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韓國導演李滄東?


1954年出生在韓國大邱的李滄東,可能是黑澤明、深作欣二等日本黃金一代之後最好的亞洲導演。2007年7月,《密陽》上映不久,發生了震驚世界的韓國人質事件,23名韓國基督徒在阿富汗傳教時遭到綁架。李滄東單刀直入:

「韓國信教的人自己不會意識到,一般人覺得他們那種傳教的方式有多麼奇怪。《密陽》表現出來的信基督教的人的狀況,和阿富汗的人質事件有一定的關係。」

自美國傳教士亨利1885年在韓國創立培材學堂,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基督教在韓國枝繁葉茂,信教人口超過人口總數的25%,世界上最大的12個基督教堂會,有11個都在首爾,汝矣島純福音教會可容納2萬5千人同時做禮拜:

迅哥曾言:「對人唾棄的結果是信用仙人。」對魯迅推崇備至的李滄東,在光影世界裡如何表現瀰漫整個社會的宗教因素?

《綠魚》(1997)是李滄東名滿天下的「綠色三部曲」的第一部。在這部處女作中,大兵哥英雄救美被痛扁、違章車追著警車滿街跑等反抒情、反英雄的敘事方式,給歡快、淺薄的韓流注入了清新、銳猛的活力。

教會神職人員勾引有夫之婦慘遭黑幫修理,嚇得屁滾尿流、醜態百出,算是導演給韓國宗教文化送上的一分小小的見面禮。

《薄荷糖》(2000)講述了一個令人絕望而又回味無窮的故事,李滄東以平實的影像和舒緩的節奏剖析殘酷人生,展現出驚人的才華和自信,代表了新世紀韓國電影的最高水平。

影片主人公金永浩(薛景求飾)的個人命運與時代風雲密切相聯:在光州事件中稀里糊塗地挨了一槍,又鬼使神差地誤殺了一個女生,退伍後變成一個殘暴的警察,一步一個腳印地踏上了毀滅之路。

薛景求的演技令人讚歎;對社會、時代的控訴之外,影片對人物自身的墮落、耽於玩樂也不無批判、反省,顯示出導演強大的實力。

對宗教教化功用的諷刺不露痕迹,妙到巔毫:永浩的妻子做愛、餐前都不放過禱告的機會,如此虔誠的基督徒,居然紅杏出牆!

《綠洲》(2002)通過一個邊緣人與腦癱姑娘的愛情,反映韓國社會虛偽的一面。男主角利用牧師做禱告的機會衝出警察局,似在暗示:對於現實的苦難,宗教的作用不僅有限,有時還會適得其反,生命的綠洲只有靠人類自己去開闢。影片贏得59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最佳新人演員獎,以及基督教會獎(SIGNIS大獎)。

一個宗教勢力非常龐大的社會能夠包容、欣賞對宗教文化的質疑和批判,隱然有文化大國的氣象。國內、國際獲獎無數的李滄東,2003年出任文化部部長,成為韓國文化響噹噹的名片。他對宗教的懷疑和拷問,經過綠色三部曲的試探與鋪墊,在《密陽》里達到了高潮。

李申愛(全度妍飾)帶著孩子來到已故丈夫的家鄉密陽,這個陽光密集、民風淳樸的小城,除了如傳銷般不容分說的傳教者和追求者偶爾令她不快,幾乎無可挑剔。不料,密陽最終成了她的傷心地,失去愛子的痛苦扼住了她的咽喉,呼吸都很困難。對宗教敬而遠之的她,跑到教堂盡情宣洩內心的苦痛。

信仰上帝、唱聖詩、教友聚會、祈禱,使申愛成了幸福的「祥林嫂」,逢人就說上帝拯救了她苦難的靈魂。在牧師的鼓勵下,她決意響應上帝的教導,原諒自己的仇人並愛他。到監獄向殺子兇手傳遞上帝的愛和恩惠時,她才發現兇手已通過懺悔得到了上帝的救贖,內心相當平靜,她的原諒無足輕重。

