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發覺潛在的用戶需求或創造需求?

喬布斯說他不做市場調查,他舉例說如果福特在發明汽車之前去問用戶需要怎樣的交通工具,用戶會告訴他需要一輛跑得飛快的馬車,用戶在看到產品之前是無法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不是消費者的工作(大概是這個意思,原話我忘了)。那麼在決定開發一項產品之前,怎樣才能準確的預判斷用戶潛在的需求。有什麼系統的方法嗎?怎麼避免在產品開發之前錯誤的判斷市場?


問題問錯了,你所謂的潛在需求,應該是指「用戶告訴你他想要A,你說是不是XXX,他說對對對,就是這個」,那些他說不出來但是確實最最需要的東西!

依次類推,用戶走在路上,你跑到他的前面,就能告訴他,前方的道路是需要雨傘還是礦泉水!

想做到這些,第一:了解你的用戶,走到/想到他的前面;第二、能有效的模擬用戶路徑/行為!

有人告訴你他想要一架很快很快的馬車,你給他一輛福特,那麼你明顯就是傻逼了!

了解你的用戶,了解他的形態、畫像,再來做需求分析,也許我是土豪,我已經豪車無數,我需要的是一種復古的優越,那麼你給我豪華的福特還是優雅的馬車呢?

也許我是農夫,我每日出去趕集,我需要的是一個代步工具,那麼你給我的是最低配置的福特能,還是奢華的馬車呢?

所以把,我一直認為壓根就不需要挖掘什麼需求,你如果真能全面徹底的了解你的用戶,那麼需求早就解決了!


怎麼可能有準確的方法啊……那些評論家都猜錯無數次了。鮑爾默當年預言iPhone 不會獲得1%的市場份額,結果雖然Microsoft 收入增加了三倍,他依然因為喬布斯那段話被認為是極其失敗的CEO。這還是全世界最強公司Microsoft 的CEO。

喬布斯所說的意思,應該是產品人應該更多地投入時間去思考、理解用戶真正的想法,但這條道路沒有捷徑,更不可能在知乎上隨便一問就能問得出來。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鼓勵人們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發號施令。你應該做的是,教會人們去渴望大海的寬廣無邊和高深莫測。

---法國飛行家、作家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里

最好的產品不是滿足客戶需求,而是看到產品時客戶會對產品有之前未有的需求。

如果福特在發明汽車之前去問用戶需要怎樣的交通工具,用戶會告訴他需要一輛跑得飛快的馬車。

此段為借用

剛剛看了評論,我只能說理解不同吧,是看你只是單純的想發財,還是真的做好一個產品吧。

其實大多數客戶所提出的需求都是通過別的產品所產生的。

這樣一來,你的產品就不夠有標誌性,因為所有類似產品都會滿足顧客需求。

既然你的產品和別的產品相似,那你吸引客戶的手段也只能是價格了。

這就意味著你的產品是專賣店的水平,還是雜貨店的水平。其實就是你的產品是創造需求,還是滿足需求所決定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iphone

每年iphone出新機,我們中國那個手機商不是立即推出帶有類似功能的新機?那為什麼差價那麼大呢?

像莆田那的鞋,完全可以製造出自己的品牌,阿迪耐克一樣質量的產品,但為什麼就是放不到明面上呢?

因為一開始他們就選擇了完全模仿別人的產品。其實就是在幫別人的產品打廣告。

我說句爛大街的話,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才是一個好的產品要體現的。

還有特侖蘇的一句話,好與更好。

如果大家永遠體會不到其中的道理,那麼,中國製造就永遠是中國製造了。


「如果福特在發明汽車之前去問用戶需要怎樣的交通工具,用戶會告訴他需要一輛跑得飛快的馬車。」

其實用戶想要的只是「快」。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要做的,不過是事先挖掘他們的「潛台詞」罷了。

(喬布斯也許真的不必做市場調查,可惜的是,喬布斯只有一個)

