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城市的房價,為何會漲到今天這種「高不可攀」的地步?是有錢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錢了么?
幾萬、十幾萬一平米,現在的高位,還會有人買嗎?
有價無市?如果說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的房價高還正常的話,為什麼大量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也高的離譜(遠超當地的平均收入)?
我當年高考的時候就覺得清華北大分數怎麼會漲到令人高不可攀的程度。是人都越來越聰明了嗎?還會有人考嗎?
作為一個不是土生土長的生活在一線城市小居民,有的時候覺得一線城市對於我們就像一面鏡子。
有的來了走了因為來之前沒看清自己,有的來了留下了因為來了看清楚自己了。中國社會正在進行長期的,多輪次的階級分化。
財富只是第一輪次的一條基本線。
任何國家任何社會都會有那麼一大撥平民和貧民墊底的,個體可以努力掙扎,而整個群體是無能為力的。
然後你就知道什麼樣的人會抱怨房價了,抱怨本身沒錯!房價高,到底誰在買房?
沒買房的時候我也想不清楚,以至於耽誤了很多年。等到自己買房的時候才發現,只要你意志堅決,你能調動的資源超過你的想像。不過我這麼說你可能還是狐疑,我說的也許是兩三百萬的房子,那些五六百萬的房子可能千金借盡搞不定,對不對?
中學裡學電子的時候,剛知道電子的移動速度居然不是30萬公里每秒,就很狐疑,不是電的速度跟光一樣么?細想之下明白了,30萬公里每秒的是電場,就好比一個無限大的劇場,只要有電壓,那麼所有座位的電子齊刷刷的往前走一排,第十排的到第九排,第九排的到第八排,如同一個多米諾骨牌一樣,哪怕這個電子坐在遠在30萬公里外,它也會在一秒鐘內做出響應,起身往前坐一排。
明白了沒?社會是一個階梯,那些出錢購買五六百萬房子人,很多都不是是第一次買房的主,而是在此之前已經爬上一個台階,擁有一個兩三百萬房產的人,他們踩著已經攀升的泡沫,去追逐更高的泡沫,只要敢爬,一級一級還是能爬上去的。雖然剛畢業的年輕人住的越來越遠越來越小,但是幾年後他們就會「改善住房」,開始往近了搬往大了買,就這樣一步一步一層一層,最後合力完成了整個社會不同層次房價的推動力。
所以,只要你還買的起北京郊區最便宜的房子,只要你的事業會慢慢改善,北京的房價泡沫就能繼續吹下去,直到退潮的那天。
首先就大多數國家來說,一線城市的房價肯定都會很高,因為大城市代表著大量資源的聚集,相對於欠發達地區有更多的機會,所以房價會高。這個因素是全球通用的因素。
以下是中國特殊的因素
一,政府用GDP考量政績,房地產有利於GDP的上漲。
二,很重要的原因是從朱公為相以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實施分稅制、啟動城市化建設以及開放房地產市場刺激內需,同時還伴隨著貨幣的大規模增發。
分稅制是中央將消費稅、關稅劃為中央固定收入,企業所得稅按納稅人隸屬關係分別劃歸中央和地方(央企的企業所得稅全歸中央,中國100來家央企的資產總和以及年收入總和約等於1000萬家民企的資產總和以及年收入總和),增值稅在中央與地方之間按3比1的比例分成。地方政府為此十分反對,而作為妥協,朱相承諾土地出讓金的百分之90歸地方政府。(此比例尚且存疑,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在分稅制之前,是施行財政大包干政策,導致的結果就是中央政府嚴重缺錢,有的部委竟然發不出工資。)
在這種大背景下,地方財政收入僅佔全國財政總收入的百分之45,但地方財政支出卻佔全國財政總支出的百分之70。導致地方政府十分困窘,不得不大肆炒作地價,到2012年時,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已近佔地方財政收入的百分之48。
中國的房價,相當一部分成本是因為政府的各種政策,很多地產商坦言政府才是高房價的最大受益人,這句話並不完全是地產商在推卸責任。
隨著中央集權的深化,中央講資源、能源等高利潤行業牢牢抓在手中,壓縮了民間投資空間(93年之前是國退民進,所以大量公務員下海經商),同時之後實體經濟的利潤萎縮,導致很多企業家減少對實體經濟的投入,轉而進入地產行業。
伴隨著貨幣大量增發,不少有產階層為了抵禦通貨膨脹,也開始買房保值財富,隨著房價上漲投機客也大量湧入推波助瀾。
以上是中國房價從21世紀開始大規模上漲的大背景。
這麼高的房價會有人買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還有剛性需求,但剛性需求會多大程度上去接盤、多大程度上影響房價,這個就不得而知。從我這樣一個澳洲生活了10年的上海人的角度看,有幾個原因:
1. 房價飛漲的這10年是中國城市化的10年,買房不光買房子本身,是在用貨幣交易的形式,購買各類社會資源。舉個例子,同樣幾個月的孩子,如果生病,在上海的各大醫院所能得到的服務,和上海向西200公里的那個省能得到的服務是一樣的嗎?天差地別。你可以帶孩子來上海看病,但你能每次都帶著孩子來看感冒發燒嗎?