黑格爾說,密涅瓦(智慧女神)的貓頭鷹到黃昏才會起飛。於申愛而言,罪惡能夠如此輕易地獲得赦免,意味著偶像的黃昏。

在隨之而來的黑暗中,深感受到愚弄的申愛展開了瘋狂的報復:經不起誘惑的牧師,青天白日就與申愛在野外苟合,申愛眼不錯珠地望著蒼天:「看清了吧?」牧師慌忙起身,說好象上帝在看著我們。申愛再一次感到呼吸困難,翻江倒海似的噁心讓她嘔吐不止。

申愛對上帝的懷疑、信仰和令她作嘔的整個過程,被全度妍演繹得絲絲入扣,成為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榮獲戛納最佳女主角獎的韓國女演員。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是藍天白雲,最後一個鏡頭是灑落在地面的陽光,導演的寓意呼之欲出:人生的意義不在天上,而只存在於現實生活。

那喀索斯之歌

如果說「黑澤明一直在儘力展現人到底有多滑稽」,那李滄東可以說一直在雕琢人性的冷酷:希臘神話里那個愛慕自己的倒影、投水而亡的美少年那喀索斯(Narcissism),成為理解《詩》(2010)的關鍵線索。

李滄東在自私、冷漠的社會氛圍里凸顯詩意,交織著對人群的厭惡和對生命的悲憫,彷彿廢墟上的舞蹈,浪漫、凄迷,奪人心魄:黑暗是永恆的,光明也是;死亡不僅無法遏止對美的嚮往和追求,甚至可以像那喀索斯一樣,成為追求美的一種方式。

初三女孩朴姬珍不堪忍受校園性暴力,憤然投水自殺。為掩蓋這一重大丑聞,學校和六名施暴學生的家長結成統一戰線,試圖擺平媒體、警方和死者家屬,以3千萬撫慰金了結此事。

韓國民主黨議員崔民順毅然出演學校的教導處長,將政客嘴臉刻畫得惟妙惟肖,對韓國社會形成絕妙的雙重諷刺:「我讓姬珍的班主任絕對不能說出去,這對孩子們的未來和學校都好,大家要嚴格保密,就是說夢話也不行。」

想起韓國詩人文忠成的《絕命》:在虛偽的人群中生存遲早會變成偽君子/變成沒有眼睛沒有鼻子沒有耳朵和嘴的/影子,有時你也會變成影子。

備受失憶症困擾的楊美子不願成為這樣的影子,做鐘點工貼補家用的她,熱愛生活、打扮時髦,66歲了還在聽詩歌講座。作為鍾旭(施暴學生之一)的奶奶,美子面臨經濟和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必須籌措5百萬韓元(約合3萬人民幣)撫慰受害者家屬。

熱衷於電玩遊戲和娛樂節目的鐘旭,一幅沒心沒肺的樣子,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空閑時也會陪奶奶打打羽毛球。這種有限的無須語言的交流,令代溝更加醒目。

牧師為姬珍做彌撒,空洞、浮華的辭藻比現實還要虛偽:「離開世上的她,加入到聖人的行列。」真相、正義都不知道在哪裡,奢談聖人!從教堂落荒而逃的美子,護理一個患偏癱、口眼歪斜的會長,酬勞有限。連洗澡都要人幫忙的會長不顧病軀,吞服偉哥,希望美子投懷送抱;鍾旭同學的家長非富即貴,說的比唱的還動聽,卻拒絕借錢給美子,並建議她向鍾旭的媽媽求助。催逼之下,走投無路的美子,豁出去讓會長當了一回男人。

家長們相信,同為女人、與孫兒相依為命的美子,拜訪姬珍的媽媽當可博取同情,要是痛哭流涕效果會更好。在與姬珍媽媽的交流中,美子大讚落在地上的杏子如何「誠懇」和美味,違心的話始終說不出口。