可事實證明,不論我們如何努力地「預判」,都不可能做到絕對準確。特別是在具體的案例當中,用戶的需求往往是遠複雜於一個「快」字的複合體。

它將和動機掛鉤、和價格掛鉤、和質量掛鉤……並且受到用戶職業、性格、年齡甚至社會大背景等多方面的影響。

換而言之,喬布斯那個例子里的「快」,是需要具體語境的。

因此,確認並了解你的用戶,把他們想要的東西雙手奉上,遠比強塞給他們一件你自認為得意的商品有效的多。

在這一點上,白馬探花的答案雖短,卻說得非常周全。

我要做的,不過是在用戶需求的探討上,替他做一個後續補充。

持續了解你的用戶,持續挖掘用戶需求

在更多真實的例子里,產品提供商對用戶需求細節上的挖掘和確認,往往並不只出現在「預判」的「玄學」里,這是一個持續而貫穿全局的工作——從產品設計前期的市場調研到產品退出該品牌的歷史舞台。

在這個過程中,較之教條模式化的理論而言,經驗的積累和數據的反饋成為了完善當前產品和預判下一款同類產品最有效的武器。

實際情況都太複雜,還是講兩個我知道的故事子吧。

一架小飛機

名創優品創辦之初針對年輕女性的消費群體的特點對用戶需求做了一個所謂的預判,根據這種預判,他們品牌主打理念和產品設計思路之一定為:「優質低價」。

聽上去挺明確,但是在實操的過程中卻一樣出了不少錯漏。

比如他們曾經在門店內上架過一款小巧精美的智能直升飛機玩具,我曾在朋友圈見過朋友試飛該玩具而拍攝的照片。

然而當我想從名創優品購買一台一樣的飛機玩具的時候,卻被告知:該商品已經下架了。

而下架的原因則很有趣:因為這款小飛機在消費者不當的操作下容易出現故障。

如上所述,小飛機容易造成故障的原因是「消費者操作不當」,但是消費者們往往因了其低價特性固執地認為這款小飛機「容易」損壞的原因是因為它「太便宜了」。

可如果他們在另一家高端品牌花費付出大量金錢代價買到一款一模一樣的小飛機,那麼小飛機的損壞,消費者們則會有大概率承認是自己的操作不當。

所以,這款小飛機的設計理念雖然滿足了對用戶需求的預判,卻並沒有真正滿足用戶需求。

一段遊戲風波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和小夥伴是做手游的。手游也是產品,產品就要面對用戶。

我們的一款遊戲里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設定:用戶每次操作,遊戲界面都會新增元素A和元素B的其中之一,二者生成的概率相同。

這種設定其實也本就是我們參照我們所謂的「預判」,以期給遊戲增添更多趣味性的產物。

但是萬萬沒想到,此舉卻引來了一批用戶的不滿。

因為在其後我們的每一次大版本更新之後,總是會有玩家質疑我們:你們一定是修改了元素A和元素B各自出現的概率,導致遊戲變得如此之難。

我們對這種反饋哭笑不得。

因為真實情況是:我們對該數據一次也不曾修改。

出現A還是出現B,只與用戶本身有關。

這個明明看上去應當符合用戶需求的一件小事,因了用戶的主觀感受,就變得不那麼符合預期了。

結束

理論和實踐總是有太多偏差,特別是大多數時候,用戶對結果的追求十分偏執,而偏巧不巧的是,產品的使用過程中往往又變數太多。

因此我們才越來越看重對用戶畫像的描摹,也有越來越多的產品提供者較之「憑空創造需求」而言,更喜歡事先揣摩用戶心理。

因為這些原因,預判常常是失準的,我們希望盡善盡美的往往僅局限於大方向,過早對精準太做苛求常常是徒勞無功。

至於如何避免判斷市場失誤?答案只有了解你的用戶

用戶的,就是市場的。

——————————————

可能有點跑題,但是希望給題主以及讀到此答的朋友帶去一點幫助。

不要轉載。


先說有方法,這個方法叫做:「待辦任務」(Jobs-To-Be-Done)

