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法家、道家對中國傳統人格的塑造各自體現在哪些方面?作為當代中國人,如何從自身觀察這種影響?
謝謝邀請。時隔如此之久,又見到這樣的問題,真親切。
首先對我個人的知識背景做一些介紹。熟悉我的朋友知道,在古代政治思想中我主修法家。對儒家的態度,我向來以批判為主,肯定為輔。而我對道家的理解非常淺薄,只是粗略地讀過《道德經》和《莊子》。我得承認,我這種入世的人不適合讀道家。所以,我對三家的理解肯定有偏差的地方。不求贊同,只為討論。
我所理解的儒家,不是孔子和孟子那個時代的儒家,而是以董仲舒確立而朱熹最終完善化的理學體系。很抱歉,我對這個思想體系的評價很低。在我的眼裡,它推崇的是形式主義的綱常制度,崇尚尋求個人操守模範而非有效的制度設計,依賴技術而又鄙視技術,甚至都沒有繼承下孔子和孟子時代儒家對射、御等實用技能的重視。當然,作為一種流傳千年的思想體系,它當中存在很多很好的思想,但這思想有多少是從孔孟處繼承,多少是後世儒家的繼續發展,在我看來還很難說。——恕我直言,繼承多於發展的思想體系,即使不是糟糕的,至少也是僵化的。
我所理解的道家,是《道德經》和《莊子》構造起來的道家體系。講究順勢而動,以亂世之中明哲保身為主要目的。和儒家法家相比,道家很難被看作一種政治思想,而更多地應該被認為是一種純哲學。
我所理解的法家思想最初的源頭,來自三個不同的分支:申不害的「術」、商鞅的「法」,和慎到的「勢」。這三個源頭最終匯攏於韓非子。但韓非子雖然口頭上強調法術勢並重,實踐上卻沒能真正做到這一點。而董仲舒之後,法家思想中合理的部分已經被大幅度刪除甚至避而不談了,如今留下的,僅僅是「術」的部分。對韓非子和法家的評價,我有過另一個回答,可以作為參考:為什麼法家會成為東方極權主義思想的源頭?
——至於那些動輒批判法家嚴刑峻法泯滅人性的人,我敢在此放言,他們中沒有一個人真正哪怕瀏覽過任何一本法家的著作,無論是《商君書》還是《術經》還是《韓非子》,更不要說閱讀過秦代的律法。吾雖愚鈍,卻也不屑與之論道。
而中國傳統人格是什麼,此大哉問,我不敢隨便胡說。只能說說中國自古傳下的士風。
首先,儒家思維統治了中國這麼多年,只要是中國的知識分子,無論如何離經叛道,總是難免在相當程度上接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的一個基本的積極思想就是入世。這裡的入世,不是單純地指做官,而是積极參与世俗事務並作出貢獻,而不會拋棄世俗去孤心苦詣地追求神學、哲學之類形而上的思維。就我所學的歷史中,除了魏晉士子有出世的風氣之外,後世的知識分子求知,幾乎無一例外地以經世致用為目的。儘管也曾有反動,比如唐朝時隨著佛教的發展,許多知識分子也迎合佛教,但一旦隨著唐武宗滅佛行動的開始,這些知識分子就被打回了原型,這說明他們的關注宗教,更多地是作為入世的階梯而非真正的關注。
反過來,儒家對後世影響中最負面的問題,則是對賢人政治的無理性迷戀。這曾經是法家的法治思想著力反對的一條,卻無可奈何地隨著儒家的大行其道而流傳後世。相信個人的操守多過相信規則的約束力,是我們現在最大的弱點。
其次,道家對後世儒家學子的影響主要是在失意之時:「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當條件不利時,更提倡明哲保身。這一條實際上與後世儒家提倡的思想多少有些衝突,特別是在明代,很多知識分子選擇的是盡忠死節。但不可否認的是,清兵入關之後,更多的知識分子還是選擇了順從而非對抗。如果用老百姓的話來說,也許「好死不如賴活著」是更精確的表述。
最後,法家的對學子的影響是最微妙的。正像前面我說的那樣,董仲舒之後,儒家能夠容納的法家思想只剩下了作為御下之術的部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必須承認,法家對後世學子的影響更多地是負面的。它鼓勵將同事和上下級之間的不信任和猜忌作為常態,用相對陰暗的刺探和誅心之術來控制部下和同事。所以後世才有李宗吾《厚黑學》之類的書傳世。我個人認為,這種思想的存在也直接阻礙了契約精神在中國的生根發芽。
最後,既然歷史已經無法如果,我無意對既成事實妄言褒貶。但既然我們已經處在一個具體的時代,那麼老祖宗傳下的東西就總有合適和不合適的。是合適的就該發揚,不合適的就該擯棄。我讀法家典籍,是源自我對法制社會中「法」這個概念的看重和信任。我同樣尊重儒家治學的嚴謹和入世的熱情(順便說一句,法家同樣講究入世,但治學則不夠嚴謹,這是它的弱點)和羨慕道家逆境之下調整自己的曠達心境。但那些陰暗的「術」、不理性的賢人迷戀,則應該警惕和避免。至於所謂對現代人的影響,我倒是不怎麼關註:既然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做就是了,為什麼還要關心那麼多?
