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現在文化是偏集體主義還是個人主義?

IBM日本總部曾發生過一個著名的「東京事件」,起因是IBM東京公司高層決定秘密重獎幾位工作出色的骨幹分子。這件事本來是機密,在美國IBM本部也是一種例行的激勵手段,但讓管理層意想不到的是,領獎的幾個人剛走不久,一些沒有得到獎勵的人就跑來要求辭職。他們這麼做倒不是出於鬧情緒,原因很簡單———別人被重獎,而自己沒有得到獎勵,證明自己工作成績不突出,得不到領導認可,繼續「混」下去沒勁,還不如自己知趣點,主動申請走人,免得日後被老闆裁掉那麼尷尬。令管理層更想不到的是,等這些人剛走,那些受到獎勵的人又跑來要求辭職!原因更簡單———由於自己被老闆重獎的原因,害得同事們丟了飯碗;而同事因此辭職又害得公司工作陷入了被動。所以是既對不起同事也對不起公司,只好堅決辭職,以謝同事和公司。

疑問主要是從這個案例引出來的,因為美國主要是個人文化,而日本則是集體主義,但是如果將中國人代入這個案例中,那麼應該是安然接受,但是卻不能簡單的把中國現在的主流文化定義為個人主義,所以有這個問題。


從管理學上來說,是集體主義。數據說明一切。

individualism即個人主義,指數越高,個人主義傾向越強。

理論參考: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


個人利益受損是集體主義,他人利益受損時是個人主義。

所以本質上是利益主義。


個人認為,中國現在的主流文化還是偏集體主義的。這是歷史基因的遺傳,更是歷史發展的必要。在當前「政左經右」的大環境下,這是政治和經濟達成了一種妥協,是中國社會現實和世界發展潮流達成的一種妥協。我敢說,任何人或政黨上台都不一定做的比現今執政的共黨做的好。因為這就是現實,而妥協是政治的最高藝術。

沒有民主成長的社會土壤,民主就會讓整個社會的人瘋狂,好比公地的悲劇,好比當年雅典人公投殺死蘇格拉底一樣;沒有自由成長的社會土壤,自由就會成為一把鋒利的刀劍,任何人都可以據以「自由」的名義做天底下最惡最惡的事,好比當年的羅伯斯皮爾,不但殺死了羅蘭夫人,更殺死了自己的朋友丹東。沒有限度的自由不是個人主義就是無政府主義,不是烏托邦就是巴黎公社。這也就是霍布斯所時時強調的,一個專制的社會比一個無秩序的社會要好的多;沒有法制,不成現代意義的國家,沒有社會保障,不逾現代化的大門。

我們沒有公民,所以法制不健全,民主不完備,自由有限制。歷史從不會騙人,終有民主自由的那天。當我們都成為公民以後~~

——————————題外話——————————

中國傳統社會的基石是血緣維繫的宗族家長制,這種鄉村共同體是中國社會的細胞。這樣一個共同體承擔的不僅僅有傳統意義上家族血統的存續、文化的繼承,更承擔了現代意義上了地方自治、稅收治安,乃至全面系統的社會保障。這種以集體形式的社會單元,不僅體現在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願景上,更體現在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吃飯一大家子,過節要團圓,連「國」和「家」兩個字到了近代都成了「國家」一個詞。如果說集權專制是維繫社會穩定的必要手段,那麼宗族家長制就是維繫民族延續的重要保障。

所以很奇怪,為什麼我們這樣一個如此重視倫理秩序、鄉村治理的社會結構形態,為什麼沒有培育出具有現代意義的社會公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盛唐古風,為什麼沒有延續至今,培養出具有高度自律崇尚禮儀文明的人?為什麼地方性的自治沒有成為民主的發端,進而孕育出自由開放的中華民族,開啟國家乃至文明的新時代。

讀書期間曾經寫過一篇論文的討論過,現在找不見了。無意在這裡長篇大論,只是作出一些必要的思考,希望引起重視。這個問題,真的太大。


從個人思維上講,可能偏個人主義。感覺大多數人並不是特別在意集體利益。

但是從社會道德上講,可能偏集體主義。這意味著出現傷害集體利益的事情,仍然會被抨擊。甚至是宣揚應該把個人利益放在優先地位的言論,也會受到廣泛批評,比如范跑跑事件。其實范美忠跑掉了,大家都能理解,但是范美忠公開說無論誰在後面他都不會管、都會自己先跑,這就被抨擊了。


個人感覺中國人一直是偏重集體主義的民族,中國人習慣依靠親緣、宗族的紐帶來將人們聯繫在一起,尤其在封建社會,個人與宗族榮辱與共,個人追求要無條件服從宗族的利益,而皇權說白了就是一個管理天下的宗族。所以說中國的歷史是國家的歷史、民族的歷史遠多過個人的歷史。

