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說中華文明起源是黃河文明,為什麼不是長江呢?


這個問題涉及我學過的兩門課,一門叫先秦史,一門叫歷史地理,下面我借用老師給的一些材料,希望對你有用。

中國原始社會遺址圖,可以看到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是文明的發源地。目前歷史學界也有一種普遍的觀點,那就是中華文明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在史前時代有六大文明區域:

1、以燕山南北長城地帶為重心的北方

2、以山東為中心的東方

3、以關中、晉南、豫西為中心的中原

4、以環太湖為中心的東南部

5、以環洞庭湖與四川盆地為中心的西南部

6、以鄱陽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線為中軸的南方

2和3可以認為是黃河文明,4和5可以認為是長江文明。在漫長的史前時代中,這六大文明相對獨立地發展,各自取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就,都進入了原始部族社會階段,以下是傳說中存在的原始部落。

但最終脫穎而出的,是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它最早建立起國家和都城。傳說中的首領黃帝,打敗了炎帝和蚩尤,成為中華文明的最早的主宰。

接下來,在華夏族的領地上,出現了夏商周三代。

按照《史記》的記載,五帝之間、五帝和夏朝統治者之間都有血緣關係,傳說的正確與否已無從考證,但至少可以得出一個猜測:他們都來自於同一個部落,這個部落的文明水平明顯高出周邊地區,成為這一段時期里中華文明的核心。整個夏商周三代,黃河文明都代表中華文明的最高成就,最主要的例證就是上圖的夏商周都邑分布,當時的都邑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

那麼其他地區的文明呢?他們也在發展,四川盆地的三星堆文化有精美的青銅器,東南的良渚文化可能出現了都城,但他們都沒了下文。

後來,秦朝出現了,它是黃河文明的一支。

秦人南征北戰,將上面說的六大文明區域全都征服了,也就是說,黃河文明最終統一了中華文明。

說到底,這是一個好幾家企業競爭,最終一家發展壯大,將其他幾家都吞併了的故事,所以你說最終形成的這家大企業把誰當成祖先呢?


說起華夏文明起源,北方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肯定在北方,但是事實是不是如此呢?

下面有幾張圖會顛覆人們的認知…

圖一 公元前3000年左右仰韶晚期的河南基本已經被來自南方的屈家嶺文化和東方的大汶口文化佔據。很多記載表示華夏文明從北方向南方遷徙,然而科學告訴我們在華夏文明的起始階段,人的遷徙方向是從南向北。從人種起源角度,人類起源於非洲,黃種人誕生於東南亞叢林,所以北方人肯定是來自南方無疑。這裡有一篇專著可供參考。Y-Chromosome Evidence of Southern Origin of the East Asian–Specific Haplogroup O3-M122

圖二 湖北門板灣屈家嶺文化遺址出土的公元前三千年的土磚房,中國最早的土磚房,磚的砌法跟今天沒什麼兩樣…同時代的北方居民基本住半地穴和地穴

圖三 湖北雕龍碑屈家嶺文化遺址出土的公元前三千年前的分間式房屋基址,類似於現代的單元房,更逆天的是它居然有推拉門和門閂

圖四 良渚復原圖,簡單的說,五千年的仰韶大汶口跟良渚的差距,就跟今天的河南山東與上海之間的差距一樣大。。。從上面可以看出黃河流域文明並不是從來就比長江文明先進,當然也沒有一直比長江文明先進

圖五 良渚文字,這是五千年前良渚石鉞上的刻符,比甲骨文早一千多年,此前發現的刻符都是單個的,類似於圖案,而這個刻符是成行存在的!

圖六 屈家嶺文化的北上和仰韶文化的消失。在河南中部、南部、西南部很多遺址都發現了仰韶-屈家嶺-龍山文化的三疊層,如果黃帝真的存在於五千年前,那麼黃帝文化可能是南方的屈家嶺文化,而良渚則可能是炎帝文化

圖七 湖北石家河玉龍,玉鳳和屈家嶺彩陶紡輪。。。分別代表了中國最早的龍、鳳、八卦形象

有人說古代南方是蠻荒之地,然而考古學家發現早在四千多年前江漢平原就已經出現「城市群」,包括大小城池十多座。其中石家河古城始建於公元前三千年前後,城圈內面積超過一百萬平米,護城河平均寬達八十米,總聚落面積可達八平方公里,周邊另有八十萬平米的城河古城,六十萬平米的陶家湖古城等大型同時代遺址。而年代較晚的中原龍山和山東龍山文化,不但城池規模小而且數量也較少,王灣三期最大的古城王城崗僅三十萬平米,卻被考古學家認定為禹都陽城。