《紅樓夢》香菱學詩,「茶飯無心,坐卧不定」;美子常常神遊天外,搞得別人莫名其妙。然而,環境如此污濁,哪來的詩情畫意?無論怎樣努力觀察,向老師、詩友請教,因孫兒的罪孽而心態糾結的美子還是寫不出詩來。

揭發首爾警察廳腐敗而被排斥到鄉下的朴警官,每次朗誦完詩歌,都要講個黃段子逗大家開心:「說到洗澡,有5個步驟:第一步洗澡,第二步躺下,第三步停住,下一步插入,最後一步,謝謝。」無意中戳及美子的痛處。

鍾旭終於被警察帶走。心地善良的朴警官,若無其事地接著陪美子打羽毛球。如釋重負的美子,詩興大發,寫下平生第一首詩獻給姬珍:那個地方怎麼樣,有多麼孤寂/聽得見鳥兒唱歌嗎/無法貼上郵票的信,你能收到嗎/來不及表白的話,能否傳遞/時光流逝,玫瑰也謝了嗎?

那喀索斯為美而死,那喀索斯之歌寓意姬珍步其後塵,愛惜、追尋自己純潔、美好的過去。充滿罪惡、虛偽的人生,詩依舊傲然獨立;未能赴約的約會、尚未開啟就已結束的隱秘戀情,優美的詩意與粗礪、醜惡的現實形成強烈的反差:

像父親的臉一樣古老的衚衕

我是那麼地愛著,在你微弱的呼吸里

心是那麼地跳動著

我祝福你

在劍到達江岸之前,我的靈魂在拚命地呼吸

老戲骨

安內相可能是亞洲最適合出演偽君子的老戲骨:《綠洲》出演哥哥,義正詞嚴地教訓替自己坐牢的弟弟,動手時臉上一副「嘿這小子居然這麼不可思議真是欠揍」的表情,令人叫絕。

《詩》出演虛偽的家長,是人都想踹他兩腳。

老戲骨常在,伯樂不常有。

倘若魯迅先生在天有靈,看到自己韓國粉絲的作品,會發表怎樣的感想?會不會與時俱進地來一句:

把美好的東西毀滅了給人看,杯具啊!


李滄東的電影我僅僅看過《薄荷糖》、《密陽》、《詩》。

在這裡先談我印象深刻的《密陽》。這部電影的主題是關於對人的終極關懷問題,它講一個人在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與美好事物的情境下,要如何生存下去。其中有對人性的拷問,對宗教的質疑,也有對樸素的天地觀的回歸。

可以說,真摯的人文關懷和深刻的哲學思考,文學性較強,始終是縈繞在李滄東電影中的主要風格特色。他擅於刻畫處於極端情境下的人物,擅於設置極端化的情境,講究劇作結構與技巧。比如《薄荷糖》,他就通過倒敘的手法,講述了一個想要回到過去的人,由近至遠追溯過去,將韓國民主化的歷史一一展現,既講了主人公的一步步蛻變,又講了韓國社會的演變。這種以小喻大劇作方式與同時期的《殺人回憶》如出一轍。只不過奉俊昊藏在一個類型片的殼子里講社會與人生,李滄東則直面社會與人生,更多地保留了他作為一個作家的文學性。

文學性強還表現在他在關鍵意象的設置上。薄荷糖的青春美好初戀的象徵意義,密陽的命運中不經意的美好與關懷,詩對充滿詩情與現實無法協調的女性的比喻,都是李滄東創作水平高的標誌。象契訶夫短篇和戲劇中的意象設置一樣。


其實看《薄荷糖》的時候印象還不是很深刻,看完了他的《密陽》和《綠洲》之後

越發覺得李滄東一直在拷問基督教的信仰問題。

也是,韓國現在也算是一個基督教大國了,基督徒幾乎覆蓋了全國70%左右的人群。

而且韓國也總是不乏各種對社會,對人性進行拷問的作品。

對於李滄東導演的作品,我看的就這三部。其中《綠洲》是我最喜歡的一部

因為在拷問宗教信仰的同時,這一部更多的聚焦於主角人物的感情戲本身,來引發觀眾的思考。

每次看完一部電影,就想寫點什麼

以下是我個人的觀影想法:

