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的「周期律」是偶然的,還是有客觀規律在內,是不是古代中國特有的?

古代 歷史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這是一個人口學,地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混在一起的大問題,但是核心因素是人口。

大家如果讀過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就知道一些結論了。這個問題比較容易理解。

本ID給大家解釋一下。

某朝初年,天下一統,百廢待興。(百廢待興什麼意思,因為天下大亂,人都被殺了個七七八八)到處都是荒蕪,你說是不是百廢待興。OK,古代無論東西,人的平均壽命很短,死亡率是很高的。大家回憶一下自己的病歷,得過肺炎?死人一個了。得過痢疾(腹瀉),死人一個了。得過結核?死人一個了。得過流感?死人一個了。我就不列舉由於疫苗和現代衛生體系消滅掉的病比如天花,鼠疫,一些寄生蟲,等等。所以古人是不可能進行計劃生育的,生育率絕對是很高的。對於農耕文明,一家只要平均養大超過兩個孩子(平均1男1女)那麼對於這家人,就必須進行土地的擴張——因為古代沒有農藥和化肥,在單位土地上投入勞動的邊際效應是非常小的。在天下一統的初期,到處都是戰亂留下的荒蕪,那麼拓展耕地,人口增長,人民安居樂業是很正常的發展。這也是為何各朝各代初期容易出明君,容易帶來盛世。

突然,各地的荒蕪都被用得七七八八了,沒有什麼地是無主地了。

問題來了。

由於極高的死亡率,人民不可能對自己進行生育控制——我要是只生兩個,萬一死了怎麼辦?這是很正常的。孩子有三分之一都是活不過成年的。我要是生兩個女孩怎麼辦?都要嫁人的。所以我必須生育。但是,已經沒有荒地供我開墾了。如果作為一個平均數,我家生了兩個男孩並且都活了。他們長大成人以後,就只能擁有我成家時一半的財富。也就是說,如果我是地主,我的孩子就是兩個中農,如果我是個中農,我的孩子就是兩個貧農,如果我是貧農,孩子就是兩個徹底的佃戶。然而為了家道不中落,凡是出現兩個男孩都長大的情況,很多人的做法是全部傳給老大,老二分點錢,不能繼承土地。那麼,我們就有了一個農民,和一個流民。平均數不變,方差變大而已。當一個王朝積累了200年左右,豐年中積累的流民,吃不飽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古代也沒有完善系統的保險救濟制度。那麼當遇到一個小小災難,風不調雨不順,北方入侵,水患,瘟疫,這些積累的流民就會立刻反水——他們根本沒有飯吃,而之前的那些有產階級也會立刻被變成流民一起造反,土地承載不了他們所需要的食物。他們造反不是要反,而是單純的沒有飯吃。

……

……

……

然而沒有飯吃的結局方法也很簡單,10個人吃5碗飯吃不飽,有5個人會餓肚子,那麼互相殺掉7個,3個人吃5碗飯不久很爽了嗎?

這就是所謂的歷史輪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朝代興替,由盛到衰,又衰到盛。

所以單純從人口學上看,新中國確實是斬斷了王朝興替的輪迴——用一代人的犧牲換來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土地的產出不再是線性的,而是指數的。小小的耕地可以養活數以億計的人。而人口也不再是累贅,80%的人口終於可以脫離土地的束縛,成為工業人口,他們的產出,是所有古代帝王將相都不敢想像的。在這種模式下,馬爾薩斯的詛咒被永遠打破。

然而這並不是歷史的終結。看看天安門上寫的兩句話,第一句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實際上準確地描述了19-20事迹中國人民在壓迫與屠殺的縫隙中脫胎換骨,上演東方版本的出埃及記,用武功戰勝邪惡的總結。但是如果只停留在這裡,那麼這句話必然是個偽命題,因為如果不能解決生產問題,那麼不消一兩個世紀,輪迴還要重現。