這種思維和認知深入骨髓,以後能否改變尚未可知。但就目前來說,中國人依然是集體意識強,只不過這個集體不僅僅指國家、社會這種大集體,中國人的實用主義使我們更多地關注與我們自身休戚相關的宗族和家庭。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現在有些人很自私,素質很差,其實那不是真正的自私,他對自己的至親往往顯得更好,我就遇到過很多這種人。

這些人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就和現在的社會現狀有比較大的關係了。人口太多導致資源稀缺,無論是教育、就業、住房還是別的什麼都要去爭,誰清高誰就吃虧,就是這麼簡單。在社會認識的高度簡單提兩點淺見僅供參考,也以免自己被查水表。一是老人家的改革開放,過快地衝擊了我們的三觀,社會轉型時期政府引導不力,黑貓白貓論、一切向錢看,再加上素來信仰缺失,導致中國人更加功利。二是黨國體制,關於這點言盡於此,影響有沒有,深不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


這個問題吧,我覺得最好的回答方法是發十幾億份調查問卷,收上來綜合統計。不然,就算一個人接觸的人再多,他能觀察到的,最多上萬。這麼一萬人,還是根據他所在的年齡,行業,階層等等因素,(相對於全社會)嚴重集中的。而且這一萬的數量又太小,完全不足以作為一個樣本進行由點及面的分析。

但是退而求其次,也還是能找到一些不太好的方法,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我們在這個問答中收集足夠多的個人意見。不考慮其實知乎用戶的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其實重合度較高的話,可以在回答足夠的情況下,給出一個結果。

譬如說,這問題的回答中,大部分人認為還是個人主義佔上風,那麼,我們大概可以說,在知乎用戶所代表的人群中,個人主義是佔主要的。假如知乎用戶在中國社會的分布是均勻的,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說,在中國,個人主義佔主要。

我給出自己的答案,我認為還是個人主義佔上風。

但我前面說的都不是廢話,我希望題主能看到,這個問題是多麼大以致恐怕全知乎的人都來回答,恐怕也只能給個參考。希望知乎給出的結果不會影響你對真實情況的判斷。

還有,我怎麼覺得,你說的那個IBM的例子並非什麼集體主義精神啊。對業績優秀的員工進行嘉獎,完全是有利於集體的,日本人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集體辭職,個人覺得不是跟他們那個奇特的島國文化有關,就是另有隱情。


中國文化不是個人主義,更不是集體主義,而是關係社會、血親社會、熟人社會。

對中國文化最大的誤解是把「關係」和「集體」混為一談了。關係其實主要是費孝通描述的親疏有別的差異原則。集體則是一個有明確規則,明確邊界的組織。


現在都是個人主義啦,你跟人家談毛時代的那些東西,都笑話你。集體主義應該說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逐步退出了歷史舞台了。這代的年輕人多有個性,都很有想法的我遇到的,包括我自己在內。


我們上文化心理學的時候很多老師都談過這個問題,個人覺得中國人實際上是個人主義的,但可能是歷史,政治等原因使得社會群體壓力對中國人的判斷影響重大,所以外顯的行為上表現出集體主義。但本質上是個人主義。本人的另一個觀點是,集體主義的壓力過大,如果事事考慮集體是對個性自由的扼殺,也可能適得其反,促進個人主義的爆炸。


Hofstede 文化維度:中國是集體主義文化,但此結果是基於1980年對66個國家的117,000位IBM員工的工作價值的調查。比較常見的是:僱員忠於集體,但不一定忠於集體中的個人,在團體內,成員之間是合作關係,但在團體外關係可能冷淡。這也不影響中國是集體主義社會。在中國,社會關係會影響到個人的發展,家族也是集體主義的某種表現形式。


「集體主義」這東西向來就是個只能靠「辯證法」的「模糊定義」來理解的,比如:我為「集體」貢獻了點什麼,比如就捐了個100塊,然後跟蹤這100塊的流向,用來買了什麼東西。但不管怎麼用,有個結論是肯定的:最後這些東西也肯定還是會由某些「個人」來受用了。那麼我反問你:這些「個人」又為什麼能夠享用我為「集體」貢獻的財富?

明白這個情景推演,再說下我對「中國現在文化是偏集體主義還是個人主義?」——偏「集體主義」,只不過大多數人是把自己放在上述那個「受用者」角色的「集體主義」。


個人主義。人和人之間暫時的合作都是假象。一旦外部壓力(如專制統治)解除,馬上就陷入惡性競爭之中。


冷哲回答的很好,不過我得再說一句。還有一點就是跟你遇到的人以及身處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比如,高素質和低素質的區別。比如,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區別。城市和農村的區別。然後結果/內心感受必然也就不一樣


多看中美大片就知道了,美國永遠是一個人打敗集體,英雄主義。 我國大部分都是犧牲個人成全集體獲得【各種頭銜】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們需要如此多的社交類軟體?
在中國,為什麼「以自我為中心」和「個人主義」是要被指責的?
社會學專業的知友都從事什麼工作?
精神勝利法在現代的中國還普遍嗎?
如何理解「don"t judge」(別評判 )?

TAG: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