綠洲,一部關注邊緣人生活情感的電影。小爬以為會跟其他類似電影一樣虐心,揭露人性的險惡,社會的黑暗等等。但是在這部電影里,小爬更多的是看到了純粹的愛戀,邊緣人對惡劣生存環境的生活態度。

恭洙(女主角),有身體殘疾,大多數情況下生活不能自理。首先這個人設就足夠特別,能給觀眾一個心理上的同情暗示,而小爬更深有感觸,因為我堂叔的小兒子也是這樣,小兒麻痹,很多行為不能自主控制,每當他想表達一個想法或者做一個行為的時候,要「掙扎」好久。但是相比片中女主的情況就好多了,女主基本上已經喪失所有的運動能力,臉部手腳都變形。

而忠都(男主)的角色設定也是特殊的,剛服完兩年牢役出來,性格天真,在世俗的社會裡格格不入。但是對所有人的非常的nice,在媽媽眼裡就是長不大的孩子。

所以,兩個被社會"遺棄"的人碰在一起,自然而然的會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吧,當然,這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他們內心其實和普通人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對美好的事情也渴望。

這部電影不僅僅只是講兩個邊緣人的感情慰藉,還因為倆人的特殊關係:忠都因過失殺人坐牢,殺死的人正是恭洙的父親。所以有了這層關係才讓他們倆認識。

還記得忠都第一次見到殘疾的恭洙,沒有任何驚訝,只是很平常的對待普通人一樣,恭洙只是傻傻的用鏡子反射光照著忠都。那一幕,小爬就覺得他們倆必然會發生點什麼,那一陣安靜的氣氛營造傳遞了這樣一種感覺。

第二次到恭洙家的時候,忠都說:「你很漂亮,第一次見你的時候我就覺得。」之後忠都在慾望的驅使下對恭洙進行了猥褻,直至恭洙昏迷才罷手,忠都懊惱不已,憤然離去。

一個剛坐了兩年牢的人,需要這種性發泄是可以理解的,加上恭洙又是毫無還手之力。整個過程看下來心裡很難受,彷彿一下子就看到了恭洙的一生,對生活,對環境,對身邊的人都是無能為力的,只能強忍接受。哥哥借了她殘疾人的名義在外面搞了套豪華的房子,類似政府補貼的福利,卻把恭洙仍這裡,請鄰居有一頓沒一頓的照料。作為弱勢的一方,恭洙並不能有任何反抗。

後來忠都收手了,驚慌失措。也許是一開始對忠都性格的細描起了作用,以致於不會因為這件事對忠都產生壞的印象。有意思的是,恭洙也沒有多大的沮喪或者說悲傷的情緒發泄。第二天起床居然開始好好打扮自己,從來沒有人贊她漂亮,從來沒有人主動碰過她肉體,更別說敏感部位,荷爾蒙開始作祟而已。鄰居夫婦到她屋子大廳來滾床單,完全無視她的存在,恭洙默默的關上門,繼續化妝。

隔壁是愛欲的呻吟聲傳來,這邊的鏡頭裡恭洙吃力地試圖塗上口紅,怎奈手一直不自主的晃動,就是塗不到嘴唇,眼淚慢慢流過她的臉頰,然而她扭曲的臉龐看不出是興奮還是悲傷的表情,這畫面真是殘酷極了,小爬看著看著就濕了眼眶。恭洙的眼淚是苦的,絕對的。多想像正常人一樣,被愛,被撫摸,而不是被強行猥褻,而不是連個女人該有的妝都沒有。

後來恭洙因為害怕《綠洲》畫上的黑影,主動聯繫忠都,關係漸漸有了改善。忠都自稱將軍,尊稱恭洙為公主,彷彿一下子進入了兩人的童話世界。這中間的所有美好的戲,將電影帶到了一個溫暖的世界裡,恭洙想像著站起來猛敲了忠都一下的頭那一幕,真是撩到點了,虐狗猝不及防。緊接著恭洙站起來跟忠都拌嘴,一起在馬路上跳舞,那畫面簡直不要太甜蜜溫馨!文素利恢復正常的形態真的挺美的。