如果只滿足於解決生產問題——諸如各種工業黨的緩則,覺得生產力就是一切,那麼還是死路一條。因為這樣就是一條路走到黑地走帝國主義的老路。勇士殺了龍自己變成了龍,把美國從寶座上一腳踢下去,自己成了新的美帝國主義。那遲早是要被印度,被非洲黑叔叔,被中東綠教徒從寶座上踢下去的。這時我們還是要比現狀更進步一點,去想一些超過滿足自己慾望這種低級趣味更高級一點的追求。去追尋如同當年蒸汽改變人類一樣的新的突破,去追求那後面半句話——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唯有這樣,才是救贖之道。

不只是中華民族的救贖

這是人類的救贖之道


這個問題下居然沒有人提到李四光先生的研究簡直不科學。

摘一個相關的研究綜述《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影響及其應對的啟示》(http://www.adearth.ac.cn/fileup/PDF/2014-1-23.pdf)

國內外很多歷史學家注意到,近3000年來中國的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周期性的興衰波動,被稱之為「朝代循環」或「朝代更替」,並被用來解釋中國社會演化、經濟興衰等歷史現象。這種社會經濟波動在大多情況下被歸因於社會因素。但同樣存在另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即我國歷史上的社會經濟波動與氣候變化之間仍存在良好的對應關係,氣候的周期性波動可能在中國歷史的周期性反覆重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1932年,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對中國戰國後的內戰進行統計,發現存在明顯的動亂—治亂周期,並指出與氣候變化可能有相當的關係。過去數十年,特別是近10年的研究進一步表明,我國歷史上的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波動之間的對應關係總體上表現為「冷抑暖揚」的特點,即暖期氣候對我國是有利的,歷史上經濟發達、社會安定、國力強盛、人口增加、疆域擴展的時期往往出現在百年尺度的暖期(如「中世紀暖期」、「羅馬暖期」等);相反的情況則發生在冷期(如小冰期)。

中國歷史上的治亂周期和人口波動與冷暖變化存在顯著的對應關係。過去2000年中可稱得上盛世、大治和中興局面的社會經濟繁榮時期總共31個,其中25個出現在氣候較暖的時期或冷暖轉換期中,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7次大規模的國家動亂,即兩漢之交、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兩宋之交、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初,都發生在冷期。唐末至清初70%~80%的戰爭高峰期均發生在冷期。我國歷史上人口顯著減少的時期出現在寒冷期,即使在人口數量存在顯著趨勢性變化的明清時期,在小冰期中的寒冷階段人口也出現了顯著下降。氣候變冷可能是觸發我國歷史上人口大規模南遷的重要因素,魏晉南北朝、唐後期至五代十國、兩宋之交3次大規模人口南遷,均發生在氣候寒冷的時期。


黃炎培問太祖如何擺脫周期律,太祖說民主。很多人認為這個民主就是西方的民主,其實不然。周期律通俗說,就是一批人或一個階級打天下時號稱為民請命、替天行道,得天下後卻成了既得利益集團,魚肉百姓。如何擺脫,民主。太祖雖然有段時間(抗戰後期)盛讚美式民主,但非其真心,乃是策略。在太祖看來,美式民主說穿了是資本家的民主,不管其政權組織形式看起來無懈可擊,似乎按照那個制度運行老百姓一定有民主權利,但事實上操作起來之後並非如此,一旦這個看似正義的互相制衡的制度運行起來,資本就有了用武之地,把持選舉,控制輿論,搞政治陰謀,層出不窮。這種制度還讓百姓無話可說,因為制度本身的確沒有根本性的瑕疵。所以這種美式民主不是太祖喜歡的,太祖的理論就是,把既得利益者扼殺在搖籃之中,不讓他們有做大的機會,但僅憑制度是做不到的,因此太祖不大關心制度建設。怎麼辦,持續革命,革命到底,不停的搞運動,一個革委會打倒地方政府,另一個革委會又打倒這個革委會,不停的互相拆台,搞運動,搞階級鬥爭,互相指責對方走資派。其實太祖的思想並不全錯,因為一個階層上了台,就算有制度的約束,他依然可以成為既得利益者,控制政治經濟。太祖認為解決這個怪圈的手段就是不斷的革命,不斷的階級鬥爭。這才是文革的緣由,太祖在做一次政治試驗,這個試驗是前所未有的,空前絕後,儘管遭到了整個世界的一致詬病,但太祖以他一人之力推動了這次偉大的政治試驗,僅憑這點,他就是世界偉人。你可以說他試驗失敗了,周期律的怪圈至今沒人解決的情況下,他這個試驗對現在依然有啟發性。太祖的政治哲學,政治理想永遠值得我們思考探索。