蟹妖.....這段時間一直沒空回答 因為這一類問題太大 說起來洋洋洒洒 說不清楚 現在算是勉而為之吧
第一個問題儒家、法家、道家對中國傳統人格的塑造各自體現在哪些方面?這裡先要說清楚儒家 法家 道家的概念 其次要說清楚什麼是中國傳統人格 這裡的中國傳統人格大概就相當於國民性的東西吧 問題想知道我們現在身上有哪些部分是千古傳承不變的 但是很遺憾的是沒有千古傳承不變的 中國歷史比想像複雜得多 分裂的歷史和統一的歷史幾乎一樣長 所以這裡的中國傳統人格應該是指現在中國人的傳統人格 現在中國人的傳統人格應該是在明清養成的 所以這裡只說明清時期的儒法道是什麼樣子 之前的暫不說了明清的儒家佔據官方意識形態的是程朱理學 所以儒家對中國人的影響在於道德感特彆強
法家自從秦以後就不是檯面上的東西了 法家法術勢 法歸於吏 明清律例還是十分完備的 當然不一定合理 所以人民動輒得咎 影響就在於謹小慎微 術就人人皆深以為然了 影響在於人與人不信任 充滿心機 勢除了君王別人也用不上 還有就是功利主義 但是這個也不好說就是法家的影響 功利主義應當是一個綜合性的結果 道家在明清也沒有了 大概只有道教了 道家原本是出世的 但是變成道教以後反而是入世的 原本講全生貴己是為了勸人出世 結果到了道教變成了求長生不老的入世 利己的思想一推也就成了功利的自我 這大概算一點影響第二個問題作為當代中國人,如何從自身觀察這種影響?其實我覺得第二個問題之間並沒有聯繫 因為中國社會一直是割裂的 掌握智識的精英階層與平民之間長期各行其是 看得懂諸子書才談得上有影響 看都沒看過談何影響 為什麼剛剛說第一個問題的時候覺得影響都是壞的 就在於根本沒有多少人真正關心研究這些諸子思想的本質是什麼 不要說道家 法家的書 就是儒家的書 明清的人看的也少 四書五經那是朱子的書 而且讀書人看的是朱子寫的四書章句集注 因為科舉考的是這個 諸子思想輝煌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 如果不是清代的漢學家努力整理 根本也看不到這些書 更不要說有什麼影響 每當我從自身觀察的時候 覺得最大的影響還是在於農民性
農民的最大特性 經驗主義 凡是不符合自身經驗認知的都無法接受(因為耕作區域固定 熟悉身邊的事物 無法理解這個區域之外的事)短視主義(因為農民的經驗是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無法做出長期規劃)模式僵硬(每年的耕作經驗相同)和實用主義(耕種只需要看結果)
好的地方在於穩定 質樸 隱忍 本來這樣的生活也說不上特別不好 但是經歷了種種動蕩之後 舊的破壞殆盡 新的卻沒有建立 剩下的就是一片廢墟 現在一說傳統就諸子百家云云 古代的中國何嘗是那個模樣 依然是兩極分化的結果 知識分子一離開土地就不願意去理解農民 而一離開農民就永遠無法理解中國人作為一個懶蛋,真心的懶的動彈=。。=
但看完陳的答案後,覺得還是又可以修正的地方,若是不說的話,於我最近的性情不符,當然話題可能因此變的四散開來,還請諒解。
哦,瀉藥。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家,到了明清來說,基本上就是佛道儒,其他的家不是消失,更多是融合了。而且即便是這三家分界線並不是十分的清晰,這對於現代人而言可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這正是我們現在受到的教育),但這其實就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傳統(家庭教育),「和」或是「大同」。
所以法,那是更往前的事了。
