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廣島之戀》?


少女時代的杜拉斯

瑪格麗特·杜拉斯,原名瑪格麗特·陶拉迪歐。杜拉斯出生在交趾支那的嘉定市,其一生情史浪漫跌宕,在法國終身寫作。92年改編自杜拉斯最著名小說的《情人》,女主角眉目之間與少女時代的杜拉斯從外形和氣質都神似,女性之秀美不下杜拉斯,可惜少了些許靈氣,欠缺杜拉斯本人的孤獨敏感氣質。

拉康在1965年發表了《向瑪格麗特杜拉斯致敬一一關於勞爾的劫持〉》,從杜拉斯小說標題中「迷狂」這個詞的心理學和語言學含義入手,闡明了杜拉斯作品的主導動機。使其著作進入哲學視野。杜拉斯筆下諸多經常出現的意向:東方的苦難、無根之人、發瘋的女性,在《廣島之戀》中都有體現。廣島之戀講的是愛情,愛情的開始是男女主角的一夜情。

1992年電影《情人》劇照

電影開始, 一夜情之後,男主角繼續休憩,女主則清醒,除了男性事後疲勞,也突出女性的敏感,這裡的設置符合實際。女主角在穿著和服窗外遠眺, 顯示出性感,這一招,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也學到。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認為,愛,是一種能力。愛情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愛的功能,是對惡的消除。「經典的敘事都有恐懼,愛情恐懼的是階級差異」。此說法思路正確,解構了愛情的心理道德因素,可惜不夠精確。階級差異,僅僅是惡的一種,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愛情就受到階層差異的傷害。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恐懼的是家族隔閡,類似於族群隔閡,隔閡傷害愛情,也是人類道德無能的表現。《泰坦尼克號》中,超越階層的愛情讓觀眾感到舒適,這是經典敘事的道德社會傳播功能的體現。當下,國人動輒要車要房,電影也難以免俗,行走皆有暴發戶姿態,大眾文化對道德問題討論的失敗,精神荒蕪便體現在此處。

愛能打敗物質代表的肉體之惡,所以彰顯偉大。有了愛,還要做愛,便有了靈與肉的統一。中產階級的愛情商業電影,要不禁慾,要不消費身體,撩撥觀眾性慾,由此便落了下乘。

在本片中,男女主角一開始就纏綿,然後性交中女主講述廣島中的見聞,兩人性交完畢,開始交流,女主角回憶起痛苦過去而拒絕示愛,情節就有了推動力,懸念由此產生。《廣》對肉體表現克制,將男女情慾為電影整體的敘事服務,體現導演的功力。即使在周星馳的喜劇電影,再拿《喜劇之王》舉例,尹天仇和柳飄飄發生肉體關係,而觀眾不感到猥褻,可見周星馳數十年前對電影敘事設置的思考還勝於當下國內的大多數影片。

寫作中的杜拉斯

喬治艾略特在《小說的藝術》中特彆強調動機對於小說敘事的影響,動機是一種故事發展的動力,也是事件發展的線索。電影也是一樣。在本片中,女主角便受到國家隔閡的傷害。沒人能永遠背負創傷,女主角的德國愛人在戰後遭到殺害,自己被剃光頭,精神受到創傷發瘋。戰後民族主義導致大眾的癲狂,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也有表現。在中國也有剃光頭的傳統,不過動力來源於官方話語的階級仇恨。

女主角的個人際遇導致心理失衡然後世界觀崩塌,最終只能瘋癲,或者自殺。對於本片,女主的心理創傷便是故事動力。而日本的男主是一個治癒者,就像廣島的創傷在那片土地上已經癒合,由來自廣島的男主來解決女主的心理痼疾,是一種隱喻。兩人相愛,女主角回復愛的能力,也就恢復了希望。女主角發現自己已再次墜入愛河,但是又無法走出過去,糾結於是否留在廣島,又充滿了對死去愛人的愧疚,實質上是要將壓抑的過去再次接受,心理變化,符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模式。