我們經常在做產品和市場營銷中大談客戶需求,但「需求」這個詞會阻止我們深入的洞察問題,因為大多數人提的需求是基於身邊的環境。比如,用戶說我想要成像技術更好的膠捲。基於這個需求柯達認為客戶拍照的目的在於把照片沖洗出來,留作紀念。但其實98%的照片,客戶只會翻看一次,所以現在看來客戶的行為沒有更進一步。客戶希望更多的通過照片分享給他人,尤其分享給親朋好友。而數碼影像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待辦任務」。顛覆式創新之父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提出了這一個「待辦任務」(Jobs-To-Be-Done)概念。

喬布斯說的:「用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直到我們把它做出來。」其實就是表達了「待辦任務」的觀點。從這個「待辦任務」這一維度思考問題,我們就可以避免「需求陷阱」。

根據「待辦任務」理論,企業的競爭對手並非僅僅是同類產品的企業,而是解決客戶「待辦任務」的所有的選擇項。比如你是賣小龍蝦的,你的競爭對手不僅小龍蝦店,還有賣烤肉的、賣麻辣香鍋的。

我們要如何擁有「待辦任務」的思維呢?

有兩種不同類型的「待辦任務」(JTDB):

一、主要工作要做,描述客戶想要實現的任務。

二、需要完成的相關工作,客戶希望與要完成的主要工作結合完成。

然後,在這兩種類型的「待辦任務」(JTDB)中的每一種中,存在:

  1. 功能性工作方面 - 實際和客觀的客戶要求。
  2. 情感工作方面 - 與感覺和感知相關的主觀客戶要求。

最後,情感工作方面進一步細分為:

  1. 個人維度 -顯示客戶對解決方案的感覺。
  2. 社交維度 -如果客戶認為自己在使用解決方案時被他人感知。

案例

舉個例子:現在的「待辦任務」是清潔牙齒和牙齦。相關的任務可能是創造持久的新鮮氣息,美白牙齒,甚至達到這樣的其他修飾目標,如潔凈的臉和/或整潔的眉毛。 我們可以打破主要和相關的「待辦任務」到他們的功能和情感方面。人們想要去除牙漬,清新口氣。這些是「待辦任務」的一些功能方面。客戶還希望自己的牙齒和牙齦清潔體驗愉快,應該感覺到良好,而不是痛苦。應該使顧客感覺到更好的自己(個人的維度),以及幫助他或她被認為是一個有牙齒,健康牙齦和清新的呼吸的人。

總之,「待辦任務」的概念是思維超越,使當前的解決方案讓你的競爭對手的解決方案已經過時。願你擁有這項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

牛文靜|文 鈕鍵軍|編輯 最重要的事 [J]《哈佛商業評論》2017(1)

Jobs-To-Be-Don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DB/OL]

https://strategyn.com/jobs-to-be-done/jobs-to-be-done-theory

Jobs-To-Be-Done [DB/OL] http://innovatorstoolkit.com/content/technique-1-jobs-be-done


出色的產品經理的實力,就在於蒙對客戶需求。


判斷改為挖掘,通過不斷的引導,思考,這個一時半會說不完


自己也成為客戶就能理解客戶的一部分需求。要對客戶提出的需求結合實際還有自身經驗進行分析。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讓使用者隨意吐槽就好啦,你就可以從各種抱怨不滿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提高產品品質


這個太深奧了吧。[捂臉哭]

多多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讓你體驗不爽的地方或者別人在吐槽的東西,然後根據這個不爽的地方/吐槽點來觀察這類人,到底是什麼不爽?(需要需求洞察)為什麼不爽?你能不能表達出這個不爽?如果你是用戶你想要得到怎樣一個產品來解決這個不爽?

我覺得這是日常發現需求可以這樣做,至於創造需求...這個估計...反正沒有方法論,如果有,可以告訴我嘛?[捂臉哭]


推薦閱讀:

產品新人如何做產品?
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總監是怎麼成長起來的?
如何看待近期阿里巴巴拚命推廣「來往」這個產品?
除了省錢,你為什麼願意使用共享式的產品?

TAG:產品經理 | 產品 | 用戶需求 | 用戶研究 | 市場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