忠都送恭洙到家準備離開,恭洙提出要求:「我要和你做愛,你不是說我漂亮嗎?」 這一段床戲算是恭洙享受到的此生中最美妙的感覺吧,這次流下的眼淚是甜蜜的,幸福的。

電影中有兩個情節是意料之外的。

1. 忠都一意孤行,推著輪椅上的恭洙去參加母親的生日晚會,哥哥非常不滿意,交談中爆出忠都坐牢的事實,其實是頂替哥哥進去的。什麼怨言都沒有,還要遭哥哥指責,可憐的忠都也是被利用,被拋棄的那一個。不是他撞死的恭洙父親,出獄後竟然想著提著水果去看望死者的家人,這樣的一個角色是得多善良,多寬容?!牧師拉著大家的手圍一圈,一本正經的念著禱文,忠都卻望著天空,彷彿在質問耶穌,「單純的祈禱有用嗎?信仰並不是能解決所有問題的」。

2. 恭洙牆上的那幅畫《綠洲》,每次到晚上的時候,燈光照著窗外那棵樹的影子剛好投在畫上,那一處陰影不停的搖曳,那是恭洙每晚的噩夢,直到忠都的出現,說要施魔法把它變走。第一次是因為時間的變化,陰影像是被魔法驅走了一樣,這裡的鏡頭加入了延時拍攝的手法。讓小爬沒想到的是,忠都被捕的時候拼盡全力逃出來,小爬以為他是要帶恭洙私奔的,原諒我這樣俗套的想法。早已守候在恭洙樓下的警察突然發現了什麼,跑過去,鏡頭搖到恭洙窗外的那棵樹,小爬瞬間get到了,忠都在砍樹,在把《綠洲》上的陰影變走!一下子鼻酸了,小爬又淚目了,好美好真的愛情,將軍這樣守護著公主的一切。就算已經身陷圇圄,還在擔心公主會睡不好覺,在自己還力所能及的時候兌現自己的承諾。

另有兩個最美的鏡頭:

① 火車上一對情侶在打情罵俏,女的拿個空瓶子敲打了男的頭一下,鏡頭切到站著的忠都身上,這時候恭洙站起來到忠都身旁,拿起了一個空瓶子猛地敲打了一下他的頭,忠都一臉懵比的表情,此時鏡頭切到坐著的恭洙身上,扭曲的面部能看出來開心的笑容,忠都問:「什麼事這麼開心?」這幾個鏡頭的來回切換,將那一份曖昧發酵到整個車廂。

恭洙只能靠想像,去完成這所有想對忠都做的,關心也好,打鬧也好。而不是全由忠都背著她,照顧她。

② 唱完K,忠都開車帶著恭洙回去的路上堵車,忠都抱著恭洙在高速公路上跳舞,此時想像的畫面又出現,《綠洲》畫里的非洲小象,小孩,還有中東打扮的女人,一起在恭洙的房間里歡舞。他們倆終於走進了那個滿是愛的綠洲,相擁著親吻。

吃炸醬麵的時候,忠都說:「你牆上的那幅畫,我知道只是個夢境,但是它看上去卻那麼的真實。」

電影的結尾,房間里飄著飛絮,陽光下透著一片寧靜,恭洙獨自在打掃著房間

旁白讀著入獄的忠都寫給恭洙的信:

殿下,我是你的將軍

希望你身體健康,一切都好。我在這裡很好,自己照顧自己。

又開始慢慢習慣這裡的豆子飯了,

不過不用擔心,他們不會都用豆子的。

不過當那些奇怪的豆子摻合進去的時候,我總是想起你。

現在我也不喜歡豆子了,我夢想我出去的那一天能吃到豆腐。

恭洙說過不喜歡豆子,忠都記在心裡。忠都第一次出獄的時候就捧著一塊豆腐吭,大冷天的。坐了兩年牢,沒有人看望過他,冬天放出來的時候還是一身夏天的衣服,一直哼著鼻涕,卻還只想著給老母親買一件衣服帶回去,只想著買一籃水果去看望死者的家屬。