其實法家我還是覺得傳承自儒家,畢竟古語云「史者禮也,禮者法也,法者史也」,他們三個其實沒什麼太大的區別,都可以說是一種「規範或是限制」。當然後期無論是儒還是法都逐漸的有了很多的分支,這個很正常。不過陳所說的,「我所認識的儒家是朱熹的理學體系」
但問題是光您理解的不行啊,得盡量的客觀的一點,不能說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心學體系就這麼給撇了?自設個靶子再打靶,這個不好,另外宋初到明初,這程朱理學持續了至少四百多年,您所批的是哪些年啊?這個不清楚。
當然這其實是大而化之的評論所具有的必然缺陷,怪不得你,只是提醒各位看客多多注意吧。
而董仲舒之後,法家思想中合理的部分已經被大幅度刪除甚至避而不談了,如今留下的,僅僅是「術」的部分。
但既然我們已經處在一個具體的時代,那麼老祖宗傳下的東西就總有合適和不合適的。是合適的就該發揚,不合適的就該擯棄。
上面的兩種都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意思,但明顯一個為貶一個為褒,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俺覺得,這值得去琢磨琢磨。當然你要比我還懶,那我就給你說道說道。
取其精華,去其糟怕這個說法有一定的缺陷,其一在於,取的都是精華,但合起來可能就是毒藥。其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後形成了相應的體系之後(即可以進行互相的論證),就只能小範圍的修正,而很難做大範圍的推翻。其三,每個人的經驗、習慣、思維方式等會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標準有著逐漸加深的影響(活的越久影響越深)。因此絕對的客觀是不存在的,而且這種偏差會逐漸的累積。
例子俺就不舉了,俺懶得說了。
至於解決方法。。。呵呵。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多數人認為重點是這個中,但其實不是。
重點其實是中的兩個邊界。舉個例子,如果以0和2作為邊界的話那麼它的中是1。如果以0和500作為邊界的話,那麼它的中是250。所以你會發現這個中,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它是隨著邊界的改變而改變的。那麼對於儒家而言,什麼是它的邊界呢?一個是無限的趨於內心,這個跟印度教很像,一個是無限的趨近於外物,這可以說現在的科學。那麼這兩個極限的中,才是儒家所追尋的,當然這還不夠,因為如果僅僅是這樣話,其實與道家沒有區別,所以在這中間,又加了一小豎,代表的是入世,代表的是有所為。
所以在做事情作判斷的時候,就需要不斷的注意,你所依靠的或判斷的邊界是什麼?並且不斷的要去試探,比較你所了解的事實。然後選擇一個合適方法,以實現你的目的,同時兼顧人和客觀規律。
我擦淚,居然寫了這麼多,趕緊刪一刪。
對於現在人的影響?。。。說一個我自己的例子。12年前,我跟自己說了好些話,定了好些個規矩,其中一個是,嘿,宮xx,有人一諾千金,你雖然未必能達到,但怎麼也得八九百吧。所以自此以後,我在作出承諾的時候會非常小心,但一旦承諾,會玩命的去實現目標。這算是影響?倒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呵呵。我回答的問題是:道家對中國傳統人格的塑造體現在哪些方面?
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道家的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塑造的一個人有什麼特質和行為傾向?