把給孩子看病,擴展到今後的讀書、高考、就業,家裡老人的醫療,各位的工作,周末的娛樂,這些等等等等,都是有一個價格在裡面的,體現在哪裡?房價。
2. 社會上人真的有錢了。2004年我離開上海的時候,上海馬路上到處桑塔納,第一次到了澳洲,感覺路上車的種類真多真好。2014年再看,上海路上好車多,而且更新。2004年,到了澳洲,租住在一個價值30多萬澳元的單元房裡,一聽房價要200多萬人民幣,感覺這在上海要打工到哪年才有啊,當時2004年40多萬人民幣能買上海很好一套房了。2014年,每次去悉尼的周末房產拍賣,中國大媽,尤其是上海、浙江、江蘇的大媽,那手筆,當地人看了都傻眼了,2014年悉尼房價已經比上海便宜不少了,尤其是1000平米帶游泳池的房,估計售價只有上海同類型房子的30%左右。
房價我認為永遠只決定於社會財富,這和一個橘子一個蘋果的定價是不一樣的過程。
一線城市還要繼續較大幅度的增長,因為我看到的不是簡單的市場需求,我看到的是一年數百萬家庭,上千萬人口迫切的希望進入一線城市居住生活。這個趨勢不改變,只要中國經濟也不大波動,一線城市房價趨勢不會變。你買不起不代表別人買不起(雖然我也買不起)。
每天都有人說這問題,關注大城市房價,吐槽價格太貴,不就是因為自己也想買么?但凡有錢,這些人可不也就去買一套了么?(這一點參考蘭博基尼、阿斯頓馬丁、瑪莎拉蒂的售價,他漲上了天你有吐槽過嗎?而房價漲了你卻會吐槽,這說明了什麼。很多人說此處類比不恰當,我只想問,你語文及格過嗎?)
事實證明全國人口那麼多,一線城市的數量和住宅用地面積卻是恆定的,資源分配如此不平均,房價不漲還有天理嗎?
很多人說飽和了,有價無市,大家都扛著,肯定要跌了。話說回來,跌了這幫人可不就會搶著去買么(假設跌到你買得起的價位)?
這幫人都去買還會繼續跌么?