我的看法:

這不僅是中國古代的特有現象,更是人類社會結構的一種普遍規律。任何自由經濟條件下,長期來看都會產生貧富不平等,根源(1)資本收益率高於勞動收益率以及整個社會的經濟增長率;(2)大資本的收益率高於小資本的收益率。

按照以上規律,貧富差距不平等會越演越烈,並從經濟領域擴展到政治、文化領域:

(1)隨著國家與社會強勢群體佔有資源比例的不利傾斜,國家發現力量對比愈發不利,難以繼續貫徹落實其消除不平等的政策與措施。國家在弱勢地位下,有可能放棄抵抗,更多依靠強勢群體提供的資源支持,特別是這種支持能夠體現出節省統治成本、減少行政損耗的特點(包稅制VS普遍稅制);

(2)國家政權——特別是地方政權——與強勢群體的結合更加緊密,無論是強勢群體直接站到前台掌握地方政權(如中國古代地主階層子弟科舉做官),還是站在幕後發揮影響力(行賄受賄、競選資金支持、遊說等),官商之間、權錢之間日益混為一體;

(3)在社會強勢群體對國家政權無孔不入、水滴石穿的攻勢之下,逐漸滲透並掌握政治影響力乃至決策力,即便是具有變革精神的中央政府或者皇權也無法打破這一格局。中國歷史上很多王朝在生命中期都推行了各類變法與革新,如商鞅變法、慶曆新政、張居正「一條鞭法」等等,本質目標都是解決自開朝以來日益惡化的社會不平等問題,重塑相對健康的資源分配格局。這些改革因為觸動了社會強勢群體的利益蛋糕,必然遭致他們在政權內部代言人的抵制與破壞,無一例外都將最終失敗,或者在執行中被陽奉陰違,滑向其政策設計初衷的反面。

在國家最後的絕望抗爭被瓦解之後,將無可避免地淪為強勢群體的政治傀儡,成為恩格斯所說的強勢群體「管理國家的委員會」。社會強勢群體一旦掌握國家政權,必將帶來一系列後果,如資本收益的累進稅制變為累退稅制、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或資源被強勢群體掌握、設置公務崗位的壟斷壁壘與門檻、建立有利於實現階級角色識別與固化的文化形態等等。此時國家由小心翼翼掌控社會之舟穿過階級鬥爭險惡海域的舵手,轉變為加速社會不平等、分化與動蕩的幫凶,由解決問題的答案變成了問題本身的一部分。國家不僅沒有消除日益擴大並危險的不平等,反而通過政策傾斜推動了這種不平等繼續擴大。

正如我們在中國王朝末期(比如明末)所看到了,官府與富人沆瀣一氣,在土地兼并嚴重的情況下,地主階層竟然依舊實現了稅收轉移,越富有的人承擔的稅負越少,越貧窮的人承擔的稅負反而越多,農民紛紛破產賣田,土地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直到農民起義的爆發。此時的國家放棄了自身獨立性與公共職責,眼睜睜地看著社會滑向自我毀滅的深淵,並加速社會毀滅的過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所以我認為,歷史周期律是人類社會中的普遍現象,它實際上體現了自由經濟體制下經濟不平等擴展到政治、社會乃至文化領域的後果,目前是無解的。