科普一下:韓國電影里經常出現有人出獄的時候,來接的人會帶一塊白豆腐給他吃,表示洗白過去。忠都第一次出獄吃豆腐可能是因為沒錢才吃的,因為他本來就沒有罪,沒必要吃白豆腐。《親切的金子》里李英愛出獄的時候並沒有吃,因為她堅信自己是被冤枉的,沒有罪惡需要洗白。但是最後寫的信中,忠都表明自己下次出獄想吃豆腐,應該是想洗清這前科的記錄,洗清在別人眼中不好的印象,這樣才能有機會回到恭洙的身邊。

小爬認為李滄東最好看的一部作品,年輕的薛景求演技已經飈到如此地步,文素利對角色的把握太細緻了,小爬一度以為她真的是這樣一個殘疾人。不管怎樣,這樣的愛情片在人性冰涼的環境下猶如一縷暖暖陽光,照進觀眾的內心,最細膩的深處。

你心中是否也曾有一片未到過的綠洲?

電影是一門藝術,我只是個低俗的旁觀者 【低俗影迷】

http://weixin.qq.com/r/Ez9waJbElcvqrdIL92oB (二維碼自動識別)


  空間之詩

  對於城市化浪潮中的小城鎮這個空間主體,李滄東很是著迷,綠魚中的拆遷樓,薄荷糖中的山區小鎮,綠洲中的的筒子樓(在奉俊浩的《綁架門口狗》中同樣有著細緻的描繪),密陽中的小鎮車站與街邊小店。他的所有作品都發生在這種空間,他在不厭其煩的描繪這種空間。這種空間的特點是什麼?它們是典型的混合物,不透明,不純粹,一片混沌,它們是發達與落後的混合,是開放與保守的混合,是西方資本主義文明與東方儒家傳統觀念的混合,它們,就是當下絕大多數東亞儒家文化圈發展中國家所生存的環境的準確寫照。

  李滄東在中國之行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談到,他最欣賞的導演是侯孝賢與英格瑪伯格曼。我們可以這麼理解,他是從侯孝賢,到伯格曼,他起步於侯孝賢,當導演之前寫了多年的黑幫小說,都是關於窮街陋巷中的小混混的故事。第一部作品綠魚,儼然是侯孝賢的翻版,薄荷糖是風格的過度之作,在密陽是最接近於英格瑪伯格曼的作品,伯格曼的三大沉思:對女性慾望的揭示,對宗教的反思,對命運的追問,同樣是密陽所關注的主題

  來到密陽生活,這顯然是一個值得玩味的決定,「來到丈夫從小長大的地方看看」這種冠冕堂皇的說辭,絕不是最真實的慾望。其實當我們回顧自己的人生決定,就可以很容易理解,這是韓國版的「逃離北上廣」,大都市生活的坎坷挫折壓力,令她不能堅持,所以才會逃離。這是被動的逃避,是被迫的放逐,而非主動的,快樂的前進。從她與家人的關係也可看出。父親斷絕父女關係,孫子的葬禮都沒有來,母親對她十分不滿。她與血脈親族之間已經非常陌生與疏離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作是隱喻,是人與生存環境,是人與空間的比喻,慾望在獨特的空間(處於商品經濟,資本主義,城市化大改造浪潮衝擊下的小鎮)的位置與存在方式。在這樣的空間中,地理環境的相對狹小,傳統鄰里守望相助的價值尚未解體,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遠遠比資本主義的大都市來的親密。而這種親密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給在大都市的冷漠與疏離中受傷的心靈溫暖的安慰,同時流言蜚語的極速傳播,個人隱私的難以隱藏,又會令人產生厭惡與迷茫。我們可以看到女主角對郁從大都市回到小鎮所懷抱的生活希望,她期待這種空間的治癒力能夠平復她受傷的靈魂,但同時又不得不面對這種空間所必然帶來的猥瑣與庸俗。