要解決熱門城市房價一直漲下去的根本解決方案,私以為有以下幾個:
1. 各個地區政策、資源、人才分配平等;2. 教育、醫療資源向欠發達地區傾斜,最終達到水平基本趨向一致;3. 大力發展欠發達地區基礎建設,努力達到與現在的發達地區一致;4. 在欠發達地區拋出一系列優惠政策以使人才流動更平均;5. 全國推廣扁平化管理而非現在的逐級星狀管理(就像美帝那樣);6. 其他各種使各地經濟、教育、醫療、基建和生活水平趨向一致(基本保持一個水平線不會相差太遠)的舉措。
可想而知,以上6點會遭到所有既得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對,所以熱門城市只會越來越熱,冷門地區的人只會越來越嚮往,熱門地區的房價會降嗎?悶聲發大財(之前有些使部分人不快的用語換成現在這個了,這下各位滿意了嗎?),使自己不再糾結於這些問題,才是王道。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了也輪不到你去撿(讓領導先撿)。人家不是說了「用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嗎?能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對今天提出的這個問題就有答案了。有的童鞋不明白為啥房子貴。
舉個同學容易理解的例子:北大清華為啥高考分數高啊?因為學校好,全國人都想考啊,全國的聰明人集中起來,分數就高了,只有少部分人能擠進去。考不上的人,知道自己的確比不上別人,那就讀普通一本學校,也挺開心的。一本考不上,那就二本,也行。笨人有笨人的的活法,我比清華北大的笨,那也要好好活著啊。同理:村裡自己蓋房子便宜,而北上廣為啥房子貴啊?因為大公司多聰明人多不用和豬隊友共事、經濟、醫療、教育發達啊,全國人都想來買房子,所有抱怨貴的人也都想買,全國這麼多人,總有人買得起,而北上廣就這麼大面積,房子總量有限,不可能滿足全國人搬家到北上廣的需求吧?自然競爭,價格自然就高了,只有少部分人才能留下來。買不起的人,知道自己才華有限,爭不過別人,那就到二線買房子,比一線便宜多了。二線買不起,那就市裡買,也可以,總有個地方住,各有各的活法。如果大學畢業,工作幾年,在省里買不起房子,我覺得那也太墮落了……很多人說「大部分人努力也買不起房」……這太誇獎自己的懶惰了……就拿大學生來說吧,大部分是大學打遊戲墮落,說學校教的東西沒用,但自己也不去讀書、鑽研、練習,畢業啥也不會,好不容易找個工作,繼續下班打遊戲。大部分人都是不努力的,這才是事實。而少數努力的人買房子不是問題。假如:大學打遊戲,畢業打遊戲,工作幾年輕鬆在北上廣買房,這樣合理嗎?我感覺我所在的並非人間……
想起來知乎以前的一篇文章,很經典,看看他是怎麼買房子的,這才是努力的人!人在北京,30 歲了,實在買不起房,對生活感到悲觀,怎麼辦?中國的房子,起碼在過去的十年裡面,被定義為「一個只漲不跌的投資品」。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漲得多貴,都會有人買,穩賺不賠嘛,為什麼不買?有錢買多些,少錢買少些,沒錢砸鍋賣鐵借錢啃老都要買。肯定賺的東西,為什麼不崬?但,真有肯定賺的東西嗎?想想都怕。
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價格不能完全代表價值,可能會有偏差。房價的波動顯然周期很長。。。過個50年再來看這個問題,答案就明朗了。
一線城市以及二線發展強勁的城市(溫州不在此列)的房價是市場經濟充分競爭的結果,大家都想來,都想定居,中國住房自有率又全球第一自然是那個價格。
其中有些特價房也就是樓主說的那種,如北京學區房十幾二十萬一平,這種房屋本身已經失去了房屋的意義,變成一種類似入場券或者股票一樣的東西。買家購買---&>入學----&>加價賣出(因為不愁賣不出去所以就不會在買的時候猶豫,拆藉資金也會想辦法買入)----&>下一家等著入學的買進。今年北京入學政策調整一方面也是為了阻止這種事情繼續發展。不過大部分房屋價格還是充分反映了供需關係。二線比較弱的城市以及三線城市房價目前個人認為有虛高,少數重災區已經跳水或者回落如溫州等地。