如果故事背景換成正在越南打仗的美國大兵,治癒和救贖在敘事情理上則不成立。故事叫《廣島之戀》,體現出杜拉斯寫作對小說主題把握的高妙。

杜拉斯有東方生活的經歷,終身寫作從來沒有離開過東方的主題,東方的情慾氣息和神秘色彩讓她迷戀。在片中女主角在西方受到傷害,在被西方傷害過的廣島得到救贖,同時將男主設定為日本人,不僅僅是個人敘事的偏好。更有戰後左派意識形態的暗流。本片作為法國新浪潮的開山之作,享譽世界,除了電影技巧上的先鋒,電影的意識形態上也符合五六十年代的世界潮流。

老年的杜拉斯

不過單純從電影來講,1992年由梁家輝主演的改編自杜拉斯1984年的小說《情人》,可能更適合情侶觀看吧。(笑~)


非常好的電影.

這是我初看導演阿侖·雷乃的作品,開篇幾組的蒙太奇非常的美麗.

一開始,是被稱之為死亡之灰的核輻射污染塵一樣的軀體,但是是擁抱在一起的軀體,生命的形式被很好地表現出來.

接著劇情回顧了廣島原爆的背景,女主角要來拍片,男歡女愛的經典表現手法.其中段採用了同時空對比的形式回顧了女人:法國和男人:日本的情形.直到最後分手時刻,他們互相忘記了對方.你是hiroshima,你是*_*.

裡面一個場景是女人在車站,男人在空格的位子坐下,因為女人的旁邊坐了一位老太.伸手過去點煙,然後由老太問道,她是你的誰,說我們相愛,卻不得不分離.

另一段是男人和女人走在鏡頭前,女人在前男人在後,依依不捨的樣子.

照我老師的說法,這是西方人難得不站在高處俯視日本的片子.

我看過以後又找來阿侖·雷乃其他的片子,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導演.


基本同意@顧一度 關於電影女主心理的描述:情竇初開的愛情—不容於世人—「脫胎換骨」融入世界—日本男主重新喚醒她愛的能力。

曾經因為戰爭,她的愛被扼殺,自己瘋過之後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和平的代言人,她終於被這個世界接納。十三年後,廣島這座帶著戰爭創傷的城市喚醒她的記憶,這個無名的日本男子馳騁過她心中的荒原,她才發現原來那裡還有一朵埋在灰燼下卻仍有生之希望的花。

微信原文地址:你看,你未曾意識到心已成荒原,所以你也不曾看到那朵花。


主題就是反戰 個人的情感在戰爭的影響下變得無處容身 左岸派電影作品 關注人的內心世界


我之前是學日語的,但是沒去過日本。同時因為英美文學看得太多,對日本的印象總有一種白人觀察遠東的心態。

這種心態就是,東方人都規矩,集體主義,沒有自由,還物質,簡單地說東亞都不太正常,只有西方人在這一片混亂中頭腦還算清醒。

這種心態體現在戰前本尼迪克的那本書中,體現在麥克阿瑟的回憶錄里,體現在各種描寫東方的電影里,比如60年代有部電影叫walk, dont run說一個典型的英國紳士奧運期間來日本結果跟一個英國姑娘談戀愛的故事,整個電影雖然是說日本的事,但是背景換到紐約或者倫敦也未嘗不可。

之後看過還能記住的電影就是迷失東京了,但是情節跟上一部差不多,換了個美國人來東京搞外遇。看到這裡我有點共鳴就是,作為一個說慣英語的人,到了日本以後滿大街都是語言不通的人,簡直像變成了一個啞巴,而滿大街都是聾子。這種情況下能找到一個聽得懂你說什麼的人,感覺實在好極了。順便說一句,電影里男主角不但不說日語,他對日本的意見還不小,東京簡直沒有一件事是正常的,這對一個呆慣美國的人來說也算正常。