這個問題相當宏大。
我僅就《老子》內的思想(道家思想的一部分),舉例說明信受奉行《道德經》的個人(代號為A)的一些特質和行為傾向。
1.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在現實中,A會敏銳地捕捉他感興趣的現象,嘗試挖掘現象之下潛藏的規律和現象涉及的界線。
如太陽東升西落,A將探索到支撐這一現象的地球公轉和自轉的規律,再繼而探索到支撐地球公轉這一現象的相關規律;太陽東升西落,一天中太陽什麼時候升得最高,一年中太陽在哪個季節升得最高,一年中太陽在哪天升起得最早,一年中哪天白晝最長,這些問題A也會嘗試找到自己的答案。又比如花開花謝,A將探索到植物a什麼能開花,植物b花期為什麼那麼長,植物c的花在什麼時候被人採摘了藥效最好、最差。
又比如有的人怕冷,A將探索到支撐怕冷體質的身體基礎,怕冷和不怕冷的人在哪些方面存在區別。
2.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A會在探究其好奇的現象的過程中充實自己的生活,逐漸擅長解決特定方向和方面的問題,無論知識還是技能,隨之帶來的是滿足客戶的服務需求,上司的業績要求,由內而外地讓自己和周邊的人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質量。
與萬物相爭獲取更多生存和生活的資源並不是A存在於世和成長的驅動力,不是支撐A的個人世界運轉的那根軸。3.
致虛極,守靜篤。
A願意保持空杯子的精神狀態,汲取的知識、技能熟練於心後不會就此停止,清空再來;A願意保持平靜的精神狀態,一心一意地做手下的事,旁的任他妖魔鬼怪也熟視無睹。
會煮一杯咖啡給自己喝了,煮咖啡經驗值滿點,升級,清空經驗條,找到了煮咖啡煮得最香的咖啡豆,擇咖啡豆經驗值滿點,升級,清空經驗條,找到了煮咖啡味道最棒的手法,手法練成經驗值滿點,升級,清空經驗條······
A去世時,大概會說「嘖,時間真短,這輩子就只能升級到這裡了」的話。Rosie Huntington-Whiteley?那是誰,是個咖啡煮得好喝的人嗎?
註:1.參考的書目:《老子通證》,馮振撰,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2.人格的定義參照人格_互動百科
我是先讀的儒家的書,再讀的道家的書,然後讀的法家的書,但是都沒讀精。讀儒家的書的時候讓我明是非懂大義,但是戾氣很大,後來讀了道家的書,戾氣小了,也學會了很多事不爭(這不一定是好事),後來讀了法家的書,也因為長大一點了,開始思考一些事情,許多事不再以道德來評判是非功過,聊一些社會現象的時候也變得和常人格格不入了。說一句題外話,我從自身和他人所觀察到的是只接觸儒家又沒學精很容易產生戾氣非常重的人。
- 關於道家
「中國根柢全在道敎」魯迅先生如是說。我猜他說的「道敎」應該指道家。卿希泰老敎授稱魯迅先生此番話是爲了肯定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的。其實不然。周先生寫「中國之根柢」是爲了襯托「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的。
按照西方的觀點、中國是沒有哲學的、有的衹是個人修身跟社會治理的方法論。道家之學說尤甚。道家對中國人個性塑造上最大的缺點(或說優點)、乃是「無所謂」。從前讀中日兩國茶道的分別、深覺這種「無所謂」影響之大。道家基本上是絕聖棄智、不講嚴密的邏輯分析、推崇玄而又玄的學派。道德經一開頭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blah blah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然而「道」究竟是甚麼。兩千餘年沒人講得清白。衹說些甚麼「可意會不可言傳」難懂的話。事實上、如理解爲「可以理解『道』卻無法用理性邏輯分析」之意味、「可意會不可言傳」存在如下兩種情況:- 該事物不存在
- 該事物存在。但人們對於其理解是錯誤或不準確的、缺乏統一標準
以上兩種情況都會導致人們對該事物任意地interpret。致使其定義喪失數理邏輯上的完備性與相容性。這就跟以「對上帝的質疑也是上帝的安排」回答「既然上帝存在、爲何我會質疑上帝」是同樣的道理。一個萬能的概念(如「道」)必然引發邏輯上的模糊。而中國人最喜歡做的莫過於模糊概念。好比微博上譏諷的「你講法制時他們跟你講政治、你講政治時他們跟你講接軌、你講接軌時他們跟你講國情」等一大串中國特色。我曾說中國是絕不會變作日本那樣的國家、無關生產力、蓋吾國人皆「無所謂」也。
- 關於儒家
