到球星JKL,定位球的愛給予到球星MNO……但是現在呢?各家球星都有這些技術特點,那我只能把愛給前三位球星XYZ了。
以前是垂直細分,我可以將愛分別給到五個不同技術特點的球星,每個特點三位球星,一共十五位球星,現在只有三位球星了,你說能不少嗎?(勿較真,領會最重要)
另外,厚古薄今是有,畢竟那些球星承載著我們無數次熬夜看球的美好記憶。不過厚古薄今絕對不是全部。我現在熬夜看球也不少,但鮮有球員能吸引我了。作為米蘭球迷,我甚至連米蘭球員都喜歡不上了(沙拉維最猛的半個賽季,我也沒覺得好在哪兒),更別說其他隊的球員了。而在十幾年前不是這樣的,那會兒我不僅喜歡每一個米蘭球員,還喜歡其他球隊的優秀球員。
足球運動在職業化過程中發展得十分迅速,在商業化的衝擊下,大家都選擇以成績論英雄的功利足球。於是無論球員選拔還是戰術制訂都過於同質化,這算是必經過程嗎,我不知道。我知道大概是我還沒有很好地適應到這個節奏中,我還抱有部分90年代的情懷。只要足球還在發展,我不相信足球一直都是這個狀態,我有足夠的耐心等到它更加多彩的一天。也說明足球運動在進步,已經過了單靠一個人可以改變歷史進程的年代,於是球星顯得少了
梅西 C羅的光環太耀眼,使得其他球星不那麼像球星了,既缺少夠分量榮譽,除了轉會費,又沒有足夠的曝光度。70後球員慢慢老去,需要時間來沖淡記憶和浮誇;80後感覺尷尬些,前有70後的餘暉,又有梅西C羅的遮天蓋日,然後90後已經開始搶班奪權。
均分50的時候出來一個考90的貝利,成了球王
均分60的時候出來一個考90的馬拉多納,成了球王均分70的時候出來一個考90的羅納爾多,成了傳奇均分85的時候出來一個考90的梅西,成了球星
在一群學渣中考的比他們高几十分那是學神,在一群學霸中間考個比他們高几分那是好學生..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我感覺一是由於現代足球更注重整體,要求球員更加全面,對球員的個性發揮有所抹殺。
- 另一方面跟足球商業化也有關係:皇馬巴薩這樣的隊堆積大量球星且人員流動頻繁,導致球迷對某一名球員感情不會很深。而中等球會則人員流失極為嚴重,大量曾經與豪門對抗的中上游球隊淪為魚腩(比如我最愛的瓦倫西亞),靠著某一個核心人物打天下的情況在今天幾乎不存在了,因為一旦有球員冒尖馬上就會被土豪買走。
- 再一個,國內足球運動的影響力這十來年下降得很厲害。看球的球迷少了對球員的關注度自然也不比以前(只看世界盃的人當然不少,但這些人往往連場上的球員都不認識~06年世界盃球星還很多的時候央視女主持甚至不認識托蒂)
現在的球星在競技層面可能絲毫不處下風甚至還要超出一頭,但是那又如何?
現在是缺少大師的時代。
現代足球越來越精細分工,細緻明確,球員們像機器里的組成部件,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
對於教練來說,這是好事,刺頭少了,球員更能打出自己的戰術理念,但對於球迷來說,這簡直是噩夢。因為球星,球隊,都呈現出一股同質化趨勢,彷彿一幫人換了一套球衣又上場了。
所以很多人津津樂道切爾西,巴薩這樣的隊伍,因為他們在某個領域登峰造極不可複製。而在球星層面,一個個乖孩子可愛謙遜善良勇敢,沒有離經叛道無視規則的,大家學會了遊走在規則邊緣,而沒有人敢站出來踐踏規則,壞孩子巴洛特利之所以那麼招人喜歡,因為他別具一格,因為他彷彿不知道行業潛規則的菜鳥,在大環境裡面尚能保全自我。
而這份保全,是要以實力作為保障的。
例如內馬爾桑切斯羅本在巴西智利荷蘭,他們本可以做得更加大無畏更加領袖,但是他們或許已經是核心,但絕對不是領袖,他們的特質也不符合。我是多希望看到昨晚結實的浩克被侵犯後能把自己的鼻尖頂到對方的鼻樑上怒目相向,但是他沒有,他倒在地上,目光尋找著裁判。看著他結實的胸肌,我一瞬間有點瞧不起。
相比現在,過去的球星星味兒更足,因為他們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們或桀驁或忠誠或乖張或華麗。他們不用在髮型上做太多文章便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踢球對於他們而言,不僅僅是養家糊口貫徹主教練意圖,當他們開始享受足球的時候,球迷才能夠享受足球。