中國城市化進程還在繼續,中國人依然習慣買房住著,所以房價依然比較穩定,或者是你覺得方便有興趣買的地方房價依然會穩定價格也會繼續上漲。
不過二三線這幾年開始發展,並開始承接沿海的產業轉移,這些地方的房價目前也並不是樓主認為的高不可攀,他們未來提供的就業和子女教育生活水平潛力正在漸漸增長,這也是國家未來鼓勵新入城市居民的目標樓主可以考慮。樓主如果非要去一線城市,請讓自己牛逼大發起來,市場規律在這裡你只有順應它。大多數答案都離題萬里:如果能開賣小產權房,房價絕對不會這麼高。中國大城市房價高,基本上是個土地-財政-稅收問題,跟人口和通貨膨脹之類關係沒那麼大。
剛開始我也很對這樣的事實很是憤怒。
但看多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之後,就有點感觸。
人都是自私的,這種自私卻是這個社會進步的動力。因為這種自私以及所帶來的進步,人類社會必定會分三層,地主階級,資產階級,勞動階級。
地主出場地,收商品的地租部分;資產階級出資本,收商品的利潤部分;勞動階級出力,收商品勞力部分。
一個社會必定會有人處在底層,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靠出賣勞力度日子,社會自有它的調度,不會讓這樣的人因為得到太少而死去或是得到太多而跳到另一個階層,過多或過少的回報都會讓社會失去他們。
相對的,一個社會也必定會有擁有大量資源的人,他們不用出賣勞力,以所擁有的賺取更多,俗話說就是以錢養錢,這樣的人相比起前一種人不會太多。
當然,現在這個社會,這樣的階級劃分並不明顯。
不過大體上其實也差別不大,我本只是重新回到了正常的人類社會,一個福利機制不完善的人類社會。
至於為什麼樓價這麼高?我說過了,社會自有它的調度,不會讓這樣的人因為得到太少而死去或是得到太多而跳到另一個階層,過多或過少的回報都會讓社會失去他們。美國大城市的房價,為何會漲到今天這種「高不可攀」的地步?是有錢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錢了么?
日本大城市的房價,為何會漲到今天這種「高不可攀」的地步?是有錢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錢了么?
英國大城市的房價,為何會漲到今天這種「高不可攀」的地步?是有錢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錢了么?
韓國大城市的房價,為何會漲到今天這種「高不可攀」的地步?是有錢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錢了么?
xx國大城市的房價,為何會漲到今天這種「高不可攀」的地步?是有錢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錢了么?
樓主的問題可以歸結為為什麼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大城市的房價就會漲到高不可攀的地步。中國的個性不能掩蓋事物的一般共性,那就是貨幣作為度量價值的尺度起了作用。大城市的房產一般來說都是稀缺資源,有多稀缺最好度量的尺度就是貨幣,錢!房價的上漲伴隨著的是中國城市化進程,考慮到中國現在的城市化進程還遠沒有結束,唱衰房價的人可能還要失望若干年。
還有一點大家也別不好意思承認,現在的中國人是比以前有錢。沒錯,我們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富人的財富積累速度遠高於窮人的,但是這並不代表窮人更窮了。大部分人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都比以前提高,而且提高不少。年紀接近三十歲來自農村的人(比如我)大概都經歷過,80年代大部分人還只能勉強吃飽,家電、交通、娛樂等方面的消費比例非常低。現在呢?