關於儒家對傳統人格的塑造、「論語·爲政」指「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爲最高道德之境界。這話實屬妙言要道。讀過MIT一位漢學敎授寫中國士大夫的文章、覺得寫得很好。大意是儒家相信遵守道德與禮樂是天人合一的方法。當道德被遵行、上蒼自然眷顧你、其它方面也會順利、即便從心所欲也能在「禮」的範疇內不踰矩。這方面內容可以看余英時先生的「論天人之際」。總的來說儒家是極注重修身、時刻繃在一根弦上、要求「吾日三省吾身」的完美主義處女座~講得好聽是有原則、難聽大概就是迂腐吧。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在兩萬多字的《論語》中,「君子」這個詞就出現了一百多次。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將「君子」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事實上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君子的含義。
余秋雨就在《君子之道》中作出了解釋,他以「君子之道」為入口來講述中華文化,剖析君子,闡述君子之道的主要輪廓。並且把自己的思想通過故事串起來,俯拾今昔,引導我們由淺入深去探索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教會我們認識君子、珍惜君子、做一個君子。
中國人的人格理想
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應該是什麼樣的呢?這個問題,既帶有歷史性、現實性,又帶有理想性。
顯然,這種集體人格必然與其他民族很不一樣。我可以再借一個外國人來說明這個問題。這個人我說過多次,就是那位十六世紀到中國來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
他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數十年精深和全面的研究,很多方面已經一點兒也不差於中國文化人,但我們讀完長長的《利瑪竇中國札記》就會發現,最後還是在人格上差了關鍵一步。那就是,他暗中固守的,仍然是西方的「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
利瑪竇,義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學者。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中國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譯為瑪提歐·利奇,利瑪竇是他的中文名字,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在中國頗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稱為「泰西儒士」。
與「聖徒」和「紳士」不同,中國文化的集體人格模式,是「君子」。中國文化的人格模式還有不少,其中衍伸最廣、重疊最多、滲透最密的,莫過於「君子」。這也可以說是一個龐大民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約數」。
「君子」,終於成了中國人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在集體人格上都有自己的文化標識。除了利瑪竇的「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外,還有「騎士人格」「靈修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
這些標識性的集體人格,互相之間有著巨大的區別,很難通過學習和模仿全然融合。這是因為,所有的集體人格皆如榮格所說,各有自己的「故鄉」。從神話開始,埋藏著一個遙遠而深沉的夢,積澱成了一種潛意識、無意識的「原型」。
「君子」作為一種集體人格的雛形古已有之,卻又經過儒家的選擇、闡釋、提升,結果就成了一種人格理想。儒家先是謙恭地維護了「君子」的人格原型,然後又鮮明地輸入了自己的人格設計。這種在原型和設計之間的平衡,貼合了多數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選擇,因此儒家也就取得了「獨尊」的地位。
不少中國現代作家和學者喜歡用激烈的語氣抨擊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揭示醜惡的「國民性」。看似深刻,但與儒家一比,層次就低得多了。儒家大師如林,哪裡會看不見集體人格的毛病?但是,從第一代儒學大師開始,就在淤泥中構建出了自己的理想設計。
這種理想設計一旦產生,中國文化的許許多多亮點都向那裡滑動、集中、灌注、融合。因此,「君子」兩字包羅萬象,非同小可。儒家學說的最簡捷概括,即可稱之為「君子之道」。甚至,中國文化的鑰匙也在那裡。
對中國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麼都有了;沒有君子,什麼都徒勞。這也就是說,人格在文化上收納一切,沉澱一切,預示一切。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對後代的遺囑。最好的遺囑,莫過於理想的預示。