下圖是石家河文化與王灣三期文化的分布示意圖。關於石家河文化的族屬,目前主流的看法是石家河文化應屬於南蠻三苗集團,王灣三期屬於華夏集團。這種說法的依據主要文獻記載,例如吳起曾說昔者三苗左洞庭右彭蠡云云。姑且不論吳起的時代洞庭湖是否存在,也不計較彭蠡在先秦到底是指鄱陽湖還是巢湖,從下圖可以看出,石家河文化顯然並非左洞庭右彭蠡,而且也有記載說竄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但如果三苗在江漢,則把三苗從湖北遷往西北並不符合邏輯。而且,從前面的資料也可以看出,王灣三期勢力很小,石家河文化不但領土廣闊,人口眾多,而且城池遍地,戰力理應更強。

不過,主流學者受中原中心論影響仍舊認為王灣三期南下征服了石家河。但是近年發掘的煤山龍山文化墓葬卻顯示石家河人群北上了,而且石家河文化的測年數據更早。所以有學者提出石家河北上征服了王灣三期。那是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隨著王灣三期的滅亡,新砦古城二里頭古城相繼拔地而起,文明在河洛星火燎原,夏王朝就此橫空出世。認為華夏文明源自黃河流域似乎並不準確,雖然華夏確實形成於黃河流域,但是華夏文明顯然是多元文化匯聚融合的結果。在融合的過程中,來自長江流域的屈家嶺石家河文化還有良渚文化都可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華文明是農耕,我們看看中國的耕地分布,下圖黃色的是耕地。

耕地分布與黃河改道圖對比一下就知道,誰哺育了中華文明。

再比照一下夏商周三代的疆域分布。

不言自明了吧


到了50年代以後,隨著全國考古工作的進展與大量史前與歷史時代早期遺物的出土,「中國文化起源」這個論題也就逐漸趨於複雜化。

在全國各地出土物增多,而且利用碳素十四方法斷代把全國各地文化發展歷史初步了解以後,我們發現中國古代考古文化是不止一個系統的,於是在70年代初期以來中國考古學上便開始了對所謂「區系類型」這個概念的探索。

在1981年,蘇秉琦和殷瑋璋建議把全國考古學文化進行區、系、類型的詳細劃分,並且指出中國古代文化至少可以分為六個不同的區域來討論:

(1)陝豫晉鄰境地區;

(2)山東及鄰省一部分地區;

(3)湖北和鄰近地區;

(4)長江下游地區;

(5)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為中軸的南方地區;

(6)以長城地帶為重心的北方地區。

在中國文明起源這一課題上,這種區、系、類型的劃分是有基本上的重要性的,因為「這六個地區都曾起到民族文化大熔爐的作用」,也就是說,「很多地點考古文化面貌上反映的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文化淵源的連續性」,這也就是說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

   中國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本來不是一個新穎的說法。

民族史學者林惠祥在30年代討論中華民族的起源時早就指出「中國文化蓋以上古時華夏系之文化為基本要素,此種文化依次與其他文化接觸而吸收之,吸收以後經一番錯綜混合而歸於融化。」這些為華夏系所吸收的其他文化,林氏列舉有黎苗文化、東夷文化、荊蠻文化、百越文化、山狄文化、氐羌文化等。

   發掘和研究殷墟文化的李濟也早指出「殷虛文化來源的複雜」:

(1)一部分的文化顯然受過西方的影響,同時帶著濃厚的地方色彩,如文字、一部分的農業及陶業;

(2)一部分完全是在中國至少是東亞創始並發展的,如骨卜、龜卜、蠶絲業及一部分的陶業與雕刻的技術;

(3)一部分來自南亞,如水牛、稻米及一部分藝術。「殷商文化只是把這些成分調和起來,加了一個強有力的表現。」

這個看法在李先生的《中國文明的開始》(1957年)一書中又再一次被強調:「商代的文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現象,它代表許多文化源流的融合。」這種多元的說法,如今可以說是為中國史前文化區系類型的分析結果得到考古材料的支持了,