不客氣說句,以「小康」形容大部分國人的生活水平,一點都不過分。不可否認,這樣的「小康」的確很脆弱,一個普通的家庭,稍微遇到點大病,或者事故,生活水平可能就直線下降,但是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比以前高不少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對於大部分人,房子,作為最能體現生活水平的大宗消費,市場需求比我們想像中旺盛的多。
別以為以前的人對房子就沒有熱情,在農村,90年代出來打工的人,一個月工資八百或者一千,工廠包食宿,大部分工資都攢下來到年底有一萬左右,回到老家第一時間就是張羅把泥磚瓦頂的老房子推掉,起一層或者兩層的混凝土結構的樓房。
這是另一個現實:二三十年前的中國,廣大農村,鄉鎮,縣城,中小城市,只能提供非常低水平的住房條件。到了現在,經濟發展起來,農民工大規模進入城市,還伴隨著高考擴招大學生數量飆升(我不討論高考擴招的利弊,僅論起造成的影響),原有的住房條件根本無法滿足這兩大人群的住房需求,房價怎麼可能不漲?題主覺得大城市房價貴「高不可攀」,只是個人感官反應而已,並不是客觀現實。只有一個原因:你呆在本不屬於你呆的地方,你的速度遠遠落後與這個城市發展的速度。市場以價格為導向進行資源配置,以達到資源的最優效率配置。房價作為其中的一種價格,可以有效的把」人「這種資源進行配置,隨著價格的指揮棒把自己分配到:能讓自己的收入與支出達到均衡,能讓自己的現實與慾望達到均衡;這樣的地方才是你應該呆的地方,這樣的速度才是你能適應的速度,這樣的人生才是你能掌握的人生。如果你不甘心,還有夢那請努力;而不是」乞求「房價暴跌(這種帶有投機想不勞而獲的人註定一生都是LOSER)而且普遍的房價暴跌絕不是你真的想要的,到那時候買不起房的人依然買不起甚至需要擔心吃不起飯了。
1。大城市房價暴漲的根本原因:人口非線性增長。
1979年,深圳人口約31萬;
1990年,深圳常住人口69萬;
2000年,深圳常住人口432.9萬;
2013年,深圳常住人口1062萬。
35年間,深圳人口增長超過30倍;面積沒有變化,人口增長超過30倍。
上左圖,同樣面積,人口31萬,寬擺;
上中圖,同樣面積,人口432萬,開始步入擁擠;
上右圖,同樣面積,人口1062萬,開始層層疊疊。同樣100㎡房子,1979年31萬人競爭,2013年1069萬人競爭,難度至少增加30倍。你在深圳買房,是與1029萬人競爭。你在北京買房,是與2069萬人競爭。你在上海買房,是與2380萬人競爭。對2089萬人沒概念的,請看圖:
2。人口非線性增長的根本原因:資源集中,人口競相湧入。中國房價高的地區集中在北上廣深和一些副省級城市。逐層往下走,地級市、縣鄉鎮、農村,房價是逐步下降的。
地區與地區之間房價相差懸殊,根本原因在哪?
資源集中程度。資源集中程度。資源集中程度。啥都沒有寸草不生的地方你會去嗎?不會。有資源有機會的地方才吸引人。
一個城市所佔的資源,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① 政治資源
② 商業資源
③ 教育醫療資源
④ 人力智力資源
北上廣深的房價之所以高,因為它們集中了中國最優質的政治資源,中國最優質的商業資源,中國最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中國最優質的人力智力資源。
貴州某鄉鎮的房價之所以低,因為它沒有優質的政治資源,沒有優質的商業資源,沒有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沒有優質的人力智力資源。
或者說,房價按照資源集中度逐次分布,在沒有政治資源,沒有商業資源,沒有教育醫療資源,沒有人力智力資源的地區,比如廣大西部偏遠山村,房價只會越來越低;而在資源集中度高的地區,人口凈流入,房價會競價升高。
補充數據:北京每年新增常住人口60萬人,上海每年新增常住人口60~70萬。
3。北上廣深房價與政府土地財政有沒有關係?
人口願意湧入的地,例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地只有那麼多。
自由市場條件下,地少人多,價格依然暴漲。
無中國特色土地財政、房價依舊高企城市例證:倫敦、東京、紐約。
4。北上廣深房價的未來是漲是跌?