後代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中國文化由儒家作了理想性的回答:做個君子。做個君子,也就是做個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我一直認為,中國文化沒有淪喪的最終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潰。中國文化的延續,是君子人格的延續;中國文化的剛健,是君子人格的剛健;中國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國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
如果說,文化的最初蹤影,是人的痕迹,那麼,文化的最後結晶,是人的歸屬。
「小人」的出現儒家在對「君子」進行闡述的時候,採取了一種極為高明的理論技巧。那就是,不直接定義「君子」,只是反覆描繪它的對立面。
「君子」的對立面,就是「小人」。用一系列的否定,來完成一種肯定。這種理論技巧,也可稱之為「邊緣裁切法」,或曰「劃界確認法」。這種方法,在邏輯學上,是通過確認外延,來包圍內涵。
因此,「小人」的出現,對「君子」特別重要。其實不僅在理論概念上是這樣,即使在生活實際中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小人,君子就缺少了對比,顯現不出來了。
「小人」,在古代未必是貶義,而是指向著一些低微的社會地位和生態群落。誠如俞樾在《群經平議》中所說:「古書言君子、小人,大都以位言,漢世說如此。後儒專以人品言君子、小人,非古義也。」
《群經平議》
但是,生態積澱人品。終於,這組對比變成了人品對比。我認為,「後儒」的這種轉變,亦合「古儒」之意。
君子和小人的劃分,使君子這一人格理想更堅硬了。在漢語中,「人格」之「格」,是由一系列拒絕、擺脫、否決來實現的。在君子邊上緊緊貼著一個小人,就是提醒君子必須時時行使推拒權、切割權,這使君子有了自立的框范。
君子和小人的劃分,並不一定出現在不同人群之間。同一群人,甚至同一個人,也會有君子成分和小人成分的較量。我說過,連我們自己身上,也潛伏著不少君子和小人的暗鬥。這也就構成了我們自己的近距離選擇。唐代吳兢在《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中說:君子、小人本無常。行善事則為君子,行惡事則為小人。
這就說得很清楚了,其間的區分不在於兩個穩定的族群,而在於我們內心的一念之差,我們行為的一步進退。我覺得這種思想,與薩特存在主義哲學中有關「由選擇決定人的本質」的論述頗為相近,卻又早了薩特那麼多年。
儒家讓君子和小人相鄰咫尺,其實也為人們提供了自我修鍊長途中的一個個岔道,讓大家在岔道口一次次選擇。然後,才說得上誰是君子。君子,是選擇的結果。小人,是儒家故意設定的錯誤答案。設定錯誤答案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選錯,而是為了讓你選對。
有效遺囑儒家對後世的遺囑——做君子,不做小人,有沒有傳下來呢?傳下來了。而且,傳得眾人皆知。只要是中國人,即使不通文墨,也樂於被人稱為君子,而絕不願意被人看作小人。如此普及千年,如此深入人心,實在是一種文化奇蹟。
由此,儒家的遺囑,也就變成了整個中國文化的主要遺囑。這一現象傳達了一個奧秘,那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遺囑,總是與做人有關。
回想一下,孔子本來是有完整的計劃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一輩子下來,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不僅自己沒有達到,而且講給別人聽也等於對牛彈琴。十餘年辛苦奔波於一個個政治集團之間,都沒有效果。回來一看,親人的離世使「齊家」也成了一種自嘲。
最後,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也就是讓自己做個什麼樣的人。因此,他真正實踐了的結論,可讓別人信賴的結論,也只有這一條。「修身」本是他計劃的起點,沒想到,起點變成了終點。
孔子講學
不錯,做人,是永恆的起點,也是永恆的終點。
因為與人人有關,所以能夠代代感應,成為有效遺囑。一定有人不贊成,認為君子之道流傳那麼久,產生真正完美君子的比例並不高。因此,不能認為「有效」。
這種觀點,把理想人格的設計和引導當作了「應時配方」。其實,人類歷史上任何民族的理想人格設計,都不具備「即時打造、批量生產」的功能。君子之道也一樣,這是一種永不止息的人格動員,使多數社會成員經常發覺自己與君子的差距,然後產生「見賢思齊」、「景行行止」的嚮往,而不是在當下急著搭建一個所謂「君子國」。
過程比終點重要,鍛鑄人格的過程不應該中斷,而一個匆促搭建的「君子國」,肯定名不副實。
來源:《君子之道》 作者:余秋雨
中國文化的精華離不開老子,莊子和孫子,也就是老莊孫子。 如果用一個詞總結題主說的三個流派:
儒家:修身齊家--最適合個人提升修養道家: 和光同塵--適合牛逼人物精神層面更高追求法家: 禁商愚民--幾千年統治階級身體力行的內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