一孔之見,就教方家,還望批評指正。


如果形成一個統一的太平盛世,人口肯定要增長,皇族會越來越龐大,官員冗員也會越來越嚴重,拿明朝舉例,最初姓朱的貴族只有朱元璋一家子頂多有堂兄弟之類充其量不過百人,到明末時已達到數十萬之眾[1],以上還全都是貴族階層,再加上官員吏員與全國人口比例的不斷擴大,帶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十分巨大的壓力,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耕文明國家,政府的稅收靠的是農業收入,商業稅收微乎其微,而且中國也不是一個有擴張侵略傳統的國家,也就說明其總量是有一個限度的,在限度之內一切安好,國泰民安,超過這個限度,三五年不成問題(戰爭時期等),但長期超過負荷就會導致社會的崩潰,當權者為了防止社會崩潰就會採取減少冗員,裁撤機構等措施,這時不穩定因素就產生了,無數依靠該機構謀生的官吏以及其家屬無法生存,自然要造反,明朝被李自成等賊軍拖垮,李自成是被裁撤的驛站的一個小吏。這個問題個人學識有限尚未想出有什麼辦法能解決。

戰國、三國、五代十國等亂世時期地方割據,常年戰亂,人口大量損失,可耕的地自然多了很多,等到王朝統一初期,耕地多,人口少,人人有地種自然是太平盛世。有了太平盛世,人就不會僅僅滿足於種個田娶個媳婦,自然想要個功名,想嫁入皇族,於是無限膨脹,最後爆掉。

當然外族入侵也是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很多王朝並沒有達到那個飽和點就被外族給幹掉了,達到飽和點的能亡國的也就只有這種可能(如果貴族和大臣都忠誠的前提下),其他情況也不符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這個條件。

[1]朱姓遷徙史


高票回答很有說服力,但我仍想畫蛇添足一下,手太癢了……

古代王朝滅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統治集團對人民的壓迫剝削超過起承受能力,並且由於土地兼并產生大量無法承受剝削的流民,最後這種內部矛盾到達頂點,爆發,農民起義,新王朝成立。由此形成周期套路,總結是一句話,日益增長較為快速的人口與增長緩慢的社會總財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當然,那個時候會有人想跳出來說:西晉和南北朝的朝代更替不是這樣的啊,隋朝滅亡不是世家反了嗎,唐朝不是藩鎮割據的鍋嗎,北宋南宋不是被北方少數民族給滅的嗎。

在此,我會一一解答

西晉,北方游牧民族因為小冰河氣候內遷,同樣要服從西晉的徭役,而少數民族不堪重負也頻頻起義,第一波起義是李特流民起義以氐族為主力配和羯、羌的小規模反抗。第二波是以劉淵為主力的南匈奴五部貴族起義與之配合的是山東王彌造反,而其中出力最多的便是以石勒為首的羯、羌底層人(流民),發展壯大的套路也是裹挾流民行軍,在人口消耗中形成勢力。

至於南北朝,都是割據勢力,當然不適用於以上規律。

隋朝,先是山東長白山王薄起義接下來就是瓦崗寨然後是竇建德,尤其是瓦崗寨影響最廣 。竇建德與李二的虎牢關之戰直接影響到天下是姓李還是姓竇。

唐朝由盛轉衰的大事件便是安史之亂,但安史之亂掩蓋了唐朝內部日益嚴重的土地兼并危機,當時南方的小起義時時發生,而到了晚唐,黃巢起義使晚唐中央政府直接失去干預地方藩鎮的能力並且差點拉下馬。

至於南北宋,北宋從宋仁宗開始變得動亂,仁宗一代大大小小起義幾十起,史官都老老實實的記下來了。北宋末期,方臘挑頭鬧事,宋江之輩也被寫小說。南宋初期也有鐘相楊么的起義,最後用岳家軍滅之。

以上,朝代更替的獲勝者不是底層農民,但卻與其脫不了主要干係。

寫完了


樓主,你懂的,windows系統運行久了,各種木馬,病毒,垃圾軟體多了,總要重裝系統。


問題:哪來的周期?誰跟誰是周期?