世界六大城市群集中分布區域,北回歸線至北緯60°:
1、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該城市群從波士頓到華盛頓,包括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幾個大城市,共40個城市(指10萬人以上的城市)。該城市帶面積13.8萬平方公里,佔美國面積的1.5%;該區人口6500萬,佔美國總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達到90%以上。是美國最大的生產基地和商貿中心,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2、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該城市群分布於五大湖沿岸,從芝加哥向東到底特律、克利夫蘭、匹茲堡,並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倫多和蒙特利爾。集中了20多個人口達100多萬以上的大都市。是美國、加拿大工業化程度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該城市群與美國東北沿海城市群共同構成了北美的製造業帶。3、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也稱為東海道城市群。一般指從千葉向西,經過東京、橫濱、靜岡、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戶的範圍。該城市群一般分為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個城市圈。這個區域面積3.5萬平方公里,占日本全國的6%;人口將近700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61%。4、歐洲西北部城市群。這一超級城市帶實際上由大巴黎地區城市群、萊茵-魯爾城市群、荷蘭-比利時城市群構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衛普、布魯塞爾、科隆等。這個城市帶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總面積14.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600萬。5、英國以倫敦為核心的城市群。該城市帶以倫敦-利物浦為軸線,包括大倫敦地區、伯明翰、謝菲爾德、利物浦、曼徹斯特等大城市,以及眾多小城鎮。這是產業革命後英國主要的生產基地。該城市帶面積為4.5萬平方公里,人口3650萬,是英國產業密集帶和經濟核心區。6、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這個城市群由蘇州、無錫、常州、揚州、南京、南通、鎮江、杭州、嘉興、寧波、紹興、舟山、湖州等城市與上海一起組成。面積1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7240萬。除長三角外,中國拿得出手的城市群還有珠三角、環渤海,備選還有山東半島、長江中游、成渝。以城市群數量及潛在影響力來說,中國世界第一無疑了。未來二三十年,長三角人口過2億,佔中國總人口25%,相比東京城市群佔全國總人口的61%來說,還算OK可接受。
結語:上海、深圳、北京房價理論上會超過倫敦、紐約,這是大勢所趨。
1.中國人多地少,理想狀態下本來房價就應該高2.中國人有買房傳統,有儲蓄傳統,誰都想買房,居住或投資3.大城市資源集中,戶口優勢,吸引周邊人口4.地方土地財政5.買房和持有房的成本低(如沒有房產稅),出現大量炒房團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看了大大們的回復,大概分兩種:
1.買不起別BB2.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中國強大的必經之路居然真的沒人認為通貨膨脹是主要推動因素?
別的不說,就說強制購匯換出來的20多萬億人民幣,可不是擺在地下室里當地毯了。印票子型繁榮的必然結果,怎麼就成了發展的必然,強大的路徑了?
———————————5.29補充—————————————————————————————@GibGas我們應當明確指出什麼才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北上廣深為何房價高「,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嗎?
如果我問你,為什麼香奈兒比六神花露水貴,為什麼范思哲比阿迪王貴,你會不會覺得我在侮辱你的智商?有人定高價,有人出高價買,這就是全部的事實,沒什麼反思的餘地。這就像如果我問」為什麼北京的房子比河南溫縣的房子貴「,中學生都可以給出12345條解釋。
