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 為什麼不增加 Office 套件中軟體的種類呢?
例如微軟office中對應於project、visio、onenote、outlook、access、publisher的對應軟體呢,這些工具其實還是很有用的吧?
謝謝 @牟嵩韜 邀請。
我的理解是,提問者沒太明白 Office 的定位,也不太理解做這些東西的目的。這些多出來的軟體,有的是沒意義再做,有的是尋常公司根本投不起這個資源。- Project:沒必要再做。實際上微軟的這個 Project 工具很難涵蓋很多公司的現行的項目管理模式,特別是敏捷開發。就我所知,真正做敏捷開發的更傾向於利用 Trac 之類的輕量級工具管理進度。
- Visio:沒必要再做。畫圖確實是很重要的東西。但現在市場上的替代品真的太多了。事實上,Visio 也是微軟買來的。
- OneNote:別的公司做不來。OneNote 最大的特點,一是對 Tablet PC 手寫的良好支持;二是區域網下的實時協作編輯。前者需要硬體體系的支持,後者則需要背後一堆伺服器的協助,沒那麼容易做到。
- Outlook:別的公司做不來。單純一個 Outlook 客戶端不難,難的是和 Outlook 配套的伺服器端,Exchange。也許有公司能做一個更完美的客戶端,但它未必有足夠的資源去複製 Exchange 的大量功能,比如跨域登錄,比如公司範圍內的全局地址本(Global Address List)。
- Access:沒必要再做。如今雲計算的大背景下,真正有用的是伺服器端的資料庫集群,要麼就是 SQLite 之類的嵌入式資料庫。Access 這種本地資料庫的應用範圍正在逐步縮小。
- Publisher:沒必要再做。這個軟體的定位本來就是關注出版,受眾相對較小。而且這個市場的具體多個領域中早有事實上的標準,比如 Adobe InDesign,比如方正排版系統,比如 TeX/LaTeX。微軟自己也已經是追趕者,別的公司再從頭開始跟進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另一點是,現如今的 Office 套件已經不是單純的字處理加表格加其它的辦公軟體了。有了Exchange 、Sharepoint、Lync,再加上 SkyDrive、Office 365 等一系列周邊的集成之後,微軟的這一套體系已經成了一套完善的辦公協作解決方案。任何人想要複製這一套體系都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唯一在定位上相似而功能能夠比肩的,或許只有 IBM 的 Lotus 系列解決方案(註:下方有腳註補充)。
我們再看看金山,不難看到金山對 WPS 的定位就是一個辦公工具。這麼多年下來,金山並沒有試圖把它推廣到協作平台那個層面。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吃力不討好地從頭開始一個個地模仿 Office 的組件呢?這對金山實際上並無好處。與此類似,蘋果 iWorks 的定位也和金山很接近,我們不難看到蘋果也沒有開發什麼協作平台。道理是一樣的。
===
註:Google 也有一套方案和 Office 很接近,比如:
Google Drive = Office Suite
Gmail = Exchange/OutlookGTalk = Lync但是 Google 這一套方案的應用場景是互聯網而非企業內網,所以在安全要求方面並不能滿足一些具體場景的需要,而且 Google Drive 的功能也相對較弱,很難想像我們能用它完全替代 Office。不過,它們的應用場景倒是和 Office 365 相似,可以作為競爭對手。微軟Office年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也就是1200億人民幣。
金山WPS年銷售額不足3億人民幣。中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PC市場,但大家都普遍用盜版。沒有足夠的回報來支持金山做更多的開發,只能開發用戶最多的核心功能了。
其實我覺得不在於是否兼容別家的東西,或者是否能夠做出一定重量級的產品,關鍵是擴展這個套件使之成為一個品牌。尤其是那些專業性較強的工具領域,尤其是在新的移動平台上,完全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判斷來打造自己優勢的套件,不見得非要和office一一對應,或者在專業工具上也要兼容,把它作為一個工具箱就好了,搶佔移動平台,可以先從小型輕量級的工具入手,慢慢完善啊。
樓上的都扯遠了吧。其實就是需求的問題。
在他們的用戶中,字處理、表格處理是首要的。
outlook exchange有什麼難的?金山好歹是一流軟體公司。關鍵是做了不討好或者侵犯專利之類的考慮吧(做外外人我只能猜測了,但是打死不同意技術上的難度)。推薦閱讀:
※為何現在 iWork 的使用人數沒有 Microsoft Office 多?
※WPS Office 是不是金山公司抄襲微軟 Office 的?
※為什麼 Office for iPad 自有格式的兼容性反而不如 WPS for iOS?
※如何看待wps的强迫行为?