土地兼并決定了中國歷史上封建國家的周期。

土地集中-農民破產-戰爭-新的國家、重新分配土地- 土地兼并-土地集中


稱之為客觀規律有些過分了。因為周期並不是改變不了的。

但稱之為主觀因素,也不對,因為在中國古代其發展的局限性導致其自身必然是這麼一個循環的過程。

以上是判斷。

原因呢,先從資源來開始說。

資源的重點,就在於人口增加,人均資源減少。中國封建社會基本200年到400年一個周期。因為穩定的社會導致人口越來越多,人均土地越少,人均佔有資源越少,導致生活不穩定。

比如說,國家經歷完戰爭之後,人口銳減,人均佔有土地多,於是農民可以分配到土地,人均100畝。碰上點經濟危機,往年的積累可以留點吃,國家要補貼,也有點資本。

後來人口越來越多了,人均只有10畝了,人勉強能養活自己了。而且基本氣候好的時候,才能養活自己的,氣候一差,遇點天災,國家就亂了。

社會階層不穩定了。

第二呢,在於土地兼并。或多或少的人都聽過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原因很簡單。創造財富,掌握資源遠遠比掌握能力重要。而同時,能力的提高,跟有沒有資源,有很大的關係。

學習能力再強,創業遇到一次風險,倒下了。

有資源的,創業失敗一次,兩次,三次,能力也培養起來了。

對於古代,尤其掌握資源的人才有途徑接受教育,極少數窮人才能獲得學習,會看書。

於是,資源的差異化,以及教育的差異化,加大了財富之間的差距。

另外一點,必須提到的是,在古代,碰到點天災人禍,高利貸橫行,這種類似的不需要太多技術,只要有資源的人,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更多的資源。

這種情況下,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

第三呢,中國的地形導致其自身潛力是有限的。中國東邊環海,西邊都是高山沙漠,北邊是草原,南邊從成都以南,又是未開發的原始森林,環境氣候不易居住。導致中國想要養活更多的人又沒有辦法。

第四呢,還有一個理論叫做富不過三代理論。國外也有相類似的理論。

理論的核心是,一個合理的管理制度,上下應該是流通的,上層建築必須由有能力的人佔有。而下層建築都是一些沒知識的人。

一個朝代建立起來的時候,上層建築思想開放,是建立起來的財富、權力擁有者,基本都是有能力的人。權利和責任和權力是匹配的。

但基本因為很多家族,或者如今的企業,或者其他,能保持血脈的純潔,卻無法保證能力的延續,讓繼承者和創始者一樣具備能力。

不僅僅最高領導者,管理階層也是一樣的。

不僅僅中國,國外也一樣的以家庭家族為單位的社會單元,對於資源,無論是土地還是權力分配,都傾向於重要,也許無能的人。而不是有能力,而有其他因素的人。

如此行為一直繼續下去,導致精英和權力的不平衡,出現權力爭奪衝突,以滿足下層建築需求的精英要推翻原來腐朽的體制,建立起精英管理的社會。重新進入一個循環。

等等,還有很多東西,比如制度不適應國家組織等等發展,改革革命會影響大部分利益既得者,導致無法變革等等。都造成了循環式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那如果有那麼一天,大家都能夠好好生活,保證自己的生存,類似於美國、英國等等,人們生產力不斷發展,能夠持續保持一個國家的運行,是不會出現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

畢竟,快兩百年的美國,以及更久長久的英國,不也一直存在下來了?


可以這樣看,不用看周期,只看事件。

假如你大學畢業進某單位,工資1000,若干年工作後,你一個月工資1萬,有了老婆,孩子,房子還在還貸,日子過得不緊不松。這時單位中高層員工調工資,有的加五千,有的加三千,而你加了1千。難過吧,肯定。但你的日子還是照樣過,不管怎麼樣,還是加了嘛。

但是,假如工資給你從1萬降到1000,你怎麼辦?日子沒法過了,當然是各種噁心,然後炒了老闆的魷魚。而那些和你當年一樣才進公司拿1000的呢?說不定更努力,一萬是他們的目標。

就像樓主說的,鬧革命的都是原來日子過得還可以的(連李自成都是小吏,而不是普通農民),日子不好過了,當然是要炒老闆的魷魚了。就不拿本朝的開朝為例了,看看美國的南北戰爭吧,是最底層的黑奴自己鬧的嗎?不是,是北佬要南方的棉花,所以以自由之名,改制了。

所以,可以這樣預判,當某朝的即得利益群體的利益大幅下滑時,就是革命開始時,因為他們有動力,有能力。


金觀濤先生對此有很深入的研究,但也存在一些瑕疵,以下兩書可做參考。

《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

《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


當然是有規律的,國家的滅亡和興起,告訴人類一個事實:一個國家或民族被滅400年以後,就會變成歷史。人類歷史上只有一個意外也就是神跡,以色列被滅國2000多年後竟然復國了。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中國歷史哪有什麼「周期」?