但是新的材料又引起了新的論題,或可以說是使舊的論題複雜化了。根據上引安志敏、鄒衡、蔡鳳書、李先登等最近的看法,要說中國文明的「起源」,就一定要找到符合文明條件的最早的考古文化,亦即二里頭或夏商周三代的中原文化,因此中國文化起源問題,在這些位學者看來,與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區系類型的分析是兩碼子事。

   中國文明起源這個課題是研究中國文明史、中國考古學的一個基本問題

一 「文明」的定義應自史料內部辨認

   講中國文明的起源,第一步的工作自然是說清楚什麼是文明,什麼是中國文明,這樣我們才能談到它的起源問題。

最近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有一部分是集中在「文明」這兩個字的定義上的;例如有人說紅山文化有玉器、有女神廟,證明中國文明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遼河流域;也有人說紅山文化還沒有發展到文明階段,還不具備文明的條件,所以講中國「文明」的起源還談不到紅山文化

給文明下定義至少有兩條入手途徑。

第一條是先決定文明這個概念之下包括什麼具體的成分,然後再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中找尋這些成分在哪一個段落中出現。如果找到,便知道文明在中國是在什麼時候、哪一個階段出現的。這樣即使不能解決文明的起源問題,至少可以知道從何處何時來出發從事這個問題的研討。

先決定這個概念所包括的成分,一般是自社會科學通論的著作中去採取的:在中國一般采自所謂經典著作,即公認為真理的著作,如摩爾根的《古代社會》。

這本書把人類社會進化史分為三個大段,即野蠻(Savagery又譯為蒙昧)、半開化(barbarism,或譯為野蠻)和文明(Civilization)。

每一個階段都有很精確詳細的定義;摩爾根氏對「文明」的定義是:「這一時代,如前所述,以聲音字母之使用以及文字記錄之製作而開始。」

自摩爾根以後,把「文明」的定義加以擴充和定規化的企圖是很多的。

最近討論中國文明起源的學者也採取這種界說的方式,把「文明」的內容規定清楚,然後到考古資料中去尋找。

如鄒衡分析「文明」的標誌是:文字、鑄造和使用青銅器、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從龍山文化到二里頭文化已經發生了質變。

例如二里頭文化中成組宮殿群建築的出現和都城的形成、青銅器中禮樂兵器的產生、文字的發明等等。這些又都是商周文明所共有的。

龍山文化中沒有這些因素,說明當時尚未跨入中國古代文明的門檻;

二里頭文化有了這些因素,說明已同商周文明直接掛鉤。

這樣,我們就在考古材料中找到了中國文明的源頭,這就是二里頭文化即夏文明。」

李先登的看法也與這相同,他也「認為中國古代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主要標誌是文字、青銅禮器與城市」。

   另外一個給文明下定義的途徑是從個別區域具體史料與具體史實的分期出發。

上面所說的先將「文明」的內容列舉出來的方式,需要做這樣一個假定,就是在每一個區域史裡面,如果有文明這個階段出現,就一定有這些成分的出現,

但這個假定從實際上說是不能成立的,就用中國文明的三個必要成分來說吧:文字、青銅器和城市是不是所有的「文明」都有的成分呢?

中國有,兩河流域有,但中美的古代文明沒有青銅器,南美的古代文明沒有文字。

是不是這樣說來中美與南美古代文化史上都沒有「文明」這一個階段呢?

取這樣的觀點便是說,在人類社會文明演進史上,有的地區(尤其是先經過研究的地區)比較重要,它的成分便應當做文明定義的標準。

因為如果不是如此,如果用中美、南美的文化史當做文明界說的標準,那麼中國與兩河流域的發展便不盡合它們的標準,豈不是反過來表明中國與兩河流域的文化史中沒有文明這一個階段嗎?