 。

  慾望之翼

  我們可以從更加形而上的角度去理解密陽,這是關於女性命運,更重要是女性慾望的詩篇。《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走紅一時,反映的是中國女性慾望的變遷,由「男財女貌」的利益交換向「男貌女貌」的人性回歸。而某一些看法則是,中國男人之所以配不上中國女人,那是被中國女人慣出來的,如果不是這個社會存在著「只要男人有錢有勢,不管長多猥瑣都有女人願意獻身」的現象,男人們早就開始提升自己了,正是女人只看財富,忽略外形的擇偶標準,導致了男人們的有恃無恐。我想,且不論這樣的觀點是否偏激,女性的慾望本身,的確是眾多藝術家所努力描繪的對象。越是熱愛女人,越是被女性吸引,越是熱愛人類,越是對人性著迷。

  有一部可以與密陽形成有趣對比的作品,是《藍》,我總覺得基耶斯洛夫斯基對於女性有一種更為中性的視角,在他的鏡頭,美麗的女性們行為總有男性的影子,她們的選擇多陽剛而欠柔美。而在伯格曼的鏡頭中,女性的慾望總是極其生動,具體,充滿了靈魂與力量。在藍與密陽中,女主角同樣是音樂人,同樣喪父,喪夫原因同樣是車禍,甚至丈夫同樣都有婚外情。唯一區別是密陽中有子(喪子是故事的轉折點),藍一開始就喪子。

  兩部影片女主角命運的不同可以從性格上看,藍顯然獨立自主自信,深信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帶著叛逆,密陽中的則是小心謹慎,猶豫擔憂,有小市民的虛榮和庸俗。在當下的社會環境與經濟狀況下,以及隨之帶來的文化觀念中,女性還是把找一個可靠的男人,被男人保護作為首先考慮。而這,也正是當下儒家文化圈發展中國家的事實。這也許是天生的差異,但更多是社會發展階段,經濟條件,社會觀念與福利制度等的塑造。在著名的歷史著作《歐洲風化史》中對於數百年來的歐洲女性的戀愛與擇偶標準做了詳盡描繪,其庸俗低劣,跟當今中國的財貌交易相比更是有過之無不及,沒有誰是道德天使,沒有誰天生高尚,那些今天站上了道德制高點的國家,無非是在一兩百年前提前經歷了我們今天的階段而已。

  李滄東與伯格曼同樣著迷於刻畫女性的軟弱與脆弱。《綠魚》中的老大的女人,如此嚮往自由厭惡暴力,卻始終不能離開黑老大的掌控。《薄荷糖》中的天使化身,最終凄慘的死在病床上。《綠洲》女主壓根兒是個腦癱。《密陽》女主喪夫又喪子。《詩》年老遇上孫子犯罪。每位女主角都被生活逼入絕境,但也正是這種絕境中,才體現了女性真正的美和力量。在《綠洲》中,除了空間,空間中的物質,這些物質所塑造的文化與價值觀對人的壓迫與束縛,更有身體本身對於人的限制,結局處女主角拖著殘廢的身體拚命要掙扎著挪到窗邊去為愛人加油的場景,令千萬人潸然淚下。在這部作品引發轟動之後,他瀟洒的走馬上任韓國文化觀光部部長,但是他卻說,千萬不要向韓國電影學習。就像他在被問道「拍攝自己的作品前一般會看誰的電影?」他說:「我盡量不去看其他人的電影,尤其在我拍攝之前,因為這個世界壞電影太多,好電影太少,稍微一不注意,就會受到不良影響。"