有意義的問題應該是:」北京2013年城鎮人均收入40321元,北京朝陽區二手房均價44300元/平米,每平米房價收入比為1.1:1————2011年日本東京人均基本工資4474800日元,同期東京中野區某建築面積110平房產(距新宿車站3公里,絕對的中心地段)標價4980萬日元,每平米房價收入比為0.1:1————2004年,美國紐約人均年收入40272美元,同期曼哈頓公寓的平均價格1089美元平方英尺,約合11000美元平方米,每平米房價收入比為0.27:1——為什麼?「數據列出來,你就能看出問題所在了。你說北京的發展水平高,還是東京紐約的發展水平高?北京的房子俏,還是東京紐約的房子俏?是朝陽區的房子好,還是曼哈頓公寓的房子好?且不說,美日的房子都是帶裝修的,而天朝的毛坯房,想必你也見過。
如果這不能被稱作地產泡沫,那麼我不知道泡沫到底是指什麼。
所以,請不要再說
」你找的到買家不是因為新信用的支持,而是有買家有錢買你的房子。對於沒錢的買家,你印再多的票子他們還是會覺得房價貴,根本原因不是票子多少,而是生產力高低和資源分配不均。「 」因為在資源好的地方開發商不擔心定價這麼高賣不出去,而在資源不好的地方開發商不會定這麼高的價。試想如果市場沒有支持如此高的房價,地產商早就垮了,印再多錢也沒用。「你回答的,是那第一個中學生都能回答的問題。——————————————最後的掙扎————————————————————————
@GibGas,我真的很佩服你鍥而不捨的精神,真的。客氣完了。雖然我不認為我能從這次辯論中學到任何新的東西,我就為著自己的虛榮試著再逐條反駁你,說實話,做論文都沒這麼累。
」1.有沒有意義的問題不是你隨便回答的理由。答案是否能解釋問題才是。如果按照你的邏輯,我還說能以印錢為答案的所有問題沒意義呢。四萬億就是一塊磚,只要是經濟沾邊的問題你教幼兒園小朋友說三個字「四萬億」就肯定沒錯,是嗎?只要提到中國經濟問題,不分三七二十一就扯印錢?萬能答案啊還是宇宙真理啊?「
通貨膨脹與信用擴張直接相關。建議閱讀羅斯巴德《美國大蕭條》,弗里德曼《美國貨幣史》,米塞斯《貨幣與信用原理》,如果沒有相關基礎,可閱讀易綱的《貨幣銀行學》。
」2.拿「香奈兒和六神花露水」來和北上廣和小城市的房價作對比完全是偷換概念。相同品質大小的房子,在北京二環內就是比在河南駐馬店貴,北京賣的香奈兒和駐馬店賣的價格有差嗎?「
北京的資源少我們都知道啦,北京的資源好我們都知道啦,需求旺盛我們也都知道啦,真的,我們真的知道。
」3.拿房價收入比來證明北京高房價是通膨引起的?拿北京房子沒有東京紐約的房子好來證明北京高房價是貨幣超發引起的?請教一下這之間的邏輯怎麼來的?你怎麼不比較一下租售比呢?是說北京的房地產市場供需關係和東京紐約完全一樣嗎?「
」4.房價收入比只能說明我國人民買房困難生活水平低,中學生都知道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不能和發達國家比生活水平。湖南沅江房價均價800, 通膨為什麼沒通出天價房?答主說的好像不印錢不通膨北京的房價收入比就比東京紐約低似的。「邏輯是這樣的:信用擴張——新增信用流向北京房地產——北京的房價虛高,房價收入比遠超東京紐約——北京存在嚴重的地產泡沫。再一次聲明:高不是問題,過高是問題。
」5.你拿中國的房價收入比和外國比。既然說印錢導致通膨引起天價房,當然要拿沒有印錢的時候和印完錢以後的比較了。是不是說沒有發放四萬億的時候北上廣就沒有題主眼裡的天價房?「
據我所知,中國自1990年以來,廣義貨幣M2的年均增速不低於20%,自改革開放後年均不低於30%,同期美國不超過10%。如果我要拿沒印錢的時候來比較,就要回到計劃經濟時代了。
關於信用擴張如何影響普通家庭真實購買力的問題,我在評論中已經不完整的勾畫了一些,在此不贅述。」6.題主的問題不是要你判讀這個問題有沒有意義,而是需要一個合理解釋,而我不認為你說的通膨是正確答案。不如我們來仔細算一下到底是資源分配不均導致高房價還是通膨是主要原因。...(一個所謂的模型)「
像諸如」我國沒有印錢引起通膨的情況下(在2010年以前基本是事實)「這種話我就不評價了,總體而言,哥們你對現代經濟和金融制度的理解停留在」通脹有什麼了不起,信用擴張有什麼了不起,要發錢大家同時都有了嘛,對購買力有毛影響「這種水平。
」7.一個月收入8000塊的人看著月收入10萬的人買均價5萬的房子,問了一句:「為什麼房價這麼高?」。答案會是「印錢印的」嗎?「
就算你房價定到100萬每平米,就算你再信用擴張對全民徵稅,就算你再隱性財富分配,一樣有人買得起,至於主要是哪些人,我就不說了。
最後,
房價問題看著挺鬧騰,大家都想插上兩句嘴,但說白了也就是這麼回事,說完了也覺得挺沒勁的。再次,我佩服你的執著,也能猜想到你不會就此罷休,只是抱歉,我能說的基本上都說完了。看到上面各種秀優越的回答,沒什麼好說了.請摺疊.
聚全國之財,興數城之房,沒不貴的道理
推薦閱讀:
※馬雲重回中國首富,309億美元,如果把這些資產全部兌換成現金,會對經濟產生什麼影響?
※經濟下行時,我們該怎麼應對?
※應如何看待索羅斯關於「中國還有三年」的言論?
※樓市肯定要崩,為什麼大家都不賣房??
※如何評價《中國經濟當務之急是穩增長》文中關於「現階段只調結構,很可能通縮,應放水」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