我相信我們不妨將每個地區的文化社會發展史個別看待,檢討它的發展過程經過什麼樣的程序,在這個過程中有幾次飛躍性或質變性的變化,然後根據這個歷史本身內部所呈現的變化把它分為若干階段或時期。

這裡面發展程度較高的一個階段或時期也許便相當於我們觀念中所謂「文明」。

但這是要在比較了許多地區的發展分期以後才能決定的。

我們分析了全世界許多地區的文化社會史以後,把它們發達程度最高的一段來比較綜合。

如果它們之間有許多基本上的類似性,也許我們可以達到一個真正有普遍性、有世界性的「文明」的新的定義。

從這種觀點看中國文明起源問題,我們很客觀地要採取第二種途徑,即先將中國古代文化社會史作一番客觀的分析,看看應該分成哪些階段,再看看到哪一個階段我們可以談到「文明」的出現。

這樣做法所獲得的結果也許和走第一條途徑所獲得的結果是相同的,但這樣做法所得到的「文明」階段是客觀產生的,不代表先入為主的成見。

目前中國史前史到古代史這一段連續性的考古史料只有在黃河中遊河南、山西、陝西一帶比較完整,我們不妨把這一地區的文化社會演進史發展過程的分析做一個例子。

這個地區從物質文化(主要是陶器)的變化上看可以排成下面這樣一個文化序列

   1.以裴李崗、老官台等遺址為代表的較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約7000~5000 B.C.)

   2.仰韶文化(約5000~3000 B.C.)

   3.龍山文化(約3000~2200 B.C.)

   4.二里頭文化(約2200~1500 B.C.)

   5.殷商二里岡和殷墟期文化(約1500~1100 B.C.)

   殷商以後西周東周以來的歷史時代文化先拋開不提,只就上列五種史前與歷史時代初期考古文化來看,它們在文化社會演進史上代表著什麼樣的發展?

如上所說,考古學上文化的序列是根據物質文化所顯示的變遷而排列的。固然我們相信文化的變化是全面的,也就是說物質文化上的變化可能是與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變化互相聯繫的,但是我們更要進一步把這些政治、經濟、社會上的變化從考古材料里揭發出來。

作這種揭發工作,需要較豐富的考古材料與以此為目的的徹底分析研究。中原考古雖已有較長的歷史,這段序列中仍有許多缺環。我們且就(1)生產工具,(2)手工業分工,(3)金屬技術,(4)財富分配,(5)建築規模,(6)防禦性城牆,(7)戰爭與制度性的暴力,(8)祭祀法器性的美術品,(9)文字,這九項現象作為標準來看一看它們在中原考古文化序列中的出現情況(表一):

   上面這張表是很不完全的,有許多處還表現著考古學工作的缺環。其中二里頭文化發現較晚,工作也較少,夯土城牆的痕迹還不顯著,也沒有發現文字。但整個看來,這五段考古學的文化從社會演變史來看很清楚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代表兩次質變的門檻:

   1.從裴李崗、老官台文化到仰韶文化的階段:一般來看,是自給自足的農村生產階段,手工業沒有專業化,金屬工業缺如或小規模,沒有顯著的戰爭或經常使用暴力的證據,在財富分配上沒有顯著的分化或階級分化,沒有真正的文字。

   2.以龍山文化為代表的階段:由於以聚落形態的研究為目標的大規模考古調查在中原尚未廣泛進行,我們對於龍山時代聚落與聚落之間的從屬、聯合關係了解還不清楚。

但中原社會到了龍山時代顯然發生了重要的內部變化。夯土城牆的建造與戰爭和人牲遺迹的發現都指向一個用於戈、有甲兵的新的社會秩序。陶寺的墓地表現了尖銳分化了的階級,並且表現了上屬階級與禮樂的密切聯繫。手工業分化的專業中有從事骨卜的與製作祭祀陶器的活動,但至今還沒有宮殿建築、青銅禮器與文字的發現。

我相信青銅禮器與文字的萌芽可能都在龍山時期,但在目前的資料上看來,龍山與下一個階段的二里頭文化之間是有一道很深的鴻溝的。

3.從二里頭文化到殷商文化的階段:這是有宮殿建築、大規模戰爭、殉人、用人牲與鑄造青銅禮器的階段。

二里頭文化中雖然還沒有文字發現,但它的宮殿建築與青銅禮器表示它與殷商近,與龍山遠。

   我們將這三個社會演進史的階段叫什麼名稱?

甲、乙、丙也可以,「部落」、「酋邦」、「國家」也可以。

如果用「文明」一詞,它應當是自第二個階段起還是自第三個階段起?