當皮爾洛們看到足球場上忙碌得像工蟻一樣的其他人,不知道會做何感想,他就像端個茶壺拎個鳥籠在公園打完太極拳的老大爺悠哉悠哉往家走,不想遇到了出操的武術學校學員們,這些學員朝氣蓬勃意氣風發,卻又千人一面,沒有太多自由,打太極的老大爺或許已經老了,但是心性層面獨一無二,而這才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現代足球缺乏能夠創造奇蹟的人,我欣賞現在的球星,但是不像以前崇拜齊達內貝克漢姆們那樣。一切都只是淡淡的喜歡罷了,因為我知道,同樣的工作同樣的位置,有人可以完全取代他,而老去的那些,不可複製。那個時候球員的流動遠沒有現在流動的那麼快,大多數參加歐冠的球隊都有自己的當家球星,或者比較有特點的球員,或是門將,或是後衛,或是前鋒,數量不多,但哪個隊都有,報道某個隊的時候,例如歐冠16強,在報道的篇幅上都會有側重,在信息流通沒有先進如此快捷的時候,文字的報道也會無形的放大球員的特點,相對側重的報道會引導受眾信息大眾的接受點。而相對於現在,豪門和寡頭聯賽的出現,大量好的球員都集中在歐冠8強的隊伍里,在皇馬的六巨星時代,重點報道誰?都是巨星,巨星裡面都挑幾個出來,何況球星了。一場比賽結束,做報道,誰不沖著球場上風騷無比的c羅,大聖去的,關注佩佩?別開玩笑了。而在葡萄牙中,對中除了c羅,能報道的是誰?穆蒂尼奧?科恩特朗?我覺得惹事多的佩佩肯定是第二選擇。上屆世界盃大殺四方的弗蘭有幾個人還記得,咬人的蘇亞雷斯在過去的N年多會有人記得,記得他在利物浦進了多少個球還是記得和c羅分享的金靴獎,都不會記得,只記得他咬人了。在小球隊有特點的球員,基本上打好個幾個賽季都會被轉會,出現在同一球隊裡面,而球迷對同一球隊的報道也是集中在某幾個球員上,好球員遇到巨星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要不是有巴西世界盃誰會知道哥倫比亞有個羅德里格斯,只知道法爾考。恩耶亞馬,奧喬亞誰知道?這裡相對於大眾球迷。開賽前的報道都集中在西班牙這樣的豪門球隊。過度集中對於巨星的報道,淹沒了好球員的報道,要知道巨星的二個要素,一是自身素質過硬,二是媒體的過度曝光。內馬爾在巴薩也就是梅西的替補,到了巴西則是超級巨星,這屆世界盃有多少知道和喜歡上這個洗剪吹少年。好球員很多,就看是不是被淹沒在偏向性的報道里了。
16年後你也會覺得那時的球星比現在少,大家心中的球星大多不是靠他的技術水平定義,而且那時你看球時覺得他是球星,也承載著你的青春,你的過去。
網路資源太過發達的今天,所有的公眾人物都會被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相反,在三十年前的紙媒體時代,對於球星的了解更多的是通過文字和電視台有限的資源。所以,不是球星真的減少了,而是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只是我們老了
其實在這一點上,傳統的三大球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排球我不太關注就不說了,說說籃球,NBA這些年打得如火如荼,卻一樣缺少喬丹時代巨星輩出雲集的場面,甚至有些球員不刻意記就會遺忘。我想一反面是打發的改變,每個人擔負的職責更多了,技術特點平均,另一方面就是球員流動過大,足球籃球都一樣,我們當年都記得喬丹代表了公牛的三角進攻,馬龍的爵士經典擋拆,奧尼爾的魔術內線稱霸,當然還有內德維德的尤文圖斯鋼鐵中後場,羅馬的三叉戟,A米的荷蘭三劍客。。。當然還有亨利的阿森納,范尼的曼聯。。。
現在的球員但凡踢的好一點兒的,就會被所謂豪門看重,屁顛兒屁顛兒的領著高薪去了,所以當今足壇只留給了我們巴薩、皇馬、拜仁、切爾西,籃球也只剩更多的人關注熱火、雷霆。。。(今年的馬刺又讓人回想起那個時代了,是為數不多的幸福時刻)那些堆砌著眾多巨星的俱樂部,每個人都響噹噹,卻又容易讓你看膩。。。
我敢說現在很多球迷,除了那幾家大俱樂部,其他的俱樂部都有誰都不一定知道。所以不是球星不夠多,而是再也叫不出誰代表誰,再也沒有了一兩個球星帶領一個俱樂部高歌前行的場面了吧。
首先什麼樣的人會讓你感覺是球星,就是相比其他球員出色,能做到別人不能做到的。而在這樣一個技戰術個人能力全面發展,更標準化規範化的時代,這種球員間的差距正在逐漸減小,所以即使球員能力比以前更強了,但也只會讓人覺得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貝爾巴托夫的職業生涯?
※為什麼阿根廷有梅西是一個強隊,法國有齊達內就是一個強隊,而葡萄牙有C羅卻小組出局呢?
※當今足壇還有哪些比較厲害的現役「弱國球星」?
TAG:足球 | 足球明星 | 2014年巴西世界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