在這些材料的對比下,廣島之戀是一部不怎麼好看的電影,是的,我沒堅持看完,所以反對這個答案是情有可原的。我想說的是,法國人拍的電影我都沒怎麼看完過,就算情節抓人的瑪戈王后我也看不下去(但是最近出版的那本瑪戈王后確實是我翻譯的),其一是因為這些電影大多說法語,其二是因為情節實在不夠吸引我。廣島之戀我以為是說廣島的事情,結果女主角沒完沒了地自言自語,長得也不夠吸引人,明顯不是沖著我來的。我就想王小波筆下的人物一樣,覺得這種作品說白了就是搞破鞋,為什麼能拍得這麼不知所云?後來我看了那部英國病人,長達三個小時,簡直比韓劇更讓人痛苦。恕我淺薄,這類作品我真是看不懂,如同高中時代捧起一本追憶似水年華,剛看了第一章就記住了個茶葉泡馬卡龍的吃法,別的什麼也記不住。對了,那本書極重,用來打架都不趁手。

題目問的是如何評價,高深的答案讓我覺得在看普魯斯特的小說,看一遍發一遍呆,因此只能代表自己發言。我看不懂法國人的文藝,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衝突對他們來說簡直不存在,他們只關心自己一畝三分地,寫什麼都能寫回巴黎,可是我又不會說法語,所以愛怎麼辦怎麼辦吧…


看了廣島之戀的原著,慢慢明白為何編劇要讓法國女人愛上日本男人。為什麼杜拉斯會選擇日本廣島?這很容易引起國人的憤怒,畢竟南京更加殘酷。這種想法當然只有中國人會有,而作為法國人的杜拉斯顯然不可能去考慮,我猜她甚至不知道在南京發生過什麼。

我認為這是利用戰敗國日本廣島的男人與那死去的戰敗德國士兵造成重疊,這段故事只能發生在這裡。杜拉斯似乎認為廣島這個遭受核戰摧毀的人間地獄,很適合作為舞台,而不是去奧斯維幸來一段。杜拉斯說,她指定由外貌不明確國籍種族的男人飾演男主。的確,從外觀上看我們根本不會將白種人臉的男主與一般的日本男人聯繫起來,這種模糊的感覺是杜拉斯刻意去規避異國情調,異國戀的窠臼,因為她根本不是要去寫異國戀。

當女主角來到廣島,來到這個男人面前,實際上是勾起了她的痛苦回憶和懺悔,她認為自己當初本該在內維爾殉情死去,但是她沒有,這場不倫的戀情像是一種告別儀式。愛上敵對國的士兵,然後在私奔當天看著他中槍而死,畢竟這種經歷太非凡了。我感覺,整個的過程很像是女主心理疾病的治療,要知道這個秘密她保守了二十四年,沒有告訴任何人。

我看了很多影評人寫的評論,但是都很玄,還是杜拉斯自己的一句話總結最到位:那個法國女子把她僅剩的最寶貴的東西,在表達激情中蘊涵的內韋爾的愛情夭折後倖存的愛,給了他。女主角是去是留並不重要了,因為她已經獲得了解脫。

(好像有點殘酷深刻版花樣年華的感覺,我記得胡金銓說過,他就是要嘗試將電影脫離於文學,電影不是講故事,電影就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而非附庸於文學,從這個角度看,他的後輩王家衛做到了)


沒別的東西,全是原子彈爆炸後的瘡痍和傷痕;沒別的東西,全是法國女人的痛苦回憶和心理掙扎,沒別的東西。


太壓抑了!!法國情感類電影畫風太晦澀。

原先期待的劇本是:通過一段異國愛情來表現原子彈給廣島這個城市的傷害,再升華到人間自有真愛在之類扒拉扒拉的!

結果!

除了片頭在講述一段廣島的歷史外,其餘全是在講女主在內韋爾的傷心回憶。尼瑪真不如叫做《法國女人的情感史》呢(╯°□°)╯︵ ┻━┻


推薦閱讀:

賈樟柯的電影是在醜化中國嗎?
如何評價洪尚秀導演的電影《之後》?
如何評價鄭伊健和趙文卓飾演的聶風?
如何評價《伯德小姐(Lady Bird)》?
有哪些能看很多遍的電影值得推薦 ?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