如果說階級社會便是文明社會,龍山時代至少可以說是初級的文明社會,而二里頭、殷商文化可以說是高級的文明社會。

很清楚,這是術語上的問題。從實質上講,在中國文明起源的程序上說,這三個階段是都不可少的。

   不論以第二個階段為「文明」還是以第三個階段為「文明」,這都只是中原地區的歷史現象。

中國其他地區的史前史與歷史時代早期文化也需同樣的分析、分段,各地區可能各有它自己的文明階段。

各地區的文明階段是不是一樣的?把它們比較了以後能不能在中間划上等號或把它們合併起來歸納成一個「中國」文明起源階段?

這些都是要在分析研究以後才能答覆的問題。

二 從所謂系統論看「中國文明」起源的一元與多元

   談中國文明起源的問題,第一步是決定「文明」該如何界說,下一步便要決定什麼是「中國」文明。

最近在這個問題的討論上,這是若干爭辯的焦點,但這個焦點並沒有明顯地揭露出來。

爭辯的一方採取所謂「滿天星斗」的看法,主張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因為上述新石器時代六個區域文化都是中國文明的祖先。

爭辯的另一方則以文字、青銅器與城市為界說文明的標誌,指出中國境內最早達到這種標誌的是中原的二里頭文化,所以中國文明的起源還是自中原開始的,

這項爭辯的兩方都有考古文化的根據,但他們的意見分歧,是因為他們筆下的「中國文明」實際上不是一回事。

前者用廣義的界說,相當於「中華民族」的文明,在時代上是連續性的;

後者用狹義的界說,以最早的文明相當中國文明,亦即把華夏文明當做最早的中國文明的代表。

可以把它叫做「中國文明」的文化在考古材料中如何辨認?

在什麼時代可以開始辨認出來?

這是中國考古學上的一個關鍵問題,但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所以困難,是因為「中國」這個名詞的界說也像「文明」一樣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是先決定它該有些什麼內容,再到考古資料中去辨認;二是在考古資料中去看文化分類的趨勢,然後在所分的諸文化中尋找中國文明的祖型。

我覺得在最近對中國文明起源的爭議中,對「中國」文明的界說問題,不論是從哪個途徑出發,討論都嫌不夠。

五六十年代中國考古工作集中在中原地區,到了70年代以後,地方考古工作,尤其是長江流域與內蒙古和遼寧,有了較大的進展,再加上大量碳十四分析所得年代數據,使我們對中原以外早期文化的認識有了很大的增進。

以今天的眼光看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加以分析,至少可以得到兩項初步的結論。

第一項是中國境內有好幾個新石器時代文化,各自獨立發生髮展;

第二項結論是這些個文化在發展途徑中在地理空間中擴張而彼此發生接觸,產生交流互動關係。

由於這第二項現象,中國範圍內所包括的許多地區文化彼此之間構成一個大的文化系統,而各個個別文化都不能把它孤立看待。

中原文化雖然目前在年代上有優先地位,它的發展並不是孤島式的,而必須作為較大的文化系統的一部分來加以分析和討論。

金觀濤和劉青峰在討論尋求使用比較新穎的社會科學理論體系來研究中國歷史的時候,就提出來參考使用「系統論」的建議。研究一個社會如此,研究一個大的文化體系也是如此。

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各區域文化彼此獨立、各自發展的時候,每個文化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可是到了它們彼此接觸交流、互相影響的時候,這些區域文化便形成許多子系統,而它們共同組成的大的文化體系便形成一個主系統。

中國史前文化的系統論不是社會科學理論的套用,而是根據紮實的考古材料所建立起來的文化歷史。

在早期農業文化的基礎上,到了公元前五千年前左右,

中國境內可以辨別出來的區域性農業文化有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山東半島的大汶口文化與遼河流域的新樂文化;

在南方有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長江下游的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及東南海岸的大坌坑文化。

這只是根據現有考古材料能夠辨認出來的文化,將來這張單子一定能夠擴張,尤其是華南部分。

這些文化彼此之間雖有相似之處,很顯然的它們是各有來源各有特色的區域性的文化。

過了1000年以後,即到了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些文化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彼此之間發生了連鎖關係:

「到了公元前四千年前左右,華北和華南這些各有特色的文化開始顯露出來一種互相連鎖的、程序的、不可動搖的證據,而這個程序在華北在這以後一千年內,在華南在這以後一千五百年之內繼續深化。