有人覺得朝代多,皇帝多,就懶得去分析歷史,將之歸結為周期。這實在是太過荒唐。中國的歷史如果按照大的社會變革劃分,**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1. 夏商周:是層層分封的社會,與後世截然不同。夏朝有沒有都有爭議。商朝尚鬼神而周朝重人文,文化上是有大幅演進的,可以說周代是中國先秦時代社會文化的頂峰,春秋戰國更是中華文明的一個大時代。這三代不算重複吧。

2. 秦-漢-魏晉南北朝:經過劇烈的社會變革之後,先是一個暴力的、短命的小王朝,緊接著一個強大的、穩定的大王朝,然後天下大亂外族入侵南北分治。這三個截然不同的階段有什麼重複可言呢?

3. 隋-唐-五代-遼金宋-元:中國歷史上如果說有那麼一丁點「重複」的話,就是「秦漢」與「隋唐」很像,都是一個暴力的短命王朝緊接著一個穩定的強大王朝。然而,隋的大一統是 民 族 融 合 的產物,隋唐以降,中國的語言、文化、社會全都發生了徹徹底底的變化。比如有語言學家認為漢語本來是沒有聲調的,聲調就是南北朝時期產生的。隋唐帝國還開始了科舉,而秦漢帝國主要是靠家族、孝廉之類選拔人才。

唐之後有短暫的分裂,然而五代十國只有區區幾十年,完全不能和第2條中的三國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大分裂相比。

唐宋變革也是非常劇烈的。也有學者認為唐宋變革是由中古變為近古,是社會、文化各方面的大變革。

4. 明清:有歷史學家把明代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在社會形態上,明初開創的洪武體制一直沿用到20世紀。在文化上,明清顯然與以前不同,比如出現了大量的小說戲曲等民間藝術,比如官話佔據了主導地位,等等。

總結:

一、這4個階段兩兩相差懸殊,第3個階段甚至還可劃分;

二、每個階段內部的朝代顯然不同,有的是演進(比如1),有的是短命-穩定-亂世(比如2、3),有的是變革(比如唐宋)。大概也就明清各個方面都比較像吧,可細究起來明清也是不一樣的,不然怎麼又那麼多「明粉」呢?

三、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根本不是事實。真正的大分裂只有三國魏晉南北朝,數百年間只有晉朝統一了一會兒。其餘的被稱作「分裂」的時期要麼有形式上的中央(春秋戰國),要麼分裂很短很短(五代),要麼其實是兩個大一統王朝的對立(宋遼、宋金)。

(眼睛有點花,可能有的地方寫的有點混亂,有空再修改。)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解釋下你的周期律,應該是一個名族在他生活的土地上,建立國家直到管理不善引起不滿而被新國家推翻,以此循環往複。這就是你的周期律。

我們看一下印度這個國家,他們的歷史上在英國的民主制度還沒完全傳播開之前,基本上沒有什麼反抗可言,就對於單個家庭,你們跑去殺他們的家人,他頂多就會哭哭滴滴,但是不會憤怒的來報仇之類的,因為本土印度族,他們實行了幾千年的農奴制,奴隸是不敢反抗的。所以英國在統治印度的時候有一條經典的畫地為牢的管理方式(就是說印度人不具備可靠的反抗精神)。所以印度的統治一直很鞏固,最後一個帝國莫卧兒帝國,是外來名族(蒙古族),通知了300多年被英國滅了。