  罪與罰

  信仰是心靈最了不起的力量,它證明了我們的心靈不是被動的反應世界,而是有相當巨大的創造力。神的權威總是來自於兩件事,第一道德審判:你有罪。第二獎賞與懲罰:天堂,地獄,末日。於是我們很容易理解,寬恕的本質不是委屈,不是受難,而是權力。寬恕意味著兩個層次,首先你被審判,有罪才需寬恕,其次有罪本該受罰,但我原諒了你,我選擇不去記恨和懲罰你,你的命運被抵押,用真誠的悔恨來沖抵我的寬恕。

  於是我們明白,寬恕的最大意義一定在於親眼看到罪人自責,內疚,悔恨,哭泣的模樣,如果沒有這一些列行為,寬恕的權力就完全無法實現。想像一下,寬恕一個全然沒有道德感與內疚感,對自己犯的一切錯誤毫無反省的人,絕不會令人快樂,而只會火冒三丈。

  在影片中強調了一個重要的區別,既心底原諒與當面原諒的區別。當決定原不原諒的權力在自己手中,你就佔據了上風。當看到對方露出難以致信的表情,悔恨,下跪,然後在你面前哭泣,這是你的勝利,你用這種方法令對方軟化和屈服了。可是,如果對方在被你寬恕前已經自我寬恕了,那麼這一切劇本都破產了,他不但不需要你,不依賴你,而且自己獲得了道德上的凈化,擺脫了罪惡感,獲得了喜悅與平靜。「現在我兩能這樣坐在一起,看樣子上帝真聽到我的祈禱了」。這就是令主角憤怒和崩潰的本質:不但你沒有祈求我的寬恕,反而上帝站在了你那一邊,你獲得了比我更大的權力

  宣布原諒對方,這是一種巨大的權力,這是神的權力。但更加深刻的思考,則是如在伯格曼在《第七封印》中所重複的中世紀哲學家用數百年智慧想要解答的問題:上帝如果是全知全能全善的,為何他會看著人間的一切災禍,不幸與邪惡而保持沉默,袖手旁觀?聖奧古斯丁的回答是能夠自圓其說,但完全超理智:渺小的人類絕不可能站在上帝的角度來看待萬事萬物,因此,世間的一切均包含上帝的旨意,但這些旨意是我們無法理解的。正如布萊希特在《四川好人》中提出了另一個形式的天問:神要求我又要對別人好,又要對自己好,這要求就如一道閃電把我劈成了兩半。既要讓他人過的好,又要自己過得好,這個要求我們實在無法作到,而這就是這個世界的好人越來越少的原因。

  藝術的最高成就,就總是在直面人類生存的終極問題。無論伯格曼或者布萊希特,在他們的故事中,神面對人類的質問,都依然還是沉默不語。而李滄東在採訪中也說到:「我認為生命的幸福與救贖並不在天國,而就在塵世之中。」「我認為密陽並不是一部關於宗教的電影」在他的鏡頭下,生命的比喻是污水塘中倒映的秘密陽光,被苦難重重包圍著,但總有幸福的一線希望。亦如布萊希特的那句台詞:「我把思考和選擇的權力交給各位觀眾自己,那麼結局必定會是幸福圓滿的。」


「 這種樸素,是大富翁的樸素。」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AxNDU4NA==mid=2650766921idx=2sn=37ef1c5c9582a5be2709f11d2ea0daf5chksm=f3abb85ec4dc314804476f1d2ec89d11d5bdd4b6ec7e0b0902df46387d9173567969b3252ea2scene=0#wechat_redirect


看過《密陽》,感覺好壓抑,很極端,看不太懂


主料賈樟柯,配料婁燁,點綴王小帥


李滄東的電影比較親民,不像一些大師的作品那樣晦澀難懂,同時藝術價值非常高,能做到這兩點的導演,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杜琪峰曾說過李滄東是亞洲最厲害的導演,杜Sir都這麼說了,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韓國第一,排金基德前面。曾經很糾結,到底更喜歡綠洲還是空房間。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金基德以及他的電影?
豆瓣影評人可以做導演、編劇嗎?
為什麼中國導演偏好大製作?
一個人的童年有多重要?
如何評價導演萬瑪才旦的作品?

TAG:電影 | 導演 | 韓國電影 | 李滄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