各個區域文化向外伸展而互相接觸,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而且表現了持久而且重要的交流關係的具體的、逐漸增加的證據。這個交互作用的程序無疑的在數千年之前便已開始,但是到了公元前四千年前它在考古記錄中的表現才顯得清楚而且強烈。

這些表現可以從兩部分來敘述:即華北諸文化之間的交互作用的表現和華北、華南文化之間的表現。

「在華北之內,相互的關係在仰韶、大汶口、紅山和土珠山(長山列島)各類型之間開展。

到了公元前四千年前,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已經大致形成,而仰韶與大汶口之間的陸上交往必由這個空隙的變究終於消失所促進。

整組的大汶口陶器在河南數處遺址中發現,最西達到了偃師,而且典型的大汶口器形(如背壺、袋形足的鬶、鏤孔足的豆和高足杯)見於豫西類型的仰韶器組。

仰韶對大汶口陶器尤其彩陶的影響也很顯著。仰韶和大汶口所共有的石器、骨器和陶器類型的單子是很長的,而兩者之間的互相作用、互相影響是不容否認的。

「遼河中上游和大凌河谷的紅山和遼東半島南端的土珠山無疑是屬於同一個運行軌道之內的,都具有細石器和篦印紋平底陶器這類北方的特徵。

土珠山和大汶口經由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的列島而相接觸,如山東蓬萊以北長島縣的北庄遺址的考古遺存所示,在這裡篦印紋陶器和大汶口類型伴存出現。

至於紅山和仰韶,它們在河北北部以及北京地區彼此之間有直接的接觸。

在紅山文化最初發現的中國考古學的早期階段,因為它有繪黑彩的紅陶,考古學者很快地作出它是仰韶文化在北方的一個分支的結論。

現在我們對這個文化本身了解比較深刻,一般的看法是以為紅山文化是遼河河谷本身的發展,也許是在新樂文化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但是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它接受了外面的影響,包括仰韶的影響。

『如紅頂碗式的陶缽,與仰韶文化後崗類型的陶缽相似,彩陶中的平行線紋、平行斜線組成的三角形紋也與後崗類型的同類彩陶相似。有凸飾的圓腹罐,和半坡遺址的有凸飾的尖底罐也類似。』

「華北的大汶口文化與長江流域和東海岸文化連鎖關係的連鎖證據就是所謂『龍山形成期』的成形;龍山形成期在第四個千紀的中葉在華北和長江流域出現,然後沿著東海岸直到台灣和珠江三角洲一直到第三個千紀的中葉。

龍山形成期這個概念是最初在1959年作為貫穿若干區域文化序列的空間性的整合工具而提出來的,用來說明整個中國東海岸在一段連續的時期之中的許多石器和陶器特徵與類型上的相似之處。

為了解釋龍山形成期的迅速而且廣泛的擴張,在提出這個概念的當時覺得把它當作從一個核心區域,即華北的中原地區,汾、渭、黃三河的交匯地帶放射出來的文化擴展是合理的解釋。

作這種解釋的基礎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在中原有一串完整的系列,而在東部和東南海岸當時沒有這樣的一個完整的發展系列,因此在東部與東南海岸地區的與中原類似的文化想必是自中原較早的文化傳布而來的。

可是到今天這個基礎已經不復存在了。因為在好幾個區域中今天也已經有了完整的或近乎完整的發展系列了。

因此『龍山形成期的大擴張』這個觀念不能再來作為解釋龍山形成期的理論基礎。但如西諺所云,我們切不可把嬰兒與洗嬰兒的水一起倒掉,因為嬰兒——即龍山形成期——是真存在的。

「沿著史前時代交互往來的路線在幾個區域文化之間移動,我們不妨自大汶口開始。

沿著海岸平原向南我們可以走入馬家浜文化的領域,從這裡我們有兩條路線可走:向南穿過杭州灣到河姆渡的領域及其更南到東南海岸,在這裡稍後我們可以接觸到福建的曇石山與溪頭文化和台灣的鳳鼻頭文化。