所以在這個民族國度,不存在周期律,誰來統治都行,真是隨你隨地大小便。

再看看其他歐洲國家特製封建社會開始後的,之前都是民族戰爭,基本上不存在農民起義之類的,原因由於地理環境,和各個民族的特點,就像我們國家的東周西周時代,各個諸侯實力很強大,沒有那個農民有力量存活下來。 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就類似,各地藩鎮勢力強勁,容不得你在人家的地面上胡搞,或者被波及,所以也就沒根據地,這樣就壯大不了,沒糧食就常發生,黃巢的部隊人吃人經常發生。這種情況就說明歐洲任一國家一直不具備興衰的潛力,衰亡就等於滅絕兼并。所以也不存在衰亡後被本地民族建立的新國家取代的周期律。

再來看看亞洲的一些國家中東地區,一直是各個多民族舞台,有點像歐洲,這個民族強大了就把所有人都滅了,還沒等人家的國家開始衰敗就退出了。

再看看東亞的一些國家,朝鮮越南就是中國的一個分支受中國影響。日本地緣獨立,封建的農耕文明,名族較正宗獨立,但是天皇制度限制了國家的滅亡,所以句話王朝一直延續至今。國家沒變只是換了人統治。不算嚴格的周期律。

單憑這些可以斷定,周期律只存在於中國。

中國自秦始皇的秦朝開始就出現了天下一統的現象,所以大一統觀念深入人心,也就容不得那個衰敗王國一直存在,由於都是大部分時間都是漢族所以算不上是兼并,只有統一和分裂

直到隋文帝科舉制度的開啟,寒士也可平步青雲,再加上中國人的反抗精神,三個必要因素才把中國帶入了真正的周期律時代。

由於中國實行的是嫡長子制度,所以能力,品行不一,所以造成了王朝興衰的必然因素。

清朝是個例外,實行的能者居之的制度,皇太極(4子),順治(9子),康熙(3子),雍正(4子),乾隆(4子),嘉慶(15子),道光(2子),咸豐(4子),統治(獨子《慈禧兒子》)。。。。所以嚴格來說,如果不是外族入侵,清朝將會是一個很長的朝代或許會一直穩固。向明朝英宗朝就發生過重大變故。

所以在中國王朝興衰律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大清王朝要除外。


一句話,權貴階層的不斷繁衍(包括原有的和通過科舉制度新晉的)和擴張,造成的土地兼并;因為既得利益集團的繁衍對底層的不斷兼并和擴張而不斷壓縮底層人民生存空間;人民負擔不斷加重的同時,只能通過多生男丁提高生產力而導致整體的生存空間和生產力達到上限不足以以支撐這個國家不斷增長的人口過下去;極少的對外掠奪財富和不斷腐敗的官僚體系在面對自然災害的時候讓百姓雪上加霜。


有客觀規律在內,而且這個規律無處不在:世界是變化的,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王朝興衰也是一種變化。


評價設備的穩定性要用到一個概念: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eanTime Between Failures),簡稱MTBF。實踐證明大多數設備的故障率是時間的函數,典型故障曲線稱之為浴盆曲線(Bathtub curve,失效率曲線),曲線的形狀呈兩頭高,中間低,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可劃分為三個階段: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嚴重故障期。浴盆曲線是指產品從投入到報廢為止的整個壽命周期內,其可靠性的變化呈現一定的規律。如果取產品的失效率作為產品的可靠性特徵值,它是以使用時間為橫坐標,以失效率為縱坐標的一條曲線。因該曲線兩頭高,中間低,有些像浴盆,所以稱為「浴盆曲線」。失效率隨使用時間變化分為三個階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耗損失效期。

把浴盆曲線倒過來,我們可以看到歷史周期律曲線


分配問題,就跟現在隔一段時間就爆發一次經濟危機一樣


能永遠不死的只有癌細胞


推薦閱讀:

歷史上屌絲逆襲的朝代分別有什麼特殊性?
同樣是北強南弱,為什麼東晉南北朝和宋遼金蒙古時期的差異那麼大?
後金努爾哈赤那幫人為什麼不選擇向朝鮮半島擴張?
明、漢、唐等朝代為什麼會重用宦官?
神權、軍權與族權,商王最重視哪個權力?

TAG: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中國 | 歷史周期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