另一條路是自馬家浜轉向西而沿長江向上流走。在這條路上我們先碰到安徽的薛家崗文化,然後在江西又碰到跑馬嶺文化(或稱山背文化)。

從這裡我們可以再向上遊走到湖北的大溪和屈家嶺文化,或沿贛江轉向南方走入粵北和石峽文化。

在這些個區域的已知的文化和遺址不都是完全同時的,但它們所代表的文化傳統都是彼此平行的,只是多半都還沒有為考古學所揭露。

「沿著東海岸和長江流域作這個貫穿各個考古文化區的假想中的旅行,我們會看到我們所遇到的史前居民在物質文化上有許多相似之處。

磨製石斧、石錛、石刀和許多骨、角、蚌器在這些區域中可以說是普遍存在的,固然在一般的形式上來說它們在所有的相當的文化中都有。

可是特別令人注意的類似點——考古學上所謂共同水平的標誌——可見於陶器的形制和裝飾上面。

這中間最令人信服的是我所謂的龍山形成期的診斷特徵,即有鏤孔的高低不一的圈足的豆與三足的鼎形烹飪器。

這兩種器形不但在龍山形成期遺址出現,而且數量眾多。

不論是華南還是華北我們都可以提出一個假說,就是自公元前四千年左右開始,有土著起源和自己特色的幾個區域性的文化互相連鎖形成一個更大的文化相互作用圈(sphere of interaction)。……這個在公元前四千年前開始形成,範圍北自遼河流域,南到台灣和珠江三角洲,東自海岸,西至甘肅、青海、四川的相互作用圈,

我們應當如何指稱?我們也可以選一個完全中立的名詞而稱之為x,可是我們也不妨便徑稱之為中國相互作用圈或中國以前相互作用圈——因為這個史前的圈子形成了歷史期間的中國的地理核心,而且在這圈內所有的區域文化都在秦漢帝國所統一的中國歷史文明的形成之上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這個史前的「中國相互作用圈」便是歷史時代的「中國」的地理區域的基礎,而圈中所有的區域文化都是歷史時代中國文明的源頭。

所以論「中國文明」起源,作「中國文明」定義的時候,不能不考慮這中國大系統的整個範圍。

中原文化只是這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它有它自己的歷史,也有它作為大系統中一部分的歷史,即影響其他文化與接受其他文化影響的歷史。其他地區文化也有同樣的歷史。

載錄於

張光直:論「中國文明的起源」


謝邀。

這個問題更多的是文化問題,而不是考古和歷史問題。長江文明也是有的,參見維基百科:長江文明

節選:長江文明,是長江流域各區域文明的總稱,與黃河文明並列為中國文明的兩大源泉。長江文明區域之廣、文化遺址數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稱世界之最。長江文明,特別是長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給東亞及世界以很大影響。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成為中華文明。

但現在更多黃河為母親河,鄙人認為主要原因是黃河流域發展出大規模農業的時間要早於長江流域,也就是中華民族早期的大型城邦和國度是在黃河旁邊發育的。這又主要依賴於黃河的泥沙量大,沖積平原的土地比長江流域肥沃,利於農業發展。

此外,考古證實的殷墟就是位於河南安陽,這也是中國有史料記載的第一個首都,所以說黃河文明多於長江文明。

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應該都是主要的發源地,但是,黃河流域因為考古發現多,資料豐富,因此,能得到較好的宣傳。


讀一讀許宏的論文就知道。這是一個那個文明取得主導地位問題

在龍山時代確實是各地都很有地方特色的文明,比如遼河流域的紅山,黃河上游的齊家文化,太湖長江中下游的良渚,長江中游的屈家河,巴蜀長江上游的三星堆,還有山東的東夷

但是到了龍山晚期,幾乎各地文化不約而同衰落了,不是被龍山取代就是同化了。在今天山西南部,河南,山東東部的龍山文化取得了主導地位

這就是考古上所說的漫天星辰的萬邦進入到一輪滿月的龍山晚期


看完這本書,你就明白你的問題有答案了。


人類文明起源,肯定要靠近一條河,恰好人類從非洲來到亞洲,先碰到黃河了。。。


推薦閱讀:

長江是如何演化並形成如今這種形貌的?
如果長江源頭沒有水了會發生什麼?
如何看待三峽調洪體系今年在長江流域洪水中的作用?
長江有多少過江隧道?
「萬里長江第一街」是指哪裡?它的景色比烏鎮更具原汁原味?

TAG:歷史知識 | 長江 | 人類文明 | 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